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散文

时间:2020-12-14 20:03:15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关于乡愁的散文

关于乡愁的散文1

  时光如流水,冲刷着年轮一圈圈扩散开来。儿时记忆渐渐与岁月揉合发酵,生发出浓浓的乡愁,连绵悠长,令人回味。

关于乡愁的散文

  乡愁是村前的长街和坑塘。虽然是土路,但长街硬而平直,它以东西方向从村前穿过,南边靠坑塘的一侧,是白杨,高大直立,我们两个小孩子合抱也牵不到手。与白杨为伍的还有布满坑涯大大小小的柳树。夏秋的晚上,我们把草苫子铺在长街上乘凉,或听大人们讲故事,或猜谜语,也没觉得怎么难熬,伏天就过去了。

  村南的坑塘与村子等长,村西的坑塘与其相比,短而窄,但它们由坑嘴子相连通,形成对村庄的半包围。春天,黄河水从村东的沟渠涌进。放水的几天犹如过节,是快乐的日子,我们追逐着蛇一样的水头,目送它与坑塘里的水亲吻融合,然后慢慢涨起来。村庄随即平添了几分生机。青蛙比我们小孩子还高兴,用歌声庆贺,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非常热闹。大人们说,青蛙打哇哇,四十天喝疙瘩。意思是离新麦子下来尚有一个多月的光景。

  总觉得儿时的雨水很勤很大,夏秋时节,水近坑沿,坑塘与南边的洼地相连,一片汪洋。于是,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从早到晚泡在水里,借着洼地里的苘麻和高梁作掩护,捉迷藏、打水仗。累了倦了,再来一番表演,或扎猛子看谁在水下憋的时间长、或看谁扎的猛子远,或将身上涂上泥巴,麻溜地爬上歪脖子柳树,来个滑稽的亮相后旋即跳进水里。秋假快结束的时候,水已清冷冰凉,即使嘴唇冻得发青,还仍在坑塘里玩耍。

  印象中,儿时的冬天要比现在的冬天冷的很。当坑塘结了厚厚的冰时,我们在上面抽陀螺、打滑溜,乐此不疲。

  乡愁是热闹的老家庙。家庙位于村子中央,一排北屋,还有一排东屋和一排西屋,青砖瓦房,古香古色。据说,家庙是供奉家神的地方。但从我记事起,家庙就成了学校,我就曾在这里上过小学。这里除了朗朗读书声之外,还有喧天的锣鼓和优美的唱腔。不过,这大都在冬闲的晚上和小学放寒假时才有。大人们在这里排节目、演样板戏。

  我们村排演的是《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邻村排演的是《红灯记》。两个村有时晚上同时演出,暗地里叫劲,都使出浑身解数。有好事者来回窜动,看哪个村戏台下的观众居多。但总是听大人们说我们村赢了。有的说我们村管事的人负责,演员认真,吹拉弹奏和打锣鼓的卖力,配合的天衣无缝;有的说我们村唱的河北梆子,在四外八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有的说我们村的汽灯明亮。总之都有道理。

  正月十五前后,家庙还有两项热闹的活动,是孩子们特别期待的。

  放云灯一直是我们村的习俗。有个叫胜叔的手特别灵巧,都是由他来操持。用细铁丝扎制一个直径和高度都近一米的桶型框架,外面罩上白纸。里面中上部放置用柴油浸泡的废旧鞋底做动力燃料。点燃后由两三个人按往口沿,待气压足够时慢慢松开,只见云灯迅速升到夜空,像一颗星星随风飘动。往往不等欢呼声达到高潮,一些人便甩开步子去追灯。燃料越足、风速越大,追逐的路程就越远。因此风大时是不宜放飞的。我也曾几次随人群去追灯,但每每回来均遭父母训斥,不是因衣裳弄脏溻湿,而是困乏的尿炕。

  揉花是我们村的独创。把两个牛笼嘴扣在一起,里面充满木碳和生铁片,然后用绳子系在装有轴承的木杆上,点燃后摇动木杆,随着火球的迅速旋转,融化的铁片甩出,撞到墙上,火星四溅,满院金花,引来众人的一片喝彩。

  在我看来,乡愁岂止是长街、坑塘、老家庙?还有村西头神秘的佛堂,家北清水湍急的马颊河以及高而长的河堤,村中的老井,窄长曲折的胡同,熟悉的村落轮廓,高大厚实的“孔子迴原处"石碑,成排的桑树,成片的枣树林……

