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时间:2024-06-25 11:43:25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合集15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合集15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做为一个看电影狂魔,我非常喜欢看电影。最近,我又看了一部电影,是有邓超,白宇主演的《银河补习班》,它是一部爸爸对儿子的鼓励,信任和爱的教育的亲情剧。

  此片讲述了主人公马晧文,因为被人陷害,自己建造的大桥在自己当火炬手的现场倒塌了,因此入狱。他遗憾的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七年后马晧文出狱当天也是一直学习很差的儿子被学校开除的日子。马晧文出狱了,儿子也当然没被开除成功,因为马晧文跟教导主任打赌,期末考试前,将倒数第一的儿子成绩提升到年级前10,这听上去十分天方夜谭,但却真的发生了。他不提倡应试教育,他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儿子,马爸爸每天早起晚归在工场干活,可以看出马爸爸非常辛苦。每当在外地工作妈妈问起学习时,爸爸总说:‘‘儿子在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是马爸爸带儿子去看航空展,满足儿子的.兴趣爱好,在回来的路上,马爸爸过度劳累,在车上睡着了,马飞不想吵醒爸爸,在中途站点下车泡了一碗方便面,马飞因上错了车,和爸爸失散了。他们又碰上了百年不遇的洪水,马飞被捆在洪水里,马爸爸在倾盆大雨中到处找儿子,经历一波三折,马爸爸确定儿子在洪水里,他拿着喇叭喊:"儿子动动脑子,看看周围有什么工具,想想有什么办法’’当他喊了三遍后,人们都认为他儿子出不来的时候,却响起了哨声,马飞划着自制的皮筏艇从洪水中出来了。我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其实这部电影很贴近现在社会,感人暖心,是一部真正献给父亲,送给儿子的故事,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电影中很少出现爸爸带着儿子复习功课的场面,反而出现爸爸带着儿子感受大自然和玩游戏的情景,但马飞依然考试排名提前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马爸爸的方法不适合让家长和孩子这样一起去学习。马爸爸带儿子逃学去看航天展,这点我觉得不对,而且就算在去的路上补课,在车上,在途中荒郊野岭有地方补课吗?所以电影中马爸爸在马飞成为宇航员时说:’’我的教育是失败的。"就不难理解了。到最后就连自己都觉的自己教育错了的马爸爸,这样教育方法的这碗''毒鸡汤’’不适于大众孩子们。所以马飞为什么考那么高的分数,就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了。

  最后,我想说’’马爸爸的这个兴趣教育方法,只使用个体孩子成功,却不适合大众,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谨慎,这个电影展示了当今教学的一个现状,而马爸爸的教育并不提倡。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四天四个亿的票房,这是《银河补习班》的开局成绩。

  现在看起来,《狮子王》,是严重分化《银河补习班》票房的外因,还有一部动画片的点映联场,也发展到了令邓超很不想看到的“蚕食”局面,“哪吒”闹“银河”,感觉是一幅“大圣归来”的卖相。

  在没有《八佰》、《愿望》等强片环伺、竞争压力窒息的绝佳条件下,非常可惜,《银河补习班》没有“燃爆”暑期档的上半赛段。

  中国式亲子教育的电影题材,巨星邓超就算带有巨大诚意,将演技和情感投射在银幕上卖力解释,也不能把故事本身发酵,推动为此刻的热门话题,而“医患难题”的老生常谈,在去年《我不是药神》排片期,成为公众议题,却是可以的,这未免让现实主义电影有些尴尬。

  《银河补习班》,猫眼平台的观众评分,前四天接近34万人次打分,一直稳定在9。5,仅仅比药神同期差了两个0。1,好评对差评的压倒性态势,是28761 VS 365,,依然优秀、强大、够劲,而不是某些神秘力量制造出的“口碑两极”现场。

  教育理念的争鸣意义,在社会新闻里,不弱于“吃药贵”“看病难”的讨论价值,但是,在相关电影故事的转化和传播上,再一次证明了,观众置于影院的场景下,接受起来,有难度。

  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亲子关系和亦师亦友的剧情安排,这样的内容结合,如何加持大明星参与,整成大制作,还要让它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而不是公益电影,其实,谁也没怎么尝试过。

  可是,想象一下,如果《银河补习班》的内容,全套变成印度电影的输出,它会像《摔跤吧,爸爸》那样,近乎于零差评么,恐怕会的,以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历来的审美宽容来揣测。

