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总结

时间:2024-10-21 13:26:47 偲颖 总结 投诉 投稿

结构设计总结(精选19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结构设计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结构设计总结(精选19篇)

  结构设计总结 1

  罗剑霞对于比赛结果(优秀奖),大家都有点遗憾,但同时又觉得兴奋。之所以遗憾主要是在比赛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问题的所在,而我们本却可以早点意识到而对其进行改正。然而我们同样感到兴奋,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大家在实践过程中能否学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不能学到的新知识。

  一开始我们小组就相对地占了一点优势。因为我们组的五位成员在去年的结构大赛中都已经参加过一次,相对来说,多了点经验。我们组是四男一女,而且其他四位去年就是同一组的,对于他们的结构,他们已经很清楚,因而他们针对去年参赛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几番细致的讨论,而我在里面担任的角色应该可以说是由配角到平等。对于我们组员有一点真的很值得欣赏。那就是大家对于这次结构设计大赛均表现了极度高的热情。比赛前我们对结构进行了一次次的分析,并且针对每一处问题,大家也都进行了一次次的改进,例如说如何使小车在加载过程中不发生外偏移、如何节省材料、如何让小车的自重减少到最轻而功能又保持到最好。而这每一个过程,都会促使我们去思考,去学会怎么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知识只有用于实践了才能显示出其自身价值。有一句谚语不是说:Hero is nothing but aproducto fhistime。英雄如果没有出现在正确的时代,碰到最佳的机遇,他跟我们其实都一样,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那天我在采访一位老师时(主要是针对国外发展模式),老师特意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国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实比我们国人强,这并不是在说我们差,而是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不比人家强,然而这却又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并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知识只有学到手了才能说你真正会了。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经在慢慢往那方面提升。

  CDIO教学模式的推进,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去实践,去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我想每个人都有很多感触,并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我。这次比赛不仅体现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组员,也让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成功与失败的甘与苦,并在无形中锻炼了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组完完整整地做了两次模型,并且相隔时间很短,第一个模型做好是在比赛前一周,当时大家课程都比较多,很少能够有时间全部聚在一起,除了周末有点空闲外。当时做好之后,大家发现结构不够完善,中间受力和轨道部分存在很大危害性,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所以回去,大家并没有因为模型做好了而感到轻松,大家还是继续在想如何去改善或避免那些存在的问题。第二天,有组员想出改进措施,二话不说就决定当天下午开始进行第二次模型制作,由于那时我有点事耽搁了,我去的比较晚,大概是晚上十点多,等我们全部完善是晚上十一点的事情了,等到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大家都还没有洗澡没有吃饭,每个人肚子都饿得呱呱叫了,可他们却一直忍着,这让我当时真的觉得有点惭愧。特别是比赛当天,大家紧张的要命,因为在学业考核组里面我们是倒数第二,前面那些组的表现给了我们无形的压力,之前的自信在当时真的.是被击得一无是处。特别是轮到我们小组的时候,由于试载整个过程也都是由我们自己完成,一开始我们都表现的很紧张,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顺利的拉完后大家好像又看到了一点希望,因为前面两次的加载都特别顺畅,然而老天就是那么爱捉弄人,在第三次的时候小车滑出去了,这个我们一直担忧的问题到底还是出现了。

  下去之后大家都觉得遗憾,就在那讨论怎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后面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就是拉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即拉的过程中用力可能不对,不小心拉出去了;另一个就是我们在轨道旁边加的护栏的强度还是不够,不足以抵挡小车外滑的力。在整个过程中,我确实学了不少东西,一开始慢慢地融入这个团队,再后来一起讨论一起实践一起探究,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所学的东西终于派上用场了,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大家都相处的很愉快,这在平时,是很难做到的。对于比赛结果,我并不是很难过,但如果再拥有一次机会,我想我们应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我们在轨道护栏方面进行改善,我们可以不在轨道旁边加护栏,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桥面,那样很多地方都可能由几何可变结构转变成几何不变结构,同时在桥面的中间部位,做一些小桁杆,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小车沿着轨道走,而不滑向轨道外缘。

  结构设计总结 2

  一、活动情况介绍

  土木工程系结构设计大赛自20xx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首届结构设计大赛以桥梁设计为主要内容,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以框架设计为主要内容。该项活动旨在提高土木工程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竞赛水平,活动有序开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实施情况

  1、首届结构设计大赛暨桥梁设计大赛

  20xx年4月下旬,我系以青岛理工大学第七届结构设计大赛为契机,依托青岛理工大学竞赛内容,针对我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首届结构设计大赛暨桥梁设计大赛。比赛要求参赛者按照规定使用的硬纸、胶水、棉线自我制作桥梁模型,以自重轻、承重大、结构科学美观为评分标准。活动赢得了广大同学的呼吁与支持,大家踊跃报名,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在我系选拔出两支队伍参加青岛理工大学第七届结构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两支队伍分别获得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通过此次大赛,我院师生积累了比赛经验,交流了学习心得,增长了专业知识,大赛收获了预期的效果。

  2、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暨框架设计大赛

  20xx年5月,我系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拉开落幕。本次比赛结合首届结构设计大赛的活动经验,开展框架设计大赛。活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利废环保的号召,进行节能建筑设计,以推动轻质节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活动再次赢得了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同学的踊跃参与。在评选方面,从众多参赛队伍中选拔出40个优秀的作品参加初赛,经过层层筛选,有34支队伍通过动静载加载实验,其中有10支队伍脱颖而出,最终产生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胜奖若干。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同时代表我院参加青岛理工大学结构设计大赛总决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三、活动汇报总结

  两届结构设计大赛不仅赢得了学院领导老师的一致肯定,而且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踊跃参与,活动效果十分显著。活动结构设计大赛的举办,成功的检验了广大学生的知识领会效果,更有效的培养了大家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当前日趋紧迫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更需要一批能够将知识活学活用的专业人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教育模式愈发重要。因此,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示下,该类活动应该继续开展。

  两届大赛的活动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利因素,今后的活动进行更应该以此为借鉴,进一步改进加强,力争使活动传统化与创新化并进,越办越出色。

  结构设计总结 3

  我于20xx年7月进入公司,成为公司的员工。到今天,已经有了5个多月,回顾今年的工作,本人工作上积极努力,思想上要求进步,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且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团队,慢慢地也积累了我的设计经验,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初来公司,由于刚刚接触真正的结构设计,我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上,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瑞丰14号楼3#、4#楼梯的施工图、未央区住宅保障房全部的楼梯施工图、翔安小区的楼梯施工图的变更设计以及领导交给的其它日常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迷惑,但通过领导和同事给我耐心的指导,按时的完成了任务。设计是一个比较忙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们结构现况,由于专业知识迫切需要加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花上好几倍的精力去做好我们的工作,但是面对每天充实的工作,心里是挺开心的,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成长。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日子多多学习。

  (一)规范要进一步熟悉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设计有很多规范要遵循,在这一点上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了解的太少,就是在设计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宜的。有时候向前辈们请教时会问出比较肤浅的问题,或者说是在他们眼里是常识性问题。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熟悉行业中的相关规范,不至于今后拿出设计的图纸让人觉得很幼稚,犯低级错误,增加校核人,审核人的工作量。当我看到我出的第一份图纸出来后,每一张图纸都被写了很多的字,很多的问题一一被提出,如线性字体大小,文字标注相互重叠,一些梁配筋不合理,少画了一些配筋详图,一些多余的线没有删除,某些部分没有结合现状考虑等等,发现自己的粗心和经验不足,以后一定要改正过来。