  儿时不知愁滋味,深深的记忆,满满的幸福。然而,近来回乡,深感陌生。那些村中我儿时所崇拜的人均已作古。村前长街的大树荡然无存,坑塘已近填平,老家庙也被拆除,所有的记忆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稠密的长相类同毫无生命活力的五层楼房。可以说,它在我的脑海里不能留下任何印象,即便留下一丝丝也难以覆盖儿时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愈发浓郁了我的乡愁……

关于乡愁的散文2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乡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淡雅的。这个通常只在文学作品里出现的词,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政府的官方文件和规定中现身,让人眼前一亮。“乡愁”出现在政府的施政蓝图中,体现了政府对人文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对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尊重。 “乡愁”不是简简单单诗意化的语言,它的内涵很深,它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我国是农耕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的村落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保护传统村落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

  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毋庸讳言,自20xx年至20xx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灰飞烟灭。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都消失了,我们的“乡愁”就无处寻找。

  翟建平的这部《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正是为了给我们给后人留住乡愁而付出的十年心血和辛劳。吾乡平阴文化底蕴丰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古村落和乡土文化。建平试图通过我县乡村中的建筑、碑刻、遗址、工艺、风土人情、典型人物、典型村落元素的解读,告诉读者什么是“乡愁” ,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应该予以保留和保护,给我们的后人留下纪念和借鉴。

  建平的这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大体有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乡愁”元素的个性解读,二是概述乡村中有价值的文化元素,三是对贤子峪、东峪南崖、南泉等八个最有特色的村落纵深解读。

  作者以一位艺术家特有的视角,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遍了平阴的每一个村村落落、街街巷巷,走访了群众上千人,拍摄图片多张,本书从中精选出1200多张,又用洋洋洒洒20余万言,对平阴乡村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整理和阐述。

  书中解读了平阴的儒释道及基督教天主教的来龙去脉,收录了30座庙宇,23座古楼,13家祠堂,15座教堂,14座古桥,6处大院子,24棵古树,8个古村落,2座古县城。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大书是迄今为止平阴县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实、最权威的乡村博物馆。可以断言,再过百年乃至数千年,人们了解平阴、感知平阴,一定不会绕过《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

  过去与建平接触并不是太多,但早就知道他的书法十分了得,狂草汪洋姿势,挥洒自如,大有唐代今草奠基人“草圣”张旭之神韵,是平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对他还具有文学创作天赋并不十分了解。去年,我、恩华、建平三个人为主,在圣母山下的海棠园里,与卓雅轩葡萄酒庄联合搞了一次中秋诗会,建平不但光着膀子搬椅子、弄场地,还在诗会上亲自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个冬天没有雪》,让与会的诗人、作家和朗诵艺术家不由得刮目相看。后来,建平又给我欣赏了他写的其他部分诗歌作品,我深深觉得,建平的文学素养和他的书法水平一样,出手不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部《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的正式出版发行,更证明了这一点。这部书的所有文章都是建平独自创作的,他不但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思维和独到见解,而且资料详实,文笔生动,遣词造句极为精当,不像有的史料性见长的大部分书籍那样语言直白干涩,读来味同嚼蜡。更难能可贵的是,建平还以一个艺术家的洞察力和审美力,发现平阴乡村自然天成的魅力,同时有人物,有情节,讲述了村民们勤劳、善良的朴素品质,以及他们对家庭、家人、爱情的骨肉情、责任感。即便对在农村被称为傻子和“潮吧”的非健全人,建平都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那一星星闪光点。这也让我们感触到了建平那颗滚烫的善良之心!

  十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过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但是,作为个人,十年又是遥远而漫长的旅途。人生短暂,去掉童年、少年,再去掉风烛残年,有效的生命时间不过三、四十年,十年时光应该是人生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建平能够以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坚强坚守,耐得住寂寞,坚韧不拔,致力于平阴乡村的考察与发掘,抢救了大量的实物和第一手资料,难能可贵,令人钦佩。这部书的出版,是对建平十年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劳的最高奖赏。仅凭此书,就足以证明,建平是一位称职的博物馆馆长,也可以说是一位优秀的博物馆馆长,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关于乡愁的散文3

  按照苏南人的习俗,石榴花红、栀子花开的农历五月初五前,家家户户都是要包粽子的。除了藉以缅怀先贤,调剂家人口味才是真正的动因。

  心细如针的母亲会提前买回生长于太湖边翠绿清香又宽厚的原生态芦苇叶,回家后分五六张一小把扎好,挂在阴凉处备用。包粽子前,先将粽叶拿到河埠去洗刷干净,再放到大锅内蒸煮,用清水漂洗后,置于大木盆里待用;糯米自然是要选用优质上品的,预先淘洗清爽,沥干水即可使用;粽子的馅,那要根据家人的口味喜好,除了有用酱酒卤好的块肉,还有咸鸭蛋黄、红枣、蚕豆瓣、红豆、豌豆等。母亲是个普通劳动妇女,在当时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心灵手巧的她总是想方设法弄些各花式的粽子馅,穷尽心思也要为家人制造些惊喜。

