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1
上学期,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通过不断教研和实践,对“导学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尝甜头,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除此之外,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总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导学案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总之,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导学案,希望可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2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高中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3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切实落实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对导学案的学习使用,我有以下体会: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发挥集体校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为了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习学案”、“导学案”、“达标反馈学案”三个环节。
主要环节“导学案”的设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
实行个人划分任务原则,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周的备课,为了设计好导学案,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仔细认真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完善的设计。
三、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指导课前预习:每节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活动中有的放矢,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有所了解,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2、课堂引导探究: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按照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圆满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让须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3、作业的布置:作业要求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之外,还要为下一单元的导学案做充分的准备。让课堂的内容能够有序的联结起来,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四、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使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4
我认为新的导学案好,因为新的导学案多了自评和测评,在学会了导学案上的有些知识,做完导学案关于这一课知识之后,可以自我评测一下。测下来发现没有掌握的话,可以问老师。掌握了就可以把导学案放在一旁,平时要多看看,让这一课知识印在你的脑子里。这样在考试中遇到这方面知识,你轻而易举就能把它做出来。
我觉得发在导学案之后要认真看一下导学案的知识,它引导你认真阅读书上的知识,鼓励你努力去预习。这样,就能了解了新课,课上的时候也就不会听不懂了。考试之前多阅读导学案,考试就没有问题了。
对于有效使用导学案,我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认真看导学案,一边看一边用不同方式勾划出来非常重要的知识关键;还可以把书上的例题、练习,在导学案反面练习,一边在看导学案,一边看书上的`课后练习,这样趁热打铁,可以增加做作业的效果,也可以使书后练习的题目正确率更高。
对于不做导学案的同学我的建议是:让组长负责督促,比如晚上打电话给对方父母,让他们的父母督促他们做。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可以打电话给组长的家长,这样一个人管5个人,5个人管25个人,这样就可以管柱全班了。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5
从上学期至本学期,数学导学案的版本有所不同。而我认为这个学期的新的版本更好。为什么?因为就我而言,在上学期导学案的使用中,只是把导学案填了填满而已,并无心去做深入的研究,看完后还是一知半解;但这一学期,我的导学案上渐渐地多了一些圈圈画画,再渐渐的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出现在导学案空白的地方,学起来也是变得更加轻松。就这一方面,本学期的导学案就用起来得心应手多了。
使用导学案后,我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原本,一片空白的导学案上,只要我有了想法或疑问,写在上面,第二天,老师就会为我们排忧解难,在这过程中,我的学习效益提高了,学会了提出质疑并解答,学会了理解一些公式的意义(如幂的意义等)。如何更好地使用导学案?我认为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只是圈圈画画,写一写有的没的废话上,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这道题要这样做?而不是只用荧光笔划出来,说这是重点罢了。我们要渐渐地从只是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到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再到尽可能写一写有用有深度的东西(如今的要求),迫使自己不断的学会自我学习的真正含义。
如果我是老师,对导学案使用不自觉的同学,我要多加以指导与引导。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6
xxxx年我校作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在领导的关怀指示下开始使用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是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改边借鉴,为了更好的把导学案落实于自己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实践后的思考。
首先,要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有效的导学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深入钻研教材,讨论制定导学案方案,再由具体的主备人开始书写,然后再分发给每位任教教师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等,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修改,使得导学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在导学案的实施上下功夫,导学案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做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通常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有预习部分或者是提供预习单以供学生预习;同时要做好课中的“导”,这是导学案是否有效的关键,做好课中的导,就要注意一些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如根据教材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等)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习,同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课后的“导”,指导学生延伸导学案的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习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问题。经过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到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设计编写有效的导学案,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抽批导学案,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学案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或者是“预习单”,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课前应该自学或预习的内容,少部分的同学在课中探究活动中自觉性较差,总想等待别人的成果,两极分化较严重;“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提前预知要学习的新知,并且也了解了即将呈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经过一年的导学案的实施与研究使我对“导学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以及实施,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其间我们有成功,也有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7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
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从知识学习型转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8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
1.3对于导学案中练习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习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9
现代教育理念昭示着我们,高效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困难的,针对个人教学实践,我从导学案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进行了思考。
