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

时间:2022-07-13 23:55:29 总结 投诉 投稿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0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0篇)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

  期中测试已经结束,静下心来思索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和本次期中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简单地予以小结。

  我觉得在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统计表统计图、比和比例的概念等)是掌握数及其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学生在运算中发生错误,解题能力差,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掌握得差。对此我想只有组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铅笔盒和一块黑板擦,问学生谁大?紧接着,又让学生观察两个棱长分别是2厘米和4厘米的方木块,问学生哪个大?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初步获得了物体有大小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拿出一个梭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空纸盒,先将梭长是2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学生便清楚地看到这方木块只占据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间,然后把一个梭长为4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正好占满纸盒的整个空间,学生又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空间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较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这一概念。

  同时,课堂练习是教学上的反馈活动,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映信号。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过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并及时评讲、纠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及教学规律,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来进行教学,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2

  一、 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要放平,物体的起点要对着“0”刻度。

  3、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4、同单位进行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不同单位大小进行比较需要转换成同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

  5、同单位可以直接相加减,不同单位需要转换成同一单位再进行相加减。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不进位和进位两种。

  计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三个要点: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相加;

  3、个位满十后,要向十位进“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三个要点: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相减;

  3、个位不够减时,须要向十位借“1”(即退1),在个位上加上10后,再减。

  (3)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这种缺数的算式一般是以下三种:

  要求加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要求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

  要求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减数+差。

  (4)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步一步计算,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5)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比谁少几的数,用‘-’

  2、比谁多几的数,用‘+’

  3、谁比谁少多少,用‘-’

  4、谁比谁多多少,用‘-’

  三、 角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3

  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通过期中考试,教研组才发现,整个数学组教师的教学成绩大幅度下滑,关键是我们班级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力度不够,相互学习精神不足。在相互配合辅导后进生方面根本不交流,不探讨,不同步。只有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只有整体的协同,整体的进步,我们的数学组的全体教师教学势力才会大大加强。

  下面,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谈谈测试中,教学中的困惑。我认为教师,课标理解不透,教材挖掘不深,凭借经验备课。苏教版教材不同于人教版教材,其编排意图,内容安排都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探究的自由。可以说教学过程中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从测试反映的情况看,有些知识点没有给学生讲到,有些内容也没有给学生归纳总结出来,没有把教材充分挖掘透。有的教师边上课边看教参书,胸无成竹,缺乏对教学内容逻辑关系,层次脉络的.整体把握。

  理念渗透不够,教法研究不足,学法指导不够。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例题讲解例题,就练习做练习,缺乏教学思想的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测试中看,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说明,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训练的力度不够。

  从测试中看,学生做图不用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凭感觉用手画,连线不用直尺。说明教师课堂教学中操作演示不够规范,准确。许多课堂上,教师就是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凭借这些,即使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也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重难点突破不够。

  后进生辅导缺乏计划安排,随意性大,转化率低。从中心小学监测成绩统计来看,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名次。许多班级,平均分很高,可名次却上不去,原因是没有转化后进生。其实优生和后进生智力上没有多大差别,差别就在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是把辅导后进生喊在嘴上,缺乏在行动上。辅导后进生缺乏长远计划,缺乏静下心来,缺乏沉下身子,缺乏细心和耐心。

  我认为组织学习活动,总体把握教材要求, 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交流,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关键,制定详细单元教学策略。部分内容要体现在备课的单元分析和单元反思中。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网络跟贴评课活动,相互交流在教材理解与挖掘方面的建议和想法。哪个知识点怎样落实,采用哪种方法等。

  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运用好远程下载资源,借鉴其中有用的课件,图片,案例等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数学课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学具加强操作演示,也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书写指导。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名次。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特别是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计算题一定要会做。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学校教研组组织学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

  渗透思想,体现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交给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这种思想和方法要渗透在教学的每一分钟,每一环节上。

  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主要是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4

  一、试卷分析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中等偏上,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21),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能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思想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能够测试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答题时间有点紧张。

  2、学生的卷面比较整洁,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对于基本概念、法则、性质、意义等方面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但并能够较熟练运用运算定律来进行计算。在应用方面,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有欠缺,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选择并找出正确的解决途径。

