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篇1
本次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通过每个模块的理论学习、案例观摩、案例研讨、设计任务、完成作业等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员在完成每个模块的任务中理解培训教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本次教育培训的学习、讨论、交流,使我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我们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某一节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在这个具体细小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教学设计,而本次学习中,提出根据主题单元进行教学规划,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全面,也更有针对性。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如何把所有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使所有教育教学资源综合整合,是传统教学急需克服的诟病,不仅仅教育技术是资源,相关课程是资源,老师自身也是资源,老师的思想品德、外在形象、人格魅力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资源。如果说,之前我们掌握的教学设计是微观的话,那么现在学习的正是宏观的部分。其实,任何事物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去研究才能更全面、更清楚,这次的主题单元的规划设计的学习恰好是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让教师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对。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如何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现代教育强调,要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更符合也更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地域特点、生活环境等,把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全方位的力量,让所有资源都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生硬地简单叠加,生搬硬套然而,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道难题。这次培训专门用了一个模块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设计,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培训的学习、参与和体验,使我们逐渐明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深入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主题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校园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学校的氛围内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性,即一旦学习者离开校园,则丧失了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机会。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具有终身性、及时性、有效性,要“活到老、学到老”,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次培训中,有一个内容是“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主要是学习各类资源的教学功能,学会围绕教学所需资源,设计并创建主题资源,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不同,设计和制作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基本只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等内容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我明白了评价方式多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为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形成与教学过程、教学要素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法,这种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的运用,重视学习者的能力变化。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教学资源,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分类差异化、目标设置差异化、内容设计差异化、方法指导差异化、课外辅导差异化、学习评价差异化、课堂管理差异化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科学提炼、构建出有差异性、全面性、科学性、多样性的信息化教育评价模式,才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反思不能停留在表面,从深层次对教学的整个实施方案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等方面,只有对教学过程的深层次反思,才能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当今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等。
总之,短短的培训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任重道远,在教育事业上要勤奋耕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今后能接受更多更好的这样的培训。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篇2
新教育实验,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直到今年拜读了朱永新写的《新教育》,接着又在安康参加汉滨区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教育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来自于江苏省海门市的新教育专家主讲的,参加这次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些新理念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教育核心理念的提出,主要目标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根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由于有了新教育的正确引导,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模式。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新的知识结构。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还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新学期很快就会来到,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9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组织的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研讨会,整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阅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最注重的就是兴趣,当一个人对阅读有了兴趣,那么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孩子、学生、成人、老人,每个人都需要阅读,都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目标。
读书需要兴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纵观国外的大小图书馆,每天都是人声鼎沸,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光凭这一点就值得让我们国人深深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利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特殊的家庭阅读教育。校长的儿子是一个理科生,对语文没有太浓厚的'兴趣,因此校长一家三口制定了一份寒假计划——每天背诵一篇古诗词。刚开始校长的儿子对这个计划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在校长的引导下,他们把读古诗慢慢地演变成了诵读,再把诵读慢慢的变成了朗诵,古诗的每字每句就在这个男孩的嘴里,铿锵有力的读出来,让人听了感觉是一种美的享受,最后校长三口人决定利用录制视频的形式配乐朗诵古诗词来评选出家庭中完成最好的那位成员。这样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份非常专业的家庭阅读作业。这个例子向我们诠释了家庭阅读需要一定的氛围,更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才能够爱上阅读,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并不是为了考试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把读书的目的搞得更加宽泛一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篇4
新郑市历史研讨活动于9月20日在苑陵中学举行,我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大致流程:一是,教研员赵老师介绍了本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二是,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历史教学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和学生共同挖掘。为此,我对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反思。
结合这次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历史课常被学生被视作“副”课,他们认为学历史是难记难背难思维、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历史学习上。其实历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但学生却对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趣索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功利性,一方面学生觉得历史学科只有50分,不及语数外重要;另一方面,教师为了中考而讲,只讲考点,这就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整体性,湮没了历史的趣味性,使历史成为片段式的索然无味的知识点。所以要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就要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二、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初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将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出答案,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比较繁,导致学生厌学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重组,将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历史知识教学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 篇5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习习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习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习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习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习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04-11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模板03-31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汇编6篇07-17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锦集10篇12-02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锦集八篇11-22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汇编六篇11-21
教育培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集合五篇11-20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1-16
培训教育的心得体会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