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引》解说

时间:2024-08-02 18:50:38 志华 听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良宵引》解说

  解说,汉语成语,拼音是jiě shuō,意思是口头上解释说明;以评注说明或解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良宵引》解说,欢迎阅读!

  《良宵引》解说

  听众朋友,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古琴曲是《良宵引》。这首乐曲最早见于明代的《松弦馆琴谱》,我们是依据夏一峰先生所传的谱弹奏。

  朋友们,“良宵”是个多么抒情、浪漫的词汇阿,他令人想起月明风清的夜晚和以前在这个夜晚有过的那些秀丽动人的故事,月光下的世界是轻柔、婉约的,最容易引发我们的遐思。

  根据《天闻阁琴谱》所记载,这首古曲的作者是贺若弼。阿,您必须不会相信,他是一位戎马边关的将士。我就不明白是边塞孤城上空的一轮圆月,触发了他的乡愁、乡思呢?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那个吹箫的女子呢?是在月光下独酌,邀明月相伴的诗人李白呢?还是寂寞空庭里,那个望月怀远、遥寄相思的闺中少妇呢?再不,是那个一千多年以前,在春江花月夜里,站在水岸边上感叹着:“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诗人张若虚呢?噢!这个良宵许是音乐家自己心里的那个良宵吧。无论是哪个契机,总是让他在思绪弥漫里,将良宵化作了一股乐音,流淌到琴弦上了。

  朋友们,这首古琴曲描绘的是一个天高气爽、月朗星辉的完美夜晚。乐曲音韵和雅、气度安闲,令人怡情悦性。

  整首曲子只有三小段,但节短韵长。

  第一段表现人们赏月的情景。开头的泛音旋律,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月升中天。再下一句重复上一句,只是将前三个音改成了轮指,以强化明月当空的意象。在这宜人的景致中,朋友们便在小园香径里漫步、赏月。“如一”和“双弹”的指法,表现夜空的变化,似乎一朵云彩飘过来,遮挡了月亮,这时月色晕黄了。

  第二段描述的是朋友们在一起雅集的情景。它展现了一幅人们边品茶、饮酒,边赋诗、弹琴、悟道的场景。那里以及这首乐曲中,多次出现了打圆的指法,表现的是一种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合声,好象人们的兴致渐浓。再下一句,仿佛用歌唱性的旋律由衷地赞美,赞美这良宵美景和相知的朋友。

  第三段一开始先是重复打圆的指法,然后稍有变化地重复第二段的前半部分音调,其用意都是为了强化完美、安闲的主题。

  最后泛音收尾,好象月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良宵引》简介

  《良宵引》是中国古琴名曲,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年),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

  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并收录在《大还阁琴谱》、《天闻阁琴谱》、《自远堂琴谱》、《五知斋琴谱》、《琴学初津》、《诗梦斋琴谱》、《醒心琴谱》、《琴心直指》等多部琴著谱集中。

  《良宵引》题解

  《天闻阁琴谱》:贺若弼所作。当其天高气爽,月朗星辉,可以弹琴味道,饮酒赋诗,些民节短韵长,指法简易,可为初入门之曲。

  《醒心琴谱》:隋贺若弼所作,盛行于明。其曲取意于月夜轻风,良宵雅兴。曲风细腻委婉,清新恬静。是为恬美妙趣之精品。

  《琴心直指》:与《醒心琴谱》同。

  《良宵引》后记

  《琴谱析微》:此曲虽止二段,然音韵大雅,有缥缈凌云之致。弹者加意体认,自足怡情悦性,勿谓其词减而忽之也。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指法简使便,音亦和雅,此操缦入手之津梁也。

  《绿绮清韵》:此谱,依自远堂所制。与五知斋大略相同。惟背锁十徽一三弦一撮均不同耳。音节清越和雅,非齐鲁派所能及也。忆己卯随喜水潮庵,听高道士琴舫所弹,双耳烦杂,不及此谱多矣。是曲节短韵长,初学者勿谓小曲而忽也。

  《琴学初津》:是曲虽小,而义有余,(义详内篇),其中吟猱绰注,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洵美曲也。千里。

  是曲节奏最难,宜细心谱叶,纯熟之后,自然疾徐合拍,心手相应,近今琴家鲜论板拍,但以腔韵相协,巳为能事,然究非古乐之尚哉。又识。

  右为琴曲之母韵,凡黄钟均者,用黄太姑林南五律,凡属是均之曲,其源莫不皆然,今填此小操,以为楷模,庶可有体有用,有咏有法,丝毫不能藏饰也。宫音之曲,用吟於羽角二位。千里。

  《雅斋琴谱业集》:吴江枫落,楚岸霜横;清夜鼓之,令人神往。静山严氏识。(转载砚田山房后记)

  《诗梦斋琴谱》:曲小而气度安闲,无俗气半点,宜入门者学焉。诗梦居士。

  《良宵引》小标题

  《立雪斋琴谱》:一、籁静窗虚;二、怀人不风;三、尾声,两鬓秋霜。

【《良宵引》解说】相关文章:

殇序引散文10-08

引蚁出洞作文09-27

乡思吟,相思引03-07

解说作文03-04

让学引思学习总结03-01

抛砖引玉造句09-27

恩师引我走正路散文10-07

《李凭箜篌引》试题及答案05-09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