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02-10 17:50:12 春莲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30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30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

  2月17日,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有两位人物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一位是山区的刘发英老师,大家都亲切的叫她“英子姐姐”,她很有耐心,其他的老师都纷纷离去,就只有她一个人留下来,陪伴着山区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一边教他们学习,一边帮他们筹钱,有一次她来到一个小朋友家里,给他送钱,让他坚持继续读书。

  还有一位是北京爱心家庭“高振宁”。他们都很善良,经常给山区汇钱,不管家里有多简陋,还是一如继往的`坚持,这种精神令人敬佩。邻居们知道自己身边住着这么一位好人,就常常到他们家里做客。

  我要向故事里面的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辛,坚持不懈,乐于助人的精神。同时还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

  今天学校组织了看《新春第一课》,认识了四名重要人物,分别是:高振宁、刘发英、袁裕校和邰丽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振宁,高振宁并非真正的高振宁,他是袁振江老人的化名。

  他们本身都是下岗工人,住在北京的一个小房子里,自己生活都很艰苦。但是当他们看到电视上报道远安聋哑学校孩子们的`困难时,他和老伴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每月12号都向里远安聋哑学校捐助200元和东西,一共娟了5万多元。这些钱都是他每天早上骑着三轮车卖牛奶换来的,他还不舍得买电动车,每天晚上,他的双脚都冻紫了,非常辛苦。他还经常收集废旧物品卖钱。

  我非常敬佩他,一直坚持做好事,而且是在自己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帮助别人,还有就是他多年做好事,还不留名,一直默默地帮助别人,他的事迹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3

  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看完以后,第一课里面的人物都给我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很感动!首先,我觉得袁爷爷帮助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是一种很有爱心,很助人为乐的表现!他的这个行为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还有“英子姐姐”,她利用网上助学的方法,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了小学学业!袁爷爷和“英子姐姐”他们都是不要任何报酬,无私帮助孩子们的!

  看完《新春第一课》后,我明白了助人为乐,不仅帮助别人了别人,同时也带给了自己快乐!我一定要向袁爷爷,“英子姐姐”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4

  今天,放学回家后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在这段视频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人物。第一个是高振宁夫妇,他们善善若水,厚德载物。以爱的名义出发,心怀慈悲、淡泊名利、扶弱帮困、甘做牛马。这家人让我相信:一滴水可以滋养一朵花,然后美丽整个世界。第二个是刘发英,她用网络凝聚四海爱心。在六年时间里,帮458名贫困孩子筹措到81万元的助学资金。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山里孩子的梦想。她的爱在山路蔓延,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

  看完“新春第一课”以后,我觉得真正的爱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爱使我懂得了去帮助别人,爱使我懂得了去关心别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5

  寒假过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新春第一课”,让我感受深刻。特别是刘发英老师和邰丽华阿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发英老师很善良,她克服一切困难,通过网络帮助山区里的孩子们向外寻求帮助,解决他们家庭和上学的难题。她的努力换取了很多孩子的幸福上学,也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

  邰丽华阿姨也让我很佩服,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让她成为了聋哑人,但是她还是永不放弃的练习舞蹈,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让很多人认识了她,了解了她,她带领了一大批和她一样优秀的舞蹈演员还上过春节晚会,表演的“千手观音”可好看了!

  她们的事迹让我很惊讶同时也让我很感动,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她们,能多多帮助她们,支持她们!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里面有几位让人敬佩的爱心的人物:“高振林”、袁裕校、邰丽华、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发英老师。

  她支教刚到学校时发现一个孩子走路时一瘸一拐,感觉非常奇怪,她仔细看了这个孩子的脚才发现他穿的鞋坏了,并只剩半个鞋底,才知这个地方非常穷,两年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但两年以来,通过不断了解这些可爱的孩子后,却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老师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爱心网站,她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几个贫困学生的资料在网上,没想到几天后收到爱心人士的汇款单,她将所收到的汇款全部给了学生们。接下来,刘老师化名“英子姐姐”继续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不断发学生资料帮助他们,最后她收到了80多万的捐款,一共帮助了400多名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

  通过观看后我感受刘老师无私的爱,她不断的帮助让我明白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会将这种爱继续传递下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7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我们又回到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校园。

  今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这是通过了介绍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这三种宜昌不同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展播了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三位坚持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伟人。他们一直坚持着民族风俗,到老了也不忘。