  (二)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刚从事设计的新手,刚刚开始接触设计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加入设计。所以我多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而大家对我也非常的关心,有问必答。但是慢慢发现自己在画图的过程中老员工指出哪一点错误,就改哪一点错误,指出一点就改一点,很少加入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到为什么改,如何改,大多凭老职工定主意。这样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下次设计的时候还会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所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培养,在前辈们经验和技术上的帮助下,自己应该更多的学会独立思考。争取快速成长起来,给院的建设添砖加瓦,替领导分忧解难。

  (三)我要尽快的学会创建结构模型在刚开始建模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都不懂,梁柱的尺寸怎么取,荷载的大小,SATWE里的参数设置,以及位移和周期的调试,有太多需要弄清楚的地方。

  (四)我得认真清楚地读懂弄清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等,只有明白规范,才能得出结构的最佳方案设计。总之,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加强学习自己不足的方面,多参加公司的培训,把主要精力放到图集上,把图集吃透,让自己尽快的能独立出施工图;处理设计中的问题和难点,学会了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法,总结设计经验并处理施工现场问题,举一反三,优化设计,这也是我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在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业绩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逐步掌握了适应工艺创新、设计创新的意图和工作方法。

  结构设计总结 4

  我自20xx年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当时的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工作,至今已6年整,6年的结构工作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个专业的艰苦和成就。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4年前我顺利的通过公司的助级职称评定,在这4年中,我完成了很多工作,有设计方案,也有施工图。从16年起,单位的日常设计任务变的不是那么饱满,相对的,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的周期也日渐紧缩。但是这些并不影响我对专业的热情,为了适应现在设计市场的.要求,我针对过去的种种弊病做了很多改进。我个人在这6年当中也学到了很多,并付诸实践。在六合科海的方案讨论会上,我们促使甲方选择了相对比较对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方案。这样在图纸设计中,可以尽可能多的在周圈,特别是角部设置竖向抗侧构件,为整个28层的住宅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通宇林景御园的方案设计讨论会上,针对该小区岩层浅且深度严重不一的情况,我大胆向甲方推荐了新型的桩基技术———螺杆钻孔灌注桩。一举解决了入岩和承载力的问题。相对于甲方本来准备采用的普通钻孔灌注桩的方案,节省了接近一半的造价。获得了甲方的好评。

  在这次成功的设计组织后,对于这种新型的桩基技术,我撰写的一篇论文并发表在《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上。以上两个项目中,我均担任本专业实际的专业负责人,解决技术问题,协调甲方与设计。在分院与总院合作的临洮博物馆项目中,我们在方案准备会上详细讨论了结构设计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一一解决,对于整体建筑两端的竖向圆弧造型,由于甲方不同意采用钢结构,在总院李总工程师的帮助下,我们提出了混凝土浇筑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付诸于施工图上。

  在最近5年的结构设计生活中,那句一直伴随我的口头禅“我算给你看”也逐渐消失,我更倾向于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更加合理的结构方案。近年来,中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惨烈,为了同时满足甲方的期望和审图中心的要求。更多的时候我们结构工程师是在带着镣铐跳舞,但这些丝毫不能影响我对本专业的热爱,我们是结构工程师,我们是建筑大师们最可靠的伙伴,是整个建筑设计中最严谨的环节之一。我喜欢并热爱我现在的工作,愿意为之奋斗下去。

  结构设计总结 5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时间的匆匆。转眼之间已从大学毕业了9年的时间。参加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

  四年设计院工作期间,从学习技术规范、软件操作、设计方法至能完成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设计,从多层、高层至大底盘地下室、基坑支护和挡土墙设计,对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之后在开发做了一年半的结构设计管理和两年的部门管理协调工作,工作重点由结构转向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沉淀,对强排指标、建筑做法和结构优化有过颇深的研究,在专业协同方面,对土建设计和精装点位设计协同方面较熟悉;工作计划性强、执行力高,为人本分,做事踏实负责。

  在xx市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担任结构设计师期间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所内结构设计任务分配;

  2.组织配合其他专业组织完成所里分配的结构设计任务和校对审核;

  3.配合甲方和施工方组织完成施工图审查和图纸会审工作;

  4.及时协助施工方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组织完成后期服务及相关工作。

  在xxx房地产开发有限担任结构设计工程师期间:

  1.负责xxx项目结构设计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2万方)

  2.制定结构设计任务书;

  3.牵头组织结构优化;

  4.协助参与建筑专业设计管理;

  在xxxx置业有限担任设计部经理期间:

  1.事业部拿地强排方案协调对接;

  2.督促协调各专业制定专业设计任务书

  3.规划方案及施工图阶段各专业、管理、跟进;

  4.对接各职能部门及集团设计部协调配合工作。

  同时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没有放松自己思想修养的提高,通过读书、看报、看新闻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新思想新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集体、认真工作,实事求是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思想修养不断进步。

  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足现状,着眼长远,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认真学习结构设计、优化等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并完成了《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综合》的论文。

  通过这9年的工作,我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社会人的过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房地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结构设计总结 6

  20xx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相信建筑行业内各方都受到了寒流的冲击,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设计项目的减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工作量中寻找到提升自己的契机,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最应该考虑的问题。相较于往年能通过大量的实际工程来提高自己水平的学习方法来说,今年的这种方式必定行不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反倒是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在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领悟的技巧、以及以后需加强的技能。

  在此,我要对自己在这一年中所做的工程做一个总结:

  先是xxx工程,对于一个砖混结构的多层住房来说,建的位置不对也是硬生生地抬高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的造价。相较于平原上建筑的浅基础,在丘陵地区特别是填方区上的建筑则主要考虑采用桩基础。但是由于砖混结构屋内纵横墙较多,在布置桩的位置时,既要考虑所有的桩均匀承重,又要满足桩基规范中对桩间距的要求,特别是在室内卫生间、厨房等位置墙体很多,桩的位置不容易很明显确定下来。这就要考察到对桩和承台相关规范的理解能力,通过合理使用桩承台来满足桩的布置需要。通过这个工程,使我对桩基这种基础形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今后的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高填方区建筑的基础提供了多样选择性。

  再者是xxx工程,这个工程是带区域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本身这种结构形式在设计上没有多难,关键在单体与地下室的连接以及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满足与否的计算。可是,我在建模的时候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未能满足结构的平面规则,主要体现在楼板很大程度上不连续。这是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牢记并尽力避免的问题。其次,有些装饰性的结构部件在建模时未能与建筑交流沟通完备,也有部分原因是即使都到画施工图阶段了,建筑上依然对这些装饰性结构部件的位置有些调整,这样严重影响了画图的头脑清晰度和流畅性。总觉得吧,公司里的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一直有所欠缺,有时候总会导致各专业之间相互打架,但这种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协调好的,毕竟最完善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在优化调整中难免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问题只能说在以后的沟通上再慢慢协调,包括我自己在内,图上什么地方有改动,主动些通知各专业,总是有好处的。

  最后是xxx工程,通过这个工程,体会到了改造工程的繁复。尤其是上个世纪的老房子,做起改造设计时,很多找不到原图纸,房屋尺寸之类的倒还好办,可是砌体强度、砂浆强度、基础、混凝土内的钢筋之类的数据怎么得出?所以基本上目前我在设计时所依照的思路就是保守设计。另一方面,改造设计与新建设计所参考的规范及图集并不完全相同,改造设计中很大程度要依照加固规范和相关的改造图集,这样一来就使得需要对这些规范和图集有相当的理解度,还需要避免和其他规范搞混。当然,即使设计出来,在后期施工中,也难免碰到各种问题,这是原结构上的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既然无法避免,就尽快补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多往现场跑跑,实时了解施工时遇到的与设计上有不符的地方并第一时间对图纸进行修正。

