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观后感(汇编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洋天堂》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洋天堂》观后感1
下午和妈妈一起去百合影城看了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影片海洋天国。故事的内容虽简朴但动人至深,讲了因身患绝症而只能活三四个月的爸爸王心诚如安在剩下的日子里教给得了孤傲症的儿子王大福根基糊口才气才气纵横的事情。影片收场的画面是如许的,湛蓝色的大海上,爸爸和儿子坐在船舷边,爸爸用绳索把本身和儿子的双脚捆在一起,然后拉着儿子的手一起沉向海洋的最深处那边或许是他们父子的天国。为甚么狠心的父亲要用这类体例来结束本身和儿子的生命呢?
王大福两岁的时候被查出来是个智障儿,他的妈妈没法接管这个残暴的究竟,便分开了这父子俩,今后爸爸一小我含辛茹苦地扶养儿子生长。爸爸是海洋馆的水电工,因为儿子没有任何的糊口自理才气才气纵横,比如脱衣服、过马路、开门如许在我们凡人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儿子也没法搞定。爸爸只好每日下班的时候带着他在本身身边,或许是上天的眷顾,王大福就像海里的一条鱼一样善于泅水。本来糊口的磨难对这对父子已经很不公了,可屋漏又逢连阴雨,在儿子21岁的时候爸爸被查出已到了肝癌早期,想想此时的王心诚会是多么的切齿痛恨,他本身走了不妨,可留下不幸的孤傲症儿子该如何办呢?只需他是儿子在这个天下上独一的亲人,退一万步说即便有美意的柴姨情愿收留XX大福,并对大福好,可王心诚又如何忍心让大福成为她的承担呢?以是便呈现了影片收场父子俩跳海的那一幕。
或许就如王心诚所说大福是个好孩子,连阎王爷都不忍心收留他,无助的王心诚只需痛下决计教儿子一些最简朴的糊口自理才气才气纵横、以此来为儿子今后的人活路斥地一条通道、也为给儿子寻觅一个比较分身的归宿,那样他就是走了也会瞑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况要教的这小我是本身智障的儿子,不可思议难度有多大呀。王心诚从最简朴的烧开水、打鸡蛋、过马路、高低公交车、拿钥匙开门、脱衣服教起,倾泻了本身对儿子的拳拳爱心和百倍的.耐烦,教给21岁的儿子将来能单独保存的才气才气纵横,这此中的艰苦让人打动、让人汗颜。此中有一个情节是爸爸教儿子如安在公交车到站时对乘务员说我下两个字,爸爸戴上帽子扮成乘务员,一遍遍耐烦的给儿子反复着下车的站台名,可儿子却如何也学不会,一遍一遍又一遍、简朴的两个字在爸爸诲人不倦的教诲下儿子终究会说我下两个字了。
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富丽的说话对白,没有一句表达父爱子的台词说出来,可我们却能感受到爸爸对儿子的爱之深、之切。爸爸为了在本身归天以后使儿子不那么孤傲,固然他也晓得儿子是没有正凡人的豪感情触感染的,但他还是忍着病痛的折磨给本身做了一个大大的海龟壳绑在背上陪儿子在海里游来游去,他要让只会泅水的天赋儿子晓得本身就是阿谁永久陪在他身边游来游去的大海龟,儿子是永久不会孤孤傲单一小我的。这就是父爱,通俗深厚的父爱、含蓄的父爱、俭朴的父爱,忘我的父爱,父爱无声。
《海洋天堂》观后感2
这是第三次看《海洋天堂》,每一次看它,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动和震撼。尤其是当自己对自闭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看回《海洋天堂》,被影片中王心诚那沉甸甸的父爱所感动,为大福慢慢地学会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感到高兴。
得知自己患了晚期肝癌之后,父亲王心诚不放心把儿子独自留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想带儿子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但最后却失败了。于是他开始拼命寻找在自己去世后能够照顾大福的家,还拼命教大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然而,大福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孩子是很难沟通的,他无法与人或情境建立良好的关系,像是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他还具有社会沟通和社会互动的缺陷。所以,父亲每教大福学一种生活能力时,都要费很大的劲。影片中有一次父亲要教大福学会坐公交车,但是大福听到售票员报站后却没有回应。于是,父亲就在家里模拟坐车的情景教他:“上东路到了,有没有人下车啊?前门有没有?后门有没有?……”一遍又一遍地教,极具耐心,可是大福还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仿佛这一切都是与自己无关。最后,无奈的父亲只好狠下心地扳着大福的头,对着他的眼睛说:“别人不看着你,也是在问你呢!”最后的最后,大福响亮地回应:“我下!”了。那一刻,父亲舒心地笑了,大福也笑了。看着电影的我更是由衷地为大福高兴,为父亲的努力感到欣慰。那一瞬间,大福能响亮地回应“我下”,我看到了大福在进步,在父亲的身上看到我们特教老师应具备的五心:“关心、爱心、耐心、用心和信心”。
自闭症的孩子还经常表现出单一的重复行为,缺乏自发性的活动,维持活动的同一性,十分固执。还记得,在第一次看《海洋天堂》的时候,我就很郁闷为什么大福老是不听父亲的话,把放在沙发的狗狗又摆好在电视机上。慢慢地,随着对特教知识的深入了解,我懂了:这样的固执行为是大福对自己情感的释放和保护。他只能通过把这些物品摆回到最初放的位置上来暂时逃离掉内心的恐慌和得到暂时的安全感,所以即使父亲说了狗狗不该放在电视机上,并把那东西摆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大福最后还是会把狗狗放回原位。然而在父亲离去后,大福看到电视机上的狗,却把狗按照父亲的方式摆到了沙发上,并没有坚持放在电视机上。所以我觉得大福的世界很单纯、很简单,只要得到充足的爱和足够的安全感,他的.变化是很明显的。这无疑也在提醒着我:身为一名特教教师,心中一定要对他们有满满地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不安全的墙。
印象最深的是贯彻在整个影片的一句话“大福乖,大福真乖”。面对孩子“笨笨的”行为,父亲没有严厉地责骂,而是温馨地赞美和引导。我们都知道,人总是喜欢被赞美的。父亲的赞美对大福来说就是一种正强化,是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有安全感地向前走。
自闭症的孩子,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有父母、孩子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自闭症的孩子都可以像大福一样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地好好度过生命的每一天,成为一颗发光发亮的星星!
