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合集15篇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
从连长到厂长,一字之差,赵铁池却需要从头做起。
没有图纸、不懂技术、零件不全、设备损坏,还有专家冷嘲热讽、敌人暗中破坏、战友血染他乡……赵铁池之难,也是时代之困。
越是立下雄心壮志,就越是要去面对千难万险。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向高处走的路上从无坦途和捷径。如果说脱下军装的赵铁池还有什么经验可用,那便是钢铁般的意志。
千疮百孔的工厂,一盘散沙的企业,需要毫不犹豫、毫不妥协的领导。“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在电影里,赵铁池的几场动员讲话,如炉火般炙热。无论清除高炉里的大铁砣、还是发生事故时顶着火光冲进现场,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赵铁池都冲在最前面。
这是带兵打仗“攻山头”留下的习惯,共产党人要永远冲锋在前。
“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这是人心啊!”电影里,在钢铁专家付三余的'感慨中能听到人心所向。
只要有火种,就会点燃更多的“高炉”。在现实里,鞍钢解放时只有8名共产党员,到1949年底已发展到2722名;5200名职工加入工会,占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党组织起来的鞍钢工人,成为鞍钢全面恢复生产的主力军。
有了党的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才成为可能。1950年初,党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近两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从祖国各地奔赴而来。其中有5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们形象地称为“500罗汉”。
“一五”期间,鞍钢产量很快就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份,每年生产的钢、铁、钢材均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竣工投产。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图谋从此走向彻底破产!毛主席专门发来贺信,称赞这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全国支援鞍钢复工”带来的就是“鞍钢支援全国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起,鞍钢先后向全国各地输送钢铁建设人才12。5万余人,先后支援建设了武汉、包头、酒泉、湘潭、北京、马鞍山、本溪、唐山、重庆、攀枝花、齐齐哈尔、抚顺、昆明、水城、柳州、凌源等30多家钢铁企业。鞍钢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坐着同一辆军用吉普车来到鞍钢,又坐着同一列火车离开,电影里的赵铁池和孙雪飞开启并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重点突破到四面开花的历史进程。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2
电影里,无论是鞍钢一把手总经理程时勋,还是劳动模范孟泰,或是英雄厂长赵铁池,只要坐进了技术专家孙雪飞的课堂,就都如小学生一般的规矩——上课不许迟到,回答问题要起立。
即便倔强如赵铁池,也明确知道,突破技术难关光靠立军令状是没有用的,要抡起膀子干,更要俯下身子学!
于是,孟泰杀了家里的猪做成红烧肉给专家们补脑子;“小女子”孙雪飞在课堂上严厉起来,“钢铁直男”也要乖乖听话;在总经理程时勋的办公室里,还专门给孙雪飞留了一块小黑板。
在现实里,鞍钢对人才的尊重甚至要超过电影里的待遇。
鞍钢解放之初“靳树梁、邵象华、李松堂、杨树棠、王之玺、毛鹤年”六位专家的人生际遇颇为传奇。他们同在德国留学,同为国民党政府接收鞍钢的大员。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几天后,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刘云鹤特意将六人请到家中,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自此,他们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鞍山市把最好的房子,最高的生活标准给了这些专家,还把鞍钢真诚地托付给了他们。李松堂成为鞍钢轧钢部总工程师,邵象华担任鞍钢炼钢部总工程师,杨树棠成为制造部总工程师,毛鹤年为动力部总工程师,王之玺为计划处副处长,靳树梁则协助副经理郝希英领导全公司的'业务。
对专家最好的尊重,就是给他们舞台,放手让他们施展才华。1949年7月9日,鞍钢全面开工,史称“七九开工”。大会上,王之玺被推荐发言,他还与杨树棠一起,荣获鞍钢授予的“一等功臣”称号。随后,王之玺又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曾撰文回忆:“毛主席问我:‘你这个钢铁专家是英美派,还是德国派?’我答:‘是中国派。’”
这“六大员”都成为突破“卡脖子”的关键人物。靳树梁在解决高炉结瘤、开拓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工艺等方面成就非凡;毛鹤年主持了中国第一条22万伏、33万伏、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并出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王之玺组织制订我国第一套钢铁产品标准和全国统一的钢铁生产操作要点;邵象华则被授予中国工程技术的最高荣誉——“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
他们中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贴。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3
国庆假期,10月2日上午鞍山市散文学会党支部党员观看了国庆献礼电影《钢铁意志》。
这部主旋律电影9月30日在全国首映。《钢铁意志》是以钢都鞍山鞍钢发生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展现了建国初期鞍钢人为国炼钢的奋斗历程,制作走心,气势磅礴,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艺术再现,影片塑造了钢铁工人的群像:勇毅坚韧的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兢兢业业的钢铁劳模孟泰(林永健饰)、美丽智慧的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沉稳练达的程时勋(张国强饰)……
整部影片就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充满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咱们工人有力量”“党叫咱扎在这儿咱就扎在这儿”,电影《钢铁意志》中的一句句台词、一幅幅画面,承载着“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钢铁硬,我们鞍钢人的意志更硬!一代代鞍钢人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啃硬骨头、涉险滩,建新功、立新业,一往无前,在不断淬炼中,挺起了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影片《钢铁意志》中,重温了第一代鞍钢人孟泰、王崇伦等老英雄爱厂为家、艰苦奋斗、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从思想上的收获转变成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一代代鞍钢人用汗水与奋斗,铸就了自己的群像丰碑。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鞍山特有的英雄文化,为鞍山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4
