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莎翁情史]观后感

时间:2024-02-11 07:28:40 电影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莎翁情史]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莎翁情史]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莎翁情史]观后感

  在美国电影史上,有一部被许多电影爱好者戏认为是奥斯卡玩笑的喜剧电影《莎翁情史》(又名《恋爱中的的莎士比亚》)。这部1998年拍摄的电影在随后一年的各大奖项评选中大获丰收,连一向要求甚严的奥斯卡也给了它包括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等7项大奖。当然,这几项大奖遭无数人吐槽(特别是最佳女主角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获奖,不过最佳女配角朱迪·丹奇似乎实至名归),不过笔者私以为任何评奖皆有其起因和标准,以个人眼光批评一部电影实需要公正的研究。再者,一部影片斩获奥斯卡大奖并不完全以影片质量占优,其背后也有电影公司文化运作的成分影响;另,奥斯卡的奖项评选也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全部水平(虽然是影片水平的一个很权威的证明)。那么除开这些获不获奖的纠结讨论,让我们以一部喜剧电影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电影,一定会发现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上的许多优秀经验,特别是惊讶于其编剧的巧妙技巧。本文重点亦在于此,暂不评价电影的好坏,而是以本部电影为例子,找出一些值得当代中国电影学习的因素。

  编剧——欧美制作的核心要素对于一部美国制造,大片特效是一向惯用的杀手锏,那么除了科幻大片,其他的电影中将剧情设置视为杀手锏也不为过。在这部《莎翁情史》中,笔者认为编剧的作用可以是已经超越导演了。此片的编剧的亮点如下:

  1、丰富的想象力。关于影片中展示的莎翁爱情不少观众持怀疑态度,笔者也认为影片所展示的不可能完全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最明显的马脚一是女主角当时不可能真正登上戏剧舞台(那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仅以影片展示的解决办法有可能完全平息吗?),而是对于马洛之死处理得过于牵强。这两点实在是硬伤,但从整部电影而言,能以莎士比亚的情史出发,将莎翁的爱情脉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制作、当时的戏剧界的地位背景以及种种巧合安排得当,而且丝毫无违和感(什么叫违和感?看看《恋爱中的乔治卢卡斯》就知道了),不得不称赞两位编剧想象力的丰富、精彩。

  2、巧妙地结合爱情与文学。将莎士比亚与维奥拉的爱情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制作相结合可以说是本片最大的亮点。莎翁为何写罗密欧与朱丽叶、怎样想到这样经典的情节与结局、怎样写出如同身受的恋爱之感?这些普罗大众一直没有注意实则十分有、掘力的问题在影片中得以解答,并且是以一种精彩的结合形式而出现。莎士比亚就是现实的罗密欧,而维奥拉则是朱丽叶,这本身就能引出许多看点,再加上莎翁风流韵事、维奥拉追求戏剧之路等精彩辅线,整部影片在结构上的精巧就已与普通影片拉开距离。同时,影片的台词也经过精心设计,十分具有莎翁浪漫人文情怀的格调,而且恰到好处,不造作,可以看出编剧本身对莎翁作品的研究是很多的,文学素养是比较高的。

  3、伏笔设置自然巧妙。要谈论欧美编剧的神奇之处,就不得不避免两个词:想象、伏笔。想象力自然有《星球大战》系列代言,而伏笔实在是每部能叫上名的好电影都能略见一斑。在看美剧时,观众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这句话或这个镜头好像很有深意,但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继续看下去,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前面的台词/镜头是解释这个情节的啊。在这部影片中伏笔颇多,可以说除了爱情这条主线,其他你能记住的场景和台词都各有各的辅线。比如说,影片刚开头莎士比亚用于寻求灵感的蛇形手环,初以为在他女伴带上手环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结果实际上这个手环是后来引发剧院老板与莎士比亚冲突的一个暗线。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再多看电影几遍也不一定全部找完。这样一来十几条穿插在一起,在加上导演的巧妙运作,一部张力饱满、节奏紧俏的电影就这样完成了,也难怪在欧美影圈对编剧如此重视,这一点恰恰是大陆电影最缺乏的。

  4、人物塑造很完满。怎样从观众角度简单判断一部电影编剧的好坏?如果只从伏笔多少判断未免太过偏执(许多作品伏笔多,也不见得就好,比如《盗墓笔记》),笔者认为从人物形象看是最准确的。一部电影,大的主角能让观众始终记忆如新,小的配角能够让观众在看完之后能回想起这个角色的经历,总结他的性格,那么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基本是很成功的。这部影片中,莎士比亚风流才子形象、维奥拉追求真爱的勇敢贵族女形象不可不谓深入人心(虽然个人不喜欢这个女演员,但是这部戏中她明显拿出了此生最佳表演),而其他小配角也算得上圆满,戏院老板、公爵,甚至是那个告密的孩子,他们的举动不是随便安排,而是完全有伏笔与之照应的、完整的、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仅仅8分钟的出场获得奥斯卡女配角,这一切不仅是演员的功力决定的,编剧在情节上赋予伊丽莎白的几个事件也很有展示力。这里不再展开,几个经典一幕必看:女王看喜剧时的孤独的笑、指婚、走出剧院。许多好莱坞制作的配角塑造得都十分精彩,在韩国的浪漫剧剧本中也出现这个趋势(如《来自星星的你》),可以说让每个角色干该干的事、让每个角色都有完整的性格和对应镜头,既是导演功力的考验,也是编剧能力的体现。

  5、剧情中总要穿插点价值观。价值观对于欧美电影十分重要,英雄类电影很明显宣传了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剧情类电影也往往与宗教价值挂钩。这部影片不能说有多少浓重的价值观,但那句:戏剧难道就不能展现真实自然的情感吗?(类似,记不清了)就很好体现了也可以说是隐喻了对戏剧艺术的尊重和推崇的价值观。还有对于权威的不屈服、对于纯真爱情的歌颂与追求,这些人文主义价值观十分明显,也极大地增加了影片的内涵。

  6、结局不落俗套,可堪经典。喜剧的结局就该一派欢喜吗?此片给出的答案是不。如果影片最后是女王被感动、维奥拉与莎士比亚幸福在一起,那么这部电影的客观性将大大降低,也不符合史实。所以影片最后采用了一个开放式结局,维奥拉与莎士比亚分开后,影片并未说明维奥拉的情形,而是以莎士比亚写《第十二夜》的想象暗示维奥拉有一个新生活。98年的结尾似乎真是启发了一大片好莱坞编剧,最近几年的电影很多都采用了开放式结局。比如说《盗梦空间》里男主角最后究竟有无回到现实世界至今是个迷(也堪称经典);再看韩国编剧的《来自星星的你》中男主角最后采用的是一种时而能回到地球时而不能的结局,可以说既喜又悲。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设置精巧,值得学习。

【电影[莎翁情史]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12-03

电影观后感10-19

电影的观后感10-05

电影观后感10-06

电影的观后感11-06

电影观后感11-20

电影《无憾》观后感10-25

电影《壁橱》观后感10-25

电影《孤独》观后感08-21

关于电影观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