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习惯培养总结

时间:2023-03-26 15:35:28 总结 投诉 投稿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习惯培养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

  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正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们健康品质发展的基础,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幼儿园这一关键期开始,家庭给予的影响更多、更大。

  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一环节坚持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根据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中各个环节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工作,寓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除坚持一贯地要求外,还讲究一些教育方法的艺术,使幼儿对教师提的要求,不但不感到厌烦,反而有一种新奇感,产生一种愿意学习和实践的愿望。使幼儿为自己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而感到快乐。

  (一)五步曲培养习惯之有效途径。

  1、故事的引导认识到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小班利用故事《漏嘴巴》和《不掉饭泣的丁丁》,引导幼儿吃饭时认真不讲话。主动萌发幼儿想要认真吃饭,尽量不掉饭粒的进餐习惯。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巩固习惯。

  在培养小朋友自己吃饭时,应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勺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调羹,拿拿好,饭碗,扶扶牢,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

  在培养幼儿洗手的习惯时,我们参与到幼儿的洗手过程中,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最后请幼儿找小毛巾擦干手。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3、利用游戏,增加趣味性,养成习惯

  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班上有名幼儿做事总是我行我素,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玩具不会收,玩过之后还会满地乱扔,于是,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用塑料筐布置成玩具的家,让孩子根据筐上的提示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午睡时也能够做游戏,我将此称为“催眠游戏”。孩子们在午睡时,用极其柔和缓慢的声调进行催眠:“天黑了,花儿也睡了,小草也睡了,小动物们回家睡觉了,小免睡了、小猫睡了……小朋友们也闭上眼睛睡着了。”语言氛围的渲染,果然对孩子们的睡眠有一定帮助,孩子们在一点之前的入睡率有很大提高。

  4、墙饰的提醒,显而易见、潜移默化习惯。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对孩子们的习惯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盥洗室就是个极佳巩固习惯之处,洗手台前可以有洗手步骤的图示,到了中大班就张贴刷牙步骤图,为了培养孩子们喝水的习惯,在小便池资砖上张贴有小便颜色对比图,让孩子们了反省今天的水是不是喝少了?是不是该多喝几杯水呢?

  区域活动小班娃娃家墙饰上就有折衣裤步骤图,孩子们便能够再一次自行学习与巩固这一生活技能。

  幼儿园一些走廊是孩子们必经之处,因此在这些墙面上也用图文茂的方式展示一些良好生活习惯,如“打喷嚏”

  5、激励机制成为动力。

  班级内可以开展“我是清洁宝宝”、“今天我喝水了吗?”“今天我值日”等奖励和评选机制,让孩子们在被赞赏和被鼓励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强化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如在培养幼儿刷牙习惯时,就可以利用故事《老虎拔牙》让孩子们明白吃东西后不刷牙的后果,再结合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墙饰上布置刷牙的步骤分解图,时刻提醒着孩子们正确刷牙的方法。为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爱刷牙的习惯,利用音乐游戏“刷牙歌”为刷牙增添乐趣。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2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国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这就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而小班是幼儿跨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有研究指出:2-4岁是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来自家人、老师、社会的各种影响和教育。小班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行为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时自己的所做所想。

  一、将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抓住时机,在幼儿园一日的各项活动中,如:喝水、入厕、进餐、午睡、游戏等各个环节都贯穿着行为习惯的培养。喝水时,我教育幼儿注意安全,遵守秩序,人多时要排队,一个跟着一个接水喝。进餐前,培养幼儿饭前洗手的好习惯。我会亲自示范,和幼儿一起洗手,边洗手边念儿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淋淋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冲冲洗洗,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这样,刚开始孩子是跟着我在做,慢慢的,他们就养成了洗手的好习惯。午睡时,我会轻轻地摸一摸、拍一拍小朋友,让他感到老师喜欢自己,对睡得好的小朋友及时进行表扬,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赶快闭上眼睛,安静地入睡了。有的幼儿睡觉姿势不正确,喜欢趴着睡觉。我们就通过健康活动《正确的睡姿》让幼儿明白怎样午睡才是好宝宝,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其实,在区域活动时,每个游戏中都蕴含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在美工区,我会注意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幼儿不乱涂乱画,碎纸放进纸篓里等;建筑区,孩子们养成了玩具轻拿轻放的习惯;游戏结束时,教育幼儿把玩具送回家,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总之,只要我们抓住有效的时机,机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好习惯。

