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精选21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那些年那些事散文(精选2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
外婆在世时,每年夏天都要来我家,为我和弟弟缝制棉衣。她总喜欢将方桌子摆在院子里,上面铺满了崭新的棉絮。阳光下,棉絮蓬松柔软得像一座座云房子。我总喜欢将手藏在棉絮里,感受那一刻阳光的味道和棉絮的温暖。
外婆将棉絮铺在裁剪好的棉衣衬里上,然后,一行行地用针线将棉絮均匀地缝在衬里上。缝好后,再在外面缝上棉衣的外壳,一件棉衣就算成功了。
外婆的针线缝得密密的、细细的,用肉眼几乎看不出针脚。母亲常对外婆说,用缝纫机很快可以缝制好,不必那么辛苦。可外婆总是嫌弃机器缝制的衣服针脚太大,不够精致,所以,每次她总是不辞辛劳亲自为我们做棉衣。
我和弟弟都在长个子,外婆年年为我们换新袄。外婆常年做针线活,眼睛近视得厉害,往往要把眼睛靠近衣服,才能看得见缝制。即便是这样,她缝制衣服时,还是选用极细小的绣花针,而我,则成了帮她穿针线的人。
外婆一直坚持手工为我和弟弟做棉衣,直到我们长大。不过,那时,她已经很老了,眼睛也花得看不见缝制了。于是母亲买成品衣服给她穿,她也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嫌弃机器缝制的粗糙。每次来我家,她总会内疚地对我说:“奶奶老了,眼睛看不见,不能为你们做棉衣了。”其实,这年月,谁还会缺少一件土得掉渣的棉衣,只是外婆一直记挂着我们。
很多年过去了,我差一点遗忘了外婆的花棉衣,不知为什么,现在会蓦然想起。
现在想来,外婆说的是多么有道理啊。机器缝制的衣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温度;而外婆为我们手工缝制的棉衣,每一件都有外婆的温度,每一针一线都饱含外婆浓浓的慈爱。应该说,外婆的棉衣,每一件都是无价的艺术珍品。
只可惜,我懂得太迟了。
人啊,总是把岁月等老,把时光等旧,才知道珍惜过往,只是那时,时光已经不在了。
真后悔,当初没能好好地珍惜外婆的`棉衣,没能留下一件作纪念。也真的很追悔,外婆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而我却没有为她做过一件事。
流年似水,外婆那根细小的绣花针,细密的针线脚,还有外婆阳光下翻晒棉絮的身影,像一帧帧精美的图画,向我诉说那年、那月,有关外婆的故事。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2
记得我家老屋后面有块菜地,祖母在里面种上了许多花花绿绿的果蔬。有自由自在的倭瓜,有又白又胖的冬瓜,有优雅的韭菜,有低头沉思的番茄,还有喜欢人来疯,裸露着半截身子的萝卜……
跟随祖母来这个园子玩耍,是我童年的一大乐事。祖母在前面翻土,我在土里面寻找昆虫;祖母给菜园锄草,我跟在后面把草踢飞;祖母给菜浇水,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洒水。
在这个园子里,我看蜗牛背着它流动的家,在瓜叶上长途跋涉;看一群蚂蚁井然有序地忙着搬家;听砖缝里的蛐蛐卖弄它的.歌喉;在菜花从中捕捉翩翩飞舞的蝴蝶……
偶尔,我会跟随祖母去玉米地锄草。一般祖母都是清早就出发,我在睡意迷蒙中,被糊里糊涂喊醒,习习晨风一吹,瞌睡就被吹跑了。玉米已长成一人高了,碧绿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怪不得艾青叫它“青纱帐”,果真,人走进玉米地,像躲进了绿色的纱帐。
祖母弯腰锄草,我时而跟在后面踢草,时而穿梭在青纱帐里躲迷藏。不一会儿功夫,就已闷热难当,汗水淋漓。祖母赶紧找个背阴的地方,把旧衣铺在田埂上,让我坐在上面小憩。田埂上,凉风习习,格外舒畅,而祖母一刻也不肯休息,只管弓着背锄草,她脸上的汗水,一滴一滴滴进土里。
每到麦收季节,是祖母最忙的时候。那会儿,小姑负责在家看护我,还有给田头割麦子的家人送水。那一次,跟着小姑一路走去,只见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麦浪翻滚,蔚为壮观。人弯腰在麦田里,几乎被麦浪淹没,分不清谁是谁。我扯着嗓子乱喊一通,终于找到祖母了,就在田头,为她递上一碗前一年收藏的雪水,清除一身的疲乏。
看着大人弯腰割麦子,总以为是很好玩的事,我也弯腰学着她们的样子,拔一棵麦子,脸却被麦芒刺得生疼。没几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这才知道,割麦子不是一件好玩的活计。望着那一望无边的麦田,总在想,什么时候祖母才能把这么多麦子割完啊!心中为祖母隐隐担忧,盼望着,能有现代化的机器帮助收割该有多好。只要能免除祖母的辛劳,花多少钱的代价都愿意付出。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从此不浪费粮食。因为,一粒米就是祖母的一滴汗水浇灌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光阴从未因为我的留恋而停驻脚步。那园子,那青纱帐,那一望无垠的麦浪,还有祖母弯腰锄草的身影,已将那一段时光定格在我心里。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3
办公室有许多年轻的妈妈,每天听到她们交流孩子的童趣乐事,就会止不住地笑。豆豆又有新的经典语言问世了;朵儿又做憨事惹人乐了;馨儿与她的伙伴结义金兰,正拉她辣妈加盟呢;炜儿又有惊世骇俗的言论发表了;而文儿,在她老妈珊的忽悠下,正正襟危坐写字呢!珊手拿手机,一脸认真地对着文说:“腰杆挺直,姿势端正,我拍照了,拍给爸爸看了。”珊在那边说,我在这边已经笑喷了。
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时,我在一旁听了总会止不住笑。他们高兴,我笑;他们生气,我笑;他们闹别扭,我还是笑。总觉得他们是人间天使在逗乐。
蓦然想起,童年时,我笑了,外婆笑;我生气了,外婆笑;我哭了,外婆还是笑。总埋怨外婆:“为什么我生气,你还那么开心?”我越是问,外婆越是笑得厉害,最后,她笑着说一句:“这丫头,真好玩!”算是对我的回答吧。
子曰:四十而不惑。过了四十后,蓦然回首,总能在刹那间顿悟一些事。现在终于明白,外婆淌过了岁月的长河,她眼中的我,是春天里的一棵嫩芽、一抹新绿,正欣欣然。无论我一颦一笑,都是最纯真的美好,没有掺杂一丝红尘烟火,她怎能不喜爱?所以她的表现方式就是笑,再者就是老树对新芽的疼爱吧。
现在我看这群孩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最纯净的天真,是最烂漫的童稚,是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我怎能不用欢喜的心,去看一树树花开的美好?而我的表现方式也是笑。
光阴是无声的老师,淌过时光之河,许多繁芜往事,会被它洗涤得清透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水面。
早年看《神雕侠侣》,十六年后杨过与小龙女绝情谷再见,小龙女风采依旧,而杨过已两鬓斑斑。杨过说:“龙儿,你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但我的样子已经老了很多。”小龙女一句:“不是老,我的过儿只不过是长大了。”此句堪称金庸大侠的经典情话,当初咀嚼不出其中的'味道,随着光阴的流逝,直到了今天才明白这句话隐含的深情。
他们是心灵的共鸣 ,是灵魂的长相厮守,是一种纯粹的爱情。这种情无论山河变更,岁月流逝,都始终以一种姿态守望着。正如张学良面对他的白发新娘赵一荻,只说了一句“你是我永远的姑娘。”就诠释了他们半个世纪爱情的全部。
哲学家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在他耄耋之年,有记者采访他,希望他能为林徽因诗集重版说些什么,他只说一句:所有的话只想对徽因自己说。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倾诉,也许他们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
光阴是无声的老师,人生许多解不开的纠结和藩篱,会在多年后的某一刹那,让你恍然大悟。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4
在九十年代末,老家的雨特别多。那时候路还没修,下完雨之后留下的全是泥泞。所以我们都讨厌下雨。
那是九八年的农历十月底了,相对于南方的气候来说在我老家——河南 那个地方的天气是相当的冷,我那时候还是小学二年级,懵懵懂懂的,很多东西都是印象模糊,但是那天的事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是一个下午的放学,下了一天的雨了,到傍晚还没停。初冬的天气,白天就已经比较短了。下午的五点半左右就已经快黑透了,加上天气不好,走在放学的路上,只能感觉到雾蒙蒙的,淋着雨,踩着泥。一个人,走在满是泥泞的大路上,回想着那些同学全都有家长来接。看着他们被抱着、背着,有家人给撑伞,享受着那份的温暖,我的眼里只有赤裸裸的羡慕。我不禁抬头看看前方,希望能看到一个来接我的人,当时心里是那么渴望。但是看到的只是别人留下的背影。那一刻从未有过的孤独,心比雨还乱,比天还黑。不到一公里的路,我忽然感觉好长,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带着希望、带着迷惘,一步一滑的走在雨中。直到滑了一跤,摔的满身是泥,才终于打破自己的坚强。忍了好久的`泪水无声的流了出来,怎么止都止不住,混合着雨水,在脸上无声的流淌。其实我要的不多,哪怕有一个同学也是那样陪我走的,让我有一点点的平衡感,我都能坚强的不哭、不想、不抱怨。也许是从那一刻起我感觉我对父母的感情在我心里开始有了变化。也或许那只是一个开始变化的种子,随着雨渐渐发芽,可能我自己也没发觉。
路,再长的路也会有尽头,当我到家,看到奶奶站在门口,焦急的向我这个方向张望的时候,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温暖,当听到爷爷那哮喘的咳嗽声,心里有了一丝释然。
雨,再大的雨也总会停,不要太在意雨中的泥泞,看看大雨过后的彩虹。虽然有许多无奈,许多失意。但是别太追求完美。有得必有失!
