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总结

时间:2023-03-31 16:49:13 总结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转变观念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转变观念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转变观念总结

转变观念总结1

  在大家朝夕相处之中,小学语文教研组七名成员,在工作中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紧密无间,已经结下了如姐妹般亲密的情谊。一次一次共同携手完成一项项工作,回顾本学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成绩:

  (一)较出色地完成公开课的教学任务:

  开学初,大家群策群力,为上公开课的老师出谋划策,一遍遍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磨课,提出修改意见。大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有意见也毫不忌讳地坦诚交流,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的课上得更出彩。整个教研组充满了凝聚力。

  (二)集体备课认真,努力做到“轻负担,高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认真,落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双语教师,经常在办公室里研讨教学的环节设计和重难点处理问题。教学资源共享。合理分工,一位老师制作了课件,大家一起修改,一起使用。练习作业也是集体设计,减少机械性的抄写等作业,尽量准备精而活的习题,整个一年级一起练习。因此,整个小学双语班的语文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态势。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甚至是减轻了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期结束时,在封闭性出卷、交换监考、流水批卷、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顺应学生学习规律,辛勤劳动的成果。

  (三)每天坚持语文诵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在各双语班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语文教师都要踏进班级,带领学生颂读古诗、美文,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因此,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和优美的辞章,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较快。

  我们的组员还认真指导学生写日记、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本学期三年级双语班的日记的到了县教育局及地区教育局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在学校5月份的抽测中,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即不会主动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遗忘情况较多,说明学生学习语文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能让学生经常温故知新,不需老师提示、复习,随时随地都能有优秀的成绩,这也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下学期,我们将进行研究。

  学生答题中仍然有粗心现象,我们将继续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风格,养成孩子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落实到每次作业、测试中去,做到高要求、严标准,通过不断地提醒训练,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逐渐养成好习惯。

  三、努力方向:

  继续向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标迈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难度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做足课前准备,努力做到精讲精练,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

  防止后进生出现,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爱,除了做好平时的补课工作,更要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培养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意识及学习的自信心,从内到外,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今后,我们教研组还要加强科研意识,营造好“书香校园”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好读书,读好书;同时每个成员自己也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底蕴;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转变观念总结2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研组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系统地开展,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一、政治思想方面:

  新世纪的汉语教学应按照汉语和汉语学科的特点,适应新世纪的社会需求,强化汉语的人文性、实践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为适应这种新形势,不被淘汰,我们全体汉语老师在理论学习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要围绕"减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汉语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每位汉语老师至少要订阅一份汉语报刊。汉语教师要坚持通读二、三种汉语教学研究刊物,及时解汉语教学的动态和汉语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汉语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汉语教学"内功",从而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汉语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不断地做出努力。

  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4、全体组员按时如数地参加学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及时记笔记,始终重视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组里全体教师的积极性非常好。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每两周按时进行批课和检查,共进行17次汉语教研组活动,各组员都能按时参加组的各项活动。

  2、加强研讨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不断完善各组员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7次专业学习。

  3、加强对优秀生的引导,每月进行检查。

  4、每位教师都能围绕着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五大步骤、突出重难点,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5、按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和总结。

  6、教学目标明确得体现,课时安排、课时计划的步骤明确,制定出备课和批课制度。

  7、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每一周搞一次活动,共组织十七次第二课堂活动。各年级有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计划、形式多样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各负责人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

  8、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并由专人负责出黑板报,加大汉语宣传力度。板报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9、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一次关于民族团结的演讲比赛。

  10、加大汉语宣传力度,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一小时广播,丰富学生的汉语知识。

  11、每周听一个人的电教课和一个人公开课,并进行考评和总结。组活动时在组里进行说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再多媒体上四节课,共上60节。

  12、每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进退情况。

  13、加强师生交流。每月与各班的学生代表进行师生交流。征求学生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14、为改进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本学期组织组员到其他学校进行听课和交流经验。

  15、落实加强汉语教学。组织教师加强双语学习,使每个教师都适应新代的要求。

  16、每位组员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作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时刻按职业道德标准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观念,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17、为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批改作业时不允许打分、只写“阅”。

