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姥语录》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姥姥语录》有感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姥姥语录》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姥姥语录》有感1
这是近两年来第一次花整整一个晚修的时间迫不及待地读完一本书。这种阅读的清爽和感动吸引着我手不释卷,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阅读的魔力。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领会了一种生活的智慧--一位来自中国乡村老太太的生活智慧。作者倪萍,是我初高中时代在电视经常看到的名人,当时不明白这个名人“为什么总是眼含泪水”,为什么总是讲感动的故事,为什么总是一些情感外露的表达,多年以后我知道这叫“煽情”,并且知道她的外号“中国第一煽情手”。但,看了《姥姥语录》,虽然我再次领略到了宝刀不老的“中国第一煽情手”“煽情”叙事,可还是忍不住为读到这样一本书而感到生活的充实、丰满与幸福。因为她带给了我一位中国乡村老人,唤醒给了我所听到过的生活智慧。
《姥姥语录》是倪萍通过对姥姥的一点一滴的回忆而形成的一篇又一篇充满姥姥生活智慧的文章。姥姥是一个九十九岁离去的老人,是一位乡村老人,一位早年吃过不少苦后来儿孙有出息的中国典型性劳动妇女。正像倪萍所说一样,“姥姥其实是家家都有的那个老太太”,“姥姥语录也是家家的老太太都常说的那些理儿”。放在当下的环境来看,这些理儿又是多忙的真切、实用,所以忍不住就会多想一点,把这种理儿概括为:中国乡村老人的生活智慧。姥姥的这种生活智慧不同于学者大家的生活智慧,这是一种地道民间、日常、普通、家庭之内的生活智慧,可能和任何体制的生活、正规的知识、学院的教育无关,仅仅是中国大地原野上的一朵小花而已,幽香独自,但又常常生长于千家万户普普通通的墙院里。
姥姥的这一生活智慧最主体的内容就是对生活的乐观。这也是中国乡村老人典型的形象画面--平淡中透出希望,宁静中散发信心。姥姥以及所有的中国乡村老人都经历过不少的人生磨难和社会苦难,也都经历过具体的贫穷、饥饿和病痛,但是生活的年轮在这些老人身上并没有留下阴影,而是铸就了生活的花朵,并散发着智慧的芬芳。所以姥姥会说出“乐就是福”“糖稀越沾越厚,苦菜越洗苦水越少”“有苦也不是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了。你吃一块儿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塞。孩子,别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等等语录。这样的话,我自小也听过本村的老人说过,“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一天咋过不是过”,等类似的话。今天在书中读到,再加上这些年来对生活的些许体会,顿感醒悟,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中国乡村老人对生活的乐观不是“单向度思维”,总是带有着深刻的生活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德国哲学在哲学中所反复强调的辩证法,在中国乡村老人那里早已在生活中运用自如了。老人们总是能看到生活的两面,总是能从苦难中看到幸福,在困难面前看到乐观。可能生活的真谛就是--辩证。“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大辈子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这些看似自我安慰的话,都是生活的辩证法,都体现着生活的智慧。在这些看似圆滑的话语表达中,深藏着对生活、生命本身的珍惜,与抵抗的姿态、不屈的抗争、奋力的革命是同样的难能可贵。这样的辩证才更智慧更能体现人生的`信仰。
人生需要信仰,生命需要敬畏。中国乡村老人有着自己的价值理论体系,所以这种生活智慧才会显得和生活联系得那么紧密、贴合,没有一丝的缝隙。这些老人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文化教育,更不是一以贯之的读书人,他们就是普通通通的乡村你的人,每天都在为生活劳作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可是他们的头脑里却有着普世的价值与观念,并且有着“敬天畏地”式的道德信仰。就像倪萍笔下的姥姥一样,没有对待恶的手段,唯一的信仰就是“善”:对待邻里是善,对待弱者是善,对待恶者是善,对待自己的苦难是善,对待自己的命运是善,对待生老病死是善,对待衣食住行是善......这样的信仰调节着苦难的人生心理,使苦难的人生转化为美丽的生活,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珍惜与设计,又以此转化为对命运的感恩,最终上升对人生是善的本体概括。所以会说“好日子得”“人出卖了良心和得了心脏病差不多,心停停跳跳的,憋得慌呀”“心里有气、有怨说出来就好了,不管真对真错,别留着,留日子长了,就长在身体你了”“不一定背着抱着就是爱,不一定给口吃的喝的就是爱”等等终极本体是善的生活箴言。
在子女的教育中,中国乡村老人更是奉行“性本善”的教育观念。在这一亲情关系中,父辈一定是想方设法地给子女一个善的教诲,而且也一定是言传身教,常常还是身教多于言传。用行动教育后代时刻恪守善道,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善待一切。在老人们的言语行动中,善与教育是分不开的,而教育与文化又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中国乡村老人特别看重文化和教育。在他们看来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行善,学习文化,读书识字,就是接受教育,就是在学习善,所以姥姥和那些乡村老人们特别喜欢读书人,特别希望后代能读书,一直读下去,不断地接受教育,致使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观。哪怕他们牺牲自己,奉献所有的物质财富与时间都在所不惜,子孙后代的读书是他们所有的希望与寄托。他们开始有了一种集体的品格,一种民族的文化品格。
中国乡村老人的典型性格就是这一集体品格的分子,任劳任怨,身体力行,勤劳善良......这一品质最终成为中国乡村老师的生活智慧--中国乡村老人的精神。
读《姥姥语录》有感2
姥姥在生活中跟我是最亲的人,倪萍心底的一则则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作者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姥姥语录》提醒我,我及时爱和关心身边的人,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
只要让父母感觉幸福、满足就是孝顺”,作为子女的我们经常回家看看看。