  看到很多声音,难免被情绪的先入为主所牵引,只因为邓超、俞白眉这对事业共同体CP有那么两部“民愤”片旧账:20xx年暑期档“莫名其妙”的《分手大师》,20xx年贺岁档“荒谬绝伦”的.《恶棍天使》,但后者,让邓超在票房遥遥领先三天的情况下,最终被管虎的《老炮》强势反超,一顿教育,这个教训,是市场的无情警告,某种程度上,宣告了邓超、俞白眉喜剧探索的阶段性失败,而邓超向来骄傲,曾经最喜欢挑战自己演技和导技的,就是喜剧。

  所以,邓超踏实的回归了正剧电影,把喜剧的才能留给了电视综艺《跑男》,这种隔离,代表了他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珍视。

  然后,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拍了周星驰的《美人鱼》,拍了张一白的《从你的世界路过》,拍了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拍了徐纪周的《心理罪:城市之光》,拍了张艺谋的《影》,这里边,有春节档票房冠军,有国庆档反响平平,有获最佳男主角大奖的,也有被淹没在贺岁档的。张艺谋在媒体上对邓超敬业的评价之高,溢美之词,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邓超演出了一个中国影史上的最牛替身;曹保平对邓超塑造人物能力的叹为观止,就是在说,邓超对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物的角色理解,在明星和演员的混合群体中,表现力水平最高。

  这些聚焦于人物技术面的作品积累,让他终于可以去深度主控一部现实主义的话题性电影。

  这个切口,是“开明的父亲”。

  《银河补习班》里,让邓超违和的,只有他的老年妆,是小学生舞台汇演的拙劣易容术。如果非得再挑两个硬伤,那就是1997年,没人用砖头式“大哥大”了,还有20xx年4月,走廊里为张国荣跳楼而哭唧唧的女生们,应该带着口罩,因为全国性非典,如临大敌。

  其他的BUG,我挑不出来,再挑,就是吹毛求疵。

  剧情、立意、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台词,尤其是不同时期的背景还原、怀旧记忆,表意上没有问题,细节上经得起推敲。如果你在北方长大;如果你是1984年、1985年出生的80后中间那部分人;如果你不是所谓的“好学生”;如果你的成长经历中,一直有一个和教育体制解不开的心结;如果你想做一个未来的好父亲;如果你愿意反思,曾经的你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如果你跟你的父亲正因为分歧而处于对抗、冷漠,那么《银河补习班》的观影人群里,本来应该有一个精准匹配的你。

  网红心理学家武志红开始参加谈话节目了,他的“家为什么会伤人”的研究框架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家庭教育中“缺席的父亲”这一环,这个议题,三联生活周刊似乎很喜欢,做成了一期封面专题“父亲的角色”,核心传递的观点就是,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国大部分的劳动力父亲,很难兼顾事业、活计、营生和亲子、教育的平衡关系,一旦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独处,便焕发出一种不自觉的无能,即,作为启蒙者,作为引导者,作为旁观者,我们的中国父亲,虽有担当和阳刚,却普遍缺乏沟通的意愿、技巧和能力,在“教育者”这件家庭赋予的重要使命中,没有被唤醒,对“耐心”和“方法”的建构,不太尽如人意。

  武志红对电影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觉得,美国为首的西方电影比较重视对父权、父爱的解释,他们会设计各种博爱、平等、自由的元素给屏幕里的父亲,甚至把国家当做父亲。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电影比较倾向于母亲的艰辛和伟大,相应的,我们也把国家当做母亲。实际上,全世界电影作品有一个更大的共识,就是“成长”类型的教育题材故事片,“老师”通常是一个引领符号,师生关系是旋律载体,这种程式化的固定,是影响电影想象力的。

  而父亲代替老师,甚至带领孩子和教育体制相悖逆如果成为故事,在合理的表达范围内,其实就是教育电影的一个题材突破,很多中国人早年在电视上,在杂志报纸上了解郑渊洁和郑亚旗父子的教育实验,多年的坊间轶事中,又了解了一些韩寒和他爸,郭德纲郭麒麟父子的个案心得,这些东西聊的时候津津有味,为什么进入电影,就会觉得俗套呢。