  四、组织制度方面:

  1、本组员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多数组员都能够不晚到早退,上课不迟到,不旷工旷课。

  2、本学期每位组员都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所有工作任务,教研组的卫生干净、舒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本组组员在这学期都能加强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引导,引导人数为优秀生初一;22人;初二24人;初三24人;共计70人学习贫困生初一24人;初二26人;初三24人共计74人,使这部分学生个方面都得到提高。

  4、本学期抽两名教师上公开课,两名组员参加有奖教学能手大赛取得好成绩。

转变观念总结3

  八月十三号,我有幸在开发区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名师成长工程----聊城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感叹于专家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幽默风趣、侃侃而谈的为师风度以及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的独特的思想与合理化建议,这无疑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盏灯塔,给我指明了航行的方向。现在,我将我的收益、感受与思考作如下汇报,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爱学生、爱学习,做有价值的老师。之前,我也曾迷茫,在这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年代,我们这些甘为人梯、甘做春蚕的教师价值何在?今天,在高金英专家的报告里我找到了答案。高老师在报告的开头讲了海波老师的一个故事:某日,我上街买菜,见街上围了一大堆人,赶紧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正在发疯。疯子手握一块砖头,正与怕他闹事而要拉他回家的父亲对峙着。其父好言相劝,他却好像不认识父亲似的呆着不动;其父厉言呵斥,他就举起砖头要砸人。周围有人喝彩,也有人惊叫,却没有人敢站出来相帮。此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分开人群,径直走到疯子跟前,对他大吼了一声:“回去!赶快跟你父亲回家去!”疯子转过身来,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那位老太太,手中扬起的砖头慢慢地落下了,并自言自语地说:“李老师的话不能不听,李老师的话不能不听!”然后,扔了砖头跟着父亲孩子似的回家去了。围观者都鼓起掌来。掌声过后,才听见那位老太太对身边的人说:“他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这件亲眼目睹的小事使我感动不已。在内心深处,每个学生都会给自己的老师留一个永远温馨美好的位置,即便一个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老师的话,比任何人的话都管用,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这就是老师的价值,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将会是多么的欣慰、骄傲和荣幸。

  曾经读过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说的是一位历经沧桑的中年人,有一天突然得知自己崇敬的一位小学老师也住在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城里,便立即前去探望老师。叩开老师家门后,他所见到的老人怎么也不能和自己印象中的老师重叠起来。岁月啊,竟这样残酷地消磨掉了一个人身上那些灿烂的东西,比如风度,比如活力!他为此感叹不已。年逾古稀的老师用颤动的双手扶着眼镜,依着门框凝视了他半分钟,不,也许只有十来秒或几秒钟,然后竟然一口叫出了他的名字!他一下子惊呆了,自己上小学时在班上并非什么“风云人物”,数十年后老师居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难道老师的眼睛有洗去时间痕迹的能力?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老师转身走进书房,在一排排书架前巡视了片刻,然后从一叠叠本子中抽出一本来递给他。天啊,竟然是自己小学时的作文本!三十多年来,别说见面,连信也没给老师写过一封,没想到老师还在心目中给自己留有一个温馨美好的位置。他禁不住泪水涟涟,同时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

  老师们头上戴有好多顶美丽的高帽子,诸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却没有哪一顶有这两个故事实在,也没有这两个故事深刻。红尘扰攘,岁月倥偬。穿越漫长的时空,老师对学生的威严犹在,学生对老师的仰慕犹存。老师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永恒!除此之外,或许找不到更恰当的词语了。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除此之外,打造高效课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中之重。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只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不够的,还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一个用的自己的课堂之中,每周精心打造一堂课,如果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录下来,然后自己或者和同事一起研究一下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再拿自己的课和名师的课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出其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如果这样坚持下去,老师们,我们的专业成长速度会令人“迅雷不及掩耳”。

  最后,学校有效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获得过程”乃“研修过程”“教师需求”乃“研修内容”。教研活动要针对教师的需求而教研,怎样诊断教师的需求?走近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关注教师的教——关注学生体验——关注课堂里发生的故事。课堂中一个小小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老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等等,都可以作为研修内容来集体会诊,拿出对策,对症下药。研修完后并不是算完,教师还要把会诊后的课堂重新再上一次,再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集体会诊,知道这堂课让大家没有问题和疑惑。至此,教研活动也就真正起到了作用。当我们脚踏实地的做好有效课堂时,教师的专业就已经成长了一大步。

