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19 08:17:23 心得体会范文 投诉 投稿

(热门)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舞台,很多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单纯追求学科成绩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的做法。

  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箱。其目的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只有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教书育心”的最终目的。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2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是有它的客观必要性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大,则国立强大。“而决定科技实力的是人才素质,只有科技发展,经济才能加快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而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这一重任。结合我们中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出现了很多弊端,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风气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上曾出现过很多“高分低能儿”、心理障碍儿童、道德败坏的不法分子等等,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这种教育体制急需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关于素质

  关于素质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先从词语本身来说。“素”是指本身的、原来的。“质”是指事物最根本的特点。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主要是指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定义。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杨和亭综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具体而言,人的素质应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我们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的这一定义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这里的基本素质是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其次,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发展,发展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应试教育”相对。最后,特别强调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存在众多弊端之后提出来的,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杨书胜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第一,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而教的,为了考试而学的。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这就升华了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第二,应试教育针对的是想要通过考试的少数有升学欲望的学生,而造成的.后果是会出现现在普遍看到的“高分低能儿”,扼杀有真正潜在能力的同学,他们不一定会考试得很高的分数,但却有其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而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这就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差异性。第三,应试教育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大力度灌输考试的规则,而忽视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应试教育也忽视学生心理的需要,有种急功近利的目的。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差异,主张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

  (三)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虽然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先说明如下,对我们更好改进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误区一:素质教育等于精英教育

  在国外有一种教育模式叫做精英教育,就是针对少数学习顶尖的学生进行的特殊培训。通过这种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出为国家服务的高品质人才,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可是在我们国家的一些中小学却正在进行着这种精英教育,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老师特别关照所谓的“尖子生”忽视学习不好的同学。我们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单一的实行精英教育根本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需求。其实,精英教育换一种说法是歧视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说的是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可以进行教育。所以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可行的。

  误区二:素质教育等于技术教育

  现阶段,不少学校认为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把教育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好多学校开设演讲口才培训班、英语口语培训班、电脑技术培训班等等技术类的培训班,这些方式确实可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不能把这些等同于素质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全部。

  误区三:素质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包容性,它不是某一素质的培养,而是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很多中小学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学生的特长培养,开设很多专门的实验班,美术、书法、绘画、围棋等等特长班。甚至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让路给这些特长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特长的培养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是不等同于特长教学。所以说,素质教育不等同于学生特长爱好的培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3

  1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体育专业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素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基本属性,通过个体自身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离不开对学生培养智力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因为素质教育既可指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学生身心结构中的内化。这种内化的最好促进剂和催化剂,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多,先天少,归根结底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反应。它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六大功能。

  对教学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教师如果重视采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独立性格,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反之,教学中学生缺乏正确动机、学习索然无味、情绪一贯低落、意志非常薄弱、缺乏独立性格,就必然会削弱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学习中无不具备有勤奋、独立、谦虚、创造、坚韧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这就足以说明非智力因素,在造就现代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应引起注意,教师对非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提出要求;学生必须自觉地让非智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会培养良好的性格。

  近代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五个方面。身心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的物质基础,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在体育教学对智力和机能培养过程中,无不深透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和制约。例如中学体育教育实习中,当大学生处于竞争新环境或处于危险境地时,就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的心态,为了克服不利形势就会积极采取各种行为模式,补充知识、探索中学体育教学规律或改造适应环境。这时动机表现为驱使自己采取积极行为的原动力。同时动机还会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争取实习得到优秀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心理品质等都受到强化,这都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提高,具有决定的意义。

  2 引入非智力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论,一种进步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前有一种把“素质”作为一种向学生心灵中堆积的“物品”的倾向。把学生看作装“素质”的袋子。其实,从本质上讲,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与技能。由于素质教学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而素质教育是一项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事业。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主体观念和发展观念,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行为的动机是自觉自愿的,行为的过程是自主的,行为的结果是独创的。

  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突破局限于教学方法范围的改革,开始在教学目标、原则等一系列教学理论的整体改革。体育的教学原则包括了自觉积极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全面锻炼原则、便理生理和心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它受凯洛夫“教育学”五大原则:自觉性、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等影响,但它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特点,重视人的生理心理的活动,比凯洛夫在发展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无关的原则,已有很大进步,但还不完善。应在体育教学原则中增加主动性、发展性、激励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内容,即注意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造就一批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体育学科人才只能是少数人,而大多数大学生将面对广大的中学生的体质教育。1979年,教育部等4部委在杨州举行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学生体育展开的改革局面已经历20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纲要”也已五个年头,这期间中国学生体质有如何进展呢?从1985年和1995年两次全国体质调研,发现学生体质下降。1998年高招,问题更为严重,福建省“考生纯合格率仅14·66%”。“广州市考生体格仅一成达标”。从大学生中有关调查,也证实学生他们的健身知识贫乏,健身能力差。这要引起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是关系民族兴衰的大是大非问题。要改变单纯的传授运动技术的片面教学,在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同时,启发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手段,培养增强体质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教育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也应向教学目标转移,把我们的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成适应体育工作多层次的人才,进入学校成为“学生健身指导员”,走向社会要成为“大众健身指导员”的目标。这种目标上的.改革,无不借助非智力因素的力量,以目标激发动机,以创造和开拓性的行为,创造学生有利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加上不挠的意志追求,掌握适用于中学教学的多种技能。

  3 引入非智力因素,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创新能力课程问题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自然也是把课程改革当作核心问题。课程从属于教育的目的,又是实现目的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师资、设备、管理、评价的策略等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实现而展开的。教材内容则是课程借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只有每一种教材内容都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得到整体的优化。