《海洋天堂》观后感3
随着一部叫做《海洋天堂》电影的热映,孤独症,一个以前陌生的词语不期而至。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外表和其他小孩一样,但他们与外界没有交流。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这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在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中,人类一向找不到导致疾病的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患病的孩子仿佛都经过上天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的纯洁、漂亮,但是他们却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而且其中80%的患者智力低下,生活无法自理。当一个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孤独症,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痛苦的开始。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入学和就业,都有着一道高高的门坎。
影片《海洋天堂》就是讲述了一个父亲倾尽所有,一生守护孤独症儿子的感人故事。
在影片的开头,汪洋无际的大海,一叶扁舟飘荡,爸爸和儿子坐在船边,儿子傻傻的笑着,望着。而父亲却用一根绳子,把他们捆紧,然后一齐跳入海洋。我一向以为这是影片最后的结局,父亲会用这样的方式和儿子一齐,将海洋作为他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一个肝癌晚期父亲绝望而无奈的选取,一个伟大父亲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然而他却没有成功,父子回家,父亲利用他只剩几个月生命,为妥善安置儿子而奔波努力。
大福的老校长,康复中心的老师,开杂货店的柴嫂,海洋馆的唐总,老王的医生,扮小丑的姑娘玲玲……正是众多的好人支撑起孤独症孩子大福的天空。尤其父亲在死之前,不断告诉儿子:“爸爸是海龟,大海龟,会游泳的'海龟。”果然,在父亲走了之后,儿子畅游在海洋馆的水池里,偎依着那只海龟,脸上没有悲伤,仿佛父亲真的就变成了那只海龟。
电影中的大福,有开心的微笑,有无助的叫喊,有愤怒的抽搐,有委屈的泪水……有着普通孩子一样的情感,可怜的是他却不明白如何去表达。大家的努力让大福那扇自闭的心扉慢慢开启:大福会把放在电视机上的狗放到沙发上,会自我煮蛋,会把长袖、短袖分开装在不一样的抽屉里,会自我坐公车,会认真的拖地。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忙,如果大福天天应对的是嘲讽和歧视,他的心只会越闭越紧,只会更加逃避世界。因为孤独,因为被孤独,所以更孤独。
电影是完美的。现实中当孩子在安静的场所发出一声怪叫,当孩子挪动了不该挪动的东西,遭受白眼、训斥便是经常的了。眼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他同学的父亲说:“叔叔,我们班里都嘲笑他,都不和他玩……听着这样的话,不明白孩子的心灵遭受了怎样的伤害,而父亲,只能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和孩子默默地共同承受。
老吾老,幼吾幼,大爱无疆,高山景行。让我们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哪怕一个善意的鼓励,一个宽容的微笑。
《海洋天堂》观后感4
《海洋天堂》宣传已久,李连杰转型做言情片,与文章搭档上演了一场人间真爱,重复爱。李连杰的很多动作片我很欣赏,只是转型我却不太看好,所以这部电影上映很久也没有勾起我欣赏的欲望。昨晚CCTV6再度上演此片,无聊之际,慢慢观赏吧。影片节奏舒缓,叙事平淡、稍显琐碎,初起,没有波澜。
镜头一:父亲【王心诚李连杰饰】领着自己患孤独症的儿子【大福文章饰】跃身大海。这不是海边冲浪,而是罹患绝症的父亲想领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走向“天堂”。【这一幕情境分析完全是在影片的展开环节逐步得到的】怎奈生性识水的儿子如鱼得水,没有走向父亲预想的天堂,而是走进了人间“乐园”。由此才展开了本片故事的叙述。大福天生缺陷(孤独症),母亲难以面对残酷现实,投水自杀(后期在王心诚的讲述中得知,母亲深谙水性,生死未卜,这留下了诸多猜想。)王心诚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倒也简单、快乐,怎料祸不单行,王心诚患了癌症,只有4个月的生存时间,此时,对儿子生存下去的担忧完全掠夺了他对死亡的恐惧。
接下来就是王心诚不断的联系各种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大福,但都已种种理由遭到拒绝,最后在大福最初的恢复中心得到了接收,但对于大福的不适反映,王心诚只好与大福住在一起。在此期间,王心诚为了儿子今后的生存,竭尽所能的交给儿子生存的技能:煮鸡蛋、自己开锁、在海洋馆打扫卫生,这些简单的技能对于常人只是举手投足间即可完成的,而对于大福却需要反复的、不断的练习。临终前,为让大福摆脱对自己的依恋,王心诚在工作的海洋馆找到了灵感,模仿大海龟领着小海龟在水中畅游。为此他专门制作了海龟壳道具,穿在身上,领着儿子在海洋馆的游泳池中玩耍,在此期间,王心诚险些因为自己在水中病发而遭受意外。
他就是要儿子记住“海龟”就是终日陪伴自己的'父亲。结尾镜头:大福与一只大海龟在水中畅游,脸上洋溢着幸福。至此,心头一凛,影片中那些琐碎的小事顷刻涌上心头,每一幕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尤其父亲化身海龟的情境让人肝肠寸断,而那些琐碎中的反复成为了真爱驻留的永恒意象。导演讲述故事的超强能力在此尽显。“海洋”、“天堂”,主题在此顿时开朗,而影片所呈现出的各种意象也为主题服务做着无声的铺垫,先是以海开篇(父子在海边)—中间有玲玲给大福讲述自己奶奶在“天堂”看着自己—大福的母亲死于大海—更多的镜头则指向“海洋馆”,在海洋馆中畅游的大福。
父亲就是要在临终前为儿子创造一个“海洋天堂”,他尽自己所能的为儿子在海洋馆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尽管他对其后的各种变数没有把握,但是这是他在有生之年为儿子所能做的最大限度了。人间有真爱,真爱无声,很多“施爱”的场景都是琐碎的,不为人关注的,而真正能震撼我们心灵、使我们涕泪横流却是这些场景的再造和静赏。感谢导演独到的慧眼,感谢导演平静的叙述,更感谢导演直击心灵的锐利,他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才是我们感动的源泉,而“重复爱”是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
《海洋天堂》观后感5
