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奇迹男孩》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奇迹男孩》观后感1
《奇迹男孩》是一部相当感动人的影片,观影过程时时泪如雨下。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名面部有缺陷的小男孩奥吉,如何进入普通学校,融入普通人生活的故事,但这眼泪,没有悲悯,没有自艾,都是感动。这个感动,也并非是因为大家都是怎样关爱奥吉,而是影片由奥吉为原点,以点带面的,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社会小生态,这里不见得处处都是阳光,却能让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内心,发现每个人的挣扎,也发现每颗心灵的闪光之处。
诚然,《奇迹男孩》的奇迹,不是奥吉一个人所创造的奇迹,虽然在走出家门,拥抱外面的生活中,他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热情,但是,能够在自我的封闭中重拾自信,积极面对未来,或许包括奥吉在内,以及他身边的每个人的存在都不可或缺,近如爸爸妈妈和姐姐,远如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没有谁有天生的善意或恶意,但一切的消融,却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此,《奇迹男孩》的故事也没有以奥吉的视角贯穿始终,而是分章节的,几乎走入到影片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一个段落的主角,包括奥吉的姐姐,奥吉在学校的新伙伴,甚至还有姐姐的闺蜜等等。也因此,《奇迹男孩》给了我们一个更广阔及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有关成长与生存的故事。就如奥吉的姐姐与闺蜜之间,她们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进入了冰点关系,就如奥吉和最好的同学,无意中的一句中伤的话直接让奥吉感到了天塌地陷般的痛苦……但,我们一个人的感知,或许只是片面的自以为,每件事情每个现象背后,其实还有我们未可知的原因和真相,知道更多,才会理解,才会释然。
影片所富含的正能量,尤其让人暖心。奥吉姐姐与闺蜜的'再次欢聚,奥吉和同学们的陆续和解,甚至包括一直欺负奥吉的同学,也都表现出了忏悔,向他示好……似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小小的奥吉,带着经过了27次手术后留下的一脸伤疤,拥抱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回馈以善意和温情,这本身,就足以让我们从这小小的平凡中,感受到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为什么在观影的过程会热泪满盈?不是因为影片在刻意煽情,而是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付出中,感动缘于这小小的一点一滴,每个人都付出了爱和真诚,就让整个社会变成被暖流相拥的美好世界。
虽然影片算是一部特别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但对孩子而言,学会善良和勇敢,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而对于我们这些大人而言,所得到的感触,可能会更多。当我们逐渐成年,已经习惯于以世俗的眼光,甚至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判断乃至定义周围的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种感知是否准确?人生需要奇迹,但这个奇迹,不一定是丰功伟绩、天降横财所带来的欢呼雀跃,有时候,给每个人心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一个拥抱,不仅能付出更多的善意和理解,也能换来更多的爱的回报。
真正的奇迹,不是“守株待兔”般等来,而是在与整个世界真情拥抱中所获得。做到这些,我们每个人,都是“奇迹男孩”、“奇迹女孩”。
《奇迹男孩》观后感2
20xx年第一次看到这么震撼人心的电影。《奇迹男孩》从片头到片尾,所有演员演绎的都非常到位。只有几句台词的群演,你也挑不出丝毫破绽,整部电影精彩绝伦,情节跌宕起伏没有浪费任何一分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由于奥吉出生自身的缺陷,他是不幸。但是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他又是非常幸运,全家所有人都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即使无法像正常孩子般上学,但是妈妈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责任,使奥吉在家里也能学到知识,且比学校学的还要好。由于奥吉自身缺陷,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出门总是戴着太空头盔,不愿意在公共场合露脸,也不想结交朋友。作为有思想的父母鼓励奥吉走出舒适区,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努力使他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维娅作为奥吉的姐姐,即使父母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奥吉,但是她依然非常爱奥吉,也从来没有嫉妒。就像电影里说的:“奥吉是他们家的太阳,爸爸妈妈和我都是围着太阳转的行星,我爱我的弟弟,我也习惯了这个宇宙的规则。”