  看母亲包粽子,是件很享受的乐事。

  正因如此,每次我都会乖乖地搬个小凳子,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欣赏。偶尔帮着打打下手,倒倒茶或剪剪麻线什么的。只见母亲用灵巧的双手从盆里捞起两片粽叶,夹于左手中指和食指间,在右手的帮衬下,凌空轻轻一旋,粽子的外壳霎时便成型了。细心专注地装进糯米、馅心后,用另一片粽叶将开口处封严,母亲便利索地拽来备好的麻线,一端用牙咬住,一端用手抓着在粽子上来回绕几圈,扎实捆牢,打个活结,一只有棱有角硬邦邦的小脚粽子顷刻就诞生了。母亲包粽子的手势之灵巧、速度之迅捷、动作之精准,半点不亚于纺纱织女。母亲包的小脚粽子,形态纤秀,坚紧饱满,再怎么蒸煮也不会泄漏,可谓功夫不凡,实力深厚,每每都能赢得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的赞美。包的枕头粽子、菱形粽子也有模有样,不同形状的粽子,主要是用来区别粽馅的,譬如红豆、豌豆或豆瓣粽,肯定是包尖脚粽;而鲜肉粽,那必然是枕头形的;至于咸鸭蛋黄与红枣粽子,一般包成菱形的。

  家里人多,消耗量大,母亲包的粽子肯定不能少,所以每回都要包上二三十斤糯米,通常情况在吃罢午饭便动手了,一直包到傍晚,整下午坐着累得腿麻背疼直不起腰,可母亲总是笑呵呵、乐陶陶地操劳着,从未听到过半句怨言牢骚。不善言辞的我,只能投以母亲充满感激之情的眼神。

  粽子包好后,烧煮的任务就落到了父亲的肩上。在此之前,父亲早已备好许多晒干的树枝、木棍等硬柴,整齐地堆码在灶头旁。烧粽子是项有技术含量的活,没点功底是难以烧得好的。首要的是肉粽、蛋黄粽必须与其他粽子分开烧煮,以防串味;其次需勤观察、常添水,始终保持锅里的水位超出粽子,不使粽子露出水面而致米粒、馅心夹生。再之,便是火候的掌控。大火将锅里的粽子烧开后,就得用不温不火的文火慢烧细煮。烧一大锅粽子,够父亲忙碌三四个钟头的。硬柴烧下来的炭火后劲十分大,即便熄火了余温也很有力道,所以一般都会将锅内加满水让粽子焖在锅里,以充分利用热能,将粽子煮透烧熟。焐到次日的粽子,晶莹微黄的脂膏都已经流出来了,粽子外围的米都已黏连在了一起,吃起来特别软糯香酥。

  袅袅炊烟冉冉升起来了,千家万户烧粽子散发出来的馨香,弥漫在故乡桃溪的大街小巷上空,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会油然而生,壮观而又诱人。

  在资源奇缺、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品尝到粽子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奢侈事情。所以当我清晨吃过粽子背起书包去上学时,浑身流溢着幸福之感,心情也像五月的天气晴朗而透明。放学回到家后,放下书包,便急不可耐地拿起红豆或豌豆粽子,蘸上些绵白糖,津津有味地啃着,心里像灌了蜜似的舒坦。

  后来,我离开故乡,到外地读书、工作,便很少吃到那浸透着亲情、饱含着爱意的独特滋味了。

关于乡愁的散文4

  乡愁,是大年初一里端起的杯中酒。

  乡愁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思念,是贴紧心窝依偎的一种情感,是我内心一个圣洁的结。

  乡愁是家乡父辈们的张张笑脸,是母亲期盼的一双昏花老眼;乡愁是老家门前小伙伴们玩游戏时的一条小石凳,乡愁是爬满院的一墙丝瓜,乡愁是夜晚偷嘴吃时锅台边蹦来跳去的蟋蟀;乡愁是满院跑着的鸡,也是后院那用来换过年时新衣服的哼哼猪。

