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云的山》影评

时间:2022-10-06 08:35:07 影评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造云的山》影评

  《造云的山》影评(一):这么近 那么远

《造云的山》影评

  说说《造云的山》,网上可以找到的资料太少,自己写点自己的感想吧。

  因为看的纪录片不多,所以,不会对纪录片抱着怎样的先行想法,不会要求看故事的心态去看,或者,觉得要去看到什么。。。好像我看很多东西都是接受型,不管你给我什么,我只是去看,看了有自己的感受,而已。没有什么预想,期望,框架,可见,在这方面,我也是被动型的。

  因为前面20分钟没有看到,所以,观感有些残缺,主要讲一对父子俩,父亲为了给儿子尽义务挣钱帮他娶媳妇,儿子自己不愿意读书还浪费了2800元学费要跟父亲去石棉矿山,环境非常恶劣,漫天灰尘,大的小的颗粒物快要挡住视线,不管工作的,还是住的绷子,还是吃的火食,都是很艰难的,手机也是破旧不堪的基本功能,一台小电视只能收到中央台,在自己基本生活安全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大家还聚精会神的看什么卫星进入什么预定轨道,讽刺得很!

  但,这就是他们的朴素,他们的根本,他们的乐观!

  王宏斌的妈妈是病了还是出什么事了,父子俩经常打电话回去问候,他们闲聊的比较多的就是媳妇,娶个媳妇要10万,比十年前涨了十倍,也会单独安排他俩诉说,父亲对儿子的责任与简单的希望,上一辈和这一辈的感情,父亲说自己的父亲,儿子对父亲的感恩,关怀与责任,照顾……

  尽管这么艰难,但是一个西瓜,就能让他们开心,他们会玩笑的打闹,小王摆弄他的手机听歌〈春天里〉,父亲会和工友在手机的电子音乐中扭动身体,闲暇了,会去小酒馆喝点小酒。。。。。。导演用非常温和的态度在拍一部其实很悲惨的片子,他选的父子俩的角度其实也是非常乐观心态非常好的人们。其实,不被生活改变,亦不放过丝毫享受生活的机会,也许这才是生活真正的模样。

  但有时候不刻意煽情的东西 往往更打动人心。卑微如他们,乐观如他们,却生活在好像另一个星球上,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远、那么远……

  …………

  看完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有深深的被他们感染,好像我们是病人,在等着他们救续抚慰,当我们在为工作琐事烦恼,为买不到好看的衣服抱怨钱不够用,为学习上不去怪老师家长压力大,为公交来得慢来得挤咒骂,为家人一句话没说好大动肝火的时候,我们是否知道,在不远的甘肃敦煌,还有人生活在无从抱怨无暇顾及的安全线下……

  我不是拿这来为城市人疗伤的,导演肯定也不是这样想,这只会亵渎这部纪录片,只会亵渎这些人们。导演只是呈现了他们,让我们看到他们,让我们思考、关注他们,让社会知道,在工业化进程中牺牲的那些人们,他们同样伟大,他们同样活过,如你我一样。

  《造云的山》影评(二):以人为主线反射生活

  不直陈问题,反倒由人及人之日常切入,仿佛成了纪录片导演钟爱的视角。上周看过的《狗日子》如此,《造云的山》亦是。

  片子的结构通过不时切入的“云山”向前铺展,三个乌鸦的镜头把故事分成长度不等的单元。不时进入画面的野草、山花、雨点、山泉、蚊蚋柔化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倒有些映衬出《造云的山》凸显出的些许诗意。

  不过这一切,无法遮掩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求生之艰辛。片子在遮天的昏暗、卡车的轰鸣和山体崩塌中开始,卷起的灰霾如果说是罗布泊升腾的天然云雾,倒也有几分相似了。作业的工人包裹全身,只透出两只眼睛,机器发出的巨大声响成了全片的背景。王家老少父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日复一日地将木棉装袋、摞堆、装车,收入从一百多到五百不等。一天工作结束,儿子斌斌摘下眼罩,用满沾灰尘的手揉搓已经红肿刺痛的双眼。父子二人,应该算是这个山上数百工人的代表跟缩影吧。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发掘了这些工人平凡的生活,让观者看到,尽快环境恶劣,但他们却有自己的生存和娱乐方式——斌斌用手机放着当年的神曲,哼唱着爱情的曲调;工友之间谈论娶妻之不易;给瞎了半只眼的鸟滴眼药水,结果鸟竟在箱子里撞断了脖子,最后让家养大肥猫叼走享用;最有生活趣味的,是老王时常摇摆起婀娜的舞步,在喝酒划拳的夜晚伴着电音舞曲在昏暗的灯光下摇身扭臀,在工地外的空地上走起猫步……人是活的,再辛苦的日子也需要有调剂,导演把血肉赋予了片中人物,这是很加分的。

