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的开端》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1
《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艰辛。
作者和我们一样是12岁的青少年,要挑两筐沉重的煤,走许多路。如果路是平平的,特别好走的,对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是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路特別难走,这种艰难更是无法想象了。对比作者和我们,简直是天壤之别。同样是12岁的我们,能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快乐地学习,但是小作者的生活却是如此艰难。他们是穷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被人欺负。小作者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还懂得为家人担忧。现在,很少有这样乖巧的孩子了。说到挑煤,我们班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尝试了一遍,虽然不是挑煤,但我们拎、背或挑着某样东西走楼梯。我感受也很深。我家一共有六楼,我拎着沉甸甸的书包,从1楼开始走。开始的时候,我还蛮好奇的。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我十分期待。我慢慢地走到3楼,我的背上隐隐约约感觉有点热。我把外衣脱了,继续走着,慢慢地体验着这滋味。刚刚走到5楼,我的.鼻上就有了一颗颗小汗珠。我无奈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往上走,来回走一趟。我感觉脚十分的酸,手也拎得生疼。
这次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体会更让我对课文中的小作者佩服。他的意志是那么地坚强,使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我想我在学习、人生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种顽强刻苦的精神。我想对文中的那位作者说: “谢谢你,你的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崎岖,前行的路上需要多少汗水,我都将坚定地走下去。”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2
今日,我们在蔡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劳动的开端》这一课。
这篇文章从描写作者吴运铎的劳动生活,反映出了当时旧中国、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文章一开头就介绍了当时的背景:“作者吴运铎十二岁那年,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这一家人挨饿,作者也想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读到这儿,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生活:家里条件好了,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大人们在做,同学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都是一生下来就开始娇生惯养的孩子,都是怕吃苦、不坚强的孩子。
接着,作者又介绍了挖煤的艰辛:“工人们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挖煤的环境太恶劣了!”我深刻的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太悲惨了,我们太幸福了!”
后来啊,作者吴运铎自己去挑煤了,他先从办事人把桌子抽掉,自己掉到地上,让我体会到了办事人的心狠、可恶,再从他自己挑煤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工作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革命前辈为我们开创了美好的生活,我们才不至于像作者这样去艰辛地工作,而且还要被别人欺负。
文章最后作者写道“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我走在人生道路的开端,受着压迫、剥削的苦难。”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美好生活感到满足,应该在家里承担责任,要懂事、吃苦耐劳和坚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做到这些,不要被困难挡住了人生的道路,更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停止前进,我要懂得许多许多。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3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劳动的开端》这一课,里面讲的是 吴运铎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为了让家里人吃饭,就去挑煤,他约上小时候从小玩到大的小赵,小赵说吴运铎跟瘦猴子一样,吴运铎说自己的力气很大,然后小赵和吴运铎半夜就去挖煤,来到那块,工人就开始称磅弄煤,吴运铎提不动,他来到半路,胳膊就疼,他就回家去了,但他为了让家人吃饭,第二次终于调到火车站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我第一次回到老家的时候,看见田地有好多白薯,这是爷爷准备去挖白薯,我唠叨田地,看见好多白薯,我开始挖了,挖了一半我发现这个白薯扎得很紧,然后我低着头使劲挖,可是还是挖不动,我要进呀,使出吃奶的劲往外拉。结果费了好大的'劲,旁边的土仅仅飞了几块,而我的脸上沁出了汗珠,我感觉到劳动不容易,但我不会放弃的,一个白薯好像在对我说,我是白薯大王,你别想把我拔出来,我心里想,今天我要是不把你拔出来我就不姓张,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奋力一拽,固执的白薯终于被我拽了出来。接下来,我简直势如破竹,我一脸拔了七八个白薯,看着脏兮兮的手,我觉得劳动非常辛苦,但收获了果实也很高兴。
太阳落山了,我们收工了,今天非常高兴,我知道了只有劳动才会收获。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4
翻开课本的51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劳动的开端”把我们带入了作者吴运铎,艰辛的生活历程。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作者吴运铎被迫去挑煤,从而在他幼小的肩膀上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呀!本应在学校里与伙伴玩乐,回家又与父母一起生活,过着一日有三餐,坐下就吃的生活。但在哪时,有钱的人便可以以势欺人,不管他人的死活,把每一个劳动者,看待成狗一般,管你干不干,反正你没钱,就得受欺侮!
