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学实验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诊断学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诊断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诊断学心得体会1
对中医的向往始于年幼尚未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年少无知,一脚踏入奶奶刚烧好的洗澡水里,傻孩子还不会自己把腿抽出来,就只会在那边哭,等奶奶发现赶过来时,我的整个脚就快成熟透的猪蹄了。奶奶赶紧抱着我跑到县医院里去,当时医生做了什么处理我真心回忆不起来了,只是牢牢地记得托他不是那么高明的医术的福,我痛得跟杀猪一样叫,回家后还哭了一宿睡不着,奶奶心里也不好受,祖孙俩就抱在那儿哭。恰好一个平时和奶奶颇有交情的赤脚医生经过,见此情景,赶紧从自己的药箱里拣出几味草药,嘱咐我奶奶熬水放凉,然后洗掉了我伤口上的脓液,再把草药捣碎给我敷上,没多久就感觉没那么疼了。一个星期后,我脚上的皮肤就重新长好了,只在脚丫子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疤。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憧憬着成为这样一个神奇的人,能把病痛从我身上,从我身边的人身上赶走。
时间一晃快二十年了,在这期间我断断续续地看了不少中医经典、启蒙读物,虽学了不少,但总觉得学得不扎实。这学期开的基础中医学给了我一个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中医。但在我一直的认识中,中医便是一门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经验科学,所以我觉得中医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首先这样的学习方法不能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滑脉,什么是弦脉,什么样的舌叫胖大舌,而什么样的舌又叫瘦小舌,其次这样的学习方法无异于在死记硬背,要学那就应该好好学,就应该让这些宝贵的知识流动起来,那才是能被我们运用的知识。不过这可能也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关,毕竟我们的专业是临床医学,若中医所占比例过多,未免让人有本末倒置之忧。庆幸的是,我在我们专业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她也和我一样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不想让中医的学习浅尝即止。于是在询问老师、阅读名老中医自学成才的传记之后,我们决定利用名医医案做模拟的辩证练习,在这过程中,我们都获益匪浅。仅以我们所做练习中比较有趣的两个医案为例,谈谈我在这一过程中所学所思。
医案1:患者,女学生,17岁,自诉:因与同学去河里捕鱼,洗澡戏水,随之饮食生冷之品,夜间觉身体不适,自服克感敏2片入睡,次日腰腹疼痛难忍,继而经行不畅,量少,色黑有小血块,伴身酸头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患者痛苦面容,脉沉紧微滑,舌质微青,苔白微腻。
在讨论初期,我们讨论的比较混乱,看到一个症状就去想是什么原因,结果到最后也没能清楚地表达出这个患者所患疾病的`实质。在我一个读中医专业的同学的帮助下,我们重新找到了辨证的思路,从整体入手考虑,以脏腑辨证为主线,辨病位、辨虚实、便表里、便寒热,以此为线,顺藤摸瓜。患者经行不畅、量少、色黑有块,生殖功能障碍,且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所以病位在肾、脾二脏;脉沉紧,经行不畅,同时舌质青,青主寒痛,所以为里证、寒症。在这里我有个困惑是为什么病症会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就会发展为里证,我的同学的解释是寒邪正旺,同时正气虚弱(患者那几天恰处于经期前后),寒邪有可能会直中脾,很快就穿过了表证阶段。最后我们尝试下的辨证结果便是:寒邪直中,寒凝胞宫、气滞血瘀,治法当温阳祛寒,行气化瘀,可选附子理中丸温中祛寒,以附子温肾阳,干姜振奋脾阳,我一开始选择的是血府逐淤汤,却被我同学提醒说血府逐淤汤、膈下逐瘀汤等一系列的汤并不是从气滞入手,而是直接破解久积的淤血,所以其针对的应该是中老年那种长年累积下来的血瘀。在此次的辨证练习中,我们重新温习了望闻问切四个方面,主要集中于病史询问及脉象,对疾病的发展和方剂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医案2:陈某,男,5岁。患儿因发热6天,门诊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住院。住院后经胸部X线检查左肺有片状阴影,痰液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诊断为金葡菌肺炎。仍高热,体温在三十九摄氏度上下,轻咳,不喘,住院后继续用抗生素治疗,仍未能控制病情,高热继续,且全身出现皮疹,有的融合成片。住院期间曾用过麻杏石甘汤加减之类的中药亦未见效。及至住院第九日,病程第十五日请中医会诊。中医所见:患儿烦躁,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皮疹色深红,唇干裂,啼哭无声且无泪,舌绛无苔,脉细数。
一开始我们用西医诊断思维思考,考虑为什么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什么会出现高热,发现这样做并不符合中医的辨证思维,然后再重新调整思路,从中医辨证入手。患儿的高热应为阳亢的表现,而且是因为阴液亏竭导致的阴虚内热,因为他皮肤干燥,唇干裂,啼哭无泪,正是津液耗竭的表现,所以治法当以清热滋阴。在医案随附的解析中,我们知道了这是典型的温热病,发病急,热相中,绛舌是热入营分的重要辨证依据,且身上见疹,邪入营分无疑,且如果高热病例用一般清热无效时,应考虑到液亏、水不济火的问题,所以在强有力的清营解毒的同时,应当给予同样强有力的滋阴救液,所以治法当清营解毒,滋阴救液。
