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共9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人观看之后都有不一样的心情。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自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1994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全球上映,大获成功,并受到了全球观影者的热议,自此之后,该片口碑被影评人争相传播,跃居为全球电影评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我是在了解到这本书之后,才观看的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后被诬陷杀人犯喊冤入狱并自我救赎逃脱监狱重获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奸诈的律师提供了各种置他于死地的证据和辩论,而法官也并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对证据进行细心审查。入狱后的安迪一开始与众人格格不入,逐渐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重获自由。
在监狱里,安迪结交了好友瑞德,获得了他的一些帮助。同时,安迪积极得与典狱长和狱警们搞好关系,典狱长和一众狱警为了理财和教育问题请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识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狱长为了将自己的不义之财洗白,也让安迪作为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银行学和财务知识来处理个人财产问题。
安迪当然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当他获得了狱警们信任的时候,也为自己的一班狱友争取福利和进入图书馆读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个长远的逃生计划!
安迪在自己的狱房中的墙上找到了一个薄弱之处,并通过瑞德的帮助获得了一把铁锤,他决定用这把铁锤挖出一条通过自有的路。而要实现这个计划何其艰难!监狱的检查非常严格,于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画来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于狱警们和他相处的不错,因此一直没有引起警觉,安迪正是利用了这个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识也帮助狱友们重获人生的希望,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个。而在瑞德的心里,安迪似乎是一个不可能被牢笼关得住的人。果然,经过20年的努力,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从那副画后的洞里逃了出去,并在银行通过自己的签名取走了典狱长的所有钱。
而贪心和卑鄙的典狱长也因为安迪的匿名举报和提供的证据被检察官调查,最后选择了自杀,在临死前,他打开了安迪的《圣经》,发现里面藏着一把铁锤,并写着: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当瑞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刑后出狱,安迪联系了他并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丽的异国他乡。
故事就完了,这本书和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层出不穷的人性之恶,让我们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思考。而长期的精神摧残会将人们的思想制度化,我们需要做的是怀抱希望,为了自由而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2
先从片名解释一下,肖申克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地名,叫做鲨堡监狱,是的,故事是在一个监狱里发生的,没有多彩的颜色,而是单调,灰暗的场景,这所监狱可称的上是人间炼狱,肉体上的摧残和折磨在所难免,更多的是在那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机,毫无希望的煎熬着。这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该片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人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所谓的救赎,并不是安迪本身,因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面对狱友的拯救体现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让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这两个人,在安迪真正获得救赎的时候又走到了一起。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感动心灵的电影,是因为他是从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的我们的心里,包括每一句话,每个片段,每个场景,甚至主人公的每个眼神,如果一一说出来,那么只能把电影从头复述一遍,因表达能力有限,我只能谈一点自己的小体会,剧中有两位在狱中渡过了大半生的囚犯被释放出去以后,因为已经被监狱的所谓体制化深深的桎梏,以至于他们都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在监狱外的`生命,而第三位,也就是本剧的男二号,同样住在那间自杀过两个狱友的房间,做着他们之前同样的狱外工作,同样的夜晚失眠,但是最后,他选择了突破这个给自己设置的牢笼,去寻找他的希望,寻找那份自由。可见,人生很多时候都在于选择,安迪曾经对那个年轻人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于人的选择,有时候是死亡,有时则是继续生存下去,当面对是绝望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死亡还是生存下去?一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监狱生活,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他成功了,获得了自由。
