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20 07:25:34 心得体会范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1

  在学习了两年中医课程之后,我渐渐意识到中医基础理论是讲述中医如何思考的,中医诊断学是讲述中医如何看病的,中药学和方剂学是讲述中医如何治病的,这四门课程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中医学生对中医的完整认知,也构成一个中医医生看病的的全过程。思考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广度的,诊断可以是多方面的,中西结合似乎是现代临床。的趋势,而治疗更可以是多种的。针灸推拿作为一种在国际上更为被认可和广泛通行,更有甚者认为扎针就是中国。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我更希望可以实际操作一下,通过实践加深理解,以丰富我的中医素养。于是,我到我们当地中医院针灸科见习三周。

  到针灸科的第一天,这与我在学校所见到的针法有所不同。我在学校所看到的只有下针,过20分钟之后起针。而在这里,我了解到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穴组方,如同我所熟悉的组药成方一般,再一一施针,同时要配合上电疗机以代替医生间断行针来给病人持续有效刺激,再加上烤灯给针扎处强有力的渗透治疗。此外还会根据病情的不同,加以或推拿按摩、或艾灸、或拔罐等来辅助治疗,以使病人尽快缓解病痛,达到康复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电疗机的连接。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波形,如一般情况下是连续波,而对于初期面瘫、腹部因肚凉二扎针者就不需要用电疗机,中后期的面瘫患者则需要给予疏密波;根据施针部位不同给予不同的连接方式,如上肢、脖子、背部、腰部一般同侧连接,不可跨越心脏,而下肢可以在同一条腿上横向连接,是膝关节疼痛处更应如此连接;根据病人对针跳动的耐受程度给予不同大小的电流刺激,如年老体弱者、女性、小儿一般用较小的电流,而体格强壮之人或疼痛部位日久麻木者就要给予较强的刺激,电流大小要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好,不可太大以使扎针处感到疼痛而不可忍受,也不可太小已起不到治疗效果。此外,还应间隔一段时间询问一下病人感受来调整电流大小。同样,烤灯的摆放也需要根据施针部位、病人耐受程度来灵活调整。看到老师们的治疗过程,我也深切感受到要一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学习对象,不断调整自己的.治疗方式手段。

  除此之外,我也学会了一些推拿手法,经过练习,在爸妈身上得到较好的效果,使其疼痛减轻,身体轻松。拔火罐、熏艾条等这些我早已熟识的方法也有机会大展身手。大椎放血、梅花针放血,耳穴压豆等只听过没见过的治疗手法也得以见识,可以说在针灸科的见习让我对中医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感知。

  暑假见习期间正值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间,我也有幸参与到三伏天的贴敷工作中。早上不到六点钟,科室还没有开门,已有不少病人来准备贴敷。我们立即展开工作,把一卷卷医用胶布撕成分别适合大人小孩两种大小的正方形,准备待用,根据每一次贴敷位置的不同,依次选穴,扎梅花针,拔罐放血,再放上小药丸,贴上胶布,就可以了。如有鼻炎,还要带上两个药丸,每晚各贴印堂一次,连贴两天。小孩一般不用扎梅花针,身体强壮的、年龄较大的可以拔罐,年龄较小的可以直接放药丸贴胶布。有些病人对医用胶布过敏,可以用麝香壮骨膏等膏药代替,贴敷24~48小时就可以撕下来,期间尽量少出汗,以防止胶布不粘而掉下来。三伏贴用于治疗鼻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小儿体质弱易感冒,一般三年为一个疗程。有些病人三年就好了,好了之后也可以再贴以加以巩固效果,而有的病人甚至贴了一年就病愈,不再复发,不少小朋友贴了之后冬季感冒次数也大大减少,这些都证明三伏贴是有确确实实的疗效的。

  在见习期间,通过阅读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书籍,我了解到中国最顶尖的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就一直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模式,医学生进入协和后要经过八年学习,十余年住院医师的培养才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而现在,我正处于医这一阶段,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临床学习,向病人学习,已得到知识、能力,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方面的素养,努力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中医生。

  中医是有用的,它带给人们以健康,帮助人们减少病痛,并且在在现代社会中做出了适应性的改变,我相信这样的科学不会消失,因为有一代代的学子在学习、教授、研究它,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在选择相信中医,这也激励着我们更好的传承它,发扬它。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2

  今天来到南方医院的中医外科诊室见习,看着老师对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使我对于中医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出诊的是杨柳教授,杨教授给我们上过理论课,上课的时候杨教授就会举一些临床上他遇到的疾病,告诉我们正确的诊治方法。现在来到诊室,我们可以现场学习杨教授的诊治步骤,学习他的一些诊治方法,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杨教授诊治的病人有八个,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复诊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8岁患有白驳风小男孩,白驳风相当于西医上的白癜风。患儿于前两年患有白癜风,经过诊治后,白斑消失,病情痊愈。但前两个月右前额出现白斑,家属带该患儿到某皮肤诊治所作检查治疗,皮肤诊治所两次的检查结果都是为单纯糠疹,后来家属带患儿到另外的一间医院做皮肤CT检查,确诊为白癜风。杨教授治疗白癜风有着一定的经验,他明确的告诉患儿家属,小男孩患的是白癜风,而不是单纯糠疹。单纯糠疹与白癜风应该作鉴别诊断,其中白癜风皮肤白斑,呈白色或乳白色,逐渐扩大,边界清楚,皮肤光滑,无脱屑、萎缩等变化,而单纯糠疹皮肤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边界不清。杨教授让我们认真观察白斑的形状,大小,颜色,边界,从不同的特征处鉴别诊断白癜风与单纯糠疹。中医外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为内治与外治。在治疗该白癜风患者上,杨教授就运用了内治与外治并重,相辅相成,增强疗效。因为患儿之前的疗程还没有结束,杨教授让患儿先把上疗程结束后再复诊,同时嘱咐患儿要增强体质,避免光照的强度过大与时间过久。杨教授还说,在治疗白癜风上,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他们在白癜风的治疗上要有着一定的信心。白癜风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要增强体质,巩固愈后的治疗,树立信心,防止复发。

  粉刺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今天来诊的病人中就有两位女病患因为颜面长了粉刺就诊的。粉刺相当于西医的座疮。粉刺好发于颜面、颈、胸背部,多发于青春发育期,与饮食不节和女生生理期有关。杨教授对于粉刺的治疗也是采取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通过辩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两位女病患的不同临床表现,开的处方也是有所差异的。

  两个小时的中医外科见习,学到的不仅是治疗某一个疾病,更多的学习老师怎样去诊断一个病,怎样去辨证论治,怎样去运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老师说过,中医外科的特色就是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辩证。“望闻问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应该好好掌握,另外,我体会到在中医外科上,一定要注重观察,要重点掌握中医外科疾病辩证的辨病,阴阳辩证,部位辩证,局部辩证,注意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免诊断错误而耽误病情。所以,今后一定要认认真真学习好中医外科的常见疾病,不能确诊的疾病可以通过借助现代医学的一些技术,目的是为了确诊疾病,先辨病,后辩证,通过不同的证型来作出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见习心得体会08-23

见习心得体会11-21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03-22

医院见习心得体会10-19

见习工作心得体会11-02

小学见习心得体会11-23

护士见习心得体会06-16

护士见习的心得体会10-06

骨科见习心得体会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