这两个医案的分析中可能还有幼稚之处,还请老师多多见谅,而这就是我们自己不断摸索练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学习的感受是通过医案练习,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学习中薄弱的地方或者理解有误的地方,并在不断的重复中巩固了知识的记忆,同时知道了这些知识应当如何运用,学习的动力更足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中医辨证和西医诊断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便以后自己不是一名中医医生,但也不会不论寒热虚实就给病人使用中成药。总体来说,受益良多。但不得不说,这个练习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基础,仅由初学者自己去进行很难有提高,因为像我们这种基础薄弱的初学者无法找出自己思维上的漏洞,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而我那位学中医专业的同学在这一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估计我们的练习也仅仅是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而已。
基础中医学的课程告一段落了,但我知道我的中医学习才刚开始迈上正轨,我会把医案练习坚持下去,并在基础都熟练之后多去门诊见习,跟随老师出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在真正的实践当中有质的提高。
诊断学心得体会2
跟随杨教授几个月的学习,诊断学基础这门考查课今天以考试的形式结束了。一看到试卷,进行浏览时,感觉考得很基础,几乎没涉及到疾病的病理机制,很显然老师体会到作为我们这一批定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想给我们太多为难。
一开始看到诊断学这本书,第一印象就是好厚、太厚了!老实说,学习诊断学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要理解并记忆的内容特别多。我很庆幸我们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诊断学是一门非常实用而且有趣味的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每当懂得一个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疾病相关知识时,会很有成就感。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诊断学分为六篇,分别是症状学诊断,检查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病例与诊断方法。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吧,今年影像诊断就没有学习。
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问诊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所以很重要。症状学的学习是我们能出不学习会分析症状的病因,产设备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的要点。
体格诊断主要是体格检查,其检查的基本方法是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体格检查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杨老师给我们增加了操作实验课,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杨老师的.良苦用心。
实验诊断临床包括:
1、血液检查;
2、骨髓细胞学检查;
3、血栓与止血检查;
4、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5、临床化学检查;(含各种蛋白、糖、脂等成分的检查)
6、临床免疫学检查;
7、临床病愿学检查;
8、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查;
9、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我认为实验诊断必须注意:当实验结果当实验检查结果与临床其他表现不符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或进行必要的复查。
器械诊断主要学习的心电图,对于心电图的学习我认为只有知道并掌握正常的心电图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疾病或异常时的心电图。
对于病例的学习,老师介绍了病例的书写格式,内容,要求,及病历举例,诊断方法,步骤,内容,及临床意义。
虽然这门课程考试结束了,但对于即将作为医生的我来说却远远没有结束,只是一个知道的开始,但到临床时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诊断学心得体会3
《诊断学》是临床基础课,也可以叫内基(即内科基础),都是由内科医生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学校,诊断学占了8个学分。相信在其他院校,这门课的分量也一样不轻吧?其实开始学的时候我以为学完诊断学就可以诊断疾病了,后来学完才知道不是这样的!呵呵~具体的诊断标准是在临床课上讲述的,而诊断学的学习重点是病史和体格检查!这些在临床上诊断疾病的时候都是必需的基础内容!《诊断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临床诊断学(也叫物理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先来说说临床诊断学部分,这可是诊断学的重点,它又可以分为症状学、全身体格检查、心电图3个部分!