  还推荐了我市部分中小学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经验做法,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德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它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让我们深受影响,让我们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认识,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家乡的'更多民族风俗,带我们走进家乡的古老文化。

  让我们多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合格的宜昌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8

  开学第一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主要讲解了宜昌的巴土文化和宜昌未来的发达和宜昌的位置,也说明了它在湖北省内的排名在第二。也表达了宜昌有三峡大坝、葛洲坝,拥有“水电之都”“文明城市”的`称号。

  宜昌因地形良好,“易守难攻”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有屈原与关云长曾住在此地,对我而言,宜昌也实在是个“风水宝地”,在这里还可以充分感受长阳那儿的丰富的巴土文化。我也在想宜昌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大概是满街高楼大厦,也有良好的绿色环境。

  宜昌真好,我爱宜昌,这里还传承了巴土文明,想必别人也是这么想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9

  今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主要讲述了周立荣、胡振浩等人弘扬家乡文明,把家乡文化发扬光大的事迹,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周立荣发扬巴土文化的事情。

  周立荣是长阳人,从事文艺创作三十余年,他乡音不改,坚持为心中神圣的巴土歌唱,获奖无数,他曾以一曲《巴土恋歌》获得了文艺“五个一工程奖”。在他的引领下,巴土文化渐渐发扬光大,这些文化后来被他牵引到了各所学校,五峰小学同学们的巴山舞在一次演出中也获得了二等奖。

  看了今天的这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宜昌的文化是那么的悠久、古老,我爱我的家乡——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0

  又是每次开学必看的《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看完后令我感触颇深。

  宜昌,这个梦幻般的城市,处处是平缓的山丘和开阔的江水,李白和杜甫曾在此流连。三游洞、三峡人家、昭君故里,还有我最向往的'年产1300亿千瓦时的三峡大坝!宜昌,这个传奇般的城市,中国第一座远离海岸的海关,308座水电站,700多处景点,巴楚文化、三国文化、峡州文化在此发源。就是在这个地方,孕育出了一群爱宜昌、传承宜昌的人!

  《新春第一课》虽然讲了三个人,但我最敬佩的是周立荣爷爷。他这一辈子一直挖掘巴土文化。他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神圣的土地,于是耗尽心血,创作了歌曲《江河恋》《巴土恋歌》,从他质朴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宜昌的热爱!而他的《巴图恋歌》,则上了央视专门为巴土文化打造的一起节目!从此,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将知晓巴土文化的精髓,将会让更多人都爱上宜昌!他的一句话最令人感动:“宜昌市我的母亲,我就是一只夜莺,我会为母亲不停地歌唱,唱尽最后一丝力气,幸福地安睡在母亲怀里。”

  对于宜昌的文化是要靠一点一滴累积的,我们作为一个宜昌人,应该把我们的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1

  今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节目里四位宜昌民选人物让我感动不已,受益匪浅。

  她,拥有肯吃苦的精神。徐梦婷的父母在她三岁时离异,父亲和爷爷也不幸相继去世,奶奶下肢瘫痪,终日躺在床上,八岁时的徐梦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但她没有一句怨言,仍然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日出。从她的眼神中我看见了坚定。她仿佛是那金灿灿的`太阳花,永不放弃,迎风绽放出灿烂的笑颜。

  她,拥有孝顺的品质。黄露露与她的母亲相依为命,但她的母亲因为常年瘫痪在床,引发了严重的褥疮,黄露露义无反顾地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把母亲接到那里照顾。她每天中午都会行色匆匆地赶回家,为母亲清洗伤口。她清洗时总是全神贯注的,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抱过一声怨。她仿佛是一朵平凡的雏菊,看似不起眼,却有着最伟大的爱。

  她,拥有一颗充满爱心的心。曹浩是一名贫困的大学生,却未曾想她宁愿一天打四份工,也要帮助远在甘肃的三个小孩子。她说:“我不希望那些小孩子像我读书时那样艰苦。”是啊,她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她仿佛是那渺小的蒲公英,将爱心洒满各地。

  她,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赵芸蕾是二零一二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混双的冠军。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有一次她发着高烧,却依然坚持练球,她是多么顽强、有毅力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付出就有收获。风雨过后她终于迎来了绚丽的彩虹。她就像那傲雪的梅花,是那样坚定。

  这个节目使我得到了许多,明白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更让我懂得了人世间最珍贵的道理!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2

