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观后感

时间:2022-08-07 19:17:54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阳光普照》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阳光普照》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阳光普照》观后感

  《阳光普照》观后感 篇1

  《阳光普照》是一部关注家庭与个人,围绕一家人展开的剧情片,该片于2020年9月6日在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当代电影世界单元首映,2020年11月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阳光普照》由钟孟宏执导,陈以文、柯淑勤、巫建和、许光汉主演。影片刻画出了一个家的模样,在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展现出了家里每一个人物形象的个人魅力。在这个四口之家,人与人之间朦胧模糊的关系转变,人与人之间饱满温柔的真情流露赋予了影片极强的感染力,令人难以忘怀。

  在刚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阳光普照,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大部分台湾片一样很温暖的故事,但我忘了阳光愈烈,阴影也愈浓。

  电影讲述了四口之家,父亲阿文是个驾校教练,他的人生教条是驾校的口号: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然而很讽刺的是,实际上他什么也把握不了。我们可以看到剧照一家四口齐齐整整,而整个影片一家四口却从来没有同框出现过。小儿子阿和进辅育院,大儿子阿豪跳楼,好好一个家分崩离析。追根溯源,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家庭的失衡。父亲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了大儿子阿豪身上,阿每年送给阿豪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诉说着他对阿豪的期待。

  阿豪从小成绩优异,长得阳光帅气,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就是这个一直被父母视为骄傲的孩子,却在一个晚上毫无征兆地跳楼自杀了。他的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自杀。

  阿豪的死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并非无迹可循。阿豪在诺大的教室里,周围都是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而他却觉得只有他孤单一个人。他没有考上父亲阿文心目中的医学院,却依然按照父亲的意愿选择复读。即使不用爸爸送的笔记本,依然每年都收下。对谁都和风细雨,弟弟的.女朋友小玉产检没人陪,他请假陪她。他把所有的好留给别人,直至死,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临死前洗了澡,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手机短信删得干干净净。他内心的孤独、空洞,无处可藏却没有人知道。就像阿和说他从小长得好,成绩好,但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

  影片中阿豪上课走神望着窗外,国文老师点名阿豪质问是不是不相信司马迁的话时,他反问了一句老师你信吗?

  阿豪和女同学讲述了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寻找自己。这是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来自于台湾作家袁哲生的短篇小说《寂寞的游戏》里的《脆弱的故事》一节,故事内容可观影而知,节选小说里的一段话:我之所以不曾跟别人提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故事;相反地,它是一个很单调、很无趣的故事。我一直保留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让我心中的困惑有一个容身之处,并没有别的理由。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个古老又平凡的故事,我只好很神秘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收藏的东西。

  而袁哲生在2004年自杀离世。

  阿豪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似乎很忧郁,心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不愿向人提起。是的,他自杀了,从高楼跳下。走的时候把手机内容删除的干干净净,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就连死后也不想麻烦人。我一直对阿豪的死身怀惋惜,却也在思考他问什么会选择自杀?他太优秀了,太优秀的人不允许犯错,不允许有瑕疵,不允许有人生的阴影存在。所有人都期望他做太阳,光芒万丈,却没有人问过他愿不愿意与想不想。

  光明指向的方向,阿豪所追寻的答案,不在学校的课堂里,不在家庭的教育里,也不在社会的价值期许里。直到阿豪离世,一堆父亲给阿豪的印有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笔记本,仍然一字未有,完全留白,就像崭新的一样,如同阿豪这个人。小时候在自行车上母亲载着胡闹的小儿子阿和,长大后阿和在自行车上载着母亲穿过斑驳的光和阴影,岁月流逝,人生如常,故事没有结尾,也没有答案。曾经存在的人,也只在脑海。

  《阳光普照》观后感 篇2

  午夜,雨后,独酌,醉酒。

  又是一个,让我在悲伤中看到自己的故事。

  电影名字虽然叫做《阳光普照》,但给我的感受却像台北的天气一样阴冷潮湿。胖胖说,你明明很怕孤单,却还要去拥抱孤独。这话让我本不醉的夜晚,愈发沉醉。一个人静默地一边喝酒,一边哭泣。我想,大抵因为我本就习惯了孤独,因为我灵魂的底色写满了孤独。因为在阳光的普照下,从未拥有过阳光。

  电影中,我最感同到有些心痛的角色就是阿豪。白色的衬衫,整齐的笑脸,阳光,还有不沾阴霾的少年。你不懂他,因为你不是他。你不懂他,因为你已成为他。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越是深重。阿豪默默承担下父亲的偏爱、弟弟的入狱、复读的重压、家庭的崩溃,所有人都告诉他不能出错,连母亲这样最亲近的人都不能了解他到底真正在想什么。他到底真正在想些什么呢?

