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总结(集锦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
一、转变思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每个时代对教育工作者都有每个时代的要求,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教育观念,已流传了千年,虽然有它的积极意义所在,单已远远不能与我们这个知识发展一日千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相适应。只是经济的蓬勃兴起,不仅需要教师去“传道授业解惑”,交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点上级部教师均达到共识。
1、统览教材,整体把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了使每位教师不再盲目的教学,开学初,我级部组织教师集体分析教材,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发言,领会了教材的编者意图,对教材均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级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找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每节课不仅得到自己的满意,同时受到学生的喜欢。
2、集体备课,共同提高。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一切客观优势,并将其优势真正融于课堂之中,我们级部对集体备课做了详细安排,并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前,要求教师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出重难点,并设计合理方法来突破重难点。集体备课过程中,由中心发言人先挖掘教材,而后针对备课中的关键处展开讨论,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措施,还要落实到实处。在实践中,使每位教师互倾教学心得,互帮互助。
3、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取得其他辅助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合理运用课件,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同时,运用课件还能够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寓于具体形象中,能更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组把计算机辅助教学融于各自的教改实验中。为了使计算机真正用到课堂,发挥其最大优势,要求每位授课者在录相课中均要运用计算机及课件。每位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微机课件制作培训。现在教师已能灵活运用微机,并能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而且制作新颖,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
4、加强技能、终身学习。为了不断充实自己,我们级部倡导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定时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每位教师记学习笔记达两万余字。平时,我组教师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与听课,并对每一节课展开讨论,及时记录心得、反思、感受,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内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要着重解决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在于强调课堂教学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并树立“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观念。
(一)开放式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就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这一阶段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放到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想、敢说、敢做,把上课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虽然我们级部的老师面临学生多、任务重等困难,但却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投入改革。
1、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好动,是孩子的特性,如何能让这个特性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是我们老师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把学具教学吸收进来,根据教材的抽象程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难点。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宽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2、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半。凡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师采用树立榜样、多鼓励、多表扬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等等。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书写,我级部多次开展了作业展览活动。此活动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学生认真书写的积极性。此外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多项集体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口算比赛、计算比赛、实践应用比赛等。
3、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传统的师生关系重于“师道尊严”,很多教师教育学生要“为师命是听”。学生在教师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说,不敢想,久而久之,本性活泼的个性变得压抑沉闷,海怎能够创新?教师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知服人,树立起学生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
知识要为实践服务,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发票的知识”活动、调查“学校花坛有多大”活动、“一滴水的作用”活动等。通过该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并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期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过程,落实细节。
1、抓好备课环节,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认真钻研教材,做好教材处理。根据学生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要求恰当运用教材,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
教案要求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确定合理并符合学生实际,教具选择合乎教学内容并能为课堂教学发挥切实作用。教案书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晰、字图工整,项目齐全。双边活动设计全面、充分、合理。教学后记体现教师反思内容,有助于教师今后教学的改进。
教案的检查。备课组长每周查本备课组教案一次,教研组长每两周查本教研组的教案一次,级段每月查一次本年级教师教案,教导处每学期查两次全校的教案,平时不定期抽查,查完后及时将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反馈、总结。教学校长定期、不定期检查全校教师的教案,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2、组织好各种公开课活动,抓好听课,强化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增强公开课的实效性,发挥高级教师、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搞好示范课和研讨课活动,提供教师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听课分平时听课和统一听课,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听课任务。毕业三年之内的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12节,一般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8节,中层以上领导每月听课不少于8节。教务处每学期检查听课笔记两次,教学校长查中层领导听课。
3、深入课堂,指导教学。
教导处每月安排一次随机听课,召集学校领导、级段领导、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听课,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抓作业批改、单元验收,反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落实学校对学科作业的批改量:语文作业2次/周,小作文1次/周,大作文2次/月;数学作业5次/周;英语作业3次/周;理化作业3次/周;文科政史地和理科生物作业1次/周。教导处每月或不定期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批改方式提倡面批,以促进师生交流。并且纳入个人综合考评积分。
根据各学年的各备课组教学计划统计单元验收的周次安排,教导处和级段联合管理,及时督促、检查、记录验收和批改情况,保证教学段段清,提高教学质量。
5、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开学初督促各学年的各备课组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导处委托教研组长检查各学科计划,对计划中的.问题及时修正,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级段、教务处通过教案检查、期中教学进度检查,督促各学科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杜绝教学的盲目性。
6、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搞好民意测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与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艺术。
7、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发挥考核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本学期由于超课时补助被取消,我校把原来由奖金来衡量的考核制度,转变为量化积分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的各项工作以及分的形式体现,以备年度评先评优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加强学习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化校本教研。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学习内化《教师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2、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解,为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做好理论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内容,有效果。学期初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教学工作主题“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搭设合理认知台阶,采用恰当互动方式”,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教学主题开展学习等活动,深化教学主题。
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分工: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形成一个由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学科组长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管理网络。并做到:
组织上到位:学校领导分包到教研组,具体分工:语文(语文阅读)、数学,生化、阅读教学、实验教学、电化教学,物理,英语,史、地、政。体音美微。明确各位领导和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组织规划好“三说”活动,按照学科分组进行,采用互动方式加入答辩内容,提出有研讨意义的问题,暴露说者的思维想法,大家在答辩中彼此交换意见,统一认识。
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1)开展月循环听评课活动