  有意见说,《银河补习班》的故事拼凑掩盖了艺术光芒,这是对电影故事取材本土化的误解,优秀电影剧本如果能依靠、吸收个人切实的成长经历,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那是运气,不是必然。十二年前的暑期档,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可能长得有点像《银河补习班》,但那是一个爆米花片,毫无深刻而言,不能说看到《银河补习班》里的小高老师,就自动对应上《长江七号》里的星女郎张雨绮,电影记下来的,应该是故事,《长江七号》,大部分人可能都记不下,民工星爷,张雨绮老师和小学生徐娇。

  “银河补习班”,票房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但影史位置肯定是有的,它就是讲了一个父亲是最可信赖导师的故事,并且讲清楚了,父亲为什么不只是安全港,还是启明灯和压舱石。

  20xx年暑期档,大鹏和范伟主演的《父子雄兵》,原名《父子魂斗罗》是以黑色幽默的范式在讲父子之间价值观冲突的故事,两年后,邓超、俞白眉用正剧再深入的触及教育的方法论本质,这是一个电影创作上的功德。

  谁说好电影,不能吸收来自威尔史密斯的《当幸福来敲门》,罗宾威廉姆斯的《死亡诗社》,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嗝嗝老师》三部曲,甚至是去年暑期末x电影甄子丹的《大师兄》,包括几个月前大获成功的于谦《老师好》的营养,为什么不能?

  有的人,用青少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青少年,电影,有义务把他们变成故事。如果《银河补习班》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都能被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骂,那《我不是药神》和《找到你》这样的水准就是绝响,真不知道中国的平民好电影,还有什么可发挥空间,到底该怎么做。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昨晚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看了部暑期档的热播电影——银河补习班。一回来就又抑不住将心里的想法诉诸文字。下面说说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受。银河补习班讲的是什么故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总结,但总归不过是这几个中心,父子之间的爱,对传统教育的挑战,我今天就写爱和教育。

  影片的一开始是在班级彩排表演中总是跟不上节拍的一个孩子,被老师拎出来教训,老师一脸不耐烦地吐糟这个孩子就是缺根弦。而后,这个孩子招致全班同学的嘲笑。这个看似普通的教训,却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里。在孩子与父亲在监狱见面时,这个天真单纯在墙边不知玩什么的孩子,突然跑过父亲那里,打断母亲与父亲的对话,他跟父亲说,希望父亲可以回去帮他修好地球仪。父亲说,你可以自己修。孩子想也没想就说,我不会修,老师说,我缺根弦。把孩子做不好事情,归因为孩子天生缺根弦,让孩子相信自己就是天生的笨,天生的做不好事情。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病,不能宽容那些个别存在的特差异的孩子。只有父亲鼓励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不是缺根弦。回到家,孩子并没有等到父亲。他套着父亲庞大的衬衫,拿着手电筒照着夜空。他想念他的父亲,想念那个会鼓励他的人,会听得懂他说话的人,想念那个相信他的人。

  七年后,孩子上了初中。父亲也从监狱里出来。他们两个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孩子被校长不留情面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批评他,成绩垫底,逃课,旷课,屡教不改,已经到了学校不可忍耐的地步,学校决定要公开将他开除。看着那个长大了的孩子,斯斯文文,甚至有点羸弱,一点也不像那些地痞流氓。他最大的罪过仅仅是学习成绩不好。多年未见孩子的父亲,看见这一幕,我想,一定心如刀割吧。母亲在办公室苦苦哀求,不要将孩子开除。父亲坚定地相信孩子可以逆袭,他和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只要孩子在期末考到年级全十,就不能将他开除。后面影片真正进入到学渣逆袭的开始。父亲为了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他跟孩子说,“人生就像射箭,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父亲问孩子,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孩子说:”清华、北大,妈妈是这样说的,如果考不上就回家在楼下卖烧饼。“父亲听了,忙说:”不是,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标。“父亲知道,清华北大,不是他儿子的终极目标。父亲想方设法带孩子寻找他的箭靶子。电影中的父亲为了让孩子真正地找到热爱的东西,循循善诱,带孩子去各个地方,开阔视野,去看飞机展,白天旅行,晚上学习。孩子第一次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知晓学习的意义,不再逃避。孩子开始主动学习。把父亲说过的,要一直想视为人生格言。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在看到这些片段的时候,我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好像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问题的答案。如何找到自己的箭靶子?我是传统教育下,那群乖乖坐在教室里,不敢离经叛道,只会重复又重复地背诵那些不知所云的古诗词和公式的孩子,在生活中独立思考问题极差,如果遇到问题,没有标准的ABCD选项自动浮现出来,就会烦躁,干着急,迷茫。我不知道的是,也许,除了那ABCD也许还会有EFGHIJKLNM呢?电影中那个经历了考试失败后选择纵身一跳,后来摔坏了脑子的.孩子。不正是以为标准答案只有ABC吗?要么考好就成功,要么考砸就失败,失败了就自寻短见。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古代就有范进中举的例子。到了现代,高考任然被看作是成功逆袭翻身的机会。高考失败跳楼的新闻几乎每年都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不会以高考成功与否为标准,我想这种悲剧才会减少。

