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死得冤枉哲理文章

时间:2022-10-02 14:40:31 哲理文章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李善长死得冤枉哲理文章

  史书说李善长是个外表宽厚内心尖刻的人,因此在他倒霉的时候,很多人都喊杀。洪武二十三年,有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说会有“星变”,朱元璋就以“助胡惟庸谋反”的罪名把这个“天怒人怨”的李善长诛杀了。

  大胆小官怼朱元璋,为李善长喊冤

  李善长被杀后,满朝文武居然没人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可见其为人确实差点意思。不过在李善长被处决的第二年,正当大明帝国君臣上下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清除胡惟庸叛党的运动时,有个虞部郎中叫王国用的人,竟然给朱元璋写了封奏疏,怒怼朱元璋冤杀了李善长,而朱元璋看了上书后,却选择了不表态。王国用列了四个理由批驳朱元璋诛杀李善长一事。

  第一,想当初,李善长与陛下您齐心协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经历无数磨难,最终取得了天下,开创了大明帝国,李善长位居开国功臣之首,有生之年被封公爵,死后按制度当追封为王,他的长子娶了皇上您的宝贝女儿临安公主,李家亲属都被封了官。从做臣子的份上来看,李善长已经达到所有臣子的最高点了。除非他想自立为帝,似乎还说得过去,而现在说他竟想辅佐胡惟庸谋反,自己再做功臣,这实在太难让人相信了。(《明史·李善长传》)

  第二,人世间的亲情啊,莫不如此: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胜过爱他兄弟的儿子,能平安地享受万无一失的荣华富贵的人,一定不会抱着侥幸心理去追求那只有一丝希望的富贵。李善长与皇帝您的关系是直接的亲家关系——李善长的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而他与胡惟庸之间的亲家关系是间接的——李善长的侄子娶了胡惟庸的侄女,由此说来李、胡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隔了一层,远了一点,跟皇帝您才是最亲啊。李善长是个精明之人,总不会糊涂到了连亲疏都分辨不清的地步,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明史·李善长传》)

  第三,假如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了,他充其量也不过拥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封为功臣、太师、国公和死后封王,等等,难道还有比现在的他更高的位子吗?没有了。放着现成的福不享,却要冒着危险去追求最多与现在人臣之极相同的地位与福分,这可能吗?更何况李善长难道不知道,天下是不能靠侥幸来取得的。想当年,元末天下大乱,一心想成就帝王之业的人何其之多,但最终能保住性命的有几个?李善长目睹了这一切,现在却要以耄耋之年的衰老身躯再去尝试一下,这可能吗?那这一定是有着深仇大恨或重大激变,——这就到了几乎不得已的地步,以至于有可能父子之间挟持来摆脱眼前的灾祸。但李善长的儿子娶了陛下您的亲骨肉,他们家庭和睦,没有半点矛盾,他也没什么理由要那样辅助别人造反,这是何苦呐?(《明史·李善长传》)

  第四,如果以天象有变为名,说什么当杀大臣来应星变,这尤其不可取。若是这样,小臣担心,天下之人听说后会这么认为,像李善长拥有这么大功劳的人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其他人更不敢想象了,四方闻之都会纷纷解体。现在李善长已经被处死了,说了也没法使他复活。小臣唯一的愿望是陛下以此作为未来治国的借鉴。(《明史·李善长传》)

  朱元璋被怼,为何选择了装傻沉默

  王国用的上书可以说鞭辟入里,它将李善长冤案的迷雾抽丝剥茧,说得有礼有节,丝丝入扣。但在那杀人如麻的岁月,这样逆鳞上书不知会招来多大灾祸,当时满朝文武有好多官员都为这个胆大的小官捏了把汗。但这回没想到的是,王国用上书后,性格无常的朱元璋居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而是装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似得。王国用还是像往常一样,平平安安地上班、回家,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有人认为,朱元璋多精明啊,他也清楚,处死李善长的罪名很勉强,整个案子也漏洞百出。要是理睬了王国用,就会有争辩,这一争辩不就把错误和漏洞告知了天下之人!沉默是金,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也是他最为老辣的表现。

  王国用的上书将明代的特级大案冤情公之于众,只不过当时没有官方正式认定而已。朱元璋没那么做,事事都要打着“祖制”旗号的朱子朱孙们自然也不会改变祖宗的既定做法。

【李善长死得冤枉哲理文章】相关文章:

善是福之源优美文章10-06

死得其所造句10-07

哲理文章的哲理故事10-07

同学的哲理文章10-07

生活哲理文章10-12

关于富有哲理文章01-29

翻盘哲理文章10-07

经典人生哲理文章10-06

关于朋友的哲理文章10-06

生活励志的哲理文章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