学校举行月循环听评课活动,各组每位教师每月将一次公开课,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全组成员参加,包组领导到位督促。保证了听课质量,青年教师能够几百家之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积极开展“捆绑式”帮扶教研活动,以课例为载体,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教师“捆绑式”帮扶制度。指导教师要上一次公开课,教研组长要安排好活动计划,每次活动都要定好授课人、课题、主持人、中心发言人,活动后要收集好相关材料存档。按“捆绑式”结对帮扶备、听、评课模式进行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安排好教师的活动步骤,做到“准备、上课、听课、评课”四认真,做好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记录和评课记录等材料的收集工作。并且举行“捆绑式”教学大赛。各组涌现出了李慧明、邵明蓓等一批业务精,进步快的青年教师。我校对获奖教师每人奖励一套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以便促进他们理论水平的提高。
4、注重骨干教师、一级达标教师的引领作用
本期按照教研室要求组织学校达标评优活动,各组符合条件的教师踊跃参加,经过角逐产生了参加评优活动的前三名:杨国庆、高伟平、靳建军三位老师。为老教师提供竞争和发展的平台;优质课比赛当中,郑州市级1人,新郑市级让光辉等5人。
5、各教研组要积极主动地针对新课程
标准、新教材、教学热点进行专题研究,努力抓好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题的开发和研究(课题如:“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改革”、“如何使用好新教材”、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真分析研究校本课题,将研究计划(开学时上交教导处)、实施过程步骤、课题总结在期末时上交教导处。同时在抓好校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新郑市级、市级和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以上课题的研究。本年度新郑市立项85项;郑州市级立项93项;省级规划课题立项5项;“十一”国家级规划课题立项1项。撰写论文CN刊物发表5篇;省级11篇;郑州市级40篇;新郑市级6篇。
6、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展开研究与讨论,与县教研室相关教研员取得联系,请求他们予以帮助指导;同时着力培养学校的学科“专家”,鼓励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案例分析、论文撰写,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7、各教研组和各备课组根据本学科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在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尖子生的层次,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制度,争取创设学校教学工作的另一亮点。
8、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总结工作,研究布置下月教研工作。
9、开展校际间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学习其他学校及教师的先进经验,或请校外专家和知名教师到校指导。
10、组织体育组教师研讨学习,尝试编创徒手操、室内操、韵律操等,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逐渐形成我校体育课的教学特色。
11、积极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如获奖则按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
12、组织好月考、期中、期末的教学经验交流会,每位教师根据本学期工作情况,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梳理成文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研讨,教师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其中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至少完成一篇水平高的教学经验论文,上传到学校网站,丰富网站内容,扩大交流面。
三 、加强三项教学工作
本学期阅读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有王双全副校长专抓,王西全主任协助,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阅读教学
本期学校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4万多册书籍,充实了阅览室和图书室,语文组制定了阅读计划,每班每周安排两节语文阅读课,学生带笔记本到阅览室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并对阅读内容做笔记,定期检查。教师认真组织,加强辅导,学校抓教学领导不时检查督导。严格按照阅览室规章制度进行。对阅读课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纳入班级争先评优。还进行了阅
读演讲比赛,激发师生们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积极性。
2、实验教学
本期学校投入近五万元资金购置了理、化、生仪器和药品,,并装备了四个实验室。各组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化,对有条件的实验要求学生亲手做实验,没有条件教师要做演示实验,尽可能的保证实验教学的顺路进行。为我校理化生成绩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3、电化教学(特色教学)
电化教学是我校一直着重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并把它做为我们的一项特色来抓。这是由于
1)我校青年教师太多;
2)骨干教师少;
3)多数教师经验不足的缘故,为了弥补该项不足,
1)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2)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探讨,每位教师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并对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4)定期检查公布,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5)鼓励教师们不断在网上发帖,发表个人的教学感悟和精选试题,以便交流,这为我校教学教研成绩的取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项教学处于高中组领先地位。本期郑州市首届博客大赛中,×老师获金奖;我校获特等组织奖;新郑市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获一等奖。
总之,由于以上的扎实有效地工作,使得本期我校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前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后,仍需要全体教师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我们相信有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教学教研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师培训的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校成立了教研室,由专人负责校本研训这块工作。
一、开展网络教研培训。
本学期,我校在HERSP平台建立了博客,鼓励教师上网学习交流,上学校及省市教研机构的博客平台浏览、发表文章、评论及参与在线研讨、搜索和下载网络教学资源。
希望教师们借助HERSP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助教、助管助学的功能,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各方面工作积极开展。
二、开展观课、议课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教研组坚持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教师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活动中互相分享,在议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授课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使教师们在评课过程中共同提升,发展专业素质。这样的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动合作、共同提高。
三、组织参加“同课异构”活动和调研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给城乡教师搭建共同探索课改新理念的平台,在互帮互学、相互借鉴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我校积极参与了省教育培训院中心组组织的“送教下乡” 和县教育局组织的区域性合作教学交流的“同课异构”活动及各类各级教学观摩活动课,课改示范课等。
4月9日,在我校开展区域性合作教学交流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县中学教研室彭立全主任、陈达强副主任、美术教研员叶运昌、张忠旺老师和大岭学校及荣邦中心校的领导老师等共几十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 活动中,我校黄亚平老师和荣邦中心校的符锡恺老师分别用自己的方法上了一节八年级物理的《能源家族》两节公开课。课后两位教师对这两节课的备课情况及教学思路、教材处理等方面向大家作了解说。接着,与会的县教研室领导与听课教师们为这两位教师的课作点评。本次活动,为乡镇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加强农场与地方学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5月28日,县小学教研室孙志定主任(兼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语文教研员符小兰、音乐教研员符秀珍、体育教研员张心明对我校小学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科目进行调研工作及对我校和荣邦中心校进行教研工作的指导。在会中,孙志定主任对我校教师的工作态度表示了肯定,同时针对授课教师的亮点和不足做了分析,同时向我校教研室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此次活动搭建了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拉近了城乡教师之间的距离,给我们乡镇老师送来教育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切实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四、创造更多机会,让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
现在,学校在资金有宽裕的情况下,先后派出语文、数学、音乐、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观摩活动。本学期外出学习的达70人次以上。
五、做好学分登记的工作
收集09年的学分材料工作,在一开学就陆陆续续开展,集中在一月份的时候进行登记。在检查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能将材料备齐上交,争取达到满学分和满学时。
六、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本学期在教研和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有:
卢静梅老师授课的《回声》在 “白沙县小学课堂有效课堂教学选展” 活动中被评为三等奖。
龙靓晶老师在省举行的初中新课程教师远程研修中被评为“明星学员”。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及教研工作仍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齐心协力配合,愿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找准差距,克服困难,使校本培训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4
当前,我县已形成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校本教研、联片互动为主的片区教研和课题研究为主的县级教研“三维立体式”教研体系,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建设名师工程;推进片区教研,以基地校帮扶农村薄弱校,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研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们在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工作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以教为着眼点,“以教代研”。
全县各中学根据本校情况,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课活动。研究课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以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为目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研员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具体做法:
1、开展常态课的“说、听、评”的研课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要求主讲教师把研课的体会写成教学反思,中研室从中组织优秀作品汇编成册。
2、通过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如:云霄一中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元光中学的“三八”女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等。