在创设“高效课堂”的口号下,教师们都采取课前布置预习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的课堂常出现课堂效率更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目前导学案的使用存在几点问题
1.重视了导学案,忽略了自主探究
常见的数学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检测题。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预习学案,但呈现的都是一片试题的“泥潭”,学生拿到学案导学往往不是首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
2.乏味的数学课堂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学习。实施导学案教学,更多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因为学生需要的是完成导学案,需要的是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很少有学生关心,这样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数学课堂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
3.师生精神失去了家园
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点。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导学案的设计要多体现主观性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预习应该按课标要求去掌握概念、理解例题、会模仿例题完成课本练习题。应使应试式的学案回归生态化的学案,使试题式的学案回归问题式的学案。更多的时候,主观一点的问题,更容易让人发挥大脑的思考,尤其在小学生“减负”永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问题式的学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2.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导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导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调整在有形知识之上,传递给学生。导学案除了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外,还应该具有指导学法的作用,这也是学案导学的预期优势。体现在指导学生在关键和重点处有所突破,在学案中往往以“建议”“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虽然学生的预习是一个自主化的过程,但由于思维受到导学案以及书本的禁锢,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的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可以预料。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的“成果”,做到“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1)教学流程与学案导学相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流程与学案相顺应,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预习,而且能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反之,学生通过学案获得的成就感将消减。
(2)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三、“导学案”使用中师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
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
4、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强化一个“研”字。学生不是玩偶,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没有主动性;学生也不是容器,让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思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案导学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案导学是教学大纲的指南针,以导学案为纲,可以达到对学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指导,师生互动,智慧共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10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作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我想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些尝试。于是,我大胆地对导学案进行研究,尝试课前让学生自学。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导学案有些收获,也有些思考。学习内容中本身就含有很多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就有三个“观察与思考”的活动,这些图文并茂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更有时间的保证,所以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但是,导学后的课堂跟平常的课堂应该有所不同。创设情景就变成了检查自学情况,有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
但也有不足。
1、学生到了五年级了,学习水平的差异已经形成并且明显化了,这直接影响到自学效果的不同。优等生自己阅读课本基本上就能理解学习内容了,对于他们,课堂上应该适当为他们拓展,才能让他们对课堂有兴趣。而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弱,课本中的问题没办法解决,课堂上就只能关注他们基础题目是否理解。这“吃饱”与“吃好”的矛盾如何解决?
2、学生预习完以后,对一些知识已经了解了,在课堂上再让他们进行探究,他们就缺少兴趣了。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努力,不断地去尝试,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11
近一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至六年级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以追求有效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利用导学案导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困惑。
一、使用导学案导学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自主学习”这一版块的内容有层次的学习教材,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使用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问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三、使用导学案导学的一些困惑
1、学生以完成学案上的习题为己任,因此拿到学案后,急于去完成学案上的习题,而不认真地阅读教材,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地在小组内展开探究讨论,甚至在老师点拨讲解时也在忙着完成习题,连举手发言的人也寥寥无几了,产生了所谓的“假思考”“假探究”“假讨论”“假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
2、小组交流学习难以起到真正实效。学生小组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可我让小组选代表发言,他站起来说的几乎都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另外,一些学困生在交流中往往只有听的份,造成时间越久他们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越得不到锻炼。
3、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如何设计出能体现个体差异的导学案,既要带动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又要提高优等生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4、导学案的教学形式是否都比较单一?固定了“定向示标、学生自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拨、达标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否有些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师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如何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既能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它不可能真正代替我们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地编写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并合理利用它,让它充分发挥“导”与“学”的作用。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12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13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合理分工,群策群力。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三、及时练习,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教后反思,精益求精。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短文》导学案08-03
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12-15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05-01
《丑小鸭》导学案11-23
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08-17
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11篇12-21
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12篇12-15
导学案心得体会(通用10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