  这个星期一,吴老师在学校给我们播放了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传承家训家风 践行核心价值”。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付生根和李元成。他们俩是战友,当年在军营的时候立下了一个约定:如果谁到前线去了,那另一个人就负责照顾另外一个人的父母。后来,李元成到了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侥幸生存下来,可是在后方的付生根却因公不幸牺牲。本来付生根的父母认为这只是他们平时说说并不认真。可是李元成每次回家乡以后首先去看望的就是付生根的父母。1954年李元成退伍成为毛松坪电力组组长这让付生根的父母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的二儿子也在毛松坪电力组工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事故中,二儿子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这对于两位老人家来说是一个噩耗,付先强考虑到两位老人的`心情更加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李元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尽心尽力地照顾战友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给社会传递了更多的正能量,我长大以后也要象他一样,做一个践行诺言,说到做到的人!李元成孝敬四位老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象他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3

  今天在学校里,我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环保”,它随处可见,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普通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带着孩子的,也有同学朋友结伴成行的,他们组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有着一个有趣却很朴实的名字—“三峡蚁工”,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公益组织的一员。蚁工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节假日,坚守在长江边,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总是在江边捡拾那些不注意而随意丢弃的垃圾,劳动磨损的手套,汗流浃背的身影,就是他们努力的证明。每一次的活动结束了,江边就会多出十几袋满满的垃圾,他们在为那些随随便便的行为做出弥补,用行动告诉那些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的“凶手”,爱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在美岸长堤的小区里,有几个硕大的垃圾箱摆放在小区的正门口,它们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样肮脏,而是十分干净,摆放的也十分整齐,为什么这些垃圾箱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环保垃圾箱,每个垃圾箱的上面都标有投放的垃圾种类,例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电池、烟头)、塑料垃圾、废纸垃圾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举动,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小区里的业主们都热情参与这项活动,为身边做出榜样。

  虽然这两个故事,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却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够,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的,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也污染了环境,因此我深感惭愧。妈妈告诉我,原来在我的身边已经有阿姨和小朋友参加了“三峡蚁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行动去爱护环境,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参加这些公益环保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我们的大自然,用行动去影响我们的身边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4

  今天,是我们四年级下册开学的的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观看了乡村和农村一大群可怜的流水儿童。

  今天我们大家到了学校,第二节课就开始看了。这一群留守儿童上下学的路,基本全部都是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都是孤单一人,没有人陪伴。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所以从小当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因为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所以他们都很自卑,总是觉得自己和别人或同学与众不同。

  因为他们经常在学校不开朗、很郁闷,所以被教育局和直播宜昌发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就给他们带去了阳光般的温暖。教育局给每个学校配备了电话工,每周电话工到校一次,免费让留守儿童用电话和他们的父母联系,可以让这些留守儿童们更开朗、更活泼、更自信。这样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知道朋友的帮助也很温暖。

  直播宜昌还为这些留守儿童们捐赠了爱心书屋,给每个学校的图书室增加了三麻袋的书,让留守儿童们可以懂得更多课外知识,并对这些学校以二十八万助学资金,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认真!

  看完了《新春第一课》,我想对那些留守儿童们说:“你们所做的,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是我们大家的偶像!”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5

  我看了新春第一课的时候是什么内容?当然是留守儿童。我想:他们在农村里,爸爸妈妈常年不回家,他们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再想我们,穿的那么好,吃喝方面也都很好,我觉得我们要关注他们,让他们多学点知识,最后长大了,让他们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看了他们都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让爸爸妈妈从工作的困扰走出来,去陪孩子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健康成长。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他们不要任何东西,只要爸爸妈妈回来,给孩子们一丝的`关爱,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觉的留守儿童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和陪伴,上学要走很长的路,来回至少要一个小时,有可能要把鞋子走烂。要是冬天就不好了,因为踩到鞋子里面的雪会化成冷水,会把脚冻僵。第二可怜的是爷爷奶奶,因为爸爸妈妈把希望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压力也很重,有时候只要不注意,就会有问题。我更觉得农村的人都很可怜,因为几年才能买一次新衣服,在农村里买一件新衣服都非常好了。第三可怜的人就是爸爸妈妈,因为工人在工地上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更大的是会死。

  我真想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说:“你们回来是孩子们最美得心愿,孩子们都要您们的关爱,你们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小朋友们:“我祝你们爸爸妈妈万事如意,安康回家。祝你们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你们的梦想和心愿早日实现!再见!”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6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