人,也会慢慢长大、懂事,现在想想也能理解父母的无奈,自己现在又何尝不是。但是事已至此,那片阴霾却深深的烙印进脑海,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每个人的童年都决定他的前半生,希望做父母的能多陪陪自己的子女,让自己的下一代都有个美好的童年、完美的人生!!!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5
今年的冬天会冷吗?
我想会吧!
会不会每个人都一样,在有人陪伴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孤单,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去想很多很多的事,又或许,即使有人陪伴的你,也会感觉到孤单
家是什么.是一处安心的小窝,属于自己的小窝,还是有你在乎的人在那里。
记忆该退回到哪里,从哪里想起,说起,回忆起.....
童年,小学,初中,社会,工作,好像记得很多。 ”妈,我去上学了啊“,关上了门,开始新的一天上学生活,即使很不想很不想去上学,可是那个时候不明白,这是自己的任务,只是觉得这是家人强加给自己的痛苦。
小时候,总是会去想很多很多,没有用的,天马行空,奇奇怪怪的事情。
童年中记忆的爸爸是喝酒的,喝多酒会打人的;
童年中记忆的妈妈是脆弱的,是被爸爸喝多后打的,是被爷爷奶奶不喜欢的人;
而我是却是被妈妈保护的,那个时候,我并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打我,为什么要喝酒,为什么要打妈妈,后来大了,总算是明白了,因为他喜欢喝酒,只是喜欢喝酒
妈,你走吧,我大了,我能照顾好自己了,你可以放心我了,这句话是我在15岁的时候对我妈妈说出。
15岁的我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早早退了学,被家人送去学了大专,在那个时候,我是最小的,更是什么都不懂的,走了错路,做了后悔的事,学了不该学的,会了不该会的,爱了不该爱的人。
或许都会以为我真的'懂事了,想让妈妈自由了,可是,我却并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在学校里,我居然学会了抽烟,一抽,就是8年,15岁自己对自己说道,这个东西我才不会上瘾,想戒就能戒掉,呵呵,可是这真的不是当年说说就能做到的。
因为当时的叛逆,不懂事,花光了妈妈所有的积蓄,而且都是妈妈真的真的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可是我居然为了在家抽烟可以没有人管我,对妈妈说出,让妈妈走吧,但是现在想,我做错了吗,妈妈的离开,带给了爸爸痛苦,可是也让他少喝了酒,知道了爱我,知道了我是他唯一的女儿,开始懂得关心我,可是我却已经习惯,他的冷漠。
在妈妈离开后,我花钱如流水一样,但是却从不借钱,我可以每天吃着五毛钱的榨菜,1元钱2个的窝窝头,可以吃着3.5元的泡面,放着五毛钱一袋的鸡肝,但是却会花钱请所谓的朋友去吃肉喝酒。
在那个人之后,我懂了什么是钱,什么是 不容易,当时很爱很爱那样一个人,没什么特色,却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喜欢上了他,放弃自己的尊严,甚至不要了脸,但是哪怕是下了跪也没有留下他为了引起他的注意,退了学,却转到了另一个班级,跟他一个专业,却不是一个班级,依然可以看着他。
在这个班级里出现另一个人,一个可以恨上一辈子的人,在没有在一起的时候,拼命的追我,约我,可是却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对我不冷不热,而我却怀了孕,当时才17岁啊,什么都不懂,但是这样一个男人,却说孩子不是他的,还装作正义的样子,对我说着,会给我拿钱,陪我去做手术,他做到了,在没有用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我挺过了那3分钟,出了医院后,像一条被丢弃的狗一样,被他丢弃在一旁,不知道当时什么样的心情,让自己坚持在寒冷的冬天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回到自己的家,而这个家里却没有了妈妈。
我变成了从以前拼命的在家要钱想往学校跑,再到现在的,只想窝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虽然家里只剩下爸爸和爷爷,还有一条在我十几岁一直陪着我长大的狗狗。
我可以在家收拾屋子,做饭,下楼遛狗买菜,吃过晚饭后,遛着狗在楼下看着他们跳着广场舞,在早早的回到家上床准备睡觉。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可是最后还是被爷爷劝出去工作,在自己变成宅女后,哪里也不想去,只想窝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出去与社会接轨,他们是好心的,我便去了。
在一家大型的商场,卖着在爸爸和姑姑在的厂子所做的品牌,鸡肉,恩,就是”鸡肉“,在我们这里,这个牌子很大,无论是生的还是炸的还是酱的,似乎挂上这个牌子才好卖,当时在那里,家里给我租了一个小小的床位,尽管那里还是都比我大的人,可是我却已经习惯,不去与太多的人来往。
在一次和曾经的同学聊天中,她很想给我介绍一个男朋友,那个时候,自己心里的伤痕已经好了很多,想着不去用心,接受一个人,也是容易的吧。
这好像噩梦就开始了,作为一个铁路工作者,跟他在一起,我还是很骄傲的,所以总想着,他奔波一圈后,在火车进站后,看到的第一个可以是我,为此,我可以在家的时候,提前四五个小时出去,对家里人说着谎,去朋友家里,结果自己却偷偷的跑到了,我家的火车站,在做火车到他火车进站的站台,也是一个小时的路程,但是心情却是很激动很激动,因为快看到他了,也是因为,觉得他穿着那身衣服,好威风。
付出的太多,可能也就不被在乎了,自己最后还是输了,太在乎了,被伤心的次数太多了,跟他在一起,算是我懂事后很认真的一段感情,可是却失败了。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6
那些年,我们还年少……
那些年,一场雪,我们也给它赋予一个意义;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会互送手套,说是初雪的意义;那些年我们最讨厌的是做课间操,尤其是哪个跑跳运动。通常是随着队伍在后面举举手算了,最可怕的是一回头发现老班站在我后面叫我的名字;那些年我们最喜欢过圣诞节,平安夜。在宿舍里会集资买可乐,面包,甘蔗,花生,苹果。然后,吃掉那些,留一个苹果抱着坐在我的上床等着十二点,傻傻的许个愿。有时候怕同学打扰,还会跑到操场上去,抱着一个苹果,抬起头,望着星星,闭上眼睛,虔诚的许愿......
那年我们都是集硬币。说是要集24个姓氏的同学,24个硬币。平安夜用它买个苹果许愿会很灵。那天语文课,白杨老师笑着还说,不但不同姓氏,还必须要是最新的。那年刚好发行那个新1角的,不好找。那天晚上竟没上自习,忘记了是集体逃课,还是取消了。坐在我后面的同学给了我四个硬币,上面刻着不同的姓氏。我也终于集够了。在同桌那里我大大炫耀了一番!那天我收到一个橙子,一个苹果,我自己也用那24个硬币买了一个苹果,和着宿舍里集资买的东西我吃完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悄悄告诉后面那个同学说,本来我想给你留个的,但是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吃了。
那些年,我们最讨厌上早读。那些年我们早上没时间吃早餐,闲的时候就在宿舍擦那种很便宜的粉底。弄的像个花猫。有时候粉底在脸上竟没擦开。那些年,我们总是把早餐留在第二节课间吃,因为那时候是20分钟。我们会在下雪的第二节课间,穿过飘着雪的操场,去饭堂买两个凉了的包子......如果还有时间,我们一定把包子放口袋里,在操场上玩雪。打呀闹呀。记得,我喜欢玩,但又总是玩输的那个。最后满脖子都是雪。然后上课了,就拿出那两个包子,偷偷吃掉。
那些年,上课总要点名。每节课都有逃课的。我成绩还算好,不逃课。但是偶尔逃课,总是会被抓到。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总是感觉不公平。
那些年,最讨厌制图课。制图老师,死板板的。最不能容忍的是,我一听制图课老跑神。后来就制图课最差。那种长长的大大的制图作业本,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我有时候抄前位同学的,有时候来不及抄,就直接让他帮我做了......
