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父母在家乡散文
回家的路很漫长,我在路上,父母在家乡!
800公里,坐火车,再倒汽车,再加步行,回一趟老家至少需要十三个小时。十年前,父亲病重,姐姐说老爸都好几天不吃不喝了,好像在等我们回家。听到姐姐的话,我内心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生为人子,焦急的心情使我无法平静。向单位请了七天假,带着爱人和不到半岁的孩子,往老家赶。
那时候,父亲六十多了。他劳累奔波了一生,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身体严重透支,落下了不少毛病。我很担心,生怕这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
那年的我已经快到三十了,当兵离开家乡也近十年。这十年间,我拼命地在部队奋斗,从新兵到老兵,从老兵到班长,从班长到军校学员,从学员到军官。一路走来,虽顺利但也有很多辛酸。这十年间,我回去过三次。一次是正常探亲,一次是军校放假,一次是哥哥结婚。每一次回去,都发现父母有很大变化——老了!每一次离开,父母都老泪纵横——不舍!
800公里回家路,每一米都渗透着我复杂的心情,让人坐立不安。彷佛是万里长征,显得无比漫长遥远!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我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老家。看见父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我扑到父亲跟前,悲伤之情,愧疚之感顿时涌上心来,眼泪夺眶而出。父亲听到我的声音,微微睁开眼睛,翕动的嘴唇挤出几个字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人的精神有时比良药还管用!父亲见到儿孙,精神状态逐渐好起来。没打针,没吃药的,奇迹般地有了好转,但是身体还是比较虚弱。七天,七天的时间很短,像流水一般,很快就过去了。我不舍父母,父母也不舍我们离去。媳妇聪明了一回,说:“爸、妈,跟我们去汉中吧!”
这倒是个好主意,一来爸妈一起来我这个小家,相互也有个照应。二来他们的孙子还小,也可以帮我们带带孩子。三来我工作再忙,隔三差五能够回去一趟,看看父母,看看孩子。
父母很高兴,儿媳能主动请二老,打消了他们怕我为难的想法。毕竟公婆与儿媳相处时间不长,了解的程度也不深,还摸不清彼此的脾气性格。多年后,父亲还记得这件事,夸赞他们的儿媳善解人意!
父母来汉中生活了一年左右,帮我把孩子带到一岁多,婆媳关系也处得非常好,家里的事情我很少操心。2003年过完春节,父母准备回四川老家。说实话,作为儿子,我真不愿他们回去。我的儿子已经会叫爷爷、奶奶了,整天吵闹着要跟爷爷玩捉迷藏,要吃奶奶做的“香香饭”。这一年来,父亲心态好像变年轻了,虽然身体略显消瘦,但是精神状态非常好。
就在这时,“非典”来了。全国上下都在与这个病魔作斗争。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街道社区也增设了检查消毒等预防措施,就连上超市、坐公交车都要量体温。老家那边的预防形势也比较严峻,哥哥姐姐劝父母多呆一段时间,等“非典”过去之后再回去。当然,如果父母坚持要走,我也没办法。只是担心一路上不顺利,万一感冒发烧被隔离,或是感染了“非典”病毒,我将后悔莫及。
父亲每天坚持看新闻,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其实我知道,父亲更关心的是“非典”形势。母亲也很焦急,基本上每天都要和老家通一次电话。毕竟我外甥女才十一岁,我侄子才三岁。父母对待儿女、孙辈的心都是一样的,他们所牵挂的就是一家老小都平平安安!记得99年的春节晚会,一首《常回家看看》感动了十三亿中国人。“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盼个平平安安”!
一晃到了七月份,“非典”基本上被控制住了。父母说,无论如何,他们该回去了。那天早晨,媳妇哄着孩子到菜市场买玩具去了,我帮父母收拾好行装,依依不舍地送他们上了公交车。父亲说:“三儿,别送了,赶紧回部队,还有几十号人在等你”。
父亲是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但是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都是很正统的。母亲是农民,朴实而又节俭,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离别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嘱咐我要好好干工作,要好好照顾家庭。三十岁,正是我干工作的黄金时期,也是我在连队首长岗位上春风得意的时候。当时总觉得父母有些唠叨,现在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啊!