  通过这些个工程,加深了我对结构设计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可是也反映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建筑最后的总造价都有些偏高。当然,这也可能不只是我一个结构专业的问题,但是换种思维来说,要把造价降下来,各个专业都应该一起想办法。然而话又说回来,增加很容易,减少却困难。为了降低造价,唯有对成果一点一滴反复琢磨,慢慢剥去多余的部分。然而这种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假如这种能力是用小刀刻出精美的线条,那我目前的水平还只是用大锤砸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形状。

  对结构设计而言,设计时把握的目的就是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可是在设计的时候,除了已知的各种荷载外,天知道多年以后这房子会不会承担别的用途,就例如有些城乡结合部的房子,明明设计时只按住房的要求进行设计,可是几年之后房子易主,结果搬进去一套生产设备,搞成了一个家庭作坊,万一房子出了点什么事,其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因为有的建筑在多年之后的不确定性,政府项目倒还好说,因为管理上和施工上都比较严格,不会做得那么随意,但是私人的项目则优劣良莠不齐,有可能施工上对质量就不是那么注重,而这些都是直接与结构的安全性息息相关的。综合来看,构造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被认定为安全,是在设计中造价能节约多少的决定因素,而这种程度的.认定,没有相当的工作经验是不容易办到的,为此,我必须在做每一个工程时都要积累。总而言之,在今后工程的设计上,节约造价势必成为一个必须要遵守的条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严格依照规范来进行设计,规范上对构造要求的下限是设计时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其次在在此基础上考虑需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加强构造,至于要加强到什么程度,目前来看我能做的就是多看看相关的书籍文章,再者多向前辈请教请教。

  今后的建筑,明显有越来越注重造型、功能多样性、绿色可循环利用的趋势,因此我们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传统旧式建筑项目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个人认为今后需要对钢结构和改造工程多一些关注。钢结构有着传统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钢构件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同时可以轻易实现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空间体系。但是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中使用的机率较小,多数用于公共建筑,这类建筑体量大构造复杂,由此可见,钢结构虽好,可是对于我,还是任重而道远,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应先从小的做起比如车棚、水塔、屋面雨棚等,多学习钢结构图集,了解钢构件的各种连接方式以及各种规格型号钢材的性能和运用,为今后打下基础。另一个关注点即改造工程,目前城市内仍有很多属于上个世纪修建的建筑,由于建筑物日益陈旧、技术更新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等原因,对老旧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处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加固改造工程的日益增多,加固改造设计势必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设计行业的热门工作。改造工程与新建工程有很大的不同,改造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因为它涉及的问题比新建要多,改动起来就要脱胎换骨,由于已经使用多时,很多隐蔽问题难以发现,而且由于当初建造时适用标准低,按现行规范验算往往不一定能够满足,为此很多时候必须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可是如此一来造价又会上升,业主未必能够接受。以上种种因素,是有一定的困难,但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在某种程度上肯定能够克服,因此改造工程作为日后考虑的发展方向是很明智的。改造工程有自己专门的规范和图集,既然要做好这项工程,需要对改造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然后对应每一种型式总结出需要用到的规范图集的条款图例,并且在实际工程中要灵活变通和大开脑洞,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依然是重中之重。不计较工程的大小、不排斥工程的简繁,通过积累和学习,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无论工作轻松还是繁忙,每一次出现的问题和领悟的技巧都需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即为了以后的避免,也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未来我能做得更好!

  结构设计总结 7

  20xx年,我负责x地区各客户的收费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积极发扬千方百计、千言万言、千辛万苦的工作精神,完成了电费按月结零,回收率100%,确保了电费回收工作圆满完成,为20xx年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第一,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规范;第二,有些时候工作中比较懒散,不够认真积极,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20xx年唐河灌区“x市西大洋水库xX区20xx年度抗旱应急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实施。在整个工作中严格按监理规划和施工技术要求及合同文件进行监理工作,并结合灌区原工程情况灵活变通使新老工程完美衔接。积极协调甲方、乙方及当地群众等多方关系,得以使工程顺利完成。该工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通过验收。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自从事电费回收工作以来,工作中,我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20xx年,全所普及办公自动化,收费全部实现智能化,我积极学习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认真学习MIS专业知识,主动向MIS培训人员请教,直到能够得心应手的应用,对MIS系统进一步进行研究和领悟,在MIS系统成功上线后,规范执行环节和细节,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电费回收过程中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让客户在交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愉快。

  我还加强了国家电价政策和《供电营业规则》、力调电费办法以及有关规定的学习和了解,为做好电费回收工作奠定了基础。

  2、真情服务确保电费回收

  三是切实加强价费公示管理。对城区文化广场的大型涉农收费公示牌和水洛镇政府机关院内的收费公示牌重新进行更换和变更,对关系民生的民政、公安、教育、国土、水务、电力、建设、广电等8个部门36项收费项目标准进行公示。并督促各专业市场和居民小区公示相关的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有效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人事管理工作做得较差,主要体现在人员管理方面有些混乱、薪资管理方面没有规范,加薪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工作中我经常思考:假如我是客户,我们会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我觉得服务是电力收费工作的灵魂。作为供电所的收费人员,一定要把服务当成事业来做。

  在对客户服务中,要真心做到一切为客户着想,情系客户,无私奉献,为客户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以一线的抄表同志为纽带,在供电所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彩虹桥。温馨服务就是给客户最需要的帮助。

  只有真诚的为客户着想,心贴心的服务,才能换来百分百的电费回收。这是我对电费回收的切身体会。

  电费回收工作是经营管理重要工作之一,抄表、核算、催电费、收电费看似平凡的工作,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却令人望而却步,电费回收过程中难免会见到拒人于千里的脸,听到暂时不能交上电费的诉苦声,做不尽的是难事、烦心事。这些都没有把我难倒,反倒让我树立了信心和决心,坚决完成电费回收任务。

  在收费工作中,我总是要求自己当好用户的电参谋、电保姆。西山工业园区大工业用户比较多,我总是在每个月电费发行开始时,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电费帐单出来后也及时主动联系用户,告知电费金额,提醒客户备好电费资金,保证电费准确及时地到帐,使每月电费回收做到双结零。

  不要老抱怨客户,要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解决缴费难的问题。这是我常爱说的`话。在收费工作过程中,我养成严谨、认真、仔细的习惯,树立了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和亲情化客户服务理念,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贴心的向客户宣传选择的缴费方法,使电费回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对生产经营困难客户,依照管理办法建议客户采取按月交费、预存电费等手段预防电费回收风险,给客户也带来了缴费的方便。

  我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座右铭,以客户满意为愿望,我对客户用诚心、热心、细心、耐心的温馨服务赢得客户的心,把客户看作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看作是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传递温馨的窗口,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3、无私奉献赢得赞誉

  由于地域广,企业用户分布散,出去工作,经常很晚回家,为了电费的回收,为了工作的圆满完成,我常常放弃休息,我的爱人腰间盘突出,不能长期参加劳作,而我因为工作关系却又不能常常照顾到家里,让我感到非常的歉意。

  创建企业品牌:

  一是加强宣传,打出北京电力设计的品牌。

  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将客户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在员工中普及、深入,通过员工的优质服务赢得企业的信誉。

  三是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水质抽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开展供水单位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我除了安排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其我各班工作,健全大客户资料,收集大客户生产经营信息,了解每一个大客户的用电和生产经营情况,不但保证电费的按时回收,也为其我同事提供了方便。

