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种子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种子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读种子课心得体会1
教数学将近24年,遇到许多困惑。利用整个寒假时间,终于把俞正强的《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酣畅淋漓地读完!俞老师这本书给我这位年轻的老教师许多建议。这本书是解惑的一部良书!余老师说,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就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这样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就可以叫做种子课。有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可以称作生长课。余老师通过一个个案例细细分析什么的课是种子课。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我这学期任教的七年级数学中一定也存在种子课,对照余老师的方法,我仔细分析每一章节的种子课,尽力上好这节课,为其后的生长课奠定基础。
对这本书,可谓是喜欢得不得了,但跟之前看其他书的喜欢不一样。之前看吴正宪、华应龙等的书,喜欢,只是因为崇拜膜拜,渴望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设计出这么精彩的课堂。而对这一本的喜欢,用一句俗语来表述是:跳一跳,摘苹果。很接地气的一本书,很多话说到心坎里去了;又很有境界的一本书,很多的观点让你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反思,渴望达到那一个高度,却又觉得还不到那个水平。
书中这本书主要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列举了很多很多关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例,也用诸多的课堂实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交给了我们这些读者很多很新、很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下篇分享给我们的是关于人(学生和教师)。
种子课,生长的课堂。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从以上这段话,我肤浅的.就把“种子课”理解为了为知识的学习而打基础的课,是因为要先理解理透了,才能有“生长课”。
种子课,为了每一个人的生长。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生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种子课就是合适学生生长的条件之一。
俞正强老师在这里点出了种子课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的,教师教的是人,教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是流水线上的各种零件似的产品,教师的“产品”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是有生命,像一颗种子一样,能自己发芽、生长,只是,学生的发芽、生长,需要我们教师为其保驾护航,为其提供充足的养料及合适的生长环境。
教材都是成人编的,老师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学生的想法,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怎么想的。当学生的想法异于成人时,我们把他定义为错误。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很多时候都会把学生异于我们老师的想法给否定,甚至归为错误。可是,我们体会过学生面对错误时的无奈吗?学生为什么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或动力,而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难道不是一次一次的无奈堆积而造成的吗?
为什么我们成人如此理直气壮?因为我们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等着我们去描绘,可以任意涂鸦。
事实上,学生绝非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她带有太阳的能量,带有生长收藏的密码,带有春夏秋冬的记忆。因为是颗种子,所以她随时都在生长,随时都准备生长。
在书中,俞特介绍《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文中记录,三个阶段是:以教案设计为特征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基本功的好坏对教师个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文本设计为特征的中级阶段(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识别能够达到脉络的梳理,比如准备题的落脚点在于哪个知识点、准备题与例题之间的关联在何处、练习题分别针对哪些知识点、练习题与例题所展现的知识点间存在何种程度的对应,等等。这个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个共同特征:就是赶,赶着要把课上完);以学生学习为特征的高级阶段(教材在教师眼里就是一个知识点的编排系统了。他的教学设计,脱去了教材的文本框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三个阶段的阐述,让你自己去反思你到达了哪个阶段,你崇拜哪个阶段的教师,甚至会因此而带点愧疚或自责的情绪,但书里,却又很快地安慰你:教学法都是好的,关键看是否适宜,而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方法的展开而已。恰似又为自己找到了原谅自己的借口。所以,书本里,作者用“跳一跳,摘苹果”来描述老师应该如何设计问题设计教学,我想作者也正是用这种理念,写出了如此一本接地气却又不失高度的书,让人膜拜!
《种子课》这本书,给我们数学教师对课堂、对学生有了又一次新的认识和启发,文章的最后,作者还论述了“数学教师的教育情怀”。“情怀”,开始喜欢这个词,是源自于大学时代谷雪儿老师的课堂,这位美丽的女人在讲述完自己的认识故事后,告诉我们人要有情怀,并在整一个世界经典文学赏析课上,把情怀贯穿左右,从那时起,便对这一个词有了一种敬畏、渴望之感情!两年后,又在这本书里,邂逅这样一个美丽的词语,更是怀念当年的课堂,想念那一个偶像般的女子,也对这本书多了一份喜欢与热爱!文章里说:“教育情怀”是一种教育报国的志向,是一种教育为人的慈悲,是一种教育清贫的淡泊,是一种教育化民的乐趣。而教学的专业之路属于时间,这条路的厚度与长度,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的情怀!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他的专业是有温度的,既温暖自己,亦温暖同行者!