  3、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从答题上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二、分析原因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个别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试卷(21题)模型都可以选对,就是数据较大,学生怕麻烦而没有计算,还有选择题(2)思路都会,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出现a0?0等低级错误(朱文堂等人),这让人很无奈,其实他们也会,可考场上他们却失去了这种意识。还有学生试卷上做对了,可答题卷上却错了,说明学生马虎大意(张军伟等)。

  3、有些题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训练时间较少,再加上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没有一定时间的训练,是不可能学好的。平时做过的题,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这也为教师们敲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同时学校也应该给数学多一点时间,让学生去训练,去思考,去联系。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指导学生多看多做多见识。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中要实现书本、课堂与生活的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方法,减少枯燥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增加

  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对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新课改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加强对学生日常基本知识的练习,促进扎实积累。加强审题、计算、分析能力的培养,从基础抓起,培养学习兴趣。如审题方面,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要我做什么”,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自问“我该怎么做”,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好”,培养方法最优化的意识。但是,这样的三步,仅仅作为一个解题步骤去灌输是不行的,它是一种思维习惯。应始终贯串于新授的活动过程中,还要在练习中作为训练的重点,帮助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的结构和信息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本次考试进步学生

  五班:

  六班:

  从进步学生来看,学生只要认真,踏实,不浮躁,从基础抓起,就一定会有成效。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5

  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9日和10日举行,学校重视,家长关心,学生认真准备。试卷采用网上阅卷形式,阅卷完成后,对本次数学考试的结果、考试的试题特点、考生答题中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后期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如下分析与总结。

  一.试题评价

  总的说来,文理科试卷遵循新课改教纲,立足教材,强调基础,注重思维,突出能力,试题设置有坡度。其中选择题、填空题以突出双基、强调方法、突出能力为主,解答题阅读量大,以彰显技能,凸显能力为主。试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背景、基本的方法大多以学生熟悉的形式出现,试卷在全面检测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必修1、4、5、2的知识内容的前提下,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加大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及时、客观、全面的反映了学生自进入高二以来的学习情况,检查了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算法、概率统计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成绩

  从网上阅卷后的统计数据来看,文理科学生高分较少,及格人数不容乐观。理科最高分130分,120分以上7人,110分以上32人,及格193人。文科最高分130分,120分以上7人,110分以上22人,及格74人;理科75分至90分人数较集中有276人。

  三.学生答题分析

  理科客观题15道,文科客观题17道,以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突出能力为主,理科解答题6道,文科解答题5道,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及计算能力为主。总体来看,学生在基础问题考查上的得分还比较理想,但全面正确解决客观试题的能力和得到解答题步骤分的意识还较差;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的观念淡薄;答题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还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和转化知识的能力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

  1.理科情况

  ①选择题:第2,3,6,7,10正确率较高,第1,3,8正确率较低:

  第1题是考查概念的判断选择题,错误主要集中于C,反映学生对概率的意义把握不准,对极大似然法的思想不熟悉。

  第3题是立体几何题,该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考查了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线面角知识。失分集中于选项③的错误判断,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错误,将题设的正三棱锥错理解成了正四面体。

  第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排列组合知识的熟练掌握情况,该题难度系数0.45,是选择题中失分最严重的一题。该题限制条件多,学生分类不具体,列式不全面导致错误。

  ②填空题:第11,12题得分较好:

  第13题利用三视图考查组合体体积。错误原因主要是将圆柱上面放置的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理解为2而计算出错误结果。

  第14题属于排列组合问题,难度较大,综合考查了排列组合中的分类分步、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

  第15题失分原因是学生概念辨析不清,答题的选择项不全面。

  ③解答题:

  第16、17题得分比较理想,第16题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第17题考查立体几何知识,属于基本问题。

  第18题属于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模型问题,平均得分5.52分,难度系数0.46。求解此类问题要能准确理解题设概率事件,弄清楚概率模型,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本题是概率中的基本问题“恰有”“至少”,不能全面得分反映了学生对概念和概率模型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第19题是二项式定理知识问题,综合考查了二项式展开式、二项式系数性质、组合数计算。此题平均得分2.97分,难度系数0.25。第(1)问设置多道障碍,首先要求学生判断二项式系数的表示形式,然后求解指数方程,再灵活运用二项展开式通项(规律)判断 展开式中的系数最大项。第(2)考查形式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组合数性质变化,同时也未能及时联系“探究与自我发现”中的知识作出正确理解,错误当成二项式系数性质而得不出 的正整数解。