那些年,我们最喜欢白杨老师的课。有次上课,他叫我说我的爱情观。我说我没谈过恋爱呢。他说,那你就谈谈理想中的爱情。我说,我理想中的爱情是一片空明澄澈的天空,在这片天空里没有欺骗,没有。有的`就是彼此的信任和忠诚。
那些年,我还没有手机。但是我们很喜欢照相。就借来同学的,两个人去教学楼后面摆着各种姿势。我以为没人会知道。没想到多年后的今天,联系上一些同学。我问,还记得我吗?同学说,记得,那个很喜欢扎歪辫,喜欢照相的。
那些年,那些年我们商量着毕业了就进同一家公司上班,天天一起吃饭,结婚的时候当彼此的伴娘。
如今,我们都经历着自己的圈子。有的结婚了,过的还不错。有的还是平平淡淡着。蓦然想起那年的那个爱情观,忍不住就潸然泪下......
如今,我们都分开了,没有在一家公司,甚至不在同一个城市。有的结婚了,有的已经失去了联系,更别提年少时那个做伴娘的承诺了。
如今,经历着各自的快乐或悲伤。渐渐远去的年少,渐渐远去的你们,被忙碌复杂的生活所遮住。但是偶尔看到一些事物,还是会莫名的牵引出那些清澈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年代。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7
那年,那月,那日,我离开,那年,那月,那日我初来乍到。
然后,新的故事,新的朋友,一切又是这样开始了,只是,有这样某一个人,她带走了我全部的思念,虽然我明白,逝去的不会再回头,可我那思念的心却总是不愿意承认这点我不敢再打扰她的生活,我只可以默默地在暗中关注,她过得怎么样,生病了吗?哭过吗?为了谁而哭,她爱过谁了,那个人对她好不好,她笑过了吗?谁会逗她笑?快乐不快乐,难过不难过,一切一切,我都不能再参与了,但我却不愿就此让她离开我的世界,我只能默默地关注她,笑了哭了,快乐难过了,都不敢去参与,我知道我很笨,我没用我知道她的世界我早已消失,但我真的不想我的世界没有她。
我很懦弱,很蠢,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承受。
那些日子里,我曾经两次看到死亡就在眼前,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害怕,害怕我就这样死了,害怕再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人了,父母,兄弟,你,我明白了很多事,人,是要往前走的,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所以,可能可能这次真的'没有你了,要开始我的故事了,一个没有你的,我的故事。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8
翻开往日时光,20岁那一年释放的回忆信号那么强烈。
那一年,我失业了。说起来有点莫名其妙——是被红头文件给清退的,其原因是我属“定向分配”中专生,非单位“委培”性质,而该单位与我并无委培协议。事实却是,前一年十月我是通过公开招考进来的。有如盛夏突遇冰雹的庄稼,我被意外打击得摸不着北。愤怒、无助、委屈、萎靡,整个人陷入一种空前的黑暗感。
就在那段情绪跌落到极点的日子,冷水江电视台面向社会招聘播音员、编辑。消息传到我耳里,如同冰河融化的第一声脆响,我精神大作,迅即跑去报名。却又因自考还差一门未过关,没有大专文凭,我被告知只能报考播音员。我失落地离开,但心里仍抱着一丝希望,无论是应聘播音员还是编辑,都需参加笔试,先参加笔试再说,说不定还有一线机会!如我所料,我真的进入了面试,和另一男青年并列第十名。十一人中只有两位女性,我是其一,年纪最小。尽管没有投报资格,因成绩是第十,我还是被破例允许参加面试。考试时,考官差不多和考生一样多,一个个正襟危坐,旁边还有明晃晃的摄像灯光。当时太紧张了,以至事后回忆不起过程的全部。
结果在预料之中。一刚入社会的黄毛丫头,学历、资历、经验全无优势。我落魄地回家,父亲知道事情后,要我去电视台就考试成绩再打个证明,他想拿给我单位的领导去看看,以此说明我是有真才实学的。带着父亲的嘱托,我忐忑地来到电视台,向工作人员解释这有点荒诞的要求。没想到,他们的领导出来了,其中那位儒雅的戴眼镜领导我认识,曾在电视上看过新闻,他就是当时时任电视台台长、现任市政协主席的陈代宋同志。得知我的想法后,他当即就热情洋溢地肯定了我:“很不错,小李!这次笔试有一百多人参加,有不少还是本科生,你能考出这样的成绩,不容易,表现不俗!”面对我的'请求他还是拒绝了,他说:“开这证明对于解决你工作问题没有实际性帮助,你现在还年轻,完全可以再多多努力,朝媒体人的方向发展。以后若有类似考试,都可以参加,你很有潜质!”忍住差点夺眶而的泪水,我离开了电视台。此时,结果对我已经不重要,能听到这样的肯定与鼓励,我的心里满是感动和温暖!仿佛一个被人冤枉欺负的孩子遇到了热心的、讲公道话的好人,陈台长的话久久地回荡在我心里。
半年后,经父亲多方调查走访、调阅档案、寻找政策,从冷水江教育局一直申诉到湖南省教育厅,他以实事求是撰写材料、陈清事实的方式,最终获得了高层的“翻案”。和我一样遭遇被清退的其它六位中专生,一并恢复了原来的工作。
那一年,那些事,那些人,就这样色彩分明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重回岗位的我,牢记这工作的来之不易,埋头苦干,奋发向上,我知道,如果自己懈惰,就对不起父亲的奔波与期望,对不起与我素不相识却不吝表扬的陈台长。
后来,我读到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让我数度落泪。一个经历过挫折的人,读到那些真实的令人心酸、令人感慨的文字,更容易激起共鸣的波涛。走过风雨,方知彩虹可贵!多年后,我终于有幸从事党刊编辑工作,在工作中,对于那些蹒跚走在写作路上的年轻写手,我总是第一时间给予热情的肯定,因为我坚定地相信:温暖可以传递,鼓励就是希望之光!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9
当越来越多的人感慨从前的“年味”淡了时,我想沿着时光倒溯,去寻找“年味”的踪迹。
在我印象里,江南小城的过年是忙碌的。从热气腾腾的杀年猪、挂腊鱼腊肉,到做糍粑、猪血粑、炒瓜子、落花生,从上街置办年货、洒扫庭院到写春联、放炮竹,大人小孩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指挥着,有条不紊地忙碌。
办年货,就是让我记忆很鲜活的一件事儿。离大年三十越来越近,父母把购买年货提上日程。他们一边商量年夜饭菜单,一边讨论哪些物什需到街上去采购,我因为字迹工整被父亲指令为“秘书”,这让我很有自豪感,“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先是尖起耳朵边听边记,接着一边念一边进行整理,最后一笔一画将议定物品工整地誊写在红纸背面,待全部完成,我的手掌心已经湿润。打开单子,只见从拜年物品到油盐酱醋,内容很是丰富。
接下来,父亲会利用双休日带我和妹妹上街采购年货。那时市外环还没修,从我们村到街上买年货主要靠肩挑手提。小城当时没有林立的超市,主要商品集散地集中在锑都大厦、建新街、批发街一带。
一大早,父亲挑着大箩筐,里面放着中午填肚子的发饼和水,带着我和妹妹出发了。待一路赶到批发街,街面已是一片沸腾。不宽的街道一眼望去,全是人头,人们接踵摩肩地挨个店面在挑选年货。商家的摊子从地面“长”到了墙顶,从店内“伸”到了人行道上,人们过路都只能侧着身子。拥挤在五颜六色的年货海洋中,我仿佛被一种空前繁盛的幸福所包围,在熙熙嚷嚷中的人流中竟显格外轻快。讨价还价声、促销叫喊声、自行车铃声、间或三轮车的轰鸣声从四面八方涌进耳朵里,热热闹闹地汇聚成一曲欢快的年货购买曲。
对照事先列好的'清单,父亲一样一样买着年货。每付完一次钱,妹妹都要负责将东西放进箩筐里,以免忘记;我则核对数量、品名,用圆珠笔打上勾。看着勾越来越多,空荡荡的箩筐也慢慢满起来,我们姐妹俩盼过年的心情也跟着高涨起来,我们想像着穿新衣、收压岁钱的情景,心里美滋滋的。箩筐里,那甜甜的冬瓜糖是外婆的最爱,白酒是给大舅二舅拜年准备的,烟花爆竹是给我们和堂弟玩的,鱼裙是为母亲挑的,八角、桂皮、味精、陈醋等调味品已买得扎子齐……
从上午逛到下午,那箩筐竟冒尖了!不好放进去、份量又不重的,由我和妹妹轮流帮着提。父亲尽管身材魁梧,但沉甸甸的一大担东西还是累得他头顶直冒热气。看着扁担被压得一弯一弯的,我真恨自己不是儿子,不能帮父亲替替肩。
到末了,所有年货中还有几样最为重要的东西绝不能落下,那就是写春联的红纸和墨汁。这两样东西的挑选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纸张要厚实,红色要鲜得正宗,太暗或是太亮都不行,墨汁则不能太寡淡。
待清单上的物品一一置办齐全,天色已暮色。父亲挑着沉沉的担子,带着我们抄近路回家了。他走一程,歇一肩,我和妹妹则一人一手拿着零食,将欢笑洒满一路。
如今,我们早已不用挑箩筐上街买年货,想吃肉,去屠户那里砍一腿回来;想买年货,到明亮宽敞的超市就能置办齐全;至于挑箩走路,那更是成为一种过去式,沉没在记忆的长河里。吃穿住用行,正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有选择的余地,可是,为何“年味”却渐渐淡了呢?也许,我们少的是一种心态和一份体验——为了一件事情庄严对待、全身投入的感觉。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0
站在故乡的大夏河畔,冽冽寒风,凄凄荒草让一颗久违的心有些荒凉。眼角湿润。那些年,那些事,就在我踏上红山寺门前的那条青石小径时,一颗心瞬间在记忆里复活。透过悬挂的冰凌,那昔日清泻的山涧泉水,碧绿的草甸子,还有彼此起伏的蛙鸣,都在眼前生动、鲜活起来。低矮的泥坯房,蜿蜒的羊肠小路,水沟边的野花,一垄垄的麦草垛,都随着袅袅的炊烟,在我眼前闪现、跳动。
