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屋

时间:2022-10-07 17:32:37 情感文章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故乡的老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关近了,年味浓了,思乡的情绪变得更加迫切了,不曾想18岁参军离开故乡,独自在外漂泊近30个年头了,不知何故突然想起故乡的老屋来,仿佛想从故乡老屋中找回我儿时的记忆……在我记忆中,我的故乡属扬州地区最北面一个小县城,是中国有名的“荷藕之乡”,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县近一半是水网,河汊湖泊星罗棋布,自然生态环境绝佳,是名副其实的水乡。

故乡的老屋

  我的老家离县城约25里路,离镇上也有4里,步行需半个小时。在我的记忆中,儿时老家叫东风公社陈湾大队陈湾生产队,我家就住在村东头。如今已不是公社、大队、生产队,而是叫小官庄镇祖全村陈湾组,新旧地址完全不一样,如果出门在外的人二三十年没有联系,不必须能找到回故乡的路。

  儿时的村庄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高庄房”,其实就是一个高土墩,住有6户人家,6户人家6个姓,陈、刘、李、于、方和徐姓,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记忆中老家有两间茅草屋,在“高庄房”6户人家的东南边,东西走向,门朝东南,房前屋后长着各种瓜果蔬菜,什么冬瓜、南瓜、黄瓜、菜瓜、青菜、黑桃乌、菠菜等应有尽有,家中每年都会养一些鸡呀、鹅呀,这些都是餐桌上难得吃到的美味。

  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确实很苦,鱼和肉一年吃不了几次,小孩子最盼家中来客人,正因只有来客人或做大事时,家中才能吃上大鱼大肉。平时就连鸡蛋也舍不得吃,一般人家都会拿到小店换取油盐酱醋调味品等。

  门前有一颗老槐树,长得根深叶茂,炎炎夏日,老槐树宛如一把巨型伞,家人一齐在树下吃饭、纳凉、拉家常,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离老屋门前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甘甜纯净,那时的农村尚未有自来水,河水可直接用于做饭烧菜和饮用。

  在我们那个年代,兄弟姐妹一般都比较多,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兄弟姐妹4人,小孩子之间的争吵是难免的,但大家在一齐很快乐、很开心,儿时的老屋装满了我们所有的故事和难忘的回忆。

  我记得两间老屋最值钱的要数三根“金木梁”(老家方言,指杉木),父亲经常会同我和哥唠叨:“家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只有三根‘金木梁’,将来你与哥分家时,一人一半吧。”我当时十分纳闷,三根如何分?难道第三根一人一半不成。

  回想起儿时的生活,能够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全家6口人只住在两间屋子里,拥挤程度不难想象。东房放置着两张简陋的床铺,冬天床上铺上厚厚的稻草用以御寒,儿时父亲的呼噜声成了我最好的催眠曲。

  在老屋中我以前有过一次十分危险的经历。有一次正当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客厅的一格山墙突然倒了,好在我避让及时,才不至于酿成大祸,全家人虚惊一场,吓得父母说不出话来,母亲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眼泪涮涮往下流,说不清是庆幸是内疚。

  我们兄弟姐妹4人都是在老屋出生的,那时候根本没有上医院生小孩一说,都是村庄上有经验的接生婆迎接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据母亲回忆,当时正处于寒冬腊月大雪天,父亲在几十公里外的兴化卖茨菇,我是由当时村庄上的李奶奶接生的,出生时因脐带绕脖,又是申猴年生,故父母给我起了一个叫“猴脐”的乳名。养儿方知报娘恩,如今我也为人之父,想想父母那时把姐弟4人拉址大,真是不容易啊!

  父亲一辈子就盼着能早日住上新房子,但这个愿望终究未能实现。父亲因吃苦受累太多,最后有一天倒下了,在病床上一躺就是三年,最终在老屋离世,也没能住上新房,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遗憾。我永远也忘不掉父亲在世时对我和哥哥的嘱托:“有爸在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如果哪一天我走了,你们要更坚强,照顾好妈妈。”

  在我15岁的时候,父亲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62岁。母亲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父亲用手帕包的70多元的毛票,那是父亲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未曾想他自己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却想着用积攒下的钱用于将来建新房子,给哥哥娶媳妇。

  如今要告慰父母的是,我们家不仅仅建起了新房子,而且还盖起了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已经实现,哥哥也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兄弟姐妹生活一切安好,请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大人放心吧。

  “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亲尽管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故乡的老屋也早已不复存在,但老屋的故事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父母亲的谆谆教悔我们将永记心间,不图别的,只求一辈子做个好人。

【故乡的老屋】相关文章:

故乡的那间老屋散文10-06

老屋10-06

老屋的作文03-18

关于老屋的作文08-05

散文阅读:老屋10-07

老屋的情感美文10-07

老屋的缸散文10-07

上海老屋散文10-07

老屋春光散文07-11

老屋抒怀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