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和一名心理老师,面对现今如此普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高校管理培训平台,我对马喜亭教授的“育心育人为‘两领人才’保驾护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课程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在本课程中,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研究中心马喜亭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导体制,建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化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专业化的校级心理咨询与学院发展辅导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机制,构筑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保障体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这使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受益匪浅,感受良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同时,在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并且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不可避免地在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影响。新的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从“双向选择”到“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焦虑意识,越来越多大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从三年级就寻找就业单位,在遇到挫折时,又极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他们自强精神、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但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如部分学生对金钱的过分崇拜、个人主义强化、人际关系淡漠等。另外,由于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各种媒体的影响,现代大学生生理成熟时间提前,恋爱出现“低龄化”趋势,使一些学生面对变化的现实,产生了浮躁、焦虑、苦闷、压抑等心理问题。其次,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学生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从儿时起,生活上依赖父母照顾,学习上依赖老师指导,独立生活能力差,没受过大的挫折,固执任性,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情绪易大起大落,在生活、学习、事业上稍有挫折,其心理上就产生强烈的震荡,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一些学生的家庭生活不完善,或者是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或者是父母不和,缺乏温暖,给他们心理造成的创伤极深,常常会使其形成一个孤僻自卑的人格。第三,学校环境的改变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升入大学后,学校环境与初高中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又远离了父母,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及语言交流的障碍,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同时,来自农村尤其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的乡村或较为偏僻的山区的学生面对物质、精神文明较好的城市学生,总会感到经济压力和有一种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有障碍。在种种压力的负重下,一些学生长时间生活在“紧张、疲乏”甚至“烦躁、压抑”的状态中,由此引发了各种心理疾病。另外,由于大部分新生高中不住校,在新的集体宿舍环境下不会处理与同宿舍的同学的关系,进而会产生争执和矛盾,如果这种情况未能及时解决,学生便容易产生抑郁、恐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面对如此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教育一般是指为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高级的心理素质所实施的教育,内容包括智力开发、情绪调节、意志锻炼、气质修养和性格塑造等。高等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有其重要的意义。第一,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所以大学生们对其知之甚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心理伤痕,这些伤痕会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被忘却或被忽略了。但人脑情绪中枢的.运作方式自童年时期便随着生活经验逐渐成型,忽略了这段生活经验则可能要付出一生的代价。因为在特定的生命时期,例如青春期,或特定的环境里,例如在巨大的社会变动或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中,这些潜藏的伤痕会泛浮起来,造成人们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如果不具备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形成心理疾患。一个心理素质差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调节能力,其情感世界永远处于一种失衡状态,那么他的智商再高,创造能力再强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所以现在的高等教育要补充心理素质教育这一课,以期能调整大学生由于童年时期的经验以形成的心理“伤痕”,进行人格优化。第二,大学的学习过程,是成人化教育的过程,在完成中学到大学转变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决不可以忽视。随着大学教育向主体性管理模式的转变,它的标志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学习,要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个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的能动选择上,这主要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的推动和支配,表现在自觉性和选择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它是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约束,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这里所讲的兴趣、需要、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都是人的心理要素。可见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主体型教育、能动性学习的任务。第三,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大脑就没有人的心理,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所以开发大脑的潜能一直是人们向往已久的事情。大脑的潜力是很大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现代人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潜力的四分之一,这么低的利用效率无疑是一种浪费。如何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就是要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当一个人能辨证地认知世界的事物,提高记忆力,打开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力,大脑的作用便会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对一个不断发展、进取的人才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是动力,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上不懈努力,为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环境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3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加心理体验,学以致用,学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心理知识讲座、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主题班会、心理素质拓展、心理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
听完讲座后,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也是我们学校这次讲座的主要目的。
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如今,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
经过这次的心理讲座学习,我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许多争吵,多许多的爱与温暖。
通过这次的心理讲座学习,我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许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学生,上司对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此中间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及时沟通,与父母之间要敞开心扉,不要制着想,通过上课,我变了很多,希望有机会上更多这样的课。上课的老师很棒,很详细,虽然老师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丝毫感觉不到她与我们之间存在的任何代沟,上课没多久,同学们就被老师感染了,也都活跃起来。经过上课,我的知识更丰富了,办法更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按老师教的方法合理去对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与别人产生隔阂。
心理健康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我感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在心理健康讲座上,我学到很多知识。