《海洋天堂》是李连杰唯一的一部剧情片吧,颇让人好奇和期待,影片聚焦一个普通的自闭症家庭,李连杰饰演的父亲王心诚与文章饰演的22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大福相依为命。当王心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只剩几个月生命时,如何安置儿子便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我知道李连杰从小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父爱对小时候的他来说是陌生的。但李连杰在这部戏中的表演非常深沉内敛,这可能也与他现在也成了父亲有关,这种内心活动的表现我觉得已经比他得奖的《头名状》进步多了。王心诚作为一个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影片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社会命题:得了自闭症的孩子父母离开了该怎么办?影片的结尾给了我们一个理想化的处理,大福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自理活动,并且得到了照顾,当然这与父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为一个父亲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孩子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归宿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就象看了《唐山大地震》每一个做母亲的人都会受不了一样,每一个做父亲的人,在影片的'结尾看到王心诚为了减轻自己离开后儿子大福会适应不了的痛苦时,把自己扮成海龟“爸爸是海龟呀”,都会从内心中涌动起一种酸楚的感觉,眼睛禁不住会湿润。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
我们把一个孩子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会离开她,留下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个过程大家都会经历,影片中由于王心诚得了绝症,只是把这个过程缩短了,而且由于孩子患有自闭症,使一个父亲的责任变得更加的沉重。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难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辛酸细碎都在细节中呈现。没有生活的底蕴怎么能拿捏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当李连杰穿着一身工装跟老板商量:“我想请两天假……”眼神闪烁着对柴姨说:“大福对谁都是个负担,我是他爸,赶上了,没办法”,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艰辛,老百姓真不容易!李连杰从大陆香港发展到好莱坞,但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样的角色内涵,那些没有以普通人身份在大陆生活过的人能体验得到么?
不为人父母,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付出的感情就体会不深。影片中每一处父亲教育孩子的细节都感人至深,虽然很普通。要知道,生命留给父亲王心诚的时间已经不多,可以说就是在倒计时了,作为父亲他多么希望孩子离开自己能够独立的生活呀,他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他教大福的每一件事都充满耐心并循循善诱,教他摆放自己的衣物,认识纸币,煮鸡蛋做早餐,自己脱衣服,在固定的地点上下车……也许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一个患有自闭症的人来说就需要极致的耐心。而这一切的背后,又蕴含着无比深厚的父爱。影片中传神演绎了当王心诚把大福送到福利院之后,回到家里的寂寞情形:把小狗又摆在了大福常放的地方,站在门框边以大福的姿势去望,以大福的姿势躺在床上……父子二人是分不开的。
这部影片让人毫无疑义的体验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不求任何回报的存在,使人更加深刻地思索生命的意义。同时,由于我的一个同学就是一名患有自闭症儿童的父亲,使我对这部片子的体验更加直接。世事艰难,让我们还是一路相互扶持共同走下去吧。
《海洋天堂》观后感6
随着一部叫做《海洋天堂》电影的热映,孤独症,一个曾经陌生的词语不期而至。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外表和其他小孩一样,但他们与外界没有交流。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这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在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找不到导致疾病的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患病的孩子仿佛都经过上天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的纯洁、漂亮,可是他们却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而且其中80%的'患者智力低下,生活无法自理。当一个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孤独症,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痛苦的开始。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入学和就业,都有着一道高高的门坎。
影片《海洋天堂》就是讲述了一个父亲倾尽所有,一生守护孤独症儿子的感人故事。
在影片的开头,汪洋无际的大海,一叶扁舟飘荡,爸爸和儿子坐在船边,儿子傻傻的笑着,望着。而父亲却用一根绳子,把他们捆紧,然后一起跳入海洋。我一直以为这是影片最后的结局,父亲会用这样的方式和儿子一起,将海洋作为他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一个肝癌晚期父亲绝望而无奈的选择,一个伟大父亲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然而他却没有成功,父子回家,父亲利用他只剩几个月生命,为妥善安置儿子而奔波努力。
大福的老校长,康复中心的老师,开杂货店的柴嫂,海洋馆的唐总,老王的医生,扮小丑的姑娘玲玲……正是众多的好人支撑起孤独症孩子大福的天空。尤其父亲在死之前,不断告诉儿子:“爸爸是海龟,大海龟,会游泳的海龟。”果然,在父亲走了之后,儿子畅游在海洋馆的水池里,偎依着那只海龟,脸上没有悲伤,仿佛父亲真的就变成了那只海龟。
电影中的大福,有开心的微笑,有无助的叫喊,有愤怒的抽搐,有委屈的泪水……有着普通孩子一样的情感,可怜的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大家的努力让大福那扇自闭的心扉慢慢开启:大福会把放在电视机上的狗放到沙发上,会自己煮蛋,会把长袖、短袖分开装在不同的抽屉里,会自己坐公车,会认真的拖地……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如果大福天天面对的是嘲讽和歧视,他的心只会越闭越紧,只会更加逃避世界。因为孤独,因为被孤独,所以更孤独。
