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8 01:06:50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五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五篇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又是一次绘画课,有点感触,来说几句。

  我发现家长们来接孩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看看你画的?没老师画的好看啊~”

  实际上,我觉得“画的象不象”只是家长们对孩子绘画作品中形象的一种评判,俗话说:“照猫画猫,照虎画虎”,其实说的是一种模仿和观察力。由于幼儿的认知、思维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不可能很全面,也许只抓住自己看到的某个特征,这时大人们就会觉得不象,但是在孩子看来,她看到的事物就是这个样子的。只要孩子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的从象与不象来评判孩子的绘画作品。

  孩子不是为了绘画的结果而画的,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计较画得象不象,而是他们在画、在涂,他们沉浸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绘画就是他们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我们应该多支持多鼓励孩孩子。

  我们老师在选择幼儿绘画题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在孩子绘画过程中,有时候孩子画错了怎么办?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让他们干脆换张纸。但有时我们也会将错就错,鼓励孩子另辟新径。

  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想象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表达的过程。所以当看到孩子画出我们难以理解的“怪物”时,或看到画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时,我们不必惊讶,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你可以请孩子解释一下,或许你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原来这样丰富,孩子的思维原来这样有趣,你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时孩子在解说过程中,大脑经过记忆改造、表象重构等过程,这将促进他抽象思维的发展。

  一次绘画课,我发现妍妍左顾右盼迟迟不肯动笔。问她怎么了,她低着头小声说:“上次画的画,妈妈说我画得乱七八糟,一点也不象。”这位妈妈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驻笔不前。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况下。孩子是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总是否定的信息,渐渐地,他对自己也会持同样的否定态度,而一个人地自我意识将影响他整个人生。所以当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时,认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励他,讲出自己地真实感受,与他讨论。孩子在成人认真聆听和注视下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受到重视的成就感。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优点和不足,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你孩子的短处去比较,那样只会伤害孩子,多给孩子重视,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她并不反感的前提下。遇到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可以和我们老师及时的沟通,只要我们一起想办法,问题会解决的。

  坚持让孩子学绘画的家长也可以看出来,绘画的进步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我们学习了,也要经常的复习、练习,多给孩子自信和勇敢,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们的进步是一点点的累积的,有的最初是不敢画,不愿画,画不好,没耐心,不生动……

  现在我们班的绘画课,我上课的时候也成为了一种享受,感觉就想是你找到了懂你的知音,你说什么,孩子们能立马给你回应,真的很欣慰,现在每次绘画课结束后,家长们来接,都会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你画的啊?老师没帮忙啊?真不错,有进步”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感到最幸福,开心的事,您说,我说的对吗?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2

  爱像空气,它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爱是开起我们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这个故事看了让我受益非浅,让我突然想起爱是多么的神圣、高尚与奥妙。这里有对国家的爱,有对父母的爱,有对朋友的爱,还有陌生人之间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学,在玩雪时不小心打到了一位老职员的眼睛。他当时非常害怕,但在同学卡洛菲的鼓励下,勇敢地去承认错误,老职员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还送给他一枚邮票。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闪光吗?“寒窗”十数载,除了书上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学会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为自己找借口;当然我们带学习用品不是为别人带,而是为自己所用。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做好一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这是他们的任务,而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好好学习和感恩的心就好了,仅此而已。如果心中没了感恩,也就失去了美好的前提。我认为人类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感恩的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真希望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爱心。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这几天生本教育理论研修班的学习,我们先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立时让我耳目一新;又听了四节生本教育课,耳闻目睹“生本教育”的成果;接着又听了承德教育局副局长萧俊泉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生本教育的管理与实践报告》,有茅塞顿开之感,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铺天盖地,作为处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无不摩拳擦掌,纷纷投入到了教改的热潮之中。那么,教学改革将何去何从?呼声极高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然而在以上的教育观中,老师的仍是排序在第一位的,学生为主体仍是排第二位的。诚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导,但教师如何“导”,导到何种程度?“导”在课堂教学中占多少比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真正体现?我们的研究却重视不多。而郭思乐教授正是抓住了这些问题,站在教改的至高点上对生本教育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扬生命。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对待教育,如果我们能表现出教育的文明和气度,那学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一份感动。”郭教授充满教育智慧的话语让大家心里豁然开朗。

  生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里表面上看不过是句序的颠倒,实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因而我们说教育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忘记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都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案以教师思路为主,以教师好教为原则,牵着儿童鼻子走,扼杀了儿童自主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也许有人会说:“是啊,我们知道儿童有认识能力,可就是他们不愿学习,怎么办呢!”其实,学习与吃饭一样,是人的天性,孩子们是爱学习的。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一旦接触了外界,就会不断地提出问题,经常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可是,经过几年、上十年的教育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不管知道不知道,再不愿意问为什么了,这是为什么?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我们仔细想想,就可以醒悟,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郭教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采取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推崇的。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规律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是生本教育。

  生本让我们激动,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生本主义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探索、去研究、做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4