通过上心理健康讲座,我懂得了怎样尊敬父母,怎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他人。上心理讲座让我懂得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宽容,学会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更知道怎样去理解父母,爱自己的父母。希望多开展这样的课程。心理讲座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我要常去替别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爱。
通过上心理健康讲座,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通过学习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及恋爱中的技巧,让我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正确处理方法,更加深了对恋爱含义的认识,当然也会更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而学习了个性健康后,又知道了更多有关大学生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学生力,大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能力又会影响活动的效果,而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做到:建立和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原来有很多阅人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个性,当然也加深了对同学的认知,更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熟悉人际关系与交往的方法与艺术,对自己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面对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与压力时,知道如何合理地应对与调节遇到的困境。
学习心理讲座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以后的学习生活的合理有效地进行,更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确地把握自己光明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人生。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4
大学生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老师首先用几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开始这门特殊的课程,我的测试结果初步表明我自己的心理还是很健康的。不过近年来由于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而在校园中发生的事故层次不穷,如何正视并解决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情感和就业压力等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必修课程。之后老师又向我们大致的介绍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例如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后又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包括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支配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并把人格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把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这5个阶段。
接下来的几堂课老师很用心的从几个诱发不良心理的原因跟我们详细的`讲解。首先是在重大变故时人会出现自我封闭甚至性格巨变,并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例,剧中的小女孩以为被妈妈抛弃而出现不愿说话的自闭行为。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天天经历天灾人祸,但是往往在一些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后,只差那一根触发负面情绪的稻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轻视每一件产生负能量的事,及时排解负面情绪才是正解。
然而让我吃惊的是经调查最让大学生处理不好的不是就业压力或情感问题,而是人际关系。虽然我在大学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烦恼,但是也见过别人因为小矛盾或是言语不和而好友反目类似的事情。甚至近几年某些高校甚至出现同寝室室友投毒的事件,然而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是些琐碎小事,嫉妒或是猜忌导致悲剧的发生。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来到大学后都会不习惯寝室生活,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无法避免的交际问题肯定会困扰我们一段时间,但这又是无法逃避的,只能学着去适应环境。学会与他人分享空间,这也是大学生活一个重要的目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因为差异而导致的分歧更是以后我们走上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管对象是谁,人际交际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好的问题都不
是问题,最不可取的就是都不听对方的解释,一味的指责或者一味的退让都是过于极端的做法,时间久了还是会暴露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必备技能,良好的沟通能让生活工作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呢?
第一,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第二,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
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正视人生舞台后面的许多真实情景,领悟人生的哲理。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5
通过这半年对心理健康系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使我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心理不在和以前一样脆弱,反观现在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学习,自己不仅在心理健康上而且我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也取得了十分大的进步。所以我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对于环境变化方面学习心理讲康是我们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高中的环境模式是封闭式的,我们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少,交往的目的很单纯,我们不用考虑太多,这使得我们的心理负担就不那么重,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很单调,每天只需要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大学就则完全不同,我们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遇到各色的人际关系,我们还可能会遇到我们的情人等等。这与我们前一阶段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这使得需要我们有更高层次的能力去应对去处理,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应付,而是要处理好,要处理的漂亮,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这点,然后不断的自我否定,不断的自我逃避,最后慌张到自闭。
学习心理健康是我们应对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以前的学习模式中,都是老师把知识点告诉你,把知识点反复给你讲,生怕你学不会,就算这里将不懂也没关系,老师课下还会找你,监督督促你去完成任务,你自己不学老师恨不得拿着你手去学,老师就差去帮你去考试了,但是在大学,老师看重的是你自己的自我管理,你现在是一个成人,判断是否为一个成人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这个人能独立能知行合一,因为到了社会你只能依靠你自己,做的不好没人会帮你接受惩罚。高中是判别这个人是否有学习能力,和吃苦精神,大学则判断的是你是否符合社会对你的各项要求。很多人没有弄清其中的关系,就难免会导致各种落差,心情常常会很失落,因为心情失落行为上往往更差劲,这就使得没有成绩,由于没成绩心情更失落,最终不仅学业爆炸,而且心态更加爆炸,不知道的以为再过年,实际上是在坟头蹦极。
从我们大学生自己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也在生长,所以我们会比以前有很多诉求,比如谈恋爱的需求,谈恋爱时人们头脑中会有多巴胺的`分泌,这就会产生刺激的感觉,人们很喜欢这种刺激于是人们会经常谈恋爱,长此以往,我们的多巴胺阙值会提高,与一个人谈恋爱不能满足多巴胺分泌,我们会与那个人分手,然后心情失落,于是大脑会很自然的把分手这件是认为这是对身体的损害,这使前两者产生矛盾,然后心理在两方面纠结,这就使得我们会有健康问题。
解决心里问题的方法。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出现问题我们不能有意逃避,而应该坦然面对。
2、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对于心里问题我们一定要小心翼翼,对症下药,做到釜底抽薪,以绝后患。
2、千万不要害怕去做心理咨询。对于严重的、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心里心里专家咨询或者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4、转移自己的注意。心理问题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就会被放大百倍千倍,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千万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
5、要合理控制情绪。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
