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精选29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精选2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影视一贯以其异域风情及歌舞魅力感染人,《摔跤吧!爸爸》却将父爱和梦想结合得如此完美,并且聚焦金牌意识和女权意识,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破而后立的格调,既有对现实的鞭笞,又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动人心弦,令人热泪盈眶,也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写点东西。
1、父爱
曾经是印度摔跤冠军的父亲,在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生个儿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赢得世界级比赛金牌,但事与愿违,妻子连连给他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儿在打架中战胜了男孩,这让父亲眼前一亮,有了类似“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灵感,决定对其中两个女儿进行摔跤训练,帮助他实现夙愿。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语境之下,这位父亲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虚荣”的帽子,以自己的权力改变女儿的命运,逼迫女儿做她们不喜欢的事情......
随着剧情的发展,父亲对女儿从事摔跤事业的规划,其实是爱的.成分大于父权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当作家庭附属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过上了繁杂而艰苦的家庭主妇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怀揣着冠军梦,偏执地想将梦想延续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对两个女儿展开魔鬼式训练,甚至将女性象征的长发给一剪没了,两个女儿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时光,乃至青葱时光,不仅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还要饱受外界的非议和嘲笑。
也许你会说,剧中父亲独断专行,丝毫不尊重女儿们的个人意愿。但是,女儿们所承受的磨难,又何尝不是别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导女儿们进入体育竞技行业,彻底改变了女儿的命运走向,把女儿变成了一个拥有世界视角的现代女性。摔跤小舞台,社交大舞台,女儿所拥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印度女性,这何尝不是父爱的伟大体现。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爱那样温润透彻,也许有时难以察觉,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为你加油打气。这就是父爱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2。梦想
正如世纪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创造生命的梦想,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剧中的吉塔和巴比塔为了实现父亲的冠军梦,他们远离自己最爱吃的零食,被逼含泪剪去最象征女性的长发,忍受来自同龄人与非同龄人异样的眼光、非议和嘲笑。他们牺牲那个年龄阶段该有的娱乐时间,艰苦训练。他们压抑了青春,却也重塑了青春,犹如高考学子,背负着家庭的梦想,社会的期待,在追逐人生梦想的起飞阶段,振动沉重的翅膀,艰难的前行。
吉塔最终成功的精彩瞬间来自于日常大量枯燥训练的积累,来自于弯路中的折回,来自于绝不放弃的最后一击,从而成就历史传奇!成功的道路充满艰辛,辉煌的背后洒满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难,荆棘再深,梦想的实现也不无可能。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
关于这部电影,我并不陌生,在电影上映之时,早就接受了自来水的安利。今日,终于在蒙昧恍惚之中,见到了它的真容。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从开始就描述了一位怀揣金牌梦想的年轻摔跤手为了生活放弃了心爱的摔跤事业,待他成为一名父亲后,他又把这种希冀寄托给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然而,名运捉弄,他一连几胎都是女儿,强颜欢笑的他决定放弃这个梦想。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了还击揍了隔壁的男孩,从此两个女孩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吉塔和妹妹觉得自己遇到了恶魔父亲,每天五点半的'拉练让她们苦不堪言,同时还遭受着生活上的窘迫与同龄人的嘲笑。 父亲甚至给她们找了陪练——她们的堂兄,一起拉练。姐妹俩的第一次反抗以剪发为结果失败告终,第二次彻底的反抗,反而让她们从同龄朋友那里意识到在她们的国家,她们父亲真正把她们当初平等的孩子看待,而且愿意让她们自己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从此,两人自当上心。 二人开始参加各种比赛,过关斩将,姐姐年长,斩获奖品的基础下,率先夺得了全国冠军,进入了国家对训练。进入训练中心的吉塔被同伴唤醒了女性天然的爱美,得到一段从前苦行僧岁月里不曾得到的美好时光。在训练中心,吉塔得到了教练的技巧训练,和父亲的完全不同,她开始质疑父亲的招式落后了。然而,姐姐的出赛状况却不尽人意,连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并没有放弃,而是和女儿和好,主动来看她,女儿也剪发明志,和一同进入训练中心的妹妹一起继续在父亲的指导下,继续操练。教练对姐妹俩早训迟到颇有意见,他把姐妹俩违反规定的事情报告了上级,企图开除姐妹俩。在父亲的恳求下,姐妹俩得以继续训练,但她们不允许出校门,父亲不被允许进来看望姐妹俩。但父亲仍然没有放弃,他给了姐姐一部手机,偷偷的给姐姐指导。他耐心的翻看之前女儿国际对战时的视频,分析参赛选手的优缺点,帮女儿制定作战战略。吉塔在父亲的帮助下,有如神助,一路进入了半决赛,角逐金牌。然而吉塔在发布会上言及全是父亲的功劳让教练不快,教练甚至设计父亲在比赛前被困地下室。吉塔在激烈的角逐中,回忆起了当年父亲教她的声东击西,最终完成了5分的高难度动作。父亲在地下室使尽了各种法子都没出去,只得暗暗帮女儿祈祷。直到颁奖放国歌,父亲的眼泪才最终留了下来。
摔跤吧爸爸,主线是女儿继承父志,终得金牌;隐线是印度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反抗。故事线非常完整,细节也十分丰满,人物形象一直随主线成长,随环境变化,合理而又自然。最后把吉塔姐妹真实的照片作为结尾,让人们感受到了吉塔家族的执着和坚韧,智慧与光明。父亲和女儿们,甚至母亲,堂兄,都对能完成这个目标所努力付出,幸运的是,不,金牌不负众望的被她摘得了。
一切是必然,却从一次偶然开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3
这部片子,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是我唯一觉得值得看的一点,否则,我会把它划为“毒鸡汤”的范围,毫无意义。为什么真人真事这么重要?因为对于剧中的主角来说,是重要的,没有人会嫌自己得到的肯定与认可太多了,所以电影是一种很好的传递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他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这是一件喜悦的事情。
好,再说说我的几点看法吧。
一、关于伟大的父爱。
很多人都拿这部片子来讲述父爱的伟大,实话说,我没看出来。因为父亲的目的很明确:生个儿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且父亲确实是想尽了一切可以想的办法,然后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才放弃了这个想法的,四个女儿出生时,每一次产婆掀开门帘,父亲的一脸失落,让我看不见他的爱,虽然他自己也说:“我也爱她们,只是,我的梦想必须由儿子来帮我实现。”但是这份爱,着实牵强。
孩子对父亲印象的转折来自于朋友的婚礼,新婚的姑娘对她们说:“你们的父亲至少还会为你们的未来考虑,而我的父亲只会让我嫁人,然后生孩子养孩子,你们的父亲多好啊。”在我眼里,为了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梦想而去摔跤,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让孩子早早嫁人,本身没有区别,都是父亲从自身考虑而已,所以并不伟大。
比起伟大的父亲,我更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教练。父亲,是让孩子感受爱的,教练,才是让孩子成才的。作为父亲,我觉得他不称职,但是作为教练,没有人比他更称职。
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如果学摔跤,我会放心的请他做教练,但是我不会给我的孩子找一个这样的爸爸。
嗯,教练。
二、关于父亲与教练的话,听谁的?
这部片子,我认为丑化了教练或者教师的形象,虽然我也认为教练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负责任的父亲,应该教会孩子取舍,教会孩子与其它社会关系的相处,而不是拿自己的性格,去与教练硬碰硬,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即使得了冠军,在未来几十年的生活中,也是无法与别人和谐的,简单说,无法幸福。
真正强大的父亲,不必害怕孩子尊重教练就不尊重自己了,恰恰是你自己把选择权自由的交给孩子时,孩子的心里才有自己的思考,你如果真的是对的,孩子会有她的方法,选择站边儿,并且合理的处理与教练的关系,不至于后来发生差一点连参赛资格都取消的意外。
作为教练,必须说一不二;作为父亲,只能做好自己,让孩子自己评论与选择。
三、关于父亲可不可以撇开教练,自己亲自教?
这部片子,我应该觉得很得天下父亲的'心,因为影片里的父亲形象塑造得太好,绝对的权威,这是绝大多数身为父亲的人梦寐以求的形象,“我说的,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别说作为父亲,作为任何一个身份,能有这样的权威,都是骄傲的事情。
同时,它应该也很得天下母亲的心,从此就可以理直气壮对孩子爹说:“你看看人家,都是亲手教孩子的,你倒是好,别说教孩子,连多看一眼孩子,都难,你这个爹,怎么当的?”