3、“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同一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又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教研主题,由二个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如:语文科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了成效。
二、以研为着眼点,“以研代训”。
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具体做法:
1、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以科研为动力,努力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要求教师确立的研究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学科教学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教学化”的理念;要围绕教学活动中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确立,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2、不拘形式,遇难就研。大家各述其见,只要讲的合适或大家意见一致就采用,这样才真正是取众家之长,集大家智慧,只有这样做才能起到教研为教学服务。虽然形式不规范,如果加以整理,记录归档,作为以后其他教师借用也应该是一举多得。教研组长可以做好记录进行归纳,这也是对教师参与教研评价的最好依据。如:元光中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利用课前、课后或课间把问题提出来,全体教师都在办公室,不拘形式,各述其见。
3、教研员深入基层,“深水作业”,每人挂钩几个备课组,了解教学状况,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跟踪、指导,重点帮扶几个薄弱校尽快脱帽。如:五中、和平中学已摘掉薄弱校的帽子。
4、完善教研组建设,实现教研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多样化。每次教研组活动要定时间、主题、中心发言人等,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资料,并做好活动记录。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展阶段考试研究,撰写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
5、集体备课,互动研讨。即每单元或每节时安排一位主备课教师。每位教师在听取主备教师的设计方案之后,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形成共识,由主备课教师写出教案。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如:将军山学校强调集体备课,要求教师撰写有个性、针对性强的教学设计,开展新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举行教学研讨会,总结教学得失,吸取教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我县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与兄弟县的校本教研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距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一定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特别要加强学习型教研,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如:积极聘请专家到我县讲学,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活动,聆听通晓课改的各级专家的教诲,并组织参训教师传达培训精神、课改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讨活动,并邀请优秀教师开设新课程知识讲座,努力为全体老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5
一.指导思想
以“民乐学区教研工作方案(20xx---20xx学年度)”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宗旨,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及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本组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重抓校本教研、毕业班工作,立足本校教育现状,坚持“教研兴教,教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动真务实抓质量,开拓创新谋
发展,为搞活、提高我组教研,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的能力
2、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加强团队协作,使组内教师之间能积极交流和密切合作,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3、通过参与教研活动,让教师们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6
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本学期,校本教研围绕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个人教学素质,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动形式和内容:
校本教研采用集体备课方式,讲课评课相结合,每周三下午进行集体研讨,积极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本学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了16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于九月份下旬开始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步:理论学习,观看教学视频,观摩教学。共四次活动。第二步:自我实践,同伴互评:每人上一节公开课,数学组内听课、评课、议课,指正评议,发现问题。共六次活动。第三步:精雕细琢,推敲课堂:公开课后,每位教师针对问题,再次推敲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反思提高。
二、计划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学期初,我们确定的本学期教研计划基本达成,成绩主要依靠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1、常规工作中,各位教师把工作落在平时,从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检测等教学五环节扎实展开工作。教研活动中围绕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实行单元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
2、课堂教学改革中,各位教师加班加点,利用中午时间学习新模式的理论,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观看视频,从理论到实践活动中,各位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自我反思,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正确的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的授课,从学生学习的策略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无不透视出教师努力的结果。
三、存在问题:
校本教研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1、教师抵触情绪较大,思想上安于现状,不愿意深化课改,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认为活动就是有痕迹就可以,没有从真实的教学策略中去改变、反思、提高。同时折射出学科教研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强效的激励机制。
2、由于每位教师都是两个教学班教学,活动时间和教学时间重叠,使得活动名不副实,只要交了材料就可以,或者照本宣科,没有从内在的实际问题去研讨。
3、研讨避重就轻,好好先生,不愿意得罪别人,致使活动在一片叫好声中把真正的问题掩饰了。课改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四、改进措施:
1、学校要积极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校本教研的评价制度,把校本教研和教师考评联系起来,让教师把教研活动落在实处,从思想上积极完善教学方式,不能拼经验进行教学,口上说的新课改,用的还是老方法。
2、让教师由繁到简,有时间去改进教学策略,由理论到实践不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用教学效果来检验课改力度。真正让教研为教学服务。
总之、繁忙的一个学期结束了,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下,使教研工作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数学团队全体教师将
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扎扎实实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7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校初,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枢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
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
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
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沙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艺体组: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配合学校完成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11月的学校冬季校运会。
5、综合组:
在教研活动上突出一个“新”字。《科学》、《自然》学科围绕“三新”开展教学课堂研讨、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并进行了《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然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训练》等四次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6、远程教育教研组:
进一步作好向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宣传工作,探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档案。
7、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
该教研组围绕“研”字作文章。本学期开校初,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建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本组本着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已过去,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值得回味的,因为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也有我们感到遗憾的,因为受条件的制约,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我们不断的进取,我们一定会突破一个个瓶颈,从胜利走向胜利!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8
我校始终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学校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一、加强理论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组织教师开展理论、业务学习,每月由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内容,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内容主要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为主。通过学习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结合镇教师水平测试,组织教师开展学课标活动。开学初,学校布置任务,教务处阶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学习。
组织青年教师同读一本书,并定期组织交流。为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奠定基础。
二、教研形式灵活多样
1、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联盟,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搭建平台。成长联盟每月活动一次,上学期主要以讲课、听评课为主,具体要求是每次活动都确定主讲教师,提前备课,精心准备,与教研员沟通,完善教案。没有讲课任务的教师,要都理论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活动结束后,讲课教师讲课后要上交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反思上交,其他成员听课后,进行评课,上交评价表。教研室在此项活动中给与了大量的支持。