  我常常常会想起,我家教中的那个孩子。在他一年级的时候,我以为他智力有问题,同样是学写一个字,他总是学得最慢,最辛苦。就连他父母也承认他智力跟不上,母亲还经常在教得不耐烦了的时候,骂他又蠢又笨。如今上了三年级,他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写字也从先前的错漏百出,变成现在书面整洁,正确率大大提高了的过程。

  孩子是个敏感动物。有一次,我看见他有点学得力不从心了,眼睛红红的,却不敢提出不学习的要求。我就说,今晚就先这样吧,早点休息。他点点头。很自觉地收拾了自己的作业。第二天晚上,我去辅导他的时候,他一整晚的表现都非常地出色。写到最后,我问了他一句,今晚累了吗?他说不累,谢谢那么体谅他。那一刻,我震惊了。怪不得他一整晚都表现很棒,原来你对孩子的每一点心意,他都会懂得,也会回报你。

  看完这部电影,我思考了很多。我希望以后自己在教育行业中,做一个明理,有耐心、爱心,优秀的教育者。孩子的教育要走心。我不断地告诉自己。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

  看完《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后,我彻夜难眠。

  《银河补习班》讲述了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工程师马浩文设计的桥垮塌了,被关进监狱,留下污点。当他出狱来看儿子时,儿子却成为了一个臭名远扬的问题学生,即将被开除。马浩文跟教导主任打赌:马飞期末考试考到前十就不开除他。由他来辅导儿子的学习。他教会儿子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在自然界中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自救,他自称这是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后来,马飞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飞行员,升为宇航员。不料,飞船出了事故,马飞根据爸爸教的方法安全回到了地球。

  《银河补习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浩文教儿子自救的场景:马飞跟爸爸走丢了,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狂风暴雨,他看到这副情景,不禁打了个哆嗦,倒吸了一口冷气。走着走着,他陷入了洪水中,洪峰即将来了,马浩文不顾自身安全,拿着喇叭,拼尽全力向不知是否还活着的儿子喊:“马飞,我是爸爸,如果你能听见我说话,看看你身边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想办法,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出来的!”马飞的身边有一座房子,他把木板拆下来做成船底,再找到一个手电筒,好让安全人员一眼就可以看见他,马上把他救了上来。

  《银河补习班》告诉了家长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在玩耍时学习,减缓压力,找到兴趣。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怎么实现梦想,怎么思考,怎么自救。

  父爱是无穷的,父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让我们去细细体会父亲对我们的爱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5

  我们都渴望邓超式的美好,却终将屈服于教导主任式的现实。

  剧终时,边上的小女孩闪烁着星星的眼:“妈妈,我以后也要像马飞一样快乐学习!”一旁的母亲眼眶也有些湿润:“好的,孩子,妈妈都支持你。”

  望着那对母女离座的背影,我发现,泪水从我的眼中滚落下来。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我的眼泪为谁而泣?

  首先必定是为电影。电影中邓超饰演的爸爸--马皓文在一场冤屈的牢狱之灾后依旧笑对人生,在应试教育的主环境下依然坚持快乐式教育,把儿子马飞培养成了一个心怀梦想的人。这种理想式的育儿,是我们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梦,而我们做的梦,哪怕并不存在,却以一种曲笔的方式成为了现实。

  于我,却是另一种滋味。

  我已经好久没做梦了。相比同龄人,或许我是他们心中的那个“邓超式教学”的实践者:当我的同班同学努力背诵乘法口诀时,我的妈妈带着我没心没肺地打羽毛球;当我的同学们为一两分拼搏时,我还在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当我的同学一个个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发现,我长大了。

