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 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 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恐龙无处不有-→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①引出说明对象→②-⑥摆出对立理论→⑦-?解释斯石英的成因、性质(高压产生斯石英,高温还原为沙子)→推断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未发生过火山运动→恐龙年代岩层发现斯石英→?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3.知识卡片助读:
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点到用途、从主到次等。
小结:两篇文章都运用了逻辑顺序,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古生物学转入地质学,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摆出两种对立观点,再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特性,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行星撞击说,解释了生物界恐龙灭绝的原因。采用了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梳理脉络看行文思路,让学生在有层次的小组活动中初步感受推理的过程,最后适时落脚在对逻辑顺序的研讨上。)
四、语言聚焦——品读,鉴赏表达悟写法
研讨三:科普文的科学严谨和通俗生动,你能发现吗?
1.关注括号中的补充文字(课后练习题3)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科学方法,补充证据)
b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科学价值,现实意义)
c即非常纯的沙子。
(科学态度,严谨认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适时调侃,幽默生动)
小结: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关注短文中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引导学生研究说明文的语言,通过细腻的品读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共性特点和作者语言的个性特色,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科普文准确严密而又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并从中感受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情怀。)
五、头脑风暴——补写,激活思维试身手
研讨四:科普文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技巧,你能运用吗?
1、辨识:认一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2、印证:加一加,请为本文的科学观点补充一个例子。
科学观点:“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参考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
参考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参考3: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参考4:制造业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术,做成透镜放大物体。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进入了观察细胞的时代。
参考5:瓦特发明蒸汽机,后期出现的内燃机不仅仅使工业,还让整个世界、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助力。
(这一步,重在学习并践行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研究的必要前提。若学生掌握的科学事例有限,还可扩大为谈论“不同学科”间的影响。)
过渡: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科学观点,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他说服你了吗?其实,这只是众多推论中的一个,并不是定论。
3、质疑:比一比,请为“恐龙灭绝”这一话题补充一个你认可的学说。
布置作业:查资料,从众多的“灭绝说”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用从本文中学到的方法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恐龙灭绝”这一话题的思考,并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研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这两篇科普文所传递的信息不是客观的定论,而是主观的一己之见。学习这类文章,要进行理解式阅读,在文本和生活的联系中去理解作者的观点,试着将文本观点与生活经验进行相互印证。还要进行批判性阅读,与作者展开“对话”,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与作者商榷,激活思维。)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二、能力目标
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文章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文章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
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
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
2。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两篇文章主要说明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第一篇: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
(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
(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文章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文章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
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
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
2.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两篇文章主要说明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第一篇: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篇: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设计意图】对两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解作者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课的目的。它们不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内容都和恐龙灭绝有关系,但同时两篇文章说明的内容却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学习,深入分析解读文本
1.恐龙无处不在。
(1)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个例子是如何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
明确: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不可能在南极地区生存,也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块大陆上,所以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恐龙无处不在”正说明2.25亿年前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时,早期恐龙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逐渐分裂,此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经过了大约1亿年的变迁,南极的气候逐渐变冷,慢慢不适宜生物生存,动植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恐龙最终灭绝了。
南极洲发现化石是生物领域的新发现,但最终却不仅证实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更可以说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地质活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提取主要信息,进一步弄清文章说明的内容,同时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科学家经过思考、分析得出跨领域的新知,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压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种对立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即“因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和“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请用不超过20个字来表述)
明确:这不仅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因为人类将来再遇到大灾难时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影响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要难一些,不能像上一问题仅靠简单的摘抄即可,还需要自己删减、压缩或调整原文语句表述的次序。
(3)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指什么?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
明确:“被压扁的沙子”指“斯石英”。以此为题,首先,因为“斯石英”是本文说明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据此,因为年龄为6500万年(也就是大致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本文的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其次,“被压扁的沙子”这种表述比较生动、有趣,作为题目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四)小结
学过这两篇文章后请你从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语文能力这几方面总结一下学习本文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回顾,以后每篇说明文可以按这个方法自己进行总结反思。“语文能力”教师可以解释一下,本文主要侧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请组织好语言,以第二篇文章中“斯石英”为例,对第一篇文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说明恐龙的死因,其实也可以用此来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体会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说明的知识介绍得清楚明白。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恐龙无处不在》
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研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3、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有什么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6、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拓展延伸
说说学了本文之后的启示。
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被压扁的沙子》
旧课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质疑讨论,出示问题:
1、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撞击说”和“火山说”。(可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成论据加以证明。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对比阅读: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a。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b。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c。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d。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拓展练习
分组自由讨论:
由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明确:(2)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⑶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⑴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⑵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 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二):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⑴hái zhě nànsù
⑵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的片断,请学生思索:
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恐龙石又告诉我们什么?