炊烟!那熟悉的炊烟,你可是远方游子的召唤?看见你,心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暖。那袅袅的炊烟里分明裹着母亲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父亲慈祥的眼帘;那炊烟里,总有我迫不及待地回家的期盼。那漂浮着炊烟的故乡,才是我心灵归依的情感。哦!故乡,这才是停留在我心灵深处真正的故乡。
记忆里,故乡的天总是很蓝,地总是碧绿。像水墨洗过的天空好像一匹湛蓝的绸缎,看不见丁点的污染,透过深遂的天空,似乎能望见浩渺的宇宙。有时,几朵调皮的云在四处游走,倒映在清粼粼的河面上,像奔跑的羊群,水天相接,分不清哪朵是云,哪朵是羊群。
一到十月,水面上便远远荡来运煤的大大小小的木船,于是我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五人拉一辆架子车,唱着《少先队之歌》穿过小巷,浩浩荡荡地去到埠头搬煤砖。同学们个个争着、抢着,唯恐搬得比别人少。欢声笑语随着河水飘得好远好远。那鲜艳的红领巾,纯真的笑脸映红了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故乡啊!我再一次在心底将你深深地呼唤。那飘荡的远帆,可是为我们三<二>班学生运煤的小木船?那船上是否还印记着我们搬煤砖时留下的笑颜?
故乡的风总是很轻很柔,仿佛母亲的手轻轻拂过我的面颊;故乡的水很清很甜,总是吸引着我们迫不及待地往河边跑。还不到五月的天气,我们便将羊儿赶到水草茂盛的河滩上,任其自由地觅食,我们便躲在树荫下玩游戏、扮家家,用柔软的.柳条编织着王子与公主的桂冠。玩累了,一声呼喊,全疯跑到碧绿的草甸子上嬉戏,你追我逐,逃不掉的相继一个个扎到小河里,顿时,小河又成了我们新的天地。我们在浅滩里摸小鱼,打水仗,玩得兴起,忘了饥饿,忘了时间,常常在大人悠长的呼唤声中,急急忙忙赶了羊群回家去。
金黄的田野既是父辈们的期盼,也是儿童们喜欢的乐园。丰收的季节,我们在麦垛里捉迷藏,逮蝈蝈,捕蝴蝴,最喜欢的要数打地锅锅玩。收获过的土地总有许多余粮等着我们小孩子去拾捡,麦穗、土豆、大豆,黄豆等。拾完了,聚拢在一起,在大大的田梗上挖一个灶台一样的窟窿,在上口垒上方方正正的小土疙瘩,烧火的烧火、拾柴的拾柴,烧麦穗的烧麦穗,各自分工。待到灶膛烧旺了、土疙瘩烧透了,把拾来的红薯、土豆一股脑儿放进挖好的灶膛里,再把烧红的土疙瘩捣碎填进去,最后填土保温。待到田野飘起烤红薯甜甜的香味,我们便一拥而上,分享劳动果实。吃完了,再拿沾满草灰的手互相捉弄抹脸扮鬼脸,顿时汗水、草灰沾在一起个个变成了大花猫。那香甜的烤红薯味至今让人怀念。
日子就在浑浑噩噩中流逝。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渐渐地明白我的故乡是那么地贫穷落后,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按奈不住年少的轻狂,背起行囊加入了打工的步伐,誓死不再步入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里。
春去秋来,一颗心在冷漠、绝望中悲鸣,渐渐地在麻木中结痂。当我抱着一颗受伤的心再次踏入故乡这片黄土地时,我忍不住匍匐在碧绿的草甸子上高声呼唤:故乡啊!我回来了,我现在才明白你沧桑的容颜里,闪烁着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可是回答我的只是一片陌生。故乡变了,故乡富裕了!它已不在是我渴盼的故乡,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的家电,笔直的水泥路,高耸的洋楼别墅,在我眼睛里是那么地陌生。我的高大的白杨树呢?我的清悠悠的东干渠水呢?我的儿时的伙伴呢?都随着我的青春远去了。
我曾不至一次地站在楼顶,眺望着门前的远山,眺望着那条给过我欢乐,也给过我忧伤的大夏河,黛山清水,绿树浓荫,春光依旧,山河依旧。
往事悠悠。豁然明白故乡的情并沒有改变,变化的只是自己一颗饱经沧桑的心。我一直所苦苦追寻的,原来只是遗留在童年的那份纯朴,那份纯真。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1
清纯花季的岁月,我走出了快乐的校园,父母让我继续去上学好好读书,苦口婆心利害关系讲得头头是道,但我义无反顾是一颗拒绝的心。亲戚朋友说,你家是不是支着锅子没米下了?在他们的一声声惋惜下,我还是没有回头,因为当时我们学校毕业后,父母有工作吃细粮(每月到粮店买粮)的家庭,孩子们都要到农村插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的到农场去,给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免插指标”,县里给分配工作,当时听说是最后一年了,为此我的眼睛就盯在这个名额上。不想作费了这个让人羡慕的名额,我和几个同学都选择了工作。
同学们有的分配到公社的信用社,有的到乡下供销社当了一名售货员,母亲说:“咱可不要和经济(钱)打交道,当一个工人最好,说上班就上班,说下班就下班。”我就分配到新建的针织厂。
由于是新建的工厂,这里是织袜子,人员设备需要完善,我在家里天天等待着、盼望着上班的日子。每当路过厂的大门口总是停止急匆匆的脚步,望望工厂里面的动静,幻想着自己的美好未来……
那一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烤着大地,那是1979年的6月20日,这是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带着美好的心愿,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带着一颗不成熟的心,走上工作岗位,步入了社会的这扇大门。
我和相约的同伴玉兰、晓萍手拉手早早地到了大门口,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和腼腆。我们一起分配的20多个人,大部分是女青年,只有几个男青年。大家陆陆续续聚在工厂的院子里,在一个人们都叫刘师傅的中年人的安排下,我和玉兰、晓萍还有一个叫翠梅一个叫改弟的,我们四个人被分配到一个车间,叫缝头车间,其余女青年分到织袜子车间及其它车间。
我们车间是两间正房,坐北朝南,两扇黑色的木头门子,显得非常简陋,有四个比我们大的姑娘,我们都叫她们师傅,带我和晓萍的师傅世华,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白里透红的肤色,人见人爱,性格开朗,对我们工作认真严格但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还有一个师傅叫丽鲜和艳萍说话轻声细语,笑眯眯的,让人一看就是一个大好人。车间主任一斌是风风火火的性格,有时对我们有点严格,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我们的工作就是缝袜子前面的那一条缝,工厂里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白色的工作服,一上班我们就武装起来。
我们车间是一个女儿国,大家都爱美,我们每天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在车间的墙壁上挂着一个镜子,一有时间就照一照,工作得忙忙碌碌,没有影响了我们一颗颗快乐的心。当时在那火红的80年代,在机声隆隆的工作中,我们高兴了就唱歌。晚上有时上夜班,我们每人买八分钱一个干面饼子一边工作一边吃,这就成为最幸福的事了。
人常说:猫走了老鼠就反了,师傅们在我们还有一些拘束,她们一走,我们几个人随心所欲地唱歌、开开心心地大笑。我们叫翠梅二姐,她从农村长大,她给我们唱的“开花调”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她得针线活做得非常好,还教我们把自己的工作服上面绣上自己的名字。我们在一起打打闹闹,有时为了一句话我们咯咯咯笑得前仰后合;有时为了一句话话不投机我们都在生气,但不一会儿和好如初。不管如何我们在工作中都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上班是辛苦的,但我们有一颗快乐的心。
我们有时盼望放假,盼望一起去看电影、看戏。我们在放假期间,在核桃沟的大场里一起学习骑自行车。
我们还盼望着每月21元的工资。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成长,在一天天熟悉着这里的工作环境,熟悉着一个个透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由于工厂里女子多,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像是穿梭在工厂里的一只只花蝴蝶一样,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从欢乐的校园,到沸腾的工厂,从一个幼雏的学生转眼变成一名工人,虽然我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四个春秋,但在这里洒下了汗水,写下了友谊和快乐。
