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时间:2023-11-04 18:25:03 心得体会范文 投诉 投稿

孔子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篇1

  胡玫是个了不起的女导演,她能把有关于信仰与理念的重大主题在荧屏的方寸间运筹帷幄,不能不说这些有关于她的气度与胸怀。正如比李咏更出众的哈文一样,其唯美与气魄的完美统一,告诉世界,女人的心胸不只是仅仅能容下厨房与男人,如果有其善良、善感、坚忍与包容,她甚至比男人更能容下这个正反两面的世界。在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里我看到了这一点。

  后人追寻着孔子闪闪发光的思想一走千年,却不知其实孔子的一生也是因落魄不得志而郁郁寡欢。那么多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军事谋略,只可以寄托给能够采纳它的明君智臣,这不能不说是其命运的悲哀。所以当我们看到颜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护卫圣人的思想时,看到子路急于实现孔子的理想而战死沙场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狂奔。

  电影的结尾我们看到堆积成山的竹简被各种颜色的布匹分类包裹着,那其中不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也不乏驰骋疆场时争与让的哲学,满头白发的孔圣人就那样安详的坐化期间,窗外是一个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堂,那是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正如最了解女人的是男人一样,最了解男人的也是女人。而孔圣人是洞穿了人心,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他更是看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纵贯古今。

  也许,我所理解的孔夫子未免太过粗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确实感到了孔子的真实存在。其实不管你认不认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保有着儒家思想的印记,这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历炼,几次火浴后的凤凰涅盘,让它拥有了可以撼动世界的力量。所以,不管我们是商人,还是政客,是妇孺还是童叟,我们真的该时常扪心自问:“孔圣人你是否住在我的心里?”

  孔子观后感 篇2

  上周三,我们看了一部宣扬爱国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孔子。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圣人。在鲁国时,他救了一个小奴隶,这个奴隶因反抗奴隶制而需要和他一起埋葬,这在当时引起了司马的强烈不满。因此,傅对此仍然耿耿于怀,想尽一切办法把孔子赶出鲁国。最后,由于司马的阴谋,我们的圣人被赶出了他的家乡。看到这一点,我为孔子悲惨的命运感到焦虑。

  在环游世界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孔子。孔子也写了许多书,并把它们传给了他的弟子。孔子的这些作品弘扬了“仁义”的理念,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不得不走过结冰的湖,但是因为冰破了,孔子所有的书都掉进了冰里。这时,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为了救老师的书,走进了冰里,死于寒冷。仁慈的孔子把他抱在怀里,四个多小时都没有放开。看到这里我很感动,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孔子像孩子一样热爱生活的高尚道德。

  电影《孔子》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孔子的生活、思想和精神。孔子一生都在一本书里度过,从不厌倦阅读。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才!我们的老师,像孔子一样,也悄悄地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我们,让我们学习新知识。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事迹和理论至今仍在流传。例如,一些经典的儒家理论,如“通过预热过去来学习新事物”和“相信你所说的,做你所做的”,一直值得学习。我们要感谢像孔子这样的老师。我们想学习孔子的儒家经典。

  孔子观后感 篇3

  铭记战争,保卫和平,珍爱生命——电影《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 篇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读起琅琅上口的《论语》,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在班上看了《孔子他》这部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孔子他的了解,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涤。

  孔子他出身于鲁国,是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主张礼仪仁和。当时的`社会极其混乱,孔子他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随后的十四年,孔子他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其思想,并进行文献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学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他曾经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爱面子,怕丢脸。因为爱“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时候会变得不懂装懂。我以前也有这个缺点,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题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课后去问老师或同学,可又怕他们说班干部还不认真听,所以,就一直把题目憋在心里,而导致成绩下降。后来,我发现这个缺点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会的题目越积越多,脑子里一片糊涂,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现在,我再也不会不懂装懂了,上课认真听,遇到难题先思考,实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把每一道题都想清想透,成绩也在一点点的上去。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孔子他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学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以及刚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学之人。

  孔子观后感 篇5

  铭记战争,保卫和平,珍爱生命——电影《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光,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就应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象个大人物,却象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 篇6

  《孔子》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最新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全剧分为《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等六部分,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

  且不说用舞蹈形式表达抽象的思想,其难度有多大;仅是舞美、服饰、舞蹈中对春秋时期文化元素的运用,就已是一项不易的工作。一群“80后”的主创,本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了春秋时期的生活环境。舞台上,一些用于营造时代氛围的道具总是似曾相识,细想,原是仿制了那些出土的春秋时期文物,如灯台、案几、傩面具等。

  该剧的服装基本定位在春秋时期服装样式。主创人员找到相关历史文物资料,借鉴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认真研究,提炼出最具时代特征的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进行了创作。演员一亮相就能够看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年的服装是“绕衿谓裙”,也就是舞台上呈现的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服装。其缠绕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的空间互补,获得动静结合的装饰效果。而从春秋时期的木俑、玉人,以及画像砖上都不难看到,“曲裾深衣”是当时盛行的服饰;所以在舞剧中诸多桥段都可以看到曲裾的元素。