1、症状学:这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症状,这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述,可能只挑几个最常见的来讲,如发热、头痛、胸痛、腹痛、水肿、呼吸困难等等!在初学阶段,重点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如各种热型的特点(常考名词解释)、水肿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三凹征等等。如果想记更多的东西的话,建议把每种症状产生的机制理解好好一下,这样记忆起来会容易,而且不容易忘!关于这部分,初学可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等把临床课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理解(个人体会)!虽然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其实在临床实习问病史的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些知识的,如病因、伴随症状等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另外,最好能掌握这些常见症状的英文,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上!
2、体格检查:这可是诊断学的核心部分!这学期诊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每个人都学会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心脏、肺部、腹部的检查又是重中之重!学习这部分的要点:第一,就是看书,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第二,要珍惜每次见习课的时间练习!不过见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机会不多(内科见习的时候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回到宿舍也可以互相练习,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建议各位买一本《简明体格检查图谱》相信帮助会比较大的!至于考试可以分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我们的操作考试是每人抽考2项,拿同学当模特,做完以后报结果。其实结果都是阴性的,不过要注意报结果的规范性哦!举个例子:肝脏触诊报结果不能说肝脏无肿大,要说肝脏肋下未触及!至于理论考试,主要是针对一些名词和一些体征的意义来考核,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如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水至少达到多少毫升之类的题目。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题,如肺气肿的病人会有哪些体征,要从视、触、叩、听4个方面分别叙述!这些都是临床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相信理论结合实际,这些不会是大问题!
3、心电图:我认为重点要掌握的'是正常心电图(只有知道正常的,才能发现异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和分期)、房颤,这些最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下面说下实验诊断学部分:我觉得三大常规、骨髓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要重点掌握,其中后2项很喜欢出问答题!当然,实验诊断学的内容有很多,一些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老师上课也不会全部讲到,很多还是靠以后自己积累、总结,所以老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这部分刻意为难大家的!至于参考书,可以参考科技出版社的那本,当然做题目不是最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进步才会更快!
