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梅干菜情怀散文
在浙西山区四散里,大凡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在外读过书的人,对于梅干菜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爱之、恨之、痛之----犹如打翻的五味瓶,说不出个种的味。
七十年代前,梅干菜是当时在外读书人的首选,也是必选。那时家家户户条件都不好,就是一点学费也是借的,学校一般只对老师卖菜,学生也买不起,同学们都是自带菜。带蔬菜容易变质,鱼肉平时就难得见到,带荤腥也不现实,剩下就只有带这不易变质的梅干菜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星期天买点肉混在梅干菜里面炒,炒出来的梅干菜油光黑亮,香喷喷的下饭可好吃了,条件差一点的人家就只能用菜油抄,干巴巴的梅干菜泛着黄,毫无亮光可言,当然派饭难以下咽。那时的学校都是由学生自己带米带饭盒,付给学校每餐一分钱的蒸票。有的人家梅干菜放在不老罐(搪瓷罐)中,过一二天花一分钱的蒸票到蒸笼里蒸一下,像我家不老罐也没有,梅干菜装在装罐头用的玻璃瓶中,一碗梅干菜刚好一瓶,要在学校吃六天,从星期日的晚上一直吃到下星期六的中午。冬天还好,梅雨季节到星期四五,玻璃瓶中的梅干菜由于不能上蒸笼,上面会长一层霉变的白毛,没办法,检出白毛继续吃,不然就吃白饭了,吃的清口水都满上来。那时如果有哪个同学开恩说,“到我这里夹点干菜吃”,真有一种感恩不尽的感觉,尤其是那种油淋淋的刚蒸过的梅干菜,那种带着油香夹着梅干菜特有的气味,闻着享受极了 。
梅干菜想不想吃,爱不爱吃,虽嘴长在你身上,但由不得你,吃也罢,不吃也罢,每个星期必带之菜。几年书读下来,梅干菜伴随你几年,真的让你爱恨交加。恨吧,它毕竟与你一起度过了初高中,几年下来,梅干菜尽管难咽,但还是有些难以丢弃的感情在里面;说爱吧,如此难咽的梅干菜,天天与你打交道,一看见就让人生厌,恨不得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有人毕业了,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碰这不是人吃的梅干菜了。
人是有复杂情感的动物,有时真的是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毕业工作几年后,自觉不自觉的会常常忆起曾经令人生厌的梅干菜。由于条件好了,大鱼大肉过后,对家乡的梅干菜会愈加思念,于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会打电话叫老家的父母邮一些家乡的梅干菜 。不过现在梅干菜的做法跟过去不一样,现在不是没肉吃,而是怕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比较好的做法是:切一斤五花肉,切成长5-6公分,宽约3公分,厚约0.3公分的薄片,在锅中中火熬出部分油,将4两左右的梅干菜用水快速洗一遍沥干倒入锅中与肉一起翻炒,次第加入料酒、白糖和上好的酱油,充分翻炒后装入盆中,然后移至高压锅中,旺火烧开转中火蒸15-20分钟,一盆乌黑发亮香气扑鼻的梅干菜就大功告成。五花肉酥而不腻,入口即化,满口留香,令你终身难忘,欲罢不能。
二
在四散里的农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梅干菜,梅干菜经久耐放,家里没菜时随时可拿出来做菜。过去在外读书、出远门打工的人的必备菜。
做梅干菜的原料大多选用农户自种的蔬菜,如九头芥、雪里蕻、落汤青,也有到野外山上去拔荠葱(一种比家里的小葱粗壮得多的植物)的,用荠葱做出的梅干菜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就是太费时间与力气,辛辛苦苦找一天也做不了一碗,故做的人家不多,所以谁家若有荠葱梅干菜是值得令人羡慕的。