  虽然五天的培训时间很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长远的,我相信,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都是和我一样的,都会因为这次培训而改变。今天虽然我们结业了,但并不意味着培训与学习结束了。“追求是永恒的主旋律”,我们将带着新的任务启程,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体验、感悟、总结。我们将不忘骨干教师的示范与带头作用,我们会像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在开发区教育的热土上释放与蔓延香味,陶醉自己与他人,携手共创开发区教育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转变观念总结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谈起教育教学改革,可以说是艰辛而又曲折的。如果没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镇教师的不懈努力,也就没有蔡庄教育今天的成就。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没有坚毅果断的恒心和开拓创新的理念,今天的蔡庄教育也就难以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年来,我们跨越了:学校整合,师德建设,课堂改革三大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先后荣获了尉氏县“综合督导先进单位”、“县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县举行的校园舞比赛中,我镇又分别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和中学组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利用“母亲节”、“教师节”在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30余场次;利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开展公益性活动,参与师生1200多人次;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对师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元旦”、“六一”举行中小学文艺汇演和体育竞技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生活,又陶冶了学生情操。为扎实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师生的个性风采与精神风貌,我们于20xx年12月3日举办了中小学国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分诗画欣赏、诗词演颂两大部分展示。诗画欣赏部分由三大主题版块组成:

  一是书文诗画。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培养和彰显师生的创造能力。全镇中小学共创作诗配画100余幅;

  二是改创诗文。通过古诗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本次活动收集改创诗文170多首,评出了小诗圣、小诗仙、小诗王、小文人、小作家25人;

  三是佳诗欣赏。要求学生对所喜爱的诗词,把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活动共收到优秀作品200余件;诗词演颂现场由三大主题版块:

  一是学生诗词朗诵。同学们情感丰富,诗情意境把握得当,句读明晰,抑扬顿挫;

  二是情景剧。根据古诗故事性、可表演性强的特点,学生们把诗词改编成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课本剧,再现古诗词意境,并展开丰富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情景剧表演作品6个,参赛学生40多人。三中演绎的《石壕吏》,情景演绎逼真、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古朴简明,被评为情景剧第一名。

  三是教师配乐诗朗诵。中小学参赛教师12人,他们以乐配诗的完美结合和自我的完美表现,诠释着教师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这次活动受到了局领导和全镇师生的一致好评。

  下面就我镇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现状,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散。我们针对生源少、设施旧、师资缺、管理散这一普遍存在的办学现象,从调整小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入手,对全镇小学进行了体制改革和布局优化。把原来的28所小学整合为12个中心化小学。

  优化布局,整合小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我们先后召开了动员会,分析会和评估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增强全镇党员,干部以及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教育的副镇长亲自抓,中心校长具体抓。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分区包校,层层落实。为把此项改革做精,做细,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又分别召开了老干部、教师代表座谈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镇企业家、群众代表恳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我们还充分利用板报专栏、张贴标语、广播动员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发动,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发展,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顺利完成了教育体制改革,使学校整体结构形成了最佳布局,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出最大能效。全镇中小学形成了治学严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领导勤政、教师勤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态势。这一走在全县最前列的重大举措,不仅扩大了学校规模,提升了学校品位,而且为实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我们以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全镇掀起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要求全镇教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真正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坚定信念。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准,努力提高工作绩效,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是确定目标,进行“三德”教育。一讲社会公德,要求教师做到:关心他人、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办事公道、以德修身。二讲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模范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评价学生;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坚持家访、廉洁从教。三讲家庭美德,要求教师做到:与家人和睦相处、与邻里团结互助、不参与有违师德的一切活动。

  (二)、是建章立制,完善师德制度。一立学习制度。我们已经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长效管理机制。我们采取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中学习和分组讨论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办法,不断对师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立培训制度。加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感受师德的伟大魅力,形成高尚的师德风范。