随着成长联盟活动的开展,社团后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本学期,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横向对比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邀请了镇内学校与我们共同开展活动,第四周我们刚刚完成与前丁庄小学开展的同题异构活动,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第二次活动是开展校内45岁以下教师说课大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镇级说课大赛。第三次活动安排电子白板展示课,安排语数外各一节课进行展示,这三节课都是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上获得奖项的课,同时我们会邀请前丁庄、安光、线河小学一同参加。第四次活动,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活动,我们准备邀请教研员为讲课教师进行点评,并对本学期成长联盟活动做学期总结。
成长联盟活动到本学期末,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我们正在准备出第一集成长联盟活动集。
2、 专家的引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聘请北辰名师王恩瑞做数学教材解读,开学后每两周来一次,每次安排3位年轻教师上课,王恩瑞老师为每位讲课教师进行详细评课,并要求讲课教师完善教案。要求同学段教师不仅要听课,还要听王老师点评。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王老师请教会一一进行解答。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本学期我们又聘请了候秉琛老师来学校带徒弟,本周二我们聘请了侯老师与青年教师陈炎同上一节课,得到侯老师的精彩点评,并对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困惑做了细致的解答。此次活动,我们还邀请了镇内三所学校及拉手校佳园里小学前来参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由于我校硬件设施比较到位,因此多次承办镇内大型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4、立足教材,整体把握。
每学期开学前,我们都组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进行整体梳理,以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展评。为了让大家更重视此项工作,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对所有参赛教师的作品进行排名,评出一、二、三等奖。
5、依托课堂小现象这一科研课题开展校内校本教研。我校各学科组都有微型课题,教科研参与率达到100%。
6、利用校内资源,加强校本教研。
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上同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新教师汇报课。同时教务处安排随堂听课,督促教师认真备课,把较高水平的课展示给大家。为充分利用录播教室,我们把第三节课作为固定的录像课时间,每天第三节课都有人在录播教室上课。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回放,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有效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教务处听课做到百分之百面评,教师听课要上交评价表,对讲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9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为目标,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为突破口,更新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将我校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精髓,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大胆实践。
1、开学初学校就利用集体备课研讨的形式,要求教师讨论学习,剖析问题,解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内容及要求,增强开展“六模块”教学要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研究“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基础理论,将这一教学模式上升到科学的方法上来。通过学习,教师领会到,模式的精髓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研究这一教育教学新创举,丰富理论储备;深入剖析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校在学期初组织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讨会,研究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困惑,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几位教师还开了研讨课,并在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每位教师上交了学习心得,研讨会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3、3月份,我校以教科室牵头,组织全校教师撰写“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4月份,我校利用期中视导的机会,对全镇教师进行了听课,40岁以上的教师评出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40岁以下的教师评出了优秀、良好、合格、待达标四个等次,我们还结合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敬业精神评出了“双十佳教师”。教师上课能够冲破旧的方法和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5、教导处秦绪博主任为我校教师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专题讲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意识。
6、本学期,我校坚持开展“完小开课日”活动,每个完小分别开语数外三节课,由青年教师执教,相应学科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开展得好,教师积极性高。
7、4月2日,我校开展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超市,中心小学班班开课,听课教师可以任意选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8、我校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了先备课后检查的方式,提高了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9、我校采取请进来,走进去的方法,聘请兄弟学校的专家来我校传艺,聘请金山小学成万宽主任来我校讲课。本学期,我校还派出教干教师到潍坊学习先进经验,派出青年教师17人到南京、扬州、淮阴等地听课学习,有一名英语教师暑期还将赴澳大利亚参观学习。教师们将先进经验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开展了外出教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汇报展示课,从实践上提升教学理念。
二、通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转变。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情景激发是表层的激发,认知激发是较深层次的激发,体验激发才是更深层次的激发。这一环节的目标是要把自主学习方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2、指导自主学习方法、训练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学会选择自主学习具体方法、学会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还通过训练使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达到熟练化的程度,即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环节的目标是把自主学习方式内化为学生熟练的自主学习行为。
3、督促矫正、逐步巩固。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外界的监督,又需要自身内在的意志努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督促学生不断矫正被动的学习行为,磨练学生自主学习意志,直到学生能稳定地坚持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的自主学习行为进一步稳定巩固下来。
有效地落实了上述三个环节,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的学习方式,其它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如此。忽略了学习方式转变的三个环节,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会放任自流。
三、重视教案的.设计和学案的使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1、针对教研室编写的教学设计,我校在学期初就下发了《柘汪小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集体备课要求》,对备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进行科学性复备,做到复备有效,方法得当,可操作性强。柘汪镇友谊小学在完小视导评比中,因教案设计新颖,有实效性,得到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因此,友谊小学在县视导评比中名列前茅。
2、学案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依托教材,思考要深要透,想象要有创造力。让学生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
决的方法,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想象。
3、通过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教师为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得到更有效的挖掘。学案中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4、在统一使用县教研室编写的《综合性学案》时,我们根据学案的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本学期,我校利用视导的机会,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设计和《综合性学案》进行评比,适当评价,及时反馈,通过教学设计的评比和反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一个较大的促进作用。从学案的评比和反馈情况来看,课堂上,教师能够以学定教,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不同的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了。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1、对上级有关《“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导性文件及论述收集比较少,教师学习的内容不够广泛,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师学习的力度。
2、中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还比较差,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这一课堂教学的理念不能深入开展。
3、部分老教师接受新理念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的学习,对学生不能不敢放手,仍是走老路,教法比较陈旧。
总之,今后,我校将继续结合集体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形式,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与不足,发扬优点,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创新工作,大胆实践,柘汪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正在不断的开花结果。
校本教研活动大事记
1、2月21日制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2、2月22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3月29日,中心小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超市。
4、4月1日,写字教学示范课。
5、4月中旬,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评级活动。
6、4月15日,友谊小学研讨课。
7、4月21日,中心小学开课日。
8、5月25日,响石小学开课日。
9、6月8日,毕业班教学分析会。
10、6月9日,东林子小学开课日。
11、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们实验中学紧抓课改的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教研、教务处——教研组——备课、课题组——教师个人”四级教研网络。以教研、教务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