文中令我最感动的句子是描定吴运铎伤痕累累的句子。特别是:“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般疼;胳膊破了好几道口子……”从中,我感受到吴运铎—一个年仅十二岁的穷孩子身体又不好又瘦,但生活把他压垮了,迫使他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一分耕云,一分收获”正是吴运铎一步一个脚印,将生活的压力承担在自己幼小的肩上,才有了穷人们的出头之日。
小吴运铎啊!你知道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理应干什么吗?你知道他们所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少吗?你又知道十二孩子,能这家里分担些什么吗?你三江知道,我想你也不愿知道。如果是我在挑煤,生活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已经处在绝境的我,彻底的被生活打垮了。
不用说,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在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所过的.生活已经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程度了,而你—吴运独铎,却挑起了家里的一切负担,不得不说,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你是劳动之门的开启者,是光明大道上的赢家!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5
“我鼓起勇气,仍然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这篇文章讲的是《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吴运铎12岁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准备去挑煤来解除饥饿的威胁。由于是穷人的孩子,到处被人欺侮。当时吴运铎人小体弱,承受不了煤筐的重量,一不留神就栽倒在地,只好空手回家了,第二次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道路。
看完《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才12岁的少年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有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意愿,竟然去做大人们挑煤的工作,这么瘦小的少年能承受的了沉甸甸的煤筐?根本无法承担挑煤的重担,但生活所迫,只好去挑。尽管第一次失败了,但吴运铎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就是拥有“勇敢经受挫折的磨砺”坚强不屈的意志。
《劳动的开端》不但写了吴运铎坚强不屈的`意志,还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资本家及其走狗把工人当狗看待,而且工人工作的条件极为恶劣,工人的地位极为低下。表现了旧社会穷人劳动的艰辛、受人欺侮的遭遇和流血流汗与贫穷苦难的生活。
联系到我们自己,我们则应该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当面对重重困难时,要勇敢、努力地去克服它,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挫折来考验我们,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选择了放弃,无论有多少的失败,都应该继续奋斗到底,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6
劳动的魅力是无限的,它可以使人变得勤快。
《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十二岁那年因贫穷而去挑煤,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功地将煤运到了车站的事。作者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还要接受窑主的冷酷、残忍,这是多么的`艰辛啊!想想我们,我们那一点点劳动比起他来算得了什么?
记得那一次暑假,我和老爸正在家里闲得没事干,碰巧那天空调“罢工”了,让我俩热得快成热狗了。我忍不住说:“爸爸,你给我点钱,让我去买个冰糕嘛,我都快要热死啦!”爸爸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指着“挤”在角落里的一个废箱子,说:“你把这个大箱子扔到单元门口,我就给你买!”我本想抗议的,但一想到能吃冰糕,只好忍气吞声地走到角落里,准备搬箱子。
我使劲一抬,哎哟,好沉!我再努力一抬,顺势用脚顶住箱子,以免它又掉下去了。我终于将它抬起来了,慢慢挪向门口。天哪,我们家住7楼,又没电梯,这可怎么办呀?我抱起箱子,继续一步一步地走着。走了好半天,才到了5楼,可我已经又热又累,汗水早已浸湿了我的衣服,呼吸声也变得粗了起来,喉咙里好像有块东西堵着一样,让我呼吸不流畅。我又坚持了10分钟,才到了3楼。唉,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呀!突然,我想到这箱子是密封的,完全可以直接沿楼梯滑下去,毫不花力气。我心里舒了口气,轻轻一推,箱子便乖乖地滑了下去,安静地等着。我一下子脑门开窍,不到两分钟,箱子已在单元门口呆着了。我立马飞速跑过上楼去,一进门,就对老爸大喊:“冰糕还不交来!”就这样,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回报。
劳动的困难只会为难经验的一次,只要有了经验,劳动无疑是件快乐的事!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相关文章:
劳动的开端作文04-20
我的劳动开端作文02-24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10-07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10-07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05-24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06-23
我劳动的开端作文11-17
劳动的开端作文600字01-03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7篇06-23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7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