昨日风风火火的年轻人,今天都已经不在再年轻,工厂早已经倒闭,人员各奔东西,但在一起走过的岁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一些兄弟姐妹们在那难忘的岁月里也写下了难忘的友谊,今天说到这一切,我们在一起时用一句话来说:是难兄难弟,难姐难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那青春的岁月我们一起走过。那一串串有快乐的时光,难忘的刻骨铭心往事,已经写在心里了,在心里根深蒂固。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2
记忆就如同一块大磨岩,它磨去了许多岁月,许多往事,但有些事总是磨不去。它就像一坛陈年老醋,酸楚楚的。
我时常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些与社屋相关的人与事,那时,从乡里到村里到组里称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人们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那时候的每个生产队有一栋集体的房子,社员们都把它叫做“社屋”。
在我的记忆中,我所出生在的那个生产队只有20来户人家,社屋就坐落在生产队的一块空地上,木结构,黑泥瓦,四面倒水,与社员们住的的房子大不相同。
那时的日子里,爸爸是生产队长,让大家感到爸爸就是这里的一棵树,一道墙,能给大家遮荫挡风,是大家的主心骨。
平时里,社屋就是一座至高无上的神圣殿堂。社屋里装有一个占去整整一间屋的大仓库,一分为二,中间用一层厚厚的木板隔开,仓库的这边装稻谷,那边装包谷,仓库的仓口处牢牢地挂着三把锁,开仓时,生产队队长,会计,保管员各自掌管的三把钥匙都齐了才能开,神秘又庄重。
仓库旁边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木桶,面里装上了黄豆、马豆、绿豆、高粱、小米、糯谷、高高矮矮,把社屋挤得满满的。
社屋一年四季常聚人,生产队里的大会小会都在这里开,开大会,生产队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社员都得来,不来一次扣一天的工分,男社员10分工,女社员8分工,老小社员5分3分的。小会是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一起召开的秘密会议,至于会议的内容只有他们知道,生产队的大会往往是在小会之后才开的,社员来开大会只能带上耳朵听,不能带上嘴巴说。往往这样,社员们一进入会场就连忙找好一个地方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坐下。曾有人说,生产队里开大会如同在唱一台戏,队长唱主角,副队长、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唱配角,队长在大会上一宣布生产队里的农活派工或上面发下来的救济粮,救济款如何分或其他的事儿,说一是一,有绝对的权威,如同一块大石头落下地搬不得动不得挪不得也移不得。
在这社屋里,最让社员们牵肠挂肚的是在这里进行一月一次的分粮和三五天一次的记工分。在那靠工分吃饭的年头里,社员们一年到头年底能分得多少钱,能分上多少斤粮全靠平时一分分工分的积累,大家都那本小小的记工本看得比命还要贵重,出工时是手头活的按天记工,或抬或挑或背的活儿按斤两记工,这样,大家就在斤两上争工分,常常把各自能背能挑的重量加到不能再加的极限。记工的时候,社员们手中的小记工本和生产队记工员手中的大记工本都要同时记上,年底合计时如有出入就得以记工员的那本为准。到了年底,记工员先把社员们的记工本收上来,一本一本一家一户地合计,再让会计去分生产队一年的粮钱,生产队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社员们的一个劳动日多的可分得上几角,少的只有几分,同时可分得几斤稻谷几斤玉米,外加几两黄豆马豆。当时的粮食分红一般是按生产队大大小小所有的人头数留足基本口粮,剩余的部分再让全队全年的总工分来分摊,人口多而劳动力少的社员家里,基本口粮多,一年下来的工分无法分回一家人的口粮,这样就出现了缺钱户,而人口少劳动力多的社员家里通过工分来分应得到的粮食还有剩余,也就有了余钱户,缺钱户有粮少钱,余钱户有钱少粮,缺钱户一年到头不比别人少出半天工,到头来还落得个缺钱的,余钱户虽余上几十元或上百元的钱,那是的几十元、上百元抵得上如今的几千元或上万元,缺钱余钱的社员心里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亏欠。过了二十一世纪,他们都成了七八岁十的.老人了,总是忘不了心里头还是酸楚楚的。
社屋的外面有一块宽敞平坦的晒谷坪,夏去秋来,晒谷坪里晒谷子晒玉米晒高粱晒黄豆马豆,晒干车净之后装进仓装进桶,社屋像一根绳索把社员们系得紧紧的。虽然年底分红家家户户都有口粮,但不能一次性分光吃光,要统一保管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一到发粮的那天,社员们背上背篓,挑着箩筐来领粮,发粮的时候,会计拿着分粮的账本,保管员秤粮,队长副队长在一边监督,自然而然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
社屋外的晒谷坪夜晚不落寞,公社常常派下来电影队,免费为社员们放上《地雷战》、《地道战》、《草原英雄小姐妹》和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的电影,样板戏里的杨子荣、李玉和、李铁梅、阿庆嫂、江水英都成了社员们人人崇拜的偶像,还不时地学唱着样板戏里的唱词,虽唱得不怎么样却极有激情,连我和我小伙伴们也装扮成杨子荣、座山雕、李玉和、郭建波、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挥舞着木枪木刀在打打杀杀,视死如归,斗智斗勇,家仇国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每年田里头的秧苗插完之时,生产队就在社屋里办上一顿大会餐,就在社屋外的晒谷坪里架起大铁锅,摆开长桌,全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吃。社员们家里没粮喂不上猪,生产队只有宰上一两只山羊,清水煮羊肉,虽一人难得吃上几片肉,却沾上了一身浓浓的羊骚,社员们在腾腾弥漫的饭菜热浪中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吃了一餐巴不得第二年的大会餐快快到来。本来就不多的羊肉几下让女的小的一抢而空,男人只男人只有喝汤下酒,他们喝的是烂红薯片,土茯苓酿成的苦酒,一碗下肚,满脸通红,日子虽过得清苦惨淡,但人们之间很坦诚,很充实,
到了秋后的农闲时节,社屋里静得出奇,队里的中壮年男劳动力都集中到外地修水库去了。我们生产队只留下阿强、阿牛、狗哥、猫哥四个小青年负责社屋仓库的“守夜”。这四个机灵鬼天一抹黑他们就在社屋大吼大闹,人静夜深时,他们便悄悄地跑到邻近的生产队跟年轻的阿妹约会去了,天还没亮又悄悄回到社屋里。有一个月儿朗朗的下半夜,他们悄悄把四个阿妹带回社屋里,偷偷从家里拿来晚餐后剩余的饭菜款待四个阿妹们,向来少言寡语的猫哥在给其中的一位阿妹盛饭时,事先在碗里头放上一只活青蛙,再用饭菜盖上压紧,然后大大方方递过去,那阿妹接过饭菜就吃,吃着吃着,碗里的那只活青蛙猛从碗里一蹦而下,那阿妹以为从碗里掉下了什么更好吃的东西,俯下身来四处摸什么也摸不着,惹得阿强、阿牛、狗哥、猫哥一阵哄堂大笑,那阿妹还蒙在鼓里。后来,那阿妹成了猫嫂,猫哥才把这个恶作剧告诉她,猫嫂狠狠地在猫哥的背上咬了一口,那紫红紫红的牙齿印过了十天半月才消退。
后来,责任田土到户了,荒地山林也到户了,公社大队生产队改名换姓变成了乡村组,生产队的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社屋里像当年召开小会一样,议了又议,然后又把社员召集起来,共同来商议这社屋是整体卖了还是分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还是把社屋分了,一家分上几片瓦,几块木板,几截柱子,屋地基也连同晒谷坪也划为小块小块的分给每家每户, 他说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谅解。
又是几年后,当年的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都老了,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他们又聚在了一起,想起过去他们在生产队亲力亲为的往事,几多感慨,在回味,也在反思。
过去社屋的地基长满了鲜绿的花草,也长出几棵绿树,阳光淡淡地洒落下来,花草绿树相拥,在这里似乎在昭示着这地方已经步入了一个勃勃蓬蓬的所在啦。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3
“人生贵在心清爽,纵是苦累又何妨,日日骄阳似火时,心思故乡草芬芳,”是何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轻声吟唱,落入了我的笔下,回忆的闸门开始外泄,开始怀念起那个遥远的,被称为故乡的地方,断断续续的牵扯出许多故乡的那人,那事,那景。
所谓的故乡没有依山傍水的清秀,也没有巍峨山川的壮丽,但故乡对于在外的游子却永远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从记事起,门口前的那条小河和整片整片的向日葵田野,便成为我和小伙伴们的活动基地。我们在这里尽情的享受着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童年时光就如歌里唱的那样美好却也一去不复返。转眼间便到了入学的年纪,收起了些许的玩性,背上书包和小伙伴们一起踏入了学校。我喜欢牵着外婆手路过那片黄橙橙的向日葵田,它们每天都不厌其烦的向我微笑,露出饱满的果实。外婆说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追逐太阳给予它的温暖。
