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

时间:2024-12-01 10:38:16 心得体会范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关于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关于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关于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

学生关于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1

  这学期我们开始讲授《先秦诸子选读》,首先我们学到的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主要学习了孔子七个章节的内容。这七个章节主要蕴含着孔子的贫富、义利、为学、做人、幸福、快乐等思想论述。在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中我们确定作文的话题就是结合学习孔子的上述思想和言行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在本次作文评改过程中,我经过认真的评改两个班的作文。觉得本次学生作文中有不少优秀的作文,现在就自己的作文评讲课及其深刻思考汇集如下:

  一、对孔子“仁”的思考

  有一学生以《梦中寻仁》为题目,该生主要通过设置自己进入梦境,而时间就是早自习读书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梦境中他看到孔子登坛讲学,弟子三千的盛大场面。自己走到讲坛下面,自己大声地发笑引起了孔子的注意。孔子问弟子下面大笑的人是谁?我的大笑引起孔子弟子的不满。因此弟子们说:“夫子,一怪人也,请允许我把他带出去。”听到这里孔子并没有同意也没有生气,而是说:“有教无类,既然此人想学习,就让他留下吧!”因此得以与孔子见面,由此引出孔子考查自己的学识的具体场景。孔子问:“孰为仁?”自己用语文老师时常教我们的一句话“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来回答。孔子觉得我还是有一些学识的。于是就问这句话是谁教我的,我就说是我们语文老师。作者设置的第三个场景就是自己被孔子带进他的书房,自己眼中所见到孔子书房与众不同,连连称道“夫子可谓圣人矣”。孔子看着我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自己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孔子很高兴地给自己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自己听得非常认真,心中十分佩服孔子,佩服他渊博的学识和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接着作者设置场景写自己走出书房后心情。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心里起了波涛汹涌的海浪,使自己久久不能够平静。”因为小作者领悟到做人难,做仁人更难的道理,由衷地赞赏孔子那执著如一的追求精神。小作者学到了做人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事要“能近取譬,任重道远”;做学问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最后以早自习结束铃声的响起让梦境又回到了现实。

  二、对孔子贫富思想的认识

  利用孔子有关贫富的思想作为自己为文着眼点。一学生以《贫富欲何求》为题目。孔子的贫富观念主要体现在先秦诸子《论语》里的《不义而富且贵》篇中。孔子不反对我们获取财富,但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作者首先用自己创作的一句诗“贫富皆私欲,唯有取有道”来表达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是有私欲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掌握好获取的方式。作者接着用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来说明一个事实:鬼都有私欲,何况人了?由此得出对待贫富成为头等大事的问题。接着论述世间本纯洁、简单,而欲望的存在使之变得浑浊、复杂,因而需要我们现在就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于是自己去查找,自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穿越在通向将来与过去的时光隧道中。作者设置的第一个场景是自己掉进了漩涡,在那里看见一群穿着古装,说着“之乎者也”的人。自己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说:“此乃昭公四十五年。”自己问他们怎样才能够回到公元20xx年呢?那些人认为我是疯子。第二个场景是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来到了儒学院门前。自己想进去,却被拒绝了。作者形象地写到刘备有三顾茅庐,自己今日“一宿顾孔门”。第二天,门开了,自己求助希望得到孔子的帮助。一个老人把我带到一个门前,说从这里就可以回去了。老人反复叮嘱:“控制好欲望,不要贪图门后荣华。”而自己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欲望,伸手抓“荣华”,结果被冰封在时光隧道里。最后自己醒了,发表了令人深思的感慨:欲望的好坏在于人品的好坏,要想不被欲望所迷惑就要做到取之有道,要做到“不义而富且贵,富贵于我如浮云”。

  三、以利用化用所学孔子的一些名言名句作为立意

  化用语言可以说能够体现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学生以《为学本无法》为题。题记为:“师者,为学生授业解惑也。学者,当仁不让于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己思于豪放之外。”第一个小标题是从劝学开始谈起,主要引用我作为老师时常告诉学生的话:抬起头,看黑板,学习要认真。