  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工作辛勤一点、细致一点、服务真诚一点,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正是凭着这样一股的干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以微笑服务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圆满完成了电费回收任务,为供电所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构设计总结 8

  我于20xx年初来到集团建筑设计院工作,我通过六个月的试用期,有幸成为集团的一名员工,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公司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在x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阶段的认识与学习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有幸成为xxx集团建筑设计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几个月,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钢结构设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x水平,积累经验。这期间主要学习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等,特别是对于钢结构设计的理念,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这几个月学了提工程量,工程量报价,门式刚架的设计,通过做这些工作,对钢结构轻型房屋设计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更加全面、经济合理。在此期间,通过办理资质升级文件,整理简单的资料,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细心,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集团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x技能,领会设计工作的.核心,本着集团“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遗余力”的企业口号,积极响应、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为设计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近几个月的实习,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x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x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这几个月以来,本人能敬业爱岗、不怕吃苦、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规范;

  第二,有些时候工作中比较懒散,不够认真积极,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自己决心认真提高x知识水平,加强责任心,为设计院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

  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对钢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

  第三,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积极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本着xx集团“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遗余力”的企业口号,积遵循、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不辜负公司各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以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加强学习,认真负责,提高完善自己,为集团的发展多做贡献。

  祝愿xx集团的明天会更好,设计院伴随着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壮大!

  结构设计总结 9

  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

  1、底框部分:

  (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

  (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

  (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

  (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

  (5)剪力墙往往矮而长,变形能力差,多为剪切破坏,宜开竖缝保证高宽比大于1、5;

  (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

  (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

  (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2、砖混部分:

  (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

  (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

  (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

  (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

  (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

  (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

  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

  1、底框部分:

  (1)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若在“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中选取“有限元整体算法”可计算风荷载,但结果偏小建议不使用;

  (2)上部承受墙荷载的墙梁宽度不于300;

  (3)过渡层如果开洞大于800,需要设边梁;

  (4)抗震墙厚度不小于净高的1/20,且宜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其高宽比不宜小于2;

  (5)注意:梁和柱的偏心,应根据建筑要求与砌体外墙平齐,且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6)注意:剪力墙材料为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

  (7)材料等级:整个工程钢筋等级应统一为II级或III级,楼板、梁为C30混凝土,柱为C25混凝土,剪力墙为C30混凝土;

  (8)在SATWE中进入底框模型后选取荷载时,选取上部砖混荷载的标准组合来计算配筋,这样可以不用单独建立砖混的计算模型

  (9)在模型中,应输入底层的砖墙,并计算出二层砖混结构与底框结构的抗侧刚度之比,为保证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最好在1、3-1、8之间(1.5左右),以此确定剪力墙的是否开洞和增减长度;

  (10)通过JCCAD得出综合模型中的柱底内力设计值简图,用柱底内力除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框架柱下应该设置的桩数,并由此确定承台类型(单桩、两桩等);

  (11)对于小墙垛的强度和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压的计算应予以重视;

  (12)一般不考虑墙梁荷载折减,否则应在设计说明中提出对施工及使用的要求;

  (13)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进行柱双偏压验算。但是当纵横向尺寸接近及角柱可根据经验调整柱配筋,或用高层版TAT进行双偏压验算;

  (14)当平面布置较规则时(无柱列错位情况)SAT-8计算结果与采用PK计算无显著差别。

  2、砖混部分:

  (1)门窗洞口的输入必须尽量准确,门上方设置过梁,上方有梁的门窗洞口,其墙可不用输入,墙上不应设转角窗;

  (2)构造柱先不输入,待进行初次计算后得出哪些地方需要加构造柱(打出计算书),再加入所需构造柱,直到满足抗震计算要求;

  (3)该部分的梁用SATWE中的“有限元整体算法”计算;门洞过梁的配筋应以列表的形式表示;

  (4)建筑材料:一层为MU10烧结粘土砖,M7、5混合砂浆(室外地坪以下为M7、5水泥砂浆),二层以上为MU10烧结粘土砖,M5、0混合砂浆(底框结构时,二层改为M7、5混合砂浆),一层以上板柱与梁、圈梁和屋顶构架可以用C20混凝土;轻质隔墙一般采用3KN/m2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5)修改部分楼板的板厚和部分构件的材料,以符合要求;

  (6)计算基础时,板的活荷载可以折减,计算梁、板时,不折减;坡屋面的面荷载要用水平投影的值;

  (7)阁楼层的高度=起坡处的高度+成坡部分高度的一半;

  (8)准确把握总体信息,分清自然层与结构、荷载标准层的对应关系,进行总体装配;

  (9)阳台如果有分户隔墙,最好不要按照承重的砖混结构考虑,应考虑层层设置挑梁,上面输入墙荷载。

  三、根据电算结果,绘制施工图:

  1、基础部分:(如果纯砖混建筑采用桩基础,那么计算时仍应按照底框模型来计算,但程序中的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不应取2,应该取1,总体信息中的底框层数注意修改为2)

  (一)承台:

  (1)根据柱底内力设计值简图确定柱与墙下所需桩数,一般有单桩(配筋按照构造要求)、两桩、三桩、四桩、五桩等,需要通过计算配筋;

  (2)柱下所需桩数及桩之间的间距(一般为4d),确定承台尺寸:a、承台厚度不小于300;且应比基础梁高度大200为宜;

  b、承台宽度不应小于500,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的距离不小于150;

  (3)承台配筋,对于矩形承台应按双向均匀通长配置,直径不宜小于Ф10,间距不宜大于200,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单柱单桩的承台按构造配筋,根据重庆市规范,应设置Ф12@100的封闭箍;

  (4)承台主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主筋直径不宜小于Ф12,箍筋不宜小于Ф8;

  (5)承台受弯计算中,在得出X、Y方向柱边的弯矩后,除以0、9xfyxHo,可得出配筋面积;

  (6)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二)基础梁:

  (1)由承台和剪力墙的分布情况布置基础联系梁,单桩承台宜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

  (2)宽度不应小于250,且应根据上部的承重情况加宽(当承受剪力墙时,应每边多出剪力墙50,当承受设缝时,宽度应宽出每片墙外边各50),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

  (3)基础梁设计,荷载取基础基本组合,配筋计算可以用JCCAD中的计算结果,也可以以桩为支点按照连续梁模型用设计值进行计算(可简化为简支),上下纵筋直径不小于2Ф12,并应按受拉要求锚入梁内;

  (4)桩顶进入基础梁内长度为50,桩的主筋锚入到基础梁长度不小于30d;

  (5)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梁顶面一般比一层室内地面低50cm;

  (6)要注意突出部分(如楼梯入口处的门楼、立面上的构架等)下面也要设置基础梁,有的需要打桩;

  (7)基础拉梁高度取跨长的1/20,然后取柱子竖向力的1/10作为地梁的轴力,以计算地梁的纵筋;

  2、底框部分:

  (一)梁:

  (1)对生成的框架梁(墙托梁)配筋结果,需要根据这部分内容在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调整;(需对照规范逐条校对);

  (2)依据配筋验算图自行配筋。不管是否按墙梁计算,必须满足托墙梁的构造要求。对非托墙梁可放松腰筋配置。因墙梁为拉杆受力,面筋拉通不宜小于2Ф18;梁上、下筋放大系数1、05

  (3)住宅部分的框架梁按照墙梁处理,编号均为KZL-X,箍筋间距均为100;

  (4)宽度大于350的梁,均采用4肢箍,且上下纵筋至少4根贯通;

  (5)由于卫生间降板400,且板厚120,故其周围的梁截面应取到550;