  进入小班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成了幼儿入园后的首要任务。幼儿要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等,每天还要独立完成很多事情。这和他们在家里,样样事情完全由大人包办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皮皮狗生活故事绘本》这类主题多元的绘本,刚好可以协助幼儿学习各种主题,体验书中主角的经验,产生对自己的认同与喜爱,鼓起勇气尝试新鲜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歪歪兔行为习惯系列互动图画书》,精选了10个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的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小故事,描绘了三个可爱的小主人公歪歪兔、乖乖羊和威威龙,在游戏、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插曲。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小主人公们的开心和烦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幼儿也向可爱的歪歪兔和她的好朋友们学会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

  此外,《熊笨笨的礼物》、《大卫,不可以》、《红袋鼠》,这些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绘本故事。随着孩子们阅读的故事越来越多,各种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在不经意间逐步养成了。当然,绘本教学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过多说教性质的绘本阅读,又会让孩子读书的气氛沉重压抑,丧失了阅读绘本的乐趣,这就违背了绘本作者的初衷。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绘本教学的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三、利用儿歌、游戏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我们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呆板的说教,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逐渐巩固各种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念儿歌、做游戏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在说说唱唱中强化了养成好习惯的意识,也在做做玩玩的同时巩固了好习惯的养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弱,于是,我教幼儿学念儿歌《穿衣服》、《穿裤子》、《穿鞋》等,简单、形象的儿歌内容幼儿非常喜欢也易于接受。幼儿在和同伴比赛穿衣服、叠衣服、整理学具筐的.游戏中,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午餐前,孩子们会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吃饭歌》,“吃饭了、吃饭了,大家排队来吃饭。自己端饭又端汤,我的小手真能干。细细嚼慢慢咽,饭菜全部吃精光。桌面地面都干净,我的习惯真正好。”久而久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通过《玩具玩具我爱你》这首儿歌,孩子们养成了玩玩具时轻拿轻放,玩好玩具送回去的好习惯。

  在培养幼儿好习惯时,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只扬善不传恶。

  陈鹤琴先生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习惯的过程中要做到只扬善不传恶。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二、统一要求,家园合作。

  班级的两位老师在幼儿习惯培养上要统一要求。为什么有时候在一个班级,不同的老师带班,幼儿的行为表现会不一样呢?原因就是老师的要求不一样。经常会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不听话,吃饭要喂,衣服、鞋子要大人穿,跟在幼儿园简直就像两个人。一个小宝两个样,其实就是家园要求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幼儿好习惯时,不仅班级的教师要统一要求,而且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品行端正,以身作则。

  孩子们喜欢老师,时时刻刻都会关注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幼儿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幼儿善于模仿,可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努力做幼儿的好榜样。

  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3

  针对“入城”幼儿家长工作繁重、教育观念落后、配合度低的具体情况,我们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活动、分层指导、用心沟通,使家长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当中来,同心协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一)量身定做,有的放矢

  根据家长的年龄、角色、文化水平分层指导。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家庭结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对于改变祖辈家长的观念更加会难一些,老师们在面对这样的监护人时,我们可以用亲昵的语言拉进彼此的距离,从而逐步地让他们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入城”幼儿家长普通文化水平较低,班上也总存在几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幼儿家长,他们教育观念相对先进,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家长之间的沟通作用不可小视,往往有引领带头的作用。班内也总有一部分家长是积极配合型的,那么就要发挥这些家长的“后援团”作用。把自己的一些教育行为改变而产生的效果分享给其他家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爱”的叮咛,从心出发

  1、倡议书的发放

  向家长们发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倡议书”,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也让家长们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培养,同时有培养方法与策略的借鉴,书面的倡议书不仅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方面在对其的重视度,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所作的努力,从而也进一步激励家长的配合度。

  2、便签的应用

  “入城”幼儿家长大都上下班来去匆匆,把孩子一放一接就赶紧走了,无瑕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便签”就可以很好地架起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便签温馨又含蓄地传达着老师的要求,家长们也乐意接受改变。每个班级都存在部分孩子长期不换外套,当面指出又恐伤了孩子与家长的自尊心,于是就换成“爱心便签”让孩子带回家。“亲爱的XXX家长:宝贝的外套脏了,该换换了哦!宝贝换上后,肯定会更神气,更有自信哦!老师明天很想看宝贝穿干净外套的样子。”家长隔天的确给孩子换了干净的衣服,这时候老师仍旧需要及时送达“爱心便签”以资鼓励,可以是书面的、短信的、网络私信的方式进行。“亲爱的XXX家长:谢谢您的配合与付出,今天宝贝的‘新’外套很漂亮,宝贝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还自豪地对同伴说自己的衣服香香的,是妈妈洗的。”以此来巩固家长与孩子的习惯。

