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奉国寺的树散文
不是信徒,也不是香客,但我每年都去奉国寺几次,至少每年去一次。
众所周知,奉国寺位于辽宁省义县城内,俗称大佛寺,因寺院里有全国最大最古老的七尊泥塑大佛而得名。
在那里,看过高跷秧歌和竹马旱船的表演,玩过套圈和射击的游戏;在那里,买过酥脆的爆米花和亮晶晶的冰糖葫芦;在那里,还有幸见过身穿僧衣,斜披袈裟的高僧成群结队地诵咏经文,见过信众跟随法师围绕大殿高诵“消灾延寿念我佛”;更见过无数的善男信女手持高香,跪拜在佛前,见过大殿内香火缭绕,木鱼轻敲……然而,这些都不是我去奉国寺的原由。我并不喜欢那些东西。
那些信徒和香客到底在祈求什么?无非是,做生意的祈求财源广进,当官的祈求官运亨通,普通百姓求个全家平安罢了。扪心自问,你们为别人祈求过什么?为天下人祝福过吗?只为一己私欲和贪念去佛前求乞,佛会成全你们吗?你们敢抬头接住菩萨那审视的目光吗?当你们说出心愿的那一刻,有没有看到菩萨正无奈地垂下眉梢?菩萨是为普渡众生而来,岂是只为你等的私欲而生?
我不是信徒,没上过香烛,但我捐过“功德钱。”不为祈求还愿,只因在佛前路过,只为以后有理由再走进这座古老的寺院。
走进寺院的真正目的是想看看那些古松古柏,喜欢他们的姿态,喜欢他们的凝重。
那些古树或列队成行,或形单影只,或参差错落;或长在两殿之间,或傍在大殿身旁,或远远地观望着人群和殿宇。他们高高地耸立在寺院里,静静地站在天地之间,默默地看着人来人往,无怨亦无悔。无论是谁,从不送句问候,从不打个手势,似聋又似哑。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岁月的流转,历史的变迁,人世的冷暖……
古树的树冠,有的高过大殿的飞檐,可以与苍鹰面对面地对话;有的一直蹲在地面上,为了聆听大地的声音;有的如一座小山,被高高地托举着,有的就像一把收拢的雨伞,伞尖儿直抵青天和流云。
寺院里所有的树木,有的与寺院同时出现,有的来自民国时期,还有现代和当代人栽种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由不同的人手栽种,扎根的早晚也不同,或许根苗还来自不同的地域,但他们都勇敢地生存下来,坚定地扎根在泥土里,默默无闻地陪伴在殿宇的周围。他们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理直气壮地站在我的面前。他们还将继续陪伴寺院一起走下去,走下去,直至永远。
也许只有他们才担当得起“永远”二字吧。世间的亲情、友情或爱情,在他们面前都只是弹指一挥间,都只能是匆匆的一笔略过而已。
今年,当我再次走进寺院,看到两棵清代栽种的槐树时,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两棵古槐的主干都是黝黑的,有大碗口粗细,一南一北地对望着,距离也不是很远。我猜想,枝繁叶茂时就可以手牵手了。树根处都已用青砖围成了圆圈,加以重点保护了。南边的那棵槐树在主干离地面二尺左右的地方“一分为三”了。本该是"三胞胎",粗细、高矮却各有不同,大有“各自为政”的架势。他身后的那棵则是在主干中间的位置处一分为二的,它的根部有大大小小馒头状的突起,不知是曾被雕琢还是自然天成?两棵树的顶部都有明显的断枝残桠裸露在我的眼前。顿时,发了怜香惜玉之心,起了悲天悯地之情。他们还活着吗?还能坚持下去吗?会不会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就已寂然地离去?会不会从此就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绿荫,闻不到他香甜的花香?
后来才知道,我是有点杞人忧天了。那些断枝残桠并不会影响他的生长。槐树的生命力是无比强大的。
那些古树,不曾目染香烛烟火,不曾近闻诵经鸣鼓,不曾接受顶礼叩拜,但这些又仿佛都经历过。因为这一切并不遥远,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身边或眼前。
虽然一直站在远处冷眼观望,不曾走进靠前,但他们同样见证了历史的浩荡,见证了人心的喧嚣。有时候,身处其中未必有站在远方看得透彻看得明了。
一个人在林间的小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就是想和他们多呆一会儿,多说几句话。我要记住他们的模样,因为不知道自己何时再来。在与他们无声地对望,无言地交流中,那份担心和害怕更强烈了。担心他们会不忍太浓太重的香火味儿而迷茫而厌倦,最后在春风春雨中沉沉睡去,不再醒来!
整座寺院里,如我一样的游客实在是寥寥无几。人们都怀着祈福求愿的心理而来,只有我为那些树木,因那缕忧思而来。
大雄殿,天王殿,财神殿等才是那里的主角,那些古松古槐只是作为陪衬而出现在那里。自知做不了主角,就做好配角,何尝不会演绎出另一种精彩另一种美丽?!
不虚妄,无贪念,就踏踏实实地活着,迎接朝霞满天,暮送夕阳如花。任凭星移斗转,依然站着;任凭风吹雨淋,依然笑着。
滚滚红尘中,但愿人人都站成一棵正直的树———今生,我唯一的祈求。
【奉国寺的树散文】相关文章:
黑鱼奉亲散文10-06
保国寺作文12-11
遥望玉泉寺散文10-06
宝林寺散文10-06
游保国寺作文11-19
国清寺之旅的作文10-10
游宁波保国寺作文05-07
关于树的散文10-06
紫荆树散文10-06
灯笼树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