  (6)对于高度h大于500的框架梁,应设置不少于2Ф14的腰筋,间距不应大于200,且根据框架梁计算结果确定并标出是构造需要(G)(构造要求腰筋总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2%)还是抗扭计算需要(N);如计算需配受扭筋则扭筋间距≤200: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双边);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双边);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双边);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双边);

  (6)框架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

  (7)框架梁每跨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

  (8)单独表示的梁要有标高,一般是建筑标高-0.030=结构标高;

  (9)主次梁交接处、梁有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优先采用附加箍筋;(10)加大过渡层及屋面圈梁配筋;

  (11)截面往往由箍筋配置情况控制。查看配筋验算简图时,注意箍筋面积不超过2、(D12@100);若纵筋面积较大,实际配筋率可能超过2%时,宜增大梁截面重新计算,将箍筋直径控制在12以内;

  (12)应加强支座处的`配筋,特别是框架梁为墙梁支座时;

  (13)如梁太密集,可以分画为横向梁和纵向梁两张

  (二)柱:

  (1)最好按照计算书中的数值自行配筋,以免自动生成时出现一些错误;

  (2)框架柱和剪力墙要根据轴压比的大小进行多次调试,如果轴压比小于0.5,就应减小截面,或者沿纵横两个方向截面高度不同,以求使截面优化,应尽量接近规范要求的0、9,且截面尺寸尽量接近;

  (3)框架柱箍筋不小于Ф8,且应在支座处加密;

  (4)框架柱受力钢筋不小于3根HRB400的18;

  (5)楼梯间处的柱子要注意偏位,以满足净空要求;

  (三)墙:

  (1)对于剪力墙,要求其抗侧向刚度与上部二层的抗侧向刚度之比符合规范要求;

  (2)抗震墙周边设置梁(暗梁)和边框柱(暗柱),梁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1.5倍,截面高度不小于墙厚的2.5倍,边框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倍;

  (3)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并采用双排布置,拉筋间距不应大于600,直径不小于Ф8;

  (8)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包括暗柱(沿全高加密箍筋)、暗梁,设置在墙的边框位置和开洞周围,具体配筋见规范;

  (9)尽量加强过渡层的构造措施,如能接受,可采取措施加大过渡层纵墙来抵抗平面外弯矩的能力;

  (四)板:

  (1)应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且每方向配筋率不应低于0.25%;

  (2)长宽比满足:6.7度时不宜超过4.8度时不宜超过3.9度时不宜超过2.5,否则须验算楼板平面内的抗弯承载力及其变形对整个结构的影响;

  (3)不宜开设大洞口,楼梯、电梯间的周围应设置抗震墙围成的筒体,且必须严格按照抗震墙的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及施工;

  (4)其外侧边缘应设置边缘拉梁予以加强,拉梁可利用纵向框架梁或底部外纵墙,拉梁负筋至少应有50%且不低于0、25%配筋率的钢筋贯通梁全长。

  3、砖混部分:

  (1)关于构造柱:

  1)编号要清楚,凡有涉及该编号构造柱的图纸中必须要画其配筋大样,且标明起始标高;

  2)构造柱纵筋不小于4Ф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八度超过五层采用4Ф14,即纵筋加大一级;还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76的要求,对角柱、边柱从严要求;

  3)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较大洞口(内纵墙、横墙>=2m,外纵墙>=2.4m)两侧应设构造柱;特别要注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3、2、5条)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b、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规范的7、3、2、5的“接近”是指达到《抗规》第7、1、2条表中限制的层数或差一层。)

  (2)根据各层板配筋简图人工配筋或调整自动生成的钢筋(面积、规格、间距等),板厚与标高不同的板,板底钢筋和上部负筋必须断开;

  (3)当有I、II级钢筋混用时,应注意:板的钢筋面积按照I级钢筋计算;

  (4)板上下的钢筋间距宜相等,或互为倍数,直径级差均取一级,楼板的最小配筋率(ρmin=As/h)应按照规范取用;

  (5)负筋不宜过细,一面被踩塌,较大直径的钢筋不宜过疏,否则易开裂;

  (6)阳台部分需要清楚表示截面大样,其下面的拖梁和边梁需要根据计算结果配筋,其大样要注意与总体图协调(如墙体和构造柱的有无等);

  (7)屋顶构架的梁、板配筋均可按构造配置,支撑构架的柱子从屋顶起,注意其与下部构造柱的衔接问题;

  (8)屋面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配筋间距宜取150~200,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钢筋,其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常采用拉通一半配筋面积、不足另加的配筋方法;

  (9)跨度小于2米的板钢筋只需说明双层双向可用双层双向Ф8@200,坡屋顶由于梁数量较多,故均为小面积板,可用双层双向Ф8@150;

  (10)一些细部尺寸在“楼板模板配筋图”中已经表示的,在“梁平面整体配筋图”中可不再表示;

  (11)板中的各种负筋,由于板的计算跨度唯一,故负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相等,且应准确标出负筋端部到墙边或梁边的距离;

  (12)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

  (13)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系数,板下筋乘以1、1~1、2的系数。但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负筋不宜过大(一般板厚≥150时,采用10@200,否则用8@200;非矩形板宜减少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轻质隔墙下只有在垂直单向板长边且不可能移位的位置,下面才加粗钢筋以形成暗梁;

  (14)楼板计算时,砖混结构房间外墙(包括楼梯间墙)不应按固接计算,楼板边支座应按铰接计算;

  (15)雨蓬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若小于900,则最小板厚为100,否则为120;

  (16)挑板钢筋应留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17)应注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18)多层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楼板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房屋的总层数中。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错层交界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墙中构造柱;

  (19)关于挑梁:

  1)阳台挑梁有时与墙中的烟道矛盾;

  2)顶层挑梁有时为两层板荷载,不能选用标准层的挑梁;

  3)挑梁外露与墙内部分标高不同时应注意梁在折角处的宽度及钢筋锚固;

  4)严格控制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即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l之比宜大于2;

  (20)圈梁兼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另行增配;(第7、1、5、4条)

  (21)砌体结构的大梁,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2、5条设计。即: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用其他加强措施:

  a、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b、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22)凸窗台板抗倾覆要计算足够;

  (23)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的要求:高度、层数应从低处算起;

  (24)跃层住宅六层上跃层的楼梯,一般放在客厅的楼板上,而一般情况下其下又不允许加梁,可以在楼梯下加暗梁(板)的方法解决。

  即:a、如果楼梯与厅的现浇板短向平行,可以认为现浇板的一部分也是楼梯的一部分,钢筋叠加。但要注意叠加后的钢筋间距不要过小。

  b、如果楼梯与厅现浇板长向平行,则于板短向在楼梯下加暗梁或板下附加筋。暗梁宽度或板下附加筋放置宽度为局部荷载下的有效分布宽度(荷载规范附录二)。

  (25)纵墙抗震验算不过时,可将内纵墙改为140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造价虽略增高,但可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用面积;

  结构设计总结 10

  20xx年x月,我很荣幸地加盟到xx,成为xx部的一名设计人员。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所有同事与朋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与刻苦努力,使得自己无论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是在做事处世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并取得提高。顺利的完成了从一名初涉社会的莘莘学子到一名工程设计人员的角色转换。

  参加工作半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收获:

  一、初涉结构设计工作,在学习中积累经验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虽然学习了七年的专业知识,但对于实际的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等于从零开始。在分院导师的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先后参与设计了以下项目:

  1、xxx;

  2、xxx;

  3、xxx;

  4、xxx。从大量的实际工程中,不断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专业技能。

  二、深入理解规范,增长专业知识

  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多翻看结构设计相关规范,查找结构设计计算依据;另外,有意识的系统学习结构相关规范,特别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等几本主要规范,进行了专门的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增长自身专业知识。