  我拥有过他们永远想象不到的青春,却得不到他们理所当然的成绩。邓超式的理想教育,真的能实现吗?纵使是拥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我依然逃脱不过“理所应当”的补课,逃脱不过“想当然”的应试教育,逃脱不过别人印象中“活该”的命运。

  如果说邓超式教育是我成长中的保护伞,那么应试教育就像保护伞下的菌菇,在得不到阳光的条件下依然茁壮成长。邓超式的教育,永远只能活在理想中。就像我一次次地嘲讽那些“读书机器”,可是最终他们却活得比我自在。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写过一篇“无中心思想”的文章了,议论文的三段体、记叙文的`抒情,一个个模版,早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或许我永远都无法理解,什么时候真情实感,是作文最可或缺的一项要素……

  我终究活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

  可是,正如秋瑾的墓上放了花,海伦凯纳的眼睛重见光明一样,谁又能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呢?或许当20xx年后的我再带着我的孩子来重温这部电影时,我的孩子会骄傲地告诉我:“妈妈,我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样子。”

  或许40年后的教科书里轻轻带过一笔:“应试教育时代早已结束。”

  或许我最后的泪,是泪给对教育改革的憧憬,对未来明天的希望……

  剧中邓超饰演的爸爸对着太空英雄儿子马飞笑着说:“这个魔术真好看,能给我再变一次吗?”

  未来,我们相信奇迹。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6

  前不久,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有很多感触。网上影评有说是获得优质情感体验的一部好片,也有讲是一碗没有现实操作性的教育鸡汤。抛开电影好坏不说,这里简单谈谈我对影片所讲故事中体现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感想。

  首先是学校教育。无疑,作为主流、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在人才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对来讲,拥有稳定师资的校园可以说是教育质量可靠且有保障的地方,能够满足人才成长的大多数需要。作为在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保障教学大纲要求的主体教育内容传递及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身边没有遇到过类似于以阎主任(李建义饰)为代表的校园教育经验守旧派,但很难说我们身上完全没有他的“缩影”。在电影中爸爸马皓文(邓超饰)在犯错是说自己是第一次做爸爸,儿子马飞(白宇饰)在犯错时说自己是第一次做儿子,很暖。我们教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从事教育工作,但面对的学生各异,有经验可参考是好事,但不能守旧,也要根据教学开展情况和学生特点及时调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能真的很难做到人人满意面面俱到,所以要尽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设计趣味性强、参与度高、接受效率好的课堂,教育改革从教师改革做起,做个好老师。

  然后是家庭教育。很显然,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是孩子教育成长不可或缺的。不能不说,有马皓文这样的家庭教育革新派爸爸是很幸运的,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变通。对于“普通”父母又能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教育影响孩子呢?我想,无论父母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身处什么样的社会行业,都应该尽力去多跟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难处,倾诉自己的不易。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去尝试解决困难,做好榜样,多思考,多尝试,多修正,多总结。

  学校教师及家长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成才。成才是没有唯一标准的,如果非要寻找一个指标,可能育人成功的状态就是被教育者日后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对生活有着满心的`热爱。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出来这样的人才呢?怎样育人,思考了很久。我认为与其带着孩子去寻找未来,不如引导树立目标反推现在。也就是说,要引导他们思考,想做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这样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到这些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每天要怎样做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成才的底层逻辑——习惯。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只要确定了目标,在习惯的加持下,通过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达成。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明确就是,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全靠老师教,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就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不会进步。教育参与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和家长不仅是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学生看。因此,培养好的习惯,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再给小草一点时间,他们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当荧幕上显示这句台词的时候,观众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每位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像是拉弓,而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启发孩子,帮助他们找到箭靶子,使他们的努力有的放矢。

  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子女,让子女少吃一些苦头。因此,家长们往往会给子女营造优渥的环境,却忽略了对子女的陪伴,错过了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更要以自己积极的三观去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输送给他们适应社会的勇气和信念。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试卷那样提供A、B、C、D四个选项,家长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去启发子女,面对生活的问题时,通常不止有四个选项,还能有E、F、G、H……人生这份试卷,本来就应该是千姿百态,而不是千篇一律。好的教育,就是去鼓励孩子进行不断地尝试,最终找到“箭靶子”,找到自己应对生活问题的办法。