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电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现了取得自由的过程,它告诉你,自由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它也许要曲折,也许要在黑暗里瑟瑟发抖,甚至可能会依靠向强权妥协来换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诉你自由是那样一个艰难甚至是必须穿越猥琐与肮脏的过程;换句话说,它给了自由甚至说是理想一个完整的定义。
同样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悖论:当自由突然而至的时候,它也许已经失去了光辉,因为没有了生活的支持,没有了生存意义的赋予,自由对于你来说,不过是另一座监狱。
自由源于心,自由源于爱,真正能救赎我们的有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对生活的热爱!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3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这是对现实生活最真实的描述。
先说下剧情。其实简单概括就是:一个精英律师一时冲动之下被误判杀了两人,被处以重生监禁。在适应了监狱生活后,利用自己的才能建立图书馆,还帮典狱长洗黑钱。慢慢在监狱站稳脚跟。但是与此同时,他一直在计划着越狱的计划。熬了20年终于挖通地道逃离到自由世界的故事。
其中比较经典的几句话:
要么忙于生存,要么忙于死亡。
刚入狱的时候感觉他是高墙,但是逐渐适应之后,就感觉不到高墙的存在了。这就叫体制化。
无论再困难的时候都要心怀希望。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怯懦囚禁灵魂,希望还你自由。
在牢狱之中,必须不断的给自己找事情做。
其实,我们生活和这个监狱能有多少区别呢。有的人对于生活没有希望,只是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忙着去死。而有的人不断地成长,努力的自我实现。心怀这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断前行。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强者自救,希望不灭,活出生命的意义所在。
我之前刚好再看一本叫做《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书中讲的是一名医生在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故事。这故事简直是现实版的肖申克救赎。他说道:“人必须心怀希望和寄托,不管是想念什么人还是有什么未完成的事情。都是生存下去的希望,在绝对的逆境中必须要心怀希望才能够生存。”
作者发现了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电影里提到了一个体制化,也是非常有警醒意义的。一开始进体制,那是不适应。习惯了体制,就会麻木。依赖于体制,那么在脱离体制后将难以生存。这对于一些体制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电影以及我最近遇到的事情中我也发现,人必须要做事情。必须让自己忙起来,工作中你被闲置你会恐慌、难受。生活中无事可干你会觉得空虚、心慌、乏味、生活没有意思。
最近在探寻生命的意义和职业发展,发现人不可能不工作。就算不工作也必须找点事情干。否则人会受不了这种虚无的生活。对于工作有几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和自我实现期。这都是一个过程,但是无论当前是否困难,都应该心怀希望,努力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电影虽然有一些地方不切实际,但是的确能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在那么艰苦的牢狱生活中,有几种生活方式:
沉沦,行尸走肉般的度过余生。
适应,习惯与牢狱生活,放弃出去的希望。依赖于监狱生存。
希望,始终心怀希望。不断给自己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并勇于采取行动自救。
最后,希望我们能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活出真正的自己,忙于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4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鲨堡监狱"。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折磨。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次精彩的对话,当安迪说出“希望”这个字眼时候,瑞得说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这是对困于肖申克的一种提醒,因为他们已经是被制度化了。什么是制度化?又是瑞得来解释: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制度化。那个在肖申克当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当得知自己被假释时,却是要将与他告别的人杀死以继续留在这里,最终上吊,这就是制度化的悲哀。
老师从刚毕业踏上讲台,可以说就是被制度化的,换一个词说就是被格式化了。慢慢被消掉自己的棱角,慢慢适应着制度,慢慢习惯,一眼望去,有多少张麻木而绝望的脸在里耕耘,那么刺眼而又无动于衷,你是否已然处于“沉睡”状态。唤醒你内心的,那个叫做希望的东西呢?希望总是要付诸于行动中的,否则是空谈。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一张大海报,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安迪管理图书馆,要改变现状,每周一封写信,终于有回应,然后每周两封,终于有州政府支持,得到稳妥支金;他用一把小锤子,一张海报,用了20年的时光,给自己叩开走出肖申克,通往自由的路,他赢得了自由。
教师在成长行动中还需要考虑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凡事都不可蛮干,这是真理。安迪的行动无不充满着策略性,随身带500美元去申肖克,为自己购置所需要的物品,包括海报和铁锤,冷静地用专业分析逃税帮工友讨啤酒,渐渐成为狱警的会计师,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成为诺顿的洗钱的助手后,虚构转账,继而在越狱后扳倒了他。
有志者,事竞成,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但事实上正如书中所言,我们教师缺乏的不是“志”,而是“常志”,所有光有“志”是不一定“事竟成”的。安迪坚持了20年,我们又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几年?