如何激活一座城市?如何激活一家工厂?如何激活一支队伍?今年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钢铁意志》做出了新的尝试。
观影之前,注意到电影海报上写着主题曲是《钢铁爱人》,推广曲是《之初》,电影的文学顾问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作家李敬泽。从海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宣传方是下了功夫、请了专家来指导的。其实,电影拍摄期间及以后,我曾经前往取景地本钢一铁厂参观,那里现在已经被列入本溪工业遗产群,作为工业文物来保护。而十几年前,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来本溪参加工作,溪湖铁桥旁边的一铁厂还在正常生产,我也曾经和驾驶电力机车运送炉渣的年轻火车司机进行过短暂交流。自己本来是农家子弟,高中毕业以后和上大学期间,在老家的一家工厂里打过工,所以对工人师傅也有一种亲切感,乐于与工友切磋对话,大家互相配合、亲密无间地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最后完成成品的配套组装,再由货车司机运送到全国各地的订货方那里去,和大队伍一起工作劳动,参与其中,让人非常有成就感。
有点儿喜欢主题曲《钢铁爱人》这个歌名,词作者显然用心了。鞍山和本溪都号称“钢城”,当然,我的山西老家太原也是“钢城”,世纪之初上大学期间所在的武汉也是“钢城”。鞍钢、本钢、以及太钢、武钢,每一家都是百年大厂、百年老厂,拥有各自的企业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各自的钢铁品牌。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相对于农业文明,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带给了华夏文明质的飞跃。而怎样让一百多年的钢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对每一个曾经以之为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来说,都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规划设计。最近几年一直在说“一张蓝图画到底”,建筑图纸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材料,正如电影《钢铁意志》开头所展现的.,能看懂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工程师和工人师傅们,每一个都是工厂的宝贝,既要大力保护,也要认真求教。“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某部电影里的台词,也是《钢铁意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世纪之交在老家工厂打工的那两年,厂里的工程师手里总拿着一把游标卡尺,经常在各个车间之间巡视检查,后来工厂在旧机床之外又购置了一台宽大的木工机床,用于面板材料的切割,现在还记得那张木工机床上自带了刻度标尺,也还记得和工友们守在烤漆房通宵达旦的那些夜晚。
鞍钢和本钢的整合、太钢和宝钢的整合、武钢和宝钢的整合,还有很多大型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实际上都是在做“激活”。孟泰师傅既是电影《钢铁意志》的主角,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人物。鞍钢宪法、孟泰仓库,在电影中都有生动地展现。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太钢的李双良师傅是山西的广播电视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一支小分队,硬是搬走了太钢厂区里高大的矿渣小山堆,并且运用科学技术对矿渣进行分拣提炼,变废为宝,最后变渣山为青山,现在那里早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前几年国庆节期间,搭车北上,从长春转车去了黑龙江,在齐齐哈尔和大庆,感触挺深。而更早之前,去过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时在沈阳铸造厂车间改建的展厅里就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出现的那个挂在北京天安门上的铝合金铸造国徽,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始终是我的偶像,见到他们设计的作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因为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建国之初由东北工业基地的工厂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见国家对东北具体来说就是辽宁的重视和信任。所以当电影《钢铁意志》出现了工人师傅把铸造好的高大国徽挂起来的时候,我同样百感交集。《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影片里反复出现的广播音乐,也是小时候我们上学时歌咏比赛的经典歌曲。这首歌我们唱过,片尾转身微笑的雷锋也唱过,因为他就是从鞍钢参军入伍的,他曾经是鞍钢的一名拖拉机手。以前看《老兵你好》那个节目,才知道雷锋的传人全国劳模郭明义是退伍军人,就像电影里刘烨饰演的接收钢铁厂的连长一样,是军人出身。带领队伍进行石油大会战的余秋里,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那年国庆节在大庆的博物馆里看到过相关文物,也看到了铁人王进喜进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的蜡像场景复原,可见当年工作的艰辛,准确地说,是艰苦卓绝。刚毅坚卓,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校训,抗战胜利结束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从云南昆明、四川宜宾等地返回北京、天津,师生再次重建校园,“南渡北归”,同时也把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带回了校园,经过战火洗礼的师生,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现在,西南联大对中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且广泛的。我的大学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在抗战期间同样有过西迁的历史,从湖北武汉转移到云南喜洲办学,抗战胜利以后才又搬回武汉,大四实习那年秋天刚好赶上华师百年校庆,在校史馆里看了很多文物展品。
《钢铁意志》,一言以蔽之,刚毅坚卓,激活重生。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5
《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专家、带领鞍钢职工,克服重重险阻,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