人人生而平等。奥吉整个家庭,没有森严的等级划分,父母和儿女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关系。即使作为父母想奥吉去学校上学,但是也没有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奥吉必须去上学,而是以询问的方式问奥吉是否愿意去上学;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作为长辈,我们要有起开导、引导作用。在万圣节那天,奥吉听到杰克背后说他坏话,回到家伤心欲绝,姐姐维娅上楼和奥吉说:“奥吉,我很抱歉,但你不是唯一日子不好过的人,上学就是这样,人也是会变得,奥吉如果你想当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就是规则。”,杰克一开始不愿意带奥吉去参观学校,杰克妈妈刚开始用奖学金,接着用奥吉吓哭弟弟,如果奥吉去学校他会怎么样,一点点引导杰克愿意带领奥吉参观学校;奥吉第一次参观学校回来,内特小声对奥吉说:“那孩子真是够讨厌的,如果有人敢伤害你,你就反击,没有必要害怕,为什么我们要小声说话,因为我怕你妈妈。”怕你妈妈体现的更多是内特对伊莎贝尔的爱,天下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爱老婆的男人。以身体素质和力量来说,怕老婆根本不存在的,‘怕’只是他对她更多的爱、尊重的体现。
土仕曼校长说:“奥吉改变不了他的相貌,也许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眼光。”奥吉生来就与众不同,导致他融入社会有点难,残缺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他的眼光,更好的接纳他进入我们的社会。伊莎贝尔说:“每个人脸上都有印记,心里会为我们指引方向,而脸标记着我们去过的地方,它绝对不是丑陋的。”就好比最后一局箴言:“善良一点,因为大家的一生都不容易,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去看。”
最后引用比彻的一句话也是电影里面台词:“伟大并非在于力量的强大,而是你如何地正确的使用你的力量,所有伟大的人,不论男女,将自己的魅力化作力量,影响周围的人。”
《奇迹男孩》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电影《奇迹男孩》,讲述了10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又经历了27次手术,非常不幸。此前一直在家中跟着妈妈自学。小学五年级时,奥吉进入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学校上学,因为天生脸部畸形,小奥吉戴上头盔掩饰自己真实的样子,不寻常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并终日受到嘲笑和排斥。
然而,小奥吉没有被嘲笑和讥讽吓倒,而是勇敢冲破了内心的壁垒,打开了头盔,变得自信坚强。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欢迎。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一个是不要嘲笑别人,这样会让别人非常难受,第二是被人嘲笑时不要气馁,只要拥有坚强的内心,就一定会受人尊敬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善待善良的人
文/梦里诗书
天生脸部畸形的男孩,《奇迹男孩》以他在家人的帮助下融入校园,面对成长为展开,但电影却并不仅是单用男孩的毅力艰辛来动人以情,导演巧妙的透过不同人物视角为切入,由此营造了一股更为真挚纯朴,诱人共鸣的暖流,令人性的真善之美成为了电影奇迹的源泉。
《奇迹男孩》是一部与我所预想的励志片截然不同的电影,在这部作品中,其故事的原点虽然是天生面部畸形一直受到家人保护,没有去过学校的小男孩奥吉,但一面他其实并不是电影的绝对主人公,另一面电影也并没有刻意的去拿奥吉的缺陷来煽情励志,而是令人真切的'走进了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在奥吉走进校园后的生活里,用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凝聚着善良的力量。
电影除了对奥吉有着尤为细腻的人物刻画之外,也让我们走进了奥吉的父母、姐姐、姐姐的闺蜜、以及奥吉的同学,在以他们为展开的故事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这些人物身上其实都有着自己的苦恼,母亲因为奥吉失去了事业,姐姐因为奥吉心生妒忌,同学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挫折等等,《奇迹男孩》里的每个人物其实同样都在经历着自我的成长,透过宽容理解所够了的脉络,电影在不断转换的视角中构建出了尤为丰富的内在层次,亲情、友情与爱情的展露如此动人。
虽然如果我们去比照现实生活,《奇迹男孩》所营造的这个环境是带有一定乌托邦色彩的,但这并不妨碍于电影对人性之善的诠释,在多角度的展现中,每个人面对生活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挣扎困境,这成为了电影走入人心的共鸣所在,而电影真正所令人有感“奇迹”的,则是每个人面对挫折问题都仍旧不失的是那颗淳朴善良的本心,充满善意的世界如此温暖,深切的人文关怀所照亮的并非仅是像小男孩奥吉这样的特定人群,而是每一个观众的心。
这是一部并不需要同情来博取观众泪水的佳作,其对多人物叙事娴熟的驾驭,甚至于让人看不到何般蓄意的煽情,但在那关乎人性真善美的“奇迹”里,《奇迹男孩》却足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愿善良能被温柔以待,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善待善良的人。
《奇迹男孩》观后感4
温情满满、触动人心的家庭剧情片《奇迹男孩》可谓是无可挑剔,唯独在片名翻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英文名Wonder一词极为简练却又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小男主角的乐观与顽强固然是一种奇迹,但是奇迹的深刻内涵却绝不仅仅止步于此:生命、际遇、人性、亲情、友情……心之所感皆为奇迹。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天生脸部畸形的十岁小男孩奥吉与外界相接触、相对抗、相融合的温情故事。这种关于友谊、尊重与爱的题材向来经典而广泛,但是也因此容易造成新鲜感的匮乏。不过对于《奇迹男孩》而言,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即使你在观看电影之前就已经知晓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些暖心动人的情景与台词还是会猝不及防地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爱的体系中,永远不该存在次等的概念。
