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集合9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是我所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自然而深邃,素来讲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的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用那细腻的画质,优美而朴素的解说,给我们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文明。我们从那些精致、复杂的`工艺中,看出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恐慌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大胆以美食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表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叙述,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内心深深的乡愁。
也许我们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农耕民族的软弱与保守,赞赏西方海洋文明的进取与开放。但又有哪个民族能够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苍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系于一心。他们勤劳朴实,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在工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利益与效率,细腻而繁琐的美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流传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与特色,在工业文明面前脆弱不堪;为了生活,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与孩子,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再难寻觅继承者......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我也献上我的真诚,用含泪的微笑,来表达我对陈晓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国》最高的敬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看得时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泪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泪。
复活节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没有回家过过清明了,今年妈妈使尽浑身解数,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给我过了一遍。
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去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面;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么都好吃……
临走时妈妈说,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来吧,春天真好啊。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泪点。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去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去的雾气;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个粽子;夏天,外婆煮黄豆,发酵。在盛夏时节满院子的酱缸;蟹肥时节,女人们围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数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冻豆腐,火锅或是炖肉,都是无上的美味;……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凭着各大和网友们的强势推荐,我也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极具美感的纪录片。伴随着色泽圆润的画面,一段段故事也随着镜头偏转娓娓道来。倘若不看标题,你些许会认为这是一档旅游节目,美丽的山川,充满人文气息的旁白,无知无觉中便将你引向宽广中国的某个细微之地,大美山川,一方水土下造就的子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与自然结合,为了生存与天相争,同样也是为了生存他们竭力保护这片土地、菏泽、山川。
这是一部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纪录片,这也使它区别于传统饮食节目快餐文化。影片把观众带入一种经验的体验,结合民风俗韵,或是上山采摘、下河捕鱼亦或大海远行。记录的是一种最纯碎的生存状态,取食材之出处,经过经验的加工,让每道野味见证大自然与人类最亲密的接触。
这同样也是一部馥郁浓香的自然哲学饕餮,你会体味到在不同环境中,人们如何学会适应自然,广阔天地间,工业文明的轰鸣突然销声匿迹,最原始的人力劳作才赋予这些劳作者生的希望。反思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浮躁喧哗,我们本以为脱离了那看似肮脏的土地,便容易产生一种妄念,正是这种虚幻,才使得我们借助现代工具,无限制的'开发自然,竭泽而渔。终有一日,我们才会幡然醒悟脱离开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基。从影片可以看出,西方的环保理念并不比我们早,但真正做起来,我们便相差甚多。举例来说,你在欧美会看到最纯洁、最干净的自然,在瑞士河流清澈见底,瑞士人为了保护河流,连雨水都要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再汇入河中。影片透露着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自然哲学,也希望借助这份对生命感动,唤醒人们自心底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有人说看了此片发现自己更爱的家乡了,也有人因为它爱上了别人的家乡,总之,它会通过每个人的味蕾,唤起每个中国人内心,浓浓的乡土情怀。中国很大,但中国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仅存的几点区别的就是那巷子里飘散出的、还未泯灭的乡土气息。前不久,遇到一个驴友,要游览我的家乡,当我还在向他解释这条街道破旧的原因时,他说他所要寻找的就是这样的街道,最原生态、最市井的,那样才能找到这个城市的味道。另外,每个人味蕾中总有种味道一息尚存、挥之不去,可能是母亲的味道也可能是爱人的味道。因为,饭,盛满了爱,那个爱你的人把她的心思也一同融入其中,你出门在外久久未归,还是那个爱你的人为你留着那口饭。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见面常说,吃好了吗?吃好了,便身强力壮;吃好了,便心宽体胖。
一部纪录片,记录着的是悠久回忆,同样让我们借古明今。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昨天终于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边看边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面食,职业割麦人那里,不知为什么心里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麦场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这样的割麦人来的,他们大多从河南来,我们叫他们小河南,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干活,除了爸妈就我和姐姐能帮忙,那时最讨厌过麦秋和大秋,因为我也要下地割麦子,那时56月份,天气热,而且麦穗痒人,之后是捆麦、打麦这些会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对于这些至今记忆犹新。割麦真的是个体力活,看到那些割麦人,再看到那些现在的收割机,我只能说社会进步终将把古老的东西湮没在历史之中,看到他们的脸我只看了无奈和哀伤,他们真的是最后的割麦人了,在现在除了可能偏远的山区,基本上平原地带的麦子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了,他们真的是要被历史遗忘了,我只能说,现在人基本没见过和经历过以上我说的那些所以他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看到小花菇那里,我感叹时间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贴近他们的人才能品尝和体会,但是老人独自一人的晚餐,让我鼻子发酸,现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欢快速的生活,什么都要快速,连生病了都要立刻药到病除,其实根本不可能,时间真的是艺术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的了解他呢。