电影是美好的。现实中当孩子在安静的场所发出一声怪叫,当孩子挪动了不该挪动的东西,遭受白眼、训斥便是经常的了。眼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他同学的父亲说:“叔叔,我们班里都嘲笑他,都不和他玩……听着这样的话,不知道孩子的心灵遭受了怎样的伤害,而父亲,只能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和孩子默默地共同承受。
老吾老,幼吾幼,大爱无疆,高山景行。让我们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哪怕一个善意的鼓励,一个宽容的微笑。
《海洋天堂》观后感7
上周看完了《海洋天堂》,感觉还不错,作为国产片,应该算是精品了,这部片子总体比较丰满,感情充沛;演员演技自然不用多说,李连杰和文章实在是很厉害,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忘记了他们明星的身份,只是单纯地记得一个叫王心诚,一个叫大福;画面感觉不错,很多大福在水下的画面会让我不自觉的联想到《碧海蓝天》(当然,还是后者拍的更美一些);音乐是久石让作的,仍然延续了他绵柔舒缓的作风。
美中不足仍旧是剪辑,画面切换不够自然,这貌似是中国所有非高成本电影的通病,至今没有看到过小成本国产电影在这方面做得特别成功的。
以上是粗评,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父爱这个话题我就省略了吧,毕竟感触不算特别深,写出来和别人的差别也不大。
我主要想谈谈玲玲与大福两个人在对方生命中的意义。
大福的爸爸曾对柴嫂说过:大福这样的情况对谁来说都是个负担,我是他爸,赶上了,没办法。由此看来,这份父爱被渲染的更实际了一些,原来父亲也嫌他是个负担,只是那份责任心让他坚持到了生命的终结。而其他人对大福的照顾更只是出于对大福爸爸的同情和友爱,与喜欢大福没有任何关系。
唯有玲玲不同,她主动接近大福,给他化妆、拍照、和他聊天、教他接电话……玲玲为什么会这样义无反顾地对大福好?她明明知道自己是杂技团的演员,哪里需要她她就要前去哪里,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洒下一份牵挂、播下一份情感?
因为她在他身上找到了信任。作为一个孤儿,我相信玲玲虽然台前是逗人欢笑的小丑,幕后必定是巨大的落寞和孤寂,即使杂技团的其他人对她很好,但她仍然很难敞开心扉。而当她遇到了大福——一个特殊的孤独症患者,一个永远沉浸在自己生活里的人——她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心放心地交给他。对她来说,他是陌生人,而且永远不会向其他人透露些什么,这就是令她安全的原因。
这正应了那句话:陌生人是最好的倾听者。
而对于大福来说,玲玲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梦。当她穿着橘黄色的衣服,第一次站在岸边想要捡掉入水中的球,他躲在水下偷偷看她,她就瞬间变成了一个他想要跟随的人。她说笑一个,他便笑;她玩球,他便想扔鸡蛋。她做什么,他就想做什么,玲玲带给他了不一样的`憧憬,不一样的期待。
直到最后,玲玲走了,大福还是会每天待在那个电话机旁边痴痴地等待电话铃响,也许响了他也不知道要去接,但是他那份已经形成习惯的等待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了。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就像玲玲,过着无人理解的生活,沉浸在巨大的寂寞中,我们需要一个像大福一样的人出现在生命里,改变我们生活的轨迹,增加我们生活的张力。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又像大福,过着自以为可以满足的生活,却要在玲玲出现之后才意识到梦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什么形状,也许有一天她会离开,但是她的颜色味道和形状却能永恒地保存下来。
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结局:有一天,不知道他们彼此都多老了,玲玲突然返回海洋馆只为寻找大福,因为她意识到了大福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这样的幻想可能狗血了些,不过,也未尝不是我们的一个桃源梦吧。
《海洋天堂》观后感8
今天是父亲节,我应景的看了那部感人至深的讲述父子情的电影海洋天堂。
该片主要讲述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父亲(李连杰饰演)独自抚育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文章饰演),看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照顾这个甜蜜的负担。但是,天不从人愿,噩耗传来,他得了肝癌晚期,只剩下三四个月的生命。他彷徨无助,害怕自己走了之后孩子没人照顾会受苦,于是狠下心决定带儿子一起走。基于某种原因,他们逃此一劫,父亲决定在他剩下的生命中找到一个愿意收留他照顾他的福利结构。但联系相关部门,他们总是相互推诿:福利院说只接收未成年孤儿,养老院说只接收孤老,特殊学校只教育该类孩子九年……好不容易在一个好心人介绍下去了一个私营的特殊学校,大福呆了半天没看到父亲就烦躁生气了。父亲只能搬去该特殊学校陪着大福熟悉环境,并且开始培养大福的基本生存技能。白天,他手把手的教他穿衣服脱衣服、煮鸡蛋、坐公交去海洋馆(父亲工作的地方)、拖地板、坐公交回家……晚上,他还要在大福所有的衣服裤子里缝上一个小布块,上面写着大福的名字、监护人名字和联系方式,希望如果大福哪天走丢的话,有好心人看到能够送他回家。父亲害怕他走后,阿福见不到他会不安伤心,于是告诉阿福自己是海洋馆里的那只海龟,还自制龟壳,拖着病重的身躯在海洋馆里陪大福游泳,差点出意外。
这是一部很生活的影片,但最最感人恰恰是那种随处可见却让我们总是忽略的小细节。它不仅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个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也让我们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手把手教我们穿衣服、脱衣服、洗手、洗脸、吃饭等等等等的生活技能,他们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的样子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小时候,没有自立的能力、朋友圈也很小的我们总是腻着爸爸妈妈,让他们随叫随到的陪我们玩儿、讲故事、回答我们突发奇想稀奇古怪的“十万个为什么”……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朋友,我们一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爸爸妈妈以外的人和事上,一边仍然心安理得、理所当然的接受爸爸妈妈一如既往的关怀呵护。爸爸妈妈叫我们吃饭,我们总是推说“等会儿,聊天呢”;爸爸妈妈打电话催促我们早点回家,我们总是不耐烦的`说“和朋友玩儿呢,晚点回来,别再催了,会被同学笑话”;爸爸妈妈询问我们有关某些新事物的使用问题,我们总是口气不善地说“你怎么这个都不知道啊,都说了多少遍了”云云……众多的例子,不胜枚举。不管我们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语气行为如何的伤人,他们都会无条件的原谅我们,并且继续对嫌他们罗嗦的我们呵护备至,直到他们生命的尽头。这就是无私的父爱母爱,这就是伟大的父亲母亲。