  或许影评中的一个场景是最好的答案。

  补习班的教室里,所有人都趴在桌子上休息,阿豪醒来后环顾四周,教室里却空空荡荡,没有人在他身边。阳光洒在他的周围,一片阴影中,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就好像,他一直都在那里。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那样的方式离开,你瞧,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他会选择那样的方式离开。阿和则完全是阿豪的反面,他一直活在阴影中,渴望着阳光的照拂。于是他俩,一个在阴霾中追寻得不到的光明,一个在阳光下渴望不存在的阴影。活在阴霾中并不可怕,或许你总能遇到光明。活在阳光下才最可悲,因为你本就是最大的阴影。

  我特意去看了阿豪讲的那个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来源于台湾作家袁哲生的短篇小说《寂寞的游戏》里的《脆弱的故事》一节。而《寂寞的游戏》里最后一句话是“我还记得他们躲起来之前的样子”。真幸运,愿你还记得自己躲起来之前的样子。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间的桥。有人不善渡桥,有人不愿渡桥,也有人斩断了那座桥。当然,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悲伤到不适合观看的电影,那么我想你错了。

  任何优秀的伤痕文学,其本意一定是抚慰伤痛。把别人的悲剧血淋淋呈现出来让你看见,一定是为了让你反省和思考,避免陷入同样的悲剧。但,更为悲剧的是。这悲剧已在生活中无数次上演,可深处其中的人,却怎么也无法醒来。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电影里的台词作为结尾:“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观后感 篇3

  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很平静地直叙,娓娓道来,每个人物都很典型,都能深刻地剖析出一篇长文。其中最让人纠结,唏嘘不已的,应该是父亲和许光汉饰演的大儿子阿豪。

  教练父亲阿文,望子成龙,有着些许无情,极度大男子主义。自己一辈子都是普通驾校教练却总将’‘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挂在嘴边,极其讽刺。明明两个孩子却在外称“只有一个儿子”,他是光芒万丈的太阳阿豪,自私的父爱最终将自己的大儿子逼向深渊,而小儿子阿和是他避之不及,甚至仇视的阴影。阿文是无数个东方父亲的缩影,自己平平庸庸,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破败的家庭教育观念下,没有一个孩子能被救赎。

  这是阿豪和女生去动物园的一段独白,也是他跳楼自杀的'原因,是对这个看似公平世界做出的最后反抗,以悲剧结束生命,让观影者心中为之一震。

  懂事阳光让父母为之骄傲的阿豪,是全剧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在跳楼之前,还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这背后实际是被父亲温情的绑架,背负着家庭沉甸甸的重任,让人窒息。莫名想起一个真实的悲惨案例,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同样是被爱虐待,同样是生活在阳光普照下,电影中用艺术的手法将结局看起来比较体面,让人接受,可现实生活中的结局却没有那么幸运。

  炙热的阳光之下,阴影永远都在。

  《阳光普照》观后感 篇4

  台北生活的一家四口:温柔善良的母亲琴姐、充满父权主义的父亲阿文、品学兼优的大儿子阿豪、混迹于街头的小儿子阿和,这是一个即将因为代际关系而破碎的家庭。这个普通家庭的碎裂实质上反映的是一段畸形的父子关系、父亲对儿子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关怀。

  性格迥异的两个孩子在父亲严苛的教育之下,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成长路径,大儿子品学兼优,前途无限,以至于第一年未考上第一志愿的医学,所以准备二次复习;小儿子顽劣不服管教、惹祸伤人,终于被关进了少管所。父亲阿文一面对大儿子热切期望,积极殷切去探望大儿子,另一面却对小儿子怒其不争而实施冷暴力,甚至请求法院多判刑期。

  大儿子阿豪的自杀是整个家里始料未及的,却又是必然的,因为从未被理解。哥哥阿豪是完美无瑕的,对一切人都好,用小儿子阿和的“哥哥从小做什么都是对的”,可阿豪自己却说“世界上最公平的是太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被阳光播撒,任何人、动物都有角落可藏,我却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他活在父亲阿文的强烈期望之下,整个家庭的和谐或许只有来自于他了。一个不停播撒阳光的人,却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过自己。之后阿和与阿文的对话中那句“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哥哥究竟在想什么。”恰恰才是关于阿豪之死最好的注解,他是一个会让所有人满意的好人,却又是一个不被所有人了解的人,他的自杀不单单是家庭破碎、学业压力,也许更多是太多逆来顺受造成的心理折磨。

  小儿子阿和刑满释放之后,或许是因为家庭已不能再继续破碎、哥哥阿豪的自杀,开始洗心革面,勤勤恳恳的工作,也重新换回父亲含蓄的关怀。而这一切的代价似乎太过沉重,也似乎在揭示着什么:现实并非如同电影中阿文那段突兀的演讲那般,只要个人牢牢把握住方向盘,稳稳的开,人生的路就会平平安安。身处在社会之中的个人,最终难免是要被突如其来的变故裹挟向前,我们要做的便是走出黑暗,互相温暖与理解,好似让阳光般普照自己。

【《阳光普照》观后感】相关文章:

让你的生活阳光普照的励志签名11-02

《弱点》观后感05-02

故宫的观后感12-09

活着观后感12-13

黄河观后感12-04

《时间》观后感12-04

《代价》观后感03-29

姜子牙观后感08-02

《超越》观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