关于面部畸形者的影视作品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比如1980年的大卫·林奇导演的《象人》,就通过一个脸部酷似大象的面部畸形患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一面。在当时扭曲阴暗的社会里,活着对于象人来说仿佛是一种诅咒,他在火车站的角落高声疾呼着:我不是动物,我是个人啊!可就是没有办法得到公平的对待。普通人唾手可得的尊严,竟成了他一生追逐的奢侈,成为虚空的捕风。
相比之下,《奇迹男孩》的影片基调显然是相当活泼明快的,无论是在配乐还是在场景上都时时呈现出一种踊跃的色调。然而这种残酷与不公平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奥吉从小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在小学五年级时,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踏出家门,进入一所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小学上学,这对于奥吉而言,俨然一个再社会化的艰难过程:他必须摒弃掉在此之前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人格与习惯,学习如何融入集体环境之中。这对于平常孩子而言尚且困难,对于始终“受人瞩目”的小奥吉来说,实在是叹为观止的难。
潮水一般连绵不断的不适感,从四面八方向小奥吉涌来:同学看他,嘲笑他,有意无意地排斥他。这是每一天都要重复上演的相同梦魇。这是其他孩子与生俱来的`恶吗?或许不是,但或许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直来直往,纯粹清白,但是也会像一柄锋利的匕首一样伤人。
其他的小朋友肆无忌惮地嘲笑奥吉,其实是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不一样,并且这种差异是无法忽略的,因此对他们而言也是难以忍受的。这种划清界限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又如此普遍,奥吉像一个在操场上逆着人群奔跑的孩子,受到没有来由的指摘——即使他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消极干扰。不能够对不同报以相同的尊重,这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不自知的恶。
《奇迹男孩》中的小奥吉是幸运的,他有一对相当富有智慧与慈悲的父母,有完全接纳的的交心小伙伴,有一往无前的温柔与坚强引领他前行,但是这样的早熟与坚强却总是带着一点儿心酸。但愿每一个不一样的小孩都能够被温柔以待,能始终被无次等的爱拥抱关怀,而不是被迫在世间摸爬滚打一场之后,早早就习得了与年龄不相衬的懂事与坚强。
有的人生来就与众不同,温情的让人想哭。
《奇迹男孩》观后感5
有这样一位校长,第一次见面他在大门口迎接他的学生,伸出手热情打招呼:“嗨!我叫塔什曼!你可以嘲笑我的名字,他们给我起了很多外号:‘塔屎慢’、‘屎壳郎’、臭臭先生。”
有这样一位校长,在给打人犯错的学生回信说: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明白,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打人行为是不对的,但是我知道友情是值得捍卫的!
有这样一位校长,面对自己孩子欺侮了别人还百般推诿,不愿意接受惩罚,扬言要退学并且不再给学校提供捐赠,甚至威胁在学校董事会有很多朋友的家长时霸气回应:“我的朋友更多!”(我猜,那些朋友的名字叫正义!)
有这样一位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把本应颁给“品学兼优、为他人做出榜样”学生的奖章,颁给了看似没有做出特别贡献的奥吉,并致辞:“伟大并非在于力量的强大,而是你如何去正确使用你的力量,所有伟大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将自己的`魅力化作力量,影响周围的人。”
这位又可爱又幽默又拽又酷的校长,就是奥吉的校长——塔什曼先生!
我不由想起了另一位校长——《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校长,那个为了能让一些“特殊孩子”接受教育而创办“巴学园”的校长;那个第一次见面就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并且让她心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的校长;那个为了让个子矮小的孩子,永远记得夺得第一名的自信,而特别设计运动会项目的校长;那位使许多曾经不被接纳的孩子,成为医生、作家、律师、艺术家甚至被誉为“日本最伟大女性”,奠定他们辉煌一生基础的校长!
这两位校长之所以成为让人难忘的校长,不仅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学识,也不仅因为他们内心的仁慈和宽厚,而是因为他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哲学家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过程。而要能唤醒另一个灵魂,自己的灵魂至少要是高贵的、宽厚的、公正的、温暖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校长,才有了教给孩子们“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中做出选择,请选择善良”的布朗老师,这些箴言会成为孩子们道德和精神的引领;才有了沙曼这样,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真心愿意和被当做“瘟疫”的奥吉做朋友的孩子,不是因为同情,也不是因为老师的愿望,只因为他的确是优秀的,而自己想跟优秀的人交朋友。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校长,才能让奥吉这样的孩子,和人交往时,不只是低着头看别人的鞋子,从鞋子上猜测别人的爱好、性格、家庭环境,而是敢于抬起头直视别人的眼睛,从而直面自己的心灵,从而会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片尾奥吉骄傲地站在了领奖台上,他说:“每个人都不是普通的,每个人都值得大家站起来,为他鼓一次掌!”
大家都说奥吉创造了奇迹!是奥吉创造了奇迹吗?我想是的,因为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爱!