感觉这一集的.编导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独居老人、割麦人、留守儿童,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看到留守儿童那里,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上大学时去过支教,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们需要翻几座山去上学,早上5点钟起床去上学,下午3点钟就下课,因为他们有好长的山路要走,回到家还要自己洗衣做饭写功课,他们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也只是在电话里叮咛安慰了。这些社会问题没接触的人只会觉得这与我无关,别人的事我管不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觉和心态,有时真的也是爱莫能助,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一点自省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会怎样呢,在这里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编导的用心,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曾经有过璀璨的历史文化,但是现在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快要将这个国家席卷一空了,食物是个好的媒介,它承载着历史、传承、人情、文化、还有就是情感媒介,每个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家乡味,希望我们的家乡味能够留下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让她真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丰富复杂的地理环境也成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多种多样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美食,我们把它叫做大自然的馈赠。然而中国人也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换取这馈赠,他们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打捞,采摘,挖掘,在收获的同时也埋藏着新生,用这样的方式迎接着下一轮的馈赠。怀着对大自然的感激,怀着对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对大自然的无线依恋……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以“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个专题全方位的将中国文化与中国饮食结合在一起,使得两者合二为一,使人获益匪浅。
然而,其中犹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国人对食材的灵感,创造与改进。用牛奶做成奶豆腐,配上醇香的奶豆腐,喝上一口,仿佛听见了远方草原上的悠长粗犷的牧歌。
就连原来简单到极致的食材,豆腐,让我惊讶的是,那份清寡竟然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这让我重新认识了豆腐这种食物,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恬静与寡欲。进而,人们从豆腐中又衍生出毛豆腐,油豆皮等等美味的食物。这便是转化的智慧。
然而,食物的美味从某一程度上讲也是时间的作品,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死敌。可是智慧的人们创造出风干,腌腊,糟醉和烟熏这样的方法,让鲜食相比更加有风味的美味。它们便是时间的产物。然而,我从中也学到了中华民族对世道人心的一种感悟。我想时间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与故乡,亲情,坚忍深深融合在一起,纪录片中的一句话觉得说的特别好:“才下舌尖,又上心尖,让我们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厨房是创造美食奇迹的载体,没有人会想到各种或精致,或朴素,或咸,或淡,或酸或辣的食物都是从那一方小小的隔间里制作出来。然而,这样的艺术品并不仅仅是调料食材的简单搭配,而是制作者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对用餐者的深深祝福吧。然而我也想用纪录片本集结尾当做这段的结尾:“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人与食物,人与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大整体,人依靠食物获取身体上的康健,依靠文化获取精神上的康健,而食物呢?又依靠着人的创造力焕发出极致的价值,文化靠着人的传承一直经久不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得不说,二者中和起来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的质感与内涵,也使一个国家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这应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所想达到真正效果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以菜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就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如何体现‘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物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吃是一种情怀,而看《舌尖上的中国》即是寻找情怀,寄托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从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耗时之长令我们咂舌,我们可以在每一集里都读到美食背后影藏的人的故事,每一个人物的`深度挖掘,都是制作组用时间与汗水挖掘出来的,这也增加了美食的“重量”。
《舌尖上的中国》在镜头的运用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可以经常看到特写镜头的运用,在展现每一钟食物时,叙述某一个动作时,都较多的运用了特写。并且在拍摄人时,镜头的放低,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的敬畏。上山下海,只要是人能够到达、美食存在的地方,绝不吝啬对镜头的使用,也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制作组的用心,屏幕背后付出的努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可能拍摄了几遍甚至几十遍,例如拍摄采蜜人上树采蜜那一场景,真真可以是用艰辛来形容了,大山深处,安全措施也不到位,要经过多大的心理斗争才可以克服自己恐惧呢。
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恰到好处,随着人心情的跌宕起伏,时而欢快,大多是在美食上桌的时候,时而沉重,很多都是在跋山涉水时,需要经历很多困难才能得到美味时。而解说词,一字一句,清晰明了。
《舌尖上的中国》的问世,体现了中国崛起中的某种文化自觉,反映出中国人由懵懂到清晰的文化主体性意识,这是一种由味觉记忆驱动的集体的文化认同。美食即文化,制作美食是创造文化的过程,而展现美食就是传播文化,《舌尖上的中国》让更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美食以及被忽略的美食,使美食成了文化的美食,相信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能得到很多人关注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
如果说《舌尖1》开创了国产纪录片的历史,那么,《舌尖2》无疑仍在继续创造更多的第一。央视1套每周五晚九点的首播,央视多频道多时段的重复播出,每周只播一集的“追剧”范儿,大型综艺节目般的广告投放,不菲的国内国外版权收入,以及大型电商同步跟进的营销大战,都将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开始意识到:好的纪录片,相比肥皂剧与娱乐秀,不仅收视率可以更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为“吃货”越来越多;而是因为,这是一部对美食充满了敬意的纪录片,它满溢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草根劳作的歌咏,和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为鲜明地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从人开始,叙事起兴,入眼观感,入心情感,美食成为背景,灵魂感受触动。虽然也会有人觉得,故事略显喧宾夺主,对食物描述太过匆忙,但是一部主题为“探讨人与食物关系”的纪录片,本来就不只是一场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饮食”的菜谱,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跃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种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脚步”中的养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舌尖》让人有种冲动,想要回家再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跟妈妈学做一道家乡菜,奔波路上永远带一点家乡美食,认真对待我们的一日三餐。
