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是 第一季》影评
《如是 第一季》是一部由沈星 / 朴树 / 白先勇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
《如是 第一季》影评(一):愿你半生行走,归来仍是少年。
我是一个听歌不看歌手,电影不知导演,甚至往往一本书读完还不知作者的人。
好像每次旅行陪伴的歌都专属朴树,在新疆天山山脉一直单曲循环平凡之路,那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刚好契合了那个时候的孤寂。
看如是,我第一次知道朴树原来是长这样的,与听到的他刚好一样。
他才是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他才没有于是隔绝。
这个世界就算瞬息万变,光怪陆离,总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一直觉得人来到世间就是应该快乐的,去体验,去经验,睁开眼睛看到美好。
最近经常看到一句话“不是我太少年,而是这个国家的人过早的老去了”,然后被许多的人拿来勉励或者讽刺?才知道,哦,原来出自朴树。
你看他多会说话。没有矫饰,深得人心。如他的音乐一般,说不出来哪里好,但就是不同的心境里都能听出不同的味道。
我一直觉得他更像个孩子,从未长大。在这个世界玩耍,歌唱。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便吵闹任性,在喜欢的事情里笑的纯粹。
这个世界太多讲逻辑的人,而逻辑本来就是人为了合群、统治而发明的一种东西。
就像许多人喜欢他,但是不明所以。我们喜欢的,应该就是他身上的那个自己。如此真实如此单纯如此美好。
许多人说他穷,有些计算了他专辑的销量核算每月收入,不过几千,说这就是一个音乐人的坚守。好像所有一切都需要有个标价一样,而忘了快乐本来就是没有价码的。
音乐是有能量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管世界如何,没什么能挡得住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仅仅沉迷于挚爱,此生不负。
《如是 第一季》影评(二):朴树,十几年沉寂的回归,真是他所是吗?
《如是》第一期选择朴树,很豆瓣的感觉。主持人和朴树的对话,有些拘谨有些生涩,不像其他节目访谈侃侃而谈,但这正是它的宝贵所在。
朴树像极了他自己,他的歌、他的采访话语,朴实真诚又通透。十四年再度出现,虽不知道沉淀了多少,却依然是他就该是的模样。
1.朴实:口头禅“我不知道”,给足了观众思考。因为他知道语言会有很多暗示性,常常说出来的话,跟想表达的意思是有偏差的,所以不愿意去侃侃而谈,去拿语言去欺骗别人。
2.通透:他形容自己的歌,创作时是与世界相连、与上帝相交,这就是所谓‘灵感’。即使独居,也能感觉到与世界的连接,是一种通透和灵气,身在隐心却是打开的,不像大多数人身在闹世而心与世界是分离的。
3.不惑之年的他,形容现在的少年缺乏一种灵气,沉溺与民谣,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不去开拓创新,是闭塞的,这本就是现实。少年失了他们本来自由的样子。
朴树话虽不多,却说出了很多人们的状态和心理,更像是身行至此,分享给别人的一种人生解惑,但真诚的话语总会让人触动心灵不是?一点不成熟的小想法。
《如是 第一季》影评(三):与世界相处的很好,不过与自己较了个劲
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外人看来的灰暗其实是一种多余的担忧,我没有怎么样,我没有跟这个世界闹别扭,我很好,只不过我需要一个小空间,或者说这就是我跟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他说:他不喜欢写歌词,在进入写歌词的状态之前是整个人一本正经的端起架子,自己正在历经这种感受,写一点儿东西,其实就是想写出来,但写出来好像就要对着谁说,说,怕说错了,怕说不好,多可怕,而有些人天生大胆。
这种生活,对待生命的方式,也许就为自己活得更彻底一些,因为自己的性格,不自信,纠结,然后放纵、探索,回归与出发或者休憩,应该都是一路修行。
除去如此,我相信他身边有足够的人群,托起他的其他,而使他专注。
《如是 第一季》影评(四):如是,沈或朴。
如是。
朴树,十几年来他的改变就是从无灵魂世俗成长到有意识跳出世俗感受灵魂,再到渴望灵魂成长到破茧出世的过程。然而当下的他,仍在路上,渴望着蜕变与重生的路上。
这世上很多人是没有灵魂的,但并不妨碍拥有快乐与幸福。还有一些人,灵魂通透,经历过破碎与重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游刃有余。这两种,都是幸运的人儿。最难过的是有灵魂意识却无能滋养它的那群人,意识到而达不到是最痛苦的状态吧,束缚的枷锁依然在折磨自己,仰不起,躺不下,想要呐喊,声音却无法喷薄而出。而凭自己的意识能力做不到啊,怎么办....一直纠结下去吗?不可以,会到达精神状态的极限,如张国荣般“不负责任”地陨落。于是乎,只好暂时小心翼翼地避开深核,蜉蝣在浅滩,偶尔触碰下岸上的沙,提醒自己勿沉沦于深海。
所以,如是的他,一切都,轻轻的。
然而他的内心依旧渴望成长,于是他敞开柔软的内心,在没人在乎他是谁的地方,渴望着,有人能拉他一把,帮助他的灵魂,被滋养。
衷心祝福,期待看见他真正超越自己,破茧重生的那一天!