梅干菜具体的加工方法是:将蔬菜用刀整棵砍倒,放在家中摊开自然风干2-3天,或可在阳光不十分强烈的情况下摊晒1-2天,再将摊瘪后的蔬菜用清水充分洗净,用菜刀切成1公分左右的小段,再用适量的盐充分拌匀后放在缸中压实腌制约三天,取出沥干水分后均匀摊薄在竹筛上放太阳底下暴晒,晒干后,还要放入饭甑在大锅中蒸,旺火烧开直到饭甑盖冒气转中火再蒸半小时,最后将蒸过的梅干菜薄摊在竹筛上放太阳下晒直到干燥为止。
这样经过砍菜—摊瘪—切碎—腌制—晒干—蒸煮—再晒—成品七道工序,梅干菜制作就大功告成了。同样的原料,技术掌握不好,成品就差,有些人的梅干菜带些酸味,那是腌制过了头。腌制的时间不够,做出的梅干菜淡而无味。别看小小的梅干菜,里面的学问还不少呢,要想做的好吃需认真仔细的花费一番功夫。
四散里还有一种叫酸干菜的,新洋芋上市,刚好是割小麦的季节,用酸干菜烧洋芋小麦面可好吃了,不信的话有机会到四散里去尝尝,非吃上三大碗还直呼不过瘾。酸干菜的做法其实简单,比做梅干菜少了许多的工序,腌制时间长一二天,然后直接晒干就行了。
三
现在不比以前,条件好的多了,梅干菜一年难得吃上几回,只是偶尔换换口味调节一下。在过去社会动荡荡的年代,梅干菜是四撒里村民的“救命屁”。此话怎讲?容我慢慢给你讲一个发生在四散里的与梅干菜有关的故事。
解放以前,天下大乱,居住在偏避山区的四散里也同样难逃厄运。逃长毛、逃北佬、逃日本佬,劫难一场接一场,每当灾难来临,百姓只有逃命,快则一二天,三五天。有时需躲避一二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待在山里吃什么?对了,这就是问题所在。逃进深山老林,做饭又不能生火,就只有吃干粮了。富有的人家带米胖豆,穷人家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米用来制作米胖豆。米胖豆的制作方法是:将大米与青豆用水浸泡一天再用箩筐沥去水分晒干,再在铁锅中用细沙炒制,待干米发胖时用铁丝筛筛去细沙即成,青豆要单独抄,炒熟后混入米胖即可。穷人所能充饥的只有梅干菜了,所以那时光,家家户户酒坛里都装满了梅干菜以备不时之需。逃难不为吃好,能不饿死就不错了。避灾山上肚饿难熬时抓一把梅干菜就着山沟沟甘冽的泉水,吃饱了很耐饿,且梅干菜本身有盐的成分,又能当饭又能当菜多方便。
话说长毛弄里,长毛来到了四散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一听到风声,带上平时早已备好的里面装满了梅干菜的“警报袋”,逃亡大山深处。来不及逃的或被杀、或被掳,可怜女的都被贼匪奸淫。四散里有一财迷,舍不得家中的银元财宝,于是装了满满一大袋逃往山里躲兵灾。一天过去了,肚子饿的咕咕叫,忍一忍吧!看见一大包银元在心里还是踏实的。第二天,肚子饿得实在有些难受,找到村民说:“我用一个银元换你一把梅干菜如何?”这要在平时,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虽有人动心,但无人行动,大伙都不愿意调换。到了第三天,财迷饿得两眼昏花,看着一大包银元,拍拍胸豁出去了,“有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四散里的俗话不断涌现在他的脑海,心想:我用人家一辈子都积累不起的财富与人调换一“警报袋”的梅干菜总可以了吧!与人相商,结果大大出乎财迷意料之外,纵你有金山银山,穷鬼们就是捂着警报袋不换,因为村民们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命要最多的钱财又有什么用呢?况且躲兵灾是不知道躲到什么时候的。可怜的财迷最终死在了贪财上,当然,人死了财宝也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
现在的四散里家家户户都还有做梅干菜的习惯,但这与逃难是不沾边了,百姓最大的心愿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梅干菜情怀散文】相关文章:
小巷的情怀散文10-06
如水的情怀散文10-05
壮士情怀短文散文10-06
梦呓,水墨中的情怀散文10-07
五月的情怀散文10-08
一片落叶的情怀散文10-06
五月的花海,母亲的情怀散文10-06
情怀人生10-08
忆雪情怀10-07
《慈母情怀》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