  没有天生就失败的孩子,失败的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在《银河补习班》中,馨予和马皓文分别是马飞的妈妈和爸爸,他们都希望马飞能有个光明的未来,但采取的教育方式却天壤之别。馨予外表火爆而内心坚忍,她的教育观念就是尽一切努力把最好的都给马飞,不希望马飞在教育方面输给其他人。因此,马飞被送进最好的寄宿学校,一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学习,二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结果,马飞成绩不仅没有起色,反而一直垫底。马皓文的教育观念则截然相反,他陪伴让马飞去体验大自然,去发展自己的兴趣,鼓励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并带他去参观航展。最终,马飞成绩逐步提高,考进年级前十,当其他同学还在为高考发愁时,他已经被录取成为飞行员。

  在成长的道路上,方向和努力谁更重要?越努力,就会越与众不同;但方向不对,努力就可能白费。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启发子女找到积极的兴趣爱好,去交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答卷。、,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

  《银河辅导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弃上。这过程是亲子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斗争的过程。其实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平等沟通,就是一直没找到跟孩子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其实,就像邓超在影片中所说: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寻求着更合理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呢?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这对于在社会中为生存打拼的爸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爸爸并不多见,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作为教科书式的存在。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边各种应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唠叨多干点儿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作为爸爸的邓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也是与现如今的应试填鸭式教育相抗衡的过程。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代表,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上学校,用尽各种手段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影片中金句频出,比如那句: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分布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这话是针对教导主任说期中考试是孩子最重要的时刻来说的。而邓超作为爸爸,觉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所以,他带着孩子逃课去看航展,去旅游,去体验生活,去验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这得顶着多大的压力。后来教导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要做一个冲破牢笼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显的效果。若那个孩子后来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是继续倒数,那爷俩的行为还会不会编入剧中,引来孩子们的无限向往呢?只能说因为剧中爸爸有着渊博的知识,阳光的永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潜能,爷俩才在与教导主任的抗衡中获得成功。

  影片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剧中爸爸心里的那座桥,永远没有垮塌,而他帮助儿子树立起来的那座桥,日臻高大坚固。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荐爸爸们带着孩子们去观赏。

  最后: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也愿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9

  暑假里,我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故事开头讲的是宇航员马飞和另一位宇航员即将要乘坐火箭前往太空。记者正在采访他们,马飞的家属席是空的,于是他想起了幼儿时期的记忆:马飞的爸爸马皓文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但

  他设计的“东沛大桥”不幸倒塌,被判坐牢20xx多天。我想:一定是有人在背后设计了什么阴谋!马飞的爸爸看上去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设计师!

  火箭发射后,因为飞船遭到撞击,马飞他们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马飞想起:上初中时他违犯了很多次校规,学校阎主任决定开除他,但马飞爸爸站出来说:“我打赌马飞期末一定能考全年级前十名!到毕业时,我儿子还会是全校数一数二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情节令我非常感动,因为马飞从全班倒数第一变成期末前十名甚至全校第一几乎只有0。001%的可能,但马皓文相信他的'儿子,并且想为他争取这一丝希望!这是大部分家长做不到的,他是一位独一无二的爸爸!结果令人出乎意料,期末时因为马飞的作文被阎主任判为0分,马飞和第十名仅仅差了21分。最后,在班主任和马飞爸爸的努力证明下,马飞的作文被最终判定为22分,总分超过了第十名,马飞终于能够留在学校了。看到这里我真为他感到高兴!

  电影画面这时又回到太空,两位宇航员在太空面临危机时,马飞想起了小时候他与爸爸说的那句话:“爸爸,我要向你一样,永远不认输!”于是他离开太空舱,冒着巨大的危险修好了与地面失去联系的天线,最后他们平平安安回到了地球。马皓文在地面迎接儿子,对他说:“你的魔术太牛了,能再给我变一次吗?”我们大家都笑了!