《奇迹男孩》观后感6
小男主奥吉走到学校门口,因为面部畸形害怕被同学嘲笑,姐姐走到他身边轻轻在耳边告诉他:“他们要看就让它们看吧,你无法融入他们,因为你天生就脱颖而出。”特别喜欢电影《奇迹男孩》流露出来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没有过多矫情,而是让主人公用于面对现实,并且与其抗争。
电影《奇迹男孩》改编自全球畅销小说《奇迹》,与那些注重特效、大场面的好莱坞电影不同,《奇迹男孩》则表现出了难得的朴实,讲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进入普通学校,并重拾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当然,后者中也有特效,只不过是主人公奥吉的脸部特效化妆。最好的特效是让观众看不到特效,非常明显,在《奇迹男孩》之中,如果观众没有提前了解影片信息,非常难想象那逼真的面部缺陷竟然是特效化妆的功劳。
饰演奥吉的小演员雅各布每天开工前都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面部特效化妆,这位曾经在《房间》之中有着出色演出的小男孩,在这部电影中同样大放异彩,在特效化妆的帮助下,将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内心演绎得极其真实可信。特别是他的童稚与真诚真的是感染了观众,演技惊人。电影之中有非常多关于奥吉充满童心式的想象与浪漫部分,他十分热爱《星球大战》、外层空间探险、科学和万圣节。而电影中奥吉戴的宇航员头盔,既象征了他保护内心的渴望,又蕴藏了他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片中还不时出现《星球大战》中的楚巴卡,充满童趣奇幻色彩。
作为一部以身体缺陷为主角进行叙事的电影,电影中最难为可贵的就是导演对叙事视角的把握。咱们之前看过的大部分同类型、同题材的电影,基本把叙事都集中在身体患有缺陷的主人公身上,来表现他的悲惨经历,以此换取观众的同情,整个故事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人公为核心,其他人都沦为他的陪衬。然而,在《奇迹男孩》之中,导演不仅从小男孩的视角写他遭遇的歧视,以及如何面对解决这个问题,还从小男孩的姐姐及同学的视角出发,写他们在面对主人公时,内心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从这个叙事视角可以看出,《奇迹男孩》表现出了对每个人的'尊重,无论你是身体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视角非常客观。
比如,电影之中父母将太多的关爱都放在奥吉身上,而忽视了对姐姐的照顾。所以,有一个视角便从姐姐出发,描写她在面对弟弟时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波澜。有对父母的埋怨,有对弟弟的嫉妒,这都是特别真实客观的,这种视角的呈现,也让观众认识到更多关于爱的表达。其实,导演在电影之中并没有将奥吉当成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来表现,导演更多的是展现一个孩子在面对困境磨难时候的反应与表现。
作为一部融合了家庭、励志元素的电影,《奇迹男孩》在情感的处理方式上并没有走进刻意煽情的窠臼,而是相对含蓄内敛,用一种喜剧温馨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一种善良、勇敢与温暖。观众看到片中的小奥吉,眼里也不仅仅是同情,而是充满了爱意与温暖。《奇迹男孩》靠着温情细腻的故事与演员们扎实的表演,在这个冬天温暖了观众的心,也赚取了观众的漫长热泪与欢笑,真是一部非常适合的合家欢影片。
《奇迹男孩》观后感7
《奇迹男孩》是个励志温情暖心的故事,那人性所散发出来的光辉笼罩着观者的心。而片中传递的关于父爱与母爱关于亲情之爱,更是让人久久回味着。
尽管奥吉在片中展示在我们面前是丑的,但是这个丑还是能让人直视的。因为这已经是动过27次手术后了的结果。
在生下来时,那个让片中的爸爸惊吓的摄像机掉落,让医生护士们惊愕的又是怎么样的脸孔,那是我们无法想像到的。
但是夫妻俩并没有埋怨指责推诿,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没有弃子而逃。这又是何等的伟大,伟大也就是从这危难体现出来,这才是最高尚最珍贵的父爱与母爱,在我们眼里看到了升华了的父爱与母爱。
怀孕中的女人,在孕期中,或给孩子听莫扎特等音乐的或听古诗词的或听英语的……都希望呱呱落地的孩子是聪明,甚至是天才。但是真正生孩子的那刻,当阵痛袭来时,内心最强烈的愿望,就是第一眼看到的是个健康完美无缺的孩子。
生活中,就是生下个兔唇的或六根指头的孩子,而让夫妻反目成仇的例子,不计其数。而对于生下像奥吉那奇丑无比,身体器官不健全的孩子,那生下个兔唇或六根指头的就算是小瑕疵了。而生下奥吉这样的孩子的父母,他们更是需要何等强大的心理抗压力呀!光光周围那些唾沫眼神都能把人淹死杀死。
片中的妈妈是著名影星朱莉娅·罗伯茨演的,这位演员比起之前是老多了,但是正因为她的老了,才显得这片子更真实。那是岁月刻在她脸上的痕迹,那每条皱纹是孩子一次次手术后,妈妈的痛心的印记。对于这样的孩子是需要度过多少个心力交瘁的不眠之夜来陪伴。这是生下健康的孩子的父母无法体会的艰辛与艰难。当我们在观看时,心里感叹拥有健康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感谢生活,感谢上天赐给了我们的幸福。
先不管奥吉要做27次的手术所需要花费的.大量的钱,片中也没交待给我们那么详细。光是奥吉从小到大的27次的手术,还能让他的爸爸妈妈这么恩爱与团结,时不时还互相调侃着,言语的幽默,面对孩子的坚强乐观。并同时教育出一个同样爱心善良的大女儿,并培养出心灵健康的奥吉,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如果说要学习家庭教育最成功的典范,片中奥吉父母才是学习的典范。因为这是一部人性熠熠生辉的影片,性格上具有的善良爱心,品格上具有的乐观坚毅,行动上具有的帮助合作等等,片中传递的能量感动温暖着我们。
那些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真不是嘴上说说讲上几天几夜的一番大道理,或几次行动就可以的事。面对健康的孩子这些做起来也不难。对于奥吉这样的孩子,没有具备伟大素质的父母,是做不到的。也光有爱心善良是不够的,虽然伟大是要有爱心善良做基石,但更需要包括心商、德商、情商、逆商等等综合因素合成才能做到如此伟大。在一个伟大的家庭里才有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奇迹男孩。
伟大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一个人的伟大已经够让我们赞叹,而一家人的伟大更让我们惊叹感叹,而这样的伟大并还带动着周围的人们。因为这部片子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而让我们一次次走进影院,并被温暖感动激励鼓舞着,就是那些伟大的人们,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伟大!什么才是真正的奇迹!