  乡愁是离家不远的一条河,乡愁是北洼地里飘动的绿色的稻子,乡愁是村南地里一根根挺拔的玉米秆,乡愁是跟在大人身后挎着小篮捡起来的一粒粒麦穗,乡愁是弯弯曲曲的一条条乡间土路;乡愁是雨后,淋得精湿的衣服和小伙伴赤着脊梁摇头晃脑的琅琅读书声;乡愁是老家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乡愁是外婆靠在床边的一根老拐杖;乡愁是双目失明的老奶奶,重逢时抚摸你脸庞的一双粗糙的手;乡愁是老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是街坊四邻碗里的粗茶淡饭。

  乡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乡愁是夜深人静时,天边的月亮;乡愁是烦躁不安时,最向往的一片净土。乡愁是心底暗藏的一缕清风;乡愁是人生旅途劳顿后,映入眼帘的一片丛林。

  乡愁是夏天来时,热辣辣的风,还有外婆手中不停摇动的芭蕉扇;乡愁是秋天来时房檐下一串串打结晾晒的玉米穗、秋雨绵绵时的泥泞土路;乡愁是冬天来时一地的白雪,是一家人围火静静而坐的宁静的夜晚;乡愁是春天来时,村口路边柳树上发芽的柳尖,是外出求学的殷殷叮嘱。乡愁是祠堂改造的小学里,昨天见面时还按宗族辈分称呼着哥哥、姐姐,今天背上书包,见面就要喊一声老师时的一脸羞怯。

  乡愁,是社会进化过程中,只留下故乡的地名,只能梦里相见,却再也回不去的家乡。

关于乡愁的散文5

  1687年,瑞士有一位叫约翰纳斯·胡斐的医生,撰文记述一名患了怪病的大学生。这名大学生因为非常想家而病入膏肓。医生给他开了许多药都不见效,只好建议他回家休养。没想到,只是“回家”这个计划,就令他振奋许多;在回乡的路上,他竟然完全康复了!

  “乡愁”是一种病,根源在于你的记忆,你对家乡的记忆。

  对家乡的认识,只有在你走出家乡,看到了另一处地方时,方才开始。

  人们离开家乡,或是因为对异地的向往,或是因为要向上奋斗,摆脱贫穷……但,当你千方百计登陆异地后,思乡之情却油然而生。

  记忆里,老家宽大的胡同口,遮天蔽日的大树,乡亲们坐在树下谈笑风生。天空是绿色的,那是大树的绿荫晕染到天上的效果。

  老家的夜晚,天蓝得发黑,满天繁星又大又亮,像一颗颗钻石闪耀光芒。当你轻轻入睡的时候,窗外草虫啾唧,包围着你的梦乡——虽有万千只虫类歌手合唱,那却是一昼夜中最静谧的时刻。

  令我们深感失落的是,如今在都市的灯光污染下,我们都不太有心思去看星星、看月亮了。当你翻阅老照片的时候,总能够回想起一些陈年往事。但,随着将照相机嵌入手机这一天才设计的诞生,再也没有那些发黄褪色的`老照片了——人们都在忙着即拍即删。

  回乡是治疗思乡病的最好办法,因此每逢春节,许多中国人总是不顾一切要回家过年,就像候鸟要迁徙一样。

  但你所落脚的城市在巨变,你远方的故乡也在巨变。只不过,跟都市的日新月异相比,中国的乡村越来越变得不像昔日的乡村了。每次在农村看到那些用红砖和预制板搭建的千篇一律的房屋,心里都不太舒服。而今的乡村建筑比城市建筑更无个性。这也不能怪农民,因为他们只能买到这样的建筑材料,他们也请不起设计师。就算是村里的富户,也不过把门楼造得更高些,瓷砖贴得更光鲜些罢了。

  那些承载你儿时记忆,那些你在异乡魂牵梦绕的大树小河、老屋池塘已然灰飞烟灭,无影无踪。当你满怀疲惫,眼里搁着酸楚的泪,揣着一腔乡愁,满心指望“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能为你“抚平创伤”时,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又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故乡变成了另一个异乡……

  确实,有很多事情,只有在回忆中才仍然一直存在着。有时我们根本无法再回到最原始的回忆里去,因为我们无法再重建当初的情景,而乡愁给你的回忆上了色,让它变得更加缥缈虚幻,令人惆怅。

关于乡愁的散文6

  在我心里,乡愁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家是乡愁的原点。故乡的一切,一棵老树、一处宅子、一个鸟窝、一眼水塘、一口水井,都是我们的精神慰藉。

  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无与伦比。家是什么?家是我们心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一只小鸟,也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一只雄鹰。当我们带着所有这些去飞的时候,发现自己身后的尾巴竟是那么长。白居易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的诗,把他与家彼此牵挂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

