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八佰有感

时间:2024-06-14 17:18:17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观八佰有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八佰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八佰有感1

  20xx年9月18日晚上,也就是“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年级4个班组织去看电影,前几天我们就听老师说,那是一部非常有观看价值的电影。那部电影叫《八佰》,据说,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

  这部电影我已期待已久。电影开头便是一个老奶奶的语录,电影一开始全场便安静了下来。导演管虎创作这部电影的动机是来源于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告诉他当年这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斗争四天四夜,我们被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更震撼到我。“你哭了吗?”这是看完电影之后我朋友问过我最多的一句话。这不是泪点低不低的`问题,而是真的被这伟大而又坚强的斗争所感动!

  淞沪会战是整个抗战中最悲壮的一战,这场战争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刚开始为了迷惑日军上当,壮大声势,随后谢晋元又对外宣称一共有800人,但是实际上只有400多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在电影海报中,“八佰”二字是由红色的墨写成,看起来更像是已经干涸的血迹,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千疮百孔,每一个弹孔,似乎在诉说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惨烈。电影里时不时会出现一匹白马,那匹白马只要一出现,就又是一个小故事的开端,也就又是一个悲惨故事的开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个战士,身上背着炸药包往下跳的情景,一个又一个……我的眼泪不禁往下流。过了一会,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站起来吼了一句“中国人民万岁!”原本强忍在眼眶里的眼泪,又再一次的流了下来。

  我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

  我们也应该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观八佰有感2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xx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观八佰有感3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解并描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惊。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爱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特别剧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终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别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充满。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多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抗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杀身成仁,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爱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观八佰有感4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会涌动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过屏幕,我亲眼看见这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用鲜血,用生命唤醒了我。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准确的主人公;确切地说,每一位奋战到最后战士都是主人公。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一名战士毅然选择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面对子弹,迸开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牺牲绝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轰炸声消失在血烟中的战士,都是无畏的英雄。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国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电影年仅13岁的小湖北,跟随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错间被带入四行仓库。他看着对岸的灯光戏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着才是希望。所有人都照顾他,七月给他带来洋饭店的蛋糕,端午告诉他们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战争残酷,战火无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视威、七月被窗外飞过子弹一枪毙命、端午在对抗敌方机中掏空五脏六腑,爱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骤然离世。后来,他放弃活的机会,用小小臂膀端着枪,眼神坚定地盯紧前方,恨不得一枪毙了日本兵!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过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观八佰有感5

  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但这个时代并不和平。战争的背后永远牵扯着利益,待在上海四行仓库坚守的四百名抗日英雄无疑值得我们铭记。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但在这一反差中,又深刻的`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支持民族在世界矗立的基本,《八佰》中的“四百壮士”正是那流传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图片图片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看完《八佰》让我联想到了这次抗疫。一声令下,“逆行者”们火速赶往武汉志愿,万千志愿书没有一声怨言。这便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为何会屹立于世界五千年而不灭亡。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最后的白驹就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低头,不是东亚病夫,不会任由任何人欺负。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去朝着光明前进,我们可能会萎靡一阵,但不会一直萎靡下去,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

观八佰有感6

  青春正当年,心中激情无限,热血激荡不熄。好男儿当投身于军旅,如八百壮士一般,豪情万丈,精神昂扬不灭,心中有国家,有大爱,方能为人民心中之英雄。观完八佰,心中无限凄凉,更是怒吼连连。如电影之中何香凝那句话一般:“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心中感慨良多,可恨!可悲!可叹!

  首先,影片于一开始就引入战争中一些荒凉的景象,采用冷色调将战争的残酷衬托的淋漓尽致。影片开头采用了大量的镜头切换,给人感觉一片突兀以及无限凄惨之景。影片之中给我感触最大的一共有两个镜头。第一个镜头是陈树生将后事办好,纵身一跃,慷慨赴死。正如影片之中所讲:“这些孩子那个不是爹生娘养啊。”采用了一个远镜头,将这一跃一炸描述的.淋漓尽致。仅仅如此,一条鲜活的生命却止步于此;第二个镜头是刀子送电话线,影片以狙击手的狙击视角和一个远镜头不同切换,将紧张、刺激、无情的情节描述的生动形像。人们的目光跟着刀子不断前行,他们的心也跟着前行!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孬种!

