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听后感

时间:2024-04-03 09:59:39 听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槐乡五月》听后感

《槐乡五月》听后感1

  不记得是谁说的了,原句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那句话的意思:读书是一个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遵循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理念。而刘洁老师对《槐乡五月》一文的教学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大家常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且从这节课的几个亮点入手,感受一下她具有大家风范的课堂吧。

  镜头一:众里寻“香”千百度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满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当一个学生读完了这一段文字后,刘洁老师说:“听完她的朗读,我只听懂了一个字。哪位小朋友是我的知音,跟我听懂的是同一个字呀?”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温柔可亲的刘老师的'知音,于是,课堂进入了静静地思考的境界。有的学生在回味听到的内容,有的学生快速投入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与思考之中。很快,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了。“一起说!”刘老师宣布道。“香——”答案惊人的一致。刘老师笑容可掬,一幅陶醉在知音如林的环境中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啊,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知音!”孩子们兴奋起来了。能与老师成为知音,这是孩子多大的满足啊!于是,整个课堂进入了一种其乐融融的境界里。那种众里寻“香”千百度,蓦然回首,“香”字就在槐乡深处的激动,那种能与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个自然段,被刘老师一句“只听懂了一个字”的轻轻点拨,都浓缩在了一个“香”字里了。刘老师领着孩子们在槐花飘香的季节里,在赏花嗅花的惬意里,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把书读薄!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眼,接下来,刘老师就抓住这一“香”字展开了层层深入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朗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香飘九天的槐乡里。

  镜头二:“浸”在槐林透体香

  学习“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句话时,刘洁老师说:“这里有一个字像是亮闪闪的星星,熠熠生辉。仔细看看,是哪一个?”一番凝神思索、寻寻觅觅之后,那个“浸”字蓦地照亮了孩子的眼睛。接下来,刘老师就抓住这一“浸”字引领学生去揣摸,去品味,去发现它的好(她是用换词比较法引导学生在“浸”字与“泡”字的对比中去品的)。这一品,品出了韵味,品出了情调,品出了孩子灵感的火花。其中一个孩子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那孩子说:“‘浸’与‘泡’这两个字让我想起了洗衣服。‘泡’就是把衣服扔在水里边,衣服外面是湿了,可是里面湿不湿就不知道了。但是‘浸’就不同了。把衣服浸在水里后,水就会慢慢地由外面一点一点地湿到里面去,最后衣服就会湿透了。我们‘浸’在香海中,就像花香慢慢地往我们身体里面香,最后香到五脏六腑里。我们的整个身体就都香起来了,跟槐花一样香。”这不就是最朴素的妙语箴言吗?这种妙语只有在把书读到只有一个‘浸’字后才能产生啊!如果不是刘老师引领学生把这句话读成了一个字,学生的思维怎么能撞击出如此灿烂的火花呢?

  读懂一个‘浸’字,读出一身芬芳,一身浸透肺腑的槐花香!这可真是抓住一字,尽得风流啊!

  读厚:为嗅馥郁槐花香,不辞长作槐乡人

  为了让孩子有一种“亦真亦幻浸槐乡”的感受,刘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枝槐花,一边轻轻摇晃着槐花,一边课件出示了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的片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原文中出现“荷花”的地方以及原文中的“小鱼游过来”都被刘老师有意地变成了空格。学生们一边深深地吸着槐花飘出的芳香,一边朗读着大屏幕上的片段。浸在槐香之中的孩子很自然地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了自己身处槐乡时的感受。这一段文字的插入润物无声地加深了学生对槐乡之香之美的感悟,使得孩子们头脑中的槐乡更加地充实丰满起来。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即:应该如何写出自己身处某个环境时的感受。这样的一个神来之笔,既是对文本的有益补充,更是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在孩子们沉浸槐乡,如痴如醉时,刘洁老师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苏轼的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简单介绍了这句话的写作背景后,刘老师又巧妙地抛出了一句:“你在如此美丽又芬芳的槐乡里,不想跟苏轼似的留下一句佳作吗?”一个学生脱口而出:“但得槐花扑鼻香,不辞长作槐乡人。”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又一学生说:“唯愿身浸香海中,不辞长作槐乡人。”仿苏轼的句式,孩子们既过了一把诗人的瘾,又加深了对槐乡的情感认知,刘老师将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课标理念。

  把书读厚,在读懂了文本的基础上,更读出了情感的共鸣——孩子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能把学生带入似课堂非课堂,似槐乡非槐乡的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

  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一句简单的话,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被演绎得如此生动,这既得益于刘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这节课,刘老师做到了。我们,也努力去做到吧。