  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做中国人不容易,做中国人也很幸福。过去读过的一些句子,我今天仍然记得,比如“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背井离乡随主出,可怜举目少亲人”。一个“井”字,在中国文化中写出了浓郁的乡愁,井是繁衍我们的故土啊,这种物化的情结,把中华文化演绎得栩栩如生。在古代社会背井离乡就意味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园,还有比这更惨的吗?人们扛着行囊远行的时候,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向着故乡的方向跪拜,这口井沉沉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口上。

  乡愁柔软,像温水浸过的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张开着兴奋的疲惫,这种柔情的舒坦让我们感到一种幸福的滋润。

  我的大洋洲老乡彭锡命寒窗苦读,中了明朝万历十五年的进士,对一个农民的儿子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可是他却隐退回乡,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20xx年11月29日,我专程去他的家乡甘泉村访问,彭家人为我打开了彭氏族谱,对于彭锡命的生平族谱的表述为家贫、嗜学、有才、孝顺,具体事迹没有介绍,后人也说不清楚,至于他归隐的原因和最后的归宿,族谱上的说法是,他之所以归隐回乡是出于对父母的孝,最后死在清江寺,也没向万历皇帝报告。彭家人让我看解缙为他写的诗,我没有做声,稍稍瞧了几眼,我想死人给活人写诗是不可能的,一笑了之。彭锡命的坟墓不知还在不在,但是墓碑却存放在族人的家里,上面写着: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彭锡命立,皇明万历十五年丙戌岁秋八月吉旦。没有墓志铭。一个精英来自草根,最后殒落在草丛之中,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乡愁?在读书优则仕的古代社会,读书的目的是明确的,我不理解的是当这个人的目标要实现的时候他为什么归隐回乡?我知道,一般从官场归隐下来的要么受到打击,身心疲惫急流勇退,像彭锡命这样刚人仕则隐退者,恐怕历史上也没有几人。他放不下父母兄弟,为何又要走上读书求取功名的道路?

  还是说说大洋洲商代大墓中的那位国王吧。在他的坟墓里人们看到了象征权力的鼎,看到了国王生前用过的青铜器,而最让人不解的是在他的坟墓里人们还看到许许多多青铜农具。专家说,大洋洲商代大墓埋藏器物中的青铜器不成套路,至今发掘的最高统治阶级墓葬一般看不到青铜工具(包括农具),这与商周时期高级贵族的随葬品有较大差异。统治者不事农,他要这么多农具陪葬干什么呢?这样的墓葬制度到底说明什么呢?

  或许,大洋洲王国国王驾崩前,想到了他的人民,他不甘心死亡?或许他知道当未来的人们打开他的墓葬的时候,能够知道他曾经拥有的王国是多么的强大?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今天的人们无从揣测。是否还有一个极为朴素的理念生长在这个国王心里?没有农业他的食器和酒器哪怕再美也会是空的,当他的人民食不果腹的时候,象征王国权力的鼎也会崩塌。如果真是这样,大洋洲王国这个国王是多么明智,他不需要牲畜殉葬,更不需要女人殉葬,他带着他精美的青铜器和农具上路了,他相信有了这些他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建立起强大的王朝。舍不下人民,舍不下王国,这样柔软而绵长的乡愁深沉哉,大伟哉!

  我不知道乡愁竟是这样的绵长,这乡愁里埋藏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关于乡愁的散文7

  最近枞阳文联,寻找乡愁,家乡的味道。一直想写些东西,提笔又放下。

  因为我离家乡并不远,乡愁并不浓。对于家乡的记忆,熟悉又陌生。毕业之后,九月份在家乡的乡镇里当一名语文教师,初入茅庐,经过流水似的培训。主要说的教师礼仪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群人在会议室天天看视频,在大会议室里聊天。记得第一次来学校报到时,找了半天才到学校,一路走,每当三轮车从我身边开过,我满怀热情的说声,老乡,带我一程。当我上了电动三轮车,车速感觉不行了。不过老乡还是很坚持带我到学校,开头几次的放假,很不适应从学校走到街上,晴天还好点,下雨天,泥泞的道路让我越陷越深。

  刚去工作,学校由于在山坡上,夏天蚊子多且大,我就不明白,学校食堂的菜那么差,我们身上的血的营养成分不高,也不知道它们那么大。学校的生态环境好,有蛇,有老鼠,有各种小东西,来这里,给我普及动物方面的知识,用水的问题,时有时没,每次感觉水都有点问题。各种槽糕的事,莫名的心烦。自己也是农村里出来,或许是精神上的陌生,再也找不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儿时的伙伴的逃离,农村文明的渐行渐远,城市里给我带来的浮躁。无法去在宁静的农村里去寻找存在感,刚来一段的时间,一种无聊,存在感,以及跟自己想象无法去融合在一起。还好遇到一些同事,大家刚来的情绪应该差不多,一群年轻人总是在逆境自嘲中渡过。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好大好大,为什么我们相聚在这里?或许也是缘分吧。