  其次,拍摄本片的导演管虎是一位以印象派为主的导演。他拍摄的《八佰》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的主角与配角,参与本片的每一个角色于本片之中都是主角。中国人民应当铭记这八百壮士,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战争中的主角!

  最后,影片之中有一个镜头令我印象颇深。剧中角色端午骑于白马之上,站于百万大军之前,一开始是站立到最后一个镜头的冲锋代表了一个人于本次战争之中的成长。他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不屈的战士!一个真正敢于赴死的战士!在最后与飞机的对射之中,他英勇牺牲了,他真正的成为了英雄!

  管虎导演把这一个个小人物用这一场战争联系了起来,符合管虎导演个体叙事的风格,将这一个一个小小的灵魂凝聚成中华精神。这八百壮士是一个虚幻的数字,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是我们中国全体军民啊!我们青年一代更应该延续这种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如这八百壮士一般,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投身于奋斗之中,让我们幸福终生,不留遗憾。中国复兴必将实现!

观八佰有感7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哀思和骄傲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似乎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英勇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爱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当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逝的战士,都是悄悄无闻的英雄。一开头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照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爱护是平安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渐渐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头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国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终,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观察渺小的盼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观察了中华民族的盼望。那盼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观八佰有感8

  《八佰》,这是一部讲解并描述了斗争时期,中国革命战士至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视死如归的英雄们,从八百位削减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他们不言放弃、坚韧反抗,始终不让日本军靠近仓库,爱护着后方的老百姓们。

  “小湖北”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本想与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国的.。上海,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只有租界那边灯火辉煌,莺歌燕舞,与之形成了明显的差别。 叔叔埋雷,意外牺牲了,小湖北很难过。堂哥原来很胆小,但是亲眼目睹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惧了,变得坚毅而英勇。在明知道反抗不过敌人的时候,好多战士纷纷绑上炸弹,往敌人堆里跳了进去,同归于尽……忽然,我热泪盈眶,满腔热血沸腾起来。军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军人们毫不畏惧、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泪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终一场战斗中,小湖北主动报名敢死队,引出敌人火力点,然后让其他人快速过桥。可是,过桥不顺当,一个、两个战士倒下,连团座都被枪击中了,他用着自己最终一点力气喊道:“全部过桥!”然后倒在地上的两个战士快速跑过来抬起团座一起往租界跑。

  现在的上海还保留着他们打仗的那个仓库,时刻提示着人们今日的美妙生活来之不易。八百战士,我像你们致敬!

观八佰有感9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题记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

  在看电影之前我就已经看过了书,四行仓库的故事早在那时就沁入了我的心里。从我的角度来看,《八佰》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讲,算是成功的。

  先说优点。

  首先是表演。演员的演技自是没话说的,欧豪、张译一如既往地好,李晨看起来也不算尴尬,其他演员的演技也相对自然。其次是拍摄与制作,夸张点,《八佰》的拍摄和制作可以算是近几年战争片的顶峰了,从运镜手法到色调搭配,逼真地展现出悲壮与绝望,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置身战场。

  如何评价一个战争片的镜头质量?是真实。在我看来,《八佰》做得相当不错。

  还有情节,镜头下的故事也应当有真实的维度。虽说戏剧化现象必不可少,但本质是不可以改变的。无论是与“天堂”相隔一河的人间地狱,还是说顶楼飘扬的青天白日旗,是有夸张,但也恰如其分地还原了当时的景象。至于人物牺牲方面,在我看来这是整部影片做得最好的地方。回顾以往,似乎百分之八十的战争片,在主人公死之前为了达到某种催泪的“效果”,都会让主人公交代一段感人肺腑的遗言,然后井然有地的死去。但真正的战场,又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在《八佰》里,人物死去时没有过多的煽情部分,战场不再是井然有序。前一秒还在插科打诨的战友后一秒就死在了你的面前,血汩汩地流在地上,硝烟四起的是混乱的战场。