  该剧的舞蹈运用了春秋战国时候的舞蹈元素,根据当今现代人的`审美特质进行融合,富有古代韵味也具有时代感。舞蹈的设计上也是对春秋战国舞蹈进行改良,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古典韵味又赋予了新的创意。比如序幕中的执羽舞蹈,借以表现孔子注重礼制规矩:男右手执羽,左手盖之;女左手执羽,右手盖之,所谓男左女右。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士者佩剑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剧中就设计一段剑舞:公赐剑于孔子,代表公对孔子的认可和信任。

  不偏离历史,又非照搬描摹,《孔子》对文化遗产的成功运用值得称道。

  孔子观后感 篇7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孔子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直到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结构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人物的传记。传记很容易流于平庸,因为对人物一生的描写如果平铺直叙就无法突出亮点。而这部电影通过几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来展开叙述:比如说服别人救下小奴一命。也通过一些炫丽的战争场面特技和一些令人涕泗交流的感人场面来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安排无疑使电影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力量,使人物的形象饱满丰富。

  从电影的内容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追求仁义,并希望把仁政运用于治国理念中;他传道授业,哪怕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他秉承了自己信念,直到终老。电影里,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与弟子的感情深厚令人动容,与鲁君谈论政治,铿锵有力,与季氏比赛射箭也是旁征博引……而他被人嫉恨,被迫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却为他的英雄形象涂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从人物塑造来看,虽然选用巨星周润发来演孔子,但周高大伟岸的身躯明显显得用力过猛了,一个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孔子在剧中显得文武双全,缺乏失意文人的样子;而演员满口论语与人物性格显得疏离,周迅饰演的卫国夫人南子表现轻佻,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也相去甚远。从史实角度来看,颜回下冰水冒死救书简的行为也有点脱离实际,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更像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总之,不管怎样,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光辉灿烂的,他到老年的时候专心致志在鲁国传道授课,编著了《春秋》等经书。他的思想也为后来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孔子观后感 篇8

  今天上午,我和杨谊瑶去了中国木偶剧院,观看了大型史诗舞台剧《少年孔子》。

  孔子名叫孔丘,他和孔皮等学童一起上学。有一次,孔丘在弹琴,牛轰的爸爸也让牛轰弹,牛轰说这没有弹台怎么弹呀,然后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后背说:这儿,这就是弹台。其实牛轰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乱弹,这时他们听见了孔丘在弹一首曲子,一会先生来了,先生问孔丘:你这一篇曲子已经弹了二十天了,学点新的曲子吧。孔丘说:我还不知道这个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意义。先生继续问孔丘:你会几首曲子呀?孔丘说:我会一首。牛轰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轰的爸爸问牛轰你会几首曲子了?牛轰说:我都会五首曲子啦。然后牛轰的爸爸说:来咱们让先生听听。先生一听说:我听过牛轰弹过的曲子,来,让孔丘说说这个曲子的含义。孔丘说:我觉得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个能管理国家的名人。先生说:确实是,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写的曲子。这说明了孔丘是很认真地边想边弹琴的人。

  到了该选诗童的时候了,同学们都选孔丘,先生说:有二位诗童可以去京城参加比赛。先生让孔丘选另一位,孔丘推荐牛轰。同学们都很疑惑,连牛轰自己也很疑惑,认为这能行吗?牛轰这么爱发脾气,怎么能让他去京城参加比赛呢?孔丘说:我觉得他写的黄河这首诗很不错,让牛轰和我一起说一下吧。接着牛轰一句孔丘一句这样说下去,最后他俩被选为了诗童,去京城参加比赛。

  其实牛轰家在昨晚着火了,他已经很不高兴了,但是孔皮还一再地跟他吵架。孔丘妈妈告诉孔皮,要去找牛轰来缓解他的情绪。这说明了在别人不高兴的时候,你要去帮忙他,就像孔丘在牛轰心情不好的时候让他去当诗童,我觉得孔丘小的时候很不错,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一些名言,我要向孔子学习他的优点,做一个小孔子!

  孔子观后感 篇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跟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跟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跟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跟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跟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 篇10

  他,是鲁国人仰慕的国相,也是游历各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这是孔子。

  在战乱年代,孔子的才干为各国所推崇,但他却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为国家效力,直到今天。很遗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一次十四载的游历。看着这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对待这位圣人。

  孔子是一个平凡的人。孔子四处奔走,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对南子也很欣赏,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最后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轻浮态度,孔子也拘谨地回礼。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载,饱尝人情冷暖,经历离别之痛。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块裂开,竹子掉进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力跳下湖中去捞竹子。遗憾的是,颜回最终与世长辞。在颜回被其他弟子抬走之前,孔子只是一声不吭地抱着他的尸体呆了好几个小时。孔子对颜回的爱远大于对儿子的.爱,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脉,而颜回可以继承他的大道。

  最后,以前在鲁国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鲁国。孔子在回鲁国之前说过:“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专心讲学,不要用政治来打扰我。”

  今天,在没有战乱的年代,像孔子这样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要达到孔子这一境界实在不容易,如果你心无旁骛,坚决不做“礼”的事,遵从礼义仁和。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孔子中华文化的伟大英雄。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醇厚,像一轮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缕火光,照亮整个华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传奇,一部《论语》流传千年。那是孔子。