  第20题综合考查程序框图和概率统计知识,平均得分2.24分,难度系数0.17;第21题综合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空间角的计算,平均得分0.91分,难度系数0.007。这两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得分不理想暴露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差,反映了学生应试

  的心理素质不到位。其实这两题中的第(2)问都是容易拿分的两问。后阶段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锤炼学生的应试能力,鼓励学生准确拿到容易得分的试题。

  2.文科情况

  ①选择题:第1,6,7,9正确率较高,第2,5,10正确率较低:

  第2题属于概念辨析问题,学生错误将C答案中的两个事件理解为互斥事件。

  第5题与理科第3题相同。

  第10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理解、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

  ②填空题:第11,12,14题得分较好,第13,17题得分较差:

  第13题利用三视图考查组合体体积。错误原因主要是将圆柱上面放置的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理解为2而计算出错误结果。

  第17题与理科15题相同,失分原因体现了学生对概念把握不准,此题是教材必修3中70页的例子分析。

  ③解答题:

  第20、21题得分较理想,平均得分分别是7.68分和7.97分。

  第18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运用,属于基本问题。失分严重反映了学生对统计学中的基本思想理解不够,对教材的复习不到位。概率统计知识具有概念多、阅读量大、计算形式复杂等特点,需要学生多阅读、多理解,将课本吃准,吃透,后阶段要加强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

  第19题与第22题属于立体几何问题,均以棱锥为载体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空间角的计算,平均得分分别为3.51分和0.52分。

  四.后期工作

  1.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充分揭示概念的背景,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配备适量的练习,重视练习的功效,注重反馈及过程的反思。培养规范解题,规范书写的习惯,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教学。

  2.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态度和提高学生基本运算的能力,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的提高给学生创造更高效率的学习。选修2-1中的解析几何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后阶段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加强通性通法的教学,突出常规(选修2-1解析几何的常规方法教学很重要),不搞偏题怪题,少做难题,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扎实搞好学生高二数学基础性、能力性的学习。

  4.教育学生继续做好数学笔记和纠错工作,指导学生做好数学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和反思,强调数学笔记和纠错的重要性,发挥数学笔记和纠错本的功效。

  5.继续做好天天练,两周测工作,要通过练习,将信息及时反馈,及时补救,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有计划的合理安排晚自习内容,认真做好试卷练习的评讲工作,切实做好实验班客观试题训练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实验班数学的教学。

  6.稳步有序的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注重集体备课内容的商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集体力量,集思广益,多想办法。积极开展交流备课、上课、练习评讲心得,努力钻研教材,着实体现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后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把握高二数学教学的进度,又要提高教学质量,但只要我们把握住新课改理念的具体要求,注意学法,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二数学教学中认真归纳、总结、应用,踏踏实实抓好每一个环节,真正把数学知识与方法转化为能力,为进入高三学习备考打下坚实基础!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6

  或许是我人生的坎坷,或许是上天对我的考验,亦或是命运的捉弄,更为是学习旅途中所需要面临的种种不愉快或各种悲伤的情调!

  这次期中考试,虽然不是命运的决定,但是单为数学这一科就让人心寒,我热爱数学,喜欢钻数学题海之路,可是就是每次凸显出来就是个人的粗心大意,有些题真的很容易,可是偏偏在考试时却容易让我出错,每次考完跟别人对起答案我都有种恐惧感,所以我很少跟同学对答案!可是我重新做一次这份试题时,却总是发现很多问题,或许真是人生之不尽人如意啊!对于选择题!可谓我的粗心大意之根源,一不小心就错了,每次都会错那么几题,我总会想,如果给我重做一次的话,我真的有把握拿满分,。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对于填空题!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还好,如果难一点就说不准了,像这次考试,我都不懂我怎么做的',才答对一道,可悲啊!选择填空题扣的分加我的总分足以高于本班第一了,当然,总有一天会证明的!!对于解答题!懂得方法就好,就是粗心点,总是算错数,不过注意点就没什么问题!根据个人理性思维能力吧!