还是那句老得都掉渣的话: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海洋天堂》观后感9
父爱的力量有时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默默滋润着心灵。
父爱的力量,有时是一座猛烈喷发的火山,猛烈撞击着心灵。
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父亲,他无奈的拉着儿子投河自杀,只因为害怕儿子离开后没有人照顾他的自闭症儿子;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父亲,他正在和癌症作斗争,只为了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教会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你可曾知道,有一个父亲,不顾任何痛苦,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关心他,教导他此生最大的牵挂,因为永远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儿子,已经撕裂了他的`心。
他到处求人,憋屈自己,只为儿子余生有个地方住;他拒绝吃药,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儿子省点生活费。他很累,癌症折磨过他,但他从未放弃。他睡觉时总是默默地看着儿子。他害怕有一天没有人会照顾他的儿子。遭受痛苦后,他再也没有流泪。此刻,他的眼睛红红的。他默默地把个人信息缝在儿子的衣服上;他愤怒地指责售票员对智商低的儿子大声说教;他站在水族箱里的大乌龟身边,傻傻的笑着告诉儿子:爸爸会变成大乌龟,永远陪着你!自闭症的儿子只是笑。但是有一天,父亲不再高大;有一天,父亲在长眠的时候,儿子在水族箱里紧紧地抱着乌龟……那一刻,我流泪了。
原来父亲做事也很细心;原来父亲也是敏感的。
我突然想起了父亲。
当我和他分享我的成功时,他只是微笑着告诉我要继续努力。我难过痛苦的时候,他把我抱在怀里。父亲不会表达,但我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我。可能只是一条提醒我周末加衣服的短信,或者只是电话里的那句“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情吗”;也许只是对期末复习进度的微弱询问;可能。但是,每次和他分开,我都不会忘记我的眼睛。他的爱,没有言语,依然能让我的心突然温暖。
你呢?你多久没和你父亲说过话了?你可能永远感受不到父亲的严肃,却永远注意不到他眼中的渴望。他渴望与你交谈,渴望与你分享快乐或悲伤。因为在他心里,你永远是他最亲的人。父爱是一种无声却深沉的力量。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话,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虽然他父亲在水族馆工作了很多年,但他游泳游得不是很好,而且因为他的癌症,他很容易在水中脱离危险。但是这个父亲做了一个大龟壳,扛在肩上。他潜水的时候也向儿子潜去。他用尽力气划着,笑着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说:“你看,我爸爸是只大乌龟,我爸爸是只大乌龟。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他会变成一只大乌龟!变成大乌龟,陪你一辈子……”父亲渐渐失去了力气,被拉到岸边。父亲醒来,无奈的笑了笑。他的眼里充满了悲伤。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珍惜。不要因为你父亲没有肤浅地表现出来,就确定他不爱自己。在某一天,你能安静的坐在父亲身边,和他一起沐浴阳光,聊聊那些童年的事吗?看着他渐渐露出的白丝,渐渐长出来的皱纹,记得提醒他注意身体。他不需要你说你有多爱他。只要你过得好,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父亲,那个在角落里默默看着你长大的男人,当你进入大学,他已经不再风华正茂。记得打电话,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记住,父亲,你生命中最爱你的男人。
《海洋天堂》观后感10
蓝色是忧郁的。福,一边把干净宽厚的手伸进水中,一边呆呆笑着与父亲坐在蓝而广阔的水面上的一艘小船里,除了他们和那艘小船,剩下的,是蔚蓝蔚蓝的水面,还有,从儿子脸上溅开的柔和的阳光……
《海洋天堂》这部影片,如果有什么地方能让人说是难能可贵的话,就是导演薛晓璐在创作过程中,极力想要向观众表现出来的那种主题思想,事实上,她成功的做到了,将这种情感很好的融合在了影片的点点滴滴之中,甚至能在最后,利用这些细微的情感脉络,在穿透那些被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层层包裹毒害的越来越难以浸透的心灵,还能掀起一阵颤栗。也难怪会被人叫做是一部诚意之作。
但是,影片本身也有太多太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它的剧本,摄影的色彩,不太清晰的故事结构等。在剧本上,国内外描写像福这样的交流障碍的患者的绝对不少,以至于让人只看了影片的开头,便能把剧情的主要冲突猜出个大概,缺乏新意。而在整体的画面感上,不知是有意要营造出淡淡的亲情的氛围,还是为了刻画那个离我们稍远的年代的陈旧感,看起来有一层偏淡的油纸色,这样的背景色在影片的部分场景中显得不适宜。在重要的水中拍摄中,也许是因为水下拍摄过于困难,致使杜可风的摄影优点没有发挥到淋漓尽致,也是一个对于喜欢文艺风的影迷的不小的遗憾。
毕竟,电影是被人称为“遗憾”的艺术,《海洋天堂》作为一部极具内涵的影片,也应算是一部上乘之作。至少它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电影界,已经不是只有那些哗众取宠的“伪电影人”,还有许许多多有良心的创作正在逐渐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因“少内涵,重视觉,重利益,不重文艺”而空白一面。
在画面一点一点的.转换中,福和他的父亲,他的患了绝症将要不久于世的父亲,一起经历了死亡,分离,重聚,永别……无法同患有孤独症的福好好交流的父亲,像极了我们这自以为是的一代人的父母。我们同父母之间隔着的无法沟通的爱,在时代的迅猛前进中,无意中留下了,同无法与彼此好好交流的父子之间相似的隔阂。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活在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无论哪一方想要去进入另一方的世界,都不会是简单的。而我们的父母已经开始迅速老去,我们却还没有到达能够让他们放心老去的成熟。因为急躁,所以我们争吵,没完没了的矛盾一刻不停。他们累了,心都空了,还无数次的想要用我们的方式去修补,去达到彼此的中和的世界,这寄托了他们多少的努力与妥协?我们对此不屑一顾的。突然间,正如我们夜夜所祈祷的那样,世界静了,我们再抬头看,便是父母躺在我们的手里,整天用同一张脸憨厚地笑着,我们是否才能明白,哪一张脸上,不沾有一点点儿的算计?