放下这本书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的我,是不是该认真的好好想想,今后,我的课堂要怎么更好地面向全班学生,我的课堂将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合适的环境。
读种子课心得体会2
看了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这本书,书中列举了很多很多关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例,在细细的品读中, 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多年未解的疑惑顿时解开,还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启迪。下面谈一谈我对《种子课》一书的读书心得。
种子课,为了每一个人的生长。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生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种子课就是合适学生生长的条件之一。而对这一本书,用一句俗语来表述是:跳一跳,摘苹果。很接地气的一本书,很多话说到心坎里去了;又很有境界的一本书,很多的观点让你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反思,渴望达到那一个高度,却又觉得还不到那个水平。此书中,俞老师通过一个个教学案例,采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像这样的课,就是所认为的“种子课”;这样上,就是种子课;哪些课可以作为种子课的选项;种子课的特质该如何呈现,才能解读学生的生命密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文章的最后,作者还论述了“数学教师的教育情怀”。“情怀”,开始喜欢这个词,是源自于大学时代谷雪儿老师的课堂,这位美丽的女人在讲述完自己的认识故事后,告诉我们人要有情怀,并在整一个世界经典文学赏析课上,把情怀贯穿左右,从那时起,便对这一个词有了一种敬畏、渴望之感情!
读种子课心得体会3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大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这个假期,有幸成为了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赵阳云老师发起的“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学科种子教师”其中一份子,在这两次线上培训中,小伙伴们的和两位专家的点评指导让我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十分敬佩两位教授对专业的态度,这两场培训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受益良多。下面,就这两次培训谈谈我的感受与收获。
一、精读课标,准确界定
精读课标,学会结合课标备课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在本次培训中,王永胜教授和陈静安教授十分注重对新课标的解读,在点评每一份教学设计前都详细分析课标对该板块与学段学习内容的要求。
其中,陈静安教授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她说道:“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在评课中不能说我觉得,而是要看数学怎么觉得、课标怎么觉得,也就是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评价。”数学学科有其特点,作为数学教育者,必须注重方法与结论的科学性,在专业的场合,我们就要拿出专业的思考,研读和专业的标准。因此,在往后备课时,我也会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做到不忘本。
二、整体把握,善思关联
数学作为分科的系统知识,在数学里表现为不同概念之间、性质之间、法则之间等及其发生发展都有因果、先后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格局放大一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
在第一次培训中,王永胜教授就三位数乘两位数、梯形的面积、平均数、秋游方案这四节课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环节与片段,王教授的分享中无不体现了他注重知识的结构与内部关联。
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王教授先出示四个数,让学生选择其中两个数并组成乘法算式,以此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唤醒学生的运算知识,并为接下来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奠定基础。
此外,王教授还让学生观察已学的`运算,根据经验推导出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发现它们虽然算式不同、结果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只注重本节课的知识,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内部的关联,过于局限,导致学生难以活用知识,不会举一反三。
三、重视板书,知识架构
陈教授在培训中十分重视结构化,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板书结构化的设计。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而在信息化教育时代,许多教师越来越依赖ppt,但这时知识就像电影般放映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重点知识并不一定能一目了然,因此,要加强板书设计,注重板书的结构化,真正帮助学生在课中、课后架构知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活泉水。这次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学科种子教师培训活动,使我充分享受到了自身充电给我的精神上带来的富足和愉悦感,也亲身体验了专家引领和同伴相互学习的过程是多么丰富多彩。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也为新一学年的开始打下坚定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摸索出一条有利于孩子们长远发展的路,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数学老师!
【读种子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生物课《花,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10-07
种子课读后感(精选13篇)01-31
种子的作文02-07
种子的力量作文 种子的力量作文初中02-25
善良的种子10-07
《种子》教案03-03
种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27
种子的力量学习心得体会范文05-13
种子赋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