读《姥姥语录》有感3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无微不至关怀着你的亲人。他们积攒的人生智慧,虽然质朴无华,没有那些大作家的语言“华丽”,但却可以使你一生受益。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我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述的是倪萍阿姨童年时,在水门口村与姥姥生活的美好时光,长大后与姥姥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了姥姥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
我还真希望有一位这样的姥姥(并不是说我的姥姥不好)。我喜欢这位姥姥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姥姥的.朴实善良。在当时那年代人都穷。姥姥的儿女带回来点东西,她就像分苹果一样,这家一点儿,那家一点儿,真把村里人当成一家人,一点儿也不吝啬。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可以让人感到温暖。有些人家里有好东西,东藏西藏,就怕别人看到。二方面是姥姥做饭的手艺真绝。有时看着书,调皮的口水就跑了出来。冰凉的苹果,翠绿的萝卜,这可是绿色产品呀!蛋黄是活的咸鸭蛋,虾仁饺子……真想尝一尝。三是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用她一生积累的“智慧”,教育子女。虽然都是些大白话,但都蕴含着深奥的人生道理,使人终生受益。
我最喜欢的一句姥姥语录是:“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又接着吃上算。”再想想我们,早把钱换成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一定不要贪吃了,多买点儿对自己有用的书。
当读到感人的方,总会叫人鼻子酸酸地,差点儿哭出来。
人的一生或平凡或富贵,但亲情是重要的,品德也是重要的。一位不识字的姥姥,竟能说出那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生智慧”,这怎能不让我尊敬,赞叹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姥姥语录》里吧!
读《姥姥语录》有感4
《姥姥语录》是表姐送给自己的书籍,我们同样深爱外婆,所以关于倪萍的《姥姥语录》最的感动是外婆带给自己的触动,所以都记录的是关于外婆的记忆和感受。
外婆,她说今夜的月亮特别圆,我说,月亮一直在心底,寄一轮月亮赠送给所有可爱的人儿。
我得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脏包含在这股气蕴中,慢慢坐回靠椅,轻声对您讲有关我的故事。
我感到冥冥中一个叫缘分的牵挂,它从无垠远的深处来,带着温度,伸向我。
记忆里的乡愁,骨子里的敏锐,那来时的路,来时的路……
我说,来是偶然,去是必然。
简单的生活,单纯的人生。
着实喜欢这样的生活,一个人走走看看,多一分思考,多一分平静,多一分智慧,多一分澄明;白天送外婆回家,一路上聊了很多,也看了很多路边的花花草草,丰富了眼睛,我喜欢和外婆待在一起,老人家们都很有智慧,生活中的语言大师,和他们交流,你细细听来会发现很多精妙的句子,很多恰如其分的比喻,虽然他们不曾读书,语言确实那么灵活精致。
和老人家呆在一起,心里很平静,时间静悄悄地从谈话声中溜走,听他们智慧的语言,了解他们的经历,看着过去的故事,原来,每一个老人都是如此不容易,又是如此豁达,深深地敬爱他们,我想就在家乡,静静地过着生活,记录着平淡的生活,想抛开城市带来的压抑,多年以后我会选择安静的生活。
今天打电话和外婆聊了很多,心里终于踏实下来。
外婆是我最爱的人,善良,博爱,她老人家就是图书馆,虽然没有受过教育的外婆,可每次都能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从小身边善良可爱的'人很多,不管经历多少,还是用完美的眼睛去看不完美的世界,每一种成长与蜕变都须自己去认可,接受,从而改变。
家人平安,快乐,就是最大的心安。
人,真是奇怪。
看到一个陌生老人,你会感到分外亲切,想起已经离开的亲人,想起他乡的年迈外婆;看到一篇初见文章,你会莫名的感动,鼻子一酸眼泪倾巢而出,那份似曾相识牵挂着自己;随手翻翻身旁的任何一本书,都是如此喜爱,而自己写下的点点滴滴随着时间而丢失。
一半明媚,一半忧伤,能细细感知身边的人和事,当安静下来,会吸取很多很多东西在脑袋里,无数次碰撞,无数次矛盾对立,和自己对话是喜悦也是忧伤,宁可被不断的碰撞,也不想自己空白,因为最后的自己会保持宁静的心境去接纳当下,我认可并反驳,找到合适的状态让内心沉淀。
我始终觉得20出头的女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更深广的思考,哪怕未来没有结果,你的本质也在悄然变化;而不是沉迷于外在的追求,外貌、服饰、爱情、金钱。
故乡在哪里,童年在哪里,过往的记忆在哪里,失落的梦实在太久太久了,我无法再度捡回。
此时,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于故乡的石板路上,我踽踽独行,故人一去,芳踪难觅。
酸透心的是,村口杏树上汁液丰满的果实,老屋前双臂并用才能环抱的柳树。
外婆的故事那么悠远,那熟悉的教诲,漂亮的白发,望穿了思念的眼睛。
远处玫瑰花开了……
人越老,人世之事则看得越轻,我喜欢和老人家相处,即使他们读书少,亦或者没读过书,可常常一语惊人,细细斟酌才发现双鬓记录着岁月,深深皱纹记录着生活,原来,他们才是生活的智者。
不管是去世的文艺的爷爷,还是老去的博大心怀的外婆,想起他们,心里顿时翻腾不安。
老年,长于避免不幸;青年,乐于容忍不幸。
青年是一个不安的年岁,而年老则是一个休整的时节,一路自己成长,外婆老去,能做的只有珍惜一切,常怀柔软心去理解生活,在恩典中继续前行。
有时候好的方法会让我们变得更高效,这个方法有些像以前三阶段培训100天运用到“黑本子记录”的模式,那时候每一天晚上九点之前检查当天是否所有的工作计划和个人计划是否完成,并写下第二天具体的时间做什么事情,看似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都以为做着很容易,其实不然,我那时候培训角色是“学习总监”,一百天下来,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盯着学习组长,让他们再去盯着下面的队员,很多都是网点出色的物流经理人,结果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很难做到,一个月之后情况好转,100结束前期都能提前把“黑本子计划”内容发出来。
如果一直把这个习惯用到工作中,必定是高效的工作者。
阅读和写作也是如此,日复一日的重复,最终形成习惯才会积极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真心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不用提醒也能给自己设定阅读计划和目标,或者纯粹的阅读喜悦。