《奇迹男孩》观后感8
很幸运地遇见了这样一家,久久不能忘怀这个四口之家里的最后被身边所有人接受的面部残疾男孩奥吉、善解人意并变得勇敢的姐姐维娅、充满智慧主见的母亲和可爱有担当的父亲。以至于在观影后,仍然有一种温暖惬意的感觉蔓延在影片结束之外,好像雨后的天空突然出来一束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地上。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式家庭喜剧电影。很多年前,一个叫奥吉的小男孩降临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不幸的是,奥吉患有天生面部残疾,但他的家庭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为筹备了多达三十次的面部手术,母亲伊莎贝尔舍弃了即将完成的学业和事业,全身心地照顾他,成为奥吉在五年级以前的全职教师;姐姐维娅自小就学会照顾奥吉,懂得为家庭分担,不让父母担心,却有点小自卑、小胆怯;父亲内特支持妻子的任何决定,并在孩子的成长时期做到不缺位,陪奥吉玩《我的世界》电子游戏,睡前安慰失落的维娅。喜欢戴着太空头盔的奥吉因母亲的一个决定,被送进了公立学校上学,在学校里接受着他所必需面对的成长历练,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杰克,上了第一堂人人都头疼的科学课,体会到了受周围的人冷漠和被亲密的伙伴背叛的滋味,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打架,但幸好在朋友和家人的陪伴引导下,奥吉渐渐地不再依赖他的太空头盔,渐渐地向陌生人展露自己,最终,他收到了周围所有人的尊重和友善,他活成了一个奇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普通孩子。
很多人都在问“你认为影片中,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我觉得影片中打动我的地方很多,第一个是在奥吉刚刚上学那会被同龄人欺负,奥吉自卑地认为自己丑时,妈妈会说“你不丑,正因为我是你妈妈,对你的看法才最重要,因为妈妈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同样的时候,妈妈还会拿自己脸上的皱纹打趣地安慰奥吉说,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印记,像她脸上的皱纹循着奥吉的成长每一个阶段一个个留下,形成重要印记;第二个场景是奥吉在万圣节友情上受伤时,姐姐维娅与妈妈难得的促膝长谈因此被打断,但是维娅作为一个姐姐,勇敢地推了自己的`弟弟一把,陪他过了一个开心的万圣节,原来最难过的时候,一直都有家人陪伴在身边。第三个场景是关于杰克得知奥吉冷落的真相后,与朱利安冲动地打了一架,但后来校长不但没有开除他,而且让他顺利地获得了年度的奖学金。老师曾在上课前分享了一句臧言“当你必须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关于善良和正确的事情,杰克选择了守卫友情,做了一件善良的错误的事。
画面跳转到奥吉的最后一段独白“请善良点,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容易”,奥吉和他的好朋友一样,同样地选择了善良,在影片中所有人又何尝不是呢?奥吉的家人善良地珍视他,奥吉的校长不在乎他的外貌地收下他,奥吉的朋友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他,奥吉是个被善良包围的幸福小孩,注定的,周围的善良给予了他反抗这个世界不满的力量,成为一个善良又不卑不亢的孩子。反观我们的社会,发生的很多信任危机和家庭矛盾,其实都是源自我们的不够包容和善良,为什么一个残疾的孩子可以做到,我们却不能呢?所以,请善良点,对所有遇见的人,尤其是身边亲密的家人朋友,愿我们都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都可以被善良包围。
《奇迹男孩》观后感9
温情满满、触动人心的一部家庭剧情片《奇迹男孩》可谓是无可挑剔,唯独在片名翻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英文名Wonder一词极为简练却又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小男主角的乐观与顽强固然是一种奇迹,但奇迹的深刻内涵却绝不仅仅止步于此:生命、际遇、人性、亲情、友情……心之所感皆为奇迹。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天生脸部畸形的十岁小男孩奥吉与外界相接触、相对抗、相融合的温情故事。这种关于友谊、尊重与爱的题材向来经典而广泛,但也因此容易造成新鲜感的匮乏。不过对于《奇迹男孩》而言,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即使你在观看电影之前就已经知晓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些暖心动人的情景与台词还是会猝不及防地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爱的体系中,永远不该存在次等的概念。
关于面部畸形者的影视作品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比如在1980年的大卫·林奇导演的《象人》,就通过一个脸部酷似大象的面部畸形患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一面。在当时扭曲阴暗的社会里,活着对于象人来说仿佛是一种诅咒,他在火车站的角落高声疾呼着:我不是动物,我是个人啊!可就是没有办法得到公平的对待。普通人唾手可得的尊严,竟成了他一生追逐的奢侈,成为虚空的捕风。