福抱着“父亲”在海洋里,快活的像尾鱼,他开始做那些父亲教给他的事,他笑了,仿佛脸上又溅开柔和的阳光。
那是,在人间的他的天堂,是他在天堂的父亲的人间……
爱已永恒。
《海洋天堂》观后感11
本片中的”父亲”是李连杰饰演的,这个形像也一改其往日的硬朗作风,显得是那么悄悄无闻无能为力。但是片中该角色又切实得到了身边人们的诚意和尊重。王心诚与我们其实也没多大差别,平凡人一个,不大一样的,是他的生活态度务必接收自己是一个弱者啦。并且这一点也切实贯串于这位父亲的言行之中。而大福是文章饰演的,不过大福显然不像文章这个名字一样很有看头。他是一个病患者,他的心理异常的简单,更不用说什么文章啊心计之类的了。但是局部的来看一些问题的话,他又的确没有了一般人们的那些普遍无法回避的困扰、烦恼。当然暂且不好说这种看似代价过大的幸福与我们无关,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等等。但只要是不以为该片是”科学空想”的人,都也会同意大福切实在一定水平得到了某些正常健康的人都渴望的爱,并且也显得异常真实、并非虚构。
思想感情不正常的人也可以有正常范畴的情感:对于公园里的动物伙伴们;父亲为主的家庭关爱;师长邻里的关照;还有一个让他牵挂的异性朋友。当然,上述这些都与常人一样会有分有离了。不过看过影片后,有个领会比较深远:一方面,作为正常健康的人,应该注重那些异常态人群的正常情感。另一方面,非正常人群拥有的幸福,一般的常人也该深远思索一下,别把自己看得过于正常为好,多作自我检验反思也究竟不是什么坏事。还有就是父新曾想与儿子一同结束有限的性命,这样一来其实也等同于完整否定了刚才所说的有着积极意义、该去肯定的一面。假如采取这类极端方式,片中的.情节也早已赋予了较否定的评价-天无绝人之路换言之。完整放弃不会是唯一的路吧,有谁不曾有过似乎永远无法解开的困惑呢很多过来人都曾有过或想到过。影片在开头和结尾部份都对此作了反馈,就是放弃和逃匿不是唯一方法;坦然积极面临,反而可以换取相对安好的局面。
完整看过影片之后,虽然在其画面上似乎没有找到这些年作为咱们一般群众通常理解的年度大片之”气势”或”阵容”。但个人有感,该片总体的容量其实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会小,的确可以与大片相提并论。在大的用意方面,可以说将关注精神障碍人仕的倡议体现得十分人性化且真实,简直没有半点的做作成分。我刚看完还不太清楚很多具体情况,但即使故事是完整虚拟的,在观看进程中也没有发现有观众发生什么疑问思绪。局面一直都很安静,一方面是一部较为偏伤感的戏,但他的情节兴盛平淡无奇的同时,既然还是使得观影中全场的反应都异常的有节拍---在相应的情节,现场的人们都会有统一一致的感慨、微笑、叹息、凝重等。进程中没有什么异于场影的态度反应。将近两小时的进程中,就连去洗手间的人都不多,除了有一个人要我让一下路才能走到外面,其余时刻我身边的过道简直没有人通过。在散场的时刻观众们也显得异常安静。我虽不能肯定大家具体在想什么,但究竟没有听到带意见思绪性的不满评价。大家都显得如此”合拍”足以说明---这看似如此自然而然、平淡无奇的情节,事实上是下足了心思的。很多内容情节估计也都看到人们的心里去了。不论是年少与年长一些的观众们都有很多较一至的反应觉得。这应该可以说他是发生了一定水平上的感情共鸣,在场多数人对此意见一致也应绝不为过。
《海洋天堂》观后感12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对父子缓慢的沉入了海中,可是命运没有让他们走向死亡的深渊,也许希望就在这里燃起。
这是《海洋天堂》故事最开始的场景,一个肝癌晚期的父亲怕自己死后患孤独症的孩子无人照顾而选择了共同赴死的道路,可是命运往往无法摸透,他们活了下来,海洋注定不是他们生命终结的地方。
李连杰饰演的父亲一改以往武打戏中的硬汉形象,在《海洋天堂》中他就是个没有抱怨、全心全意的为了自己患孤独症孩子的普通父亲的形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他一遍又一遍地教大福穿衣、狗不能放在电视上、用钱去买生活用品、坐公交、拖地等等,他不顾一切的付出只为在自己走后孩子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作为一个父亲他当然希望自己的爱可以得到孩子的回应,印象最深的他问大福:“如果爸爸不在了你会想爸爸吗?”可是大福他只是一个患孤独症的孩子他只会一遍一遍的重复——“如果爸爸不在了你会想爸爸吗?”这时的爸爸眼中有遗憾,有失望,但是父爱的存在本就没有任何的目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割舍,父亲的责任无法推卸,不管孩子是健康、是残疾、是痴呆、是健康,他坚持的信念始终是——孩子的未来就是父亲的未来。
这是父爱的爱之天堂。
大福也是有爱有情感的孩子:爸爸把他一个人放在了孤儿院里,他感觉到失去了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想爸爸,所以他拒绝所以人的接近直到爸爸再次回到他的`身边;帮助邻居的王大姐的商店摆商品;他帮桂纶镁饰演的杂技演员捡球、看她的表演……
这是大福的爱之天堂。
邻居的王大姐一直默默的关心着这对特殊的父子,给他们送吃的、补衣裳、帮着安排大福的生活;杂技演员教大福打电话。陪着他和他说自己的故事;海洋馆的老板答应让大福来工作;孤儿院最终同意照顾大福……
这是社会的爱之天堂。
忘不了最后一幕,深邃的海洋中。大福和海龟一起共舞、嬉戏,他相信,爸爸从没有离开过他,爸爸一直和他在一起。
整个电影的气氛忧伤而温馨,留下的是一个温暖的结尾,但是温暖的背后是我们对影片的思考:
电影中的大福无处可去,孤儿院嫌他大,养老院嫌他小,在父亲死后也许就真的没有他的容身之处,那么我们的政府情何以堪?残疾人,流浪汉的安置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每个生命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残疾人也有生存的权利。国家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但也许法律并没有规定我们必须起帮助谁谁,可是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才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即是我们心中的爱,社会的爱之家才是对那些残疾的孩子最好的安置。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任何困难都不是放弃孩子的理由,况且我们的社会是个大家庭,是和谐的社会,忘不了汶川地震举国的团结一心;忘不了我们站在一个有一个捐款箱捐出我们的爱心……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方的一声谢谢,更是自己心中的玫瑰余香。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美好!
