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比较出来的“快乐”
老爸老妈今天来看衡衡,见到书桌上放着一张班级发的“喜报”,大约就是老师鼓励小朋友的奖状。老爸老妈赶紧把衡衡叫来,第一句话问的是——
“你们班有多少小朋友得“喜报”啊?”
没有问“你是如何获得喜报的”,而是问“别人是不是也得到了喜报”,这里面的思维是:如果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喜报”,你的“喜报”就不值钱了,就不值得表扬你了。如果你兴得要死,说不定还骂你一顿。
也就是说,孩子做了正确的事不一定表扬,比别人强才表扬。
这种方式延续下来,是不是就变成了当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时,心里并不感到多满足,因为没有超过别人,所以心里反而可能有烦恼和压力?
我们的高兴如果只能建立在超过别人这件事上,那么我们这一生能获得的快乐感受究竟有多少?
如果从很小的时候,每当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或是有了进步(却不一定比别人做得好),就能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可,我们便会知道——
我的目标是做正确的事,我的眼睛在自己的方向上,我会一直在自己正确事情的累积中向前进。别人的好不会让我更羞愧,别人的坏不会让我更得意,我羞愧的是自己做得不对,我得意的是自己有了收获。
但是这件事很难,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都会想:你看看别人怎样怎样。我们都觉得这样不痛快,但我们又习惯于这样。这是一个怪圈。
【比较出来的“快乐”】相关文章:
《喂——出来》教案03-13
比较人生10-08
最近比较烦,比较作文06-12
走出来,真好10-06
咬出来的画作文05-23
《喂——出来》教学设计05-30
《喂出来》教学反思10-07
《喂出来!》教学设计10-13
比较现实的说说10-06
比较伤感的句子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