  2、家园联系册

  作为每个月与家长沟通的“书信”,老师应充分利用其沟通的价值,把幼儿一个月来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引导之处,利用家长联系册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家长册每个月都罗列出在园在家需要培养的生活习惯内容,让家长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三月份大班生活习惯培养内容与要求:A、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且能够指出他人的不良行为。B、了解一些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家长就可以对此进行相关内容的培养。

  3、巧设家园栏

  对于忙于生计的“入城”家长而言,教室门口的家园栏总存在无人问津的冷落境地。所以家园栏的作用也被淡化、甚至褪化。为了重拾家园栏的宣传作用,我们一改以往家园栏以文字形式出现,为增加其可“观”性和提高效率,即节省家长阅读时间。家园栏对于生活习惯培养的宣传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比如刷牙的正确方式,那么就以图片的方式来展示,让家长一看就明白。比如进餐的正确方法,会让班级的小朋友来做“演员”进行照片的拍摄。以此来吸引家长们的眼球,进而达到了宣传栏向家长宣传正确培养生活习惯方法这一目的。

  (三)直面交流、有效沟通

  “入城”幼儿家长上班都很忙很辛苦,而且许多家长只是单休,加班是经常的事情。因此老师们就得抓住一学期园内必须要进行的几次家长活动对家长进行指导与灌输,家长的习惯就是幼儿的习惯,家长的任何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老师们需要帮助家长们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习惯,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1、家长会

  家长会的时间专门留出一块给“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每个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本班一学期的生活习惯内容与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促进家长的配合度,从根本上改变“入城”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老师们都制作了精美的PPT,用中外名人的事迹和科学的研究数据来说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而且告诉家长幼儿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2、家长沙龙

  班级内总存在一些只停留于口头答应层面上的“顽固”家长,行动上并没有落实。究其背后的原因,“入城”幼儿家长工作繁忙外,还是在思想上认为生活习惯的培养并不重要,而是知识方面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邀请这些家长和一些生活习惯良好的幼儿家长坐在一起,往往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让“顽固”的家长认识到原来生活习惯培养得好,能够促进学习、专注力、交往能力各方面的发展。我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育儿经验”,例“制定有序的生活作息。”、“饮食卫生的培养”、“爱清洁习惯的培养”等都十分有效的育儿经验。通过相互交流,对这些未作改变的家长有一定的触动,感觉自己的孩子不能够输在此。

  3、家长开放日

  教师在孩子在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达到家园一致。

  通过多种活动和老师“用心”交流沟通,家长们的观念改变了,他们一改以往“只听不改”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提出宝贵建议。通过家、园的共同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们更加爱干净了,而且公共卫生的责任感更强了。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4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

  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通过实践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 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

  第一,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 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要特别注 意对幼儿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第二,幼儿正处于生长 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 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第三,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 的,所以它的形成并不感到困难。比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趴着或蒙头睡觉、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等卫生习惯。同样的,如果幼儿时期由于家长教育失当而形 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成人后要想加以矫正就非常困难。

  二、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容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 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 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三、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第一、守规则常坚持。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二 、标准统一,共同监督

  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老师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老师也要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第三、 培养集体促个别

  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剪指甲,老师可通过情境故事讲述形式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很容易藏着细菌。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改变了原先的不良习惯。

  第四、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

  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环节的一致性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活动 . 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一定要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5

  经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我觉得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及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一、多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伙伴关系。

  如:晨检活动时,鼓励孩子们之间谈谈来自幼儿园之外的消息,区角活动时,除了幼儿自身游戏,选择伙伴以外,教师可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地干预他们的活动,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尤其对那些不善言谈的幼儿,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创造机会与人交往。

