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行漫记》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行漫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行漫记》读后感1
在7月1日党的90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日子,爸爸给我买来了《西行漫记》这本书,让我阅读并给我讲解。使生活在今天的我,了解当初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了解了过去中国苦难的历史,更了解了从领导到普通士兵为了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让中国能够不受欺负而付出的牺牲,他们太伟大了。
《西行漫记》也叫《红星照耀中国》,是一位美国记者斯诺,冲破重重困难,在1936年6月到10月,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红军生活和战斗的地方,进行了采访和所见所闻的记载,向世界介绍当时的红军领袖、将领、士兵等的真实情况,描写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并配上了真实感人的照片,使世界了解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鼓舞了人们抗日的信心,也促使很多年轻人来到了延安寻找理想。
虽然有很多内容和历史,我还不太明白,即使爸爸给我做了讲解,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但平时我跟着大人还是看了一些历史电视剧,所以对于毛泽东、周恩来,我还是挺熟悉的,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虽然住的是窑洞、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破烂衣服,但能够乐观、智慧地指引人民,坚定地坚持理想,真心地热爱祖国,真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没有绿油油的农村和繁华的城市,就没有正规的学校,使我们安全、安静的学习。
我觉着这本书写的很真实,很有细节,有作者实际的采访记录,又有着自己的一些感触,写出了真实的红军状况,而且带着一个外国人的独特眼光来写,就像一个人坐在你对面,在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讲一些具体的`人,他们的语气,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目光,使我感觉很接近和熟悉。在党的领导人的谈话记录中,把历史一页页的展示给我们来看,我也明白了一点,什麽叫历史,历史也是有过去岁月中一个个的人在做事情,他们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他们有感情,有理想,勇于追求,为了国家,宁可牺牲自己,而且经过了非常艰难的努力,才建立起了新中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神,珍惜现在,努力学习知识,让“红星“永远闪耀在我们心头,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西行漫记》读后感2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的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西行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陕西行作文10-07
大理漫记美文10-07
敦煌漫记美文10-07
西海漫记散文10-06
美丽广西行美文10-06
东爱西行,与你同行作文10-06
西行不休作文800字09-29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09-27
《教海漫记》读后感05-18
《教海漫记》读后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