  我们说,老生常谈尽量不谈。但现实工作,我们的问题往往就出在了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我所谈的还是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遇事需冷静。教育过程是一个琐碎、繁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发生在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只要善于挖掘,处理得当,都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可能使事情越来越糟,甚至到无法收场的地步。作为教师,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做到的都是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去寻找事情的起因缘由和来龙去脉,才能机智的做出相应的对策。遇事之后,且不可急火攻心,急躁处理,如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但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伤害了学生,放大了教育的负效作用,得不偿失。

  换一种方式。有人说:“聪明的老师用一千种方式教育一个学生,愚笨的老师用一种方式教育一千个学生。”用一千种方式教育一个学生的老师不能称其为“聪明”,应该是“理智”、“智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哪里会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老师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去做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切不可用一种思维,一种方式,一个套路,去教育不同的学生和处理多样化的问题。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让教育走心。我们说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最终都要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好教育。换一句话说,任何一种外在的教育最终都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内心进行自省、自育,从而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要急于批评、惩罚,不要急于作出论断。先找问题根源,再找解决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善后的教育引导。通过一件事情,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训,什么养的启迪,什么样的发丝,使他懂得了什么,知道该如何去做,并且在自我内心深处有触动,行为上有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抓在关键处。教育的事情很繁杂,特别是班级管理中工作千头万绪。老师没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到面面俱到。这时,就要分出来一个轻重缓急,先来后到,抓关键问题,抓要害问题。充分发挥班干部协助管理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任何时候的重点都是思想建设、班风建设。牢牢抓住纪律这个基础工作,善做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一股子班级正气,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是最要紧的。只有抓住关键,才能保证忙而不乱,忙而不烦,忙而有效。

  发展看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管以前这个学生的情况怎么样,学习如何,思想如何,犯过什么样的错,现在,都不能用固有的认识和思维来评判他。遇到学生的问题,要就事论事,一事一对待,新事新对待,切不可揪着学生的过去不放,也不可把学生过去的问题和今天的问题相联系,更不可以学生的过去来评判学生的现在,给学生不中肯、不科学的评价论断。如果你硬要这样做,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彻底摧毁一个学生力求上进的心灵,使学生自暴自弃,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二是更进一步加剧师生之间的隔阂与对峙,甚至会使学生在内心对教师产生仇恨。

  生态联家校。教育不单方面是学校的事情,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教育失败的责任不要全部归结于学校,家庭应该承担百分之五十。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作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态的家校共育桥梁,共同完成教育使命,共同解决教育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但不少教师却走进了家校共育的误区,一是遇事总爱向家长“告状”;二是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家长;三是总是依赖家长的协助,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或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弄得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全是问题,没有一点优点。有时甚至会当着学生的面给家长说学生的问题。生态家校共育是建立在共同教育、合作、协作的基础上的,这不仅需要教师作出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育”。因此上,家校共育中,老师是主导,但不是随心所欲的主导,推卸责任的主导。遇到需要家长协助、配合的问题,必须在保护孩子的前提下,与家长商讨寻求教育的共同点,再给家长一些合理正确的建议。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5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教育既是智者的事业,也是仁者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教好学生为乐,做教育的智者和仁者是我在进入菁华工作三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回首这三年的生活,有付出,更有收获,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和平时的学习积累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方面,我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何占领这块阵地,设计一堂堂深受学生喜爱的课,这对于一名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而高中学生由于功课多、学习压力大往往失去了学习信心,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在保证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想办法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猜地理方面的谜语、讲关于地理知识方面的小故事、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等等。另外,积极参加学校的教改活动,认真学习具有菁华特色的“四步教学法”,认真落实学校“三学一教”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的教学模式。曾在睢宁县20xx年“我的理想课堂”高中部地理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亲其师,信其道”,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感情先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也形象的说明了教学激情对开启学生智慧的重要作用。而教学激情不仅在于教师对每一堂课的精心组织,更在于课堂上教师感情的渲染。只有拥有激情,才能感染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在愉快的审美感受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之外,我也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与反思 。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应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教师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学历和知识,不仅要注重积累,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而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来积累完善。在教学一线工作三年来,我深感腹有才华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绝不是仅仅只有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头脑,用自己充沛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用自己的阅历指引学生的人生。所以在平时我注意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书本知识,注意积累和感悟。

  关于反思,主要是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反思和班主任工作反思。而我更侧重于后者:那个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这个事情为什么这样处理,处理效果怎么样?久而久之,自己的管理水平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处理问题考虑得也就更加全面了,不仅赢得学生的尊重,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曾经两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回首自己三年来走过的路,我不仅感慨万千,泪水、汗水、欢笑、痛苦种种经历和感受都交织在流逝的岁月之中。面对现在,想想将来,总觉得自己的事业才刚刚开头,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虽然有时感觉很累很累,可是我却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在教育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我将矢志不渝,继续拼搏!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2-22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4-25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范文04-25

【荐】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10-15

【精品】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9-18

关于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6-17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模板05-05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优秀]10-23

有关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模板11-21

【热门】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三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