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值得回味的麦季美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这是对农村的真实写照,对农民生活淋漓尽致的的描绘,这也只有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会深深体会到的,然而年轻的一代早已渐行渐远,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感觉,再现这种辛劳场面,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
二十年以前的麦收季节,可能会持续一个月左右,这段时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里面包含着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早已把劳累冲淡了,无影无踪。
在那个年代,没有收割机,没有拖拉机,而全靠的是人的双肩,牲畜——牛马骡驴,或许现在这只出现在偏远的农村,但生活在城市的新一代可能永远不能感同身受。收麦的前天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听到一种刺刺得磨刀声,那是为明日割麦准备。一边磨,一边蘸水,再眯着一只眼再细看一番,此时他们或许已忘乎了周围,忘记了蹲着时双腿及肩背的酸麻,只顾着磨镰刀,生怕有一点没磨到的地方,而脸上却绽放着丝丝笑容,那是自然而然的高兴。
清晨,当天空还没露出一丝朝霞的时候,当布谷鸟还没发出第一声啼叫时,当市民还在睡梦中时,他们早已到达了麦田,收割了起来。朦胧中远远望去,整片麦田到处布满了的黑点,而且在慢慢的蠕动着,前进着,那是农民,那是农民在弯着腰,一镰一镰地收割。然而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麦田收割的参差不齐,站在山头望去,好像是一台大自然缔造的钢琴似的,只不过显得寂静了些。
在农忙时节,都会有这种现象,这种劲头,都是你追我赶,生怕我的农活落在他人后面,而这种劲头或许只属于那些农民,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现在竟然快销声匿迹了似的,再也找不到那种情景,场面。因为那时,一家有好几亩地,凭着双手,牲畜车,收割完是需要些时日的,也为了不使麦穗焦烂在地头,或者被其他游手好闲者放火点着,他们会顶着夏日毒辣辣的太阳去收割。中午时分除了蝈蝈鸣音,就是收割时镰刀的噌噌声,是那么的分明,清晰,但却没有人去领会它,任凭这个闷热晌午肆虐。正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感觉也只有亲身才能体验到。他们有的腰里挂着的,手臂上缠着的,脖子上围着的,头上包裹着的都是手巾,随时都可以擦掉流在额头,眼角的汗水,而那个动作是那么地熟练,自然而然,似乎一点也没影响他们继续下去。也顾不得手臂被麦芒儿针刺的伤痕,和夹杂着汗水浸渍的灼痛,赶着收割的进度,更顾不得吸入鼻腔的灰尘,湿透了的衣服。
而这仅仅是个开头,还有数不尽的活在等着,一干就是个把月,是苦,是累,是脏,但大车小车的麦车,早已把他们平息。回想着过去收麦的情形,历历在目,触动心弦,现在留下的无穷的回味,接踵那种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