  三、参加学习讲座,提高设计高度

  此外,我院给青年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各种学习座谈会及讲座,使我们接收到最新的技术手段及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先后参加了“BEEM软件成果交流会”、“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工程方案解析”等,对结构设计及规范把握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对以后的设计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结构设计总结 11

  通过完成厦门项目2#、3#、5#、7#、8#楼的楼梯、详图及板的施工图,我已经初步了解结构设计专业的工作内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及更高效的完成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就项目中具体的问题及心得总结如下。

  楼梯

  作为结构设计一名新人,画楼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楼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楼梯形式,尺寸参数,混凝土及钢筋等级,荷载,计算及绘图。

  楼梯分为板式楼梯及梁式楼梯,我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分类主要出于楼梯跨度及荷载大小的考虑,板式楼梯适用于小跨度及荷载较小时选用,而梁式楼梯可用于大跨度、多跑楼梯及不规则楼梯。厦门项目中两种楼梯均有使用。

  板式楼梯由梯段板、休息平台和平台梁组成,可简化为宽度为1m,高度为梯板厚,两端铰接的简支梁进行计算,通过力的分解和计算,可得到以下结论:

  1)简支斜梁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等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简支梁在此作用下的最大弯矩;

  Mmaxqln28

  2)最大剪力等于斜梁为水平投影长度的简支粱在作用下的最大剪力值乘以

  cos;

  3)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梁的截面高度为垂直于斜面高度(即梯板厚度)。虽然斜板按简支计算,但由于梯段与平台梁整浇及支座负筋作用,平台对斜板的变形有一定约束作用,故计算板的跨中弯矩时,也可以近似取

  Mmaxqln10。这两个系数在各个软件中取值是不同的,探索者软件在计算弯

  2矩设计值则取的是1/8,偏于保守。

  楼梯尺寸参数在绘图中容易出错,刚开始我在这一环节开始也经常出错,如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不对应,楼梯平面与立面的不统一,或者尺寸不全等,这些问题需要细心检查以及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便能够很好的克服。

  楼梯的荷载部分,刚开始我都一一进行了手算,目的是借此清楚荷载由哪些部分组成,工程不同或建筑做法不同时,荷载的取值是变化的,特别是对含钢量控制比较严格时,荷载的取值需要计算的更加准确,已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楼梯梯板所受的荷载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恒荷载包括锯齿形斜板、面层、板底粉刷、栏杆等重量;活荷载取值要根据荷载规范取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xx中楼梯的荷载取值有2.0,2.5,3.5三个取值,对住宅楼梯的活荷载取值仅为2.0,对人员可能密集时取3.5。新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在楼梯活荷载取值仅有2.0和3.5两个取值,除多层住在外,其他楼梯的活荷载取值均为3.5,由此可以看出规范对楼梯荷载取值加大以加强楼梯在整个建筑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楼梯在建筑中可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楼梯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院在活荷载取值中往往取3.5(包括多层结构楼梯)。楼梯的挠度控制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楼梯的梯板厚度经验取值为1/25~1/30Ln,但是当楼梯在跨度稍大,荷载取值较大的情况下,特别净跨大于4m时,按照一般的板厚取值计算结果往往不能满足规范中对挠度的要求,例如厦门3#楼项目中的`AT1,使用探索者计算软件所得结果如下:楼梯净跨:L1=3360mm,楼梯高度:H=1950mm梯板厚:t=130mm(L1/28)踏步数:n=13(阶)

  计算结果:fmax=28.549mm>f0=17.925mm,不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增大配筋对挠度控制的效果往往没有增加板厚直接有效,所以7#、8#楼楼梯梯板厚度偏大,配筋也偏大,有的板底用到了φ16@100。对此也请教了一些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人认为小跨度不用考虑,大跨度才考虑,大跨度且不满足时预先可起拱来减小挠度,也有人认为楼梯只需要考虑配筋就可以,挠度完全不用考虑。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此的看法也不相同。

  我认为,不管什么结构形式里的楼梯,在地震发震后电梯不能使用的情况下,都是唯一的逃生与救援通道,所以楼梯的安全性必须保证。关于楼梯挠度的问题我还需更深入的学习,以找到一个经济和安全的平衡点。

  板图

  我从厦门项目3#楼开始画板图,楼板在建筑结构中有如下作用:

  1、楼层中的楼板主要是承受水平方向的竖直荷载。

  2、楼板能在高度方向将建筑物分隔为若干层。

  3、楼板是墙、柱水平方向的支撑及联系杆件,保持墙柱的稳定性,并能承受水平方向传来的荷载(如风载、地震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柱,再由墙、柱传给基础。

  板的配筋不同于楼梯配筋那样直接,需要经过建模计算从PKPM中导出,这样一来,PKPM计算的结果必须是准确可靠的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否则总是事倍功半,刚开始板计算参数没有调整,我就急于绘图,这样总是返工,降低了工作效率。板的计算参数相比梁柱等其他构件相对简单,但板图往往和结构平面归在一起,画图过程应认真,注意各个结构的尺寸及定位。就板配筋总结如下:

  1、配筋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2、对计算的配筋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较大配筋的部位分析其原因并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配筋。

  3、对计算结果中挠度不满足的板块加大板厚或其他措施以满足要求,计算挠度时,对板同一边不同边界情况的可采用简支计算。

  4、相邻两跨支座负筋取较大跨的1/4长度,当相邻梁跨主要受力方向发生改变时,负筋可各自取其跨度1/4长度。

  5、当遇降板时,支座负筋应在支座处断开,并锚入梁内。

  6、边跨板及洞口四周板应按照构造配筋,当有悬挑板时,负筋应通长至悬挑板边缘,并按计算配筋。

  7、屋面板应配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并适当加密以防止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缝。

  墙身详图

  墙身详图在设计时往往按照构造配筋,当遇到较大的悬挑结构需进行手算。配筋时应注意结构的受力部位,墙身配筋应方便钢筋加工,并注意满足最小锚固长度的要求。

  施工图绘制过程中,墙身详图往往较晚题图,对于线脚复杂且构件较大时应及时与建筑专业沟通,可修改方案,优化设计,并返回模型对照荷载输入是否满足要求等。

  厦门项目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但对于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还需认真总结并及时反馈。结构专业是一个严肃的专业,它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必须尊重理论,严格遵守规范,每一个细节都有所依据。但它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专业,它让我们不断探求新的认知,用科学描绘出结构的灵魂。

  以上就是我对厦门项目的工作总结及一些问题的认知,请领导审查并提出意见。

  结构设计总结 12

  本人自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及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坚持根据工作需要学习,将学到的技术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具备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深入生产一线,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请教,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工作做到。

  我一直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热爱建筑设计,对自己所服务的企业充满感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x,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公司利益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勤奋务实。保持健康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设计行业和公司前途充满信心。

  我在专业技术上,刻苦钻研,不断进取,不耻下问,吸取工程实践中的经验,获得了书本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长补短,虚心向资深专家请教。在结构设计方面,掌握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软件和迈达斯结构分析软件及设计所需的相关软件的应用,提高设计水平;

  七年来,先后主持及独立完成了隆湖房地产开发公司、石元房地产开发公司、龙源房地产开发公司、宏建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多个开发商的住宅及商业区项目的设计,参与及主持了多个办公、医疗、公建等项目的设计,尤为重要的是参与了20xx年设计的神华宁煤集团宁东化工基地综合办公楼的设计,现已投入使用,并在20xx年3月获得自治区颁发的建筑设计二等奖。以上工作的经历及经验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为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公司为社会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进行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本工作的需要,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先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培训,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设计水平不断地提高。在自身提高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所学、所见、所想的专业知识与别人分享,教他们如何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工程设计当中。