当十五岁的花季到来时,我已开始蓄起了长发,穿起了妈妈买来的花裙子,背起书包一个人走上每日上学的路途,阵阵花香飘来,甚是好闻,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那时却也已经不是年少时的疯丫头了,我有了自己小小的秘密,小小的烦恼,那是只要有不快乐我就会去向向日葵诉说,今天班里的小胖又欺负我了,同学们都说莉莉的那件花裙子很漂亮,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忘记时间,直到母亲来唤我吃饭的时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我和向日葵一起走过那些忧愁的日子,分享着我隐秘的心情和苦涩的初恋。它总是面向太阳的一方,灿烂夺目。
上了高中后,肩上的书包越来越重,每天的作业也也越来越多,不得不让不过我放弃了再和向日葵亲近的想法,每天起早贪黑的生活也让我早就忽略了沿途的美景,幸运的是三年的努力同等的换来了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想当时,初入大学,我以为自己摆脱了父母,这必将是一个快乐的开始,以至于看到母亲在送别时留下的泪水,却怎么也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半是悲哀,半时喜悦,最难与人言的便是慈母的情怀,盼望着果子的成熟,成熟了,却又怕掉下来。转眼间,大学的日子已在无知中划过,昨日的高中,曾经多少风雨飘过,历尽多少悲欢离合,看尽多少日出日落,来到大学,我却也开始迷茫于我的追求,是一纸证书,还是一个踏向社会的跳板?有人说,大学就像一个免费的图书馆,一群前途未知的朋友和一口行走江湖的底气。我的`大学,我的梦!
我开始怀念那个在向日葵下无忧无虑的我。没有了田野的陪伴我便暗恋上了学校的树林,我喜欢走在秋天铺满落叶的林径里,仔细地踩着一片一片枯干的手掌型叶子的残骸,仔细地听着纤细的鞋跟踩碎落叶发出的脆响声,我想,人本该亲近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人中人才能最完整的回归本性,远离城市的喧嚣。
总在回忆的路上,寻找自己的旧模样,哭笑不得是我青春往事,阴晴雨雪的生活经历,红、橙、黄、绿的缤纷色彩。虽不怀旧,仍值得珍惜,很是怀念专注于书本的简单执着,很是怀念无忧无虑的单调色彩,只有朦胧诗,没有爱的主打歌,含蓄、模糊,但是最美。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4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感情渐渐的被淡忘。模糊的记忆偶尔能回想起初中的艰苦。第一次离家,第一次晚上没有看到父母,第一次留下思念的泪水……,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以至于自己都不知所措。身边都是陌生的面孔,生活变成三点一线。我害怕,甚至有些恐惧,不敢和周围的人主动交谈,缺少一份自信,因为总感觉比别人差。于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书本上,唯一让自己满意的是还有一份不错的成绩。初中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遇到你,直到现在我还这样认为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这话并不夸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我却是特例。如果说友谊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那么我肯定是其中的一份子。你的除向让我学会了开朗、活波,幽默……,终于发现生活可以这样精彩,只因有你。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感情渐渐被升华。人与人相识相知,我认为这是一种缘分。求学的道路上遇见你们是一生的幸福。依旧没有压力,依旧没有烦恼,我们很开心,一起外宿,一起逛超市,一起下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幼稚,可那时的感情却是最纯洁最真挚的。命运始终把我们连在一起,黑色的六月里,我却看到的是阳光。依然一起吃饭,一起迟到,一起奋斗……,这些忙碌的日子,我们会偷聚一下跑去吃烧烤,或是在家里自己动手烧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想那些日子就是最好的诠释。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高考把我们各分东西,虽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是特殊的一年,值得一生回忆的一年。也许正像那句诗说的那样“同是天涯沦落人,想逢何必曾相识”。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向往已久的城市。我们是一个凝聚的集体,我们团结,我们努力,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感情渐渐的.被回忆。话说回忆是有毒的,但我选择回忆,付出的感情值得一辈子珍惜。明天的蓝图是未知数,今天是个已经解出的方程,而昨天才是解题的关键。昨天我们已经一起走过,等号的后面该填什么,让我们一起写上永远的友谊!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5
那一年,天很蓝,白云悠悠,飘过几缕青烟,渗入蓝天白云之间,显得那么和谐,没有一点遐丝。
人生好像一部连载的戏,在戏里我们都是佚名的主角,各自演着不同的戏,你的戏;或许我是配角,我的戏;你也只是客串的演员,其实,我们都是别人生活里的配角,各自演着不同的戏。
街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行走的人急促而过,望着渐远的身影,我沉思着,幸福,是否他们也在追寻着,幸福是否我一直拥有着,看不见,摸不着,我总在默默思索着。
幸福是什么,是妈妈的嘴,总是唠叨腻而不烦的话。
幸福是什么,是爸爸的手,总是辛勤的劳动,没有怨言。
幸福是什么,是老师的眼睛,总是那么明亮透彻。
幸福给我很多欢乐与凄凉,仿佛是一本泛黄的日记,刷掉了昨日的痕迹,苍穹的笔记,寻不到开往昨日的列车,原来我们坐的是过往的单程车,被岁月遗忘在红尘中。
于是,我走着,看着,望着,寻不到可以落脚的方向,我环视左右,黑暗慢慢的吞噬着四周,我喜欢这样黑暗,可以忘记烦恼,淡忘忧愁,可以掩饰内心的脆弱。
爱悠悠,恨悠悠,多少往事难回首,多少记忆被腐蚀,多少泪水被掩埋,记不清,时光走了多久,泪水流了多少,停下的人有会怎样,看不惯,花开花落却成空。
是否当初的你,今天的我,还在破旧的世俗里游荡,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时间还在继续,生活还是如初,你我断了思绪,苍老了青春,染白了须发,往事种种淋漓尽致以成真。
走过这段路,逛过那条街,却找不到重温的理由。
受过那段伤,遭过这道痛,我们却重重又复复。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往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故人。
为何我们失去才知道珍惜,是否;冥冥之中有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我们
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开怀的大笑,放声的哭泣,每当落叶飘飘的季节,我都在思想,人与枯树又如何,枯树逢春可复苏,人怎可以阻挡生老病死的循环。
走过的路,听过的歌,看过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从视线里模糊。
突然间,我感觉苍老许多,那发尖参加斑斑白丝,皱纹不满面额,眼瞳湿润了视线,断了惆怅,乱了思绪,还坚持着那份执着,一一不肯释怀。
雪,融化了寂寞的脚步,冰冻了思念的余温,有人说雪是无意的,雪过无迹,风过无痕,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雪融化时遗留在陆地上的雪滴,那代表着无限的牺牲。又有几人能够明白,雪离去是阳光的遗弃,还是春天的背叛。
不敢回首的往事,总在梦里那么清晰,如画般的浮现在眼前,曾经种种的往事,却被现实所埋葬。太多的豪情,太多的浪漫,太多的美妙,却一时忘记了模样。譬如那时的风景,譬如那时的情节,总是那么清晰,却遥不可及。
时间,让深的回忆慢慢变淡,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深,回首相望曾经的脚步,那么让人陶醉,化作漫天的星星点,散落在我们步行过的每一条街道。
一个人走走停停这么多年,却不记得来时的路,曾经的微笑,曾经的誓言,感觉那么模糊,那么遥远,让我无法遁形,时间淡淡的过,岁月漫漫的流,拖卷着疲惫的囊夹寻找昨日的痕迹。