  故事中马皓文的扮演者是邓超,他演的这位爸爸是我见过最好的爸爸,也是最会教育孩子的爸爸!要是我的爸爸也能变成他那样就好了,虽然他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好爸爸了!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电影,名为《银河补习班》。

  影片主要讲了马飞和他爸爸马皓文的故事。马皓文是一个桥梁建筑师,他设计并建筑了一座大桥塌了,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爸爸和妈妈签字离婚,不懂事的小马飞赖着不肯走,要和爸爸睡,马皓文用了一个故事骗了小马飞,他骗马飞说他坐宇宙飞船回去,要小马飞先走,要不然他就输了,他用他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来保护小马飞的心灵不受到残酷现实的伤害。有一天回家,妈妈和他说要搬离这里,要带她和孟叔叔去过新的生活。妈妈和孟叔叔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管他,于是托关系把他送到了最好的寄宿学校,以为这样一劳永逸,自己只要专心赚钱,就是对孩子最好好支持。失去父亲,离开自己从小成长的家,马飞的成绩一落千丈,变成了学校全年级倒数第一名。他因为看了《笑傲江湖》被教导处阎主任发现,学校要劝退他,他的妈妈到学校求主任不要开除他。正在这时候,马皓文出现了,马皓文认为阎主任对马飞的处理结果不合理,所以和阎主任打赌,到期末考试考到全校前十,没有考到就开除。马皓文为了让儿子提高学习的兴趣,他带儿子去感受世界,通过感受来理解古诗的意境,通过感受来学习写作。他告诉马飞面临困难时,你要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去克服它,要自己动脑,要时刻保持你的大脑在思考。最后经过父子俩的努力,马飞考到了前十名,光明正大地留在学校继续上课。从此马飞的成绩越来越出色,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成功的当上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影片看完,中途我哭了好几次,感触挺多的,对以后的学习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学习真的没有捷径,一定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爱好,要喜欢它,要爱它,要和它做朋友,一点一点攻克它,它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虽然这是一条艰难的旅程,但是我不会放弃,因为路的尽头,种着我的梦想!加油!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

  暑假,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看了这部电影后,感触颇深。

  它主要讲述了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马飞面临学业问题,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马皓文与校长求情,打算用一个月时间将马飞的学业提高,证明他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期末考试,马飞的成绩突飞猛进,成功进入了大榜前十名,阎主任承认马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并给予他极高的期望。即将高考,马飞被录取,成功当上了宇航员。在他执行任务时,在太空意外落难,即将放弃的时候,想起了父亲马皓文的一句话:你可以的,你可以的,你可以的!这时,马飞突然惊醒,重拾信心,最终拯救了自己和指令长。是呀,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练习还有什么意义?

  看了这部电影,我仿佛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从小到大,我们参加了许许多多的补习班,但电影中的补习班是我见过的最特别、最闪亮的补习班,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父爱补习班。在这部电影中,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父爱如山的伟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2

  时隔很久,我才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影片中的许多情节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

  在电影中,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入狱的父亲马皓文缺失了孩子七年成长时间,七年里他就如同天边星星一样,跟孩子的距离遥不可及;在面临儿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的现状时,马皓文又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不要停止想”,给马文照亮了一条坚持宇航梦的道路;在马文逐渐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踏上征服宇宙的征程时,父亲的爱又始终就像挂在天边的星星,始终陪伴与守护着孩子,给予他最为深沉的力量。

  影片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善良可亲的小高老师;有封建顽固,让人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的校长;有曾是状元的“疯子”;有可爱的叔叔;有两面三刀的伪君子;有不知情况就欺软怕硬的群众……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每天不停的拉弓而没有找到靶子,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我觉得再找个靶子之前,还要尽量的积蓄力量。在找到自己的靶子之后能更好的射中它。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看完《银河补习班》,我真的感受到了那种深沉的父爱,以及对梦想的执着。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3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银河补习班》的电影。它主要讲述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经历了重重困难与挫折,儿子终于成为了宇航员的故事。让我最感动的是两个情节。

  1998年那场众有所知的大洪水,是这部电影中一段感人的情节。儿子因下车打水而上错了车,与爸爸走散了。下车后知道这场大雨是百年不遇的'大雨,引起了一次大洪水。走着走着,只剩他一人了。他被困在了一间屋子里。爸爸一路打听,找到了儿子遇难的地方。他找到了一只喇叭,对下面大喊了几句,并说:“如果你能听到,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能派上用场……我相信你一定会出来的!”爸爸的喊声让他重拾了信心,觉得一定要出来。最后在爸爸就要绝望的时候,儿子终于出来了。因为他一直记着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世界上的任何事。”

  第二段感人的情节是在最后。儿子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但他乘坐的飞船“曙光十六号”遭遇了一场亿万分之一概率的“袭击”——宇宙碎片。它们把天线的接线打坏了,需要修理才能与地面取得联系。他不畏风险,主动出舱修理。他几次被安全绳甩来甩去,缠了飞船好几圈。最后他只距离天线只有一步之遥,但安全绳不够用了,于是他把安全绳卸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来修理。最后他终于用三个手指抓住了把手,修好了天线。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得到了两个启示:

  1、这部电影里爸爸总是提到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做这世上所有的事情。”我的理解是:脑袋要不停地思考。

  2、电影里爸爸用了另一种方式教育儿子,也希望所有的家长与老师都要像爸爸一样对儿子多一点信任和鼓励,不能只看成绩。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4

  银河补习班,是女儿说一定要去看的电影。因为邓超是南昌人,电影第一站的宣传邓超选在了南昌,自从看跑男开始,朵朵就喜欢这位土生土长的南昌仔哩子,因为邓超又帅又幽默,最重要的是他经常在公众面前骄傲地坦言自己是南昌人。无论邓超拍的是什么烂片dou要去捧场,即使自己最不想看感动落泪的电影,因为是邓超拍的,就必须去看,大不了带上两包纸巾备用。

  再说说电影,我个人感觉很喜欢,被邓超的演技折服。特别是最后一段父亲拿着手电筒对着天空照的时候,老年人的眼神演绎得很到位。

  其实我觉得马飞是个很幸福的孩子,不仅有一位知识渊博懂得教育孩子的好爸爸,还有一位勤劳努力的妈妈,特别是视为己出的继父对儿子喊的那句话:马飞,你什么都没有,就是爸爸多!超给力!

  因为和邓超是同龄人,剧中所有的故事节点包括歌曲,都是我非常熟悉的。亚运会、香港回归,98年洪灾……老歌:亚洲雄风、渴望、弯弯的月亮、快乐老家、当年情……好像每首我都会唱。一边看一边给孩子科普,连物理课的连通器原理都没放过。显得我很博学的样子。

  影片里的爸爸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什么是不放弃,人生就像射箭,梦想是靶子,不对准靶子,那你的每一次拉弓毫无意义。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家长给你规划好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写作业。

  所有人都在否定你,导致连自己都在否定的时候,只有父母会坚定不移地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拼命读书不是无用,但绝不是标准答案,人生有无数的可能,无数个选项,父母虽然不是超人,但他们一定是深处黑暗还是能带给你光的.人。

  电影中些许夸张的情节表现,但我觉得都是合理范围内。有人说,不写作业不复习就能年级前十,简直是荒谬至极,其实我想说你们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学霸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父亲,可是我见过,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基因强大是很主要的原因,虎父无犬子!邓超的教育观真的值得令人学习。多去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行动力,学会独立思考,对自己的梦想,永不认输永不放弃,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座桥,要把自己的这座桥修好。

  电影结束语:献给父亲,送给儿子。完全泪奔,懂的人自然会懂。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

  暑假,我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非常感人。

  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两位航天员,在准备出征太空前接受采访的情景,接着开始了主人公马飞的回忆录。他的爸爸是一位了不起的桥梁建筑家,被人陷害,他建造的东沛大桥却倒塌了,他为了维护他人成了罪犯,进了监狱,一去,几年过去了。马飞上了全市最棒的寄宿中学,但是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名。他贪玩又任性,就在即将被学校开除的那一刻,爸爸找到他,帮助他、鼓励他、支持他,并承诺主任,期末考试考全年级前十。在所有人的质疑下,他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银河补习”之旅。他考了全年级前十,三年后,他是全校最有希望上北大清华的孩子,马飞坚持了自己的梦想,收到飞行员录取通知书,最终成为宇航员。

  在太空中,由于遇到千分之一的困难——太空碎片的.破坏,他们与地球总部失去联系,等待死亡时,马飞想起了爸爸,爸爸的鼓励,呐喊声在心中,马飞用了三分钟,让脑子动起来,修好连接器,成为了宇航英雄。

  在这部电影中,马飞爸爸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动:“我不会认输的!”这句话也激励我在学习中、在生活中都不要认输。电影还告诉我,人不能有太大压力,要劳逸结合,走进大自然。我不由想起爸爸每次考试,都会耐心陪伴我复习;每年寒暑假都会带我出去游玩……

  《银河补习班》我喜欢,它应该是献给我的爸爸和全世界的爸爸们最好的礼物!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相关文章:

银河补习班作文10-0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8-30

《银河补习班》的观后感11-14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20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9-28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9-2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精选)07-05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9-23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9-28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