  第二个小标题是当仁不让于师。作者化用孔子的几句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莫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把它们写成:“在知识的殿堂里,无敌也,无莫也。久约不忘时习之困。”无论是语言还是立意都有创新,化用独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立意上的独特性在哪里。立意新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告诉学生自己在学习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是要认识到学习对我们汲取知识的重要性,孔子要求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温故而知新。而这一点又是我们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忽视的。立意新的第二个要点就是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解读。当仁不让于师,本来是孔子告诉学生在遇到仁的情况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而且作者讲到学习知识,当仁不让于师。在知识的`海洋中没有绝对的“老师”,只有相对的“引导者”,指引你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指引你们“如何做人”,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汪洋恣肆”,只有你们的个人修为是绝对的,因为学习本无法,不要局限于老师,拘泥于法则。

  第三个题目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作者写到“艺术贵在创新,科学贵在创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创造力。我们在继承前人知识的时候又不能够活在前人的阴影下学习知识。我们学习前人的智慧,如果不能够创新,作者认为只是别人的第N代,早晚都会被时代淘汰,这样我们的学习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最后作者以后记的形式来照应文章的题记:我们要不践古人,学习前人智慧的时候,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加上自己的创新,你就是下一个大师。

  四、改孔子一句话中的一个字来达到为文立意的目的

  孔子对于“仁”的思想有这样一句话:“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一位学生改这句话的“仁”字为“乐”字。即以“乐远乎哉,我欲乐,斯乐至矣”为题目,确定把“快乐”作为为文立意。首先连续运用排比:“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快乐是善意传递的方式;快乐是在逆境中前进的动力。”接着讲到快乐是自己的权利,我想快乐我就快乐。但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不快乐呢?因为他们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因为他们跟自己过不去,不想快乐。他接着举出21世纪出现了众多奇怪的疾病:心肌病,精神分裂症等。它们的出现是因为人受到金钱、权利、地位、利润等等因素的困惑。

  接着化用那句名言“乐远乎哉”,快乐到底是什么呢?快乐是新的生命的到来,是和妈妈手拉手在街上散步,是严肃而又耐心的爸爸给自己检查作业,是老师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课,是同学有说有笑地吃午饭,太多太多。

  最后又写到快乐不一定是获得了丰功伟绩,只要实实在在;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只要你知我知,只要此刻有快乐在心就行。

  五、对孔子学习观的思考

  孔子的学习观主要强调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习。学生以用心和眼睛为题目。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其实对于学习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学习。但是你真正会“学习”吗?作者谈到了自己作为学生的切身体会和表现:你在学习时看见别人在玩,你便无心学了。当比你学习好的人有些题做不出来时,你是不是想着他都不会了,我还会做吗?学生中有不少人,爱抄袭别人的作业,他们学习还能够学好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时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脚踏实地,不能骄傲自满。作者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弥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这时作者借用孔子的原话“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来说明改正错误也是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

  借用关于学习的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认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自己不会的知识,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更加得优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强调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才算真正地会学习呢?作者主张我们要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别人,择其真善而剔除糟粕;要用心去发现自己,向自己的心灵深处走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要及时改正。

  六、从贫困的作用出发来思考

  孔子的弟子中有很多都出身贫困之家,颜回就是其中一员。但他能够忍受贫穷,在贫穷中获取乐趣。《论语》中对他安贫乐道是这样描述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一学生以《贫能育人》为题目。作者首先说自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引用和化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成“贫困是最好的大学”。引起了自己的深思:贫困并不代表永远的贫困,它只能是物质上的贫困,它不代表所有的贫困,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富贵并不是永恒的,一时的富贵代替不了永久的富贵。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我们不能够对父母有任何的抱怨,我们相反要感谢贫困。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实例。一个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一个是明朝的朱元璋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

  接着转入叙写自己,我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之维艰。自己喜欢农村人的淳朴,善良,互帮互助。贫困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作者用抒情性语言写到:“如果说贫困是我人生中的挫折,我将会庆幸我有这一挫折。”看出作者不仅敢于去拼搏,而且为文内容充实具体,以贫不失志和贫能育人为线索,把孔子的相关思想与自己个人的志向和愿望有机地结合。