父母走后的十年间,我从中尉到少校,从副连到正营,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诲,每一步都成为父母在乡亲们面前谈论的荣耀。十年间,父母身体很好,从来没叫儿子担心。姐姐哥哥常说,父母虽然没有给我们创造多么富有的家业,可是父母从来都没有给儿女们添麻烦,他们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儿辈最大的幸福!
前不久,部队工作基本上告一段落。我向单位请了十二天假,也给孩子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利用周末回老家。
三天的时间,很宝贵;三天的时间,很幸福;三天的时间,却让我升华了对父母、亲人的爱!
父亲喜欢抽烟,这么多年来我却忽视了很多应该做好而没做到的细节。这次回家,我专门给父亲买了两条中华烟。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儿子将准备好的中华烟递到爷爷跟前,甜甜地叫一声“爷爷”。母亲没有啥爱好,随便带了些营养品。当这些东西放在二老跟前时,二老说话了:“回来就对了,哪个喊你们带东西嘛!”
说话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二老眼中微噙泪水。这让我想起了犹太人一句很有名的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以前我没有这种感觉,当我现在成为人父之后,这种体会深深扎入内心,触动了我对父母愧于孝道的神经。
全家都是高兴的!用父亲的话说,我们程氏一家人十年来总算团圆了!姑嫂间问长问短,妯娌间问寒问暖,兄弟间谈天说地,孩子们嬉戏玩耍……,老妈在准备饭菜,老爹在忙着生火,一切都那么和谐,一切都那么温暖,应验了那句诗:“家,是心灵的归宿;家,是温馨的港湾”!此时此刻所享受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饭后,父亲打开一盒中华烟,递了一根过来。我双手接上,火机已经打着,帮老爹点烟。父亲说,等一会儿。我正在纳闷,父亲慢慢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烟锅,把烟插在烟锅上,悠闲地点上,抽了一口。在我看来,父亲好像是在享受这样一个过程。
“三儿,你还记得这个烟锅吗?”
“忘了!”
“咋过就忘了喃?”
“记不起来了!有啥子故事吗?”我真给忘了。
“这是你前年出差回来,给我带的!”
父亲的记性很好,一个小烟锅,他能记得那么清楚。随后,父亲还讲了一段关于三十年前的事。那时我才九岁,学校组织去峨眉山旅游,妈给了我一块钱。从峨眉山回来,我只花了七毛五分钱。其中二毛五分钱给老爸买了一盒“红金鱼”香烟。
三十年了,父亲不曾忘记我给他买的一盒烟。然而,从军二十年来,我可曾清清楚楚地记着父母对我所做的一切,甚至有时候竟然把父母生日都忘了。父亲的故事还没讲完,我的泪水早已在眼眶中打转。
老妈说话了:“不要说了,陈年旧事还提它搞啥子嘛,娃娃们都很孝顺!”
可亲可爱的父母呀,儿子感到万分惭愧!你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又教育我好好做人,培养我不断成长,我能够给你们的,却少得可怜!军人的感情是很刚毅的,我从来没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们”。那天晚上,可能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我鼓足勇气,对父母说了一声“我爱您!”
当干部以来,我先后参加了五次新兵训练。每次新训春晚,节目都是战士们自编自演。我最爱唱的歌有三首,一首是阎维文唱的《母亲》,另外两首是刘和刚唱的《父亲》和《儿行千里》。每每唱起这三首歌,我不禁自己感动了,同时也感动着我所带过的几百号人。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母亲,“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我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不得不带着媳妇、孩子离开老家。临别的时候,母亲给我们准备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我最爱吃的腊肉和川味香肠。
“你们走吧,注意安全,回到汉中来个电话!”
老爸、老妈、姐姐、嫂嫂挥别着手,我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不敢看他们一眼!我怕看到父母苍老的容颜令我眷念,我怕我愧疚的心情让亲人担忧。其实,我已经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同样难舍难分!
当汽车驶离站台,我忍不住回过头看去,亲人的身影在泪水中越来越模糊,却越来越高大!
【父母在家乡散文】相关文章:
感谢父母散文10-06
家乡的年俗散文10-06
家乡的田野散文10-05
家乡杂记散文10-06
家乡的小河的散文10-06
家乡小溪散文10-05
家乡的变化散文10-06
家乡的小桥散文10-06
家乡的房子散文10-06
你难懂的父母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