但是,我们首先绝对绝对不可以忽视了一个问题: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
重要的事说三遍,我们现实生活中,父亲往往自己是个小学生,自己都是一个失败的榜样,如果还强制孩子必须听从父亲的,那对这个孩子来说,简直是无以复加的灾难。
所以,如果生活中的爸爸们想要效仿剧中的爸爸,请确保自己首先是一个精英,否则,还是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别人的教育吧,包括老师、包括社会、包括一切孩子可以接触到的教育。
我说的一切,都只是针对于影片传递出来的信息,回到开头,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而影片只能表现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往往还要考虑卖点考虑票房不得不改动。所以,它仅仅只是一部剧而已,连真实的冰山一角都不算,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还有99.9%的部分是没有呈现的。
如果说敬重,我敬重现实生活中的那位父亲,他一定有更多的过人之处,是影片无法表达的,是无比繁杂、无奈、和日复一日的落寞成就的整个体系。
而影片所塑造的这位父亲,大家看看就罢,开心就好,生活还得踏踏实实的过,我们必须接受,这世上,世界冠军是极少极少数,而且即使得了世界冠军又如何?人生几十上百年,幸福的生活,可比拿一枚金牌复杂太多太多了,需要一辈子的修炼。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4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种种原因和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冠军!可是命运弄人,在接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把挂在墙上的金牌收了起来!镜头下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一个个的把自己多年的奖牌、奖杯和金牌收进箱子里的那一刻,透过屏幕,你能生生的感受到一个充满希望到满心失望的人把梦想封存的沮丧和对命运的无奈。
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让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发现了女儿身上的摔跤天份,再次激起了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对梦想的憧憬和希望!这一刻他明白了,实现梦想不一定非要儿子,女儿也可以!
首先,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这个没有性别歧视的观点我是很赞赏的,毕竟在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子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他不畏人言和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女儿,呕心沥血的培育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自私的,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是不可取的!可是,我并不这么看待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一位不折不扣,有责任的好爸爸!并不是因为他的女儿最终拿到了世界金牌!而是,在培训女儿这一路来,他虽然要求严苛,但并未不近人情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因为在发现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前,他并没有对女儿有一丝摔跤的幻想和打算。而在发现了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后,也并没有一语专断,而是和老婆商量了之后才开始的,并说了给他一年的时间先试试!
兴趣、爱好、天份都一样,需要坚持,需要有人激励鞭策,孩子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因为再强大的兴趣,在繁琐的练习和无趣的重复过程中,都会有疲倦和索然无味的时段,作为孩子有时候很难认清和坚持,就需要大人们的'引导和鞭策。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作为父亲,发现、发掘了孩子的天份,并用自己的方式让她们在天份的路上越走越好,这没什么错!
有一段,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在女儿吉塔进入国家队失意之后,即使那段时间他们父女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在女儿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背起包袱,去女儿学校附件租房子住,并在每天早上5点~7点学校训练开始之前额外给女儿训练,但却被学校发现并要开除他两个女儿的时候,他双手合十,噙着泪水求学校不要开除他的女儿,这一刻,曾经骄傲和父亲,不曾落泪的父亲,第一次流出了无助的泪水!这一段几乎看得我泪崩。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个骄傲有尊严的人,他不畏世俗眼光,毅然培育自己的女儿摔跤,哪怕要花20卢比买人家售价100卢比的鸡的时候都是抬头挺胸铮铮有词,哪怕在第一次带女儿参加摔跤比赛,看客讥笑,赛场人员阻扰的时候,他都挺直了腰板,要和对方大打一场,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也是底气十足的离开赛场!而这时为了女儿,他无助的苦苦哀求,这一刻,他为的不仅仅是他的梦想,更是孩子们的梦想和前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5
这个五月,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刷爆了网络。但是对于这部剧中展现的印度父权与女性地位的部分,却也被疯狂地吐槽。
电影中的爸爸作为前摔跤运动员,为了自己无法实现的冠军梦,把全部期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为此无情的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五点就让孩子起床跑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女儿们企图反抗,就剪掉她们的头发,哪怕这些行为在当下印度社会看来全都不被道德伦理所理解的。由此引发的热议,有人说父亲的做法太不人道,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身上。也有人说,父亲为女儿选择了更好的人生道路,让他们能将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问题就来了,大人们认为正确,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最好的吗?
不知道你们看了妈妈是超人没有。最先开始其实我是为了看小安吉而追节目,后来发现胡可的带娃方式,是五个妈妈里最不被吐槽的。他认为,孩子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和孩子相处,也要尽量尊重,平等的对待他们。
胡可的育儿理念,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孩子的事情,就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他们实在解决不了,大人再介入。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不仅让我回想起我以前带的一个宝贝,他们家两个女儿,父母对他们的爱从来没有让人觉得有任何偏心。孩子们平常在家里打打闹闹的`时候,大人们也不会去插手,如果局面实在控制不了的情况,读书笔记。父母就会一人抱一个来缓解一下。所以很多时候就算姐姐被妹妹弄得到处是伤,但也从没有恨,不喜欢妹妹的话语从她的嘴里流露。这一家看似父母心大,其实就是因为父母的心大才让人觉得这个家充满了无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而伟大的,哪怕牺牲自己的一切,只要对孩子有好处,都一定尽可能满足他们。但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恨不得给孩子全世界最好的,但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有人为此专门做了一次社会实验。将一辆装满各式各样的玩具,3位奇葩说当辩手担任乘务长,带领孩子们交换玩具。活动中发现,孩子喜欢玩具和家长喜欢的往往不同,面对孩子的选择,不同的家长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也有的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也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儿,爱孩子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其实有时在工作中,我每次对待孩子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替孩子们选择,也会为了所谓的规矩扼杀孩子的天性,总是不让这样不让那样,这样想想孩子们好可怜呀,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呢?在一定的规矩给孩子们最大的自由。
希望以后所有的你们有一天都可以这样说“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成长道路中给予我完全的自由,让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6
周五的晚上,妈妈下班回家。她神神秘秘地掏出三张电影票,说给我放松放松。哇!有这样的好事?我迫不及待地抢过电影票——《摔跤吧,爸爸》。太棒了!这部电影我早有耳闻,早就想一睹为快了。
电影开始了。活泼风趣、富有节奏感的印度音乐拉开了电影的序幕,我情不自禁跟着音乐的节拍扭动起来。这是一部喜剧吗?我满心期待。看着看着,我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电影讲的是印度一个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毕生的梦想就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冠军。不料,老天爷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生了四个女儿。他彻底绝望了。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他重新燃起希望,开始训练女儿摔跤,想让女儿变成世界级的摔跤手。在男权社会的印度,女孩子练习摔跤,引来了全村人的讥讽和嘲笑,姐妹俩也吃尽了苦头,最终,他们排除各种艰难困苦,女儿终于成了世界冠军,实现了爸爸的梦想。
最让我难忘的是电影中爸爸让女儿脱下美丽的长裙,换上男孩子的短衣短裤,还剪去了她们的长发,爸爸还要求她们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还把她们丢到水里,逼着她们学习游泳……看到两个女儿的无助、哭泣和愤怒,我震惊了:世上怎么会有这样专制、冷酷无情的爸爸呀?影片中,女儿自作聪明地反抗,看得我哈哈大笑。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自己。我的父母给我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我坦然接受,我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苦、觉得累、觉得烦,有时候我也会耍小聪明,和他们斗智斗勇,为自己争取玩的时间。自以为是的我还洋洋得意,殊不知,我的做法已经深深地伤害了父母,无知的我其实只是个Loser(失败者、笨蛋)。
影片的结尾,女儿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看到这里,我不禁无限感慨: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成功以后的光鲜,却不知道他们曾经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我们羡慕别人考上清华北大,羡慕别人钢琴过了十级,羡慕别人考试总得第一名,羡慕别人的作文上报纸……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耍,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天天坐在琴凳上练琴,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天天看书写作业……如果没有家长的严格要求,哪来的成功?所谓的天赋和神童,那只是传说而已!再大的天赋,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古人写过一篇文章——《伤仲永》,里面的主人公仲永就是一个后天不努力,最后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神童。我们还小,还需要父母的督促和严格要求。对父母,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你是我的骄傲”——电影里爸爸的这句话,让我热泪盈眶:亲爱的爸爸妈妈,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你们的骄傲。电影散场了,我情不自禁地拉起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暗想:我也要给自己定一个梦想,然后朝着梦想努力前进,相信终有一日,我也会到达成功的顶峰。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7
《摔》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可能是时长长,带的孩子各种不耐烦,我也没办法好好沉浸其中。
印度的父亲是有多么大的权力啊。十四岁就嫁人,是普遍状态吗?至少她们还在上学啊。’要求锻炼、控制饮食已经够残酷了,她们是女孩子呀,爱美也很重要啊。这是我短浅的看法。无论如何,女孩子总想为悦己者容的吧,我以己度人着。
影片中若不是穿插了侄子这个讲述者,客观的调子就很难保有,很难产生即参与又游离的微妙视角。就不会那么容易博得共鸣。如果不是侄子承受了那一巴掌,本来、真实的承受者可能是女儿。所以在强行剪发之后,还有可能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甩过巴掌。那么床垫被子也可能是女儿的?睡不好觉啥的……这个相比之下就不那么重要了。
果然如此的话,后者那样的父亲就完全是个暴君了吧。
不爱有很多种,可能是十四岁就把女儿推出去嫁了;可能是逼着女儿去练习摔跤。
幸亏,幸亏她们成功了,不然那些逝去的童年、那些没体会过的欢乐,谁能给她们补偿。
颜值很重要。影片结束我几乎要原谅这个爸爸,并且那一刻我也“成了印度人”,心底巴望着,一定能要赢啊、一定要赢啊。但是看到最后真实的辛格的`照片,并且字幕指出印度开始有成千上万的女孩开始练习摔跤之后,我又开始不喜欢这个爸爸了。设想真实的爸爸,打人的爸爸……认同不起来。
中国东亚病夫睡狮觉醒的故事我们也看过好多了,好多激动早就来过一遍了。包括最后一刻的反败为胜。包括从未出场过的5分摔,在第三局开场时,我就猜测,嗯,该上场了。
因为什么才能彻底改变女儿们的思想呢?因为同伴小女孩的哭诉?不够。还需对以前思维惯性的彻底打碎。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
有些成功,你必须眼光超前、想人不敢想,做人不敢做,才能杀出重围,崭露头角。必须放弃保险稳妥的旧方法。必须承受失败的风险。不承担失败的风险,没有资格享用成功的巨大喜悦。
所以,对这世界上的因果关系、风险收获,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值不值得,总有一种人生这么过了。你以为不值得的,可能是你肤浅愚妄,理解不了别人甘之如饴。你以为值得的,可能会用悲剧的第二种——“得到的”——来啪啪打脸。
摔跤竟然还挺精彩的。通过这部电影,感觉get到了好多摔跤知识。我以后可能在换台的时候,看到摔跤会放下遥控器,饶有兴趣得看一场。所以,电影多少增加人们对摔跤竞技兴趣,有利于其影响力扩大,摔跤协会应该很欣赏它。
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至少一万小时的努力。佩服任何一位坚持做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
另外阿米尔汗狂减肥50斤的成果,年轻时的小鲜肉造型,竟然只出现了一个镜头,情何以堪。整场电影我都在期待,啥时回忆从前,到最后也没有。
还有,印度还是很重视英国啊,英语、英联邦运动会等,影响力大大的。
以及,又酥又辣的印度小吃是啥,好吃吗?