  这封家书,表达了赵一曼希望儿子健康成长,长大了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便是她传给宁儿的家训——要爱国。还有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

  走近这些家训,我们感到深深的敬意。努力践行和传承,是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少年应有的责任。

  湖北省唯一一名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宜昌学生师楠、宜昌最美聋哑学生黄炼娟、还有余佳琪、李熠辉,四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代表的优秀事迹,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通过观看《新春第一课》,我们再次受到了“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以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做我们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让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7

  观看完《新春第一课》,视频中的几位人物都让我感触很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铁血救国的巾帼英雄赵一曼。她用生命去奉献革命,用一生去谨守家训。

  赵一曼,一位抗日女英雄。她原本可以放弃革命信仰,与丈夫陈达邦一起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享受甜蜜快乐的时光。但她并没有这样选择,而是与刀枪为伙伴,军装为制服,雷弹为知音。真是让人敬佩!

  她29岁那年,因叛徒的出卖,被敌人抓进了牢房,日夜承受着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直到死她都没向敌人吐露半个字。

  经过九个月的煎熬,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书写完遗书,然后扔到了牢房外。三天后她被迫上了囚车,可想而知,一位临终的母亲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一岁多,而自己却要与他永远的别离,这种滋味比千刀万剐还要痛苦。

  虽然现在生活太平,但我们仍要谨遵家风家训,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成为败家子。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抗战经典人物:江姐,她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那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告诫自己,要为信仰与理想而活着,为它去奋斗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铭记历史人物,珍惜美好生活。人的一生应当为信仰而活,活得精彩,活得充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8

  生态文明、绿色环保,不只是政府要做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可以说它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我们作为宜昌的一个小学生,要自觉容入“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的.活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丽宜昌的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呢?我们首先要高度自觉爱护环境,带头不乱丢乱扔垃圾;看见了垃圾要立马拾起来丢进垃圾桶里,保持环境卫生干净;看见未熄灭的烟头要及时踩灭放入垃圾桶,以免发生火灾。同时要教育和帮助他人共同爱护和保护环境。如:在街上或小区里,看见有人在草地和花丛中玩或采摘小花小草时,我们要主动上前劝导,使大家都来共同爱护环境。

  我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在自家房前屋后及生活阳台上多种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周围到处都郁郁葱葱,空气新鲜。使我们美丽宜昌的形象长期得到巩固和发展。

  最后,愿大家为以“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目标而共同努力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19

  今天,我和同学、老师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主要讲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这三种宜昌特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恋歌声声唱巴土”的周立荣老人,有“永远的峡江号子王”的胡振浩爷爷、还有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国新老人这三位坚持弘扬宜昌传统文化的.人。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恋歌声声唱巴土”的周立荣老人,他如今是宜昌文联主席,他的文学作品《山骚》屡受好评,写出了他对他的家乡五峰里的大山的热爱,他作词的歌曲《巴土恋歌》还登上了中国央视节目,也是因为他,央视为我们宜昌特有的巴土文化打开了大门,特别举办了央视专题节目来丰富展示我们特有的巴土文化,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何不让我们称赞呢?

  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让我们传承并弘扬我们的宜昌特有的传统文化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0

  今天是我开学的第一天,上完了开学典礼,我匆匆地回到教室里,翻开课本准备上课。老师打开笔记本电脑放出视频让我们观看,我只见上面写着几个绿色的大字,才知道老师要给我们放新春第一课看。

  这堂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阳本土文化优秀代表周立荣,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振浩。

  周立荣创作的《巴土恋歌》曾荣获全国文艺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他传承了土家族文化和巴楚文化。他在生活中经常把巴楚文化从多方面发展,因为他觉得单一的文化并不能描述他的故乡。只要有机会表演他从不放过任何展示巴楚文化的机会。他一生就是在为他的故乡而努力奋斗。

  胡振浩的代表作《峡江船工号子》,该代表作被国家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自己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代表作唱遍了全中国,唱响了海内外,也被国外媒体称之为架起了联结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峡江文化。

  新春第一课让我们为我们的家乡宜昌,而感到自豪。我们不要忘记了这重要的新春第一课。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1

  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看完以后,第一课里面的人物都给我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很感动!首先,我觉得袁爷爷帮助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是一种很有爱心,很助人为乐的表现!他的这个行为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还有“英子姐姐”,她利用网上助学的方法,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了小学学业!袁爷爷和“英子姐姐”他们都是不要任何报酬,无私帮助孩子们的!