从自己做起,其实爱的天堂离我们很近。
《海洋天堂》观后感13
海洋天堂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身患绝症的父亲与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相依为命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感人至深的情节,也承载了许多会出现在我们周围的真实情景。这部影片很能够触动人心,虽然到了最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可以说他也是欣慰的,他教会了儿子大福在海洋馆“工作”,让儿子的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由于儿子从小失去了母爱,父亲更加宠爱自己的儿子。这不仅是作为父亲的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也是对从小失去母爱的儿子的一种补偿。然而儿子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独立生活,时刻需要父亲的照顾。当父亲知道自己的生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结束的时候,他唯一的牵挂也就是儿子今后的生活。在影片的开头,我们就看到了父亲带着儿子跳海自杀的情形。看到这一幕,我们会觉得揪心,尤其是看到儿子那天真的笑容的时候,不禁会感慨父亲为什么会如此地狠心,所谓“生命诚可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带着儿子一起结束生命。幸好儿子的水性很好,才没有造成一生的遗憾。生活的困苦,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儿子的生活不能自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父亲觉得不能安心离开这个世界。在之后的日子里,父亲教会儿子做饭,乘坐公交,工作等事情,让儿子在他离开之后也能够继续活下去,所有的事情都证明了父亲对儿子深刻的爱。尽管儿子自闭,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父亲对儿子的爱。
由于儿子从小跟父亲在海洋馆工作,这让他有机会跟外界接触,这也使得他深谙水性,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即使失去了父亲的陪伴,也还有海洋世界陪着他,让他不会感到孤单。玲玲的出现如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给了他不一样的温暖。儿子从小就是孤独的,除了父亲,接触到的都是不会说话的动物。虽然动物也有感情,但是他们毕竟不能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玲玲作为儿子唯一的朋友,她的陪伴给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唯一的友情也是儿子微笑面对今后生活的动力以及支撑。
父亲背上笨重的乌龟壳是他留给儿子最后的纪念。尽管父亲最后还是永远离开了儿子,但是留给儿子的思念是无尽的'。儿子在海洋馆工作,是对海洋的一种热爱,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怀念。每当看到海龟时,就想是看到了父亲,对父亲的离开也就没有那么伤心了,会感觉父亲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在父亲下葬的那一刻,儿子对着天空笑了,这并不是说他不悲伤,而是他知道父亲不希望看到他悲伤的样子,父亲只希望他的儿子能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这种爱就算是到了他离开人世之后也一直持续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无论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时刻牵挂的心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最后,儿子学会了自己一个人生活,我们感到心酸的同时也为他感到高兴。只要活着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笑着面对未知的将来。
《海洋天堂》观后感14
以前也看过几部讲述孤独症的影片,但是时间长了印象也就淡了。这次组里面组织大家一起看了《海洋天堂》这部影片。影片也是讲述了一位成年的孤独症——大福。影片用简单的几个镜头告诉了观众,大福具有孤独症的典型特点。在影片中,大福把居委会送的玩具狗放在电视上。父亲看到后告诉他:狗不能放在电视上。但是影片中,有几次都简单的上演了这个情节。影片还有几个镜头:大福几次把椅子放回原位,大福到柴阿姨的小商店看到排列不整的东西就把他们放回原位。这些告诉我们大福的刻板、重复行为。影片中的几个简单情节还展现了大福存在社交与语言方面的障碍。虽然几个镜头很简单,但是它向观众展示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孤独症。大福不是影片中的一个孤独症儿童,它代表的是一群这样的孩子。
影片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人物是大福的爸爸——王心诚。在现实的生活中,大部分都是妈妈在带特殊儿童,而影片向我展示了一位伟大的父亲的形象。大福的.爸爸一直陪伴在大福的身边,像妈妈一样照顾大福的生活。大福的爸爸患有肝癌,他知道自己不久就要离开大福了。为了给大福找一个可以托付的地方,王心诚找了好几个地方:学校、儿童福利院、精神病医院,他还四处打探其他的机构是否收留孤独症儿童。在刘校长的帮助下,大福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这样总算让王心诚有了安慰。影片中有很多简单的情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感人的父亲。这位父亲是一位特殊儿童的父亲,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症时,他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一直陪大福走到最后。在自己即将离开之前,带病训练大福认路、拖地、认识衣服及把衣服归类。王心诚面对这样的孩子只能是接受。在影片中记得他对柴嫂说的一句话:大福对谁都是个负担。我是他爸,赶上了,没办法。
大福的父亲是值得我们敬畏的人,虽然他做得都是应尽的责任,但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又有几人能像大福的父亲一样把自己的责任人扛到最后?