And,教练被黑出翔。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8
这几天一直关注着“教育行走”的动态,想到刀哥布置的“预习作业”,观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也是好评不断,刷爆了朋友圈,怀着期待和好奇,观看了这部电影。当时从影院出来的感觉是:全是泪点。看电影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哭出声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毫不夸张地说,出来真的感觉哭到肚子疼,整个人都不好了。
很多场景都感同身受,尤其是女儿们被逼迫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理解父亲会为什么要培养女孩子成为摔跤手,直到朋友结婚时说的一段话:“我倒是很想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至少你们的父亲是为你们着想,否则你们也会像我一样,从出生起,就和锅碗瓢盆为伍,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到了14岁,嫁给了一个从不认识的人。你们的父亲为了你们与全世界对抗,为了你们,忍受嘲笑和奚落;为了你们,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他又有什么错呢?”听到这样的话,吉塔和巴比塔都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由被迫练习变为主动接受。夜深了,两姊妹看到爸爸睡熟的眼神,我也被震撼到了。想到从小到大,爸爸对我的棍棒教育和说服教育,我都清晰地记得,也影响着和正在影响着我。
影片中间当吉塔输掉比赛,毫不在乎的样子,最后哭着打电话对爸爸说:“爸爸,对不起”时,到最后吉塔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时,爸爸对吉塔说:“你是我的骄傲”时,这些镜头无疑都戳中了我的泪点。
除了泪点,励志,或者大家谈论的男权,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两点拙见。第一点:不同的思维方式。主人公为了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千方百计想要一个男孩,可事与愿违,生了四个女儿。可是主人公并没有放弃,一次偶然机会,发现自己的女儿有摔跤的潜力。我在想,如果主人公一直想只有男孩才能完成他的梦想,那么他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完成他的冠军梦了。此外,当主人公第一次带着女儿参加摔跤比赛时,因为是女孩参加,不仅被拒绝参加比赛,还被一番嘲笑和奚落;旁人劝卖票的人说:“最近来参加摔跤比赛的人并不多,如果女孩参加的话,大家会很好奇,一张票卖两元,也会爆棚的。一次这样的机会,就可以养这些摔跤手好几个月了”,最后他们被喊回参加比赛,赛场确实是爆棚,也大赚了一笔。想想,如果不是这样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怎么能赚到这一大笔钱呢,吉塔怎么又能参加比赛,达到最终双赢的结果呢。
第二点:选择。吉塔参加比赛时,国家教练不断让她防守,而爸爸要求她一直进攻,影片中不止这一处教练和爸爸的意见分歧。吉塔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爸爸,最终赢得了世界冠军。想到工作中,班上一孩子选择毫不犹豫相信辅导班的老师,而不相信学校教他的老师,孩子在没有判断力的情况下,又该选择相信谁呢?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9
他的严厉,其实只是因为他爱你,他希望,你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从一出生就已经被做好了决定。
——题记
在看《摔跤吧!爸爸》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我很懵,因为我不知道主角到底是谁。看完开头后,我就明白了,这部电影的主角是阿米尔·汗饰演的剧中的爸爸——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生活使他的梦想幻灭,不得不退出摔跤界。他希望他的还未出生的儿子,能够从他手中接过这个接力棒,完成他的梦想,在世界摔跤比赛中取得冠军。但是上天似乎跟他作对一样,他的妻子连生了四个孩子,却都是女儿。他的梦想只能默默地放在角落里。
在一次斗争时,马哈维亚意外的发现了他的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在摔跤方面的天赋。他又重新的燃烧起来对摔跤的热爱,再三考虑后,他向他的妻子约定一年时间内让他们像一个摔跤手一样训练。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残酷的训练生活,她们脱下厚重严实的裙子,换上了清爽而又开放的短裤短衣;她们不能像普遍的女孩子一样,扎着马尾和辫子,她们只有像男孩子一样的`短发;她们要比任何一个女孩子活的累,她们每天六点钟要起床跑步,之后做训练。
她们想反抗,她们不想整天倒头就睡,不想受到村子里的人的嘲笑,不想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她们开始耍小手段,把她们爸爸的闹钟调晚,装作一副跑了步的样子。可是她们朋友的话却深深的触动了她们的心:“你的父亲好歹还让你有自己的人生,可是我一出生我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她们可以在沙地干倒一群男孩子 ,她们逐渐赢得掌声、鼓励和鲜花,吉塔成为了国家摔跤冠军。她要去国家体育学院训练,更多的诱惑充斥着她:金酥油炸的热气食品,爱美的天性,繁华的街道……她开始选择吃油炸食品,留起了长发,空闲时去看电影。她在世界摔跤比赛中第一次开场就失败。
她的父亲把她捞了回来,她又是以前的那个吉塔了。在世界摔跤比赛中,最后一局的决胜局,吉塔没有了她父亲的指挥,显得有些失手无措。她最后还是赢了,因为她知道她的父亲不可能时时都陪在她身边。
吉塔的故事令我感动,那个女孩啊,有一个好爸爸。马哈维亚为了她,从乡下跑到大城市,住在破败的小出租屋里,一心一意的为她分析对手的实力和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我在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认为马哈维亚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他太残酷了,即使面对女儿的苦苦哀求,他还是无动于衷。后来我才明白,马哈维亚也是一个爸爸,一个为自己儿女着想的爸爸,他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
他不知道怎么对你说:“我爱你。”,但是他知道如何去爱你。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0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没有电影可看,而这部评价似乎不错,身边的人也一直在推荐。电影的开始在一家饭店,一群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摔跤比赛,从而引发了一场现实的摔跤比赛。马哈维亚心中有对印度获得金牌的期望也看到了现实的无奈,他将这种期望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这跟我们现在有些家庭似乎是一样的,爸爸妈妈的期望没有在自己身上实现,就会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似乎还没出生就背上了沉重的枷锁。而孩子长大后也只会说句这是我爸妈的梦想,他们希望我成为一名工程师,却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梦想。
可马哈维亚的运气似乎不太好,生了4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慢慢的他绝望了,觉得摔跤注定与他无缘。可上天似乎总会给溺水的人一根稻草,吉塔和巴比塔就是这根稻草。他发现吉塔和巴比塔在摔跤这方面有很大的天赋,他惊醒女儿也可以拿金牌,也可以学习摔跤。“明天五点来找我”这句话包含了马哈维亚对摔跤金牌的执着,同时也包含了对女儿的爱,期望她们可以成为为自己生活的女人,不用过着天天柴米油盐、相夫教子的生活。他开始训练她们,剪头发,穿男孩子的服装,教她们摔跤的技巧,为她们搭建专门的`摔跤场地,还把她们的堂哥找来当她们的陪练。慢慢的她们的技术开始成熟,马哈维亚带着她们去参加比赛,跟男人一起摔跤。吉塔从最开始的失败,慢慢的到冠军的位置。大大小小的赛事,鬼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但是她成功了,成功的成为了村子里面的骄傲,成为了印度女性的骄傲,而当初的那些嘲笑也不见了,剩下的都是赞美。
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校,开始了她的训练生涯。可学校的生活似乎太过于轻松,没有了爸爸在旁边的严厉教导,吉塔的摔跤训练能力大不如前了,参加一次次的国际比赛一次次的刷下来。可她再也没有像第一次输掉比赛那样的沉重,习以为常的失败这是最可怕的,这是一种从精神层面的侵袭和吞噬。慢慢的形成爸爸对女儿的失望,女儿对爸爸不理解的怨恨。终止这一切的是一个电话,吉塔给爸爸打的电话,吉塔的哭泣声,把爸爸的防线打开。父女没有仇恨,有的只有爱。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虽然我的爸爸只是千千万万农民中的一个,可他也为我撑起了一片天。给他能给我最好的,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或许不善言辞但我却能明白他对我的期望。
马哈维亚来到了吉塔的身边,那一句“明早五点来找我”又重新开启了吉塔“摔跤吧,爸爸”的大门。马哈维亚开始重新训练吉塔。为她制定训练方式,指导她战术,让她恢复了自信,最后在赛场上为印度夺得了金牌。而那一句“你是我的骄傲”终于从马哈维亚的嘴里说出来了。
“我没有辜负我自己也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想这应该是吉塔在赢得金牌时的想法吧。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1
《摔跤吧!爸爸》一部能让你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两个天真、可爱、漂亮的女孩,原本过着和普通女孩一样的生活,却因为和男孩子打的那场架,彻底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刚开始她们抱怨,恶作剧,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们,毁掉了她们的童年。但是一个同龄女孩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她们的想法。
她说:我羡慕你们,你们的爸爸这么对你们,是因为爱你们啊!他不想你们和所有的印度女孩一样,14岁就嫁给一个从未蒙面的男人,从此以后相夫教子,有做不完的家务。只有成为摔跤手,你们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此她们认真、刻苦、无怨无悔的训练,在大家的质疑和嘲讽中,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成为村里的骄傲。
吉塔获得全国冠军之后,被送到了国家训练中心,被父亲约束限制这么多年的她,来到一个崭新的城市,认识了不同的人,在同学的影响下,处于青春期爱美的吉塔开始留长发,看电影、涂指甲,学校的教学方式,让她觉得爸爸的方式太陈旧了,一度和爸爸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直到参加世界锦标赛被淘汰,妹妹巴比塔也因全国冠军的身份进入学院,在妹妹的劝说下,她给爸爸打了一通电话,痛哭之后!吉塔便剪了长发,重新找回了自己,在爸爸的帮助和指导下,一举进入世界锦标赛,并成功进入了总决赛!