  我不想在这里操持社会问题、环境破坏的腔调,其实,通过片子的镜头,除了这些应该得到纠正的,我更多看到了作为一个人,他如果在罗布泊的山峦之间,展示生存之道。

  《造云的山》影评(三):放映和之后的讨论

  逃逸:音乐是灰色的世界中唯一的逃逸线,儿子想要怎样的生活?赚钱就好了,他欲望着绝大多数人欲望的东西,他们是社会的底层,和顶层一样是看不见的阶层,只好看着中层而向往之,向往的是看这部电影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他所能看到的就是音乐(影片所表现出来的),逃逸,逃逸,飞向想象中的生活,春天里,我也可以像汪峰一样慨叹这自己的人生经历还能搞国际,可事实是他甚至连这首歌也唱不好,只能唱的和庞麦郎一样,于是一起看电影的人开始笑,这种笑大概还没一种恰当的称呼,是嘲笑?不,要政治正确,是会心一笑?并没什么心,是刻奇吧,这个时候就应该笑,就像见到爆炸发型的“杀马特”一样,应该笑,这大概就是社会的正确,优越的笑,是对他者的笑,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如果说什么是中层阶级的庸俗品味,就是毫无共情心,只知道跪舔的某种唯一崇高的意识形态。

  父亲的欲望就是养好孩子再赌完自己的钱,这是巴塔耶的“耗费”抑或是被现代性变成“行尸走肉”,我无法确定,可是他在镜头前是多么快活,丝毫不像一个被沉重工作和赌瘾所拖累的人,他是否是表演,是否是自我审查,是否是真的快乐或者幸福,我是没能力知道,我只知道这样会更符合社会机器的运作。资本主义比奴隶制和地主制高就高在给人以希望,让人以为命运在自己手中,听一听以前的故事,那时更苦啊,还好我们有帕累托,要么穷人们怎么能吃上白面馍呢?这一袋袋灰白的石棉昭告着和黑暗的煤矿的永别,是幸福的未来,实际上却是现代性的幻觉,而现代性的车轮是无情的,不因喜欢白色而告别黑色,不会因为你快活而不碾压你,这些都是它车轮下的鬼,是血玉树的养料。而他们又都是幸运的,因为导演在后续的联系中,得到了欣慰的消息,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继续该干嘛干嘛了,又是一次现代性的美好结局,最终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人们更喜欢漫天灰的工作环境,你看他多开心,人们更喜欢500ml一瓶的可乐,要不来个无知之幕吧。

  刻奇之刻奇: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存在苦难了,主持人说:”我们应当抛弃刻板印象,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哦。”我不禁想起小学在读者上看到的罗素与抬轿工的故事,罗素想,抬轿工们其实也很快乐的,我不禁恍然大悟,真TM不要脸。劳动最光荣,得到劳动果实的才最光荣,马克思是万恶之源,马克思告诉你,你得了脑臀分离症,你也配姓赵?这个时代一种新的刻奇取代了旧的刻奇,祛魅是失败了,我们制造了更加隐蔽的迷魅,纪录片也是超真实的,只不过告诉了我们另一个他者的故事。

  女性与权力:我们从中看到的女性不足以称为女性,末日般的场景、繁重的劳动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让她们都成为了机器,是劳动机器,只有在夜班里放着一首苦情歌时,才得以逃逸,逃逸到内心的情感中。这部片子中没有女性,也没有性,那本色情杂志一晃而过,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男性意识。而同时缺失的权力关系,我一直以为出场的全是工人,后来导演说谈论结婚价钱的两人是工头,不过也要下地工作。父子之间的权力运作也是平淡如水。难道这么多人混杂的劳动机器里真是和谐社会?

  然而在讨论中,这种缺失竟然被有的人称为隐忍,我就又想到另一部也是纪录工人生活的片子《铁西区》,权力与欲望的展现是非常清晰的。所以人类学式的纪录片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是要探索表象之后的权力和欲望?还是以巴赞式的长镜头做文献记录?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争论问题,而其后更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记录的不是他者?或者说,又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条线路的争论的衍生物。

  然而另一个问题是:导演拍了部纪录片,但不想是部人类学纪录片,只是一部单纯的纪录片,那我们还能用人类学视角去看它吗?可惜的是,永远没有这种脱离语境的单纯,总是在语言中被结构和被解构。所以好的作品应当是在结构中发现不了缺憾,或是在解构中发现了新的空缺。

  最后,我们也只能在辖域化和解辖域化,层化和去层化,条纹空间和光滑空间之间来回摆荡,看着现代性越走越高,高到仰着脖子也看不见了,才能看到它踩着的是无数人的身体,但又或许在这一天到来前,真实界已经不复存在,反正我们的庄稼是从超市里长出来的。

  《造云的山》影评(四):山起白云

  这是一个模糊了生存和生活的界限的故事,甚至,它不算故事。

  开了矿的山,放牧者带着牛羊远去,看不见绿草如茵,看不见青山碧空,山天一色,皆是灰白。

  斌斌从高中辍学,城里打工领少量的薪水却受尽委屈,于是来到老父工作的石棉矿里,当上了工人,今天五十袋,明天一百袋,一袋五块钱,都是汗水,都是风起时眼眶红起来忍不住的泪。