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成员更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们根据领导组成员的不同学科特长,人人分包教研、备课、课题组,参与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包教研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学校出台了关于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四级教研网络中的每个主体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并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和学校的《教师积分管理办法》挂钩。
二、强化师资培训,搭建校本教研的学习平台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本教研的客观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学习的平台。
1、抓好教师读书工程。
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为每位教师订购了一份学科杂志,并新近购买了上万元的课改书籍和电教软件,供老师们借阅和使用。《走进新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风景这边独好——一位家长心目中的洋思中学》、《敬畏教育》、《走进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论专著或刊物,是学校要求教师必读的内容。我们还创办了《教师学习园地》、《班主任学习园地》及《实验中学报》,以便老师们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关注教育动态,开阔教学视野。老师们每人每学期完成一本学习笔记,学校定期检查,量化评比。
2、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实现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但我们认为它决不能只局限于本校,参与者当然也不应该完全是本校的人员,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与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会产生低水平反复的危险,自然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后邀请(略)。专家们的来校指导帮助老师们揭开了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解开了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的困惑,进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师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坚定了老师们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信心。
此外,我们还诚聘(略)。教研员与我校一线教师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教研室几位老师的参与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校本教研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持,能给同组研究人员以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启动了“115实中教师外出培训工程”。
我们在“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扩大了培养范围,拓宽了培养对象,将全体教师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列。迄今为止,我校共花费8万多元,先后派出70多名业务能力强,善于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赴江苏、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学习考察、接受培训,共138人次。而且凡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校后都必须当好“二传手”,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详细的汇报,说认识、谈体会,将外地先进的教育理念、课改经验为我所补,为我所用,从而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传导和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逐步完善教研、备课、课题组管理制度,营造“百家争鸣,共同成长”的学术氛围
课改实验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光靠教师“单枪匹马”必定难以取得成功,因此,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便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强化教研、备课、课题组的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注重实效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让教师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个人专业水平得以成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1、操作方法
①确定集体备课次数
[组内每学期的集体备课次数应至少与本组教师人数相符,如:组内教师共五位,那么该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至少开展五次。]
②确定备课内容
[各组根据学科特点及本册教材的结构情况进行选择,每次的备课任务可以是一课,也可是一个课时。]
③个人准备
[每次活动只针对同一课进行,组长提前布置任务后,组内成员便要投入到认真地备课中去。]
④集体研讨
[大家就自己的教学设想畅所欲言,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彼此成为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来源。]
⑤优化设计
[通过交流讨论,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⑥公开授课
[每次活动只选一位老师承担本组公开授课任务,授课人选由组内在集体研讨之后通过抽签来决定,并要确保每学期每人都有讲课机会。]
⑦听课评课
[组内成员都须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不可流于形式,授课亮点当然可以提,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却不能避而不谈。要求评课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
⑧自我反思
[每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都要撰写教后反思,思收获、思困惑,将教学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
2、强调事项
①集体备课是一项群策群力、凝聚集体智慧的活动,深入地交流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所以讨论之前,人人都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不是等坐在一起时才去准备、去思考。研讨过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争辩者、商榷者,人人都要踊跃发言,不可只是坐视旁听,或敷衍了事。
②集体备课并不是几位老师把各自的教案进行比照、融合、提炼,然后大家拿着相同的教案去上课,而是要求每位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能体现个人的风格。忽视个性,如出一辙的教学有悖我们开展集体备课的初衷。
③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是保证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那么课后的自我反思却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集体备课倡导老师们要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需要老师们通过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等途径,将课改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进行教学反思。着重思考六个方面:思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思失败之处,寻找改进措施;思机智之处,留下瞬间感悟;思学生的不同见解、思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思今后的改革创新。教后反思的撰写可长可短,即使只言片语也都是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3、制度与措施
①各年级各学科均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②由备课组承担集体备课任务,备课组长为负责人。
③各小组根据本组情况确定备课时间、地点、内容,并发通知给校级领导及教务、教研处。
④组内的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详细的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记录内容由备课组长保存,并于期末同本组其它活动记录及工作总结一并上交教务处。
⑤教务、教研处随时检查各组集体备课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二)以课题促课改,以课题促教学
校本教研必须有符合实际的课题研究为依托,才能促进教师教研质量的提高,而最有价值的课题,则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我要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这个学生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应该很有潜质,但为什么竟对上学如此的深恶痛绝?又如:课堂上,我们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可学生为何硬是听得昏昏欲睡?再如:课后作业布置不少,可为何总是收效甚微?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费尽心血,可为何仍在老师考查时脑中羞涩?在教学实践中,有太多这样类似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而这解决的过程,便成了最有意义的课题研究过程。
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实质,我们就更坚定了广泛开展研究的信心。自课改实施以来,我校教师连续申报立项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9个,校级课题14个,参与研究者共106人,基本达到科任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目标。为了将课题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我们多次邀请市、县教研室专家来校指点迷津,并积极召开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座谈会。教研、教务处随时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组积极开展调查分析,要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时掌握同类课题研究的动态,忽忘撰写研究论文和实验小结,将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付诸于笔端,用文字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能围绕所研究的课题,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课题的立项到现在,我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深深地感觉到,开展课题研究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始终相信,它必将对解决老师们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专题研讨,经验交流
我们要求各组要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经常性地进行专题研讨。要围绕课改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一周活动一次,有计划、有计录、有总结。学校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还通过组建,“学科教研论坛”“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一个好的经验,变成了多个人的经验;一个新的尝试,大家一起关注完善;一个新的观点,大家一起铭刻于心。一次次的“共鸣”与“争鸣”使老师们不仅收获了理论,与收获了反思与实践的勇气与信心,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要使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就必须落到实处。
(四)成立“青蓝工作室”,“以中带青,以师带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温情小屋”
根据不同的学科,我们成立了语文、教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七个“青蓝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均由同一教研组内经验稍有欠缺的青年教师与业务精湛、又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组成,每室四、五人,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从备课——研课——导课——磨课——上课——评课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案例研讨、论文评点、形式多样,茶座式、沙龙式不一而足。