  (三)、立考核制度。把教师职业道德纳入年终考核范畴,并作为教师评先、晋升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们在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从教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师“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作为”的淘汰机制。推出了一套“抓、促、强、树”教育管理新理念。三立足课堂改革深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理念、理清教改思路、探索课改模式、适应现代教育是我们进行课堂改革的基本原则。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带领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濮阳小学、康杰中学、新思维小学等进行观摩学习。多次聘请省市县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来我镇指导。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我镇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全面展开。行动快的学校和班级初见成效。课堂教学改革已开花结果;行动较缓的学校和班级蓄而待发,课堂教学改革正在生根发芽。可以说,我镇全体教师在课改大潮中热情高涨、劲头十足。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值得发扬广大的,这种精神是振兴我镇教育的基石。

  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建立在洋思、杜郎口、许衡中学模式之上的,并加以革新、丰富、完善、升华。虽然有些稚嫩,甚至有些变异,但是,单从课堂形式上来看已初具自主学习模式。激励性标语帖满了教室,学生誓言充斥了整个校园……这些表象和形式与杜郎口如出一辙,无不相象。

  然而,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起课改新理念,课改将会落于俗套、流于形式。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把握住课改精髓,课改将会形近而神远;如果我们不去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课改,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负效应。如果我们在课改中不渗透更多的教育思想,一味地照猫画虎,照本宣科,课改将会一蹴而就,缺乏生命力。这是我们中心校一班人最为担心的事情。为了使课改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中心校教研组借鉴洋思、杜朗口模式,渗透新思维教育思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与调研。最终确定了“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巩固提高、运用检能”新课堂教学模式。于20xx年4月开始在刘庄小学、中心小学、鹿村小学进行课改实验。在课改实验中,要求教师务必做到“两个力求”、“四个必须”。“两个力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上力求百花齐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百家争鸣。“四个必须”就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必须建立在实用、高效、灵活、多样,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操作的基础之上;必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必须有助于诱发学生把知识拓展到课本以外、延伸到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

  “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巩固提高、运用检能”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之上,把本节课题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准确地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分配给每一个小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要想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全员动起来,贵在教师对每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教学过程要由传授知识变成让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和导学能力,做到厚积而薄发。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不断地学习、探究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把知识拓展到课本以外,延伸到生活之中。

  (三)、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获取更多知识与信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这是学生动起来后,中心校每个成员和课改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许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于是我们又提出了“要想师生互动,必须做好预习”的构想。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主预习和指导预习。课前预习是基础、课内预习是升华,自主预习是基础、指导预习是升华。指导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自主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才能采用写诗、作词、课本剧、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如今,我们谈论的唯一话题就是“课改”;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的“悟”;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把以前课堂上教师需要讲授的知识与信息,转化成目标明确的问题,交给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去创新,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改变了一种说法就是“这节课你教得怎么样?”转化为“这节课你导得怎么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的课改才刚刚起步,就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与厚爱,得到了县教研室的关注与肯定,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课改之路更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理念、坚定信念,把教育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为争创尉氏一流而努力奋斗!

转变观念总结5

  近年来,我们宜陵小学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特别是美术特色教学成绩喜人,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转变教育观念管理创新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实现了从“小美术”到“大教育”,从“小而稳”到“大而强”的观念转变。把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显特色的办学思想,把美术特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突破口来抓,争取办学效益最大化,办学模式最优化。

  其次,消除文化课教师与美术课教师的隔阂,特别是部分文化课教师头脑里“美术是辅课”的本位观念,为美术特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本着“学科无主次,教育是合力”的思想,宣传美术教师的地位与贡献。同时组织文化课教师现场观摩美术课,让文化课教师了解美术教师的劳动,通过及时疏导,相互沟通,两部分教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形成了合力。

  再次,纠正家长、学生(尤其是家长)的“画画不务正业,比不上学文化课有出息”的错误人才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的优秀作品上墙悬挂,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热情。办好学校的美术班,使美术班从小到大,办学结构与模式从兴趣小组到美术特色班。