决赛之前吉塔和爸爸坐在路边,吉塔问爸爸,明天决赛应该用什么技巧呢?父亲沉默了一会说:你要做的,就是让人们记住你。如果你拿到了银牌,你很快就会被忘记,只有成为冠军,才能是榜样,而榜样,永远不会被遗忘。
说完,指着不远处嬉戏的小女孩说:你看,如果你没有拿到金牌,印度乃至整个世界的女孩子,都只能是一如既往的洗衣做饭,相夫教子。所以你不止是比赛,你是为所有女性赢得生存的主动权。
此时,吉塔明白,她这场仗,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千千万万女性的命运而战!
吉塔的教练为了不让她爸爸抢了自己的风头,在决赛时,使计把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锁在了一个房间里,吉塔在比赛中几次会同意看向观众席都没看到父亲的身影,而现在的父亲是她的精神支柱和最大的动力,也因此影响了她的.发挥,但是最后她想到了小时候爸爸把她们丢在水里说过的一句话:你要自己想办法吉塔,爸爸不是每次都会站在旁边救你的,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她沉淀了下自己,最后奇迹的完成了一个5分的高难度动作,一举拿下世界冠军,全场欢呼!吉塔失声痛哭并跪下亲吻脚下的舞台,观众席上的妹妹和堂哥以及电视机前的妈妈和全村人也几近崩溃大哭,为梦想而哭,更是为了不谙世俗追寻梦想的人!
而这时,被关在小房间内的爸爸,听到了国歌奏起,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做到了,赢得了世界冠军,热泪再一次盈框而出!最后她跑到赛场,看到女儿,四目相对,说了一句:你,是我的骄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蕴含了很深的寓意!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一刻,什么都是值得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2
首先感谢小时候看过的印度电影留下的好印象,让我敏锐地觉得这部电影会很好看,从而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摔跤吧,爸爸》,真的很好看。
其次,道歉我忙碌的工作和以此为借口的懒惰成性,让我将这篇观后感拖至现在才成,但愿在众多影评中,他不是最糟的一篇。
个人认为,这部印度电影于我的启示有三点。
第一,阿米尔汗是个好父亲,不管是在对待连生四个女儿的妻子,还是对待女儿们,他都不失为慈父。影片中没有中国电影常见的对生了多个女孩的妻子的轻视怠慢镜头,也没有男主人公以此为借口的不务正业消沉颓废之相。相反,他爱妻女,一直陪伴在她们身边,不管是在贫穷的家庭生活中,还是在两个女儿获得冠军成名后,他一直都是父爱在场,从不缺席。就这一点足以让我羡慕不已。中国的孩子多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观赏,爸爸潇洒得跟单身小伙似的",这种"单亲式"的家庭教育让多少孩子丧失了享受父爱的机会,也让多少父亲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怪不得许多家庭,孩子成年后与父亲有很深的隔阂,有的还相当冷酷,这不能不说是长期缺乏父爱的结果。
其实,多项研究已经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促进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人格,作用巨大,好处多多。但好处再多都不抵许多人以"赚钱养家"为由拒绝承担父亲的职责,中国的许多父亲都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的,无权选择父亲的孩子,只好自认倒霉了。但这部电影中的爸爸却是才德堪配父亲一职的:发现女儿的天赋后,他亲自训练,挖坑、陪练、买鸡肉、申请帮助、陪赛,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从训练还是成长,可以说做得很到位。中国的许多父亲,真的需要好好进修学习一下父亲的程,如果可以,请以影片中的爸爸为榜样吧。
第二,也许是职业病的缘故,每看一部电影,总会格物致知,注意到教育意义这一块。看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从这部电影中,我更多看到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的冲突。父亲的训练方法和国家体育学院教练的教法在吉塔身上碰撞了,冲突了,认为教练的新方法很有用,而父亲的老方法过时了,吉塔将不认可新教法的父亲摔得灰头土脸一败涂地。可与此同时,她在一系列比赛中也接连失利,迷惘的她也开始反思,终于在妹妹芭比塔的劝说下,吉塔给父亲打电话"讨教"失败的原因。这些,多么像————
父母辛苦教育孩子十几年,要听话、善良、做到与人为善,友爱他人,不要惹是生非。可是到了社会上,十几年的良善教育不敌现实中欺诈、冷漠、投机取巧所得的一次实惠。
家庭教育孩子做事要踏实有条不紊,不要奇思幻想耍奸溜滑,但学校社会教育却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删繁就简,结果,造就了越越多不知何去何从难以抉择的迷茫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凡事要服从内心的召唤和意愿,但学校和社会教育却要求学生接受现实,以"大局"为重,结果放眼四周,多是迫于现实愁容满面的'"迫不得已"者……
凡此种种,不一例举。家庭教育的温和性理想性,在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现实性面前一度被击得粉碎。但人人走过一段弯路,经过一段"鼻青脸肿"的时期后,就又都会重新回归家庭教育所传授的模式中,老老实实一步一步走,慢点却安全,心也安稳,这就是为什么人人都经历了家庭教育的反叛后,又会最后重新回到家庭教育模式,并且还把自己曾反对的家庭教育继续传授给下一代的原因,人生百态的许多经验教训,总是要经过一次后才会得出最佳答案。人生,大抵如此吧。
最后,我想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朴素明了,却又意义多重。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摔跤吧,爸爸》,把女儿对父亲的反叛、无奈、抗拒、接受、主动邀请各层意思都表达出了,也成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词。比起那些名字华美内容不实的影视剧,这部电影无疑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本质!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欢乐可颂?尤其是不用操心生计只管谈情说爱的欢乐更是少而又甚,多数还不是挣扎在生活残酷的本质里欲罢不能?