“电影里呈现出的钢铁意志,也是今天我们需要的。相信观众一定会产生共鸣。”据影片导演宁海强介绍,影片讲述了三大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在“一个家庭的铁凑一起都不够打一把菜刀”的年代,鞍钢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有了钢,还要有好钢,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在为共和国贡献钢铁的同时,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去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艺术再现,影片塑造了钢铁工人的群像:勇毅坚韧的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演)、兢兢业业的钢铁劳模孟泰(林永健饰演)、美丽智慧的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演)、沉稳练达的程时勋(张国强饰演)……电影里,这些人物并非天生钢筋铁骨,他们也会有困惑、有苦恼,甚至偶尔还会“闹情绪”,但是为了钢铁强国的坚定信念,他们不但克服了种种外界困难,也完成了自身的淬炼和升华。
影片主演刘烨是东北人,曾经塑造过众多经典角色,但“本色”出演东北人,这还是头一回。《钢铁意志》的`故事发生在辽宁鞍山,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酸菜、灶台、东北火炕,再加上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呈现了老一辈钢铁工人有苦有乐的创业生活。
影片拍摄注重对细节的还原。无论是高炉厂区还是充满划痕的机器,充满“钢”味的服化道设计,真实还原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不易;而军民齐心聚钢料、群起激昂誓成钢、刻苦钻研炼钢技术等群戏画面,更是将百炼成钢、钢多气更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备受鼓舞。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6
影片完整讲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钢铁厂从百废待兴到恢复生产的过程。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鞍钢,面对物资的缺乏,技术的落后,敌人的破坏,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炼出一炉炉好钢,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为了发展钢铁工业,鞍钢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钢铁工人的这种已身躯为熔炉,以意志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值得国庆假期观看。
故事题材很新颖,工业建设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和困难,更让人感动于第一代鞍钢人和钢铁工人的付出和韧劲。钢铁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乐用得很多,有的紧张的气氛坐在影院里还是蛮有代入感的'。台词方面感觉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题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钢铁直男那一段,一个是林永健老师的出场。剧情方面几次矛盾都化解得没什么悬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7
“千难万险,越挫越勇;秋之丰华,热血钢花。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迎战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用红色的革命信仰,铸造钢铁意志的芬芳。”——为大家倾情推荐《钢铁意志》。这是父辈创业的`故事,是最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
《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讲述解放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的艰辛历程。该片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被中宣部列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将于9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8
电影《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历史,展现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诞生的历史过程。
主要讲述鞍山市解放初期,为尽快恢复鞍钢生产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鞍钢工人阶级,在一穷二白、敌特破坏、技术短缺等恶劣情况下,克服重重险阻,日夜团结奋战,历尽千辛万苦,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实现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钢水,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不断提高产量,炼制特需钢材,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铁水流淌起来,咱们就强大起来”“党叫咱扎在这儿咱就扎在这儿”“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从此我们的人生与祖国融为了一体”等一句句豪迈的台词、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承载着“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9
电影《钢铁意志》燃映国庆银幕。天空中大雪纷飞,车间外寒风凛冽,高炉里铁水沸腾……这“最东北”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辽宁的那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主人翁形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开展党性教育、党史的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去年,我曾几次到辽宁指导党史的学习教育工作,对辽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特别是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其工业文化地位独特,其工业题材极为丰厚,有着太多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耸峙的高炉、沸腾的铁水、锻造的巨响……像一餐一饭一样,早已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深深植根这片土壤之中。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背后,发生着诸多我们未曾听闻或未曾深入了解的感人故事。所以,电影《钢铁意志》在辽宁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影片所呈现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现实关照,是辽宁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红色血脉的最好赓续。