  总之,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与锻炼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经验,全面掌握了常见结构类型的设计方法,并娴熟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妥当处理设计中的技术难题,尤其在结构方案确定及后续施工图处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不断专研专业知识,虚心求教,与单位精诚团结,进一步全面完善自己的设计水平和专业能力,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辛勤劳动,为社会奉献更高更好的精品工程。

  结构设计总结 13

  大学毕业是个终点也是个起点,青岛时代建筑设计院就是我新的起点!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物,接触新的事物,感受新的生活方式,由陌生到熟悉,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走过由学生到员工这座桥,工作赋予我的新的形状与颜色。这段时间来,我工作上受益匪浅,思想上也感悟良多,这对于我今后的人生和发展都有举足轻重轻重的意义。在青岛时代实习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种紧迫感,从一名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青岛时代的员工。我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实,创新,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团队中去,增强自己的企业荣誉感,因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每个员工的成功!

  虽然自己不像有些毕业生刚毕业就可以接触高层,超高层项目,但是自己作为一名中国普普通通的结构设计师而言,做好每一个设计,对每一个设计负责,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负责才是我们该有的'职业观。不管做单层,多层,高层都应该仔细的去完成。现将工作以来的情况总结成以下几方面:

  一、收获与认识

  初出茅庐,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即体会到了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鲜感,又领悟到了从事设计工作的严谨与艰辛。从开始对工作性质和内容的模棱两可,到渐渐明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职业态度,每一次进步都有很大的收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名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应该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项目,不管是单层,

  多层还是高层,对自己对公司对人民负责。再小的项目也有梁板柱,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不可忽视。

  要知其所以然。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不单单是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还要知道其中的理念。

  比如一开始做框架的时候那些参数的设置问题,看着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要深究那就很难了。还有那些七个指标——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我们要很知道这些指标都是些什么意思,都在规范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我们该如何处理。

  打个比方,比如周期比的控制问题。新高规的3.4.5条规定结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时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或者减小内部刚度。

  3.红了不要怕。对于刚做结构的我来说,用PKPM建模的时候,查看配筋的时候只是追求的是只要配筋不红不超就无事了,一旦红了就急了,其实红了是常有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解决。我们应该了解超筋的几种类型,每种超筋的解决方法。超筋的种类:弯矩超,剪扭超,扭超。超筋的解决方法:详见书本。

  4.熟悉各种小软件。在我们公司做结构的主要用的结构软件有CAD,探索者,PKPM,天正,世纪旗云。三个月来发现在公司对于小软件的应用不是很广泛。小软件,小插件的运用可以提高我们的画图速度和质量。其实常用的小软件很对,比如平法之拉移随心,墙柱工具,CR插入计算书等。其实在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小软件的,可以多学点。

  5.多下工地。做结构的下现场的比较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啦。具体的去工地看看,有哪些在设计的时候不懂的时候可以去工地看看,梁板柱的空间概念,各种做法等。

  当然我们去工地是有任务的啦,那就是验收。工地上有各种验收,基槽验收,基础验收,主体验收等。我们要清楚哪些验收主要看什么,比如基槽验收,我们去了现场看那个基槽开挖,是否有达到设计标高,我们要求进入持力层200mm,是否有扰动的土,平整度的要求,是否有排水沟,集水井,是否做了基坑支护。在现在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打电话问领导,不会的问题带回院里。

  二、工作建议

  整个设计院的运行制度已很完善,但我想借此机会提两点建议,希望领导多多支持,采纳。

  尽早建立设计规范借阅机制。对于新员工来说,最缺的就是工作经验了,所以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知识的准确性会关系到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工作,而设计规范让我们做到有理可据,有根据。

  希望多去现场查看学习。对于新员工,设计工作和实际建筑物的联系很是匮乏,我们不能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如果能多去工地对于新员工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工作展望

  青岛时代建筑设计院充满活力,很荣幸成为青岛时代的一员,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工作。在此真诚的感谢领导,希望设计院生意蒸蒸日上。

  结构设计总结 14

  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己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对象进行荷载分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构造及相应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学习和应用相关专业课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结构肋梁结构设计的内容、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和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绘制设计图和计算等实践性环节的基本训练,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动手能力;

  (3)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程序。

  (4)绘制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柱网总体布置,并与板、次梁、主梁配筋图绘制于一张图上。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

  课程设计题目是由指导教师选出四组数据,再由学生自主选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设计和计算细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学生实践思想。

  设计要求:

  (1)有明确的设计思路;

  (2)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3)能够完整实现算法;

  (4)及时记录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5)设计完成后写出设计报告,对整个设计过程做出收获总结。

  课程设计过程监控除了教师检查设计时间内的考勤外,还要求学生在设计期间认真做好设计纪录,包括设计的详细内容,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守设计纪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更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中去的能力,使学习收获落到实处。课程设计效果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课程设计,从设计结果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按设计要求完成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设计成果较好。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或对复杂算法没有信心,或多或少地影响设计质量。

  结构设计总结 15

  本人xxx于xxx年x月毕业于xxxx学院,取得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从事结构设计的技术工作,现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我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每天都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的重大新闻和事件,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二、主要工作业绩

  在工作这些年里,我设计完成了如xxx市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城东街道半沙村地块住宅建设项目,金海湾花苑商住建设项目,xxx市xxx镇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工程项目,xxx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用房及辅助非生产.

  三、结构技术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

  1、拿到条件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2、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如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3、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4、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5、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需根据验算简图等资料).

  四、努力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丰富自己.在这几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学习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不断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己,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逐渐的成长.我不断学习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书籍和国家、地区、行业规范.

  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结构设计工作,我先后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若干次.还进一步学习了各种新规范、新标准、新的规程和设计手册,更好的熟悉和掌握了结构设计和制图软件pkpm、cad等,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的新形势.

  总的说来,在这几年来的结构设计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市政、工民用建设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从事结构设计工作以来专业技术的.总结.总结是为了去弊存精,一方面通过总结,在肯定自己工作的同时又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以后的生产和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精益求精,不断创造自身的专业技术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这次资格评审,从另一侧面看到别人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从而促使自己更加从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坚信在日常的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请教,自己的业务水平必定能更上一层楼.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限的,学习是不应停止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去,更好地在建筑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构设计总结 16

  对于手机的结构设计我们通常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先期的ID外观设计就是我们拿过来一个方案公司的显示模组和pcb主板的3d图[之后通过其规格书。由做美术设计或工业设计师。做出手机的外观一般为图片格式然后把其转化为2d的AUTOCAD图作为我们外做结构3d的依据。一般给出我们主、左、右、后视图。此阶段经常要做出外观设计变更。

  随后,如果外观设计得到认可后我们结构工程师开始建3D。对于做3D的软件在这大部分应用就是proe、一部分应用UG。我们在设计时与传统建模有很大不同。原因:

  1.手机的内部结构件一般达到20-30件。而且环环相连。一般为给塑胶件最大公差为+-0.05也配合间隙给出0.1-0.25mm的间隙。为此就不可以应用以前先建个别零件然后再组装的模式。