至于沈,我只能说她尽力了,我理解她后半段意识到与朴树交谈,为了让他自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一双眼睛,少一道射去的光。
如是的她,因为喜欢交谈而不断被滋养,没有那么深刻,但至少好过鲁豫。
《如是 第一季》影评(五):你寄过的很多包裹其实都叫“一厢情愿”
很喜欢访谈中主持人和嘉宾自然的状态,不像正式访谈般正襟危坐,而如两位老友,娓娓道来。
林奕华在举手投足间都侧露出一种文艺,不争的气质,他提到的“情感的博物馆”让我想起蒋勋在意外艺术中谈到的关于审美的“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的净土,至于它是否足够“净”,就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光,能接受“孤独”的人更具有美的感知力。
他是第一个提到“同志”的的同志,我很佩服他的敢爱,敢放手。喜欢很简单,就像嚼口香糖一样,味道没了,对它的需求也就消散了;爱很难,尤其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爱,当你看过我的千般不好还能接纳我,看着我说“爱我”的时候,那就是真的爱了。而比爱上更难的,是放手。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打造一个能够陪伴自己共度意义人生的伴侣,想要遇见怎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另一半,也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力量。
“当一本书爱上一本杂志的时候,书就失恋了。”谁敢承认自己爱的不是皮表?谁又敢承认细水长流的背后看穿了多少细思极恐的人性阴暗,花耗了多少勇气去接纳和理解?
林奕华说最理想的情感关系是“同学”。我爱这个定义。我以为他指的只是学生时期那种懵懂,青涩的感情萌芽阶段,并非如此。“同学”更多指的是一种状态,“在学中找到爱,在爱中学”。在余生能够遇见一个愿意和自己“同学”的人是多么奢侈的期许,但我相信一定存在,正如钱钟书和杨绛,王小波和李银河。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尝到的一些味道,以至他们否认这些味道是存在的”,这是林奕华眼中的“代沟”。于是他发出对当今时代的反思与拷问,“情感的博物馆跟美术馆在哪里?”
历史需要追溯,情感更需要一个“窗口”来宣泄、被看见,然后透过这个清澈的窗口让人们共鸣那份存藏已久的感情,让情感的博物馆在人心流动。
“你寄过很多邮包其实都叫一厢情愿。”
——林奕华
《如是 第一季》影评(六):林奕华:我们期待遇到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他
主持人沈星说,喜欢这件事情很难说。
林奕华说,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是很清楚那是为什么。
我也是,很清楚自己是如何爱上一个人的,也很清楚自己爱他的什么特质。那段时间我空虚寂寞冷,所以在见到他之前,我便提前给自己安排好了剧情。见到他之后,我被他的销售气质吸引,我喜欢像他那样自如、主动的展示自己。
林奕华说,我们喜欢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渴望拥有对方身上的特质,二是对方跟我们很像,那是自恋的投射。
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被对方吸引而对方对你不感兴趣,那自然是你身上没有他想要的特质。所以,你想要遇到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他。
“爱之所求,成为他。”这是我这段时间的社交网络签名。
名家的智慧又一次跟我的灵感如此接近,很是欣慰。
当我爱上他的那一刻,我便知道这是理想中的自己。
《如是 第一季》影评(七):如是,这样谈话 宁求看朴树自说自话
人生是个抛弃妄想的过程 沈星是个傻瓜蛋子 就这样错过了朴树的哲学 意识高度如此不对等的对话 看的让人毛儿炸 所谓抛弃妄想 是要挨现实的嘴巴的 然而少年还浮躁 他饥渴的接收外来信号 欣喜的回应着每一颗星星闪烁递来的密码 用一个眉心的紧缩 嘴唇张合上下弹拨 或隐世淡薄的心水浪潮 形成什么 放在音乐里 当然不是语言 “越是不说话 就不会说话了”沈为了堆字只好将担心放在他于世的隔绝 但真的可笑 他很打开 很直面 在比出中指后 又怯生生放下 好像“定义”在这一时刻没有发生 只一遍一遍解释 我在连接中。我常也有想要骂街的冲动 当然这种情况我应该是已经骂了 很多时候你明确的把底线画在这里 但别人就是喜欢站在线上 面露笑容用尽褒义词拍着你的膀子跟你谈天说地 对这种蠢货的套近乎方式 骂也不是笑也不是。当然这种情况我应该是已经骂了.视频的形式本身就有很大歪曲本意破坏语境的嫌疑,加一个状况外的提问者和蓄意为了形式乱总结的编导,提款机一样在路上跑着的车,我不太允许这样不尊重一个真正珍惜语言和重视沟通的诗人,我的工作一部分也涉及采访 所以 日后我想在自命不凡前先撒泡尿照照 自己不怎么样的领域让牛逼的同事们上 不让自己采访过的人看到成片后14年自我怀疑恍惚,“排斥外面的世界”。 #如是##朴树##沈星#
《如是 第一季》影评(八):来聊聊!