诊断学心得体会4
《诊断学》在医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学好临床各科的基础。杨老师上课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基本每节课都能让我基本记住这一节的知识点,这完全要归功于杨老师的“被得病”的讲课方式,杨老师上课喜欢拿坐在前面的同学打比喻,更喜欢以生过此病的同学为例,这让我记忆深刻,比如几个阑尾的同学,有哮喘病的同学,所以课后我们都会津津有味的讨论,今天你是水肿啊,我是梗死啊,他是肾小球肾炎啊,在这种方式下我觉得有助于我们的记忆。
当然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杨老师不止一遍提醒我们这本书最少要看3遍,确实书本还是最基本的,在把知识点牢记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所拓展,有个笑话说的好,病人不会全是得了重点的'疾病,病人来了之后你还让他们回去变成重点的来找你??!!而且什么叫重点,整本诊断学的书都是重点。怎样去加深理解呢,我觉得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以致用,这两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出去义诊的机会跟在医生后面抄抄方、打打下手,在没有学习诊断学的时候我都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观察病人,望闻问切,学完诊断学之后,我发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诊断一个病人,大多数时间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也有些时候是不同的,而往往是那些结论不同的时候收获才是最多的。另一方面是亲朋好友的询问,他们问你的时候你又不好意思说不好,更加不能随随便便的乱说一通,所以这也是推动我前进的一大动力。
实践也是相当重要的,诊断课的课程里有较多的实践课,课上老师找同学上来当模特,示范完毕之后同学两两之间进行操作,按照操作手册一一进行,遇到争辩的时候先两人讨论讨论,最后再去询问老师。我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一边观看操作手法的视屏,一边进行操作,另一边注意指导手册上的要求,一步步的来,要求质量过的了关。最后基本操作都熟悉的时候,按照指导手册后面的练习题,一项一项有次序的进行,遇到不会的就勾下来,重点记忆。当这些都完成之后,再回过头来,以没有学过的心态把指导手册从头到尾在好好的研究研究。
诊断学是一门终身需要学习的课程,杨老师也说了在我们见习完毕之后,要以一位病人为模板,让我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我们要学好诊断学这门基本而又重要的课程。
诊断学心得体会5
诊断学基础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理论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原理和建立诊断的依据,基本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等。诊断学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1.症状诊断(symptomatic diagnosis)
2.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3.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原、病理改变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再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学习实验诊断必须以症状诊断、检体诊断为基础,重点掌握各项实验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器械检查(instrume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等。应重点掌握各项检查的应用范围及诊断价值,逐步学会常用检查方法的操作规范。
5.影像诊断(imaging diagnosis)
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等,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快速发展与临床应用,影像诊断的价值已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影像学。本书重点介绍影像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及临床意义。简要介绍某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
二、学习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
①能独立进行系统问诊,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和临床意义。
②能以规范化的手法,系统、全面、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掌握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
③掌握临床常用实验室检验项目的适应证、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④掌握心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及操作,熟悉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肺功能检查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
⑤掌握影像诊断的适应证,熟悉或了解其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⑥能书写出符合患者客观实际的、规范的完整住院病历。
⑦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第二章常见症状
【导学】
1.掌握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呕血、腹痛、黄疸、抽搐、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2.熟悉发绀、心悸、水肿、恶心与呕吐、便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皮肤黏膜出血、头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熟悉主要症状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思路。
3.了解发绀等10个症状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思路。
本章仅介绍临床常见症状,每个症状重点阐述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思路。
第一节发热。当机体因致热原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则称为发热。
【病因】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以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因组织细胞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常见于:
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
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低热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因物理、化学、机械及感染等因素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中暑、安眠的药中毒、颅脑出血、外伤、炎症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此发热一般为低热,称为功能性发热。
【发生机制】
发热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两大类,前者在临床上常见。
○1.致热原性发热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及细菌毒素、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等;某些体内产物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产物等。这些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使之形成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中暑、中毒等);②产热过多(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散热减少。
诊断学心得体会6
