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2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1
今年我镇经管站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镇经济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经管工作的四大要点,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及县农经局、经管总站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基础性工作有新拓展,重点性工作有新成效,探索性工作有新突破。在20xx年度,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
1、今年在“村帐乡管,组帐村管”运行的基础上,积极向“三资”规范化管理推进,严格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要求,执行民主理财制度,做到了集体资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切实加大对村、组财务监管力度,村里进行帐务处理时,必须过“五关”,即一过书记、主任审批关;二过民主理财关;三过代理会计审核关;四过民主公开关;五过登记台帐关。每笔业务明明白白,增强了经办人员的责任感,较好的维护了农村集体资产。
2、强化村组财务审计,严格履行监督职能
我镇坚持财务公开,落实民主管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全面推行村组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镇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组财务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起到了推进民主管理,消除群众疑虑,密切干群关系,起到维护农村稳定的作用。并在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过程中,制定下发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在具体操作上,以村为单位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本村财务日常收支实施监督,定期、及时、完整的公开村、组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3、规范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为了规范我镇农村村级范围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的实施,今年我镇通过“一事一议”在六间房村、古树村、徐家村、郑家村得修路,兴建文化广场、自来水工程等项目。在 “一事一议”运行过程中,我镇主要做到了四点:第一、严格把握政策,明确“一事一议”的内容,所议之事必须是多数群众受益,且筹资的内容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道路,改水等生产公益事业;第二、严格把握程序关,严把程序关是“一事一议”的工作基础。先后要经过编制方案,开会发动群众,分摊筹资任务;第三、严格把握报批关,严把报批关是对议事质量的检验。“一事一议”筹资方案应填写申报表,议事记录、签字盖章、筹相关资料。第四、严格把握监督关,由村民讨论出资的“一事一议”资金属集体资金性质,必须加强对所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随意改变资金性质,防止平调挪用,并由村民参与全过程监督管理。
5、强化农村财会队伍建设,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针对财务审计中存在的财务人员变动频繁,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我站在今年五月积极参加县经管局组织镇、村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业务培训(就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知识以及有关农民负担,农业承包合同,农村集体资产等方面的法规、政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系统培训)。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素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能力。
二、继续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稳定农村大局
减轻农民负担,是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保证。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体系。全力推行了农民负担制度。一是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把区制价、监察、财政即门统一印制的公示栏建设征地费等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农资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总计18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种菜、养殖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
今年我镇结现实情况,在设施农业建设中,积极向镇、村组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武威市土地流转办法》,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政策意识,使群众用足用活土地承包与土地流转的关系,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日光温室用地。为进一步规范养殖用地,同时为了全面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努力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依法仲裁的新机制,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土地纠纷仲裁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妥善处理了黄青村潘家组土地承包纠纷。切实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在双方协商不成、投诉无门、乡村两级调解无力的“三难”问题,营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
四、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9个,为提高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奠定了基础。
五、准确及时地做好各类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我们除搞好每年一次的收益分配年报,农业统计年报外,还根据政府各工作环节上的需要,搞好各产业的统计工作,各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总之,一年来,我镇农经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农村负担管理,土地流转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在二0一二年工作中,要从适应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新的要求出发,加强服务职能,紧紧围绕镇经济建设这条线,以维护和实现为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已任,以繁荣和发展我镇经济为已任,以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已任,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从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2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是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走访部分低收入农户,了解其就业、就医、就学及家庭收入状况。落实镇就医就学补助,让低收入农户真正享受到“真金白银”。二是严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启用“阳光三农”信息监管系统,完成9个村财务初始数据及20xx年预算的导入,一季度账务已全部审核完毕,已顺利录入系统。目前为止,系统内共录入凭证1288张,资产56条,资源44条,合同49条。三是强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工作。完成奖补项目申报、现场复核、实施方案编制等环节,确定3个村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均为通组水泥路,总长3.8公里,总投资115万元,其中奖补资金85万元,村自筹30万元。四是积极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对村集体所有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摸清债务家底。完成各村陈旧债务核销967万元,到今年4月,村级债务总额为2280万元(其中周转性债务657万元,实际债务1623万元),比年初下降了34.4%。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新组建家庭农场4个,申报5个家庭农场、4个合作社进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新民、秦桥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正积极打造林苗一体化项目。六是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完成3个项目交易,包括3个标段,签约合同3个,成交总金额约458.32万元。
二、存在的不足
1、“三资”管理部分环节监管不够到位。支出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小额工程以村自主实施,无现场施工照片、无村民代表签字,其真实性难以辨别;少数村外出招商、接访等差旅费超出标准;个别村慰问费、误餐费仍有超标现象。
2、精准扶贫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由于精准扶贫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全面,导致部分农户对扶贫工作产生错误理解,个别非贫困户相互攀比,竞相要求纳入低收入农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实做细扶贫工作。持续抓好政策落实。对接落实好低收入农户生活负担减免制度,合作医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用减免,定额减免用水、用电和有线电视费用。持续抓好机制完善。健全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台账,跟踪观察低收入农户脱贫情况。对当年因灾因病等原因致贫的农户,及时纳入到低收入农户中来,并安排结对帮扶责任人,对虽已脱贫、但仍在脱贫线附近徘徊的边缘户给予重点关注。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和急难家庭救助工作力度。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低收入农户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以及已脱贫对象有返贫风险的,启动应急程序,帮助其脱离风险。
二是狠抓村级三资管理。一是强化信息监管。全面建立起“村有处理终端、镇有信息平台”的信息化网络监管系统,实现市镇村三级联通、即时高效、全程监管、全程留痕。二是强化财务管理。实行村级财务预算监管及试行推出村公务卡。对不合规的票据一律退回整改,不予报销。三是开展村会计业务培训。再次组织村会计对“阳光三农”信息监管系统及会计业务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让村会计进一步熟练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四是加大对村考核力度。实行月报账制,对不按时报账的、票据不合规的`村实行考核扣分;对平时交办的重点工作事项,定期在微信群通报进度,并与年终村考核挂钩。
三是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开展调研摸底,牵头制订债务化解办法,逐村制定个性化化债方案。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清核陈欠往来、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资产资源盘活、规范举债程序等有效办法,大力化解陈旧债务。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为村级化债第一责任人,将化债目标任务落实到村,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村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力争全年村级债务化解率达50%以上,零债务村实现率达40%以上。
四是着力提高村级经营性收入。围绕村级长期稳定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5万元以上的目标,着重抓好三个层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财政部扶持试点村。重点抓好方营、新民、秦桥3个土地股份合作村的股权设置、收益分配、经营模式等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确保新增年收入15万元以上。二是扬州市级经济薄弱村。督促秦桥村按照年初规划,抓标房项目开工建设,确保1个增收项目,新增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三是仪征市级经济薄弱村。鼓励引导恒华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学习周边村先进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力争增加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五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半年,计划新增家庭农场5个,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扬州市级典型示范合作社1个。指导方营村完善合作社模式并加以推广,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加工能力,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积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相关认证,申请注册产品商标,打响具有马集特色的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