对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动人之处。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却看不到酒店的名厨,只有民间的厨房。用一种平视而非俯拍的角度,讲述着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市井味与人文味的和谐混搭,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美食见人生,将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为成功之处。真正流连“舌尖”的美味,不是价格昂贵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处溢满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亲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劳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
5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了一部与饮食有关的纪录片。播出之前,并没有人对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为整个拍摄在资金、技术、经验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约,相关的宣传也寥寥无几。
然而随着片子的播出,那些诱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饮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优秀纪录片。其实,这部片子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很多人将这部片子的成功,归结于中国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喜爱:食物的滋味不仅仅局限于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载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传统、风俗文化,它反映了人们的偏好,也反映着人们的性情。人们之所以对饮食的话题乐此不疲,除了满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人间百态,家常世情。
诚然,将饮食作为拍摄的视角,是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处。但是,没有摄制团队背后的付出,也很难有制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国》里,导演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内容,向观众们展示了这部深受欢迎的纪录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们的想象中,拍摄美食节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寻遍祖国大好河山,品尝名扬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访几近失传的民间秘制。但真实的情况是,为了拍摄到最为壮观的捕鱼盛景,摄制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为了记录下葡萄成熟最新鲜的一刻,他们只身穿越酷热干旱的荒漠;为了寻找难得一见的野生食材,他们更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摄制组还面临着各种技术上与设备上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壮观的全景,团队反复调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术条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们看到的每一帧精美的画面,就如同新鲜的食材,只有经过千万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终才能呈现给观众一道生动的.文化大餐。
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花絮,让我感触颇深。摄制组的一位导演曾说:“一切成功的秘密,都来自于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这样的,拍好一个片子也是这样的。其实,在我看来,做好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不畏艰辛,反复尝试。
我们都知道煤炭行业目前处于相对低迷状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下滑。面对这种严峻的行业形势,许多人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实际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对工作的动力,失去对企业的信心。越是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越不能选择消极逃避。不论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员工,还是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摸索,精益求精,改进优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学会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应对各种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岗位上有所收获,帮助企业从细节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使企业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
不需浓墨重彩,没有凤爪龙肝,只是几粒浸润汗水的米粒,在母亲的手中简单蒸煮,却已成为异乡的我们,在睡梦中勾起馋虫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饱含情意、和真挚的纪录片。如果仅仅是介绍美食,那只不过是天天厨房的纪录片版。那它拍的是什么? 就是这部能拍出此番情谊的纪录片,它渲染着中国精彩的饮食文化,氤氲着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浸透着中国人勤劳坚韧的高尚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顾名思义,美食只是一种媒介,重点在“中国”二字。通过食物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中国。这正是纪录片打动人的地方。
食物,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果腹的吃食,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
通过纪录片中的很多食材,在饭桌上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几道菜,但它们饱含着采摘者和种植者辛勤的汗水,和生活的希望。比如说藕,通过纪录片我才知道采集藕是十分辛苦的劳动,无法实现机械化,只能人工在淤泥中采集,并且为了卖个好价钱,要保证藕的完整。这就是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勤劳和坚韧。在艰苦的环境,我们都能去忍耐,我们都能用双手去改变。
食物是中国家庭观念的体现。片子中介绍了一个给村中老者祝寿的.场景。人们将自己碗中最长一根面条,挑到寿星的碗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仅仅几个动作,就将中国人家庭观念中尊敬长者的态度,表现的淋淋尽致。我们没有西方人拥抱接吻那样热烈情感展示,我们只是最质朴的行动,和饱含情谊的食物,寄托出我们对于家庭的尊重和延续。
食物,吸收雨露与阳光,经过人们辛勤的劳作,变成人们腹中的美食,成为我们天人合一的体现。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即利用自然,又感恩自然。在西南地区的稻米梯田,人们在里面养鱼养鸭,鸭吃害虫,不用大药,其粪便可作肥料,不用施肥。朴素的智慧,应在自然之中,既顺应自然,又获得自然的回报,时时刻刻对自然有一份敬重和敬仰。
正如第五集结尾的写到: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我们。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04-07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6-04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7篇06-04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5-15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11篇04-07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通用25篇)08-16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精选17篇)05-24
观《舌尖上的中国》心得体会范文07-24
舌尖上的作文04-2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