  二、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幼儿园,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使小班幼儿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情绪不稳定,在活动中与小伙伴争抢玩具,自己有了困难不主动和老师说等。为了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开展了"玩具交换日"活动,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又不敢去交换,这时,老师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交换的。在老师的鼓励下,胆小的孩子也高兴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到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谁的玩具好玩?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喜爱,经常追问哪天是"玩具交换日",并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带来和小伙伴一起玩。通过这种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使幼儿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积极与家长配合。

  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放学与家长简单的交流或者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

  四、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锲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量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

  具体实施起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很多方面还需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虽然课程学完了,但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的该是,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努力。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6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日常生活习惯,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就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日常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影象资料等,让幼儿观察讨论“应当注意些什么,应遵守怎样的规则”。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怎样做会不安全。对规则进行专门学习和练习后,平时还不断地加强训练,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规范。如:要求小朋友上下楼梯要按顺序上下、不推挤、不抢前,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走。在每次上下楼梯时,不断提醒指导,避免孩子们疏忽和遗忘,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活动习惯的养成,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孩子们一到户外场地,总是尽情玩乐,早就忘了老师交代的注意事项。如何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有效避免安全隐患。有的老师把孩子们在户外大型玩具的情景拍摄下来,然后让幼儿观看。看着看着,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某某小朋友在滑滑梯上推小朋友,这样小朋友会摔下来的”“有的'小朋友滑滑梯时没排队,挤来挤去”……,孩子们七嘴八舌,从片子里他们自己发现了活动中的一些危险动作。这时,老师再把问题抛给小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这些危险动作可能引起的后果,这远比老师无数次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各种户外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一旦有险情发生或出现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同时教育孩子遇?讲话踩的时候要学会互相提醒并帮助解决,或及时向同伴、老师、成人求救?/p>文章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7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要保证。我班在幼儿入园初期就重视了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基础。本学期,结合我园开展的“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交往习惯”的研究,我们将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我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总结如下:

  一、学会安静倾听老师、同伴讲话,不插话、不抢话。

  措施:

  1、通过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树立榜样。

  2、以“考考谁的耳朵灵”、摸摸小脑袋,称赞等亲切的语言鼓励幼儿注意倾听,积极应答。

  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能主动向成人、同伴问好,会用礼貌用语解决与同伴发生的矛盾。

  措施:

  1、教师间、家长间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做幼儿的榜样。

  2、在班内布置“我是甜嘴小宝贝”专栏,每天把甜嘴宝贝的标记贴在专栏内以示表扬。

  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喝水、入厕、户外活动排队不争抢,来晚的主动站到最后一个。

  措施:

  1、通过教育活动,进行排队和不排队后果的对比,引导幼儿讨论,师生共同制定规则。

  2、教给幼儿正确的排队方法,提出要求:排队时要耐心等待前一个小朋友做完了再做,不能中途跑开,也不能推挤前面的小朋友。

  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检查、提醒、鼓励。

  四、逐步帮助幼儿养成做事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学习收放玩具、图书及美工活动废料。

  措施:

  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榜样,班内物品摆放有序,随手捡起地上的玩具及废料。

  2、玩具材料摆放合理,便于幼儿取放。

  3、与幼儿共同整理玩具,学习整理玩具材料、叠衣服的正确方法。

  五、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挑食、不剩饭,不浪费美工区材料,爱惜玩具。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以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节俭意识,知道“好孩子要节俭”。

  2、掌握幼儿进餐量,少盛多添。鼓励幼儿不挑食,逐步克服挑食的毛病。避免剩饭。

  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措施:

  1、通过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让幼儿懂得要做一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好孩子。

  2、每周一上午固定时间师生互查个人卫生:指甲、头发、衣服等。

  3、请保健医讲述卫生常识,学习饭后擦嘴、漱口。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8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培养幼儿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和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当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集体生活时,每个幼儿在与同伴一起的学习、生活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怎样与别人合作,在活动中如何控制自己去遵守一些必要的'规则、纪律等等。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尽量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且让他们体验自己做出决定的后果,然后让幼儿做出负责的选择。比如区角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玩同一内容的游戏”这种情况,但是由于场地、材料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碰到这样的事,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点名叫几个小朋友出来让他们到别的小组去玩,结果被叫出来的几个小朋友总是不太情愿。我们不妨试着让幼儿自己决定碰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做。这样,小朋友就会提出许多可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我们要相信小朋友,他们完全有这种能力。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并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

