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散文

时间:2022-10-07 11:26:55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谈阅读散文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余秋雨将阅读看得如此重要。对此,他自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听听他的读书建议。

谈阅读散文

  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

  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

  一、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二、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杂谈》)

  诸位报考大学的时候,刚刚从中学出来,都还不到二十岁吧,大人们还习惯于把我们称作孩子,青春的生命那么可爱又那么具有可塑性,却一下子被浇注在某个专业的模坯里直至终老,真是于心何忍。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

  现在很多所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的弊病,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即使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

  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三、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

  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下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

  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个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有人认为,名著总是艰深的,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以一当十,也会感到值得。

  那么,如何确认名著呢?这就需要寻求帮助了。过去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开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必读书目”其实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究。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是否有针对性决定于书目开列者对阅读者的了解程度。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

  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

  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

  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硬撬硬击会伤筋动骨。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笑眯眯地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上面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正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五、有一两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同构不等于同级。他是万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寂寂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为,成天懒洋洋地对一切可以仰望、可以进入的对象爱理不理,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

  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整个儿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还说得上什么?

  六、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殖。

  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缩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肤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

  等到毕业之后,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趋成熟而在阅读上却成了孤立无援的流浪者,这倒需要寻找机会多交流读书信息了。那是后话,过一会儿再说。

  七、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

  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挂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

  但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麻烦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

  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深切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

  记不住当然是大量的,但记不住的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遗忘,一部分是无形的沉潜。

  属于真实遗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让它遗忘吧,能遗忘也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表现。太监之所以要记住宫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遗忘。正是遗忘,验证着生命结构的独立。

  至于无形沉潜的那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一定的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也大吃一惊。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

  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记住记不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即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八、有空到书店走走

  大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答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书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儿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阅读是一种机缘

  阅读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一个人亲近一本书,需要一种机缘。但是这种机缘是等不来的,需要在博览群书中增大这种可能性。陈寅恪家富藏书,年少时代就立志“欲纵观所未见之书”,他知道,只有遍批群籍,才能寻找到那种会心的智慧。阅读是一种积淀,那些被你遗忘的书籍其实还在你脑海的一角,一旦机会来了,则呼之即出。所以,我并不认为无心的阅读绝对就是一种浪费。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业。那种直来直取、每读一书非要搞个“读书收获”来记账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读者无法和书本讨价还价。有些书你瞥一眼,便心领神会,而有些书你即使翻成烂狗肉,也仍然陌生如初。阅读的质量并不取决于时间量的累积,也不取决于你的进入程度。有些书你死活读不进去,硬着头皮才能读上几页,但是,你仍然对这本书心怀敬意。有些句子,你无法理解,难以说清楚,但是,你仍然能够感受到其内在的力量。书与人的真正相遇,不在你从图书馆或书店里将它搞到手的那一刻,而在于它触动你心弦的那一瞬间。真正的阅读不是赶鸭子上架,而是一种精神默契。

  一个人的精神饥渴和阅读冲动是十分有限的。我庆幸的是,自己在少年时代曾经有过一段嗜书如命的阶段,结交了《鲁迅全集》、《变形记》、《古拉格群岛》等一见如故的朋友抑或是情人。中国的家长和教师是千方百计限制孩子读“闲书”的,这使孩子们错过了多少与书交欢的机会。一个人在年轻时候没有几本好书打底,一辈子都会底气不足。一个人在成长阶段遇到几本好书会改变他的一生。一个人突然对某一本书产生兴趣,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它不受外在禁令和诱惑的干扰。上中学时候,我至爱的《鲁迅杂文选》被同学顺手牵羊拿走,那段时间我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萎靡不振了好长时间,直到重新搞到一本为止。丢失一本好书,的确有一种夺命的感觉。一个人守着一本书,这不但是智慧和灵感生长的过程,而且也是对生命和心灵的一个交待。

  一个人喜欢一本书,倾情于一本书,不需要什么理由。读书是非技术化、非功利化的。一个沉浸在书海的人,最容易发现自己的肤浅和平庸。读书不是投机,但是,读书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缘。

  你抓住了这个机会,心灵就会得到滋润,生命就不会变得苍白。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也许只是在于一本书。读书关乎人的精神处境。一个人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阅读。阅读作为一种癖好,其存续的过程充满了风雨。生活的压力使不少热爱读书的人不得不投入功利生活当中。在当下这个势利时代,阅读给人们所提供的精神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因为读书不仅需要整块的时间,安静的环境,更需要一种心境。汲汲于名利的人所积蓄的浮躁与烦恼,对读书构成一种巨大的排斥。也许他们对浅薄的媒体语言怀有一种鄙视之情,对矫情的电视剧和虚情假意的广告十二分的不齿,但是,他们还是一往情深地投入这些低劣的文化产品所营造的粗俗氛围之中。这是一件鬼使神差的事情。电视机的遥控器像胶水一样粘在手里,无法分离。人们已无力捧读一本高雅严肃的书籍,连大学里那些学子,也被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所吸引。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信息资源,人们没有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了寻求一本书而四处奔走了。但是,真正能够留下心灵烙印的,还是朴素年代里的孤灯夜读。读书是一种贫寒的享受。在人们的记忆中,饥饿年代里的芋头,比今天的鲍鱼味道还要鲜美。网络时代,人们的浏览量急剧膨胀,但震撼心灵的阅读却十分稀有。阅读的本质是体验,而不是占有。读书不仅是营养的添加和补充,更是对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坚守。读书不是一种心灵投资,其回报是漫长和不经意的。

  阅读是一种机缘。人们与一本好书,与一个读书时代,与一段读书年华擦肩而过,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事情。拥有一整套《巴尔扎克全集》是我在学生时代的一个梦想,而今,这套书早已摆在我的书架上,我却再也没有心情、时间和精力去一页页地读下去了。过去那种饥渴、那种向往、那种激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无法修复。

【谈阅读散文】相关文章:

谈苕散文10-06

谈爱散文10-05

谈森林散文10-05

小谈写作散文10-06

阅读周国平散文07-11

冬日散文阅读10-07

异地散文阅读10-07

秋思散文阅读10-07

念散文阅读10-07

初心散文阅读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