  七、从孔子思想的求知、做人以及悟心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首先确定论点:求知中学会了如何去做人。围绕这一论点,作者连续运用小时候从多个诗词句中学到做人的各种道理。学习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萌发出要珍惜时间;学习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白要像古人那样有爱国之情;吟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认识到在人生中,要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学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领悟到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要对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自己懂得如何在心灵深处培养一棵属于自我人格的大树。

  自己领悟到更高的为人之道,看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白人在生活中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对别人的错误不要取笑,而应该给予适时地改正。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知道获取财富要符合“仁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我懂得要向他人学习,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读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认识到人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做人不能够太自私,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懂得换位思考。

  读古今文人的佳作时,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懂得要像保尔那样勇敢地执著地去追求自由的精神。读了《西游记》不仅领悟到唐僧的执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学会了要去做一个坚强、刚毅的强者。读了《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智勇深感佩服。

  心灵才是生命的核心。心有多高,梦就有多远。在求知中做人,在做人中悟心。总之,牢记悟心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学生关于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2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从诞生之时,在他的生命世界里就是一片空白。在不断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接触新事物,在接触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学习进而演变为高深境界的“求知”。在“求知”过程中我们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小时候学习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萌发在心中的是要做一个会珍惜时间的人。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白了人要像古人那样爱国,心系国家的忠诚。吟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认识到人生之中,面对友情要有一颗纯洁的心,做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看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深刻领悟到:无论人生之路多么坎坷、多么波折,生活如何打击你,我们都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让明天更辉煌!在求知中我懂得了如何在心灵深处培养一棵属于自我人格的大树。

  随着阅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我接触到更多有更高层次境界的为人之道。在此过程中,我感到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充实……

  看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白人在生活中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错误不要取笑,而应给予适当的改正,人人都不是完美的`。正如古人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读到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略有体会,人面对财富之时不应丢弃“仁义”二字;“钱财”乃身外之物,而“人格”和“道义”亦能传千古,并且能够感动他人;不能让贪欲钱财之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看到“小不忍则乱大谋”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更高的做人境界。在面对耻辱和危急时,能够镇静自若,忍住眼前之亏,坦然处之才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学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教会我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要学会虚心向他人学习,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渐渐地你会变成一个更完美的人。面对千年之前,孔子在涛涛奔流的江水面前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时,认识到生命如东去之水不可逆反,明白人应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向人生更完美的方向努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生命的美好明天!学习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知道做人不能太自私,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一味要求别人而不改正自己,所以要懂得换位思考!

  业余之时,读了古今文人的佳作时,也在其中领悟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觉得要像保尔那样勇敢执著地去追求自由的精神,更懂得了要做一个生活中坚强刚毅的强者!读《西游记》,佩服唐僧那执著的精神。面对目标不畏艰难险阻,跋涉千山万水的吃苦耐劳精神。《三国演义》中那“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孔明,在我心中是一个“才德兼具,忠贞不渝”的千古奇人。战火纷飞之中,他头戴纶巾,手摇羽扇,面对三分天下之势,他智勇取胜,留下一个个流传至今的“奇战”,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佳话。遥望历史的时空,让我明白人要有一颗诚心,当然前提是对待什么样的人了。

  在“求知”中我学会了做人之道。但在纷繁尘世之中,仅会做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时人会言行不一,心不能总束缚于躯体之中,它应飞翔,飞往更高的地方。心有多高,梦就有多远。让心去感知外面的世界,即使受伤害也阻挡不住对飞的向往。静下心,审视一下自己。从外观举止到心灵最深之处,看自己到底如何。在“求知”中“做人”,在“做人”过程中,留给自己悟心的空间。纵使身在纷繁人海中也不会迷失方向,能够清晰地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做人的原则。

  “求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海无涯”,在漫长求知道路中,我们要找到心灵的航向,读懂心灵的意蕴,才能求得真知。“做人”要将心比心,只追求做人之道而忽略了心灵的存在,没有携真心在身,那所谓的“仁人”是不被认可的。总而言之,“求知”之时莫忘“做人”之道,牢记悟心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学生孔子思想及名言的运用】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08-07

孔子的名言02-22

孔子的名言(精华)09-23

孔子名言名句06-20

孔子励志名言10-18

孔子的名言14篇02-26

孔子教育名言警句11-24

关于孔子的简短名言09-24

孔子名言名句[精品]07-15

孔子是名言_想象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