以上,就是我观看这部电影后的所思所感,但愿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教。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3
《摔跤吧!爸爸》建立在偏见之上。
人们认为女子不如男,女孩练摔跤没前途。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带女儿去比赛,人们笑话他,女孩哪能打过男的呢。他想申请点资金,买个摔跤垫,当地官员不办事不说,还损他。吉塔得全国冠军后,去了国家体育学院,教练让她忘掉老爸教的"过时"技巧。教练认定,能拿个奖牌就不错了,冠军是妄想。在国际赛事接连失利后,教练又认为吉塔不改量级的话,就没获奖希望……全是偏见。
然后,偏见一个个被击倒。每个偏见被击倒的时刻,都生成一个燃点或泪点。这部电影,是属于偏见分子与反偏见分子的狂欢。那些不看好马哈维亚、不看好吉塔的人,是面目模糊的蠢货。那个国家队教练,不仅蠢得具体,而且坏,像反派一般。我们观众,被引到蠢坏的侧面或反面,像那个叙述者一样,见证、辅助了马哈维亚与两个女儿的摔跤事业,在高潮处,享受了一把逆袭的快感、胜利的狂欢。
把偏见一方塑造得太过简单粗暴,这样的反偏见方式,其实也是种偏见。人物有原型可考,故事有真实出处,而它是改编出来的电影。真人真事是重点,但更重要的重点,是改编。性别歧视、官僚问题、城乡对立,这些自是印度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它们构成了那些偏见的`土壤。到电影中,基于戏剧套路的需求,偏见被放大,构成戏剧冲突、情绪的爆发点与落脚点。片中的父亲,为了梦想,为了训练,不顾及女儿情不情愿,导演和编剧像那位父亲,为了让情节波荡点,为了好看一点嗨一点,也不管把教练弄成傻似的算不算偏见了。
马哈维亚厉害,俩女儿没辜负他,他们最终实现了梦想。编导还编了些歌曲,来削弱老马的父权意味,即便这样,也堵不住热衷政治正确的人的嘴:老马身上流淌着印度式的男权、父权遗毒,是个糟糕的男人与父亲。他们过于在乎怎么做、怎么实现才是正确的,哪怕理想的实现方式,在老马的村子里只是空中楼阁。编导也像老马一样厉害,戏剧功力爆棚,遮蔽了意识上的简单粗暴。就我目力所及,绝大多数的观众被这部电影给折服了。
为什么能折服?因为除了偏见,它堪称完美。甚至连它的偏见,也是单纯的、可爱的,那些恶意可以被原谅,至少可以被理解。马哈维亚和女儿的励志路程,细腻而专注,闪耀着追梦者的纯洁光芒。在冲向冠军的途中,没有杂乱的支线打扰,竞技和情感互为一体,共同上升。前面的小高潮,像鞭炮,持续响了一些,接着哑一阵,最终迎来炸裂式的璀璨烟火。
它的好看,它的振奋,依赖于现实,依赖于对现实的反抗与逃离。能够强烈感染中国观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相似的现实境况,以及挣脱现实的热烈欲求。但它是造梦片,与现实、与真实关系不大。吉塔、马哈维亚和他的饰演者阿米尔。汗,他们的形象,在银幕上产生的是致幻功效。爽完就行,最好别把它和真实扯一起。要是从真实角度赞美它,和从三观角度诋毁它一样,都和偏见类似,是犯蠢,这就有点败兴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4
本来不打算到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因为删减了半个小时。并不是说删减版一定不好,相反,由于是阿米尔亲自经手,我反而会认为删减版应该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不打算买票是因为个人比较支持原汁原味这个称不上气节的小爱好。电影的配乐还是有印度风的,很正常,在删减版里,已经很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了,毕竟非要人把带词的歌拿掉太不可能。作为我在银幕上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卖到中国,印度的本土特色的歌舞削减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不知原版如何。看的140分钟版本,所以我所说的感受都是关于这个版本。
140分钟的电影,反而不觉得冗长,这得益于电影节奏明快,层层递进,而且没有什么废镜头。两段平行剪辑,姐姐的世界赛与妹妹的国赛,姐姐的决赛与父亲的被关,或者再算上开头父亲的比赛与电视上的解说,这三个段落的叙事技巧简直是范本。
开始我也觉得父亲是专制独裁,直到我意识到那是印度不是中国。在印度,或许那个村子更甚,女性是不受尊重的,女权这个发达国家流行的的玩意儿在那里太遥远了。强制女儿去做某件事固然不好,但是在那个社会环境里,女儿如果不做摔跤手可能生活会更不好过,不破不立。更重要的是,当她们了解到这一点时,她们会把摔跤作为自己的志向,于是父女三人的志向得到了统一。
剧本完成度很高。本来完成度这东西应该是一部合格电影的标配,但是无奈烂片太多,要求也不自觉会降低。起承转合恰到好处,伏笔在下文也得意展现。我知道最后应该会有一个五分决胜,这算是我的一个期待点,但是忘记了假动作也是一个伏笔。当看到前段埋下的伏笔一个个产生了作用,这种愉悦的观影体验是经久不衰的'。当妹妹问姐姐,爸爸在电话里说了什么时,姐姐回答“人生没必要太完美”(记不太清,意思是这样),没想到这句话反而会预示了父亲的境遇,父女一路拼搏,终于走到决赛,并且拿到了世界冠军,这样激动人心,而且是父亲梦寐以求的场景父亲反而没有看到,实在是应了之前那句话。好在父亲听到了国歌,这一段电影在戏剧冲突的把握上简直是精妙,恰到好处。(当然,我认为父亲在说出“你是我的骄傲”之前的旁白是减分项,完全应该去掉)
比较不解的是,纵然国家摔跤冠军每年都有,为什么人们对国家摔跤冠军的尊重程度那么低,电影对英雄迟暮的原因表现得可能不太到位。还有一个是父亲突然想到女人也可以摔跤,前段女儿一直和男生练习,参加的也都是男性为主的比赛,我一度以为印度没有女子摔跤……可能是我常识上出了问题。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5
前几天,我再次利用空余的时间观看了一遍《摔跤吧,爸爸》。这是一部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励志电影,它打破了印度电影叙事的传统。说是一部经典应该并不为过。
电影中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弃摔跤。于是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就希望有一个儿子来帮他圆了赢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可是天不作美,他老婆接连生了四个女儿。在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本以为自己梦想就要破碎时,他却意外地发现女儿身上有摔跤的天赋,这时候他眼里放了光,仿佛看到了女儿站在领奖台上拿到世界级金牌的场景。
好不容易看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怎么能白白浪费呢?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决定他的女儿不要像其他女孩一样平淡地过一生。他狠心地换掉女孩爱穿的裙子、剪掉了长发。有女孩之身,却不能去做女孩可以做的事情,这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她们日复一日地练习摔跤,结果不负众望,两个女孩完成了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心愿,赢得一个又一个的冠军。她们的事迹激励的身边每一位女性。
在这部影片当中,每个人都能收获不少的东西。其中,我就收获到了:如果想要学好一项技能,必须要持续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影片中,吉塔虽然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但在准备为进军国际大赛的训练期间,因为没有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监管,她逐渐开始松懈,完全扔掉了从前对待摔跤的态度。她与朋友去酒吧,开始留长发、涂指甲,开始吃油炸食品……她甚至觉得训练,其实不需要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所说的那么讲究。这使得吉塔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接着一次难逃首轮遭淘汰的命运。不管你到底有多大的天赋,你在后期也是一定要努力的训练,熟能生巧。如果说你不长期的练习,即使你有再多的天赋,也不能把它发挥到极致。
看了这个电影之后,每当我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我都会像《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当中给我的启示去做。我始终告诉我自己:即使我有再大的天赋,后期也是需要经过刻苦的训练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让这部电影成为经典。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6
金字塔是古人类建筑的最高峰,矗立于世界,成为人类精神高度的坐标。去过金字塔的人,都会看见雄鹰傲立其尖;然而有心人会发现,在金字塔上也有蜗牛的足迹。在自然界中,只有这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尖。
相信大家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根据印度摔跤手吉塔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剧中的男主角马哈维亚是印度的摔跤冠军,后因年迈被迫放弃,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帮助他完成梦想——摘得世界第一的金牌,为国争光!