  最后是特殊镜头。一个是影片的开头战争过后的惨烈场面,不是百分百还原,但也足以令人动容,充分地把当时中华民族的悲壮与绝望淋漓尽致地从屏幕里渗透出来。另一个是欧豪饰演的角色“端午”身穿赵子龙戏服眺望远方的镜头,与无奈的现实形成对比。“微小”的端午与战无不胜的赵子龙合成一体,映射出了对中国的无限希望。最令我动容的是存在于炮火中那只跑出去的白马,当夜幕降临,世界有了片刻安宁的时候,它奔跑在了灯红酒绿的“天堂”,当战争结束的号角吹响时分,它从弥漫的硝烟中跃来。白马似乎象征了拼命奔向太阳的民族,它肩上承载着战士们的`无数企盼。

  如果说情节的还原是带给观众战场的残酷,那这些镜头便是从绝望中寻求希望。

  优点说完了,再说缺点。

  煽情太过。这是我认为此片最大的缺点。

  先说说我认为还可以接受的两个地方,一个是那个开赌场的小伙子按血指印拼死送电线的地方。从情感方面来讲,这是本片我最喜欢的地方,甚至胜过一直令我热泪盈眶的升旗。但是理智来讲,程度有点过了。另一个就是升旗,如果说送电线是我电影中最喜爱的地方,那升旗就是我书中最感动的地方。黎明时分,国旗徐徐上升,飘扬于风中,租界中的中国人行着注目礼,在那一刻中华儿女心中燃起了斗志。这是原本的内容,很感人。电影中加入了战士们冒死守护国旗用肉体接战斗机子弹的画面,更感人了,可也不真实了。我不认为谢团长会使用那么多兵力守护国旗。精神是重要,可他们原本就只有四百多人,都去守护国旗壮烈牺牲了,这仗,怎么打?

  如果说前两个场景我还可以接受,那么接下来就是在我心中足以拉低对这部影片评价的缺陷了。

  影片的最后,存活的人在枪林弹雨下冲桥了,一颗颗子弹在烈士们的胸膛绽放出一个个血骨朵,他们轰然倒下。非常感人,但是没有必要。现实中谈判后日军没有再次大力开火,仅仅是摆摆样子,也没有赴死过桥,也只是受伤了几个士兵。尽管最终被困于租界,但他们安全过去了。此段煽情严重不符合史实,有种强行告诉你“这段非常感人,快哭吧”的感觉。这并不是我所欣赏的电影结尾,略显牵强。

  其实与其安排赴死过桥的场面,还不如像冯小刚的《集结号》那样处理:谢团长在桥上,蓦然回首,留下无限深意。

  总体来说,《八佰》作为一部20xx年上映的中国战争电影,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曾在张玮的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总幻想着英雄们有一个圆满的终场,或者以为至少是一个悲壮的结局,但真实的历史,就是会让你无言以对。”作为又一部商业爱国片,起码《八佰》做到了打破“抗日神剧”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还原史实,把那些在我们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年代中抱着必死决心,唱着“同胞们,起来”的英雄们,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永远不会被忘记。铭记历史,才能坦面未来。

  愿勿忘国耻,愿永世太平。

  按:周六的时候我也去看了《八佰》,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基本也让我哭了两个多小时。看到小火这部影评,觉得她说得比我全面,想我之所未想,发我深思。而且有对史事的探索,没有仅就电影谈电影,这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的逻辑较为清楚,先说好的,再说坏的,是一篇比较规范的影评。小火似乎天生有对画面、镜头的敏锐度,她的联想和延伸都恰如其分,能够加深我们对电影的认识。以“真实”这个评价标准串起全文,也显得更加严密。

  我本也想写一篇影评,但看完小火这篇之后,十分犹豫,如果再写,颇有些“拾她牙慧”的意思。观影有感,上下勾连,尤其能再去找资料充实自己的评论文本,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阅读、观影,都不应该只是停在一本书、一部电影上,唯有勾连起我们人生中无数与之相关的经验、经历乃至于所看的书籍、电影,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宣诸笔下,才算没有白读、白看。