  四、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因此,对部分只注重学习知识的家长,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A、一天教会你的孩子写10个字。B、帮助孩子10天改掉一个坏毛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家长会笑着选择后者。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9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上还没养成,表现出:有插话的,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习得将为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众多的良好学习习惯中,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一个标志。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活动,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1、优化教育活动作为幼儿,他们渴求老师的爱和关注,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作为教师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交流,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非常注意利用赋予变化的、生动直观的动态教具如:幻灯、录像、课件、木偶等。例如故事《小羊和狼》我利用课件和木偶,边讲解,边表演,将小样的可怜、伤感、委屈、愤恨,狼的凶狠、狠毒、狡猾、,以及小动物们的团结互助、聪明能干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便使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进去,既较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又达到了发展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

  2、运用小组方式,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和倾听。

  大班幼儿喜欢合作,在合作中他们学习交流,合作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操作活动,变原来的填鸭式为积极的参与者。幼儿们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体幼儿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例如:在小组活动教幼儿认识音阶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一天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座漂亮的楼房,楼房里有一个奇妙的楼梯,这楼梯每上一级就会发出一种美妙的声音---"我满腔热情的问:"小朋友想不想认识这些声音?"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想"。如此就诱发了幼儿兴趣和注意,在小组活动中为幼儿的学习和认真倾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1、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为幼儿提出有一定困难的倾听任务,并不是给幼儿提出的目标越高越好,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记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站着够不着,踮起脚来够的着"的任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有意识的要求幼儿去倾听,如:讲故事时,我会说"老师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小朋友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请小朋友要认真的倾听。"在游戏时我也会经常的问孩子们刚才活动中小朋友们或老师说了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现幼儿在听记时,虽然还不能完全复述,但认真倾听、努力听记的幼儿面在不断扩大。

  2、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幼儿园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锻炼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有意识的多设计一些有助于注意倾听的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如:活动区"猜猜我的电话号码"幼儿首先集中注意倾听小朋友出的算术题,然后根据这些题的得数,计算得出小朋友的电话号码。对于幼儿的来说,有意注意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只有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不仅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并要积极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注意的集中性很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能直接引起他们注意的'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东西,我就利用富于这些特点的卡通图片或几何图形或数字,通过限时竞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刚才看到什么?再请其他没看实物的幼儿复述,幼儿以吸引幼儿的倾听及注意,培养幼儿有意识的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以达到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目的。

  3、赏识的方式,鼓励倾听活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幼儿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幼儿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我非常善于发现幼儿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幼儿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对倾听得认真的小朋友,奖给小粘贴。活动中,我把自己编的幼儿喜欢听的、较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优美的句子说完让幼儿马上复述。如:"我是大(7)班的孩子。""我爱我的班级。""幼儿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幼儿及时奖给小粘贴。由于我能对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回答问题的幼儿,无论对错,都进行鼓励,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粘贴,就会马上停止其它动作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的讲话,这时我也及时发现表扬。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稳定形成。

  三、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业前的准备》《指导孩子的倾听习惯》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丰富"家长园地"如"任务"栏目专门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协助培养孩子去认真倾听,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倾听习惯。

  3、建立家长活动小组我们让幼儿家长和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结成对子,组成活动小组。在和小学生的交往中,幼儿学到了许多知识,初步了解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并对小学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幼儿家长在与小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指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使得家庭指导工作更切实、更有效。

  4、注意个别指导孩子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我们就利用家访、家园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方式进行个别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5、通过我们的努力,家长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家教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倾听习惯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幼儿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几点思考和体会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越小时,良好的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从幼儿入园初期,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及倾听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是统统一下子就都能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大班特别是大班下学期,要让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倾听,要从从幼儿感兴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具和有趣的游戏和故事入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随着幼儿稳定,逐步提高要求。要有耐心,有计划,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好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过急过高,容易损伤幼儿的积极性,是极其有害的。

  3、整体发展,互相促进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多,除了认真倾听,还有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的生活处理能力等等,同时还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它们都源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相辅相成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设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旦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对幼儿进行习惯的培养是个繁琐细致的工作,是需要班上所有老师共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使每位幼儿都与好习惯交朋友。

  倾听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过程,其中的很多内容不单单是在大班时才得于培养的,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从小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势利导的进行教育,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完成幼小衔接中的社会适应性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第一过渡期,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幼儿活奠定基础。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0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让人头痛的是孩子的不注意倾听,没有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听老师还是小朋友讲述时,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是不停做小动作,甚至和小朋友打闹。这样,就导致其余同伴无法听,造成活动混乱。读王爱军老师《教师与幼儿成功沟通细节》,让我对孩子学会倾听有了深入的认识。