作为老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上,永远都不能带有功力性质的。你要做的是教好孩子,努力让她们快乐学习,快乐地拿到好成绩,这才是你的目标。
让我们救赎自己,快快逃出“肖申克”吧!不要让自己格式化在自己的囚笼里。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5
肖申克的救赎,我刚开始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以为主人公的名字叫肖申克,我以为主人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是我发现不是这样,肖申克是监狱的名字,主人公叫做安迪,主人公还是进入了监狱,被关了将近二十年,最终还是没有在大众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是以逃狱的方式获得了自由;那为什么影片的名字叫做肖申克的救赎呢?我认为这场救赎不仅是主人公自己的`,更是整个监狱所在人员的自我救赎。
安迪,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却在他的老婆与其情夫被枪杀后被污蔑为杀人犯,即使他再怎么反驳都没人相信他,并且大众都对他拒不承认的态度感到失望。没有例外,他被带到监狱开始生活。监狱中的人都并非善徒,有些人在监狱这个大环境下惧怕规矩但是心中那一份邪恶却越积越大瓜泽网。典狱长的冷酷、狱警的残暴、“三姐妹”的恃强凌弱都让他伤痕累累,表面上看起来安迪是弱势方,但在我看来,并不是。当面对狱警恶狠狠地要将他退下屋顶时,他能够面不改色地说出自己能够帮助狱警的想法,为他今后业务的拓展到最后为典狱长做事做铺垫;在面对“三姐妹”的威胁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让他们无可奈何。
看起来好像是这些人以暴力和冷酷迫使他做一些事,但事实上安迪一直在把这些最原始的冲动与愤怒化为智慧和理性,他的默默隐忍只为最后的致命一击。安迪可以二十年来的每个晚上都用小小的锤子凿墙,可以两年来每周写信到每两周写一封信给州政府,最后建成了图书馆。就像最后瑞德说的那样,有些鸟儿不能被禁锢于牢笼中,因为他们的羽毛太过闪耀。安迪在监狱里所做的事情为他出狱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监狱的高墙关不住他对自由的渴望。安迪让我感动,他身上的毅力和理性是我所没有的。
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安迪将音乐广播出去,肖申克监狱里的所有人都停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他们享受着这片刻的自由。就像瑞德说的,我未搞懂他们在唱什么,其实我也不想弄懂,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们唱出了难以言传的美,美的令你心碎,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笼,使岩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众囚徒仿佛重获自由。这或许是他们在监狱里的几十年生涯中听到的唯一一次歌声。安迪告诉他们,希望是好事,身在高墙内,但要拥有些东西是高墙关不住的。我认为安迪内心始终富有激情、热情和自我信仰。他没有被体制化,他没有像瑞德说的那样“刚开始憎恨它,后来习惯,最后依附于它”而生活,他始终是他自己。安迪或许能够给人带来很多的启发,狱友可能从他身上重新获得对生活的希望,从而得到自我的救赎。
就像安迪写给瑞德信中写的那样: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6
一开始的谋杀令人震惊。喝酒后,安迪想杀死一个有婚外情的妻子。或者上帝关心这个可爱的天使。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和那个男人被另一个人杀死了。
巧合中的误解是无法辩护的。安迪被冤枉入狱,被判无期徒刑。监狱不是一个好地方。它在家里不舒服,在家里也不自由。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糟糕的误解使安迪成为一次美丽的邂逅,与精彩的生活相遇。
起初,他在监狱里保持沉默,拒绝与人交谈。直到后来,他慢慢地开始和别人交谈,甚至用智慧为狱友们买了冰啤酒。他问瑞德买了一把小锤子。他又找到了一张大海报。就这样,安迪开始了他20多年的越狱之旅。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当你鼓起勇气去完成这些挑战时,你可能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被嘲笑和嘲笑。有一次,当安迪说希望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时,瑞德的解释是这样的:希望?我听过一句老话,希望很危险。他会让你发疯。在这样的地方,不要有这个想法。但安迪不这么认为。有一天晚上,安迪成功地结束了他20多年的监狱生活。他成功越狱了!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带走了30多万美元的典狱长。这让每个人都难以置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奇迹。只有爱战斗,我们才能赢得成功。想象一下,当安迪说希望是危险的时候,他选择相信: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还会有追求海岸日落和航行的`自由生活的动力吗?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一直认为安迪在监狱里的眼睛是不同的。他沉默寡言似乎是一个局外人、旁观者,甚至是多余的。但他是那个把握全局、胸中有沟壑的天才。监狱就像一把枷锁,锁住了人们对外面美好事物的憧憬,改变了每个人对希望的看法。然而,在安迪目睹了监狱里的各种黑暗之后,他仍然有希望,坚信逃跑是摆脱不公正的唯一途径。