  谈到儒学,人们无不想到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

  天不生仲尼,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我读过《孔子》,深思许久…

  孔子观后感 篇11

  胡玫是个了不起的女导演,她能把有关于信仰与理念的重大主题在荧屏的方寸间运筹帷幄,不能不说这些有关于她的气度与胸怀。正如比李咏更出众的哈文一样,其唯美与气魄的完美统一,告诉世界,女人的心胸不只是仅仅能容下厨房与男人,如果有其善良、善感、坚忍与包容,她甚至比男人更能容下这个正反两面的世界。在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里我看见了这一点。

  后人追寻着孔子闪闪发光的思想一走千年,却不知其实孔子的一生也是因落魄不得志而郁郁寡欢。那么多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军事谋略,只能寄托给能够采纳它的明君智臣,这不能不说是其命运的悲哀。所以当我们看见颜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护卫圣人的思想时,看见子路急于实现孔子的理想而战死沙场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狂奔。电影的结尾我们看见堆积成山的竹简被各种颜色的布匹分类包裹着,那其中不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也不乏驰骋疆场时争与让的哲学,满头白发的孔圣人就那样安详的坐化期间,窗外是一个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堂,那是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正如最了解女人的是男人一样,最了解男人的也是女人。而孔圣人是洞穿了人心,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他更是看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纵贯古今。

  也许,我所理解的孔夫子未免太过粗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确实感到了孔子的真实存在。其实不管你认不认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保有着儒家思想的印记,这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历炼,几次火浴后的凤凰涅盘,让它拥有了能够撼动世界的力量。所以,不管我们是商人,还是政客,是妇孺还是童叟,我们真的该时常扪心自问:“孔圣人你是否住在我的心里?”

  孔子观后感 篇12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孔子》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孔子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人物形象,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一生极为坎坷,曾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诸国之间,宣传“仁”之思想,可乱世将孔子的时代改变了,没有一个国家听他的思想。十四年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活动,七十三岁病逝。

  《孔子》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陪葬的一个小男孩漆思公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后,在孔子的强力辩说下,漆思公重得自由,并拜孔子为师。这个事例说明了孔子宣传“仁”道的重要性,在这个战争的世界,宣传仁爱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传的不仅仅是“仁”,还有“义、礼、和”,这四点综合在一起,就是治国之本。在孔子离家出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大力倡导过这四点,可结果是处处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导演胡玫最巧妙的一点在于她把南子这个妖娆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更从侧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面对南子,孔子没有心动,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迫使南子放弃了对他的诱惑。

  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后人的影响力很大。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位推广“礼、义、仁、和”、心静如水的先师——孔子。

  孔子观后感 篇13

  《礼记》中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十分有智慧,千百年前便发现了,舞蹈,是人类最原始最朴实最富力度的语言。中国歌剧舞剧院优秀的青年演员们,用他们赤诚的心,去追溯古人之情,将古典舞剧《孔子》搬上舞台,他们让每一位观众惊叹于舞蹈震撼人心的魅力,也将先贤风骨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几位领舞,他们包括两位首席——孔子扮演者胡阳,妃、玉人扮演者唐诗逸,还有王的扮演者朱寅。

  最早认识唐诗逸,是她在中美争霸赛中表演的《水月洛神》选段,她的技巧和力度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当之无愧为当今中国十年难遇的`天才舞者。毫不例外,在《孔子》中,作为女舞者无人能及的技巧与力度让她每次出场成为唯一焦点,与音乐完美契合,她的舞步仿佛是踏在我心里,所有的情绪只能被动地牵着走。刚柔并济,翩若惊鸿,是我看到的对她最多的评价。妃,玉人,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柔媚与灵秀她在这部剧中却转换自如,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魅力仿佛轻轻巧巧就被她释放到了极致。

  若论震撼人心,胡阳的高超技巧只能排在他人物理解到位情感释放惊人的特点之后了。胡阳作为首席舞者,在技艺方面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在文化底蕴方面也非常优秀。他与《孔子》相互成就,他与孔子契合得恍如一人!舞台上,你会相信他就是那个人,那个胸怀天下满腹经纶,却又郁郁不得的人。观众能够感受到济世无门的大悲,又能体会到桃李满门的大喜。

  与我而言,未能到过现场追这部优秀的舞剧一直是个很大的遗憾,舞剧日渐成熟,有些细节未身临其境便难以挖掘。我希望有缘能与孔子相遇,不是从《论语》中智慧的言语追溯这位先贤,而是从舞蹈演员们的演绎去进行更深的感悟。

  孔子观后感 篇14

  近日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当过官,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屑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谜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思想十分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当中。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遥远的时代,就有人能发出如此真确的主张。熟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错,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无法在这世上立足?

【孔子观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02-22

孔子的作文03-20

孔子的语录12-27

《孔子》观后感11-23

孔子观后感08-06

《孔子》观后感08-31

《孔子》观后感范文03-30

孔子电影观后感11-27

《孔子》电影观后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