对于不太喜欢阅读的人,我觉得不用勉强自己,总有你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对插花、唱歌、做饭更有兴趣,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读《姥姥语录》有感5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姥姥语录》
一
第一次听说姥姥语录这本书是在一期朗读者上,那期节目里,倪萍姐姐是嘉宾,她带着自己写的这本书。看了节目之后,我找到了《姥姥语录》这本书。当我读它的时候,我被姥姥简单朴实却富有哲理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不识字的姥姥说的话像天籁之音,那些充满智慧的语言都是我们早就明白的道理,可也都是些常被欲望诱惑遮挡住的道理。白岩松说过:“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书中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没学历却有文化的人。
二
“心眼不好的人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香,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满什么是足,就像吃了一把盐老得喝水,肚子里胀的全是气,气多了人能好受吗?你看老想害别人的那个人,脸都倒挂着,他不快乐。害别人最后都害了自己,帮别人最后都帮了自己,不信你去试试。坏人都是傻子,一辈子活得不快乐。”这是书中的姥姥说过的,我看到这句,想到了我的姥姥。小时候,姥姥经常告诉我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让我经常帮助别人,那时候小,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忙,所以也经常帮倒忙,但是姥姥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批评我,没有因为我帮倒忙就告诉我不要再给别人添麻烦了,别帮忙了,还告诉我,“孩子别怕,慢慢就好了,慢慢地你长大了就不用再担心给人添麻烦了,别怕。”我一直都记着,记着姥姥对我说的话,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不藏心眼,更没有坏心眼,这些真的要感谢姥姥对我的教导。
其实啊,什么事都是相对的,有舍才有得,就像书中姥姥说的,“老天是公平的,给你多少一定的拿走多少。你看挑担子的人,两头一样沉才能走得远。一头沉一头轻你试试?走不了几步你就得停下。”以前没什么感觉,后来上了大学,这半年多的时间给了我很多东西,我开始明白了很多道理,长大了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的确不好做,但是有舍才有得,能力都是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没有困难,怎么能体会到成功的不容易。但是经过了半年多的锻炼,我慢慢地习惯了学生工作,也慢慢地懂得了很多工作的方法,虽然用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都有了回报,工作慢慢都做得好了,这也算是有舍有得了吧。
三
在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聪明的.婆婆对媳妇要比对儿子好。”这一点,我姥姥做得特别特别好。除了妈妈,姥姥还有一个儿子。舅舅以前有舅妈,但是我对舅妈没有什么印象,都是妈妈给我讲的。妈妈说,以前姥姥对舅妈的好连她都嫉妒,有时候她都是借着舅妈的光才能有好多好东西,舅妈没有妈妈,但是姥姥把舅妈当做自己的亲女儿,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可是后来有一天,舅舅拿着离婚证回家跟姥姥说,他和舅妈离婚了,姥姥当时楞了一下,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舅舅又说了一遍,姥姥二话没说给了舅舅一耳光,然后让舅舅跪下,过了一会,姥姥给舅妈打电话,让舅妈回家,舅妈说她和舅舅离婚了,以后就不回去住了,但是会经常回去看他们俩的,后来姥姥以死相逼,才把舅妈叫到了家里。姥姥没有问舅舅舅妈为什么离婚,她只问了舅舅舅妈一句,还能不能和好,屋子里沉默了好久之后,舅妈哭着跟姥姥说,“妈,就算离婚了你也永远是我妈,我永远都是你闺女。”妈妈跟我讲,舅妈走后,姥姥就开始哭,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姥姥哭得像个孩子,过了好久才缓过来。后来舅舅跟姥姥说了他跟舅妈离婚的原因是舅妈不能生育,姥姥又一次打了舅舅,打得比前一次还狠。后来舅舅一直没有再婚,可能是还想着舅妈吧,但是姥姥后来给舅妈介绍了男朋友,舅妈再婚了,而且生活得很幸福。妈妈问姥姥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不劝他们俩和好,姥姥说,“不能再耽误小慧了(大家都叫舅妈小慧),就算和好了他们俩的问题还是会一直存在的,小慧应该有更幸福的生活。”妈妈没有再问下去。直到现在,就算不再是婆媳了,姥姥和舅妈的关系依然特别好,像母女一样。
读《姥姥语录》有感6
《姥姥语录》平实、朴素,姥姥就是一位生活大学的教授,这是她日常的自省和对于子孙的教诲,句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本文摘自家道栏目。
一口气看完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被姥姥简单朴实富有哲理的话语深深的温暖了。
不识字的'姥姥说的话像天籁之音,那些充满智慧的语言都是我们早就明白的理儿,可也都是些常被欲望诱惑遮挡住的理儿。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姥姥就是这样一个没学历却有文化的人。
她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读《姥姥语录》有感7
刚见到这书名《姥姥语录》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很想翻翻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正如所想,看似并不华丽的语言,亲切的叙述,却让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与姥姥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作者对姥姥深深地怀念。书中回忆了作者与姥姥在一起生活过的快乐时光,还有作者想方设法让年迈的姥姥留在世间所做的点点滴滴,像与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聊天一样,讲述着关于姥姥的故事,关于姥姥那些值得一生受用的道理。