  与诸君共勉。

观八佰有感10

  上周六公司组织一起去看了《八佰》,算是第一次去团建。我看了豆瓣评分,又是2D的抱着去吃点爆米花的心态一起去了。

  电影播前,老总上去说了几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1、这电影的主人公是他老家的,故事真实,很值得骄傲;2、现在不去要你去打仗,我们也要团结好好工作,拼命赚钱。虽然有点打鸡血,本心还是很好,虽是小福利,乘以个五百也是比数目。

  这里想评价老总,毕竟我也没有他那资本和眼见。来一起想说说电影吧。

  看完就去豆瓣打了三星的分。前面部分我都顾着嘴,人物关系没有理清楚。(后来才知道没有主角)色调一暗脸盲症也就犯了,还是很惊讶魏晨、郑凯等流量小生在里面。

  有几个点很是触动我,还是没有落泪(吃太多苦了麻木了~)比如说小湖北和另外一个小男孩(不记得名字了)在乱战中看见白马的那时,被子弹击中的那一刻。前一秒孩童气息,白马代表希望,下一秒就没了,强烈的对比。

  电影里有很多对比,比如说:江边两岸的生活,日军的黑马谢团长的白马,老算盘前后的心理变化等。看着很是压抑,直到电影结束硬是没有爆发我的情绪。

  电影高潮鄙人暂且认为是,晚上最后四百多人冲上桥的那段。像是放着0、5倍速在跑,好多升格镜头,有点视觉疲劳还是一个角度的那种。

  江对岸伸出手想要营救士兵,为啥就剩个手呢?过于戏剧化了吧,可能因为他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导演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又或许我感受不了当时的人心的想法?

  还有暗寓的白马,有点像在做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可能我喜欢用小事情来表达大道理的那种,不喜欢喊口号,空虚的表达手法。

  又去看了,管虎拍摄《八佰》的纪录片,历时二百三十天拍摄,《八佰》剧组终于顺利杀青。为了打造出真实场景,剧组斥资建立占地200亩的实景建筑,此外还人工开凿了一条新苏州河。为了呈现出最佳照明效果,仅照明弹就消耗300颗,还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仅仅是场景设置便足以震撼,光看数字便不难想象电影的鸿篇巨制。

  广电应该是很支持的,可以作为教育片去给下一代观影,也值得。无论是《战狼》还是《八佰》,道理都一个。

  爱我中华。

观八佰有感11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国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观八佰有感12

  这部电影很震撼,画面感超强。人物感情刻画非常细腻,真实。深处其中,仿佛飞越到1937年。激荡的岁月,永不磨灭的意志,是精神的火花,即使需要我献出生命,毅然决然,毫不犹豫去守护它永远的不灭!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这就是对在四行仓库坚守的人的意义,唤起人们反抗侵略,对民族与国家的保卫之情!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与万一,我的肉体即使陨灭,灵魂却你们同在。

  剧中我印象最深是那匹白马,这个白马是一种精神象征。首先它被藏在仓库里面,这意味着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封闭的状态。继而被不小心放了出去,这也就是象征着日军侵华时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茫然不知所措,四处逃亡。继而它又回到了仓库,这表示中国人在抵抗入侵时的精气神在复苏。继而又随团长与日本军官对阵,日军那边是黑马,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与白对应的邪恶与正义。也是两种意志的`较量,这更让白马显得的高大与圣洁!最后,它又自由回归到仓库了,这也表示正义终于战胜邪恶,自由的意志永不磨灭!

  起初,没人相信还有人在上海坚守,直到听到四行仓库的枪炮,然后没人相信他们能坚持多久,直到后来日军久攻不下,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终于最后,唤起了国人的清醒,无数的期望的眼神,无数的默默呐喊,无数捐钱捐物的!

  旗帜就是信仰,当旗帜树立在仓库楼顶的时候,人们的信仰也就一起树立起来了,这个时候就是保证它不倒,这个时候信仰的力量还很渺小,只有在无数次的保证旗帜不倒的情况下,人的信仰变得坚定,即使最后旗帜倒下,人们心中的旗帜却升起来了!