然而不幸的是——马哈维亚所生的孩子都是女孩子。
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马哈维亚不但要打破常规,还想把女儿培养成出色的摔跤手,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对,但在他心中,目标十分明确,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既使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穷的连米都买不起,但他依然给女儿买鸡肉增加营养,甚至不惜颜面与卖鸡的商人讨价还价。
马哈维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毫不含糊。孩子正是处在贪玩的年龄,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但马哈维亚要求孩子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严格的进行跑步等基本功的训练。马哈维亚的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心生不满,抱怨自己的父亲。尽管这样儿,马哈维亚还是严格训练她们,坚决要剪掉她们心爱的头发,两个女儿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她们的技术也不断提升,训练也越来越艰苦。在艰苦的训练期间,有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吉塔和巴比塔偷偷溜出去,穿着漂亮的服装,带着首饰,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马哈维亚闯了进来,一言不发,朝着吉塔的脸上“啪”地打了一巴掌。
然后,在众人的愕然中愤慨离去。后来,在即将出嫁的好朋友的开导下,她们认识到父亲这样做,是为她们的未来着想。从此她们开始理解父亲,表现出对摔跤的热情和惊人的天赋。随着摔跤水平的不断提高,她们最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州冠军、国家冠军、世界冠军,完成了马哈维亚的伟大梦想。
其实,人也是像蜗牛一样,即使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多少风吹雨打,多少日月星辰,多少孤独单调,最后,它收获的风景和雄鹰一样。
想要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屹立于金字塔尖。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7
那些觉得这部片不是宣扬印度女权主义的,只能说明没有细致看片。
首先,印度重男轻女情况远超你们想像,你们不要指望突然间冒出一个穆桂英花木兰出来。
第二,女性地位的低微不只是在男性观念里,还是在女性自己观念,所以两个女儿刚开始都觉得女的应该留着长发,穿着纱丽开开心心地等着出嫁。直到他们看到参加婚礼那个新娘说出了心里的不公,无奈,无能为力,才知道自己父亲的用心良苦。
第三,他们的父亲,是第一个反对世俗眼光,主张女性也可以打赢男性的女权崛起。记着,一开始,这个父亲也是男权至上者。他希望有个儿子帮他夺得金牌,他也是一直在思想进步的一个人。但他后来确实是改变了,他在比赛前碰到老乡,老乡说他的小女儿也是想像geeta一样,然后男主就跟geeta说,你明天只有一个策略,就是让大家都记着你,千万的小女孩都会因为你而改变她们的人生。从他一开始只是希望有后代給他赢个金牌,最后大女儿把金牌給他,但是他亲自把金牌給大女儿戴上,并说以她为骄傲。这个动作是有含义的,代表他真的明白自己女儿拥有跟男性平等的女权。
第四,很多人说,两个女儿根本是在父亲的强权下被迫服从的人生轨迹,根本不是自己的意愿。我觉得也是看片没有仔细的,女儿们是曾经反抗过的,调父亲闹铃,装受伤,投降…后来是听了那个悲剧新娘的一番话之后,自己心里下定决心走摔跤手这条路。两个女儿是真心不想当摔跤手吗?不是,从她们一开始觉得别人侮辱她们,她们可以冲破女性就应该受侮辱的定式,挥拳打男生,还有大女儿第一场输给那个小伙子摔跤手,就迫不及待问下一场什么时候,想赢回来。就知道这两姐妹都是女权崛起的幼苗。父亲真正想培养她们当摔跤手,不只是想完自己的梦,也不是看她们小时候就有打架天赋,而是看出来她们有反抗命运的.斗心。
第五,很多人说,女主角最后夺得金牌,其实背后就是有个牛逼的老爹,即是牛逼的父权(男权),但是最后一场比赛,父亲被困,她想起了父亲说过的,父亲不能一直保护你,但是能教你保护自己,真正是整部片子画龙点睛的部分。真正女权崛起的宣誓时刻。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8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让我知道严“父”出”高徒“,严格的管理会让一个孩子更加优秀。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爸爸是全国摔跤冠军,他有一个强烈的梦想,有一个儿子代替他去参加比赛,能成为印度的世界冠军,弥补他自己年轻时因家庭困难没有进一步去参加世界级比赛的遗憾。但他生的都是女儿,因为在村里思想封建,女孩子不能参加比赛。可随着女儿逐渐长大,直到有一天她们把两个男孩子打得鼻青脸肿,于是爸爸想不一定是男孩,女孩子也可以成为摔跤手。于是她们每天早上5:00就开始接受魔鬼般的训练,女儿们承受不了这么辛苦,于是跟爸爸反抗说头上长虱子了,爸爸心一狠把她们的头发剪掉成为全村人的笑话。在一次婚礼宴会上吉塔从同龄的伙伴那里知道了,女孩子14岁就要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结婚生子,每天就是进出厨房,这就是女孩子的命。所以吉塔姐妹听了她的话之后每天都很认真的训练,再也不用等爸爸叫她起床,终于成为了全国冠军。
之后吉塔进入了印度的全国体育学院,在那里没有人管束,可以吃喝玩乐,可以打扮自己,因为教练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总想着能够拿到奖牌就可以了,而且教练还叫吉塔把以前学得东西全部扔掉,使吉塔觉得爸爸是错的。所以在之后的'比赛中每场都输得很难看,后来吉塔还是求助父亲,不惜一切代价,最终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上,爸爸看到吉塔拿到国际冠军忍不住流下眼泪说:“你是我的骄傲”
在这里,我知道父母的严格要求是又道理的,唯有从小的严格才能为你的以后带来一些可能性,尽管这样的严格会承受许多的不被理解,尽管这样的严格会耗费掉许多父母与子之间的亲密,但父母为了你今后的成功被子女误解也是在所不惜的。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你肯定会感激当时那个严格的父母,等你羽翼丰满、足够强大、有了跟命运抗争的资本,可以随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随波逐流,不会为了生活而生活的时候,那种自由,那种高度,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那种多一种可能的选择将是你人生的一抹亮色,所以我相信现在父母对你严格要求是有道理的,作为孩子,我们要理解并且接受。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19
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父母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满足了两个女儿痛快吃完油炸食品的梦想后,爸爸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改造计划”,小村庄的麦田里,被父亲开辟出一个露天摔跤场,侄子也被骗来,成了摔跤姐妹的陪练。家里经济拮据,实在没有多余的开支的时候,一脸严肃的父亲会向小贩压低鸡肉的价格,为姐俩补充营养。为了争取到女儿跟乡里男孩参加摔跤比赛权利,父亲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父亲严厉而又寡言少语,但再严厉也会默默心疼孩子,女儿们睡下后,他会悄悄按摩孩子们红肿的手臂。虽然备受煎熬,但这个内心刚烈的男人明白,拿到国际冠军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也是像他这样生活在最底层的`父亲可以馈赠孩子的最大礼物——他要女儿们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在这个重男轻女的不公社会里,拥有选择过自由生活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当马哈维尔的两个女儿最后都成功以后,他们是可等的感谢这位当初不讲人情的爸爸,因为他们的以后,就是父母希望的未来。
爸爸摔不过你,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老了,到处摔跤比赛而迅速走红的大女儿吉塔在爸爸的培养下迅速走红,当国内比赛的冠军都被她收入囊中时,吉塔有了自己的梦想——上大学。他第一次接触到父亲以外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没有严厉刻板的条条框框,可以自由逛街玩乐,不需要严守饮食要求,可以蓄长发、涂指甲油……
当教练告诉吉塔需要忘掉所有外人教过的技艺时,她照做了,所带来的是对爸爸技艺的不屑,而且这种不屑很快被他摔倒爸爸的“成功”所验证,她认为爸爸教的技巧真的过时了。吉塔回到国家训练中心,却在之后的多场国际比赛中首轮出局,最为可怕的,比赛结束后裁判举起对手的手的时候,失败的屈辱好像也没那么让人彻夜难眠,吉塔堕落了……终于,吉塔想起了妹妹的话,“爸爸摔不过你,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老了”,一个长途电话,使父女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电影通篇励志、戳人泪点,描写的这位爸爸既不近人情,又细心倍至,最后女儿自助者天助,在没有得到爸爸现场指导的情况下逆转对手,取得国际比赛冠军,从而圆了爸爸几十年的梦想,故事圆满结局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0
印度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女孩子注定一生与锅碗瓢盆“打交道”。他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必须长大后就和素未谋面的陌生男子相夫教子,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电影中马哈维亚是一名前途无量的印度摔跤手,因家庭贫寒,只能忍痛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科马哈维亚却梦想有个儿子,让他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无奈老天爷偏偏跟他作对,连着生了四个女儿。当马哈维亚彻底绝望之时,吉塔和巴比塔展现出来惊人的摔跤天赋!于是他开始了对女儿俩的魔鬼般的地狱级训练,他逼女儿剪去长发,脱下裙装,换上T恤。在此期间,女儿们反抗过,恨过、母亲伤心过、无奈过。最终女儿们还是凭借着勇敢和不服输的精神,冲破了命运的枷锁。大女儿吉塔成功获得了全国冠军,被选拔到了国家体育学院。然而远去他乡的吉塔在晚上放飞自我,吃喝玩乐,终究逃不过每场比赛失败的厄运。吉塔曾经燃烧的斗志已经磨灭了,失去了信心的她却在关键时候被父亲从阴影里拉了回来!重新拾起尊严,踏上冠军之梦。在世界比赛中虽然遇到了坎坷,无数次被对手的锐气压制力量,但她永不言败,最后关头使出洪荒之力将印度的国旗升至最高点!
这部片子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咱女儿俩刚训练之际,遭到了村民的讥讽和嘲笑,可她他们毫无灰心之意,努力练习,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而在吉塔第一次比赛时,她败给了一个强悍的男生,事后吉塔请求让自己再比一回。正是这种不服输、勇往直前的.气概,令吉塔赢得了胜利;在吉塔学习体育学院教练教给他的技巧时曾回家鄙视父亲的方法老土。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作出决定。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宿命,当遇到强敌而失败时,我们不能丧失信心,应该要更加奋发图强,战胜他们;而当你获得胜利之时,千万不要忘记你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如果你因为学习新知识而又忘记了旧知识,那你学了还有什么用呢?