《钢铁意志》展现了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1948年2月,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已是千疮百孔,工厂几成废墟、生产全面瘫痪,敌特破坏、物资匮乏、技术不足、国外“卡脖子”,专家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铁水、炼出第一炉钢、炼制特需钢材、培育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竣工投产,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图谋从此走向彻底破产。这一系列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成绩,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钢铁意志》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奉献与担当。在鞍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名鞍钢劳模的名字。“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样”王崇伦、雷锋……这些劳动模范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也正是这千千万万鞍钢工人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赵铁池面对钢炉无法生产的`困境时立下“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的铮铮誓言;程时勋面对美帝国主义钢铁侵略时发出“要彻底打垮他们”的豪迈之言;孟泰艰苦奋斗建成“孟泰仓库”,刻苦钻研成为“高炉神仙”,谱写鞍钢自力更生凯歌;王崇伦大胆构想加工拉杆特殊卡具,急中生智发明“旋转串铸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些人,以生命为熔炉,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与祖国融为一体,与钢铁融为一体;这些事,展现了新中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钢铁意志》彰显了钢铁意志的炙热和力量。电影《钢铁意志》中,一炉炉铁水变成了保家卫国最需要的优质钢,一代代钢铁人也不断淬炼成钢。影片中演绎的不仅是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奋斗的楷模人物,而且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钢铁意志,是奋斗、是热血、是理想。不论是面对国内外专家对于钢炉现场情况冷嘲热讽时,赵铁池的那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咱也得使百分之百的劲”“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还是孟泰的“炼不出好钢,誓不为人”,一句句豪言壮语、一幅幅生动画面,无不承载着钢铁般的意志。当为了让2号高炉尽早恢复生产,钢铁人们不分日夜,一锤子一锤子地凿、一铁锹一铁锹地挖,他们对国家事业的那股子拼劲,充分展现了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原因何在?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人心啊”,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所示——钢铁意志。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0
影片以鞍山解放初期为背景,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工业重镇鞍山为尽快回复钢铁生产支援国家解放战争、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鞍钢工人阶级面对饱经战火摧残,几乎沦为废墟的工厂,在缺资金、缺技术、一穷二白、敌特破坏等艰苦恶劣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险阻,日夜团结奋战,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时间内炼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不断提高产量,炼制特需钢材,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该片被中宣部列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形象的精品力作。影片主题鲜明、立意高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是一部开展党性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的好教材。
百炼成钢的故事、铁骨铮铮的誓言、情深意重的国家情怀、一代人矢志不渝的信念,一幅幅画面,一幕幕情节,展现着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观影结束后,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影片中的“钢铁精神”,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职责使命,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工作中的难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以生命为熔炉,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1
《钢铁意志》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奉献与担当。在鞍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名鞍钢劳模的名字。“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样”王崇伦、雷锋……这些劳动模范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
也正是这千千万万鞍钢工人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赵铁池面对钢炉无法生产的困境时立下“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的铮铮誓言;程时勋面对美帝国主义钢铁侵略时发出“要彻底打垮他们”的.豪迈之言;孟泰艰苦奋斗建成“孟泰仓库”,刻苦钻研成为“高炉神仙”,谱写鞍钢自力更生凯歌;王崇伦大胆构想加工拉杆特殊卡具,急中生智发明“旋转串铸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些人,以生命为熔炉,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与祖国融为一体,与钢铁融为一体;这些事,展现了新中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2
在很多老一代人的记忆里,凡是跟钢铁相关的物件大多离不开一个“洋”字,洋枪、洋炮、洋铁、洋钉……这些今天的孩子们都听不太懂的词,浓缩着积贫积弱的困苦。