在王心诚的葬礼上,王心诚的老板向所长说了一句话:在大福监护人的后面,把我的名字也加上吧。往后大福跟以前一样,白天就在我那。我猜是王心诚对大福的爱感动了他。这也让我看到了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善心人士会帮助这群特殊儿童。只要大家不放弃这群儿童,他们是有美好的未来的。
王心诚对大福的训练结果也见了成效。大福可以自己找衣服穿,可以自己煮鸡蛋吃,可以自己坐车,可以拖地。这些都是在王心诚离开大福以后的事情了。我由此有个想法:既然大福可以训练,王心诚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应该早一点训练大福。这样他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大福的进步。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养育一名成年孤独症儿童的过程,最后在面对亲人离去时大福的一个安置过程。这向我们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问题:特殊儿童的安置问题与就业问题。这引起了我们特殊教师的共鸣。我们所教育的只是义务阶段的特殊儿童,那这群儿童毕业以后怎样安置与就业呢?这需要社会的进步,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海洋天堂》观后感15
今天是20xx年2月25日,星期六,早上睡了个大大的懒觉,11点才起床,《海洋天堂》观后感。起来熬了红薯稀饭、炒了洋葱鸡蛋作为午餐。很享受这样的周末,觉得这就是生活。吃完午饭正要收拾一下关电视,看到CCTV6接下来要放电影《海洋天堂》,突然有很想看的冲动。早知道这部片子拍得不错,也拿了很多奖,一直没去看,刚好今天可以补一下。
真的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15年来独自抚养自闭症儿子的父亲,突然查出肝癌晚期,只剩三四个月的生命,他不得不思考他走后儿子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他找了孤儿院、养老院、残障人士收容所之类的地方,但孤儿院嫌他儿子太大、养老院嫌他儿子太小、残障人士收容所他又不忍心把儿子放在里面。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儿子怎么煎鸡蛋、煮鸡蛋,怎么去超市买东西,怎么认钱,怎么乘公交车这些基本生活常识,直到他离开。所幸的是,也许儿子冥冥之中感觉到父亲的用心良苦,父亲走后的日子里,他基本能照顾自己,还能每天去父亲工作的地方干活。
影片有很多感人的细节:一、邻居为答谢“父亲”帮忙要送啤酒,他说“戒了,我要为大福多活几天”,一句简短的话,却道出了满满的爱;二、为让儿子能照顾自己,他一遍遍重复着相同的话“大福,狗不能放在电视上”、“……路到了、有人要下车吗? 我要下车”这琐碎、这平凡让人觉得爱是那么真,爱是那么深;三、大福拿了表演人员的`道具球,表演人员强硬要回使大福受到惊吓,“父亲”过来帮忙要走了道具球,但是受到惊吓的大福似乎是在责怪父亲来得太晚,而且和其他人一样要走了他的球,他委屈、伤心、发泄似的狠狠咬着父亲的肩膀,然而父亲并没有逃避,只是任凭大福咬着,还不断地轻拍着大福的肩膀安慰他,爱是包容但并不纵容,爱是承受、爱是忍受但没有责怪;四、为了让大福适应孤儿院的生活,“父亲”也搬进孤儿院陪大福。五、为了让孤单的儿子在自己走后仍能感觉得到父亲会一直在他陪伴他,“父亲”扮作儿子最熟悉的动物形象——海龟,忍着癌症末期的疼痛在海洋里与儿子游泳,并不断地讲述着爸爸就是海龟,如果有一天爸爸不见了,那只海龟就是爸爸。这个片段让即使感动也不怎么掉泪的我眼睛湿润了,那是一种多么深沉、深邃、长久的爱,它把自己的爱以一种儿子最熟悉的方式延续了下来,让儿子在失去他以后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海龟就是父亲,海龟会活得很久,海龟会永远陪伴着儿子。六、每当大福在游泳,和海里的动物浑然天成,就让人觉得内心无比地平静。“父亲”走后,大福依然会在海洋里游泳,他幸福地围绕着海龟游来游去,他深沉又平静地伏在海龟的背上,像是紧紧拥抱着父亲,从父亲那里感受体温,汲取爱的养分,这让我的泪水悄然溢出了眼眶。
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海洋天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洋天堂影评09-01
海洋天堂影评2篇11-06
海洋天堂的观后感12-01
《海洋天堂》观后感05-16
海洋天堂观后感08-30
《海洋天堂》观后感06-13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01-02
【推荐】《海洋天堂》观后感12-09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12-06
电影海洋天堂的观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