  2.在没有做模具时经常要修改例如外观与结构。这样我们就应用在世界上已广范应用的一种叫做自顶向下的设计的模式。其过程为先建一个大的master文件就是先做一个主要的手机大概外形,然后以此为后继变更主线。在其内部开始拆件。其中大量应用了数据共享等命令。应用proe最大特点可以与许多格式转换数据可充分共享。可以把分散的数据结合起来生成最终的想要的结构样品。其中由于以后要通过这个图纸制造模具这样在设计master文件时就要考虑其制品的脱模。一般我们给出塑件的脱模斜度为2-3度因为其翻盖面与主机面、翻盖底与主机底各为不同的出模方向这样我们建模时要分清加以注意。我们现在生成几乎全部是用曲面生成的。做曲面最大好处就是灵活可以生成复杂的外形这在手机中最为重要。但是缺点就是模形树生成的特征太多文件大,最后在生成实体。

  我们现在做手机外壳有专用的材料一般为透明pc或pc+ABS原因有以下几点1.成形稳定可以达到手机性能要求。一般它的收缩率为百分之0.5-0.7左右可以更好的控制成型。2由于现在手机的外壳要经常拿在手中就要防止掉漆还要拿在手中有手感。这样就要求塑料的性能可以进行UV处理就是所说的装涂。此工艺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3现在手机颜色多种多样就需要其可以有很高的着色性。可以说ABS+pc、PC可以使上面问题迎刃面解。我们公司现在应用的材料大部分为我给老师的材料它为pc料编号为HF-1023.一些具休的参数上面有介绍。

  在设计壳体时我们一般设计的壁厚为1.0-1.4mm太厚会出现应力集中注射不完全等缺陷太薄如果小于0.6mm此时手机就会出现一用力件就会坏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设计时加以注意。在壁厚设计时另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力争要厚度均匀如不可以做到也要使其顺滑过渡。不然以后的大量生产时就会出现应力集中、熔接痕过多等注射问题。

  在处理圆角时一般我们在不影响功能和外观时都要做面圆角结构要避免尖角。有尖角时我们生产的产品就会出现注射不满的情况。给出圆角在1-1.5mm。手机结构设计指南之总体设计。

  1.创建2D效果图。

  所有外观线条尽量顺畅,2D要正确,不能出现与3D可能矛盾的作品。此项工作由ID完成。设计时需要以PCBLAYOUT为参照,尽量将使手机的外轮廓线包住pcb的外轮廓,并要保留一定的间隙。

  2.绘制手机轮廓线。

  首先将ID的2D效果图贴图至pro/e中,根据PCB的.最大外轮廓,进行比例及位置的调整。在高度方面,要考虑较高元件有足够的空间,如Receiver、Microphone、Speaker、Phonejack,camera等,确保装配空间足够,间隙合理。画出“危险”截面图,保证扣位空间及位置正确。根据贴图绘制手机的主轮廓线及侧面轮廓线。如果2D效果图的轮廓线不能放置部分元件,可以适当调整PCB上元件如LCD、Shielding、Receiver、Buzzer、Microphone和电池有足够的空间。在预留空间时要考虑Speak和Receiver的音腔和出声通道。

  3.确定PartingLine。首先创建Partingsurface,然后将轮廓线投影至partingsurface上生成partingline。

  PartingLine在高度方向的位置要尽可能与PCB板相错位或远离PCB,以得到较好的ESD性能。另外还要注意P/L与侧键在高度上的关系,一般是P/L线平分手机上的SideKey孔或位于sidekey空的一侧。

  4.确定转轴的位置。转轴的位置一般受ID的影响比较大,需依照ID的效果图确定大概位置。在结构上,转轴必须保证足够的径向空间。轴的壁厚一般不小于1.2MM,转轴壁与housingfront的间隙一般为0.3MM。housingfront在轴处的壁尽量不要因为轴的位置偏低而透空。所以轴心的高度应高于PCB板在轴区域最高元件2.2MM(最高元件处housingfront的壁厚透至0.6MM)。

  此外,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设计轴的预压角度。FLIP合上时,要有大约15-20度预压;张开时,大约5-10度预压。(52RD

  结构设计总结 17

  产品运营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的成长非常关键。我有幸参加了一门精彩的产品运营课程,并在课程中学到了许多有关产品运营的知识和技能。在本文中,我将回顾和总结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课程的开始,老师强调了产品运营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运营策略和方案来推动其发展。在课程中,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产品运营的基本概念、要点和方法。同时,老师还分享了一些专业技能,比如如何进行用户调研、如何制定产品运营策略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产品运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巧。

  其次,课程强调了创新思维和市场洞察力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产品运营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市场洞察力,才能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我们在课程中学习了如何应用用户洞察、竞争情报等工具,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以便更好地进行产品的定位和运营。同时,老师还强调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我意识到创新思维和市场洞察力在产品运营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

  第三,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中,老师介绍了产品运营中的一些重要工具和技术。比如,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市场调研工具、用户行为分析工具等来进行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同时,老师还介绍了一些营销工具和技术,比如如何进行产品推广、如何设计优惠活动等。通过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学习,我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并在产品运营中运用相关的营销工具和技术。这为我提高产品运营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四,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们团队进行了几次实际的产品运营案例分析和操作课程。通过这些实践环节,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产品运营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制定产品运营策略、如何进行推广活动等。同时,我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产品运营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产品运营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在课程的总结阶段,老师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课程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优秀的产品运营人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自己在产品运营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产品运营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作和沟通。只有通过与团队的合作和与用户的互动,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运营工作。

  总结起来,参加这门产品运营课程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产品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和工具。同时,我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产品运营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但是,我也明白了自己在产品运营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在产品运营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构设计总结 18

  我来设计院工作已有2个多月了!在这2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基础理论、规范。自己设计过一个长春的车库,使我更好的学习了PKPM的应用软件!后来又做了七台河新玛特的建筑竣工图,使我进一步练习了天正软件!我努力,要珍惜给我的学习、锻炼机会!自己也经常练习所里以前做过的设计,不明白的地方就问。我感觉不但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对待事物的思想也有了进步,让我感觉的我的'人生更加充实、完美。

  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遇的困难。有的困难甚至给我的信心和勇气带来了打击!有很多问题我想了几天也想不明白,有的甚至我认为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就把他们记在本子上,希望以后有机会弄明白,我觉得我该有勇气敢于面对。一个人只要连自己认为最困难的是都敢面对,我相信以后也就没有什么是好怕的!

  后来在慢慢学习,在所长和同事的帮助下,那些曾经的难题都解开了!当时我真的是说不出的高兴和成就感,尽管可能只是明白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其实,只要不真正的放弃,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失败!在这里要谢谢关心帮助我的大家,也同样鼓励自己努力,加油!

  这句话我觉得很好:三十岁之前做什么都不要怕,我们有资本,我年轻我富有,大不了从头再来!怕就怕你没有勇气挑战,那就很难有大的进步!

  为了更快、更好的提高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提高和进步,我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体点说,继续加强理论和业务,特别是规范一定要掌握牢固,提高自身素质,把本质工作完成好。

  对于院里经常举行的大会学习,我觉得很好。不但有利于了解新的信息,对某些共性的问题也可以集中解决。尽管很多可能不是本专业的知识,但我想多知道些总是好的,人该全面发展嘛!讲课的老师都讲的很好,不过,我觉得要是能结合实际情况,讲的细点具体点,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了,应该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构设计总结 19

  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指导老师及教研室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还通过软件对手算进行结构验算,经验算满足要求。

  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两个多月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四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本毕业设计,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全面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正确、熟练的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构造处理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配合意识;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建立功能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建筑、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结构设计总结】相关文章:

结构设计总结20篇06-30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04-06

结构设计师工作总结01-20

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总结11-09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15篇01-21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15篇)01-25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14篇11-13

结构设计师工作总结7篇05-25

结构设计师工作总结14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