然而,光靠“洋”,终究是靠不住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49年11月,美国组织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运”。
从1950年1月开始,美国的“封锁”“禁运”措施不断升级。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3月,美国宣布所谓的“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60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
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并威胁这些国家如果不执行,就削减对其的贷款。当年11月,美国商务部将管制的战略物资由600余种增加到2100余种……
今天我们常常谈起的“卡脖子”,早已有之。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但当时中国的钢产量仅仅是同期美国的1/144,有些战士身上带的子弹都装不满一个弹夹。
电影《钢铁意志》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紧迫”地展开了。103分钟的影片,分明打开了一部突破“卡脖子”的历史教科书。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3
复工复产零件短缺,孟泰打开了他的仓库,鞍山市民排着长队献交器材;沈飞需要副油箱拉杆,王崇伦钻研攻关解决难题,让专家们刮目相看……这些电影里的片段都来自真实的故事。发动和依靠群众,鼓励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也是鞍钢能够快速复工复产、攻克技术难关的重要原因。
1948年12月22日,鞍山市政府发布了《为号召市民献交器材运动布告》,鞍山钢铁公司随后也发布了《敬告鞍山各界同胞书》。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全市献交器材的有10745户,占全市户数的39%,共献交各种器材21万多件。此情此景,让原国民党专家目瞪口呆。
孟泰,这位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劳模,半辈子漂泊不定,当解放军开进鞍山城,工人们当家做主,年过50的他才找到了“家”。“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泰一句话,戳中了工友们的心。
1952年,王崇伦承担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任务,他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而且全部达到一级品。1953年,王崇伦相继革新成功7种工、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从此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战场上,志愿军急需方便且耐用的军镐、军锹。鞍钢的工人们发明了“旋转串铸法”,极大地提高了军镐的产量和质量。鞍钢很快就生产出军锹和军镐共计36万把,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随着战局的发展,志愿军急需大量的炮弹,鞍钢又接到了紧急生产炮弹钢的任务。为了达到炮弹钢所需要的性能,工人们创造出“高温、薄渣、活跃沸腾操作法”,成功冶炼出“50锰炮弹钢”。
这之后,鞍钢放手发动群众,探索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1960年3月22日,毛主席批示肯定鞍钢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将之称为“鞍钢宪法”。由鞍钢工人们探索的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经验,在全国工业企业大面积推广。
从技术到管理,一线工人和广大群众中蕴含的巨大力量让鞍钢在一片凋敝中迅速恢复生产,又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
1949年中国年钢产量只有不到16万吨,在全球占比只不过0。2%,到了20xx年,中国年钢产量超过10亿吨,全球占比超过50%,连续20多年全球第一。钢铁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创业史。从无到有,百炼成钢,如今的中国钢铁已然傲视全球。
“卡脖子”从来不是一个新话题。从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钢轨、第一卷热轧卷钢……七十余年,一切封锁、破坏、质疑、否定,都成了我们不断胜利的背景。
面临困难时不妨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经验。在电影《钢铁意志》里,我们看到了迈出第一步的艰难困苦,也看到了“攻山头”的方法和智慧。坚持党的领导,尊重科学规律、尊重专业人才,发动和依靠群众,《钢铁意志》里的启示,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有的“卡脖子”,都将成为我们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4
感谢新浪观影团的福利,让我可以和妈妈一起享受的看完了一场好电影,《钢铁意志》打破了我对于传统印象中献礼剧的看法,影片没有特别突出那一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用群生像来表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英雄,影片用磨剪子,戗菜刀的`三段不同说词来讲述鞍钢的三次变革,也隐喻着祖国的钢铁事业从无到有的变迁来见证的祖国的日益强大,以刘烨饰演的厂长赵铁池为主的一个团队,从把一个废掉的锅炉开始克服了种种困难,生产出第一锅铁水,到后来为祖国的.需求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钢材,到最后开始为其它钢厂输送各种人材的故事,全片故事紧凑,所有演员均演技到位,让我好像也置身了那个年代,而妈妈更是在影片结束以后和我讲了一路她们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是的妈妈……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5
活动现场,义工联和公益爱跑团的志愿者一百多人共同观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影片讲述了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然而,高炉已成铁坨,厂区如同废墟,专家一致看衰,特务暗中观察,前线战况吃紧,时间日益迫近……第一炉钢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钢铁意志》以鲜明的人物特色,出色的视觉呈现,展示了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的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相关文章:
钢铁意志作文12-13
钢铁意志电影观后感09-18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06-20
电影钢铁意志的观后感06-20
(通用)电影钢铁意志的观后感06-20
【精品】电影钢铁意志的观后感06-20
钢铁意志电影观后感15篇05-20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精选5篇)10-09
钢铁意志电影学生观后感11-21
(热门)钢铁意志电影观后感1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