金牌谁都可以拿,不管年长还是年轻,不管是男还是女。奖牌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你得去悉心培育它。用你的爱心、你的努力和你的热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1
开始摔跤,是因为爸爸的梦想,而站在赛场,是为自己、为身后千千万万的女性而战。
电影中的爸爸是一位摔跤冠军,但为生活所迫放弃为祖国拿奖的梦想回家维持生计,因此特别想有个儿子能继承他的梦想,试过了诸多生儿秘方后他成了4个女儿的父亲。在他心灰意冷之际偶然发现geeta和tabata有摔跤天赋,转而开始训练两个女儿。经历魔鬼训练后,两个姑娘终于反抗了,在她们朋友的婚礼上,小新娘却无比羡慕自认为痛苦不堪的姐妹俩,“至少你们的爸爸,是真把你们当他的孩子,愿意为了你们和整个世界对抗,而我打出生就围着锅碗瓢盆,做不完的家务活,到14岁就嫁给陌生的男人,只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至此,姐妹俩摔跤已不单单为了父亲的梦想,更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多一种可能性。一路上嘲讽,戏谑更不必提,在两性关系极不对等的印度,父女一起冲破世俗的眼光,只为众人皆不关心的国家体育荣誉。
当geeta顺利通关拿到全国冠军,进入体育学院接受运动员的正式训练时,电影的'高潮来了,geeta面对来自教练和父亲的双重训练,尤其意见还向佐时,女孩儿成长所得、外面的浮华世界、异性的爱慕、他人的眼光让她迷失自我,开始质疑父亲的权威,这何尝不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否定呢?电影气氛开始很紧张,观众都为这对父女关系捏了一把汗,好在geeta在比赛屡屡失败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重新向父亲求教。
父亲或许不是最专业的教练,不会最新式的见招拆招法,但他永远是最懂女儿,无条件欣赏和支持女儿的人,而教练关心的不是运动员的成长,国家的荣耀,是自己的业绩和领导眼里的好印象。由此一比,高低立现。
在最后的比赛中,geeta问父亲战法,这最重要的一战,不是防守也非进攻,geeta要做自己,这一战对手是他国选手,更是禁锢了印度妇女千百年的世俗牢笼。成为冠军,成为榜样,向世界宣告印度体育还充满可能,向陈规陋习宣告女性还可以这样活。
成为自己,磨炼自己,当你为梦想奋不顾身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2
在印度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贫穷的人家。一位严厉的父亲,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善良的表哥和两位可爱的女孩。
影片以表哥的视角为开头,介绍了这一幸福的家庭。父亲曾是摔跤冠军,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一个摔跤王者,但生出来的却是两个女孩。父亲并没有因为两位是女孩而放弃,他对这对姐妹一直很苛刻,努力训练她们,最后两人都成为了世界冠军。
两个女孩不仅很努力,这位爸爸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不惜一切代价来培养孩子。不管家里条件怎样艰苦,都给她们吃最好的食物;为了研究战术,不知看了多少遍比赛录像,从早到晚从未停歇过。可能孩子也不知道她们的爸爸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但爸爸总在孩子困难时积极鼓励孩子去勇敢地面对恐惧。
影片中使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后期比赛中,姐姐一次次战败,而妹妹一次次获得奖杯。这一个片段中姐姐与妹妹的成绩鲜明对比使我感慨万分。曾经,姐姐在爸爸的`教导下,也是一次次获得辉煌,勇夺冠军。但离开父亲,到了当地最好的摔跤训练学校,跟了新教练脱离了爸爸的训练后,就开始享受生活开始堕落了,比赛成绩从而一落千丈。所以这里的事例告诉我们,即使脱离了严格的教育,我们也要不断的警戒着自己,不能像电影中的姐姐一样去不断的自我松懈下去。
可能作为子女的我们很难感受发现父母的爱,其实父母一直深爱着我们。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因此,我们应该多体谅父母。小时候我们总会依赖着他们,而他们也为我们扛下了许多困难,为我们的未来开辟了一条阳光道路。但父母终究不能陪伴着我们走完人生全程,路总得自己摸索着前行。而他们总会做一个旁观者,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当一块生活的巨石挡住了去路,我们无法自己推开它。这时,父母总会和我们一起去面对它,和我们一起想办法推开它。
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也应该让父母少操一点心。未来的事总归要自己去面对,未来的路也要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我们要多去孝敬父母,因为以前父母为我们挡下了太多的事,现在我们也要去懂得感恩。父母的爱才是最无私的爱。
人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爱。但我觉得,亲情之爱,才是最伟大最亲切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3
影片一开始满目都是经济落后的印度,一台破旧的没有信号的电视机,爸爸登场了……一个全国的摔跤冠军,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实现心中伟大的梦想,让印度摔跤从全国走向世界。之后一连四个女儿的出生让爸爸的希望完全破灭。
这时,爸爸的人生中一个大的外在转弯出现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轻而易举地收拾了两个大男孩,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从那天起,两个女儿“上路”了——告别了娱乐,美食等等本属于她们的一切权利。为了不留后路,两个花样般的少女,头发被剪短,看似一切都是这样的痛苦,犹如梦魇。
爸爸的心中充满了梦想,但是女儿们觉得自己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直到同村一位十四岁的出嫁少女说出了心里话,是爸爸的举动,最起码给了本应墨守成规的女孩子们不一样生活的希望,给了她们真正作为女人的尊严。从那天开始女儿们好像真的明白了什么,也都找到了内在的转弯。内外转弯完美的结合,使吉塔获得了全国冠军的荣誉。
随着荣誉的到来,人生又一次外在转弯出现了,吉塔要到印度国家体育学院接受更正规的训练,但不幸也悄悄地降临了。吉塔迎来了新的教练,一个不似爸爸严苛,似乎更人性化的教练,她不知道自己潜移默化的变化,让她遭遇了人生当中连续十场的首轮惨遭淘汰的事实。
这时她想到了爸爸,在爸爸的'帮助下她又找回了自己,最终获得了英联邦运动会的冠军。
这是一部很哲学的电影,电影的能量很强,直接渗透到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散场后周围观众的眼睛都是红红的,并且在观影的过程中随着比赛的跌宕起伏而失落叫好。这部电影达到了灵修的效果,使每一位观众的能量全部流动起来,所以第二天我决定带着儿子再次感受能量。
儿子观看后说:“妈妈,这部电影怎么能拍的这么好”,看过之后小眼睛红红的,我看到了他的能量流动。
始于神,止于行动。去做吧,去努力吧,飞翔吧!带着希望,装着梦想。你收获的结果里百分之八十是状态,百分之二十是方法,这部影片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没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没有输。带着爱、感恩、满满的正能量,带着这样的状态,我们一定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4
今日去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就是之前演过《三傻大战宝莱坞》、《我的个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电影多是励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这部电影是讲述印度摔跤姐妹冠军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长故事。
因为吉塔的父亲没能实现印度获得世界金牌的梦想,期望家里能有儿子,结果四个都是女儿。他只能把梦想咽下。没想到一天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把男同学打的满地找牙,他眼前一亮,决定培养她们。在男权当道的印度,这个想法有点疯狂,难逃世俗怪异的眼光。可是他很坚持。他的女儿没有像大多数印度女孩那样,只能游走在厨房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发展了自我的优势,培养了一门能够掌控自我未来的技能。他把两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全国冠军。按照惯例,冠军要进入国家体育馆理解更专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时间增长,大女儿吉塔开始怀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她认为过时了。同时她挑战父亲胜出。她自以为是认为能够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最终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成为了魔咒。接连失败让她很有挫败感和内疚。之后和父亲冰释前嫌,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接连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最终一战决赛的对手是她过去以往败过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碍。可是父亲这次没有告诉她战略,而是告诉她如果得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大家忘记。她不是为自我而战,而是为了成千上万印度女性,那些生来为了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并且父亲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关键时刻,她
靠自我的信念,最终几秒内逆袭,打败对手,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女性摔跤的金牌获得者。从那以后,印度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摔跤。这是真实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有很多内心戏,一改过去印度歌舞剧的风格,也算是创新。把印度平民靠自我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精神表达出来,鼓舞人心。阿米尔牺牲也挺大的,为了影片需要从肌肉男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态龙钟还很帅的老大爷。从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学了太多技巧,容易为了突出技巧而忘记自我本来的优势,应当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景准确确定,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再集中精力攻破。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5
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昨天下午我们包装组车间阻止观看了一部名为【摔跤吧爸爸】的印度电影,其实作为一个中年的普通工人,很少在有空闲时间去看电影,更何况是一部由从未听闻的外国演员主演的,于是刚开始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期待。
但是我错了,影片开始了短短几分钟我便被剧中严厉的父亲形象所吸引,剧情并不是那种大开大飞的剧情,也正是因为这种平民般的.剧情更容易使人产生代人感,我也是一名父亲,同样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剧中父亲的想法也正是我的想法。
这部影片全面展示了如今社会的平民状况,更显的而亲切,这样的无距离感使得每一个人就如同看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一样。虽然这部电影使人没有距离感,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女儿无私的爱。