“精品课”:发挥作为导师的骨干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每一单元提供一堂观摩或研讨课,供组内成员学习。
“教学争鸣课”:工作室内教师选择同一教材上课,同课异构,比较讨论,取长补短,求优摒劣,以求螺旋上升之效。
“会诊课”:组内指定一青年教师上课,针对其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组内讨论诊断后,该教师再上直至满意。
“录相反思课”:学校将分批、有序地为所有科任教师自选的一节课进行全程实录,以便授课人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发现得意之举,找出不足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青蓝工作室”的成员将有优先录制权。
这样的一个学术团体,改变了以往“师徒结对”的一对一,研讨气氛不浓,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弊端。“学而无友必然孤”,这样一个工作团队,大家相互请教,广泛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导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学员没有低人一等的拘束,思维在这里碰撞,操作在这里完善。年青老师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讨教解惑的对象,而导师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点,暗中较劲,发挥个人所学,把本工作室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各个团队喊出自己的口号——“为自己鼓掌,为别人鼓掌”、“你的成功里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里有你的汗水!”。团队成员之间努力建立一种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和朋友的全新观念。学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四、以竞赛为平台,大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定期举办“课改之星”评选大赛,重建评选制度,凸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在常规课堂教学、平时教案两大评比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丰富,增加了教师平时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赛后反思、平时作业布置及批改三个部分,使其评价更加全面。
亮点二: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力求体现“以学论教”的课改新理念,除了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因素之外,更着重去关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交往、思维以及目标达成状态。
亮点三:通过三届比赛激烈地角逐,学校共有(略)等16名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但锤炼骨干、树立典型仅是我们举办这一比赛的目标之一,同时,我们也力求借此活动来推动全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所以,我们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在组内通过预赛后产生,凡具备参加“课改之星”评选大赛条件的教师均需参与组内预赛,于是,听课、评课活动蔚然成风。“课改之星”竞赛的平台,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整体素质地提高。
五、在“合作、竞争、共赢”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教研活动
(略)
六、创建教师校本教研档案,积累校本教研有形成果
学校给每个教师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目的在于:记录教师的校本教研成长过程,展示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奋斗成果,为检查和评价提供真实依据;建立积极的反馈调节机制,促进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发现并诊断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体验成功,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个人档案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内容:1、内容清单:即每一项的具体名称,可使记录档案一目了解;2、教师基本情况(个人简历);3、荣誉证书;4、自己最信奉的教育格言;5、教育感悟;6、工作计划和总结;7、成果记录:课题研究,获奖论文、教案、发表作品等;8、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中的小故事);9、课例研究;10、业务学习笔记;11、教师综合素质考核情况;12、教育教学业绩。
七、重建教师考评制度,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持续性发展
在对传统考评制度反思的基础上,我校重建了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科研考评制度。在原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课改之星”、“学科带头人”的台阶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的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对教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及教研、备课、课题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而且把教研成果也作为评选优秀教师、职称晋级,甚至是能够参加外出培训的重要条件。
考评办法包括了教师本人在内的多元参与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方法结合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师德、教育观念、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教科研情况,促进教师有效反思,不断进取。主要评价方法:①教师自我评价(10%)。②教研组评价(10%)。③教科研领导小组评价(20%)。④学生评价(10%)。⑤家长评价(5%)。⑥教学成绩评价(45%)。
八、艰辛探索中,成果初见端倪
在与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们实验中学上下一心,努力实践,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一)学校的飞跃
短短五年时间,一所刚刚起家的初级中学竟一跃成为一所有口皆碑的“市级示范初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教科研能力的增强有着莫大的关系,与学校建立的“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学”这一运行体系是分不开的。
(二)教师的成长
(略)
(三)学生的发展
(略)
课堂上,艰难生涩少了,生动鲜活多了,愁眉苦脸少了,会心微笑多了。学生们积极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尽情体验着与老师、与其他伙伴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
九、问题与反思
当然,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行为,我们还是刚刚起步,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尝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许多困惑和不尽人意之处。
1、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上。
2、教师间虽然有了同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但仍需更多纵向的引领。
3、少数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仍很肤浅,认为开展研究就是要著书立说而且还会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部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仍处在“要我做”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4、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有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们还不善于发现而总结,这是很可惜的,这就更需要加强学习,丰富我们的头脑,培养我们的研究精神,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
5、校本教研经验不足,急需向其他先进学校学习,来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十、发展思路
1、继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探索校本教研激励机制
“以研兴校,以研促教”,绝大多数教师对此在理论上是明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经验管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我的书”的苦干作风,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科研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仍处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生根于老师们的教学需要,才能真正兴起并逐步壮大。
外在约束是基础,内在激励是升华。我们将继续努力激发教师发展的欲望及潜能,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内容。不断地引导老师们坚持终身学习,在危机意识中超越自己;坚持教育叙事,在教学智慧中发现自己;坚持行动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坚持教学交往,在师生沟通中发现自己;坚持参与现场,在关系活动中提升自己;坚持合作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坚持协同跟进,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2、重视案例研究,倡导深入反思中提升自我
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它的来源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不仅包括教法、学法,还包括教师、学生的成长等方面。针对我校过去案例研究浮于表面的不足,我们将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到两次案例分析,以便对自己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或故事进行追述与反思。这些故事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研究,过后便烟消云散,而稍加关注,并作剖析,就可从中感悟到某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把这些故事转化成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整理自己教育思维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进行反思,以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今年,我校将投资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校园网,为了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切实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我们将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要求每位教师除了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校外教育教学先进理念,教育科研的实践创新等相关内容外,也需积极地将自己的教学反思、优秀设计、优秀案例、教学实录等放到学校网页上,同教研组的教师网上跟帖评论。
4、“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的服务制度。
校本教研的服务,包括专业支持、校本培训经费、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保障,就目前来讲,最主要的是建立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
学校要创造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支持环境,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教研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并通过开展深入且频繁的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学校教研的整体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新课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广阔天地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凭借“校本教研”这一平台,在执着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的行为,用行动来擦亮教育的梦想天空。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1