二、感知课文
1.朗读题目,谈谈你读过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思索本文写作特色,由于说明问题不同,说明的角度也会不同,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地漂移假说。
《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握结构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为后文比较两篇作了铺垫。)
三、深入探究
这两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明确: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品味精彩
这两篇短文以“恐龙”为话题,却谈论了两个颇有深意的科普知识,读后却认为这些蕴藏其中的深奥抽象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着实让人兴致盎然,你说说这两篇有何出彩点,作家用了什么妙招?依据文本说明(可以说明顺序、语言、方法、角度等方面入手)。
明确:
1.专业术语用平实语言具体诠释,说理深入浅出,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频率低。
2.借助逻辑顺序,重在说理,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语言严谨,道理易懂。
3.说明方法多样,使说明对象阐释的更明白。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本文说明语言简练,浅显易懂。
5.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五、悟出真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吗?
明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学科之间交织、融合,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这一环节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体会科研思想,加强体验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六、探究拓展
走进图书室,网上冲浪,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培养他们观察、探究的科学精神,将学生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运用一切资源学习语文。)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二》。
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一)明确目标
1、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建议、练习说明、教学重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其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教师在设计教学前,首先要吃透课文,把握相关知识(可参考“整体把握”和“资料链接”),理解文章逐步推进的逻辑链条;教学中,也要注意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引导他们切实理解文章阐释的事理。
3、对于事理说明文这一文体,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有所体认。本课应导向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事理说明文所讲的“理”,是对于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体会到逻辑性是事理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4、两篇短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方面逻辑性强,简明精练,运用概念适切;一方面又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可引导学生体会,可以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相关的句子或语段。
5、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开展教学。对于文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如地质变迁、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不必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中心。
二、教学设计
两篇短文可以一篇教读,一篇自读。
恐龙无处不有
1、导入后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明确:
第1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第2、3段:指出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科学事实。
第4、5段:指出南极的恐龙化石不可能是迁徙的结果。
第6、7段:通过逻辑推理,指出恐龙化石的.出现说明了大陆在漂移。
第8—12段:进一步介绍板块理论,说明这一理论解释了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13—15段:再次聚焦远古时期南极的恐龙等生物,确证前文推论的正确性,并说明其普遍意义。通过梳理主要内容,学生能够意识到文章是以逻辑顺序展开的。
2、再读课文,聚焦“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提问: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
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板块构造理论
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时间点:①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②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这两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泛大陆的分裂,从而使得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
3、延伸拓展。
搜集“大陆漂移”的其他例证,写成小短文,相互交流。
被压扁的沙子
让学生运用学习前一篇短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其中的逻辑链条;文章涉及了哪些领域,是如何关联的。教师提问或班级讨论交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
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积累拓展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材料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
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五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参考答案:略。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本课的两篇短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趣”和“美”,帮助他们体认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对于事理说明文以讲“理”为主,注重逻辑性的特点,学生在前一课已有所认识,本课可继续深化。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一、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二、研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3、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有什么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6、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三、拓展延伸
说说学了本文之后的启示。
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旧课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质疑讨论,出示问题:
1、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撞击说”和“火山说”。(可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成论据加以证明。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二、对比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3、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三、拓展练习
分组自由讨论:
由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明确: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02-17
《阿西莫夫短文》的教案02-15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01-22
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02-19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10篇02-17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10篇)02-17
《阿西莫夫短文》优秀教案08-26
关于《阿西莫夫短文》的教案08-26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02-17
《阿西莫夫短文》的优秀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