  在特派员下达撤退的命令时,说的一句话:你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才是本剧的宗旨,有灵魂,有思想,不服输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观八佰有感13

  最近,最火的电影非《八佰》莫属了,也经常看到同学写《八佰》的观后感。正好妈妈单位发了两张票,趁今天下午没事,就把电影看了。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电影取材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中日淞沪会战交锋近三个月,彼时的国民心中遍布恐惧和迷惘,军人畏战,人心涣散。在上海濒临沦陷的时候,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命带领420余人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他对外谎称仓库内有800人,“八百壮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时还有英国等国家的租界,所以日军打的时候,不能打租界,轰炸也是如此。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虽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别,一面到处是硝烟、废墟、千疮百孔的建筑,衣衫褴褛的人们,而对面灯红酒绿,有唱戏、赌场玩牌,人们有时髦的发型和名贵的衣物。

  日军用钢板阵掩护工兵爆破墙体,手榴弹无法击破,壮士们就将炸药捆到自己身上,从楼上跳到日军的钢板阵中。一位赌场老板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个女孩冒着生命危险,从河对面游了过来,送中华民国国旗,升旗必定会激怒日军,可在自己地盘上,为什么不升?民国国旗升起来了,日军战斗机扫射,人肉来挡,死一波,上一波,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

观八佰有感14

  《八佰》在上映后热度不减,前两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这部电影。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但那些动人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这部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壮士,用智慧、勇敢、鲜血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奔跑的白马

  这匹白马在影片中总是在奔跑,洁白的身影和周围黑暗混乱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匹马就像是每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于多么“黑暗”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自身的“洁白”。说起白马,也会让人想到三国中的赵子龙。小湖北将端午幻想成赵子龙,将八佰军团阻敌的'现象当作护国行为。多次穿插白马的奔驰,就是暗示“希望”依然坚挺的愿望。

  保护旗帜

  尽管知道升起军旗会遭到敌人更猛烈的攻击,坚守会更加困难,但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升旗。日军飞机低空俯冲,子弹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帜就要倒下,将士们不畏牺牲,把肉体之躯暴露在敌人强悍的军机下,用自己的双手顽强地支撑着,将满是弹孔的旗帜高高地扬在了四行仓库的楼顶。正是因为壮士们迸发出的超强信念、无惧无畏的精神和前赴后继的决心,才让敌机大减嚣张气焰而撤去。即便牺牲惨重,输了性命,却激起无数国人的爱国热情。

  冲锋过桥

  谢晋元接到命令要撤出四行仓库,但过桥就意味着将自己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关键时刻,他带领几人首当其冲,引出敌人主力,为大家打掩护。在被日军无情的子弹打中四五枪后,他支撑着手边的枪跪在地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赶快过桥!记住,活着就是胜利!”看到这儿,我不禁留下了眼泪。过桥的意义不在于生与死,而是要留下国人对抗战的热情,唤起他们对抗战的决心,当国土被践踏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当一个观众。

  这部电影,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个中学生,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辈的流血牺牲。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观八佰有感15

  《八佰》自上映始就一直是同期影片中的黑马,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力压今年暑期档爆款电影。相比而然,去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也是鹤立鸡群,票房遥遥领先。电影在正式上映10天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计票房已达到23.5亿,连续十天票房破亿,稳居同档期评分第一。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88师524团400余战士奉命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作为全上海最后的.防线,战士们对外称仓库内有800人,在敌人的包围进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

  这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被“围观”的一役:以苏州河为界,一边是上海租界,灯红酒绿;一边是血战中的四行仓库。

  为了还原这场“被围观”的战役,剧组耗时18个月筹备,挖出一条200米的苏州河,1:1还原了南北岸迥异的场景。

【观八佰有感】相关文章:

观《八佰》有感11-03

观《八佰》有感15篇11-03

观八佰有感15篇11-03

观八佰有感(15篇)11-03

观《八佰》有感(15篇)11-03

观八佰有感精选15篇11-03

看电影《八佰》有感12-26

《八佰》观后感10-07

八佰观后感08-30

《八佰》观后感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