  看完《新春第一课》后,我明白了助人为乐,不仅帮助别人了别人,同时也带给了自己快乐!!我一定要向袁爷爷,“英子姐姐”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2

  我们今天看了《新春第一课》,我看到了宜昌市每天排出的垃圾特别多,其中有一个垃圾场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但是只需要五六年就可以填满,由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要节约使用物品,变废为宝,环保利用。我们要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为我们的.污染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我们的化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越来越多,导致我们的天空很少有蓝天,雾霾让我们人类身体越来越不健康,平均每天死亡四个人,其中有一位就是因为环境而死。

  今天我观看了以“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为主题的《新春第一课》。我们现在的城市因为化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越来越多,导致我们很少能够看到蓝蓝的天空,雾霾也让我们好多人都生病了。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叫秦一文同学,她才11岁却能每天坚持用洗脸水浇花,利用废弃物做手工。以后我也要像她学习养成环保的习惯。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3

  我看了《新春第一课》,才知道人类是有多么的对不起大自然呀!大家想:就宜昌一个小城市垃圾就那么多,那大城市要多到哪呀!

  环保人人都知道,可有实际行动的'又有多少人呢?这节目给了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榜样!有养鱼人、中学生、小学生、大学生!

  同学们:就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心爱的大自然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4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共同观看了宜昌三峡台拍摄的《新春第一课》,片中主要介绍我们宜昌的风俗风貌有关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颇具影响的文化名人,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关羽也露头脚,记得关羽有一次中了毒剑,要华坨为他治病,华坨说:要把先生绑在木头上,蒙上双眼把肉割开,刮出里面的毒。关羽说:先生直接在我背上动刀就可以了。说完就把右臂伸给华坨,自己和大臣们下起棋来。

  片中还用沙画的形式把宜昌美好未来蓝图展现给我们,在未来三至五年武汉与重庆之间建立特大而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我们宜昌,我为我是宜昌人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要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5

  如果说家庭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如果说家庭是一株苍翠繁茂的大树,如果说家庭是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那么,家风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家风,家庭的动力便化为乌有;没有家风,家庭的美丽便日暮途穷。孟子曾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就像一个家庭的度量衡,权衡着家的魅力。看完《新春第一课》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我感悟颇深,让我真正明白了何为家风。

  《新春第一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宗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充满人情的故事。

  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宜昌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宁儿。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充满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深深的母爱,诗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一句是多么的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封1936年8月2日于囚车里写的家书,虽然没有“家风”这两个字眼,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股正义,乐观的家风。尽管赵一曼与宁儿只在1930年4月有过唯一一次合影,宁儿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但我相信,宁儿的母亲赵一曼与宁儿的父亲陈达邦所营造的家风,一定会激励宁儿的成长,优良的家风不会被历史长流所泯灭。

  《新春第一课》不但讲了英雄的事例,还讲述了许多现代人们在家风方面的佳话,比如受家风影响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师楠,激励全家作画的年余耄耋之年的杨启发,照顾战友父母的`李元成,拾金不昧的余佳琪,孝敬老人的罗必炎,美德少年李熠辉这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无不让我感动。

  家风就是一个个无言的教诲,教诲着人们走向光明,教训着人们学会生活,她犹如一簇埋藏于心底的圣火,燃烧了人心的贪婪,燃烧了人性的罪恶。愿让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永远教育着我追寻完美的自我!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里面有几位让人敬佩的爱心的人物:“高振林”、袁裕校、邰丽华、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发英老师。

  她支教刚到学校时发现一个孩子走路时一瘸一拐,感觉非常奇怪,她仔细看了这个孩子的脚才发现他穿的鞋坏了,并只剩半个鞋底,才知这个地方非常穷,两年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但两年以来,通过不断了解这些可爱的孩子后,却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老师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爱心网站,她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几个贫困学生的资料在网上,没想到几天后收到爱心人士的汇款单,她将所收到的汇款全部给了学生们。接下来,刘老师化名“英子姐姐”继续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不断发学生资料帮助他们,最后她收到了80多万的'捐款,一共帮助了400多名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

  通过观看后我感受刘老师无私的爱,她不断的帮助让我明白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会将这种爱继续传递下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7