《槐乡五月》听后感2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一个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过程。我十分幸运地听了连云港解放路小学刘老师上的《槐乡五月》一课,刘老师对本文的教学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下面,我对这节课的几个亮点谈一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一、众里寻“香”千百度(薄)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满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当一个学生读完了这一段文字后,刘老师说:“听完她的朗读,我只听懂了一个字。哪位小朋友是我的知音,跟我听懂的是同一个字呀?”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温柔可亲的刘老师的知音,于是,课堂进入了静静地思考的境界。有的学生在回味听到的内容,有的学生快速投入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与思考之中。很快,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了。“一起说!”刘老师宣布道。“香——”答案惊人的一致。刘老师笑容可掬,一幅陶醉在知音如林的环境中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啊,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知音!”孩子们兴奋起来了。能与老师成为知音,这是孩子多大的满足啊!于是,整个课堂进入了一种其乐融融的境界里。那种众里寻“香”千百度,蓦然回首,“香”字就在槐乡深处的激动,那种能与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个自然段,被刘老师一句“只听懂了一个字”的轻轻点拨,都浓缩在了一个“香”字里了。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眼,接下来,刘老师就抓住这一“香”字展开了层层深入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朗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香飘九天的槐乡里。

  二、“浸”在槐林透体香(厚)

  学习“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句话时,刘老师说:“这里有一个字像是亮闪闪的星星,熠熠生辉。仔细看看,是哪一个?”一番凝神思索、寻寻觅觅之后,那个“浸”字蓦地照亮了孩子的眼睛。接下来,刘老师就抓住这一“浸”字引领学生去揣摸,去品味,去发现它的好(她是用换词比较法引导学生在“浸”字与“泡”字的对比中去品的)。这一品,品出了韵味,品出了情调,品出了孩子灵感的火花。其中一个孩子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那孩子说:“‘浸’与‘泡’这两个字让我想起了洗衣服。‘泡’就是把衣服扔在水里边,衣服外面是湿了,可是里面湿不湿就不知道了。但是‘浸’就不同了。把衣服浸在水里后,水就会慢慢地由外面一点一点地湿到里面去,最后衣服就会湿透了。我们‘浸’在香海中,就像花香慢慢地往我们身体里面香,最后香到五脏六腑里。我们的整个身体就都香起来了,跟槐花一样香。”这不就是最朴素的妙语箴言吗?这种妙语只有在把书读到只有一个‘浸’字后才能产生啊!如果不是刘老师引领学生把这句话读成了一个字,学生的思维怎么能撞击出如此灿烂的火花呢?

  读懂一个“浸”字,读出一身芬芳,一身浸透肺腑的槐花香!这可真是抓住一字,尽得风流啊!

  三、为嗅馥郁槐花香,不辞长作槐乡人(情)

  为了让孩子有一种“亦真亦幻浸槐乡”的感受,刘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枝槐花,一边轻轻摇晃着槐花,一边课件出示了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的片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原文中出现“荷花”的地方以及原文中的“小鱼游过来”都被刘老师有意地变成了空格。学生们一边深深地吸着槐花飘出的芳香,一边朗读着大屏幕上的片段。浸在槐香之中的孩子很自然地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了自己身处槐乡时的感受。这一段文字的插入润物无声地加深了学生对槐乡之香之美的感悟,使得孩子们头脑中的槐乡更加地充实丰满起来。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即:应该如何写出自己身处某个环境时的感受。这样的一个神来之笔,既是对文本的有益补充,更是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在孩子们沉浸槐乡,如痴如醉时,刘老师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苏轼的'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简单介绍了这句话的写作背景后,刘老师又巧妙地抛出了一句:“你在如此美丽又芬芳的槐乡里,不想跟苏轼似的留下一句佳作吗?”一个学生脱口而出:“但得槐花扑鼻香,不辞长作槐乡人。”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又一学生说:“唯愿身浸香海中,不辞长作槐乡人。”仿苏轼的句式,孩子们既过了一把诗人的瘾,又加深了对槐乡的情感认知,刘老师将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课标理念。

  在读懂了文本的基础上,更读出了情感的共鸣——孩子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能把学生带入似课堂非课堂,似槐乡非槐乡的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

  一句简单的话,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被演绎得如此生动,这既得益于刘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教材的准确把握。这节课,刘老师做到了。我们,也努力去做到吧!

【《槐乡五月》听后感】相关文章:

槐乡五月教案02-26

《槐乡五月》教案08-26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10-06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04-25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05-30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12-16

槐乡五月的教学反思01-05

槐乡五月教案10篇04-08

槐乡五月教案15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