书中的姥姥和蔼可亲,善良而大度。她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却把人生的事看得明明白白,透着生活的智慧;她知足常乐,不计较得失,坚信着老天的公平;她勤劳肯干,一生忙碌而充实;她善解人意,聆听之后会用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点醒你。阅读的过程中,时刻让人感觉暖意融融,深深爱上了这位可爱的姥姥。她好像很少会被愁事困扰,她明白,“乐就是福”,就像她说的“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乐观的面对生活,更是让我们不自觉的被姥姥那颗知足、宽容、感恩的心感动。书中姥姥那些语重心长的话,那些实实在在的.理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样是小时候经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对姥姥那种浓浓的爱时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对外甥女的特别疼爱和外甥女对姥姥那种浓浓的依恋与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不由得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姥姥懂得疼爱,却不溺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要学会靠自己,要坚持,要好学,不让自己闲下来才能把日子过的更充实。
书中的水门口也令人向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清新朴实的地方,才孕育了淳朴善良的心灵。在这个充满了人群与车辆的城市时代里,书中的水门口仿佛让人看到了一抹清新的绿色。也正是因为经历过了自由的农村生活也经历了严厉教导下的城市生活,才有了倪萍亲切的笑容、率真的谈吐和胆大心细的作风。她毫不隐瞒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在书中坦言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她也有一段凭借抽烟消除恐惧的堕落时光,最后还是姥姥用她那真真切切的理告诉她“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坚强的倪萍,还是做到了姥姥眼里那个无所不能的人。
质朴无华的语言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贴心而温暖,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中那些真实而打动,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儿的大白话而豁然。这就是《姥姥语录》,一本朴实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却那么让人亲切,它靠平凡去感动世人,用一句句贴心的老理儿去点醒世人,我相信,这位可爱的姥姥将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永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乐就是福”。
读《姥姥语录》有感8
《姥姥语录》是这么饱含作者对姥姥的爱以及对姥姥的孝心的一本书,有那些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让心变得柔软酸楚的话语。使人心为之动容。这位99岁的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总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非常巨大的启迪。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位99岁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终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员,她用她真挚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朴,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一生。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难时刻,姥姥总会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姥姥平凡质朴才是她最美的特点。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运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不只是一份高学历,更是要有一颗对热爱生活的心。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
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开心一点,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这件事可见倪萍是费尽心思让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乐乐。从此可见作者倪萍十分爱姥姥,也体现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姥姥这个农村妇女不太正确的见解,但这话语十分朴实,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启发。这也许就是作者倪萍怀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读《姥姥语录》有感9
在书店与《姥姥语录》的偶遇,是十分美丽的意外。在书里,倪萍老师用16万字写姥姥,写的尽是她对姥姥的爱和思念。每翻动一页,我的内心便被深深触动,千千万万遍。
白岩松先生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书中的姥姥,不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不是言辞晦涩的哲学家。姥姥没念过书,讲话却掷地有声。她是真真切切活在身边的普通老人,有用大白话讲的道理,有温润如水的性子。这样的姥姥,倪萍老师喜欢,读者喜欢,只因她的善良、智慧和平凡。
姥姥说:“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