  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把自己放在“课程”之外,只重视‘吃透’教材视为重大任务。其实,任何学科都必须服从课程目标,只有在把握了整体课程目标时,吃透教材才有意义。离开课程目标,孤立地去钻研教材,容易偏离学科教学的目标。如中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进行健身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与增强,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回首看中学目标所执行的教材,多数以竞技运动项目选编的,教学教技术,考试考技术,造成体育课成绩优秀者,身体不一定健康,体检不能达标的现象也是普遍的。这种现象必须反馈到体育系教学中,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

  编制教材内容“以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学生头脑”,这是很不够的。要两者结合,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来编撰教材,又要考虑这些教材对发展学生智力和非智田径因素有什么好处。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做到,重视德育、强化基础、发展能力、突出个性;以通才教育结合体育专才的教育,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培养人才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专业能力素质,它往往是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在体育专业学生,缺乏开拓性的创新能力,学了运动技术,只会教技术,计算机能力差,外语不太好,面对中不的增强体质任务,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如何评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能力也显的不够。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而这种创造潜能则为智力所固有,“既没有无创造的智力,也没有无智力的创造。”创造不仅与智力有关,同时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教育实习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课堂,实习中大量事实证明,成绩取得优异的学生无不勤奋、有毅力、自信心、热情、精力充沛等,这正是发挥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地创新能力的作用,教学中首先要深信每个智力中等以上的人都具有创造潜能,都可以培养成创造型人才。体育教学更要重视身体练习与大脑思维之间的联系,动作学得越准确越精细,也促进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和灵敏性,从而为创造力提供创造条件。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破除对权威、洋人、书本的迷信,要善于吸取前人的知识积累,善于运用其它学科新技术新理论促进体育学科的进步,去创造新的知识,不要做知识的储存器。这要求学生以激情的推动创造的欲望,以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取得体育专业素质能力的进步。

  4 引入非智力因素,学习体育方法,提高学生素质

  现代科学体育方法,应是以增强体质为目标,把身体锻炼看作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体育方法与运动教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运动教学法的全部意义在于传授运动技术,而体育方法不仅在于直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要掌握强身健体的意识、理论方法和能力。要改变林科教学中单纯技术的传授,教技术若不解决身体锻炼发展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到中学实习只懂原样照搬老师的教学法,而针对中学生体质增强的机能较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

  近几年西方教育学者认为,“真正的体育方法主要是传授应用体育手段对身体进行锻炼的方法,而不是运动技术教学法”。现在体育教育专业普遍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运动教学法。它传授的是运动技术,提高的机能也是指运动技术教学的机能,当然这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有很大作用。但作为培养未来中学体质教育者,其素质含养远远不能适应中学体育工作的需要。这就要考虑我们教学中是否要增加些什么?

  运动技能的教学虽强调加强思维之间的联系,但它还是有别于智力思维发展学习,侧重于习惯和动作程序的养成,及连锁动作的熟练性。对非智力因素多侧重于意志、性格的养成。而体育方法讲的是身体锻炼的理论方法和意识能力,把所学的运动技能更合理地科学地运用于强身健体,这就要在激发运动兴趣基础上,引导学生“为什么学?学这些是为了什么?”,教学中以体质教育的目标来维持、定向或调节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勤奋、独立的情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当走向社会时能担当起人类的体质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5 结束语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4

  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和社会物质、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都在其心理素质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与其心理素质的水平相关。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综合化,把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概括为提高学生素质,更突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其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发挥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核心和根本,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波动是常有的,这常常会造成不少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这样的心理失衡可能使学生以违规行为表现出来,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外显行为而在内心积累和发展,而导致心理问题、心理疾患乃至精神病的发生,甚至出现轻生现象,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学校与家庭常常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去进行教育,以制度、法律去管理约束,以舆论和风气去影响与感染。但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引起逆反心理,使教育陷入困境。同时,学习过程可以说无一不包含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心理机能的提高,以及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能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益。

  其实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其基本内容的教育。它的任务是: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排解与消除,使学生在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情感意志和社会人际适应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去顽强奋斗,学会自我教育与创造,从而提高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保证他们能成功地渡过中学时期这一特殊的人生旅程,为他们充满信心富有创造性地去适应未来,使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社会的显示要求之间达到完美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实施中由教育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教育形式。

  如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环境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和创造心理的指导,促进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等,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促进学习进步,使学生产生成功愉悦的体验,善于学习和热爱学习。

  心理素质教育要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融汇入各项课外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对能自感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的心理指导,通过循循诱导,启发其提高对自己心理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心理的把握和进行积极的主体心理的“自我运动”,努力实现自我排解困惑和解决心理问题。对于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无论是学生自感的,还是教师、家长、同学们发现的,学校都应主动诱导其前来咨询,并建立个案资料,密切观察其发展,适时予以指导、帮助及实施进一步的辅导措施,心理咨询的服务方法主要有:晤谈或咨询,在学生课余进行,可采用直接咨询、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接待学生、学生家长;对那些不愿或不便来晤谈的学生、家长,也可通过电话咨询后又约请晤谈;学校还可开展信函咨询,让学生、家长通过向专设的“心灵信箱”投放“问题”信件,学校视情况采用由板报、心理辅导专刊刊登有关文章或约谈等方式予以解答指导。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一是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学水平。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实施,教育者的'心理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学校应采取送培、开设心理学讲座、购进有关书籍供教师学习、组织讨论研究等多种方式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宣传心理素质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心理学及进行心理教育的水平。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应争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可聘请组织高水平的专家顾问队伍,特聘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参与“技术性”和“实验探索性”高的一些工作,使心理素质教育沿着科学、规范、有效的轨道发展。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在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至关重要。值得肯定的是,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还要注意两个方面: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1-19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0-17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2-05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优)12-08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7篇06-06

素质教育的心得体会11-09

素质教育的心得体会10-06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9-2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