  古有多少家庭之间的谆谆教导,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过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纵然树良多,也好不过一世为之惊叹。故千百家风,贵在传承。

  片中介绍了一个特殊的家族,是爷爷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画笔牵扯出来的情缘。老人在书案前的行云流水勾画了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里,那些墨汁和色彩似变换成了春天细细的牛毛雨,无声地敲开了稚嫩的心门,温柔地滋润了他们的一生。然而这丹青手艺竟像是画在宣纸上的延绵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辈的笔尖——一家子齐刷刷地站在了美术的庭院中,生了根,绘画怡然成为了他们的灵魂。

  这特别的艺术家风崇高而庄严,他们是家风传承的最好典范,每个人都接实了这份传统,把它紧紧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应该拿住我们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后也紧紧地握着不放开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小并没有看到过很多关于家风家纪的文字说明,长辈们也不怎么提及,可父亲却一直以自身来告诉我,孝顺,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亲的故乡在远方,作为一个男人的稳重如山让他把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压在心底。近些年爷爷身体微恙,消息顺着风飘进了父亲的耳中,明显的,他与大伯的.通话多了起来,常常看见他靠着椅背对着电话那头轻声细语,带着孩子的无限担忧稳着语气叫声爸。父亲工作很忙,但他依旧请了假期留在爷爷身边照顾。我知道,这是父亲的担子,是他的责任,可如果抛开这些冷漠的包装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样炙热的真情。父亲用行动教我一笔一划地写会了“孝”这个字,而如何将它写好则是我一生要去学习和执行的事情。我会用我的手掌接过这份不需过多言语的传家宝,细心雕琢,让它变得更加珍贵。

  家风的意义不只在于它本身,懂得的同时知道传递,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这肥沃的中华大地上人人以礼相待,家家和睦美满。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8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教室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一课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的一个大问题——垃圾!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只知道这些垃圾都会运到垃圾站,但是到垃圾站以后这些垃圾最终会到那里去呢?这一课告诉我们它们会被送到垃圾填埋场,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地方,在那个巨大的.坑洞里面,填满了各种各样的处理后的垃圾废物!

  一个垃圾填埋场一般可以用13—14年,但是由于人们每天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光宜昌一天就有130吨的垃圾,现在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只能用5—6年了,一块这样的垃圾填埋场需要100年的时间去消化它,那么这100年里这块土地是无法使用的。我想:“当土地都用来埋垃圾了,我们该生活在哪里呢?那时,土地都长不出农作物,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的腐臭味,我们还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上学!想想都让我打了个寒战,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仅要节约用物,少制造垃圾,还要向那群可爱的环境卫士—三峡蚁工学习,利用休息的时间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9

  今天我们开学了,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爱宜昌,讲的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宜昌。

  首先介绍的是宜昌的起源,宜昌历史源远流长,先有巴楚文化,再有三国历史;

  其次介绍了宜昌的名人文客,有王昭君、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等,他们为宜昌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深感动;

  最后讲述宜昌的未来规划,宜昌在未来五年内将变成更繁华昌盛的特大城市,将变成一座宜人之城,昌盛之都。我为我是宜昌人而骄傲!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30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姐妹的事迹。

  姐妹俩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有精神疾病,仅靠长期在外的'爸爸和种菜的奶奶来维持生活,十分清贫。姐妹俩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十分热爱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看完姐妹俩的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想想自己的学习环境:明亮的灯光,干净舒适的桌椅,高级的文具;再想想她们:昏暗的灯光,陈旧的桌椅,更谈不上什么高级文具了。每天上学,我出了小区过了马路就能坐上校车,而她们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和她们相比,我觉得我真是太辛运了。我以后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习姐妹俩好学、不怕苦的精神。

  我有时候学习还要妈妈坐在旁边陪同才肯写作业,有时候妈妈唠叨多了还感到厌烦。而她们没有家长督促就能自觉完成作业并且取得好成绩,我觉得我真应该学习她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每次我取得好成绩,奶奶都会给我零花钱。但是姐妹俩呢?姐姐还攒了900元前给妹妹买文具和书。我认为好好学习是一个学生的职责,不应该因此接受奶奶的零花钱。

  《新春第一课》看完了,我以后也要学习姐妹俩坚强独立、勤奋好学的精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06-21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0-06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3篇)10-07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5篇)10-07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通用17篇)08-23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10-07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10-29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11-03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