姥姥的持家方法很简单:管事的人要一碗水端平、一把盐撒匀,大事小事都用心。虽不可完全运用在社会生活中,但遇事多辩证地看待,总能守住自己心灵的一方圣地。勾心斗角、潜规则、耍心机上位是这个现实社会的癌症,根治的概率实是茫小,所以姥姥的持家方法在这物欲横流的泥淖中就显得尤其清亮。生活已不易,不要轻易地和生活撕破脸皮,试着把生活活成一种友好,你会发现世界其实比你想象中的要敞亮得多。这并非要求你把自己变为一个八面玲珑,曲意逢迎之人,而是要深知脸天天露着,一张遇人遇事常常显得凶神恶煞的脸极其丑陋,所以要成为待人和气之人。
姥姥说:“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走向光明的路曲折回转,但毕竟通向光明之处。雪莱有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姥姥的儿子为救战友牺牲,曾外孙又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但她咬牙挺着,认为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们的一生像一支长长的曲子,其中既有欢快壮丽,又有和缓平淡,更多的是跌宕起伏。我们穿越时光的风风雨雨,也经历过被生活“欺骗”的日子。生活中的矛盾重重,学习上的成绩下滑,身体上的伤筋动骨,这些厚重的乌云遮住阳光,唯有把意志化作一阵阵风,才能吹散乌云,阳光和煦。彩虹总在风雨之后,无论你现在正经历着多么难熬的日子,正感受着多么刻骨铭心的疼痛,一切都会过去。多年之后,它们都只不过是你和着茶酒的'只言片语。所以你只管用咬牙,换来坚韧的光辉。
姥姥说:“快乐你别嫌它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个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
知足者常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善于于生活中发现欢悦,善于积累生活中的小欢喜。作家丁立梅说过,活着之所以成为一件让人特别不舍的事情,正是因为生活中的小欢喜呀。阳台上精心照料的植物开花了,邻居主动向你问了声好,今天多认识了一个字……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你人生的快乐王国,便这样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了。一夜暴富具有太浓厚的戏剧色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一点一滴的尘世幸福之上的。
感谢与《姥姥语录》的相遇,让我懂得了宽容、坚持、知足,还有更仆难数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姥姥的这些道理有别于哲学著作中高端深奥的哲理。姥姥讲的大白话道理如一盏明灯,着着实实地在你身旁照着远方,让你勇敢的去闯。毕竟夜雨茫茫,白雾森森,荆棘高山,深谷悬崖,这条路只有走到尽头,才知道这个世界的终点是海纳百川,还是星火燎原。
读《姥姥语录》有感10
很少读语录,总觉得语录放在当时的语境里才更有劲头,更是味儿。可是翻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抱着很多想法,一页页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师画画虽是半路出家,虽然我不懂画,但是看到那一页页我觉得真美,真自然。读着老人从小对她的教导,真实在啊,老人是一脚一脚走出来的智慧,是实践来的,话老,理却实在。我想到我那个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个孩子长大,一辈子坚强,忍耐,勤劳,聪明,明白了一辈子,那只裹着的小脚同样走出了真智慧。
这样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让我们继承的东西也真不少,传下来就是财富。倪萍老师对姥姥的.爱让我汗颜,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长大的,从小学开始,一到周末就骑自行车跑十来里去找姥姥,她帮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这样,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学了,毕业了,结婚了,生子了,离姥姥越来越远了,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讲起话来也不知从哪讲,亲起来也不知怎么亲了……是我还不够用心吧,怎么就忘记了姥姥怎么给予我的爱呢。最悔恨不过是想孝顺却再也没有机会,而值得庆幸是,如今还来得及,不让自己隐藏的爱毁于遗憾和无奈,还好,姥姥还在,好好爱,还来得及。
读《姥姥语录》有感11
读完《姥姥语录》着实被感动了:感动倪萍对姥姥的孝顺,感动姥姥的善良、宽容和智慧。
姥姥是个有大智慧,活得大气的老太太,真正的能人不是斤斤计较,精明有心机,而是把平淡的日子过的舒心,和睦,让家是个温暖的地方。精明的过是一辈子,聪明的过也是一辈子,有的老人是家里的明塔,让人尊敬,晚辈们发自心的.孝顺。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你看倪姥姥这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用朴实的语言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说:“一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己的脑子往人家脑子套”,这句话貌似更有学问的表达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还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姥姥其实是想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这个姥姥多不简单,语录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还有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呐。感谢姥姥语录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
挺喜欢这本书的,也希望你能去看看。
读《姥姥语录》有感12
朴素、平实的语言,“唠家常”的叙述方式,读完满是感动:感动倪萍对姥姥“想方设法”的孝顺,感动倪姥姥的善良、智慧、宽容。这就是《姥姥语录》的魅力。
