《观音山》观后感

时间:2024-06-25 12:34:52 秀雯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观音山》观后感(精选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音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音山》观后感(精选6篇)

  《观音山》观后感 1

  看《观音山》,是需要你还保存着对青春的清晰记忆的。否则,你怎么能明白南风在舞台上的激情?怎么能明白青春的时光飘摇在一间又一间的简陋出租屋中?怎么能明白他们似乎没有大是大非观地只活在点滴具象的生活中?怎么能明白那些漫无目的地挥霍在货车厢中的疯狂?

  我一直担心影片会最终演绎成教母式的主旋律,让张艾嘉演的丧子母亲在三个年轻人激情感召下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燃起生活的勇气。还好,没有!这是真实的人生,有些痛永远无法消失,就像张艾嘉说的“没有永远的痛”是一样道理的两面:人生结束了,痛苦才会结束。就像张艾嘉曾经唱的“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现代人生,少有人考虑“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的问题了。我们管状视野地去寻觅具象的房子、寻觅配偶、生儿育女,我们的身体有了家,可是我们的心有家了吗?是不是,仍旧有些依稀的感觉,无法盛放在我们那个具象的家中?哪里,心得体会才是我们心灵的家?难道,真的等到白发苍苍、面对唯一的选择时,才无耐地带着悔恨结束这永远的痛?

  青春,混乱,不知觉。我要提醒我的小朋友: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要来了……

  《观音山》观后感 2

  生活中,幸福的感觉总在滋生,也总在流失。

  我们能留住天空么,我们能留住云彩么,我们能留住鸟的翅膀么,我们能留住脆弱的生命么。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不能,所以我们痛苦。先哲说过,人来到世上就是为着受苦的。是人,就一定得承受躲不开避不了的痛苦,但人生不能因此就看不见伸手可及的幸福。幸福蒙尘的时候,需要用微笑的光亮去擦拭;幸福走开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幸福远离的时候,还可以用心灵的触须去默默感受。

  都知道世界是物质的,但幸福不一定是物质的。世途通达,拥有宽敞住房,高档轿车,数以千万金钱的人,也许因短暂的满足而感觉幸福,但这种幸福的感受终究是外在的,绝难持久。其实,真正的幸福无处不在,只要还可以看见自己头上纷飞的白发;还可以握住相爱的人的手;还可以抽一根烟;喝一口酒,或者嚼一个白面馒头,这就是幸福。

  幸福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说远不远,因为再怎么着,它也不会超越心与心之间的跨度;说近不近,它可能真的就站在人生的'尽头。

  人的一生,总在竭尽心力追求前面的景观,只有等到那一天。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才知道已经背离了许许多多可以亲近,可以享有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观音山》观后感 3

  静静地想想,人生有多少悲剧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信仰、亲情、友情、爱情,本来的面目就是无情,哪来的完满?

  什么样的未来才是真的?人生无常,永远不要去问别人,为什么你是这样,而我是那样。不要问别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如同向世人发问,为什么会有明天,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在未知面前,没有圣人。

  匆匆过往,我似乎又一直在找那个答案,认为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为未来护航,可是谁又是谁的'答案?我没有答案,像只没有眼的鱼,只知道游啊游,不曾想身边的也都只是鱼罢了,而他们又或许跟我一样是瞎子。

  看完《观音山》,只记住了影片两句话:“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三个孤独的人遇见一个孤独的人,就有了温暖,一个loser遇见一些loser,就不只有绝望。“其实都不容易,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呀?”,这说的不就是你,我,他嘛。还记住了爬火车兜风,青春、唯美、放松、贪恋。

  “身边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痛苦,但又都必须生活下去。”导演李玉谈这片的创作动机时说。这片,说不出哪好,也说不出哪不好,但就是让我想看下去。灰色、压抑、绝望、孤独、温暖中,我依稀看到点东西: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希望;要活就好好活下去。