影片叙述的是一个国家冠军摔跤手因为摔跤只给他带来了荣誉却无法带来金钱,迫于生计,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在他渐渐衰老的时候,他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还是希望能获得一枚奥运金牌,他不断的训练两个女儿,这个过程他承受着所有人的冷嘲热讽,默默前行,最终依是可想而知,他成功了,他的女儿都成为了国家冠军。
在印度这个男权国家,女性地位低,女孩的命运无非就是结婚生子,早婚也是常态,而如若抛弃这些,会有怎样的下场,惹来怎样的非议,这部影片记录着父亲下狠心苦心栽培两个女儿成为优秀的摔跤手,同时向世人展示着男女平等之期望。说到这里也特别幸运,现在中国已经是男女平等的局面了,但也有一些落后地区女性仍然受不到平等待遇,但是父母的想法不分国界,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超过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到了影片的最后我被一句对白深深地打动了。“你是我的 骄傲!”他凝聚了几十年的父爱。几十年每天都是凌晨5点起床进行魔鬼班的训练,我知道这并非是他所愿,但是他必须这样,没有他这样的坚持与严格,就没有今天的骄傲,更或者等她们到了年纪就结婚生子草草一生。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坚持梦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6
吉塔进专业的国家队,有专业的国家级教练指导时,初次接触外界的她是欣喜的,和一般姑娘一样,她爱美也希望自己除了摔跤之外,能够有其他的业余生活。
所以她慢慢放松放纵自己,变得骄傲,膨胀,在那个只想拿“铜牌”的教练的训练下,开始瞧不起父亲的技巧,挑战父亲的方法。
她的追求降低了,再加上教练的错误指导,所以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遭受打击,几乎麻木。妹妹巴比塔两次和姐姐吉塔说的话,都让我深有感悟,第一次,是吉塔和父亲摔了一次赢了之后,她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赢是因为得到一些新鲜的技巧,而巴比塔一针见血的指出,不是方法的问题,是体力不对等,她们的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去,不像从前那样了,但是他的.方法没有问题。
让人深感这妹子不仅层次高,而且善解人意,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比姐姐更先领悟到。
姐妹俩见到之后,在姐姐的宿舍里,吉塔一边画着指甲一边和妹妹聊天,巴比塔觉得姐姐变了,她说:“我记得你小时候第一场比赛输了,你难过的一夜都睡不着觉;现在你刚刚输了一场国际比赛,但是看你好像没事人似的,我觉得你变了”。
巴比塔看问题,远比吉塔来的深,或许是太快得到太多荣誉的原因,吉塔一路太过顺风顺水,所以没有耐心静下来反思。
这也导致她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接连输掉几次国际比赛。
好像又扯远了,我想要说的是关于“目标”的界定,吉塔的新教练,并不如她父亲那么了解她的优势,他自大而且要求低,遇到问题一心找别人的麻烦,成天想着捣乱,他对吉塔的要求仅仅是拿到“铜牌”就够了,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吉塔甚至比赛都赢不了。
而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不一样,他深信女儿有拿“金牌”的实力,在各种干扰之下,以金牌的标准要求她,训练,饮食一样不落。实践了几次,果然取得不凡的成绩。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欲求银牌,必求金牌,欲求金牌,要求必须更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和教练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全心全意辅佐一个人;一个只是顺带着;一个一心想赢,一个只想不丢人;一个能看得更长远,一个只注重眼前。
最后,自然是真心付出那个人有收获。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7
放弃是成功的绊脚石,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激励的“助推器”,它会让你在拼搏的道路中像鹰一样展翅翱翔。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它的片名叫做《摔跤吧!爸爸》。
这部电影是以一个贫穷的印度乡村为背景,写一位曾获得全国冠军的摔跤爸爸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他有一个愿望,希望他的后人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由于在那时印度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他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可是他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当他要决定永远放弃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幻想”时,他那两个姑娘却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
就这样,两个女儿在爸爸的严格管教下,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虽然她们也经历过失败,丧失过信心,但她们在爸爸的激励鼓舞下,找回自信,努力拼搏,最终在世界体坛上为国家赢得了金牌。
像印度这样功标青史的运动员在中国数不胜数,其中有这么一个运动员,他的故事、经历也让众多人耳熟能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吉新鹏。
吉新鹏曾经是一个性格内向,心理素质不成熟的普通运动员,不被人看好,但在他的教练不断的激励下,他厚积薄发,最终为我国夺下了奥运会上的首枚羽毛球男单金牌。
但好景不长,他因此失去了更高的.目标,失去了激励,失去了拼搏的动力,他再也没有取得好成绩,早早的退役了。
两个女儿的成功,足以说明激励是成功的要素;吉星鹏的成功和过早陨落,进一步说明了持续激励的重要性。因为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而激励往往能给人在拼搏中以巨大的力量。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所以就有过成功人士的欣喜和失败人士的后悔。残酷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对人生充满感叹,如果你在时间的长河里停滞不前,那你就会给自己增加了一种被汹涌澎湃的大浪击倒的可能性,你就得多花费时间行走,这跟输在起跑线没什么两样。
所以要把别人的激励变为自己拼搏的动力,这样不管遇到多么险峻的高山,它总会为拼搏向上的你留下一条攀登的路,走出属于你的壮丽史诗。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8
当之无愧的全球口碑炸裂作品。
影片结束,我还沉浸在紧张兴奋激动的状态,情绪完全随着剧情或喜或忧,忽笑忽泪。
一个电影迷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看到精彩的新片。
阿米尔。汗不愧是印度国宝级的电影大师,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到这部《摔跤吧!爸爸》,每一部作品都能成为世界级经典。只是有时我会感到疑惑:不明白电影引进方为什么要把这些绝佳的作品翻译成为鄙俗的中文名字。
“金牌并不一定非要男孩才可以获得”,当这位怀有夺取金牌之梦、连生了四位女孩的父亲意识到这一点时,眼冒神光,开始用一年时间全力培养两个具有摔跤天赋的女儿。
大女儿在苦练后第一次出场征战时的不屈眼神,令人无法忘怀。当可以无视周围人的嘲笑和鄙视目光时,她的真正对手,只有自己。
当那位14岁的新娘含着泪和这两位摔角手姐妹说,她是被父亲安排嫁给不认识的男人,然后就要生儿育女一辈子操持家务,只能过这种没有选择的人生,很羡慕这两位姐妹有一位虽然固执粗暴但是真心把女儿当成自己孩子培养时,这两位在心里还在怨恨父亲严厉的小姐妹幡然醒悟,原来她们自己眼里的磨难,在别人的眼里,其实是莫大的幸福。
于是,她们从内心深处立下志向,珍惜锻炼,开始主动早起,积极在简陋的练习场所苦练。
当没有怨言、只有汗水、泪水和坚持的毅力时,成功必然在不远处等待,因为那些受过的苦,终会照亮前方的路。
阿米尔。汗为了演好这部戏中的摔角手,短时间内增重50多斤,然后再减重苦练出肌肉,完美出演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的男主角,演技大开挂,将自己的演艺生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全力以赴的`付出,让人肃然起敬。
顶级高手都是既有天分、又玩命的努力,他们取得的已非是常人眼中的成功,他们取得的是引领世人影响世界的成就。
他们的对手,是自己。
电影结束处,当获得世界冠军的姐姐把金牌取下,递给父亲时,父亲眼含热泪说出:“你是我的骄傲”时,没有人不被深沉的父爱所打动。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战胜了对手,战胜了自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29
《摔跤吧!爸爸》诠释了一位父亲特殊的爱,也验证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这句老话,下面就来看看荷塘同学会有怎样的感悟吧!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中国,有有少的家庭主妇,但有更多的职业女生。可是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她们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活。女孩子从一出生就注定是男人的附属品,长大以后就得不停地干活,一到十四岁就要出嫁,然后嫁到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家里做媳妇,好为自己的家庭减轻点负担。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家庭却同印度大多数家庭截然不同。辛格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后来因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事业。但是他希望让儿子替他完成梦想,夺得世界冠军。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儿,这让辛格的梦想破灭了。
在一次偶然的事情中,辛格发现自己的女儿们有着惊人的摔跤天赋。有一次,调皮的男孩们说吉塔和巴比塔的坏话,于是她们俩就把力大如牛的男孩们打得鼻青脸肿。父亲辛格赶到后,不知道怎么,他心中有一份按捺不住的喜悦,那就是:世界冠军女孩也可以拿,摔跤手女孩也可以当!他的梦想又重新燃起了!
在一次次严厉的呵斥、艰苦的训练下,女儿们从被动训练转化为主动训练,这让辛格兴奋不已。果然,吉塔在一次次的训练中磨炼出了非凡的意志。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都获得了冠军,由中级组闯进高级组,爸爸也由中年迈入了老年。果然,吉塔夺得了全国摔跤冠军。可是她仍然刻苦训练,经受了失败后,以超人的.智慧和惊人的意志,取得了世界冠军,圆了爸爸的梦想。
有一位叫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说过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在一个喜欢炫耀白皮肤的国家掀起了一场黑色风暴。只要不失掉心中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你的生命就是充实的、美丽的。
不经风雨,就没有彩虹。在美国有一位男孩,小时候立志要当一位盲人大臣,许多人讽刺他,嘲笑他,可他却像珍珠贝一样,在伤口处,结出了一颗完美的“珍珠”。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像吉塔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质疑、嘲讽,但我们要像吉塔一样,克服困难,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相关文章:
摔跤吧爸爸作文02-16
《摔跤吧爸爸》的经典语录10-05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2-17
摔跤吧爸爸作文4篇05-24
精选摔跤吧爸爸作文8篇06-08
【精选】摔跤吧爸爸作文三篇06-08
摔跤吧爸爸作文五篇06-07
摔跤吧爸爸作文3篇06-11
摔跤吧爸爸作文8篇06-12
摔跤吧爸爸作文四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