逃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巴金的《家》、《春天》和《秋天》中的年轻知识分子想要跳出旧社会习惯的障碍,越过和尚的高墙,走向新时代。哪吒用愤世嫉俗的方式,抵制命运的凶猛和愤怒,向世界宣誓:我的生命取决于我,而不是天堂。他在命运的安排上逃跑,用风火轮和混天凌创造了一片天空。安迪用逃跑的方式洗去了自己的不满。凭借他超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他逃离了可怕的小申克监狱。这些不安的辗转反侧就像跳出舒适区的挑战。与他们背道而驰的是电影中的老布。监狱不仅阻碍了与外部空间的联系,也阻碍了时间的流动。老布幻想把自己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申克里,永远不要出去。这似乎是他的桃花源。他宁愿做不知道有汉的春秋梦,也不愿睁开眼睛看新世界。如果老布也坚信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究辉煌。该多好?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只有学会鼓起勇气,希望做出类似的逃跑,才能站在屋顶的屋顶上,仰望天空,想象远方美丽海岸线上的咸甜风。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7
“老布到此一游”
西装革履,神情肃穆,雕刻的手微微发抖。
这位在监狱里面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一旦离开肖申克监狱这个笼子,竟然没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选择了死亡。自由,现实的社会,对他而言,竟然似没有围墙的监狱,比有围墙的监狱还要可怕。半夜惊醒,因为恐惧而睡不着。没有人引导,没有同类,无法适应这陌生的世界。在超市里蹒跚地为货物装袋,满脸的每一条皱纹都带着惶恐,都在绝望地下沉。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孤独胜过肖申克监狱里的小格子。唯一的愿望,是那有了自由的鸟儿是否会回来看一看这位孤单的老人一眼。
这是社会惩治罪犯的目的么?多年前,或者他曾经十恶不赦,然而几十年后,他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但他走在跟他的认识之间相差了几十年的社会,看到对他而言奇形怪状的新科技,无所适从。这是时候,你是否想过走进银幕,安慰这个老人?他不是跟我们的爷爷一般年纪么?他已经没有危害社会的力量了。
多少人看《肖申克的救赎》被阿迪的个人的英雄主义所倾倒,当然,我也会震撼他的求生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力量。事实上,教室里有第一排,也有最后一排,都必然要人有去坐。社会有伟人,也有罪犯,有人推动历史的前进,也有人拉历史的后腿。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整体的水平提高,而不是人人都倾慕伟人。毕竟,伟人是少数中的少数,英雄也一样。用所有的力量去培育一个英雄事实上是不现实的`,你愿意成全他人么?所以不如让大家都努力前进。
所以我愿意相信导演是在用讲述英雄主义的手法来提倡人文关怀。虽然他说“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但是这样的鸟是不多的。这个世界只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当然你可以说还有《越狱》。不错,“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Michael在实践这句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都是为了无罪而做的努力。如果制度完善到没有冤案,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是因为社会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所以他们才会浮出水面。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反抗。
我想我会永远缅怀老布出监的忧伤和孤独,那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的无声的抗挣。阿瑞和老布以同样的孤独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希望所迸发的力量。安迪与其说是一个引导的圣者,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种顽强自救的态度,一种抗争意识。我们不愿意让导演创造的这种“奇迹”成为“ 昙花一现”的绝响,所以,影片流传几十年。每个人都感受到影片带给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愿意。
影片结尾出现的大片蓝蓝的海水,与监狱的压抑成鲜明的对比,那是我所见过的最耀眼最舒畅的蓝色,那是自由的颜色。当你跨越你所认为的不可能,你也可以拥有你生命中繁华盛开的美景。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8
一部太富哲理的电影总会给我们这些迷茫的人太多遐想。
我们站在人生的不同角度都看懂了什么!