  由于学校没有网络,手机信号又不好。现在我在想是怎么去渡过的曾经,渐渐的,同事之间的相互的认识,年纪相仿,生活或许是枯燥,乡下的学校,总是那么的安静,都是风声,小河的流水声,坐在河边,去静静看夕阳,夕阳下去了,我们去散步,一条小河,我们总是来来回回,走了一次又一次,看别人在小河上垂钓。街上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汤沟街虽说是百年的老街,总感觉它的街道小且曲折,各种小弄堂。女老师一听说谁要去上街,那么这个上街人是学校最热门的人,不需要宝马,一辆电动车就可以俘获女老师的心。我们会把要带的东西,写一张纸条,让那个上街的人带,各种早点,水果,菜等之类的东西。

  看出我们对外面的渴望,学校就像围城,围住了我们对外面的渴望。总是在枯燥生活寻找情趣,有些女老师养起了花,有些女老师脱掉娇气的外套,研究了厨艺。有些老师,把城市的时装收起来,放到箱子里。自黑自己,让自己接地气,乡土的气息越来越浓厚。我的兴趣,打打篮球,夜里打牌,偶尔早上跑步去街上买早点,去学校周围陪老师们散步,聊聊天,自己学生也给我生活带来一些生气,生活慢慢变得有点颜色,在乡村里,一种慢生活的节奏,去河里看荷花。外面的世界让我渐渐跟同学失去了联系,每次回到市里,我感觉我的脱节。每当打开空间,看到同学在城市里身影,或许很辛苦。自己在青春中腐朽,心情忽远忽近,一直在思考这问题。

  跟同事们一直欢快的渡过了一年多,太多的事,太多的欢乐。或许我们都不见得回去,那里有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的学生,有我们的印记,有我们的欢乐,有我们的抱怨。有工作的青涩。还有我带的娃。那人,那水,那青春。远了,近了,消散了,不变的颜色。此文纪念我们曾经的同事,虽然现在都在不同地方工作。

关于乡愁的散文8

  几天来,与一起考取到同所大学的高中同学结伴,像一些欢快的马驹,游走于省城的大街小巷、商店公园,被深埋在兴奋和新鲜感里

  这个晚上,正是中秋节,系里特意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准备了一个篝火晚会。火堆设在教学楼前的一片空阔地上,夜幕刚刚罩住蓊蓊郁郁的树木的时候,火堆被点燃了。火苗一截截向高处蹿,火光一点点明亮起来,映得许多陌生的面庞像是涂了细腻的油彩,比白天更为生动。正在这个时候,隔着细密的柳枝,我看到不远处的楼顶托起一轮圆月。

  这轮圆月恰如烤炽通亮的烙铁,“哧啦”一下就烙在我心上。从来没有感受过想家的感觉会是疼的。其实,此前也没有真正离开过家。现在隔着遥远的距离,才觉得那个简陋的农家小院不只是自己的栖身之所,也是心灵的寄托之地。此时,想那小院应是沐在清亮的月辉里,一个苍老的身影站在月光里,正是我的老父。

  我背着行李卷、手提小木箱走出那个小院的时候,已经是一只驶离港湾的小船了,只是我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我心里明白在这个校园也只是暂作停泊,对于前途自己无法预知,更无法把握,当再次起程向前时,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孤寂,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惊骇险境,还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顺风顺水?

  此时,一个男声从火堆旁传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我的故乡没有桃花,浮现在我眼前的是夏天遍地金黄的麦浪,冬天雪白寂静的田野;低矮的屋檐,高砌的石阶;披着厚重棉袄的男人,顶戴花花绿绿头巾的女人,光脚在水渠里玩水的孩子们;绿色草地上放牧着的静静羊群老父亲佝偻身子扛着铁锨从家里走出,小脚的母亲背着草捆从细细的田埂上走过,兄长在大太阳下面弓着腰,从扬起轻尘的黄土上拔下已经成熟的麦子,小侄女如花初绽的笑靥

  原来,家在心里,心在疼处。

关于乡愁的散文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表示,基层的中国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乡下人带有土味儿,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就是他们的命根,使他们祖辈世代守护的一种传承。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因此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如长年劳作的老农般小心的侍弄着那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用辛劳的汗水小心地浇灌着它们,等待着收获。与城里人相比,他们是最接地气的。