  天亮起来,看不见阳光的,只是天光照得亮石棉筛子了,就起来工作,吃简单的餐食,做单纯重复的体力工作,除了偶然对疲乏的抱怨之外,几无它想,这或许是,现代生活里,无限接近于生存的一种生活形式。他们要生存,生存需要金钱,对于他们而言,金钱欲望是一种直接而朴素的欲望,支撑着他们度过日复一日的辛苦。

  我竟然觉得好钦佩,也可悲。或有一天,我们眼前的相对优渥的生活消失了,心中装满了那么多复杂东西的我们,或许并拿不出这种朴素欲望里的力量去面对。而他们,则或许也会永远都看不到另外一种生活是何面目。

  镜头一转,掺入了一些有意思的画面。

  给鸟儿滴眼药水,下雨时饮酒跳舞……似乎不再是苦大仇深的情感基调了。似乎他们总是有自己的方式去营造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忽然心中有一种豪气,或许所谓生命存于生活中,固有的只是一种参差的状态,悲喜都是自己给的,我们唯有触碰。

  《造云的山》影评(五):人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荧屏如同一张帘幕,双击文件之后,帘幕缓缓拉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而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呈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如何把关、立意、剪辑、叙述,这种从现实中剥离出来的时空,往往使得入情入境的观众恍然如梦、觉而怅然。

  所谓怅然,对于我是每次观影例行的感叹,无论面对何种题材、色调或风格,常觉倏忽一致的放空和沉重感。而这部《造云的山》,因为内容本身的压抑,带来的更是怅然若失的观影体验。讨论环节中,我和同学一语不发;一别于以往的凯凯而谈,她跟我讲说面对这部片子都不想说话。回寝室后,舍友各自端坐沉默不语,我自然而然地打开电脑,装作要写什么东西的样子。

  今天是惊蛰日,“一声惊雷万物苏”,空气沉闷已久、阳光放肆却并不温暖,等待的雷声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这更多是出于仪式感的期待,与此同时,雷雨相继,我推测自己此时保有的期待,还有另外一层意味。假如来一场雨,我希望它会浇淋在另外一片时空,浇淋在影片拍摄地、这片开采石棉的造云之山。似乎一场雨、哪怕是破春的微茫阵雨,也能够扑灭粉尘一样。雨还有一个功能是逼停片中那些看似粗制滥造、破久失修的大型器械,如此,开采和生产工作无法进行,工人可得片刻的休息。

  以我旁观者的心态为之揣度,这些工人置身尘雾之中、历经繁重工作的日常,必是压抑倦怠的心思。难得的空隙,他们说笑、猜拳、听曲、玩手机、讲电话、在狭窄的走廊和昏暗的灯光下跳舞,有人解释为是人乐天知命、努力向上的本能,我却认为,这只是仓促的、廉价的、自我蒙蔽的、对高压工作和轮回命运的暂时遗忘罢了。影片从头至尾的灰色调,并非导演刻意为之。粉尘、废气缭绕成云,以至于小鸟失明甚至丧命;经过开采的矿区几无植被,镜头捕捉到的一株黄花,后来也枯萎了。这些工人穿戴形同摆设的棉质衣物,相当于赤裸地置身其中。

  他们可以戏谑、可以无视、可以选择性遗忘,他们却难以摆脱这种命运。他们也有可能压根未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夫妻、父子、乡邻组团从事此类危及身体健康的工作,即便酬劳不低,又岂能长久呢?而如果不这样,对于他们又有何可择优的选择?观念、视野、习性、能力,最关键还是因为地域和出身,造就了他们的生存状态。

  以上是对于影片拍摄对象——从事石棉厂工作的工人,顺着思绪的闲言碎语。对于工厂,譬如废料处理、工人保护等方面的诸般漏洞;对于石棉,譬如这是怎样一种物质、是否有被开采的必要性;对于社会大环境,譬如不同人的出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还有太多可以絮叨的话题。 那被粉尘刺激得猩红的眼,那超载后摇摇欲坠、步履阑珊的货车, 那满目疮痍、死气沉沉的云山……充斥全片的枯竭意味,如我等麻木不仁者,也心有触动。但是,就像我那位同学的疑问,讨论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观看这些,有什么作用、能改变什么吗?

  如果没有,包括拍摄、观影、讨论,以及我此刻的书写,岂不都将沦于自娱自乐的消遣。私以为答案不是这样的;就从传播的角度说,这些动作汇聚起来,想必还是能够推动很多事情的改变和进展。

  ……

  夜已深沉,犬吠于窗外,春雷犹未起,还是洗洗睡吧。

【《造云的山》影评】相关文章:

转山影评三篇10-06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10-05

《那人那山那狗》影评03-23

《儿子》影评《儿子》影评怎么写03-13

左耳影评10-05

喜宴影评10-05

菊豆影评06-14

《谈婚论嫁》影评10-06

影评的摘抄11-04

《前任攻略》影评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