  《观音山》观后感 4

  《观音山》是一部讲述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的电影。一个为爱迷茫的酒吧女歌手南风,一个为前途迷茫的男孩丁波,一个为自己迷茫的胖子肥皂。三个失学青年共同游走于城市边缘,他们的青春在酒吧与大排档流连。三人因为原来的住房被改造,一起租了中年丧子的京剧演员常月琴的房子。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一边是三个孩子恣意地挥霍青春,一边是常月琴对于生活几近绝望。彼此之间矛盾不断,也有一点醋海生波。之后,常月琴自杀,被三人救下后,双方关系慢慢地从对峙到融入,孩子们开始关心她,而她也试着去了解年轻人们的.生活。最后几个人共同修缮了一座观音庙,常月琴因为终于感悟到不生不死的真谛,最后选择平静地死去,影片至此结束。

  影片涉及很多催泪点。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那段关于5.12的视频,个体的悲伤在群体性灾难中瞬间无力。你的悲伤算什么?整个社会都在悲伤!你的眼泪值几个钱?这个世界到处都有眼泪在飞。你迷茫了吧,你失望了吧,你失去信仰了吧,你感觉到无力和悲伤了吧。导演说,对不起,这就是生活。

  “城市这么大,我们算什么?”这或许就是城市中劳碌奔波、卑微流浪的你我他的真实想法,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声音。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周围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我们每天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游荡。城市这么大,我们真的不算什么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你愿意抬起你的头看看周遭,只要你愿意出去动手重塑你的“观音庙”,我们总是能生活得更好。信仰神马的绝对不是浮云,至少能够让我们勇敢地去承担生活中的困惑与苦难,至少可以为我们躁动不安的青春抚平波澜。

  影片结尾,火车驶来,三个人平静地坐在车厢里。纵使这不是一列开往春天的火车也绝对不会载着你驶向荒凉。想起了莫泊桑的《一生》,小说结尾女主人公罗莎莉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人这一生,既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坏”。

  这就是结局:好好活着。

  《观音山》观后感 5

  《观音山》是一部真实,不做作,不刻意,不伪装,原生态的电影。

  电影描写了三个年轻人的狂野与不羁,那是一种青春叛逆的释放。与其说是一种释放,更像是一种压抑。释放越激烈,它背后的压抑就越巨大。影片压抑的色情,无疑给了我们心灵一击,这才是现实,才是真实,与其说是一种释放,更像是一种压抑。释放越激烈,它背后的压抑就越巨大。

  丁波,南风,肥皂,三个年轻人,没有被关照,没有出路的下一代。在一起彼此关心,彼此温暖。

  最让我为之一颤,眼角流出眼泪是南风来到医院,为了让酗酒的爸爸戒酒,不惜用自残的方式来让爸爸醒悟,看着南风大口的喝酒,我哭了,被这样一个率性又刚烈的女孩感动。肥皂受欺负,南风毫不犹豫的为肥皂出头,有酒瓶打破头,抓着混混的女朋友亲吻,被震住的混混赶紧把钱换给了肥皂。这样一个刚烈的女孩在爱情面前,却如此感性,一直没有直接示爱,当她看到丁波在酒吧里与另一个女人湿吻时,南风黯然离去。我喜欢这个叫南风的女孩,活的真实。

  丁波是个迷茫的男孩,他爱南风,但是他明白,南风也明白,因为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一种类似于濒死的瞬间,回到现实他们终究是被抛弃的一代。丁波以为母亲死的那天,父亲在情人那里,一直心有怨恨,父亲向他解释了一个男人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恨自己为什么连妻子都保护不了?丁波对生活的不解,未来的不确定,感情的迷茫。

  最可爱的应该是肥皂了,总是乐呵呵的,肥皂的家里很富有,却不受关心,他把杰克逊当做依赖,当他知道他的偶像死掉了,痛苦枉费,说出了一句话:杰克逊死了,还买什么单啊!

  常阿姨自杀戏看了更叫人揪心,她用刀片在手腕上用力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但脸上的表情却像是微笑,儿子的死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丁波背着常阿姨往医院走,肥皂和南风一脸着急的快步的跟着,看到这,我笑了。丁波偷了常阿姨的`钱,替南风赔,最后三个人还是拼命的赚钱要把那些冥币换成真的,其实叛逆的孩子往往是最真实的,最单纯的。

  四个人在不断接触中,不断磨合,最后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人,看着南风躺在常阿姨的怀里,搂着她哭,其实在刚烈的女人也有脆弱的一面。

  《观音山》里面有很多的痛,痛得近乎残忍;也有死亡的冰冷,久久郁结。沉重得令人绝望。影片中的人几乎是素颜出镜,却因为这样,有种美得惊人的感觉。

  现实太疼,我们太脆弱,硬着头皮生活,心灵上的怎么愈合?未来怎么办?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能为力,青春期的我们可以叛逆的不管不顾,可是现实我们在长大,还可以不管不顾吗?