“姥姥”,人世间一个温暖的称谓,而书中的姥姥也不是名人,只是俗世里一个平凡的小老太太,她大字不识,但说出的话句句在理。她的那些语录是对岁月经验的体悟,也是一个善良人的内心准则。姥姥说:“念书的人不管长得怎么样,你仔细看都长得好看。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没念过书的人眼神是傻的`。”我想姥姥说的不是书的养颜美容效果,而是用朴素的话语说出书对一个人心灵的滋养作用。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心仪的书,会怡情养性,能让人洞悉世界,通透人生,能使我们内心平和,不再纠结、拧巴,于是心里释然,面容怡然,处世坦然,正所谓相由心生。姥姥说:“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这说的是对自己的隐忍,对他人的相助,这是一个人可贵的人生观和正义感的体现。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这说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人处世应辩证地看问题。姥姥还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这说的是人自身生命力的强大。
其实《姥姥语录》中这样的哲思妙语还很多,不过都是用大白话演绎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煽情也好,催泪也罢,倪萍笔端质朴无华的文字很温暖、很贴心,给人的感觉是塌实与靠谱。有人说倪萍的《姥姥语录》是“一本感动人心的人生智慧书”,我觉得,作者更愿意与读者分享姥姥的人生态度与朴素的价值观。这本书像一张储存智慧的银行卡,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事儿,就会想起书中那些大白话,并很自然地征引其中的语录,跟别人一说,还真的管用;这本书也像是心口的水窖,它给那些干涸的心灵、躁动的生活带来静谧与清新。
读《姥姥语录》有感13
《姥姥语录》内容简介:《姥姥语录》包括了我不敢为她送行、姥姥挣钱了、好心加好心,就是搅人心、姥姥的冬天、三个爸爸、骨肉相连,分开了就出血、如果有下辈子……、什么日子都是掺合着过、两个妈、爱不怕分,越分越多、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姥姥的金元宝、心心相印、愿姥姥的世界鲜花盛开等。
朴实的老人,朴实的话,这本语录是倪萍姐与姥姥生前就说定了的,“记得第一次跟姥姥说这事的时候,她那个只剩下一颗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主席说的话才能叫语录,我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说的些没用的话还敢叫语录,那不叫人笑掉大牙?’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个只剩下一颗牙的人还说‘笑掉大牙’,多可笑呀。”这是一位多么可爱的老人说的话,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姥姥是智慧的,但又是很宽容的',“早年有个人让她帮着藏布匹,结果姥姥吃了苦。我说,你怎么不记恨那个先让你藏布匹然后举报你的人?她说那个人老远看着她就拐弯,那个意思就是出卖了别人心里很难受。”姥姥是个很善良的老太太,日本人捅死了姥姥的姐妹,但是她却说“爷爷的事儿,恨孙子干吗。” 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宽厚的,什么事都是为孩子为亲人着想的。常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对老人不孝不敬的,甚至唾弃老人,我真觉得痛心。明明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却不知回报。
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有时候会很心痛,很无助,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多年前跟我说的话儿,虽质朴,也没有深刻的哲理,却很实用,很贴心,我觉得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它宣扬的美德与价值观,会给浮躁、喧嚣的社会带来清新与温暖。很感谢倪萍大姐的良苦用心。希望我和大家生活得好点,快乐永远!!很喜欢这本书。很真实,很深邃,很实在,也很动人,句句话都在理儿,都那么让人难忘。让我过目不忘的一本好书。
读《姥姥语录》有感14
看见这本《姥姥语录》,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赶上假期,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倪萍通过文字转述着姥姥的话,渗透着她对姥姥的爱。书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样,但我隐约间感受到——一个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读完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的倪萍,在经过了生活中的风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她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个个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讲她的姥姥,让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经88岁的姥姥,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谁找她,她都热情相迎,姥姥常说:”别人信任咱,咱就得实心实意对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爷都看着呢“。虽然姥姥说的话没有倪萍转述姥姥语录的精彩,但是理儿是一样的,都喜欢拿老天爷说事。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了,她还经常嘱咐我们要多看书多学习,哪怕一天多认一个字,一年还能认识365个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学习就是认字,我可爱的姥姥。
这本书,文字间褪去了华丽的修辞,却体现了最简单最质朴的人生哲理,一时间我很难想象这位不识字的老人家能将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彻,并且用非常简单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来,字里行间让人读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显而易见的道理。读了这本书,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觉得那些一时的不顺都过去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是啊!今天我们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温暖无处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这本书及时提醒自己爱我的亲人。再多一点!
