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通用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1
20xx年9月28日~30日,我参加了z市第二届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有专家讲座,优秀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展示、评价、交流和精彩的课堂展示;尤其是课后的研讨,更令我难忘。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收获多多。
由于学校有事,没能及时报到,失去了聆听精彩报告的机会,很遗憾,觉得损失很大。七位老师的课,各有风采,每堂课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对教材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渗透,各有招数。听课后有了新的感觉。
这次培训,与以往不同,先让参会的老师从7个规定的课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提前备课,并写出详案,我也按照通知的要求做了,开始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又觉得没有新意,又换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写出教案后,为了证实它的实用性,我又在五年级试讲了一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听了z老师的课,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吕老师的课,色彩不浓,看似平淡,但是给学生更多是数学理性的思考、知识的拓展、方法的渗透,真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三角形内角和》虽然我没写详案,也看了一阵子,所以对这节课比较熟悉。当时的想法是这课都老掉牙了,还有什么新东西。听了z的课以及对两节《三角形内角和》课的研讨,心里豁然开朗,谁说没有新意,是因为功夫不到。以往的课上,学生用的是测量法、折叠法、剪拼法,而这两节课中都用到了帕斯卡的推理,使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直观推理,上升到逻辑推理。这是以前我所有听过的.这个课题中没涉及到的。不光是我觉得新,其他老师也觉得新。
数学实践活动课到底怎样上?很茫然,一般都是照本选科,突出不了他的活动性,这两节数学活动课的展示,虽然不是非常完美,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我觉得挺好的。
课后的分组研讨,对我启发很大。研讨过程中,沂河实验学校的刘主任,以她独特的视角,发表了对这两节课的看法:让学生怀疑帕斯卡的结论是不是正确,怀疑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让学生重新探索,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还有30日上午的研讨更是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对每节课的听后感受,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时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有些问题恰恰是在争论中渐渐明晰。例如:沈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一课,用调色师配制“樱桃红”作为导入引出比,情境很新颖,但是仅这一个例子,说明产生比的必要性,显得太单薄,需要多用几个例子来丰厚。
研讨时,我虽然没有发言,但大脑始终没有停顿,不断地把老师们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执教老师的教学过程不断在头脑中闪现。老师们对教材深刻的理解和精彩的发言,深深感染了我。今后我一定把我自己的所感所悟与大家共享。
这次培训活动研讨的如此深入、热烈,得益于于科长所带的骨干团队成员的成长及与会老师会前的准备!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2
有幸参加了长治市教育局举办的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由衷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三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五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张国宏社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教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浙江省天台中学校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有序”到“无序”》、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讲师的《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的《从教者的三重境界》无一不使我受益匪浅,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接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感悟中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为我以后的专业再发展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下面就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谈谈自己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领悟“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追求高效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二、专业再发展是骨干教师的终身追求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地发展。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骨干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在讲座中指出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通道、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改造与升华;既要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又要专于理论学习。作为骨干教师更要强调反思学习,提出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撰写教育笔记,经验总结或论文等,全方位提升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勇立潮头。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是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3
20xx年6月25日至7月4日,有幸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劳累和身体的不适,遵守培训研修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邹寿元、黄牧航、闫德明等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及生物科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再次讲授的专业课知识,同时还与各兄弟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转眼之间,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时间虽短,感触良多,收获也不少。下面是我的粗浅体会。
一、开拓视野,充实自己
知识是要不断的更新的。特别是生物科学发展是很快的,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识总是具有滞后性,所以尽管教学多年,却总会在教学中发现知识不够用,迫切需要获取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这次的学习,生科院安排的结合中学教学中各方块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及在课堂内外的与老师们与同行的交流探讨,对原先模糊不清的变得明晰了,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欣喜。例如,听了黄秀明老师的动物生理课的拓展后,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变化等知识更加明了。听了宾金华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的课后,对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更加清晰。周先叶老师的关于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的`授课,再加上课堂的讨论,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每个老师的授课,都有让我有所收获的的地方,很感激这些的老师的认真负责。
二、促进思考,发现不足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那么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而我就不能呢?邹寿元老师也是一线老师,相信在华附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为什么能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并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比如单单是50多篇的论文这一数字就让我们觉得怎么可能做到?肖小亮老师也是一线老师,很年轻,只能xx年的教龄,可是你看他从带学生做课外活动到做综合实践活动到做课题研究,并出书,所获得的那么多的各级的奖项等等丰硕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许,正如闫德明老师和肖小亮老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对,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的行动,多一点的付出!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学的有心人,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
三、激发信心和热情中学教师能做研究
在此之前,总觉得是不可能的,聆听了专家们(如邹寿元老师)对教研的诠释,理解到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中小学教学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应定位为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上所进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后,打消了我的怀疑,原来,中学教师也能做研究的。专家们又“手把手”地传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黄牧航教授的“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门化”以及李娘辉老师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来当我们尝试做课题研究时就可依样画葫芦了。我的信心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是的,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想当个教师匠,相信,当我们有了信念,坚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我们也可以做教研,也可以把教师这一职业做得专业化。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变成庸散的懒惰的。正如此前的状态,每天忙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做试题,周而复始,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思考,没有时间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感谢这次的培训机会,让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促进师生不断进步。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05-18
[推荐]骨干教师研修心得体会07-10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5-22
骨干教师研修心得12-07
数学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6-15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07-19
信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11-10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总结03-30
骨干教师国培研修总结09-06
关于骨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