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的记忆散文

时间:2022-10-06 22:30:25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碾子的记忆散文

  记忆中,我村有三盘碾子。一盘在脑上我家老宅大门外的空地里,北边是一盘磨,南边是碾子;一盘在村东老十叔的房山间,碾子西边是一片茅厕;一盘在村中小桥东侧,老壮的院内。

碾子的记忆散文

  这三盘碾子结构大致相同。有三块腰来高的大石头,托着半尺厚的圆形巨石——碾盘,碾盘里侧外侧稍微凸出。碾盘正中间的孔里,竖着一根枣木碾轴,碾轴上穿着一副井子形木框,把碾盘上的圆柱滚形的碾磙,牢牢地框在里面,木框靠外的两头,留有大圆孔,是插推碾子或者套驴用的碾杆,旁边都搁着一块厚实的长方形石板,石头把石板垫起胸来高。

  我们村只有60多户人家,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那段岁月里,生产队分到的粮食,都要经过碾子的碾轧,才可以下锅或者蒸烙。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碾子,所以它在村里显得很重要。

  用碾子碾轧米面,大多是套着牲口拉。牛马骡驴都是生产队的,白天生产队要用,即使生产队排不上用场,也要由放牲口的,把它们赶到山坡上集体放养。生产队把牲口当成了眼珠子。户上用驴拉碾子,都是一早一晚,由队长派那些白天不用干活的牲口。

  村里的三盘碾子,我家都用过,但用的最多的,是老壮院里的那盘,因为它离我家最近。站在我家的院子里,总能听到碾子吱吱呀呀的声音,总能看到在月光下,那盘碾子忙碌的情景。

  我家如果晚上用牲口拉碾子,娘总是早早把饭做好,等牲口们从山坡上回来,娘就到牲口棚里,用笼头套上队长派的牲口。把驴牵进碾道,缰绳拴在碾框上,挎上围脖拉上套,再给驴蒙上捂眼戴上胄子(戴在驴嘴上的东西,用来防止驴偷嘴吃)。之后,端着簸箕把4升麦子在碾盘上摊平,拿拨拉(一根细棍儿,主要用来拨动碾盘上的粮食)在驴屁股上一拍,随着一声驾,碾磙便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

  娘围着碾道,一边走一边拨拉麦粒,一边用笤帚把里边外边的麦粒,扫到碾磙能碾轧到的地方。如此反反复复。待麦粒碾出面,娘就拿细罗撮些,然后搁在石板条上的笸箩里的罗床(筛面的用具)上,呱哒呱哒筛一阵,细面漏在了笸箩里,剩下的麦粒,倒在碾盘上继续碾轧。筛完碾盘一圈,这叫过一遍罗。麦子碾成面,要过三遍罗才成。剩下一些麸子,放着以后喂鸡喂猪。

  碾子总是扫不净的,为了不浪费,娘就再碾些柿搂(烘柿掺糠和在一起晒干),收收碾子上的白面。

  晚上就着明月,月牙儿、上玄月、下玄月、满月儿。碾子和驴都披上了银色的月光。如果碰到黑咕隆咚的阴天,娘就把保险灯挂在墙上,驴和碾磙的影子,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消失,一次又一次地拉长,重复不断。

  等碾完麦子,娘把我喊过去。我先把驴牵回牲口棚,然后回去再和她一起拾掇。

  我家如果早上用牲口拉碾子,娘都是摸着黑起来。套驴、往碾盘上摊玉茭籽。驴戴着捂眼绕着碾道一圈接着一圈不停地转。

  这个时侯,娘总要悄悄回家,做好饭,然后喊我们起炕吃饭去上学。

  有时碰到星期天,我就帮娘往碾子上扛笸箩拿罗床。等牲口棚里的牛马骡驴朝外赶时,我家端去的玉茭也已碾好。那头拉碾子的驴,就随着牲口群上了山坡。

  谷子碾成小米,要经过碾磙碾轧,壳儿与小米分离,用簸箕将糠簸去。碾高粱米也是如此。如果把高粱碾成高粱面,要经过几道工序。

  碾子上使用筛面的罗,分粗罗和细罗。碾玉茭面、红山药面、糠面都用粗罗,碾白面、小米面、豆面都用细罗。

  碰到秋麦两季,牲口比较忙,派不到碾子上,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推碾子。

  推碾子时,我和三哥合用一个碾杆。三哥在前,弓身背手拉着碾杆;我两腿后蹬,推着碾杆。娘一手扶着碾框,一手握着笤帚,在碾盘的里里外外,扫个不停。

  我们推碾子,碾得最多的是红山药片。相比之下,红山药片容易碾轧。

  红山药面比较轻,娘用罗筛一会儿面,眉毛和睫毛上,像挂了一层雪霜。

  绕着碾道一圈接一圈地转,不能出格不能越轨,还要走好脚下每一步。沉重的碾子,让我们使出浑身的力气,即使在冬天,也会累出满头的大汗。

【碾子的记忆散文】相关文章:

记忆 散文10-05

母亲的记忆散文10-06

独家记忆散文10-10

车的记忆散文10-06

浅记忆散文10-06

记忆碎片的散文10-07

记忆童年的散文10-07

对饥饿的记忆散文10-06

记忆的抽屉的散文10-06

铁路的记忆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