读《姥姥语录》有感15
最近读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感觉写的很平实、很感人,还有些风趣。
姥姥虽然没上过学不识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劳善良、精明能干,是个让人爱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说毛主席语录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我看姥姥语录也可堪此评价,往往真理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们中国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代表,她勤俭持家、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劳,也经过一些磨难,但姥姥的晚年的过得非常幸福、子孙也非常有出息,这些都证明姥姥是个有大智慧、大福气的人,可亲可爱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了《姥姥语录》更是深有体会,《姥姥语录》让姥姥成了我们大家的宝,她的话朴实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记住她的话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益处。
读《姥姥语录》有感16
“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
姥姥说:“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姥姥说:“孩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这辈子都不用后悔了。”(18去的第一个城市--广州,大城市的繁华的确不一样,在感慨自己过去所坚持的那一点点,对于这繁华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还是不够自律和努力。如果真的想要扎根大城市,英语,演讲,PPT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新的一年,继续加油)
姥姥说:“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己,最后你就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为人处世,不用太过勉强自己做到世俗所要求的,只要有一点点温暖,慢慢成长‘就够了)
姥姥说:“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没有年轻富裕啊。年轻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腿儿是腿儿,年龄大了富裕管个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浑身都穷了。钱有的是,可身子穷了。(所以,年轻时做的一些事情和等有了资本以后再做同样的事,心境是不一样的。觉得自己也是蛮折腾的,爬过岳麓山和白云山。没什么负担的感觉很好)
孩子,你记着,好事来了它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所以,要多积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处理,做所有的事情都不要浅尝辄止,要扎根往下。这样,当风雨来临是,你才有力量撑过那风雨!)
姥姥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儿走多了,再上直道儿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吗,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
(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了这1%的幸运,我看到了一些同龄人没看到过的,没经历过的`,无论你现在是怎样的,身处何方,都请你相信,你也拥有这1%的幸运,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因为这世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你我。)
姥姥常说:“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可得掂量掂量。没有人会为多点东西、少点东西记住一辈子,可有时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一辈子抬起来。”
(所以,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说伤人的话,因为,伤害造成了就是造成了,况且,你能伤害的也只有那些在乎你的人,如果,你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么,你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姥姥说:“房子没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没人帮着,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呀!”(所以,尽量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攒人品)
姥姥说:“做好事不该让人知道,让人知道,好事就变味了。做好事都是应该的,就像一个人不偷东西,你还表扬他?”
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没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
每个人心里舒服的那根筋都不在一条线上,何必用常规去拧巴呢?
说话是不是给别人听的?哪有自己对自己说的?给别人听的话就得先替别人想,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了难不难受、高不高兴。这一来二去,你的话就变了一半儿了。你看见人家脸上有个黑点,你不用直说。人家自己的脸,不比你更清楚吗?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说,你就先说自己脸上也有个黑点,人家听了心里就好受些了。”
(情商,所有的一些得体的行为都是需要去修的。)
姥姥说的能人是勤奋、努力、舍得自己、不怕吃苦的人,是用心做事、执着往前走的人,是敢于超越别人、敢于打倒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敢于面对别人的成就的人。
它往地里扎,那个力就是生命力。人也是这样,有本事的人都不是在表面能说会道,开个花几日就败了,扎个根儿人才能长久。”(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这1%的幸运。想来,自己大学遇到的人和小学,初中,高中遇到的人都不同。还有大学的老师她们,还记得大学第一节专业课,经济学。超级喜欢讲课的老师,觉得气场很对。还有会计的老师,统计学的老师。潜移默化对自己的影响。所以,自己要更坚定去做一个自己认可的人,这样才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读《姥姥语录》有感17
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样,姥姥只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会带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兴了就哄,就逗。因为我没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会这么片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姥姥也会教给孩子影响他一生的话姥姥语录读后感姥姥语录读后感。