都说,渐远的年华是一部无法重复的戏,看着有迹,寻着无痕,或许,逝去的年华好似那荡起的思绪一样,看着不透,抓着无痕,而我,总是挡不住思念的来袭,情感的纠缠,总会想起那些人,那些事,或许,陈旧的往事,不曾离去,也许,他也等待着那久远的归宿。
虽然,岁月已成往事,请轻轻拥抱一下记忆里的余温,踏着前进的步伐,让寂寞飘进树林间的芬香里,正如回忆太过美丽,残留的思念才会如梦幻般绚丽,兜兜转转,于尘俗中,于梦中,于海洋中,化作尘埃中的颗粒,散播在泥土中,留下那芳香的韵味。
或许,怪时光太过耀眼,分割了属于自然的美感。譬如流淌的那种美,总是绚丽在一刹那间凋零。譬如夜空暮色下的萤火,总是苍茫逝逝在陨石间。譬如阳光的温暖,总是伴随雨滴洒在遥远的天际。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6
青春已经逝去,我们都已经长大,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追忆曾经年少时的那些事,那些梦……
初中的年代,是我们八零后朝气奋发,向往梦想的年代。每一个少年都怀揣着一颗热血的保国心。当兵的口号,成为了我们的口号。军旅电视剧承载着每个少年的梦想,一首‘大海啊,大海’,激励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态。我们为了当兵,可以坚持不懈的跑步,锻炼自己的体格;为了友情,我们可以两肋插刀,牺牲自我,成全朋友……
初中的年代,我们怀揣着一颗朦胧的心,发展着自己那一份不为人所知朦胧的爱。如今,我们业已长大,再回首,对待那份初恋,是那么的幼稚,却又那么的向往!向往她的纯洁,她的美丽,美好……为了爱情,我们可以,舍弃自己的午餐,只为能为心爱的她买一份可以送出手的礼物;同样为了爱情,我们可以舍得放下一切,只为捍卫我以为的`爱情,同样,那份自认的舍得,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憋足,但依然是回味悠长。
初中的年代,已经走远,九零后的,或许不能明白我们这一代的所想所为,但是,我们是那么的执着,执着到如今也不悟,不悔,以为我们有回忆可以去回忆,单纯,美丽的回忆。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7
蓦然回首,已然临近中考。回过头看看那些年在一起走过的痕迹,忽然心头荡漾出些许伤感和幸福。思念的头绪飘荡出来,眉宇间里看不见笑容,泪水从眼睛里潸然落下。
童年就如一场梦,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一起打闹。总是争着抢着要当班级第一。童年如梦
梦没有做完。正如冰心所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少年呢如一幅画,我们在画中寻觅着快乐。那时的纯真情感,确实早已飘散入烟。童年如画,画没画完。渐渐地,人进入了中年。中年的我也许很惆怅,也许满心幸福。中年如诗,诗,在构思。
我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话与黑夜唱尽梦魇。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所以一切都只是回忆。
确实是这样,亲爱的朋友。你,还好吗?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8
今晚的夜不是我记忆中的那样。
算起来我已经离开这个并不陌生的地方接近百日了,以往存储在脑海中的关于秋夜的记忆归根结底也就是凄而艳,美而幻,小酌倚窗望幽月,半碾书香入梦帘。而此时的夜早已退去了当年的笔墨重彩,今晚的夜没有小酌望月的闲雅,没有华丽文字的记录,没有惜别已久再度重逢的欣喜,没有为赋新词强言愁的无奈,没有那些年关于追逐心中梦想的痴狂,没有那一季心无所向的迷茫,没有因一个人的步伐惊扰到整个夜晚的宁静而引来一片青春的'喧哗,没有因一句沙哑的声音响彻这片熟悉的陌生之地却还不忧不怕,没有也没有
不知是时间流逝的快了,还是那追赶岁月的步伐变得慢了,那些曾经爱不释手的在记忆中变得淡了,那些曾以为能够珍藏到很久很久的画面却也渐渐变得模糊而难以分辨了,熟悉的身影都已不再浮现,灿烂的笑容成了梦中最值得珍惜的瞬间。
也许还有什么我不曾忘记,还有一些记忆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寻觅,我亏欠的以及赠与我的,看得见的,消散了的,离去的,相聚的,想起的,遗忘的,我很感激,我很珍惜,但愿我的笔还能收存到那些岁月遗落的点点滴滴,我会将她们永远封存在心底,不离不弃。
我还没有走远,将来还会相见。我会走的不快不慢,我会依旧露着你们赐予的笑脸,我会记住每一幕擦肩的瞬间,我会在夜深的时分安然沉眠,我会听到你们的呼唤悄悄出现,我会在你们不经意时捡起那一年被遗弃的每一支残简,我会在你们都已静静睡去的夜晚悄悄的划上那一季属于我们的最完整的句点,我会我还会
不要说我多愁,更不要给我贴上善感的标签,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般脆弱。当然,最好你们也不要把我想象的太过坚强,因为想念你们的夜晚,盈满眼眶的泪水也会偷偷划过那张失去了笑容的脸。
同样是秋天,也是微凉的夜晚,同样熟悉的旋律,也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前,同样是一叠红笺,也是一支笔穿梭于字里行间,只是我碾碎了记忆的残片,模糊了那一年熟悉的容颜。不要责怪我,是我太过想念,想念那一年映入眼帘的每一个身影、每一张笑脸、还有那每一帧被定格了的青春画面。
我不喜欢这个秋天,我不习惯这个沉寂的夜晚,但是我喜欢那温雅而平静的湖面,喜欢那湖边的每一个安逸的青石板还有那曾经走过无数遍的石子小径,凉亭也可以证明,我们曾一起在这片宁静的夜幕下谈笑风生。
岁月不留情面的把你们从我的身边拉开距离,不过我不会让时间把你们留下的每一缕深浅不一的足迹从我的记忆中擦去。当许多年后你们都已不再记起,我就会在你们早已远去的流年记忆里一字一句的拼起那一场属于你我永不凋谢的花季,镌一幅青春的画卷在这个熟悉的季节里,让那闭合了许久的嘴角再一次不禁扬起!
后记:我已经等了这篇文章一百二十天了,我没有停过笔,只是我一直没有写出让自己满意的随笔。今夜我又回到这个熟悉却渐趋陌生的地方,那些年故事从这里开始,如今她到了该结束的时候,我也该在尾声划上完整的句点。我珍惜这里的一切,珍惜在这里认识的每一位朋友,青葱岁月里有你们的相伴,青春的脚步才不会孤单!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19
这是第一年在武汉过冬天,对于我来说,武汉是冷漠和寒冷的,这可能跟我不熟悉这个城市有关。
城市的夜是不同于乡村,乡村的夜是静谧而又静谧的。我喜欢夜,也喜欢安静,很让人舒服,平和。感恩父母,感恩爱我的人们,活着已经是种幸运。
那些年,很多同学,很多趣事。一班的郭同学在课间做体操之际被学生会搜到情书几封,同班的马同学晚上不上自习课越墙玩游戏被班主任逮了,罚站了几晚上。班主任振振有词:总之睡不着,那就站着吧。那时候bp机才刚出来,手机也出来了,是那种砖头式的,爸爸有部黑而大的砖头,那时候的我不懂手机也没有兴趣。班里只有个别同学有bp机,所以大家都是习惯写情书追求女生。不同于现在学生的直接。女生大都矜持,男生煞费苦心想破头皮托爷爷告奶奶,不下十来次,校花才露露脸。若是丑些的男生女生自然也是羡慕的,总想展示展示自己,以确立在心仪异性同学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呵呵,最活跃分子始终是那些个。男生们变着法儿的耍酷,各种pose,大部分男同学会进到理发店,剪个时髦的发型,必然会特意留个遮半只眼睛的侧分留海。为的是老师训话之时,垂丧个头,脸上坏坏的笑着老师不曾发觉,从讲台下来时候,用力甩出留海,那为数不多的留海飘逸空中,众女生在底下哄笑。此时就别有一番味道,男生此时也会极得意的笑。
校园很大,树尤其多,葱花和栀子花是校园的`主题。清晨五点四十五准时学校起床闹铃响起,这个声音是另我最最头痛的!洗漱时间只有十分钟,五点五十五必须准时到下面操场集合做早操,跑步。我是迟到大王,每每下到操场之时不是迟到三五分钟,就是十来分钟。所以惩罚是家常便饭,偶尔罚站,偶尔罚跑,偶尔罚做俯卧撑,这些都已让我习以为常。十一是举行校园运动会的日子,每年我都会参加,我爱好运动,总会报个一百米接力赛或是八百米长跑什么的。偶尔还会得个奖,奖品不大都是小礼物,可也会让我欢喜很久。
我们每天活蹦乱跳,天天没心没肺无所顾忌的大笑,这个镜头让班主任捕捉到,他总是无奈的摇摇头然后笑笑。心思没人知道,自然是偷偷的。暗恋的男生叫李达,和民国时期一位伟人同名。他优秀,朴素,腼腆,善良。年级总分第一永远是他的,开始注意他也是因为这。他还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正楷。过于羞涩的我始终未让这情愫开花。如今,他已是名清华生。
那花儿般的日子,过的是那么的快啊。那时候的我们是纯真也是快乐的。那段为时不长的岁月将会伴随我们往后的人生,无论春夏秋冬,时光荏冉,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深深留在脑海。那曾经一张张纯真的面孔,也留在那年书声朗朗的校园的那栋教学楼里。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20
1990年的春天,我和母亲终于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繁华都市——长沙。一家五口分居三地的日子宣告结束,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怎样美好的都市生活?