相比之下,《奇迹男孩》的影片基调显然是相当活泼明快的,无论是在配乐还是在场景上都时时呈现出一种踊跃的色调。然而这种残酷与不公平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奥吉从小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在小学五年级时,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踏出家门,进入一所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小学上学,这对于奥吉而言,俨然一个再社会化的艰难过程:他必须摒弃掉在此之前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人格与习惯,学习如何融入集体环境之中。这对于平常孩子而言尚且困难,对于始终“受人瞩目”的小奥吉来说,实在是叹为观止的难。
潮水一般连绵不断的不适感,从四面八方的向小奥吉涌来:同学看他,嘲笑他,有意无意地排斥他。每一天都要重复上演的相同梦魇。这难道是其他孩子与生俱来的恶吗?或许不是,但或许是。孩子的表达方式直来直往,纯粹清白,但也会像一柄锋利的匕首一样伤人。
其他的小朋友肆无忌惮地嘲笑奥吉,其实是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不一样,并且这种差异是无法忽略的,因此对他们而言也是难以忍受的。这种划清界限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又如此普遍,奥吉像一个在操场上逆着人群奔跑的孩子,受到没有来由的指摘——即使他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消极干扰。不能对不同报以相同的'尊重,这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不自知的恶。
《奇迹男孩》中的小奥吉是幸运的,他有一对相当富有智慧与慈悲的父母,有完全接纳的的交心小伙伴,有一往无前的温柔与坚强引领他前行,但这样的早熟与坚强却总是带着一点儿心酸。但愿每一个不一样的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能够始终被无次等的爱拥抱关怀,而不是被迫在世间摸爬滚打一场之后,早早就习得了与年龄不相衬的懂事与坚强。
有的人生来就与众不同,温情的让人想哭。
《奇迹男孩》观后感10
自古有“未生人先生命”一说,是说人的五官相貌,对一个人的一生一定是有巨大影响的。电影《奇迹男孩》就用一个特别的故事证明了与这句古语相悖的理论,那就是“长相不一定决定命运。”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幸运的是,电影《奇迹男孩》中的小男孩奥吉就生长在一个高素质的家庭中。奥吉的妈妈伊莎贝尔虽然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但其实也是为了照顾奥吉,即便是家庭主妇的她,也从未放弃梦想,一心想要写完自己的论文;奥吉的爸爸虽然看似一个“妻管严”,但是在教育孩子和对待子女的这件事上绝不含糊,他会教育子女们如何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大过于一个成功的人;奥吉的姐姐Via,让我想到孩童时候的自己,本来是好好的三口之家,父母却突然给我生了一个弟弟,这让我措手不及的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父母对我的照顾和爱,更多的时候我像Via一样常常感觉到父母的偏心,但是因为弟弟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更多内心中小小不公平的心态也被压在了心底。
奥吉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四口之家。从小因为扭曲的面部奥吉没有去上学,名副其实的奥吉的父母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这对儿女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奥吉的妈妈,会经常陪伴奥吉聊天,她担心奥吉走不出自己心中的阴影,她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的,当奥吉抱怨自己的脸太丑了,只想带着宇航员头盔的时候,奥吉的妈妈耐心的给他讲述,他脸上的伤疤是因为他做过太多次手术形成的,妈妈脸上的皱纹是因为事情太多太操劳所留下的,妈妈说这两种痕迹都是证明着他们走过的路。聪明的奥吉似乎听懂了,也接纳了妈妈这种说法。奥吉妈妈的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积极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即便作为妈妈的心理有太多的委屈,也都在时刻向孩子传递出一种正向的能量,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能量,其实会成为弱小孩子内心里最强大的力量。
也因此会看到奥吉去上学之后,即便受到了委屈、遭遇了排挤,他到最后都没有退缩,而是成为了小小年纪的孩子中心灵最为强大的一个,这与他父母和姐姐给予他的家庭教育和温暖是分不开的。
再说到奥吉的姐姐,她也是好的家庭教育中长成的孩子,其实与奥吉一样,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同等的,因为都归属于一个家中的潜移默化,只不过因为奥吉先天性身体不好,所以可能得到父母偏爱多一些,但是父母对于女儿Via的爱绝对是不比对奥吉少的。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妈妈会突然觉得忽略了Via,所以想要陪伴女儿一整天就为了母女俩可以聊聊天。感触最深刻的就是妈妈愿意陪伴女儿窝在沙发上,还说不开心的时候就一直吃棒棒糖之类的,这种放弃了大人的角色,而用更加平等的态度来与孩子相处的状态是目前大部分父母都很难做到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就是父母,却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朋友。