  一、倾听的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幼儿期培养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的听取自己要的信息,而且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

  二、辩证地看待孩子的不注意倾听的现象。

  喜欢插嘴的孩子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对语言的理解力较强。不注意倾听,孩子就不能正确完整地获取知识。积极对待孩子的“插嘴”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指导,让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改掉“插嘴”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倾听的策略

  1、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孩子充分感受成功和快乐。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倾听别人说话也是有礼貌、尊重别人的好行为。老师也适时表达自己观点:“老师最喜欢认真听别人发言的孩子”,引导幼儿倾听。当一名幼儿回答问题后,可以请另一名幼儿复述答案,或者请幼儿重复我在活动中所说的重点内容,并积极暗示、引导孩子:“今天听得多认真啊!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这样,不仅表扬了认真听的小朋友,还为其他小朋友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发他再次认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渐渐地,幼儿的倾听意识、倾听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让孩子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认真倾听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幼儿的表率。课堂上要注意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不论是对错,不管表达得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当孩子向老师诉说心事、“告状”,老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幼儿的诉说,特别要用心聆听,然后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3、训练幼儿听的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在游戏中培养倾听习惯,进行“传话游戏”“纠错游戏”等。

  4、有趣教学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模式,利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倾听习惯。比如:游戏激趣,开展“小小录音机”游戏。故事激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并加上手指玩偶道具,边讲故边演示,引导幼儿学会倾听。

  教师用心倾听幼儿,在生活的细节中教幼儿学会倾听,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随之提高。幼儿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理解语言,收获知识,才能与别人很好地沟通、交流。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1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为了在以后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2

  小班的幼儿步入了中班,与小班时期相比,他们的“发育更为旺盛”,由简单的直观形向简单的思维性发展,由模仿性向习惯性转变,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有了丰富的情感。此时家长的合理引导能使幼儿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是重视品德的培养。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期望的,希望他(她)的学习成绩出色,高人一等,因此个别的父母会不顾幼儿的感受刻意地去培养他(她)。这样反而可能会限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睿智的父母会根据自己幼儿的特点,从品质的培养入手正确加以引导,会让年幼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快乐,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处在中班的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我们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过于苛求,担心过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动。更多地应着眼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二是做好幼儿的榜样。思想家休谟告诉我们: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可见习惯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情感受外界的影响大,而家长与幼儿有着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彼此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因此每位家长都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榜样,从而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一些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便会自然的形成。

  三是教育意见要一致。也就是说在教育幼儿时,家长的态度要和气,教育意见要统一,不要出现两种声音,不要把家长之间教育幼儿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不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从谁的教育。同时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要一以贯之,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不能忽严忽松,以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让我们正确把握教育的尺度,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中班快乐宝宝支招: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您提供参考:

  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2.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4.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

  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3

  自从我们大班开展学习习惯养成的课题以后,教师对于这个课题就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认识。孩子们进入大班已经快4个月了,在这段日子里,他们认真地学习、愉快的玩耍。但是在开学初的时候,发现了孩子们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性不够、不能仔细倾听等等……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感到不适应,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惑。我觉得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应该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对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来谈谈在这个学期中我们班在实际教学中的感受和总结。

  第一个方面:环境

  在古时候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可见环境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也更多的考虑到了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氛围。在我们班级中,就把语言区放在班级的角落,希望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到其他区角更大的影响,而在语言区里面的书本也都是适合大班孩子们的。语言区的墙壁上也都给孩子们创设了图片和文字配对的游戏。这样,在语言区里面,孩子们就可以安静地、专注地看书,有一个很好的氛围。而且在各个区角内我们也控制了人数,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在美工区里面,我们也在材料方面渐渐地增加,引起孩子们不同的兴趣。希望孩子们在美工区里面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性。在益智区,我们也放置了不同类型的棋,例如在墙面上贴了五子棋的玩法,并且设置了“今天的棋王”这样一个墙面。让孩子们能够在下棋的过程中,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给孩子们一些挑战。希望创设这样的一个环境能够培养孩子认真思考的能力。在开学初,我们也开设了“今天我值日”这样一个活动。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要怎么样很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就要在一开始就慢慢的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而值日生就是能够培养责任意识其中一个很好的活动。