6、要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大学中我们会加入各种社团,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我们还是学生,一切以学习为重,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7、我们要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融入集体,多交朋友,让自己不再孤单以上就是我学习心里健康教育课程的心得,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这门课,它对我们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心里,让我们得学习与生活更加美好。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6
一学年来,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证。开学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同时委派具有多年经验的一名教师为我校的专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消除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偏见,让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学校通过广播、集会和升旗时间等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广大师生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
三、扎实工作,拓宽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首先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题培训,然后再由专任教师指导,班主任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同时安排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常规教学工作检查。
2、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各科任教师联系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适时、适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各科都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提高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对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服务形式有:
1、面谈。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可直接找专任教师或班主任敞开心扉,谈心交流。
2、电话和qq沟通。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又觉得不便与老师口头交流的,可通过电话联系沟通或通过“坡刘小学家校交流群”在线沟通交流。
3、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我们把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时记录,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4、学校指导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赢得实效,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我们着力修筑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定期召开家长会,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识,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不定期家访,共同探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三、经验
首先,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机会,我们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因为考虑到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了解,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比较多。本学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完成。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时间。
其次,继续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在课堂课上,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多科并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鼎力配合下,学生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7
荆楚理工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学班xx级全体学生,很荣幸的聆听了钟老师的心理健康讲座,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初来到荆楚理工时,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彷徨,迷茫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开心,愉悦。当在你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同学时,你可能会自卑,还会有更多的负面情绪。不!这些我们都不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更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更要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学生心理讲座心得体会8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一个人如果有再健壮的体格,可心理不健康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个性、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人人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主要内容。在学校里天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与舍友之间一起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一起探讨和研究,同时这也促进了学习的进步;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难过的同时也有同学一起分担。所以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以及情感的分享等等;如果我们学校很少跟同学说话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能够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这也会使我们产生厌学,导致学习退步。但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也只能憋在心里,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人际交往不良可能会引起我们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业。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才能让我们自我完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不一样的事物
和环境会使我们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就像刚入大学的时候,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产生了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第一,在高中,每个班都是固定,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在大学是不一样的的课大都要换教室,有专业课、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令我摸不着头脑,很是焦虑、烦躁。第二,大学里再也没有人跟在后面督促你干这干那了,而是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真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自习室去哪,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感到很迷茫、恐惧、失落。第三,觉得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已感到筋疲力尽,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于是失去了奋斗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总总的不良情绪不仅仅影响学习和新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及时的调整。当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我们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排解内心的焦虑、烦躁、郁闷或其他不好的情绪。一旦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不安等症状,要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或者转移关注点。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方式,或坐或卧,慢慢地通过调节呼吸或放松使心情平静。积极乐观的情绪使我们充满信心,精神充沛,能够良好地适应周围新的环境。反之不良的情绪使我们焦虑、烦躁、郁闷、易怒、从而导致不良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善于到生活中去发现新意,和同学去操场散步,聆听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为生活增添活力。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段温馨的音乐,也足以让你新的生活充满惬意和浪漫。
人与人需要交流,有好朋友才有好健康。人类本来就是群居性的。亲密的朋友会使我们生活充实,让我们在孤独和脆弱的时候找到精神的依靠。友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不会被困难击垮,勇敢面对挑战和考验。另外要确定适当的目标。过高的要求会使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屡次失败会打击自己的信心和激情。建立适当的目标,让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功,使自己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良好的情绪。
总的来说人要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故让我们为了明天的美好,让我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