1.最好在学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后,再来学习《诊断学基础》。西医学的各门为加深对《诊断学基础》的理解,课余时间还应对前期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复习,以达到基础与临床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学习过程中须补充某些基础知识的不足。因为《诊断学基础》是建立在如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上的。即使考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后,要学习《诊断学基础》也还没有生物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考试后,再来学习西医课程,他们很多时候把记中药药性、方剂歌诀的方法来学习西医课程,这是一个学习方法上的错误。因为《诊断学基础》似乎还没有现成的歌诀。学生应当根据大纲要求,识记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领会的内容应当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应用的内容应当真正会应用。读书的时候,变记住“是什么”为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读出课本中字面上没有但实际上包含有的意思,那就更上一层楼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诊断学基础》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要记住的名词概念、参考值、临床意义就相当多,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感到困难。有的学生习惯于把一本书读完后,临考前再来抓紧时间复习,然后应考。这种办法对付某些内容少、自己熟悉的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可对付《诊断学基础》的考试却不行。学习时应当分阶段学习,学习完后先总结归纳,然后做每章后面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熟悉程度。如果能够达到大多数练习题都对,则需要找出题做错的原因,然后继续学习下一章。如果多数练习题都做错或者虽做对但是不知道对的道理,则应当重新学习直到完全弄懂为止。每一篇学习结束后应当有小结,抓住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临考前再来一个总复习,这样考及格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5.学习《诊断学基础》的另一特点是必须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大量的体格检查法,而这些方法和众多的体征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的,它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是艺术性的。为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法,必须在自己身上或同学之间反复练习正规、系统的检查法,熟能生巧、学有所成。只有熟悉了正常状态后,才能更好地认识病态变化;正常与异常比较,使知识巩固、理解透彻、体会深刻。《诊断学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有很大不同,除课堂教学、实验课外,大量的教学活动应在医院中进行。例如,病史采
集,肺部哕音、心脏杂音、肝脏肿大、脑膜刺激征等众多的体征只有从病人身上才能真切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当然,有临床医师言传身教,对上述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法和体征可能会有更加深刻体会。如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可以买相关的体格检查图谱、录音、录像、光盘等资料,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6.学习《诊断学基础》,除必须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外,还必须善于同病人交往,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因为病史采集、各种体征都要从病人身上去体会,这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而病人常常不愿意让见习、实习的学生给他作检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即使有老师带着去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病人也会拒绝见习医生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因而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关心体贴病人,同情和爱护病人,以此为出发点,就一定能处好与病人的关系。在体格检查、诊疗操作等过程中,切勿增加病人的痛苦。
7.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对教材仔细阅读,对大纲中要求识记、领会、应用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识记、领会和应用。对不懂的部分,尤其是辅导丛书上指明的重点内容应当对照教材阅读,因为这些内容都可能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依赖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当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更不能把精力放在猜题、押题上。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没有比较有把握的成熟学习经验,上述方法不妨一试。每一个正确的认识都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临床医师必须在反复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技术,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在学习方法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诊断学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22-23日,由XX教务科牵头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培训。
学校邀请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辛校长和陈主任两位专家为我们进行本次培训主题的解析和讲解,学校领导李校长和谢科长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具体实施做了布置。
在还未培训之前,真的是对这个主题一无所知,通过两天的培训,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在过去我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真的是小看了,同普教相比,职业学校可能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教育。
但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清晰的看到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作诊改三年轮换一次,涉及100个项目,我觉得这不仅对学校还是对每位职教人来说,都一次考验,也是挑战。
我校是这次四川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22所学校之一。李校长在培训会上指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直接完成的,而是要靠全校教职工和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达以顺利完成的。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是全校每位教师的事,结合培训会上传达下来的实施方案,参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这次培训的感受与体会:
做好教学质量的诊断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本学期,我调到了学校学工部工作,担任德育的教学工作,我也知道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在现有条件下评价教学质量可通过社会评价、技能评价的诊断得出初步结论。考察社会评价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
一是通过对年度招生数、巩固率的诊断,了解学校招生举措和规范化招生状况,特别是学生巩固率状况,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真实的教学质量。
二是通过对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诊断,了解学校就业推进举措,学生就业面向和起薪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状况。
三是通过对社会认可度的诊断,了解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技能教学是职业学校的特质,技能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考察技能评价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
培训时间虽短,但获益匪浅,让我对职业教育更加有信心,也更深层次的提高了我对教学诊改的认识,教学诊改工作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所必需的,它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水平。相信我们学校通过这一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会越来越好,明天会更辉煌,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诊断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医诊断学学习心得体会09-11
诊断学学习心得范文09-07
心得体会08-23
【经典】心得体会08-11
名师讲座心得体会心得体会10-22
献血心得体会 献血心得体会优秀01-07
安全心得体会安全生产心得体会10-29
心得体会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1-19
移动培训心得体会简短_培训心得体会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