  在班级中,我们也创设了很多这样的环境。有“天气预报”这样一块墙面能够和孩子们互动,平时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把自己前一天在家里听到的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也能够让孩子能够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填写温度的时候又有认识了横坐标和纵坐标。还有一个自然角,每天早上孩子们都可以去观察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用笔把它画下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而在中午午餐过后,孩子们也能够给自己带来的植物浇水,并有表格记录,这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观察能力。在这快4个月的时间里面,发现了环境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说环境不是外在的一个影响学习的因素,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孩子们会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的学习习惯。

  第二个方面:集体活动

  大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度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都把学习定义为“认字”或者是“计算”,于是就会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但是这样的内容和方式是不符合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我们应该给大班的孩子是学习内容丰富的,有唱有画有讲才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也准备了很多关于培养孩子们学习习惯的活动。在开学初的时候我们就开展了“今天我值日”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所以就设计一次“今天我值日”的集体活动。针对大班的孩子,也在值日生的工作上提高了要求。在本次活动中,让孩子们能很清楚地知道现在我们大班的值日生工作都有哪些,也让孩子们在值日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在活动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都能够说出我们在幼儿园的一天中哪些方面是需要值日生的。例如:进入盥洗室以后值日生需要监督小朋友排队洗手;在午餐过后需要值日生去管理小朋友正确的放碗筷等等。而这些值日生的工作,也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时候去帮助孩子了解具体的操作和要求。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每一次的实践中真正地了解清楚这些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实践,孩子们现在都能够主动去完成这些值日生的工作。

  最近我们又开展亲子阅读这个活动,每个星期五都要借书给孩子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所以针对重要的活动,我们就设计了《我和书本做朋友》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说说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样保护好我们的书本,应该要如何翻阅书本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似乎都是比较简单的,他们都能够说出很多爱护书本和翻阅书本的办法。但是这些办法都是说说简单,在做起来的时候就有难度了。孩子们就会在平时看书的时候大声的说话,不会很安静地看书。所以我们也开始相互监督,来找一找平时哪个孩子看书的时候声音是最最大的,如果被小朋友都找出了,那他就取消一次借书的机会。让孩子们都学会安静的、耐心的看书。在本次集体活动结束之后,所有的孩子也一起修补图书,希望让孩子在修补图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图书也是要好好爱护的,如果书本都破了,那我们就看不到书本中的知识了,让孩子们都能够爱护图书,轻轻地翻阅。而孩子们也在经过这次活动后,开始更加地爱护图书,也能够安静地看书了。教师应该多多的针对孩子们不同的习惯去设计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看看、做做、讲讲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不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个方面:班级活动

  良好的学习活动不仅体现在环境和集体活动中,也渗透在孩子们平时的各项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平时的各个环节,是否让孩子们都在慢慢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午餐过后,让孩子们坐在小椅子上安静的看书,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也不能一直去换书,要把一本书认认真真的翻阅完了,就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换书看。这样的方式就是想培养孩子们静下心来安静地有耐心地把书看完。如果有充分的时间,那就会让孩子们在午餐后,把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没有完成的画都凃好颜色,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另一个方面也希望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有始有终。在一开学的时候,我们也开展了集星换物”这个活动,从学习、生活、运动和睡觉四个方面来监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活动,也让孩子们在平时的时候能够相互监督、相互鼓励。

  当然,良好的习惯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只是我们在这个学期中的一些小小总结,希望在下个学期中能够完善更多的不足,让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4

  一、成功立项,切实制定实施方案

  20xx年9月,我园申报的课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被立项为太仓市级课题,为了使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园制定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形成了全体保教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热烈氛围。把研究目标定位于全面提高保教人员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幼儿园。根据园内实际情况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习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学习习惯,各班又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确定采用观察记录法、个案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二、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在培训教师上大做文章。在选择课题立项上,我们积极指导教师如何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入手选题,问题怎么变成课题,课题如何论证等。同时针对大、中、小各班幼儿一日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题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分析了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存在问题。开展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和《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生

  活习惯》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教师们对此课题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激发了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一对一结对子,通过相互备课、听课、参与区角活动、家园活动等形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注重过程,脚踏实地搞好研究