  经常在农村听到“接地气”这个词,但是我并不是很了解的,只是略略的知道一些,细谈起来有不明白。老农在庄稼地里常年工作,这应该也是接地气的缘由。接地气是何样的?城里人是不会给你任何的回答,总是一句“上网查”将你打发,因为他们生活不靠土地。你问他们这些问题,反而让他们觉得你带有土气的。这个时候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显出来了,第一种就是下到田里,去请教田间工作的老农,或者向树荫下聊天的乡村人们讨教;第二种就要求你亲身实践了,在乡村找个地方住下,弄上一亩二分地,住上几年亲身体验,仔细揣摩。

  因为“接地气”等种种缘由,离开土地的乡村人,在生活上大多无法持续下去。土地如同他们的衣食父母般,生养哺育数代乡村人,一些在乡村生活的人离开家乡远走他乡,在融入到一个新的村庄,建立一个新的家庭之前,能不怀念生他养他的土地吗?

  但近些年,在改革开放、建设新农村,全面奔小康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乡愁被逐步建立起来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当庞大的施工队伍开过一座又一座村庄时,他们有没有人想到过,那些世代在乡村中被城里人说是带着土气的乡村人,他们离开土地要怎样生活呢?

  他们离开了土地,离开了那种接地气的生活,没有了那田间的庄家,没有了树林间叽叽喳喳的鸟儿相伴,没有了粮食丰收时内心得到的慰籍,他们是怎样食下的饭,睡着觉的?乡村人生来就和土地有一种缘分,这种缘分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纵使你把他们送到远离城市的闹市,住在高楼大厦中,使他们和土地彻底分开。若你隔上一段时间再去,你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在各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或几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泥土,上面零星撒落着几株你并不认识,而他们却为熟知的植物,这也就是当他们离开土地后仅能做的而已。

  被迫离开土地的人们,以他们的学历在城市中大多是找不到工作的,所以说在城里生长的人,一到早上就会看到,在街头巷尾的劳务市场里挤满了衣衫烂镂的工人,他们在等待雇主的到来,他们大多都是乡下人。

  不过呢,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失去土地的也未必成为一种坏事。因为他们贡献出的那一块土地将会融入到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也许多年后会有人感谢他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但最遗憾的还是失去了家园,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很多年后会有人指着脚下的土地,对他们的子孙说:“从前这里有座村庄”…..

关于乡愁的散文10

  乡愁是一棵树,乡愁是一根草;乡愁是一碗米酒,乡愁是一杯苦茶;乡愁是一份浓浓的情,乡愁是一道高高的坎;乡愁是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

  乡愁是村头那缕袅袅升起的炊烟,乡愁是村口那弯明亮如镜的古井;乡愁是村中那口荷叶田田的水塘,乡愁是村尾那棵饱经风霜的古樟。

  乡愁是青石板上清脆的脚步声,乡愁是四方井边悦耳的捶衣声;乡愁是晨曦中汉子挥鞭驱牛时的吆喝声,乡愁是暮霭里儿童骑在牛背上的牧笛声。

  乡愁是老人们聚在一起时的唠嗑,乡愁是小孩子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乡愁是男人们喝酒胡言乱语的那份醉气,乡愁是女人们关门品评男人的那份羞涩。

  乡愁是父亲那根长长的旱烟杆,乡愁是母亲那桌丰盛的年夜饭;乡愁是哥哥姐姐那声血浓于水的叮咛,乡愁是弟弟妹妹那缕牵肠挂肚的思念。

  乡愁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的那份欢笑,乡愁是朋友们在一起神聊时的那份得意;乡愁是大人们串给孩子们的那个红包,乡愁是老人们送给年青人的那份祝福。

  乡愁是游子出门在外改不了的乡音,乡愁是慈母日渐衰老抹不平的皱纹;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那份相思,乡愁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那份煎熬。

  乡愁是抹不掉的对故乡的那份怀想,乡愁是解不开的对故乡的那份眷恋;乡愁是化不了的对故乡的那份浓情,乡愁是挥不去的对故乡的那份惆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故乡,记住我们永远的家。记住乡愁,就是记住家园,记住我们共同的根。

