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觅古圩的情感美文

时间:2022-10-07 20:34:41 美文欣赏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运河畔觅古圩的情感美文

  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她在桂北大地上流淌了千年。如今的河畔,已不见客舟往来的情景,却透出一股文化气息。会仙镇的马面古圩,便是其一。

古运河畔觅古圩的情感美文

  说到马面圩,人们自然而然会和“牛头马面”联系在一起。其实“马面”的名称,来源于谐音“抹面”,即洗脸。会仙人有赶早市的习惯。每个圩日,方圆数里的百姓都来赶圩,他们天刚亮就起床,抹完脸便去赶圩,因而,便形成了“马面”之俗。

  据说马面圩最早的居民是赵姓和薛姓,于明朝末年在此落户发迹,清初逐渐形成圩场。马面圩周边秀峰环抱,是桂林进出会仙的官道必经之地,因而几百年来一直是会仙的繁华商业中心之一,与四塘乡太平古圩齐名。

  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圩,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气息。弯弯曲曲的巷道,路面镶满了被脚步磨得光滑了的马钉石。巷道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木制跑马楼,林立的当街铺面纵向深而窄,一户紧挨一户。铺面斑驳的门板上,都有半尺见宽的小木窗,那是为方便深夜和清晨前来购物的顾客而开的,被磨得圆滑光亮。路边料石围成的两口老井,被岁月磨出深深浅浅的印记。从一些大户人家四进三开间的青砖瓦房,还可以看出这里昔日的繁华。这些人家的房子采用进阶式的设计,后进要比前进高出一点,取意为进门步步高升。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市场所需,催生了马面圩这个商业平台。与封建社会重文贱商理念不同,马面圩家家户户都秉持种田、种地、经商三行,那时家家都卖米粉,户户都有自己的字号,一般都以掌柜的名字为字号。吃米粉,是一种传统习俗和荣耀、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少人去赶圩,就是为了吃一碗可口的米粉。马面圩有着众多的赶圩人和买卖人,米粉铺生意都不错。会仙和四塘等地青年男女相亲,还盛行吃米粉的习俗。初次见面便在圩场,男方要请女方吃米粉,吃米粉的过程也是女方进一步考察男方的过程。

  外来的生意人以肩挑为主。从良丰圩来马面转场的女人挑来红绒丝线,夏天会有凉拌盐糖粽,货郎挑来酸醋、花布等。圩亭里除了没有牛行之外,各大卖行比较齐全,附近的土特产都拿到圩上来卖。文家村的酒饼有着很好的口碑。马面圩竹器也一样受欢迎,撮箕、菜篮、鸡鸭笼等材料都取材于附近石山中特有的金竹,结实而柔韧。此外,马面出产的大叶烟也有点名气。收购的季节,当地人或挑或撑着小船拉到马面圩,商贩再转往各地。

  随着交通的发展,这个古老的圩场逐渐被边缘化,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现代文明的浪潮渐渐涌进大山,游离于古老与现代之间的马面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马面圩老铺子大多已没了旧时繁华的商业味道,青砖瓦房渐渐被现代楼房包围,靠近圩场的黄金老铺面也有了时尚的装修,老巷里时常飘荡着流行音乐,农家示范店也给古老的马面圩注入了新的气息。

【古运河畔觅古圩的情感美文】相关文章:

杏林春畔美文10-06

荷花桥畔的深思美文10-06

青青溪畔草美文10-06

年少觅知己经典美文10-06

夜阑无觅处经典美文10-06

古山古景古传说经典美文10-06

从古船木启航的美文10-06

迪塘古村美文10-06

迪塘古村的美文10-07

风古一游的经典美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