  美术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关键。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请各师教师上课,以老带新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老师提高到名校的进修机会,组织教师参观各类画展,定期外出参观学习、写生和美术教师个人作品汇报展等活动。开阔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创作视野。还可以聘请艺术名家作为美术导师、兼职教授,实行一个导师一个美术教师的带徒制。通过专家教授的定期讲学指导、教材教法指点和作品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美术教师水平迅速成长。

  特色学校中,立足教学,科研兴校是学校特色教育的根本。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要求教师从“苦干型向科教型”转化。形成一套有较高科学性的课程计划,每一门课程都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初步形成了美术教育的独特课程体系。编印了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和“美术教学大纲”。

  为进一步增强艺术教育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学校要抓住特色做文章,以美术特色教育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加强美术特色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教育活动。通过:“寝室,我心爱的家园”设计大赛等活动,使学生的布置和设计更富有艺术气息,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生活品味;通过与本镇派出所、交警、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法,在我身边”、“交通安全在心中”、“环保世纪行”等宣传画竞赛活动,借助艺术的表达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法纪教育、生态德育等教育。美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形体、空间、色彩结构等手脑并用的“语言”,对学生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开发都大有裨益,有效地促进智育教育,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转变观念总结6

  一、“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1、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孟禄等。杜威的思想对陶行知影响很大,在强调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这点上,杜威给陶行知以直接影响。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即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纵向的发展看,生活伴随人的一生。

  其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必需”。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人的生活。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取消论,而是学校改造论。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教学理论。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教、学、做合一实际就是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行——知——行的哲学理念。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历史遗产批判和继承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改革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旧教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当时的实际生活,发挥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即使到现在,它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能给当前教育改革许多启示——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育脱离了生活,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主题。

  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为着生活需要而办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以“培养合理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为宗旨的。

  三、生活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对于农村教学来说,应结合农村的实际,在新课程改革中践行“生活教育”,这样才能上好课。

  1、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教学资源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同时还可为开展教学提供观察、考察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现在农村一般都要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学校可以把农民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和畜牧业养殖基地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察、体验,使学生不仅获得了劳动锻炼,而且巩固和丰富了科学知识。

  2、结合自身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工作实践,加紧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

  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由于农村学校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学校经费少,师资少,教师不易多外出等原因,使教师错过了许多参加培训、课程观摩、经验交流的机会,培训、交流的不到位是教师观念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和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

  以陶行知这些老前辈、教育家、教育改革家为楷模,要以之为榜样。要认真、用心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思想,学习他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精神,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工作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积极努力探究,经常对自己的教学作反思、总结,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学习掌握其教育思想和精神实质,学习其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并努力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这是在农村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

转变观念总结7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小学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转变观念总结8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本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过去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动力,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的好,更应该多一些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从形式方面来说,创新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应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吸收之间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完善,造就自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功夫,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定能够培养和提高的。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

转变观念总结9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行为上和思想上都得以转变,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占有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这种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严重压制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完全得到发挥。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教学理念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过去的理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应当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帮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过去是教师带着种种精挑细选的学科走向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注入知识,现在应是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力求教与学两种活动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成为课程设计者、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不再以先知的角色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最优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在解疑中发展思维。

  第三,用爱化解学生的不当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常遇到顶嘴的学生。面对这种事件,教师一定要冷静,因为他的言词与你的言行无关。也许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阶级发泄,我们只是充当了一个出气筒的角色。虽然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并不容易,但事实证明。忍耐是最有效地措施。而对学生的责骂可恰前使之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更想顶嘴,劫夺只能是这场战争不断升级。所以,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应当冷静,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安慰自己,他的行为不是他的本意。这样我们理解力学生,也是自己在不快中得以解脱。让我们体谅学生,用爱化解学生之间的不快,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便成为学生的知音。

  总之,教师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深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将成为一门新型的老师。

转变观念总结10

  通过上学期的工作与学习,本人深深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作业。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犹如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灌输”为“对话”,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

【转变观念总结】相关文章: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01-12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02-13

总结实习总结06-19

军训生活总结-总结12-23

酒店学习总结-总结12-22

学习总结班会总结01-28

大学总结实习总结08-15

幼师实习总结-个人总结12-23

大一学习总结-总结12-22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