书中倪萍的姥姥就教会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说的话也变成了语录,变成了贴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这样说过“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不怕存钱。”这句话是倪萍问姥姥“你不怕我爱我妈就不爱你了?”的答语。爱是无限多的,可以把爱分给妈妈,分给姥姥,还可以分给更多爱自己的人。这一篇一直在讲倪萍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够爱她,她把这件事给姥姥说了以后,可姥姥却说“你妈不是亲妈,也不是后妈,是个合格的妈。”妈妈知道应该怎样爱孩子才会让孩子懂得更多,妈妈不管孩子怎样误解,但她最终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而我们呢?说什么孝顺,孝顺是美德吗?不,是应该的。有哪个父母说照顾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没有。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无论为他们做多少,也是补偿不了的。父母总是想给我们最好的,可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不仅是姥姥的话,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的话,影响了倪萍的一生,平凡的99岁的姥姥的话,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智慧。难怪倪萍会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阳”,姥姥也是我心中的太阳,更会是更多人心中的太阳……
读《姥姥语录》有感18
上周去书店买了一本倪萍写的《姥姥语录》,被姥姥朴实无华且极具哲理的语言所折服,一位衣着朴素又很讲究、勤劳善良的老太太跃然纸上,我陶醉式的阅读着,姥姥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抵达人的灵魂深处。“理想有时候起步很小,很具体,但最终他有可能变得很伟大,有可能认为自己不自觉地便成为他人,为全人类。”姥姥说: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别人高,也别怕自己比别人矮".读到这句话时我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遇到的两个人,一次我参加县妇联组织的活动,时任县委副书记的领导为我们颁奖,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领导,颁奖时她握着我的手说:张老师,你辛苦了!你为全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谢谢你呀!“我很感动,当时真有点受宠若惊,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师,人家是那么大的领导,人家居然认识我,我很感动,颁奖后我们从台上下来时,副书记见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双手扶着我走下台阶,嘱咐我慢点,每每想起这件事,都为那位领导的低调、善解人意折服,难怪人家能走得这么远,主要是人家有一颗胸怀大众的心,没有因为谁是谁的谁就攀附,更没有因为谁不是谁而下看,她对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们的拥戴。后来又遇到一个人,大约三十来岁,年纪轻轻听说是上了学毕业直接当了某地派出所长,和他在一起开会,听着他说着大话,天南地北,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完全是春风得意马蹄轻,偶尔听身边一个人说起他,原来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领导,很明显,就他,估计也是沾了父亲的光。所以,白岩松说:有些人,有文化没素质。
姥姥说:孩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这辈子都不后悔。姥姥还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着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不是啥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走,去干吗,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了,你干嘛不好好走,好好过呢?姥姥还说:你记住孩子,多穷的人都有脸,能豁上脸要饭,那是肚子实在没法儿了,给人吃点东西先要给人好脸色,不信你试试,张嘴管人家要东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动,张嘴给人送东西可不一样,双唇一碰话就出来了。慢慢品味姥姥的话,思想灵魂都得到了升华。姥姥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为善,这本书真的给我进行了一番洗礼。
读《姥姥语录》有感19
《姥姥语录》是含着热泪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说倪萍老师善于煽情,可是写姥姥我想煽情绝对不是有意为之。倪老师字字真情,她含着泪写完,读者含着泪读完。
姥姥的爱一生养育着倪老师和一大家子的心灵。姥姥的生活哲学如同储蓄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容、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姥姥的宽容、良善,不断地修正着孩子们的.缺点,改正着孩子们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到她离开之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大家子人才辈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老师拿着这张姥姥赠与她永远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笃行着大爱的人生哲学。对于姥姥的离开,倪老师始终不能释怀,可是人啊总要经历生离死别,是姥姥先撒手的啊。但是就像姥姥说的,一家人一个一个的来,一个一个的走,到那边一家人还会团聚。从写姥姥开始,到写儿子结束,生命生生不息,姥姥精神一代一代传承。而且如今我们不也读到了姥姥的语录吗?这是大爱啊!
读《姥姥语录》有感20
总算看完了,起初看这书都是睡前抹泪看的,我的外婆也就是文章所谓的姥姥在我小时就中风对她没有什么情感寄托,包括我奶奶也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感情不深。所以看这书时我想到了三个人,一是我的舅妈,我是随着舅妈长大的,父母自小出门打工,所以在我心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她,记得父母刚回来那几年我时不时都会想着要去舅妈家看看她,就算在她身边也想念她。我很怕她老去的那一天,不知道我会有什么反应,我不敢想,怕想。
看到中间部分我想到了我女儿的姥姥也就是我的母亲,说实话她在我童年记忆中出现的并不多我是跟着舅妈长大的孩子,但是她却做足了姥姥的`角色,怀孕母亲就没有上班,出月子后我就久住娘家,女儿的成长是姥姥陪伴的,我在想以后我的女儿是不是也可以写一写她那质朴的姥姥,或是从生活中表达她的这份孝心。
第三个想到的是我自己,文章姥姥的闲语中都饱含大智慧,一把年纪的姥姥刻苦勤奋还和季老成为同学,毫不逊于年轻人,倘若我成为了姥姥能不能言传身教一番教好自己的小外甥呢?这个想的倒也有点远了。先从自己的孩子着手吧!
【读《姥姥语录》有感】相关文章:
姥姥语录读后感02-06
《姥姥语录》读后感9篇03-07
我的姥姥02-17
姥姥的作文02-21
《山姥姥的藤筐》读后感10-21
给姥姥姥爷的一封信03-09
写给姥姥姥爷的一封信10-31
姥姥老了作文02-22
关于姥姥的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