  平时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09年2月我们制定了幼儿生活习惯现状调查表,从孩子的自理能力、文明礼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6月又对幼儿生活习惯实施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把两份统计表进行了对照、分析,制定出下阶段的计划,设计了幼儿个案资料观察记录表和活动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孩子表现的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我们又采用了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做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理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照片资料(幼儿作品、幼儿活动)等分类归放。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内涵、目标和意义,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讨活动,集思广益,畅谈课题研究中的困惑。我们多次对具体实施展开深入地讨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此外召开课题经验交流会、总结会、汇报会,总结交流课题实施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商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从“对课题的理解”、“课题教研组织形式”以及“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困惑”等方面发表个人的建议和看法,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和分析,确定下阶段研究的方向。

  四、扎实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根据课题计划,上学期我们进行了课题的准备阶段研究工作,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学习、查阅资料,开展了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相关概念;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教师进行了课题实施前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讨论。本学期我们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将方案具体细化,由专人负责执行,落实课题,设计各种测量记录表格,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积累汇总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游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不爱护玩具和游戏材料,经常把玩具和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又不收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游戏前告诉幼儿:“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游戏后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这样孩子们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摆放整齐了。在《娃娃家》的游戏中,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娃娃,一起玩给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来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得又好又快,组织孩子玩《比一比,赛一赛》的游戏,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技能巩固了,做事也比较有条理了。

  2.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

  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课多研”的研讨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例如: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欠佳,在日常活动中有些幼儿不注意卫生,经常爬地上,小手到处乱摸弄得很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社会活动《小猪变干净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班幼儿在自理、技能方面的习惯有所形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独断,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为主,选择了社会活动《学做文明的小朋友》,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好地培养了幼儿合作、交往的习惯。大班幼儿在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主动帮助别人的这些习惯还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选择了社会活动《别忘了》,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反复训练,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次游戏,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们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幼儿成长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幼儿的习惯培养,对每一项要求,我们都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使幼儿学得会,看得懂,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幼儿具有成就感。

  4.家园合力,提升幼儿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及时交流看法。利用家校路路通和《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

  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做到家园一致。我们还利用《家园联系册》、早晚接送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家长们改变了传统的育儿观念,言传身教,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为孩子营造和睦、宽松的精神氛围,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提供与家人、邻居交往、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包办,鼓励孩子寻找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幼儿有了一定的习惯意识,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没有吮吸手指的现象,有了鼻涕能及时擦掉,与同伴能友好交往,会主动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大胆与其他人打招呼,能友好与别人相处并积极进行交往,能和别人合作。在照顾自己和关心环境方面的素质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带动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可见,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人生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环,既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幼儿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5

  所谓习惯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习惯培养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为就人的学习来说,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此时习惯培养对于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坚持性;而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种律己和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孩子,这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习惯养成最需坚持,可中班的孩子坚持性相对来说较差;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枯燥和艰苦的过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东西。怎样才能让习惯的培养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接受又乐于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带习惯养成中来呢?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让孩子赶兴趣的方式。

  一、 妙用动画人物。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天线宝宝、奥特曼、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天线宝宝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

  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效果自然好的多,当然也有利与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教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务驱动式”,即教师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孩子暂时做到了教师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教师再要求,孩子又忘。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事半功倍。因为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们不能自觉地去遵守这些要求。因此,在对孩子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做,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玩积木时总喜欢弄出很大的声音,非常地吵闹。要求他们安静一点,可往往只能保持一会儿,很快又肆无忌惮地吵闹起来。于是,在一次玩积木时,我悄悄摁下录音机的录音键,把孩子们发出的噪音录了下来。然后在上课时放给他们听,问他们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并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声音。此后,这种情况好了许多,并且一些孩子不仅能管住自己,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三、文学熏陶

  儿歌、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利用这些文学形式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把洗手的过程编成幼儿感兴趣的童谣,用故事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等。

  四、 树立榜样,以点及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习惯好,有些孩子习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师就尽量在孩子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让孩子之间相互促进,养成好的习惯。

  五、教师要帮助幼儿反复强化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中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渗透与孩子门的生活各个环节中,孩子的意志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家园一致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于孩子,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习惯培养总结15篇03-26

小学生习惯培养总结03-07

学生卫生习惯培养总结06-24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总结03-29

幼儿园习惯培养工作计划03-19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总结03-06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1-14

培养学习习惯的工作总结11-03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