几年来,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得到改善。为了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托校本教研制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发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实验与实践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校健全了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以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力量;全体教师为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的教研组织制度体系,拟定了相关管理规则,加强了组织管理。
二、依据实际,以校为本,明确教研内容和方式
根据教研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要特别注重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1 首先,要明确教研的内容。我校校本教研内容从组织形式上有:①学校集体教研(学校每周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组织全体教师集会,教导主任负责,开展教学教研,解决学校一些重大教学问题);②教研组教研(学校每周星期三组织一次教研组活动,教研组长负责,解决学科重点问题);③个体教研(不定时间地点,自主探究、学习、反思)。从内容方法上有:①备课教研、上课教研、听课教研、评课教研,即“校本课堂教学教研”;②学科课题研究教研;③教师学习教研。在每一个教研环节里,我们坚持做到有负责人,有目标,有内容,见成效,使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自主权和主动权,形成互动交流,团结协作,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教研团体。
其次,要把握教研的方式。教研有目标,有内容是关键,教研方式是教研活动见成效的有利保障。教研方式全面性、灵活性、适用性直接体现校本教研的实效。我校非常重视校本教研的组织,采用教学论坛、专题学习研讨、观摩课汇报、探索课研讨、研讨课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考察学习活动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提升自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通过各种教研方式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形成一种互相切磋、研讨、协商的合作交流风气,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使教学教研多元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三、反思教学,强化意识,形成和谐的互动交流
2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能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要强化教师反思习惯,要学会反思,要经常对教学行为作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从自身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了解自我,提升自我。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来,一直把反思教学作为一个重要教研内容来抓,在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进行专题研讨,树立教师反思意识,增强教研工作能力。
如今,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应变能力、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大大得到提高,使教学经验逐步形成理论化,在教学中起到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为了促进互动与交流,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行政领导不少于40节,要求教师互听互评,听课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讲课教师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学校各教研组之间广泛开展课改实验的行动研究,让教师们就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某一个问题,探究活动中的某一个细节提出质疑,由骨干教师、教师同行等,作出教学操作优化的建议和方案,因事因人及时即地解决问题。这一举措在教学中切实解决了不少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能,使我校形成和谐的教研
3 学习交流氛围。
四、专业指导,名师引领,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很难真正把握新课程教育理念,许多教师的课堂上似乎也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学生的操作体验、也有合作学习等,但是有些只是停留于表面上的自主学习、操作体验及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只重表面,讲究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华而不实,大部分教师在集中培训后仍很难把培训到的理论真正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我们反思这一现象原因,觉得理论转化为实践还缺少“专家的指导和名师引领”。目前,我校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并已逐步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在校本教研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合作类型的共同体所进行的研究也最能体现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她在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几年中考升学率均居全县上游,学校已连续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2
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校制定的研讨主题是如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校围绕主题研讨,进行了全校教师的公开课比赛。2—5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每人讲了一节校级的数学研究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大家围绕着有效课堂进行了集体校本研讨,会后讲课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学校把评课记录发到了学校的博客中,大家都从中受益匪浅。
本学期学区教研室采用了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联查,我校围绕“快乐阅读、自主习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讲课、评课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全校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教研氛围。在教研室来检查时,我校老师每人上了一节汇报课。听课教师围绕着研讨主题进行了校本教研,教师们各抒己见,讨论的很热烈而有序。在教研室老师的'点评过程中,我们对于校本教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我们的校本教研专题,力图使每次的教研都围绕着一个研究点来进行,在校本教研中针对具体问题给予解释和突破,并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供下次教研时进行研究。我校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联查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校还进行了以学科为单位的集体教研,每周教导处和任课教师针对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和教研的重点进行研讨,并在随堂听课中检查落实情况。
本学期我校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讲公开课的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中,学校的博客中把教师的评课记录进行了跟踪报道,这样就使得教学一堂课,形成一个系列,形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更利于家长、社会对我们的监督。
在博客的互评上我校教师能积极评价其他教师的博客,这一点校长曾多次在校务会上进行强调,号召老师们多看、多学习、多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博客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教师集体互动的平台,是教师和学校展示自我的窗口。
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主,而教学的提升应该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中心,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有更深层面的提高。张健梅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坚持记教学日志,这样就能把教学中的一点一滴进行积累,从而反思提高。很多教师也在向她学习。很多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建立一个班级交流反馈区,把本班的活动情况和学生的作品获奖情况等在自己的博客上进行公布,对于学生是一个促进,也加大了教学工作的透明度,能让学生的家长更加了解班级的情况,更有利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紧密配合。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得到了部分的解决,但是感觉自身的研究能力还不够,老师们讨论完之后有时没有一个定论,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权威的导向。通过校本教研更加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们更加深入的钻研教学,更加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当然更希望教研室的老师能多对我们进行帮助和指导,以期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3
校本教研犹如一个充满魅力地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在学习与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中,智慧的心灵常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本学期的校本教研中,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合同管理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学期初就订好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并要求参与培训的老师写好培训学习心得。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教材分析”光盘的学习、教学案例的观看、网上自学等。
3、培训形式多样化。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教研行为自主化
制度上保证:学校规定每周四上午第二、三节为数学学科校本教研时间,周四下午第二、三节为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时间。真正落实学区提出的“周四听课日”及“每听必评”制度。每次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每次活动都有记录。每位老师开一节校级研讨课,课后及时评课并做好记录。
组织上到位: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我校非常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分成3个学科教研组,其中语文、数学教研组再加技能科教研组。明确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行为上跟进: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2、教研形式多样化
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大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里,能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脱去了它神秘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众化。不知不觉中,教研已成为了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除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外,即时教研司空见惯:办公室里,同学科任课教师围绕某一教材或教学内容展开研讨交流,以求化解教学疑难、探讨教法学法;同班级任课教师或原任教师经常针对某一班级现象或某一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进行现象透析、探讨教育之方;很多教师下课回来后放下书本,一手端起茶杯,一边兴奋地向同事们讲述刚刚发生的教学故事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为和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为校本教研“小插曲”的群众性即时教研活动。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很具生命力。它有以下优势:
(1)具有自发性。这种群众性教研活动事先没有统一的布置,往往由教师身边的某一现实问题切入,较多关注这一问题的“热心观众”就会不自觉地“卷”进来,因而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场研讨效果。
(2)主题性突出。这种研讨活动往往以工作中遇到的鲜活的实际问题为话题而展开。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话题内容宽泛,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老师们对某些教学事件有亲身经历、对某些学生比较了解,“聊”起来感觉“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所以乐于参与。
(3)实效性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宽松的空间里,老师们感觉“放得开”,可以不拘形式地去研讨教学疑难、交流育人经验,因而研讨气氛也尤为热烈。在这种开放的空间中,老师们可以敞开心扉去交换不同观点,碰撞中生发思维、共享教育智慧,因而思维也极其活跃,由此会达成许多共识。由于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凝结了集体智慧,往往可操作程度较高,实施起来会就具实效性。
(4)与集体性教研活动互补。虽然这种零散型的群众性教研活动的研讨内容往往都是存在于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它以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的自由、开放等方面优势,突破了集体性教研活动的某些局限,可以与各类集体性教研活动共存互补、相得益彰。
三、搭建教师学习对话的平台
1、校内:
师徒结对。让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很快进入教学状态,是我们本学期教研工作的一大亮点。本学年学校共分配了三个新教师和两个合同管理教师,因此指导这些新老师赶快站稳讲台尤为重要。指导老师不仅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指导,课堂永远为新教师开放着,并经常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实质性的指导教学,手把手的教给他们一些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三个新教师在5月份的汇报课中得到了学区教研组成员的肯定与好评。
在校级教研课的研讨中,我们敢于创新。本学期还为学区提供了三节研讨课。本学期开课的课题是选择自己比较没把握的,对自己有挑战性的课型来开课。上完后,再集中研讨,从中受益,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如王发刚老师准备上的一堂学区公开课,先和几位老师共同备课,再借班上课,再研讨、修改,再借另一班上课,再研讨、修改,再另一个班上课,再研讨这样的备课、上课不管对于本人还是别的老师都是可以提高业务水平的。在教研中,每个老师都敢于发表意见,有时争论很激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普通教师还是骨干教师,校长还是老师,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师们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常常说得有深度,有价值,给人以思考和启发。现在老师们已经习惯于把教研当作大家的事,形成了教学共同体。
2、校外:走出去。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并要求他们外出学习归来,要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在教研时或工作例会上进行传达,做好二次培训工作。
3、校本教研带来了教师之间的和谐氛围,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今后,我们学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4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全组成员齐心协力,不断努力,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探索"有效备课,聚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中做了一些努力,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英语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根据区教研室的有关精神、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我们加强了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落实了教学常规,加强了有效备课和有效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了组内外教师的交流,分享了教学中的快乐,分担了教学中的困扰,开展了实效的和谐的教研活动,激励教师适时反思和总结,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精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开展多样的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更关注英语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圆满完成了期初所制订的.任务。
一、加强了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理念
本学期组织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部分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论",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落实了教学常规,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实效
1、加强与落实了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备课组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每次活动确定主题和中心发言人,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做到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及时交换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反思与解决问题,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切实做好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组内老师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深入课堂,黄俐莲老师,雷春艳老师,彭妮妮老师她们积极向杜郎口中学学习,开展高校课堂的研究,首先她们将班级分为8个小组,将座位及组员、组长进行重新编排,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第二,她们从备课上进行探索,设计学生自学线路,引导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第三,设计一些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作业的设计,落实与评价。本学期的期中作业检查后,专门进行了反馈和探讨,就关注学生作业的巩固度、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学生作业评价的参与度,进一步改进作业的形式、数量、质量,体现作业布置的趣味性、针对性、分层性和渐进性,使教与学更有效地结合等问题展开了初步的讨论和尝试,初步设想着手加强作业的面批和作业中错题档案建立的研究,渗透学法指导。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我们英语组努力倡导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加强常规教研和网上教研
开学初,教研组根据教学中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确定每期研究的主题、中心发言人,老师们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网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
总之,本期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们齐心协力认真完成了本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5
在学校教导处和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在完成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聆听英语专家报告,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活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
1.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我们备课组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老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初步形成了我们备课组“写作课”和“阅读课”的模式,备课组的每个老师都从中获益,其中有三名教师的论文获奖,两名教师的论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有两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市中学生英语模仿秀比赛中获奖,两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有一名教师在全市高一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积极听课和进行集体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的活力。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本学期我们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学习教师的汇报展示课活动,授课教师写了教学反思,听课老师写了听课体会,并及时整理材料汇总上交了学校教科研中心。
二、不断学习,全面提升备课组教研能力
1.自主学习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根据各自的爱好,在业余时间里阅读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还有一些教育名家写的专著。如:《给教师的建议》、《校本研修面面观》、《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些书籍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感,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事业,并下定决心要做研究型教师。
2.积极参与外出学习活动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外出听了一些公开课,还有一名教师观摩了在临沂举行的省优质课,并在备课组内进行了汇报发言,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明白了要把舞台还给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小老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要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他们应该学识广博,有外语专长;能学贯中西,兼容并蓄;有远大志向,实干精神;能保护自己,善待他人。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把舞台还给学生,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自我展示。
作为教师,如果不学习,不上进,能力就会倒退。“教学”就是边教边学,“学习”就是边学边习。教育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信仰就是对于价值观的不懈追求,学习就是一种信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三、今后的措施
在今后的校本教研中,我们将积极搜集各项反馈意见,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开展课题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或者英语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用的教学素材。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的校本研修活动,我们无论从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和困惑,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XX年X月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1-21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2-07
【精】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3-03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荐】03-03
【热门】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4-16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03-16
【精】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3-21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荐】03-23
英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4-04
【推荐】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