很多观众看到这部《奇迹男孩》的时候都觉得催泪暖心,其实不仅仅如此,这部作品更大的意义是,它是具有家庭教育蓝本效应的一部作品,因为大多数片中的情节故事都很易懂,所以更加适合中国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观看,这比家庭教育书本上的纸上谈兵要好得多。
《奇迹男孩》观后感11
小男主奥吉走到学校门口,因为面部畸形害怕被同学嘲笑,姐姐走到他身边轻轻在耳边告诉他:“他们要看就让它们看吧,你无法融入他们,因为你天生就脱颖而出。”特别喜欢电影《奇迹男孩》流露出来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没有过多矫情,而是让主人公用于面对现实,并且与其抗争。
电影《奇迹男孩》改编自全球畅销小说《奇迹》,与那些注重特效、大场面的好莱坞电影不同,《奇迹男孩》则表现出了难得的朴实,讲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进入普通学校,并重拾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当然,后者中也有特效,只不过是主人公奥吉的脸部特效化妆。最好的特效是让观众看不到特效,很明显,在《奇迹男孩》中,如果观众没有提前了解影片信息,很难想象那逼真的面部缺陷竟然是特效化妆的功劳。
饰演奥吉的小演员雅各布每天开工前都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面部特效化妆,这位曾经在《房间》中有着出色演出的小男孩,在这部电影中同样大放异彩,在特效化妆的帮助下,将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内心演绎得极其真实可信。特别是他的童稚与真诚真的是感染了观众,演技惊人。电影中有很多关于奥吉充满童心式的想象与浪漫部分,他十分热爱《星球大战》、外层空间探险、科学和万圣节。而电影中奥吉戴的宇航员头盔,既象征了他保护内心的渴望,又蕴藏了他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片中还不时出现《星球大战》中的楚巴卡,充满童趣奇幻色彩。
作为一部以身体缺陷为主角进行叙事的电影,电影中最难为可贵的就是导演对叙事视角的把握。我们之前看过的大部分同类型、同题材的电影,基本把叙事都集中在身体患有缺陷的主人公身上,来表现他的悲惨经历,以此换取观众的同情,整个故事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人公为核心,其他人都沦为他的陪衬。然而,在《奇迹男孩》中,导演不仅从小男孩的视角写他遭遇的歧视,以及如何面对解决这个问题,还从小男孩的姐姐及同学的视角出发,写他们在面对主人公时,内心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从这个叙事视角可以看出,《奇迹男孩》表现出了对每个人的尊重,无论你是身体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视角很客观。
比如,电影中父母将太多的'关爱都放在奥吉身上,而忽视了对姐姐的照顾。所以,有一个视角便从姐姐出发,描写她在面对弟弟时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波澜。有对父母的埋怨,有对弟弟的嫉妒,这都是特别真实客观的,这种视角的呈现,也让观众认识到更多关于爱的表达。其实,导演在电影中并没有将奥吉当成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来表现,导演更多的是展现一个孩子在面对困境磨难时候的反应与表现。
作为一部融合了家庭、励志元素的电影,《奇迹男孩》在情感的处理方式上并没有走进刻意煽情的窠臼,而是相对含蓄内敛,用一种喜剧温馨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一种善良、勇敢与温暖。观众看到片中的小奥吉,眼里也不仅仅是同情,而是充满了爱意与温暖。《奇迹男孩》靠着温情细腻的故事与演员们扎实的表演,在这个冬天温暖了观众的心,也赚取了观众的漫长热泪与欢笑,真是一部非常适合的合家欢影片
《奇迹男孩》观后感12
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与生活苦战。
观看《奇迹男孩》后,有许多的观后感。
天生脸部畸形的奥吉,在幼儿时期和五年级前出门都是戴头盔外出,在家请家教学习。直到五年级奥吉的妈妈送奥吉去学校。小小的年纪需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故意欺凌,真的需要特别大的心里承受能力。
在这部电影里面让我注意到的是奥吉的家庭,奥吉的爸爸妈妈还有奥吉的姐姐。
个人认为,奥吉的善良和勇敢,都是来自于她家人的爱与鼓励。奥吉第一天从学校回来很难受,但是在他的家庭氛围之下,家人不断的关心和鼓励,让奥吉勇敢的面对。
更让我注意到的是奥吉的姐姐,她很爱自己的弟弟奥吉,但是也许因为弟弟的特殊生理原因,导致爸爸妈妈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弟弟奥吉身上,姐姐维亚几乎被忽略。她很多时候很难过,但同时她又很爱自己的弟弟,所以她在渴望被妈妈关心的同时却又那么的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
她明明很难过,却当做没有什么。还好妈妈在万圣节前夜发现了她的异常,约好第二天在家陪同她,她那开心而又满足的笑容,让我想哭。
没有经历过同样事情的人是无法理解那种感受,就只是希望自己父母记得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也需要被关心,其实她要的很简单,可能就只是简短的一个问候就好。
后期姐姐维亚已经习惯了没有父母的关心的生活,但是这个时候妈妈突然想要了解和观看姐姐的'话剧,姐姐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妈妈同时也觉得姐姐这样生气也莫名其妙。其实在我看来,只是姐姐已经慢慢放弃了被关注,并且也已经习惯了这样和她们的相处方式而已。但是她是否不再渴望被关注?其实也不是,只是她也是需要时间,就像她并不是突然放弃了被关注,而是时间积累形成的。那她也需要时间慢慢开始接受重新被关注。