关于乡愁的散文11

  最近的天怎么啦?从去年入冬以来一直到今年的5月基本上一直都在下雨,使得人的心情总是阴霾,让我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我透过窗户看着窗外淅沥的小雨还有雨点滴落在活动板房上“贴塔托”的声音,我不由莫名的伤感起来,于是我的思绪迎着那风穿过那黑黝黝的云层随着那时空飘荡在一个小山村的上空,我向下看见一幢木房里我父亲正在厨房里忙活着,而我母亲却正在往灶膛里添着材,我向他们大声的喊到“我回来了!”,可他们总是听不见,没有回应我的叫嚷,依然专心的做着他们的事。我终于明白我那莫名的伤感原来源至我思念家乡的忧郁,那是乡愁。

  记得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乡愁》中说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我小时候的乡愁却总是一首欢快的歌曲,一首《乡间小路》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每天放学后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对我母亲说到:“妈,我去看牛去了。”然后赶着我家那头老黄牛沿着乡间泥泞的小路徘徊在山岭与沟谷之间,当牛儿吃饱开始反复咀嚼的时候,也是小伙伴们放松的时候,不再担心牛儿偷吃庄稼的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嬉戏,男孩子玩躲藏猫猫、大花脸、小石头撞石碑、斗鸡等游戏,女孩子则玩踢毽子、捡石子等小玩意。男孩子们玩得无聊的时候总是去嘲笑女孩子游戏的无聊及无趣,最后总吸引着女孩子参加了我们的游戏,于是大家分边边,或学电影里的铁道游击队,拿人扮演队长、日本ren鬼子、汉奸、被俘的女地下党员等各种角色,然后把电影重演一遍,虽稚嫩却充满着欢乐。当然偶尔也会学刘三姐对对山歌,只是羞涩了一些。当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这是我们回家的时候,也是我骄傲自豪的时候,我总会在这个时候用自制的竹笛吹响《乡间小路》,引来男伙伴们嫉妒的眼光同时也吸引着女孩子们羡慕的目光,而我总是装着毫不知道的模样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外求学的时候,乡愁总是那一声声催人的喇叭鸣笛声,回家时让人兴奋离家时让人感伤。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学校很少,由于交通的闭塞,从高中起就要半年才回一次家。那个时候的校园,城里的学生和乡下的学生是两道不同的风景,衣着干净、整洁、华丽的就是城里的学生,而我们从乡下来的学生衣服基本上就是皱和灰。活动在操场中心的永远是城里的学生,而我们从乡下来的学生基本都是站或坐在树荫下,心里怀着羡慕、嫉妒、恨等复杂的眼光看着城里学生青春的靓影,总有自惭形愧的感觉而不敢靠近。放学后看着城里的学生三三两两的回家,而我们只有静静地回到宿舍拿着锑铁饭盒去食堂打饭,吃着难以下咽的饭菜,免不得想起家中的温馨而让泪珠在眼里打转。由于乡下师资缺乏,本应初中就该开的课而没有开,导致我们的学习成绩严重偏科,故我们从乡下来的学生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自习用以缩短和城里学生的差距,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的重复,靠着清贫与自尊的坚持,最终在学业上赶超城里的学生,那时我们才敢正面城里学生的脸庞而目光却依然不敢直视。当放假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打包好自己简单的行囊,匆忙的来到车站,挤上列车焦急的等待发车,当列车出发的喇叭鸣笛声响后向着那贫穷而温馨的家乡行驶时,我们会突然的安静下来,但心却依然激动,我们回家了。

  而现在,乡愁就是电话里的一声问候,电话接通时心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处说起,匆忙问候挂断电话后怔怔的发呆,而心里却依然波澜起伏。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市成了城里人,每天的上下班或外出出差把整个日历安排的全是事业,每天穿梭在川流不息的车辆中,清晨和那日暮早已与城市的喧嚣溶为一体。本着农村人的朴实、勤奋、吃苦、努力与探索,我的工作总是那样的出色,我的职位越走越高,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但每当安静或轻闲的时候,成功与幸福的喜悦没有冲褪我那莫名的空虚,我总是在这一刻想起我那遥远的家乡,还有我那用尽心血供我读书现已经苍老得已没有生气的父母亲。

  而今天,当我拿起电话拨通后,当指尖那头传来母亲的声音后,我就明白,乡愁就是一种清淡且浓烈的牵挂与思念,母亲的心始终在我这头,牵挂伴随我走到很远很远,而我的心也一直在母亲那头,凝结为永久的思念。

【关于乡愁的散文】相关文章:

乡愁的诗句10-22

乡愁的伤感美文06-29

乡愁赏析05-23

关于夏的散文08-22

关于夏天农事的散文11-20

关于夏天的记忆散文11-07

有关于写景的散文12-05

关于初春的写景散文11-30

关于写景的散文大全11-29

关于描写夏天的散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