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探访19叁III老场坊散文
探访19叁III老场坊,是我拍摄计划内的任务,这座布满镂空装饰图案的墙体,让你始料未及的惊艳!内部古灵精怪的奇葩建筑形态,更是让你应接不暇和匪夷所思,思绪伴着空灵的古堡,在纷繁迷蒙中沉浮、飘零……
冬至的早晨,东北初雪降临,上海依旧延迟着晚秋的景象,虽有零散的枯叶飘零,但维系在枝头上的绿叶,依然繁茂,郁郁葱葱的。连日淫雨缠绵,似雨,未见雨丝;似雾,未见氤氲,像精灵般的晨露,不离不弃的在你左右,阴云凝结,天也变得温婉和矜持了。
连日,宅在家里、窝在床上、困在沙发里,憋得心慌!今日即使下“刀子”也要顶着锅出去!辗转换乘地铁,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四川北路下车,随一群急三火四工薪族的人流,涌出了海伦路的站口,迎面竖立着通往老场坊的温馨指向标志,不用导航,不必问路,尽管沿着引导的方向前行,遇到十字路口,总会出现新的指引,这不得不钦佩上海人做事认真的工作作风!
一眼望去,这里竟然残留着一片低矮,残破,欲坠的民宅,一楼狭小的店铺丝毫没有因此影响到餐馆的生意,笼屉里气旋着屡屡蒸汽,油锅里炸着金黄诱人的油条,窄窄的街道,黑黑的巷弄,矮矮的楼阁,改革开放三十七年,大上海怎么会遗留着这样一个死角呢?
一座似乎被黑色浓烟熏染过的楼宇,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座具有罗马巴西利卡风格的恢弘建筑,足以让你耷然动容,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竟是屠宰生灵的场所?太暴殄天物了!
19叁III老场坊,由工部局出资兴建的,原名上海工部局宰牲场,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监造的,这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宰牲场,世界上只有三座即:英国、美国和中国上海,目前它是唯一的、保存完好的幸存者。
老场坊,平面呈长方体,外侧有一根根廊柱,无梁屋顶,伞形柱,花格子外墙,极具典型的罗马巴西利卡建筑的特点。
迈进这座独一无二的宏伟建筑,内部格局更是令人惊异,这是一座外方内圆的建筑,楼宇内部耸立着一座圆体四层的建筑,形成了楼外楼的建筑形态,周边密集萦绕着网状的牛道和旋梯,高低错落的廊桥勾连着内圆外方的建筑主体,它也是一条条来来往往沟通便捷的路径。
楼宇内部圆形的建筑,是昔日的屠宰车间,其建筑格局和功能,让你在费解中感到一阵阵迷茫,些许你的定向思维刚刚纳入正轨,似乎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引领你误入新的歧途,陷入到周而复始的迷蒙之中。圆形的大厅,由许许多多的伞型柱支撑开来,撑起巨型的玻璃房顶,时明时暗的灯光,闪烁着蜡黄色的光晕,以中心扩展开来的是那散射状的隔断,它像古堡中的幽灵召唤着你进去,这样的迷宫格局,时而有序,时而又无规则可言,光影之间交相辉映,游离在静谧的大厅里,一股股清凉、潮湿、阴森和阴冷混淆在一起,合成一股股、湿漉漉、阴深深的轻风,润泽着你的肌肤,心中有一丝莫名的空灵、忐忑和恐惧,唯恐梦魇中钻出一头头牛头马面来!忐忑包裹着新奇的兴致,深陷迷阵反而激发出你攻关的潜质,给你带来闯关后稍纵即逝的喜悦,因为前方有无数个有形与无形的关隘候着你。
牛道是这座工业建筑的主体,粗矿斑驳的牛道,便于牛群行走,在这里人有人道,牛有牛道,采取人畜分离的结构,牛道通过廊桥有秩序的分流,避免拥堵;人道通过法式的旋梯行走,法式旋梯也是躲避狂牛的庇护所;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先生,把这里设计的独具匠心,生产布局流畅,房屋结构科学和缜密,可称之为建筑史上,一道极具特色的靓丽景致……
19叁III,对外开放,风靡于上海摄影界,在这里从事写意摄影创作却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繁乱、无序的结构中,很难寻找出合乎摄影审美的视角来,众多无规则的几何体,让你在取与舍中徘徊,让你在视角中沉思,让你感到疲惫和无助,这里是个“烧脑”的好地方!
老场坊,它在修缮和再利用方面,仍然完整保留了老建筑的原滋原味,这一点值得称赞!如果在牛道中、廊桥上、旋梯里、布置牛群的标本和工人的蜡像,再现宰牲场生产的场景,加之图文并茂的历史照片,让游客深入了解完整的历史故事,那就更加完美了!
老场坊对我而言仍有诸多的谜中谜,谜面展现出来,谜底更加摄人心魂,我会去上海图书馆翻阅相关资料,后续再为补充。
19叁III老场坊,是一张上海的名片,是一曲凝固的音乐,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追逐是一份辛苦、追逐是一份企盼、追逐是一份幸福,我将乐此不疲地去追寻,摸清它的历史脉络,还思绪一份宁静,使之不再飘零……
【探访19叁III老场坊散文】相关文章:
在月子里的探访散文10-06
敬老院探访记散文10-05
记忆剪影之落叶坊散文10-05
老·旧散文10-06
老乞丐散文10-06
老七散文07-11
老仓库散文10-05
桐老散文10-06
老柳树散文10-07
《怡悦坊下》的老豆腐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