继网易云音乐《音乐后现场》之后,豆瓣也终于有个像样的文化寻访节目了。
听完朴师傅,很喜欢,很羡慕,毕竟世界如此功利,对自由的灵魂不那么友好,但我仍然觉得,渴望自由,是与生俱来的,一辈子都丢不掉
收回之前的话,关于对沈星的评价,也许我把主持人想错了,她并不想主持只想聊天,她也许表现得不够有技巧不够熟练,说话很慢,很多时候很困惑,像一个听课的孩子,她不像杨澜采访时展现无比的自信,好像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她都理解了并且百分之百地吸收了。沈星时而瞪着的大眼睛,微皱的眉宇反而让我觉得她很认真地在听,这认真里还有一丝谦卑,好像在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还需要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度是最好的。我不知道沈星目前处在一个她人生中的什么状态,得意,失意,豁然,困惑。。。无论怎样,她确实很有气质的,气质不分状态,也装不出来,装出来的气质形象会一不小心在0.01秒的失态中轰然崩塌。
在聊天这件事上我的态度有一个大变化。
现在的我会受不了一个事人家本来要分三部分讲,刚说完第一部分,你就好像受到了什么启发,噼里啪啦聊一堆,然后人家早都忘了第二部分要讲什么,而你还没意识到你逼迫人家做了一件有始无终的事情。如果我是第三者旁听,我会急得抠手指,因为我想听人家把后两部分说完啊。以前我,就是那个总把别人把歪道上领的人,岔来岔去,一个事我能跟人聊一晚上。现在想想,我的很多次打断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比较重要,更值得讨论...而只是因为随性。还,挺讨厌的。
《如是 第一季》影评(九):对如是的一些小小建议
先来说说第一期朴树这个短短的二十多分钟。 我其实更希望采访者的共情力和理解力高一点,在他人讲述故事的时候不要打断人家,等别人一件事讲完了再问问题或者问一些质量水平高的问题,要不然像朴树这种性格的人,被打断后很容易会忘记当时那个点的感受甚至是想说的话都忘了。 还有,希望剪辑的时候在他人回答完问题到采访者问下一个问题之间停顿一两秒钟。要不然主持人的语速和抢话头那个劲儿很突兀。把朴树那种沉静的感觉都扰乱了。每次问一个问题,可以感受到朴树都愣了一秒,如果能把语速语调都放到一个和被采访者差不多的频率上,我觉得采访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接着希望每个问题之间多少有点有浅入深的联系,而不是跳跃性非常大。
最后一点,主持人的眼里为何常常含有泪水,并且那个疑惑的目光让人感觉画风突变。
在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都是对等的情况下,我觉得也许会有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显露出来。但是奈何谈话频率经常不在一起。
关于采访者所问的“与世界的距离”,其实朴树和世界是没有距离的,真正的距离在于和人群的距离,他有一种和世界深层次的连接,而主持人一开口就尴尬了,之后也没有改变与世界的距离那个说法,这就更尴尬了。
看过柴静的《看见》,关于采访的套路多少还是了解那么一丢丢,其实采访者是个好的采访者,但是朴树真的不适合被采访,静静的聊天也许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如是 第一季》影评(十):人是不是只有在不如意的时候才会格外喜欢朴树?
我不知道点开这个视频的人里面有多少是朴树的粉丝、而他的粉丝当中又有多少是、现在世俗眼里的“成功者”、又或者、很多都是像我一样的、生活的失意者、试图想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答案或者关于答案的提示。
倘若一个人正处在生活的上升期,他是不会停下来想、我为什么会成功的、就像朴树说的:我们都是那个自命不凡的人!但、同时他又说到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我个人的理解是:他对音乐的高要求导致了自己的不自信。假使我们的目标就是一个月5k,我们不会对一个月6k的自己产生不自信。然而很多人现在的情况是相反的,所以我们就成了一个矛盾体、既自命不凡又极度不自信。
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他说的:我们要学会对生活竖中指,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人能做到这点、多多少少都要有点“隐世”了吧,贪恋着比较下带来的快乐、又要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貌似真的得自带外星人属性才可以!
看完视频,生活依旧在失意,但,好歹,我没有那么浮躁了。
【《如是 第一季》影评】相关文章:
《儿子》影评《儿子》影评怎么写03-13
影评的摘抄11-04
左耳影评10-05
喜宴影评10-05
菊豆影评06-14
假如是在唐朝作文10-30
步步惊心影评10-31
影评最高电影11-01
狼少年影评10-19
与狼共舞,影评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