  《观音山》观后感 6

  关于《观音山》从它那刚开始的稍微有点沉重的金属碰撞声,我以为这部电影只是想叙述几个少年颓废青春。看完整部电影后,发现其实它没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有着更多更深的内涵的。就像电影里那个失去儿子的妈妈。我只是浅薄的挖出几点电影里有的东西。关键字:情、梦想、青春、社会、佛(禅)。亲情和爱情都无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说很多电影很温情,其中大多数都是包含这两种情感,或者以它们为灵魂的。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大致能了解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都不是幸福美满的。常月琴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孤身一人;南风的家庭充满暴力和酒;对于丁波,母亲的死是他永远的痛,而最让他痛心的莫过于父亲竟然没有拯救母亲(也许有,只是父亲没说,他就这样一直误解了)。我们都是喜欢又向往家的,但现实的家总是有各种问题,使我们厌恶、痛苦、甚至逃离。值得欣慰的是,最后常和儿子永远在一起了,南风以激烈的方式警醒父亲,丁波与父亲也敞开心扉慢慢打开心结。关于南风和丁波的爱情,看前半部分时,觉得南风和丁波的关系是比朋友之间近一点,比情人之间远一点的很微妙感觉。他们其实彼此相爱,却又彼此隐藏。在南风伤心回家后,两个人才反思、才了解对方于自己的重要。后来南风回来了,两个人在绵长的铁轨上终于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感情。

  当火车来临,如果两个人都被压死,那真成了丁波说的“殉情”。在佛的面前,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他们三人之间的还存在着另一种情感,那就是友情了。就像丁波说肥皂是他的小学同学一样,就像南风以一种勇敢疯狂举动为肥皂讨回公道一样。梦想这个字眼,在电影里表现得不多。这么一项重要的东西,被安排在了肥皂身上。肥皂没有那么多纠结的感情,他有的是自己最大的爱好——跳杰克逊的舞。在这个梦想被很少人提及的生活中,谁又能说他最大的爱好不是他的梦想呢?当常老师和他聊天时,他讲起跳舞,脸上洋溢着微笑,还即兴表演了一段。那时候他是幸福的。后来他知道杰克逊死了,他伤心、哭泣,用酒来麻痹自己。因为他感觉到梦想没有支撑的东西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电影中南风看到丁波与其他女生接吻后离开他们的那一段,恰巧那个时候肥皂知道杰克逊死了。我认为那是他们三个人最痛苦的一段,他骄傲的梦想没了,她爱的男人没了,他爱的女人走了。似乎就在一瞬间,他们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至于社会,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也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他们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被压迫、被讹诈,钱也成为他们的烦恼。连两万块也得悄悄拿常老师的`钱,最后再一点一点悄悄还给她。而更为揪心的是,他们被忽视,在一个城市里。里面有一句话说:这个城市没有人在意我们。没人关心他们,在意他们。他们有的只是彼此,只是那望不到尽头的铁轨,和那座有观音庙的山。他们流浪,在一个落寞的地方。整部电影里面都贯穿着的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太多的因素掺杂在其中了,感情、家庭、社会压力还有很多。

  以至于我们叛逆、愤怒、无奈、失望、颓废、消极、痛苦······青春啊,有人说就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归结于另一种更加深奥的东西——佛。他们四个人帮忙修复观音庙,从那里获得一种信仰。所以最后是以佛结尾,佛告诉常老师无生无死是最好的未来。她以另一种超然的方式走完人生旅程,不再孤独,永远和儿子在一起。在佛的面前,南风与丁波的爱情修成正果,他们永远的在一起,南风、丁波、肥皂甚至和常老师,他们之间的感情定为永恒。

【《观音山》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音山游记10-05

观音山作文07-01

台北观音山导游词范文10-07

关于台北观音山的导游词09-29

东观音山拾趣散文10-06

关于台北观音山的导游词范文10-06

虎年春晚观后感最新 观后感03-04

跨年晚会观后感及心得 观后感04-18

无问西东观后感-观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