  综上所述!我一定要克服选择填空题,一定要抓紧你们!努力成就辉煌,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7

  我校期中考试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地结束。各位教师也已经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科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差距,找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修正和改进。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期中考试也很看重。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想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状况。同时从教学管理角度看,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半学期的教与学情况,对后半学期的教学有借鉴、参考、指导作用,所以学校对期中考试每个环节均作了认真组织和精心安排。现就期中考试的前后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准备工作

  根据校办要求,考前一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积极主动,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强化学生书写训练,强调试卷的书写与条理占5 % ②强调激励评价机制,不但发学习成绩奖,还发学习进步奖。③各班级做好期中复习工作。④严肃考风考纪,严禁作弊。⑤营造考试氛围,精心安排考场。

  二、阅卷工作

  本次阅卷采用教师集中、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上午考试,下午教师集体评卷。阅卷过程中,各位老师都能服从分配,毫无怨言,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出色地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可信度,实效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真正达到了阶段性评价教学的目的。总得说来,阅卷质量较好,信度较高,统分、登分几乎无差错,圆满地完成了期中阅卷工作。

  四、考后工作

  考试结束后,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学校及时计算出教师成绩,上发至教办邮箱;

  ②教师写出了试卷分析。

  五、反思

  有许多教师、同学在期中考试后,往往只是关注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考后反思工作,无论考试成绩优或劣,考试后都要认真地进行总结,因为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找到考好或是考得不好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结,在今后的教、学中就会更有利于自己发挥优点,改正缺点,从而在之后的考试中发挥出优异水平,所以说考后自我反省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考试本身。

  期中考毕竟只是一次阶段性的诊断测试,不能将其结果“夸大化”和“绝对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剖析期中考试成败的原因。

  建议同学们,在期中考试后,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

  ①成绩跟以往相比是上升还是下滑?

  ②如果上升,是因为考试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反而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则反之),还是其他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真实水平的确上升了?

  ③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针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成绩以及近期的学习状态如此进行反思,同学们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此次期中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和自己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所要努力的方向了。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8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时注意:

  (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

  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2.合并同类项步骤:

  (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13.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14.整式的拓展

  整式的乘除:重点是整式的`乘除,尤其是其中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的字母的广泛含义,学生不易掌握.因此,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是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另一个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是对多项式的变形,要根据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法则进行。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一般多项式的乘除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除。

  整式四则运算的主要题型有:

  (1)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选择题和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考查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9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四年级上册数学空间与图形期中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锐角:小于900

  直角=900

  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

  平角=1800 周角=3600

  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8、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以上是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空间与图形期中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0

  1、从认识方面看:

  ①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平时教师讲过的内容,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讲了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根弦: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有了这根弦,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

  ②学生没有记住我们讲过的内容或题目也是合乎常理的,那么多的学科、那么多的内容需要他们去记,谁能记住那么多呢!但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培养了解题能力。

  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学应注重过程,结果是其次的。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就应积极地贯穿这一理念,我们讲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一个题目时,我们是填鸭式的讲评,还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若完成了这一目标,哪怕有很多我们讲过的题目学生记不住,也是不可怕的,因为学生具备了获得正确答案的能力,而且我们没有讲过的题目学生也能解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这一生也许记不住我们骑过哪种型号、哪种颜色的自行车,但我们骑自行车的能力是不会忘记、不会丢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追求的不是花多少课时去讲多少题目(当然让学生适当地见识一些题型是必要的),而是要不断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给学生一个苹果,还是给学生一棵苹果树,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2、从教学常规方面看:

  首先我们得熟悉自己任教的学科,并积累大量的经验。然后利用这些经验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获得解题能力。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把许多自认为很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仍掌握不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把经验、方法讲给学生听了,不等于学生就获得了这个经验、方法,我们必须要有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去进行巩固,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

  另外,人都有懒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并严防学生不做作业或假做作业。实际上许多高一学生在克服了知识障碍、能力障碍、行为障碍之后,在高二、高三年级便会进入良性循环;反之,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便会自暴自弃,而且师生关系恶化。而在这个克服的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考出好成绩,并学得轻松,我们就必须构建学生得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并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做法,希望我上面的反思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总结:上面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后的反思,是同学对自己学习状况的一个深入思考,也希望我们其他的同学能够进行学习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深入的反思。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相关文章:

期中考试数学总结12-11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2-09

期中考试数学总结与反思03-02

数学期中考试的总结04-20

数学期中考试总结11-19

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总结05-08

期中考试数学总结15篇04-17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总结03-07

期中考试的数学总结10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