它总会以最残酷的现实来给我们以指引,因为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像电影里一样惨烈,所以当我们看过了,想想,会感到庆幸,庆幸我们不会有那样的人生,庆幸我们即便面临那样的困境也学会了怎样去面对。
人生就像你与魔鬼之间的游戏,他给你的每次选择都是战战栗栗,每次的结果也都是痛不欲生。虽然如此也要面对!
周末困于家中,近日内心彷徨,昼夜难眠,惶恐度日,在我眼里曾经的清幽小院现已失去往日的风景,竟然成为将我困于家中的牢笼,徘徊其中惶恐不安!苦思,明日如何?人生如何?我应如何?面对这样的人生洗礼我将经历怎样的蜕变!此刻看了《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我猜是圣经里的词汇,用来挽救人的心灵。
当我没有选择,我必须试着去接受,并且从中找到希望。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只有希望才能使我们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也许有一天我会被判终身监禁,那时我一定痛苦、愤怒、无助,后悔为什么我没真的杀了他们,同样的判决,至少值得。但我是冤枉的,莫须有的'罪名,不容辩解,我的余生将在高墙里度过,这不是我想要的。可渐渐的,我开始思考,我要离开这里。
一段背叛的感情会付出代价,上天会安排来惩罚他们,但你同样痛苦,所以珍惜是互相的。那样就不会有终身监禁的事情发生。
当我落入像监狱一样的困境,不要忘记自己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我要离开这里”,虽然我会付出很多,可能那时我已白发苍苍,但我也要坚持,也要为之努力。
不要忘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同样受困的人,找到希望——对未来的向往。
人活着就要有价值,即使在监狱里,哪怕是被利用的价值。
若果你有阴谋,不要让你的对手知道,直到你成功为止。
在枯燥的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情趣,会让一切变得不一样,否则枯燥的生活会把我逼疯。
即使用不到,也不要嘀咕知识的力量。
坚持不懈的努力,努力要用时间来衡量,10年、20年直至一生!
找到你想要的!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你需要的工具。
任何对名利的追求也不敌对自由的向往,也许我会终其一生,去追求金钱、权利和对欲望的满足。可能到死才明白,自由才是我想要的,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如果走入绝境,除了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任何闪失都会把你送回原点。
友谊,朋友是最值得珍惜的,不要忘记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你最好的朋友,快乐是用来分享的!
警醒!不幸的生活若追随你一生,那将磨灭掉你追求理想的信念,慢慢接受,并习以为常,当有一天改变的时候,也很难适应。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9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鲨堡监狱"。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
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
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肖申克的救赎读书笔记07-10
《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03-22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的观后感02-17
《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14篇03-22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1-14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的观后感11-13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1-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6-23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1-05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6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