我们一家的到来给这个不大不小的研究院带来了茶余饭后短暂的谈资。“哎呀,他们一家怎么生活咯?三个都是建设银行,难怪穿的那么土里土气。”、“是啊,你没看见他们每天的菜篮子里除了白菜,就是萝卜吗?不容易呢!”我在水房打水的时候无意中听到有人窃窃私语。他们所说的三个建设银行就是我和大哥、二哥这三坨菜吧?不能怪他们眼拙,只能说我中性化的发型和衣着迷糊了他们的眼睛。
从小到大我都是留着女式男发,母亲的意思是好打理,漂亮是其次。我理发基本不需要出门,也就是在长沙工作的姑姑偶尔回家来,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推剪“咔嚓”几下。姑姑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原本几缕黄头发伫立在瘦不拉机的脑袋上,被她这么几下修理,竟变成了狗不理包子似的,不是左边咬,就是右边咬。更可笑的是有一次我被剃了个阴阳头。主要原因是贪吃的我每每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便爬上后山腰摘映山红吃,鲜艳夺目的花儿在我们这些孩子们的眼里不仅仅是养眼的花,更主要的是能填饱我们的肚子。又酸又甜的花朵,就这样成了我们打牙祭的美味佳肴!我毫无顾忌的贪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左耳朵的耳廓上又痒又疼,还结了好多血嘎嘎,很是不舒服。母亲没有钱给我治病,也只能听之任之。
几个月才回家的父亲那次却回的那样及时。平时看到父亲一溜烟跑开的我,那次却是异常的想亲近他,扯着他的衣角哭丧着脸:“爹爹,你看看我的耳朵会不会掉啊?掉了还会长出来不?”“快过来。”一贯严肃的父亲变的慈祥了许多,“你坐到凳子上咯,爹爹帮你看看。”我便温驯地坐下,一动不动。“啊哟喂,都烂成这样了,作孽不。”二哥大惊小怪在旁边起哄。“去,到奶奶家借把剪刀来咯。”父亲指派二哥跑腿。一会儿功夫,二哥从奶奶家借来那把咬头发的推剪。父亲拿着推剪“咔嚓”几下将我左边的头发“咬”了个精光,右边那几根黄毛依然伫立在瘦弱的脑袋上。父亲又急急忙忙奔到离家两公里的药店买回我不知名的.药水,又从家里那只花公鸡的尾巴上扯了一根最长最漂亮的羽毛。我则躺在他温暖的怀抱里,任由父亲用柔软的鸡毛粘上药水,帮我将耳廓上那讨厌的血嘎嘎清洗干净。经过父亲数天无微不至的医治,我的耳廓总算恢复了原样,可左边那不毛之地却没那么眷恋我,它来的是那么那么的迟缓,使原本喜欢上山摘果果的我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窝在家里逗逗小花猫玩玩。小花猫似乎也不嫌弃我这令人啼笑皆非的阴阳头,整日里围着我转圈圈,陪我度过了那段苦中有乐的岁月,一门心思耐心等待左边黄毛的破土而出。
那时的我非常羡慕其她女同学能穿上漂亮衣服上学,经常梦见家里衣柜里有穿不完的花花裙子。而现实中的我不但没有花花裙子,而且衣服都是接力赛得来的男式装。大哥穿株洲堂哥穿不了的衣服,二哥穿大哥穿不了的衣服,我则穿二哥穿不了的衣服。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鞋子呢?整个夏天都是光着脚丫子,从秋天到冬天则穿母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下做的布鞋。那时的我似乎也非常乐意穿上母亲亲手做的花布鞋,虽然大部分时候不那么合脚,毕竟是母亲一针一线里藏着对我们无私的母爱,我们怎么能嫌弃呢?
命运似乎在1990年开始眷顾我们一家,大哥被正式招进当时还蛮景气的研究院,一年后我也自愿不自愿的参加了工作,第三年二哥也加入了劳动人民的行列。
那些年虽然不富足,只能确保基本的温饱生活,但对于我们这种贫苦农民出生的孩子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原来知足可以长乐啊!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篇21
饮一盏岁月的酒,以静立不变的姿势站在八月的天空下,仰望,是谁,把天空擦洗的如此澄澈,映照出我满心的杂乱与慌张。天空以其孤傲与雄浑,冷冷的注视了人间千万年,依旧是那么壮阔而深邃。而我的眼,却何时已储满了岁月的风沙,涩涩的感觉让我无从面对陽光的明媚。谁踩着年华的轮飞奔如斯,谁篡改了季节的沉稳,谁偷走我眸底的莹亮,谁曲笔抒写着昔日的美丽情怀?风走了,没有带走一缕花香,月走了,没有遗留一丝眷念,你走了,留下我满满的回忆还在永无休止地播放。
梧桐树下的秋千,在陽光与树荫交错的辉映里,哼唱着无人能懂的寂寥。树上的叶子油光浅亮,寂静着,仿若一幅凝重的油彩画。虫儿们也沉默着,和着这仿佛静止了的时光。只有思绪的河还在缓缓流淌,流过脑际,脖颈,指尖,再从一根根神经末梢上延伸出去,一直流向一个遥远的空无。或许,心是有倒影的。你无法触摸到曾经的那颗心的模样,却能在时光的河里看见今天的你的眸光,那里面,明明白白的留存着往昔的印痕,一个笑靥,一道颦眉,一声哀叹,一缕轻愁。
时光就这么悄然无声的流逝着,突然感觉心底有点隐隐的疼。不敢回头张望,因为知道身后早已没了你的微笑。站在明亮的太陽底下,自己的影子是那么地清晰而修长,想蹲下身去抚摸,却怎么影子也缩成了黯淡的一团,这是我么?原来那么高大的躯壳里包裹着的就是这么卑弱的一颗灵魂么?曾经的梦想呢?曾经的激情满怀呢?心在不住的发问,我却无言作答。
记忆,像一条悠长的河,我又听到了它缓缓流动的声音。思绪,也插上了翅膀,肆意的翻飞着,把一个个时光碎片抖落在地。曾经,有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女孩,娇俏的笑脸如花般明媚,正蹲在花丛里悉心观望一只扇动着翅膀的蝶,娇艳的蝶翼如锦,细长的'触角如丝。曾经,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女孩与另一个女孩守候在屋外等着看月食,却终于在瞌睡虫的三番五次侵扰下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却早已过了预定的时间,两颗耷拉着的脑袋,连月儿看了也惋惜。
时光的碎片还在熠熠闪着光辉,年华的倒影依旧清晰如昨。曾经,那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背负着满怀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是她用心编织出来的,就像一个五彩的花环,女孩觉得自己就是童话里的公主,青春,陽光,幻想。所有美好的东西,她觉得都要努力去追寻,她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得到想要的一切。曾经,女孩总会做着各种各样甜甜的梦,她的脸上总是漾满了笑容。
曾经,女孩总喜欢望着天外洁白的云,一个浪漫而可笑的念头总会浮现在她的眼前,她想象着如果自己可以飞身入云,站在云端俯视万物,会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她又想象着如果从云朵里缓缓坠落,当云朵划过肌肤时又会是多么的美妙。曾经,女孩总爱抱着厚厚的书本陷入到文字里去,为文字而感动,而兴奋,她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主人公,为她们欢笑,为他们落泪。
曾经,有一个男孩说要永远和女孩在一起。他们牵手走过的每一条路径,每一片田野,都在默默为他们祝福。执子之手,想当然的以为就一定可以与子偕老,后来才知道,原来生命里有些美丽只是一个七彩的泡沫,有的人也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是每一段情缘都会开花结果,爱与不爱,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不知不觉间,太陽已经偏西,有风从耳际拂过,空气里开始渗出一抹凉意。或许,秋季,本就是一个容易滋生愁绪的季节吧。慢慢的收拢起所有的思绪,转身,挥手,向过去作别。聆听一朵花开的时间足够感知幸福,循着花瓣凋零的声音即可淡忘过去,我的记忆只该珍藏美好的东西。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险,卸下满身疲累,继续前行。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相关文章: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4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2
那些事作文01-09
我家的那些事作文03-12
班里那些事作文03-12
军训那些事作文02-09
暑假那些事作文02-12
童年那些事作文02-24
班级的那些事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