我没有看过小说,无法看出姐姐维亚的心理活动,但是我在想,她其实也是害怕的,应该是害怕偶尔的关注,然后只是瞬间变消失,因为那样会更加的难受。
奥吉的一位同学朱利安,从见到奥吉开始就不断的找机会欺负奥吉,奥吉不以理会,但是最后他却越来越过分。而在开始同时不喜欢奥吉的几位同学慢慢的喜欢和奥吉玩,唯有朱利安在最后还在找奥吉的麻烦。在科学实验比赛结束后,朱利安不满奥吉得奖,不但将得奖合照P成他自己的照片,还在照片后面写着让奥吉去死的文字,还不断的在奥吉的书桌,储物柜上面放一些恶言恶语的纸条。
这些行为让人搞不明白,为什么朱利安会这么不喜欢奥吉?后来校长找到了朱利安的父母到办公室谈话的内容,才让人理解朱利安的所有行为。
孩子在反映着父母的所有行为,朱利安他也许并不厌恶奥吉,但是由于朱利安的父母厌恶奥吉,并不断的给朱利安示范如何与厌恶的人相处。所以才有了朱利安所有行为的解释。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家庭氛围是形成性格的重要原因。
奥吉的勇敢是延于他父母的关爱和鼓励,还有家庭氛围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相反的朱利安也是。
剧中一句谏言我也很喜欢:如果需要真正的了解他们,只需要,用心去看。无论是任何事物也是如此。
《奇迹男孩》观后感13
温情满满、触动人心的家庭剧情片《奇迹男孩》可谓是无可挑剔,唯独在片名翻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英文名Wonder一词极为简练却又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小男主角的乐观与顽强固然是一种奇迹,但奇迹的深刻内涵却绝不仅仅止步于此:生命、际遇、人性、亲情、友情……心之所感皆为奇迹。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天生脸部畸形的十岁小男孩奥吉与外界相接触、相对抗、相融合的温情故事。这种关于友谊、尊重与爱的题材向来经典而广泛,但也因此容易造成新鲜感的匮乏。不过对于《奇迹男孩》而言,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即使你在观看电影之前就已经知晓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些暖心动人的情景与台词还是会猝不及防地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爱的体系中,永远不该存在次等的概念。
关于面部畸形者的影视作品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比如1980年的大卫·林奇导演的《象人》,就通过一个脸部酷似大象的面部畸形患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一面。在当时扭曲阴暗的社会里,活着对于象人来说仿佛是一种诅咒,他在火车站的角落高声疾呼着:我不是动物,我是个人啊!可就是没有办法得到公平的对待。普通人唾手可得的尊严,竟成了他一生追逐的奢侈,成为虚空的捕风。
相比之下,《奇迹男孩》的影片基调显然是相当活泼明快的,无论是在配乐还是在场景上都时时呈现出一种踊跃的色调。然而这种残酷与不公平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奥吉从小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在小学五年级时,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踏出家门,进入一所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小学上学,这对于奥吉而言,俨然一个再社会化的艰难过程:他必须摒弃掉在此之前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人格与习惯,学习如何融入集体环境之中。这对于平常孩子而言尚且困难,对于始终“受人瞩目”的小奥吉来说,实在是叹为观止的难。
潮水一般连绵不断的不适感,从四面八方向小奥吉涌来:同学看他,嘲笑他,有意无意地排斥他。这是每一天都要重复上演的相同梦魇。这是其他孩子与生俱来的恶吗?或许不是,但或许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直来直往,纯粹清白,但也会像一柄锋利的匕首一样伤人。
其他的小朋友肆无忌惮地嘲笑奥吉,其实是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不一样,并且这种差异是无法忽略的,因此对他们而言也是难以忍受的。这种划清界限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又如此普遍,奥吉像一个在操场上逆着人群奔跑的孩子,受到没有来由的指摘——即使他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消极干扰。不能对不同报以相同的尊重,这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不自知的恶。
《奇迹男孩》中的小奥吉是幸运的,他有一对相当富有智慧与慈悲的父母,有完全接纳的的交心小伙伴,有一往无前的温柔与坚强引领他前行,但这样的早熟与坚强却总是带着一点儿心酸。但愿每一个不一样的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能够始终被无次等的爱拥抱关怀,而不是被迫在世间摸爬滚打一场之后,早早就习得了与年龄不相衬的懂事与坚强。
有的人生来就与众不同,温情的让人想哭。
【《奇迹男孩》观后感】相关文章:
奇迹男孩的观后感11-08
《奇迹男孩》观后感06-06
奇迹男孩观后感08-24
《奇迹男孩》 观后感11-07
《奇迹男孩》的观后感11-09
《奇迹男孩》观后感06-13
奇迹男孩观后感【推荐】12-04
奇迹男孩观后感【热门】12-05
【荐】《奇迹男孩》观后感11-27
奇迹男孩观后感【精】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